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IT人职业规划

IT人职业规划

我读完了这篇文章,感觉很受用、很受启发,在此向原文作者表示感谢!文章分为三部分,在

Google中也能搜到不同的部分,但是已经无法找到原文的出处了。此处算是一个合集,望读者

路过留印,共同交流!

IT人职业规划
第一部分

在IT行业,一个人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阶段:22-25岁,深入研究技术,熟练掌握一种工具,体会大学中学习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

运用,熟悉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方法,人与人合作的方式 。

第二阶段:25-28岁,参加项目开发,并成为项目小组技术带头人或者是系统分析人员,学会从系

统角度理解软件和技术,并学会与用户交流沟通,丰富其他非IT方面的行业知识,如运输行业,金

融行业的工作方式。

第三阶段:28-30岁,通常职业发展会有变化,一般会:

·成为高级工程师,做公司的总工程师职位;

·成为售前支持工程师,成为与用户谈判,答辩,书写项目方案书的高手;

·成为项目经理,逐步学会管理队伍;

·也可能成为技术型销售人员;

·或者成为公司的CTO,走向职业经理生涯。

个人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固然很重要,但决定个人命运的其实却是自身不安于现状,勇于

超越自我,否定自我的求变精神。

“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我真正的追求在哪里?我不做这个还可以做什么?”这是师弟们常

问我的问题,但我也经常被同样的问题困扰。消极的或是不愿改变的人可能会说:我还能做什

么啊,不会别的,只能做这个了,其实我认为一个IT人还是有很多出路的,比如:

可以钻研技术以成为技术专家,从项目管理成长为职业经理人,从需求分析过渡为咨询师、售

前支持,从投标讲标谈判变为销售经理,你做乙方也许也会被甲方看中,转成客户方的技术人

员,转行也是一个方向(好像最近网络上那个地产美女还是程序员出身),如果你的客户是做

外贸的,也许你找准机会从他的供应商摇身一变就成了他的竞争对手。如果以上选择都不适合

你,还有一个方向:从开发人员到行业专家。今天我来谈谈从开发人员成为行业专家所经历的

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海纳百川 兼收并蓄

不少技术人员在毕业的前几年存在这种思想,认为我在学校数据结构是拿高分的,XX语言是很

精通的,我能写出很“Sharp”很“牛”的程序,老板却让我放下手中的程序去和客户学业务

、做需求,甚至是用户培训或业务测试,烦人!懊恼!没劲!总是很郁闷,提不起一点兴趣,

觉得简直是荒废自己的“武功”,浪费自己的时间,“我只管开发,不懂也不想了解业务”更

愿意把精力和兴趣放在研究技术和揣摩产品本身上。

其实这算是技术人员的通病,总是以技术和产品为中心的“本位主义”思考,而实际上无论是

编程语言还是技术产品,都是解决现实人类问题的“工具”,当这个“工具”真正解决了问题

,被很多用户在“用”时,才是技术人员最Enjoy,技术最有价值的体现,如果这个工具不是

围绕实际问题而展开,不能满足于现实需求,就变成了个人爱好的“玩具”,失去了市场价值

一个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只钻技术,不问业务的态度,永远也造不出“物有其用”的工具,难以

释放技术与产品的高科技力量,当然自身发展也受限受困,难以成长。如何才能获得客户的认

同,做到“言用户之所言,想用户之所想”呢?这需要技术人员放下自己的技术架子,从零开

始学习了解用户工作中所用到的专业知识、行业现状、发展方向、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等。获

得客户认同的第一步,就是从与用户以用户的语言沟通开始的,这些“行话”是建立在对客户

专业知识的一定程度的学习了解之上的。有了沟通,才能更好地得倾听用户的诉求,理解用户

的反馈。只有积极学习客户业务,理解和洞察客户需求,从业务需要为出发点,才能将手中的

技术转化为有价值的工具,才能与客户共同成长,发展共赢。

“一专多能”的人才受市场的青睐,“双学士”价值大于硕士的现状都在告诉,知识多样化的

重要性和价值,而接触和了解一个陌生领域,与这个领域中的优秀人才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

迅速吸收他们累积多年的思想营养,是个人成长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放下对“非技术”的抵触情绪,试着去理解你的客户,倾听他们的声音,学习他们的业务,才

