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细品鉴!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9期)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5公分 口径21.8公分 底径10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1公分 口径22公分 底径10.2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5公分 口径21公分 底径10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2公分 口径21.6公分 底径10.2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公分 口径21.7公分 底径10.2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本件器以红釉为主色调。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8公分 口径22公分 底径10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2公分 口径22公分 底径10.2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乾隆 炉钧釉四瓣花觚

高26公分 口径21.5公分 底径10.2公分。瓶,器仿青铜器觚形,通体做四瓣棱海棠式,喇叭口,束颈,鼓腹,撇足。通体施炉钧釉,呈红、靛、天蓝、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本器以红釉为主色调,釉汁浓积于底缘。器内作浅月白蓝色。器底呈米黄色,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施护胎汁,呈深褐色。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系,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

清 「大清雍正年製」款 霁青长颈瓶

高27.6公分 口径6.2公分 底径8.5公分。盘口,直长颈,斜肩,圆腹下端内收后外撇,底凹陷,浅挖圈足。器内施透明釉,外施霁青釉,釉质光滑润泽。足底缘露胎,胎质细緻洁白,底施透明釉,书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清 「大清雍正年製」款 霁青长颈瓶

高27.1公分 口径6.3公分 底径8.3公分。盘口,直长颈,斜肩,圆腹下端内收后外撇,底凹陷,浅挖圈足。器内施透明釉,外施霁青釉,釉质光滑润泽,釉层中微现紫红斑纹。足底缘露胎,胎质细緻洁白,底施透明釉,书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清 「大清雍正年製」款 霁青长颈瓶

高27.2公分 口径7公分 底径9.6公分。盘口,折沿,直长颈,斜肩,敛腹,外撇圈足。颈饰凸弦纹两道,器内施透明釉,外施霁青釉,釉质光滑润泽。足底缘露胎,胎质细緻洁白,底部中心内凹,施透明釉,书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清 「大清雍正年製」款 霁青长颈瓶

高26.8公分 口径6.8公分 底径9.2公分。盘口,折沿,直长颈,斜肩,敛腹,外撇圈足。颈饰凸弦纹两道,器内施透明釉,外施霁青釉,釉质光滑润泽。足底缘露胎,胎质细緻洁白,底部中心内凹,施透明釉,书青花「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清 「大清雍正年製」款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2.1公分 口径11.2公分 底径11.2公分。撇口,直颈,斜肩,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圈足外撇。肩部饰凸弦纹两道,全器施淡青色仿官釉,釉面开浅色纹片。足底缘露胎,涂赭色护胎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2.2公分 口径11公分 底径11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外撇圈足。肩部有两道凸弦纹,全器施仿灰青釉,釉面有浅色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2.1公分 口径11.4公分 底径9.5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一环耳缺损,敛腹,外撇圈足。肩部有两道凸弦纹,全器施灰青釉,釉面密佈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2.5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11.3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外撇圈足。全器施灰青釉,釉面密佈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2.9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11.5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外撇圈足。全器施灰青釉,釉面密佈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仿官釉如意双环瓶

高23.6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11.2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外撇圈足。肩部有两道凸弦纹,全器施灰青釉,釉面密佈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哥釉如意双环瓶

高21.9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11.2公分。撇口,斜肩,肩立双环耳,下接如意形暗耳,敛腹,外撇圈足。全器施灰青釉,釉面佈有清晰大开片纹。足端露胎,涂赭色汁,底部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霁青双兽首盖罐

通高34.5公分 底径14公分 口径16.2公分。广口圆罐,歛口,斜圆肩,腹部上广下歛,肩两侧横出有兽头形耳,平底,带宝珠钮圆顶盖,顶有小通气孔。通体施霁青釉,釉色匀润光亮。器底有三处垫烧痕,留有窑渣,中央无釉。同样造型亦见于黄釉、红釉、影青釉,皆作祭祀用器。

清 霁青双兽首盖罐

通高34.5公分 底径14.2公分 口径16.3公分。广口圆罐,歛口,斜圆肩,腹部上广下歛,肩两侧横出有兽头形耳,平底,带宝珠钮圆顶盖,顶有小通气孔。通体施霁青釉,釉色匀润光亮。器底有三处垫烧痕,留有窑渣,中央无釉。同样造型亦见于黄釉、红釉、影青釉,皆作祭祀用器。

