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醉龙涎·作家专栏】尚永琪:狮子图样中的雌雄之分 ——狮子文化溯源之九

简介

莲花上的狮子——内陆欧亚的物种、图像与传说以狮子影像东来之路为主要线索,将雄猛的狮子与宁静的莲花相牵,将智慧与慈悲相连,讲诉欧亚文化交流中宽厚相容的一面。中国并不是亚洲狮的栖息地,但是从东汉时代开始,狮子作为贡 品被西亚、中亚的国家进献到中国皇宫,自此之后,历代都有狮子被 贡献到朝廷的皇家苑囿,而狮子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佛教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 图样,在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上层统治者用狮子的图样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仁厚,而底层百姓则用艺术化的可爱狮子造像来守护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与理想。


狮子图样中的雌雄之分

——狮子文化溯源之九

尚永琪

在所有的动物群体中,狮子的雌雄搭配分工结构也算是独一无二的。鬃毛丰沛、体型庞大的雄狮是狮子群的真正国王,它不参加或很少参加狩猎,狩猎都是雌狮子的事情——雄狮只负责保护他的王国领地。

人类对狮子图像作为守护者的寓意就来源于雄狮的这种社会分工,因而在非洲狮分布地区和历史上亚洲狮的分布地区,人类创作的守护在陵墓、神殿等处的狮子图像或塑像,大多都是雄狮的形象。

早期佛教造像中的狮子图像,无论是阿育王石柱上的柱头狮子,还是山奇大塔上的翼狮,也都是雄狮的形象。如山奇大塔西门南柱正面的“狮子纹样图”,是3头狮子一组的图案。在藤枝卷草的长方形画框中,两头狮子呈爬山式的直立状态,另一头狮子趴在这两头直立狮子的背上。这是当时狮子装饰纹样的经典图像。这三头狮子不但都有丰沛的鬃毛,而且艺术家为了更强调它们的雄性的狮子王角色,还特意表现出了那两头直立狮子的健壮的雄性生殖器。

狮子纹样图,印度山奇大塔西门南柱正面

这样的直接用生殖器来表示狮子雄雌的做法,在中国的中原地区造像中是找不到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性”的避讳,必然使得艺术家选择那些动物的既是“显性的”、但又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性征如狮子的鬃毛来分别雄雌,这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在性文化观念上的区别。

不过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接近南传佛教的云南等地,即使在近现代或当代的狮子造像中,也沿袭了源自古印度的这种风格——说明南方的此类造像没有完全接受中原儒家文明的过滤或改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中,佛或菩萨狮子座上的狮子造像,大多都是以丰沛的鬃毛表示出来的成对的雄狮形象。如洛阳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这尊北魏时期的一佛二菩萨雕像,其狮子座就是典型的一对鬃毛张扬的雄狮守护摩尼宝珠形象。

如果我们将这个狮子座图样单独裁剪、并将之放大,就会发现,这样的图样同在欧洲发现的守护型的格里芬的图样造型完全一模一样。

装饰有狮子格里芬和花瓶及荷叶的门楣

这是2—3世纪帕提亚王朝时期的一块装饰有狮子格里芬、花瓶和荷叶的门楣板,上面的狮身格里芬在造型、神态与整体构图上,与这尊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北魏时期的一佛二菩萨雕像的狮子座完全一致。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帕提亚时期的这对狮子有明显的生殖器写真来表现其是雄性,而洛阳的这对北魏狮子则以蹲踞的姿势略去了这种细节表现,仅仅以丰沛的鬃毛、硕大的头颅和顽皮的神态,来表示这是两尊雄狮。

狮子座,浮雕,洛阳博物馆

大约是从北齐开始,有部分菩萨造像的狮子座上的两只狮子不再是一对雄狮,而是被表现为一雌一雄的一对狮子。这是很有意思的,可能这就是中国文化讲究阴阳平衡在艺术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国立艺术博物馆的北齐时代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其狮子座上的一对狮子就分出了明显的雌雄——左侧的雄狮鬃毛丰厚飞扬、头方口阔,举起前爪呈活泼外向的动态;而右侧的雌狮则没有鬃毛,脑袋略呈纤秀的三角形,狮口紧闭,前爪规规矩矩地放在地上,呈现出一种与雄狮的张扬活泼截然相反的内敛与沉静之态。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吉美国立艺术博物馆