会赢得用户的“拥抱”,获得技术的最大成功――用户的认可和市场的回报。

2、第二阶段 业务导向 技术推动

摩尔定律预言了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也决定着技术规范和产品的发展速度,每年每月每天

都有新的技术理念和技术产品诞生,半年前还是很热门的技术,现在就可能被淘汰或取代,半

年不学新技术,技术人员可能就要面临失业风险了。学习积累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知识更新淘汰

的速度,很多做了几年的程序员都有这样的感慨: “技术发展太快了,我才用上了2.0,就出

来了3.0!做技术太累人了,我学都学不过来!”

事物发展总是遵循着螺旋上升发展的趋势,从可操作性强的Client客户端应用到易管理维护的

Web网络应用,再到Smart Client智能客户端和AJAX等Web2.0技术的出现,从C++和Smalltalk

到Java和C#,每一种新技术,总会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只要理解技术的核心思想,掌握技术

的灵魂精髓,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四两拨千斤”地用很小的学习

成本掌握全新的技术,学习曲线可以很平滑。技术的积累是如此,行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是

如此,因为相较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行业知识和用户需求调整变化速度就要慢的

多,更容易积累,也更有延续性。

“On Demand”不只是一句告知客户的广告语,更是在提醒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只有理解客

户的业务、顺应客户的需求才能提供令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应当以一个用户角色的眼光去

重新审视为用户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是否是用户所真正关心的,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

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仅学习积累了行业开发经验,而且对技术和产品本身也会有

更深的理解,综观工作三四年以上的技术人员,面试官和猎头们最在意的并不是他所掌握的技

术语言,而是他的项目经验和行业积累,这些经验和积累,是源于客户需求和行业知识的,价

值远比会几种新技术大的多。

对于客户而言,最有价值的不是你掌握哪些技术,而是你能帮他们解决哪些问题。做到以业务

为牵引导向,以技术为推进动力,理解和分析客户需求,组织和善用所掌握的技术,才能赢得

市场,求得技术产品和个人的生存发展。

3、第三阶段 业务至尊 善变为王

作者以前有一位女领导,是从最基层的程序员做起的,曾经担任过国家某政府机构大系统

XXX2000的项目经理,毫不夸张地说,她比政府机构的业务人员更懂行业业务,因为政府的业

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们都是各管一段,而她对各项业务的详细流程和逻辑、分支局业务、总局监

管了如指掌。当她成为我的领导时,已经是该行业的一位资深业务专家,每有该局的业务信息

化会议时,几乎有不请她就撑不起会议台面的感觉,当他们要进行流程和管理的一些改革时,

总会听她的参考意见,是真正的非官方权威业务专家。

当你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业务,比客户更知道客户的所需时,就可以剖析客户的业务,发现其

中的不足,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变革,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新体系新方

案。这个新体系新方案当然不能仅仅是从技术出发的新体系新方案,而是从商业模式上、业务

流程上、管理理念上提出的新模式,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

烈的今天,“求变”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法则。这个求变的过程,也是技术人员从被动接受

业务知识到主动改写业务知识的完美蜕变。远到亚玛逊,近到阿里巴巴,无不是深刻理解和剖

析了行业业务,颠覆传统理念,打破原有流程,推出全新业务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

奇迹,在这些耀眼的巨星光芒中,有无数的智慧在闪烁,而这些闪烁着的智慧,折射着那些懂

得如何用技术工具完成业务模式革命的“影子战士”的积累和行动。

技术只是业务变革的推进动力和实现工具,能在技术层面支持用户的需求只能说“称值”,而

如果能在业务层面引领用户行业进行业务变革和流程改进,那才是技术人员的“至尊境界”。

当一名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业务积累,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时,可能就会发现,职业和

事业的发展视野,都可以打开“山外青山”的局面。职业方面可能承接对你高度认可的客户方

抛来的橄榄枝,成为实至名归的行业专家,又或者拥有更大的抱负,想要以厚积而勃发的积累

开创自己的事业,相信,你会感激和回味你我都曾无怨无悔地走过的IT路

第二部分

世人皆知IT人的浮躁是世人尽知的,曾几何时,程序员为了500元就可以跳槽成为了IT人员的标

签, IT人的浮躁一方面表现为求短利的投机行为, 为了蝇头小利可以于职业道德而不顾说跳就

跳,这在一些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IT人总是表现出浓厚的35岁情节,所以总是趁

自己年轻的时候一跳再跳,完全不愿在自己的现有领域内深耕,总是从这个行业换到另一个行

业 ,所以,经常会见到一个系统分析员去年还在为制造业服务今年就转到了金融业 。

IT人的眼里只有金钱而没有事业精神吗?IT人是想做好一件事还是只是想得一份工资?

