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5人因野生蘑菇死亡 已有152人发病!这些人最易中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俗话说“六月菇,没人哭”,这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说的是:误食6月的剧毒野生蘑菇后,可能一家人就这么走了……乍听很夸张,却不是危言耸听。记者今日从湖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截至11日,全省各县(市、区)共上报毒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46起,发病152人,死亡5人,均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导致。
今年6月初,娄底涟源两兄弟——3岁的小远(文中均为化名)和2岁的小宁因误食野生剧毒蘑菇导致意外死亡,令人心痛。他们误食的蘑菇叫肉褐鳞环柄菇,近年来在长沙、株洲、邵阳等地都发生过中毒事件。
无独有偶,今年6月初,湘潭2名村民都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中毒,多次转院治疗,最终均不幸死亡。他们进食的蘑菇中有一种是灰花纹鹅膏,是目前所知的导致湖南省发生中毒事件最多、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蘑菇种类,1994年至2019年导致发生超过50起中毒事件,切记不要采摘和食用。
新宁的12岁孩子和奶奶也是在6月初吃了奶奶从山上采摘的毒蘑菇后,一家人都出现了中毒情况,均被紧急送到长沙救治。目前,孩子的病情仍旧危重,还在进一步抢救治疗。他们误食的蘑菇叫裂皮鹅膏,有剧毒,它有3个典型特征: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鞋(有菌托),大伙一定不要冒险去采食。
今年6月以来,我省雨水充沛,非常适合野生蘑菇生长,特别是在农村,野生蘑菇容易采摘,也容易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特别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极易中招。湖南省疾控中心统计:截至6月11日,全省各县(市、区)共上报毒蘑菇相关食源性疾病事件46起,发病152人,死亡5人,均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导致。
省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关注以下三点:
关注“空巢期”,关爱老人和孩子。近期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中招最多的人群是留守老人与孩子。要记得多与家里沟通,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也要及时给他们传递科学的生活小知识,告诉他们不采不食野生菌,不要根据民间方法识别野生菌,万一中毒应尽快催吐自救并前往医院救治,防止意外发生。
关注“潜伏期”,6小时以上很危险。什么叫潜伏期?就是从吃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旦超过6个小时,要立即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救治。据悉,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4个阶段:潜伏期(6至12小时)、胃肠炎期(6至48小时)、假愈期(48至72小时),内脏损害期(72至96小时)。因此,误食此类蘑菇一般发病较慢,很容易让人在初期察觉不到,耽误治疗。
关注“假愈期”,切记留观2至3天;误食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除了在初期让你无所察觉以外,中毒后的第2至3天还有个“假愈期”,发生在中毒者恶心、呕吐、剧烈腹痛之后,中毒症状消失,让中毒者觉得自己快好了,于是让人放松警惕,急着停止治疗、急着出院回家,一旦错过了假愈期,耽误最佳抢救时间,再次入院救治成功的几率很低。因此,蘑菇中毒症状好转后,一定要耐心观察2至3天,看肝肾功能有没有明显变化,绝不能掉以轻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野生蘑菇需注意
长沙已连续发生几起中毒事件 都是误食了这两种毒蘑菇
春游采食野生菌要谨慎!长沙人吃这种剧毒蘑菇致死的最多
最新!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野生蘑菇 勿采勿食
死亡5例!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