在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这尊北周时期的释迦牟尼石造像的狮子座上,雕刻艺人通过狮子鬃毛的有无和头部、口部、眼睛的大小等特征,将这对狮子的雌雄性征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对左侧雄狮的头部表现,可能借鉴了当时狮子舞所刻画出来的假狮子头的形象,跟我们今天见到的狮子舞中的狮子头几乎一模一样。


释迦牟尼石像,西安碑林博物馆

而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这尊北齐时期的雕像,狮子座上的狮子的雌雄性征更是一目了然。左侧的雄狮不但鬃毛丰沛,而且尾巴被雕刻出像三叶草一样的花样来,它的脑袋还微微一歪,很顽皮地仰视着中间的摩尼宝珠;与之相反,右侧的雌狮没有鬃毛,但在脖子上像是戴了一个项圈似的装饰,神态沉静,尾巴也雕成略微上翘的单叶形状,与雄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比照。


狮子座佛像,上海博物馆

1954年太原华塔村出土的北齐观世音菩萨五尊像,也是一个典型例证。狮子座上左侧的狮子脑袋略呈纤细的三角形,无论是耳朵、口鼻与眼睛都明显小于右侧的狮子,神态沉静内敛,有淑女气质;而右侧的狮子则头大如斗,双耳高耸,粗眉环眼,鼻方口阔,具有雄性的一切面部特征。尤其是其张口吐舌、巨爪扬起的张扬与躁动之势,更显出雄狮作为狮子王的不可一世。


观世音菩萨五尊像,1954年太原华塔村出土

由以上图像实例可见,在北齐北周时期,部分佛教造像上的狮子座分出雌雄狮子的形象来,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造像风格。

佛像狮子座上这种一对狮子分雌雄的雕像模式,在北齐之前有狮子座的佛教造像中似乎没有出现过。即使有的话,也可能因为其意蕴不是非常明显,所以没有被刻意表现。譬如我们可以在犍陀罗造像中看到狮子体型和鬃毛的变化,但很难断定那就是雌狮与雄狮的配对。如大都会博物馆所藏这尊石灰石的片石佛塔雕像,就是个明显的例证。这件片石佛塔创作于3时期后半叶,画面中一共有大大小小不同侧面的10头狮子。中间最明显的4头狮子,其中2头是蹲守佛塔的侧面雄狮,体型庞大、鬃毛丰沛、头方口阔;另外2头蹲守在佛陀两侧的柱头上,不但体型明显要小于佛塔侧面的那两头雄狮,而且也没有鬃毛,应该是雌狮子。


片石佛塔,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基本可以确定,雌雄双狮图像的配对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物,在北齐时期首先出现在佛教造像的狮子座上,随后可能才在建筑物的门口等地方被应用。传统狮子舞中所说的“十斤狮子九斤头”,说的就是雄狮的特征,而守护在皇宫、寺庙、官衙、高官贵族宅邸的守门狮子,基本都是鬃毛丰沛的雄狮形象。

由于中华文化中阴阳平衡思想的影响,无论是雕刻工匠还是观赏者总是会不自觉地将之理解为雌雄双狮,譬如守护在皇家建筑门口的对狮子,一般是一侧的狮子为雄狮,形象是狮子滚绣球,足踩寰宇,象征统治世界;另一边的狮子为雌狮,称为太狮少狮,足踩小狮子,象征子嗣昌盛,后继有人。而守在一般富贵之家门口的狮子滚绣球,表达的应该是吉祥如意、流转顺畅、生生不息的意思。


作者:尚永琪,1969年生,甘肃张掖人,历史学博士,现任《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科学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沈阳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宋元生活掠影》、《鸠摩罗什》、《胡僧东来》、《窦融世家》等专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雄狮的鬃毛到底有什么作用? 科学家把假雄狮放到真狮群里才找到答案!
关于狮子的10个冷知识,这些有趣的你可能都不知道!
大门前镇宅的石狮子还分雌雄公母?现在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两只小狮子
手绘干货:素描狮子详细画法
母狮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次雄狮更替与丧子之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