选好自己的“职业股”

我常常想IT人员跳槽的职业行为和炒股行为是不是均受到某种理念的驱使呢?我不会有答案,

因为我也是IT人,也是身不由己的作出同类型的选择,我们好像多的是急不可待,这里面缺少

源远流长的传统。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在巴菲特之前股票投资也没有传统,直到他提出了长期价值投资的独特理念,或许我们能从巴

菲特独特的投资理念获得什么启发和教益, 我们设想巴菲特假如成了一名程序员,我很难想象

他会轻易跳槽, 他的座右铭是"选股如选妻",。对, 选工作也如同选妻, 一旦结合就希望持续

一辈子, 我想他不会因为有35岁恐慌而随便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他主张安全第一, 轻易不

出手,一出手就会保证本金的安全。因为本金安全了,所以才会连绵不断的利润, 而这一点看似

简单,恰恰需要非常用心,需要我们长时间地下苦心做功课,去做一支股票,基本面分析,技术分

析。据说巴非特买一支股票前要读完他能找到的所有财务报表,甚至要去该股票的所在地去考

察,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我们IT人在解决一个客户问题时,会有如此细致而深入地调研吗? 我

们愿意对一门技术或者问题做如此深入地研究吗?我们只有短期的态度,能搞定问题就行了,这

样一来,所有可能发生价值增殖的机会就因为这样轻率的态度而丧失了。

我们不能总是太急, 要舍得,舍得花时间, 舍得花力气, "财不入急门",如果我们哪一天能够真

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客户),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做功课,或许我们会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

也为自身带来了价值。

假如巴菲特成为一名程序员 ,我想他一定会有好的IT职业规划 ,用他的话说 "只有当潮水退去

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而这些裸泳者通常是不知道规划的人, 作为一名IT专业人员如何避免成为

一名裸泳者呢?

我们应该从IT行业形势细分和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结合, 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优点。就目前来

说,大家可以参考相关人才网站的分类, 选股标准是什么呢? 选股如选美 ,选美冠军由选票决

定,股市短期内有钞票决定,短线内最受市场追捧,巴菲特的标准比较苛刻,选股如选妻,运用在

职业规划中,什么行业和方向是你真正有兴趣而又有能力做到极致,这样的方向就是我们要选

择的方向,这样的事业才能够持续。

选择那些业务好、管理好、业绩好、赢利好的超级明星股 ,巴菲特资本主义另类的关注长期核

心价值的投资观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意外,其实作一门职业何尝不是需要长期投资的态度。当

我们心生跳槽念头,其实是短线投机思维正在主导这个交易的发生,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

代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核心价值,如果把个人当成公司上市股,我们有自己的亮点吗?笔者

曾经看过一些IT人员的简历,发现几乎千人一面,大部分都是强调自己对某种语言的精通,比

如Java,.net等等,程序员的职业生活太象短线炒手,哪门语言热就追哪门,殊不知这样很容

易掉了自己原有的阵地,其后果就像追高套牢。

从五个方面做IT职业规划

我们不妨从技术、业务、管理、咨询、创业五个方面纵向去寻找职业规划,一般而言,IT行业

中个人素质和外语能力是基本面,然而企业级技术大抵分不开J2EE和Net,业务总是和行业知识

相关联,而纯技术路线则一般从程序员到系统设计师再到架构设计师最终完成技术总监的发展

模式,业务路线的发展可以从业务顾问发展到项目经理等,业务领域又细分为ERP和非ERP领域,

ERP领域常见的有SAP顾问,等等。如果您觉得自己很具管理才华并获得了经验和机会后走上项

目经理的职业管理路线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而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IT专业人士在职业培训市场

