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细品鉴!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5期)
定期更新各大博物馆高清馆藏,展览陶瓷数据,潜心打造在线馆藏陶瓷数据库,方便随时查阅。


清 白地五彩花鸟靶碗

口径15.5公分 高13.6公分 底径4公分。靶碗,微撇口,深弧壁,高足。口缘有边稜,以五彩为饰,外壁中央绘一圈桃实桃叶,内底有一圆形开光,内绘湖石、灵芝、茶树,树上有一对太平鸟,衬以祥云,有「太平春喜」之意。

清 白地五彩花鸟靶碗

口径15.5公分 高13.6公分 底径4公分。靶碗,微撇口,深弧壁,高足。口缘有边稜,以五彩为饰,外壁中央绘一圈桃实桃叶,内底有一圆形开光,内绘湖石、灵芝、茶树,树上有一对太平鸟,衬以祥云,有「太平春喜」之意。

清 白地五彩花鸟靶碗

口径15.5公分 高13.6公分 底径4.2公分。靶碗,微撇口,深弧壁,高足。口缘有边稜,以五彩为饰,外壁中央绘一圈桃实桃叶,内底有一圆形开光,内绘湖石、灵芝、茶树,树上有一对太平鸟,衬以祥云,有「太平春喜」之意。

清 白地五彩花鸟靶碗

口径15.5公分 高14公分 底径4公分。靶碗,微撇口,深弧壁,高足。口缘有边稜,以五彩为饰,外壁中央绘一圈桃实桃叶,内底有一圆形开光,内绘湖石、灵芝、茶树,树上有一对太平鸟,衬以祥云,有「太平春喜」之意。

明 宣德 霁青葫芦瓶

口径1.8公分 高12.7公分 底径5公分。葫芦瓶,圆口,短颈,圆腹,束腰,平底,凹足。外壁施蓝釉外底以青花书「大明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款,外加双圈。

清 冬青花觚

口径11.1公分 高23.1公分 底径6公分。敞口,长颈,鼓腹,长脰,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冬青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足圈露胎,底部施白釉。颈、脰部以刻花技法装饰蕉叶纹,腹部带双层如意云头纹。

清 冬青花觚

口径11.2公分 高23公分 底径7.7公分。敞口,长颈,鼓腹,长脰,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冬青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足圈露胎,底部施白釉。颈、脰部以刻花技法装饰蕉叶纹,腹部带双层如意云头纹。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全器罩施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心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仿官釉尊

口径8.6公分 高26.9公分 底径8.2公分。敞口,微束颈,垂腹,高圈足。全器内外壁施官釉至足际,口沿呈一道浅褐色边。足边修釉齐整。足圈露胎,圈足内底亦带釉。釉面佈满大小不一之深色开片。

清 贯耳仿哥小瓶

口径8.2公分 高18.8公分 底径8.3公分。直口,斜颈,侧边带两贯耳,扁垂腹,矮圈足。全器罩施仿哥窑灰绿色釉至足际,足边修釉齐整,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颈部带两道微凸弦纹,釉面佈满细密银灰色开片。内外口沿与两贯耳顶缘皆带一道褐边。

清 放成化款 白地鱼藻纹拱花直口小瓶  

口径2.3公分 高19.1公分 底径4.3公分。直口,长直颈,球腹,矮圈足。全器罩施浓厚白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釉面带细密开片。近口沿处带一圈凸弦纹,上下各饰一圈圆点纹。器腹以贴花饰一尾鱼,腹底饰波涛纹。底有「大明成化年製」青花楷书双行款。

清 白地彩绘花鸟靶碗  

口径15.5公分 高13.8公分 底径4公分。敞口,深弧壁,高足外撇。全器内外罩施白釉,外壁中央绘饰一周桃实与叶纹,鲜果与绿叶相互辉映,颜色分明。碗心带一开光,内绘一对鸟儿于枝头互望,周遭佈满奇石、灵芝与花卉。靶碗之高足可当把手,而游牧民族多在骑马时将此类器皿随身携带,当作饮用器皿。

清 仿哥兽耳直口瓶  

口径4.2公分 高13.3公分 底径4.5公分。直口,长直颈,斜肩,垂腹,周身带瓜棱,矮圈足。器颈两侧贴兽首耳。全器施仿哥窑之米白色釉至足际,足圈露胎。釉面佈满细密褐色开片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碟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乾隆 青花西番莲雷纹盘  

