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朝的明珠——相州窑

前言:

古玩行里经常有一句话叫“南青北白”,是指唐代的越窑和邢窑,那么北方的青瓷在唐之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北方的白瓷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汝窑的芝麻钉垫烧工艺是首创吗?化妆土在北方的大规模应用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汉代釉陶大规模兴起,到唐代瓷器大规模繁荣之间是否我们容易忽略了什么?如果您也带着这些种种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相州窑。


一、 相州窑的历史及文献记载

史载:“河亶甲居相。”《通典·州郡》 “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张之先生考证“殷商时的‘相’即今之小屯村”。 据《安阳县志》载:“北魏天兴四年(401年)始置相州于邺城。580年杨坚废邺城,将相州南迁至今安阳城。”曹魏时营建的邺都,在今安阳市北20公里处。北周以邺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公元580年,杨坚将安阳改称相州。窑以地名,故安阳市发现的窑址,又称“相州窑”。


安阳历史上生产瓷器的情况,文献记载甚少。自1929年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中,发现隋仁寿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几件瓷器,这里的瓷器才初步为人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该地区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从古墓葬中获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特别是19742月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发现的瓷窑址,为解决以安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出土隋瓷产地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次发掘为2006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窑址面临较为严重破坏而采取的抢救性发掘,以期解决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问题。第三次发掘据《大河报》报道始于2008104,至20095月底。


后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的田野调查获取的资料证实:安阳相州窑自北魏时起便以开始了瓷器的烧造,产品以青、白、黑釉瓷为主;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注:现改名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研究员所著的《魏晋南北朝考古》一书中也有相州窑的基本介绍。总体来说,相州窑作为一代名窑,曾经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对于河南省内的瓷窑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它也是河南省最早烧制瓷器的重要产瓷区之一。


二、相州窑河南、河北关联窑口
1
 相州窑河北相关联窑口

河北地区关联窑址,主要是贾壁村窑:胎质分粗细两种:一种胎质细腻,瓷化良好,颜色灰白,青绿色釉。另一种是粗质,胎色青灰,颗粒较粗,多有黑色斑点,远未烧结,胎面施以青绿色透明釉。临水窑:北朝至宋末金出,出土青釉器最多,青釉器中以碗最多,其次为高足盘、钵。黑釉器(包括黒釉、酱釉、酱黑釉等)有碗、双系钵、盆、长颈瓶、研磨器等。白釉器:有碗、短流盂。三彩器有钵、炉等,胎质疏松,颜色发白。曹村窑:器物有碗、盘、杯、高足杯、瓶、钵等;釉色可分为酱油、青釉、青黄釉等;胎色有灰白色及红色陶胎。窑具有三叉形支钉、空心支柱等。200912月河北省磁县文物保管所、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对此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和小面积试掘,出土有窑炉、陶片、青釉陶瓷片、三叉形支具和钱币,初步推定是一处东魏至北齐时期的陶瓷窑址,其下限至隋代。



贾壁村窑址北齐至隋代青瓷残器


2
相州窑安阳相关联窑口

安阳相州窑窑址主要发掘了多次,19742月在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建工程时发现窑址。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窑体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窑壁系用耐火土筑成。窑残高1.1米,上大底小。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绿釉瓷片外,还出土有素烧莲瓣形装饰品,素烧平底碗等。器物有碗、盘、盆、钵、瓮、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壶、器盖等。1995年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发现一处早期青瓷窑址。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钵形器等,器壁一般较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器里满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现象。釉色青中闪黄、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窥见胎面,与相州窑产品相同。20068月—11月在安阳电池厂生产区进行了挖掘,共发掘探方7个,面积383平方米。灰坑或窖藏坑39个,灰沟4条,水井1眼。可复原瓷器900余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标本和部分窑具。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钵、盂、高足盘、高足杯、器盖及瓷塑等。釉色以青釉为主,白釉、褐釉次之。器物的胎壁较厚,胎质较为细腻,胎色灰白,说明瓷泥是经过淘洗的。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青釉呈玻璃质,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常见的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匀,流釉现象不甚显著。(图片二、图片三北齐青白釉高足杯、图片四隋代青釉杯、图片五、图片六北魏至北齐酱釉四系罐、图片七、八北齐至隋青釉野猪)