清 霁青双兽首盖罐

通高35.5公分 底径14公分 口径15.8公分。广口圆罐,歛口,斜圆肩,腹部上广下歛,肩两侧横出有兽头形耳,平底,带宝珠钮圆顶盖,顶有小通气孔。通体施霁青釉,釉色匀润光亮。器底有三处垫烧痕,留有窑渣,中央无釉。同样造型亦见于黄釉、红釉、影青釉,皆作祭祀用器。

清 雍正款 青花盖罐

通高28.8公分 口径5公分 底径5.2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浅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纹,底边绘如意云头纹一周。盖面绘莲瓣纹,盖壁绘花叶纹,盖纽绘六瓣花纹。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款青花盖罐

通高27.6公分 口径5公分 底径8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盖罐

通高27.7公分 口径5.1公分 底径8.3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盖罐

通高28.1公分 口径4.8公分 底径8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款 青花盖罐

通高28公分 口径5公分 底径8.2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款 青花盖罐

通高27.8公分 口径5.1公分 底径8.2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盖罐

通高29公分 口径4.8公分 底径10.8公分。小圆口、短直颈、丰肩、深壁直下,器身呈圆筒状,浅凹足,带圆钮拱形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颈部饰勾云纹一周,器身满佈缠枝花卉纹。底边饰弦纹两道。盖钮饰朵花纹,盖面有莲瓣纹与弦纹两道。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外加双圈。

清 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盖罐

通高28.3公分 口径5公分 底径8.2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宝珠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及近底处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盖面绘莲瓣纹,盖壁则以花叶纹装饰,盖纽绘五瓣花纹。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雍正款 青花盖罐

通高28.8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10.5公分。小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矮圈足,带莲苞纽盖。全器以青花描绘纹饰,器肩画环以如意纹图案,腹部饰桃实、石榴、荔枝等折枝花果。底边绘莲瓣纹一周。盖面及盖壁分别装饰以蝙蝠及云纹。釉色匀浓微晕散,胎质细腻,底书「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二行楷款

清 乾隆 红釉胆瓶

高27.4公分 口径3.7公分 底径7.5公分。小圆口,细直颈,梨形垂腹,圈足。器内与底白釉,外壁施红釉,釉色莹亮,全器光素无纹。足端露白胎,底中央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明 黄瓷盖罐  

高52.5公分 口径21公分 底径21公分。圆口有唇,短颈,丰肩下敛,近足处外撇,平底内凹成足,底面宽平。带宝珠钮盖。全器光素无纹,器内白釉,器外壁施黄色釉,釉色亮黄。器底露胎,无款。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器底施米白色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6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3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其先高温烧成器胎,后上釉于低温中烧成,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3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其先高温烧成器胎,后上釉于低温中烧成。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1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5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但似乎含有杂质,故多处呈铁褐色。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6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3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但似乎含有杂质,故多处呈铁褐色。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2公分 口径4.2公分 底径6.3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但似乎含有杂质,故多处呈铁褐色。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1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公分。唇口,长颈,双云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米白色釉,但似乎含有杂质,故多处呈铁褐色。底心刻「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9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7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2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7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5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7公分 口径4.2公分 底径5.7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但此件颜色较深。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1.6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3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款 炉均釉双耳小瓶

高22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5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钧红釉,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多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仿钧窑变釉为雍正时出现的新品种,系仿钧釉色繁衍而来,採多次施釉,烧成过程中,不同金属元素自然结合。所产生的流动窑变釉色,一般呈色偏红者,称「火焰红」,偏蓝者,称「火焰青」。

清 乾隆 炉钧釉双耳小瓶  
高21.5公分 口径4.3公分 底径6.3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斜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炉钧釉,色作钧红,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

清 乾隆 炉钧釉双耳小瓶  

高21.8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2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斜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炉钧釉,色作钧红,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

清 乾隆 炉钧釉双耳小瓶  

高21.6公分 口径4.5公分 底径6公分。小唇口,长颈,双耳,斜折肩,腹部下敛,撇足。通体施炉钧釉,色作钧红,呈红、靛、紫、月白等多色深浅混杂流动窑变釉,口内与云形板耳则作浅月白蓝色。器底施酱釉,底心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圈足露胎,涂赭色汁。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10期)
故宫陶瓷器赏析(十一)
北京故宫馆藏瓷器精品展<6>
古瓷(十一)
细细品鉴!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18期)
细细品鉴!台北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第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