口径13.5公分 高3.2公分 底径8.5公分。敞口,浅弧壁,平底,矮圈足。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并以色泽浓艳之青花绘饰图案。器内外口沿分别带一周卷草纹与回纹,内外壁饰转枝菊花与番莲纹,碟内双圈青线内绘缠枝花卉。外壁底部带双圈青线与一周波涛纹,圈足绘青线两道。底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款。

清 八卦小瓶  

口径2.2公分 高8.5公分 底径3.2公分。直口,斜颈,长方腹,矮圈足。通体罩施浓厚白色釉至足际,足圈露胎,圈足内底带釉。瓶身四个稜角上下各带一卦象,四壁中央各饰一突起之倒U形弦纹,并相互连接。

仿哥瓷洗  

口径17.5公分 高6.7公分 底径10公分。侈口微撇,深壁,平底,矮圈足。洗身底部带两道微突弦纹。全器内外壁与圈足底皆施仿哥窑之青灰釉,釉面佈满褐色开片。足圈露胎并涂酱色护胎汁。底部刻一「甲」字。

清 白地双燕竹梅盘  

口径21.5公分 高4公分 底径14公分。敞口,弧壁,圈足。全盘内外壁与圈足内底皆施米白色釉,足圈露胎。盘内近口沿处带一圈深蓝色几何纹,内壁以贴花技法饰竹子与梅花,右上方有双燕飞舞。

清 雍正 珐琅彩瓷赭墨竹石图碗  

通高 5.5公分 口径 10.5公分 底径 4公分。这件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器内平素无纹,外壁一面以赭墨皴擦、晕染秀石,新篁多枝生于石块两旁,墨色浓淡相衬,墨气清润有致,表现出竹、石潇洒挺秀的姿态。外壁另一面以墨书写有「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二句,诗句出自元朝白珽〈竹阴〉七言律诗之颔联。诗句前有「凤采」,后有「彬然」(白文)、「君子」共三枚红料印。器底带「雍正年製」二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

清 乾隆 彩绘仙楼环瀛碗  

高5.2公分 口径10.6公分 足径4公分。侈口,深弧壁,矮圈足。碗心绘二折枝花,枝上红花盛开,与另一枝黄梅相映成趣。外壁以楼阁为主,山石分割的画面中,分别绘饰富丽堂皇的楼阁以及苍翠的树木。留白处题诗句「仙楼绮阁环瀛汉」,诗句旁并有「寿如」「山高」「水长」三方印记。底「乾隆年製」双行四字仿宋款,外加双方框。类似的製作,也见于院藏〈清 乾隆 珐琅彩仙山楼阁碗〉(故瓷14014),两器的样式、图样设计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本器绘写的视点较远,故山石较小,其中描绘的细节也较多,或许是同样设计理念下的两次製作,才产生这样的两件器物吧。

清 雍正 茶叶末釉缸  

高14.8公分。唇口,口缘下方一圈深凹,深弧壁下敛,底内凹为足。整器光素无纹,内外施茶叶末釉,呈色浓绿透黄。底外露胎一圈,呈浅红褐。底外中心釉下模印「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所谓茶叶末釉,是一种高温色釉,其呈色往往绿黄交融,呈见一种较为细緻而不抢眼的乳汤状呈色,这与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对「厂官釉」的描述有:「鳝鱼黄」、「蛇皮绿」等描述似可对合,所以研究者也将这种釉名为「厂官釉」。然对照釉色的表现,「茶叶末」一词显然更能贴切形容。故亦多见以「茶叶末」名此类釉器者。

清 雍正 茶叶末釉缸  

高14.5公分。唇口,口缘下方一圈深凹,深弧壁下敛,底内凹为足。整器光素无纹,内外施茶叶末釉,呈色浓绿透黄。底外露胎一圈,呈浅红褐。底外中心釉下模印「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所谓茶叶末釉,是一种高温色釉,其呈色往往绿黄交融,呈见一种较为细緻而不抢眼的乳汤状呈色,这与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对「厂官釉」的描述有:「鳝鱼黄」、「蛇皮绿」等描述似可对合,所以研究者也将这种釉名为「厂官釉」。然对照釉色的表现,「茶叶末」一词显然更能贴切形容。故亦多见以「茶叶末」名此类釉器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5期 下)
[转载]明代彩瓷
明代御窑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之弘治篇(一)
宣德瓷器特征鉴赏(多角度细图)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5期)
尊贵皇权象征——古代黄色釉瓷器精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