北齐青白釉高足杯


北齐青白釉高足杯


隋代青釉杯


北魏至北齐酱釉四系罐


北魏至北齐酱釉四系罐


北齐至隋青釉野猪


北齐至隋青釉野猪


三、相州窑的核心价值及特点
1
烧工艺的应用及特点

宋代汝窑芝麻钉垫烧是其特点之一,致使有一部分人认为支钉垫烧是汝窑的专利,其实支钉垫烧方式在商周陶器上已经使用,在瓷器上大规模使用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应该首推相州窑,目前已经发现的窑口中,相州窑是最早大规模使用支钉垫烧的窑口,并且也是支钉最复杂的窑口。目前已经发现的整器及底部残片中有米粒支钉、小长条支钉、松子支钉、单支钉、多支钉等等,支钉的位置有足底(平足底部)、器内底(器物内底)、外足肩部(底足根部(其他窑口少见)、平底无足器物的底部等等,应该说相州窑是支钉垫烧的集大成者和改革创新者。(图片九、十下线为北齐的酱釉盏,满釉支烧(支钉约小米粒大小),温度偏低,黄灰色胎,釉色为黄中带绿。图片十一为北魏至北齐酱釉四系罐底部,器物外壁底部有三个长条侧支钉。图片十二为北齐至隋代青釉杯底部,底足三个点状支钉。图片十三北齐青釉盒底部图片,三个松子支钉。图片十四相州窑出土支钉窑具)


北齐的酱釉盏


北齐的酱釉盏


北齐至隋代青釉杯


北齐青釉盒


相州窑出土支钉窑具


2
白瓷产品的出现及特点

曾经大多数陶瓷学者认为中国北方白瓷的出现是在隋朝,通过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北齐范粹墓出土白釉四系罐(图片十五)及相州窑址的考古发掘,中国北方白瓷最晚出现在北齐,后期又在巩义窑址发现北魏时期的白瓷杯等白釉产品(部分学者对窑址年代和釉色略有争议)。根据范粹墓出土白釉四系罐我们可以发现它是黄白色、白中泛青绿颜色,釉中含铁量较低。胎体较洁白,应该是经过精细淘洗,形制规整及划刻工艺流畅,代表当时窑工工艺比较成熟,属于成熟期作品。通过相州窑窑址出土的标本和范粹墓出土物做比对,釉和胎色等基本一致,可以基本肯定为相州窑所产。这是目前拥有明确北齐墓志纪年的最早出土白瓷,可能对后期北方白瓷的大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范北齐粹墓出土白釉四系罐


3
白釉挂彩的出现及特点

目前巩县的唐青花到底和元青花有多少关系都在争论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多色釉陶瓷是在不经意间不断的发展而来,从汉代的单色釉陶到汉代飘彩(飘彩主要指两种以上颜色的釉陶,黄绿颜色多见),从西晋末到东晋初的青瓷点酱彩,到北齐的白釉挂彩应该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其中北齐的白釉挂彩应该说是重要突破之一(烧造温度超过或接近1200度,先铺白釉再挂黄绿釉一次烧造成形)。图片十六是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北齐范粹墓出土白釉绿彩长颈瓷瓶,底釉是乳白釉,挂绿彩。图片十七是1958年濮阳市北齐李云墓出土淡黄釉绿彩四系罐,工艺较复杂,划剔刻后铺乳白釉,然后挂绿釉。通过相州窑窑址出土的标本和墓葬出土物做比对,釉和胎色等基本一致,可以基本肯定为相州窑系所产。这是目前拥有明确北齐墓志纪年的最早出土白釉挂彩产品,可能对后期的其他挂彩产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971年安阳市洪河屯北齐范粹墓出土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图片十七1958年濮阳市北齐李云墓出土淡黄釉绿彩四系罐