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转到职业学院作IT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

事实证明,致力于创造价值的IT人员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间可以借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

选股如选妻 ,据说巴菲特选择股票不是"一夜情"而是"一生情",IT人选择IT多半是因为这个行

业的高工资,而产生的一见钟情,因为有了这个价值取向,所以在工作中也是显得喜欢短平快

,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一个领域纠缠。IT行业流动性强,跳槽率高,是焉非焉,也许年轻的时

候不觉得,当到了职业生涯的中晚期,慕然回首,在整个IT生涯少荡气回肠的全身心投入,多

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投机故事,到头来一事无成都是投机惹的祸。这就像有些股票中的短线

炒手,从短线看他们是赚了,当从长期看来他们一定是因小失大的,IT人员(可能不光是IT人)

其实最忌违的是缺无疑乏对一个行业持续而纵深的研究和服务经验,如果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

无疑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

我们认为,IT人一旦选择了一定领域就应该有完全投入的定力,假以时日你的核心竞争力不是

其他人员能够代替的。

IT业发展日新月益,行业细分越发精细,先求博大再求精深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一个合格的

IT人就应该象绩优股或成长优股的特点,既有扎实的基本面,又有自己所擅的领域,我们不能

光盯着几个热门的新鲜,很多事情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扎根沉下心去作才行。

我觉得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企业和IT行业需求发展是最理想的方式,比如目前的IT最常见的

职位有ERP顾问、系统分析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项目经理、信息经理等等这几个职业方向

每个方向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自己要早作定位作持续深入地研究。

现在,如果有人问,IT人的职业价值观是什么? 我会说答案就在此间了。

第三部分

目前,职业英语类课程在英语培训市场上"一路高歌"。随着企业对员工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越

来越高,英语能力已经成为职业发展与晋升的"助推器"。职业英语类课程凭借对学员实际工作

、求职都非常实用,逐渐成为人们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必需品。目前,职业英语类课程内容更为

专业和细分化。这些极具针对性的英语培训无疑迎合了市场需求,也将成为IT培训市场的另类

风景。

IT英语 IT人士职业发展的"分水岭"

日前,《中国IT实验室》薪资报告显示,精通英语的IT人士比英语能力一般的IT人士工资高一

倍。在《从网管到大型外企IT经理的成长经历》一文中,chinaitlab网友Mr.Chen告诉笔者进

入大型跨国外企的经历,从一位网络工程师到年薪15万的IT经理人,他也曾经迷茫过,他为了

锻炼口才和胆量,进入保险行业,他为了进入外企,到珠海平和语言村进行2个月封闭式训练

,在英语村里,衣食住行强迫用英语和所有人交流,克服中国人常犯的开口说不出英语的心理

障碍……经过半年的准备,凭借CCNP证书和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成功地通过老外面试,进入深

圳一家跨国外企,试用期结束后,老外主管非常满意,为他增加5K月薪

可见,英语能力的好坏已经成为IT人士们职业发展的"分水岭".优秀的IT英语应用能力,不仅

让IT人员从容应对工作中的各种专业难题,还能为其带来高薪与领导的肯定。

英语培训市场在细分

2007年的英语培训市场在细分,据《中国IT实验室》IT培训职业调查报告统计表明,目前中国

的英语培训机构总数在5000家以上,接受培训的人不计其数。在北京,目前每年大约有80万人

学习英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接受培训。在英语学习者需求日益个性化、IT职业培训行

业发展专业化的趋势下,特色化的行业英语培训成为今年培训市场的另类风景。细分的还有培

训方式,企业IT经理人进阶英语培训市场的兴起让很多培训机构看到了新的希望,相比个人英

语培训,企业英语培训的需求和动力从现有工作中产生,也将服务于企业发展,其目的性更明

确。同时,团队培训的方式,需要调和大家的口味,对时间、地点、课程的灵活性要求更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T职场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薪资收入
15个IT技术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IT程序员的最后归宿:如何调整工作心态
软件产品化, 国内IT人之痛
论金融IT公司程序员的职业发展 - 金融行业 - ITPUB论坛 - 澳信传媒旗下专业技术...
技术人员的明天:35岁后我们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