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周识青铜元明时期赏青花满清帝国玩珐琅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同时。与鼎一同出现的还有簋,通常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在西周中晚期的墓葬制度中,鼎为单数而簋为双数。必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所以说青铜礼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它就不是一般的实用器了。


西周青铜簋




青铜器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品种很丰富器型多种多样,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浑厚凝重。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歌功颂德,死后埋葬于地下。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治服务的。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所以古书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


在青铜礼器上,各级奴隶主贵族寄托着他们的信条与期望,反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当这种要求用形制与纹饰表达仍嫌不足时,便诉之于文字。这就是中国青铜器铭文很多的原因之一。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青铜器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到了战国中晚期,许多铜器都变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







众所周知,在我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高峰:元青花瓷、明早期(永宣)青花瓷和清前三代青花瓷。


元以后,青花瓷逐渐普及,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景德镇也凭借青花产品一跃而成全国瓷业中心。元以后,青花瓷逐渐普及,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景德镇也凭借青花产品一跃而成全国瓷业中心。


元朝中国和中亚之间文化交流的门户敞开,那些大型器皿是他们所热衷的的食具,繁杂的装饰趣味也契合了他们的审美习惯。元青花看上去显得宏伟磅礴,气势啸憾。大盘、大罐、大碗、大壶……体量惊人并且装饰繁密。


另外,就蒙古人本身来讲,自从侵入近东之后,元宫廷的饮食习惯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具伊斯兰特点。这样的转变,又为青花瓷提供了一个新的内需市场。这种来自本土宫廷的需求和海外市场一起,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为元青花构筑起跳跃的基石并非毫无可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洪武二年,在景德镇设御窑厂,筑官窑二十座(一说洪武三十五年设厂)。御窑厂的建立,奠定了日后景德镇的瓷都地位。永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官窑扩展至五十八座。景德镇瓷业渐入佳境。永乐年间郑和还给景德镇带来了“苏泥勃青”,苏泥勃青浓郁华丽的色彩和永宣青花之协调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永宣青花色彩华贵,笔法成熟严谨,装饰高尚持重,富贵之气溢于器外。


另外,御窑厂的设立等于给景德镇筑造了个稳定的生产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统治阶层集生产者和消费者于一身给景德镇以强大的财政支持和市场动力。原料千锤百炼、工艺精益求精,以及质量要求苛刻的近于残酷,正是这种不惜工本的生产和投入让景德镇一跃而成为陶瓷之都,把其它窑场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也可以这样说,是统治阶层的专宠使景德镇拥有了绝对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御窑厂特定的背景,其产品往往受到帝王个人喜好的影响。如果说成祖的文治武功赋予了永宣青花的王者风范,那么宣德皇帝可和徽宗比肩艺术修养对宣德青花的品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宣德一朝不仅是瓷业,象漆器、铜器等工艺品同样是称冠整个明朝。至于成化,其奢靡之风和成花青花细致考究的工艺的关系自不待言喻了。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从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每一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产物,宋代是中国文物最发达的时期,其艺术水平之高、品种之多、制造之精,无不被当今之文物收藏界所推崇备至。元代的历史不长,但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使这一时期的文物别具特色。明代没有很多的创造发明,极力弘扬、恢复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清代的文化艺术几乎全面仿古,由于历代清帝的积极参与,仿古器物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近当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互联网的数据增多,艺术家们融入多个领域创造更多更丰富的艺术火花!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的历史
中国古瓷珍品大观
一文了解中国瓷的发展演变史
乾隆皇帝的坏品味:他是如此浮夸地热爱仿制青铜器
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 下
中国著名瓷都—景德镇瓷器的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