4
繁复工艺的出现及特点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陆续出土了四件青瓷莲花尊(图片十八、十九、二十),墓葬应为北齐,故莲花尊断代为北齐。高度分别为70厘米、63.6厘米、55.8厘米、54.4厘米,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河北博物馆。青瓷莲花尊纹饰精美。通体使用了刻划、雕塑、模印堆塑等技法,有的装饰有十几层纹饰;主题纹饰以仰俯莲花为主,辅以莲斑、忍冬纹、菩提叶、宝相花、佛像、龙纹、飞天、怪兽等,浑然一体,大气磅礴,精美绝伦。通过相州窑窑址出土的标本和河北景县封氏墓做比对,釉和胎色等基本一致,可以基本肯定为相州窑系所产。

图片十八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北齐青瓷莲花尊1


图片十九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北齐青瓷莲花尊3


图片二十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北齐青瓷莲花尊4


5
细白化妆土应用及特点

相州窑的一些北齐器物在瓷器上釉前,在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净细腻含铁量特别少或根本不含铁的瓷土作为护胎釉,这样既可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凸凹不平的缺点,又可掩盖胎料中因杂质未除净而泛出的杂色或黑点。具有玻璃质特点的釉层有白色护胎釉衬底,能提高釉色的明亮、莹润和玻璃质感的程度。过去有人认为瓷胎上施白色护胎釉这项新工艺北方开始采用于唐代的邢窑白瓷,根据实物观察,最晚北齐相州窑已采用,这是北方制瓷工艺上的一个突破。


注:

1. 特别感谢林州博物馆张增午先生(文中部分窑址挖掘文字来自于张先生的论述)

2. 由于相州窑窑址只是进行了部分挖掘,以及笔者的研究尚有不逮,文中可能有疏忽或笔误之处敬请谅解。




秋水堂评:

       陶瓷史中,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诸窑云集,大同小异的竞争品极易混肴,甄别细分路份的断源问题,一直是陶瓷考古的疑难之一。特别是南北朝—隋的青瓷类,不仅北方多类同,南方一些窑场也多有类似产品。相州窑(原称安阳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窑场。本文作者元新,是一位年青有为的北京藏家,颇有研究态度、钻研精神和认识,行文论述非常专业,难能可贵。感谢他的来稿支持。

       另,本刊为了推动这类学术深入交流,也在相关考古出土物中遴选南北不同窑口的类似产品若干,也供读者和同好们继续作进一步横向比较研究之引 ——


安阳相州窑址考古出土青瓷标本 例1


安阳相州窑址考古出土青瓷标本 例2


河北贾壁窑址考古出土青瓷标本 例1


河北贾壁窑址考古出土青瓷标本 例2



南朝陈 寿州窑青釉贴塑罐 安徽寿县考古出土




精彩回顾

“奇技鬼工”——核雕史话

帝国窑火的斑斓余晖——慈禧御用瓷器

"早期蒙娜丽莎"——惊喜,还是谎言?

收藏之初

良渚文化陶器概述

从印度河而来的蚀花肉红石髓珠

传道者王方宇与其弟子安思远的收藏情缘

小议夏商西周人体金饰品

唐诗与器用

三晋遗珍——初识霍窑精细白瓷

伦敦苏富比2016春拍(5月11日)精选器物细节预览

着相与狷狂 ——茶法之争

《猛虎文化》(创刊号)





《猛虎文化》众号的子版块功能:

<文物考古>  <玩藏天地>

<市场评论>  <工匠精神>

<中国美术>  <西方美术>

<百家人物>  <人文生活>

<学术思潮>  <学艺初阶>


投稿箱:tigerarts@163.com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猛虎文化
了解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阳相州窑瓷器的特征和探讨(6)
隋白,到底是哪个窑口出的?
细数河南历代生产瓷器的地方(一)
安阳相州窑
【交月轩鉴赏】——河南安阳窑的发展历史
北朝遗珍:磁州窑暨邺城周边地区早期青瓷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