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深影迷不可不知的宽高比:Aspect Ratio 电影画面比例

何欢何惧 11-6 整理

   能把电影、电视机、高清播放机在播放上不可避免的纵横比写的如此深入浅出,作者肯定是个中高手啊。网上流传的这个文章不是不完整就是没图片,今天在学习时顺便整理一下,方便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其实他的PDF原文《电影胶片数码》还有摄像机的很多内容,俺就没有整了。

 

资深影迷不可不知的宽高比:Aspect Ratio 电影画面比例

邓东 2008-6

   按:这是一篇关于电影技术方面的科普文章。以电影从胶片到数码的发展为线索,给DV创作爱好者和电影发烧友介绍一些小知识,不求科学严谨,只求有趣好玩。水平所限,欢迎批评。

 

我们看到的电影
 电影胶片
   电影在开始放映之前,大家看到的肯定是一块白色的银幕(如果没看见那是有幕布挡着)。电影开映后,一束强光打在银幕上,画面出现在银幕上,于是电影就开始了。
   这个看似很神奇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强光是电影放映机的大灯泡发出来的,那灯泡通常有1万瓦,非常亮哈。然后强光把电影胶片上的图像打到银幕上,就这么简单。如果没有胶片,银幕上就是一片白色。看过幻灯片吧,跟那个是一回事。跟幻灯不同的是,电影必须是连续画面,才能产生出运动的图像。
   下图中就是几种常见的电影胶片,从左到右分别是:70mmIMAX胶片、70mm胶片、35mm胶片、16mm胶片。(前些年还有8mm胶片,不过已经绝迹了。)这些胶片是按照宽度来命名。除了IMAX,其他胶片都是竖着放映的。

 


目前我们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几乎全部是用35mm胶片放映的。本文讨论的电影也主要针对35mm电影。

除了35mm的“普通电影”外,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还有IMAX电影。这种电影是用70mm胶片横着放映的。从上页图中可以看出,IMAX的画幅比35mm电影的画幅大好几倍(与6X6的120画幅差不多)。而IMAX的影院也是超大,标准IMAX的银幕是22mX16m,什么概念?就是银幕有4层楼高。IMAX可以说是目前电影市场中,最极致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好莱坞每年大约有10部左右的电影会发行IMAX版本,去年的比如《变形金刚》《我是传奇》《哈利波特》都发行了IMAX拷贝。由于IMAX的发行量不大,因此IMAX影院也就比较少。国内目前还不到10个IMAX影院。

上页图中另外一种70mm胶片跟35mm胶片一样是竖着放映的。这种70mm电影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但现在已经完全退出电影市场。除了一些特殊用途,现在几乎没有人玩这种胶片了。

16mm胶片一直还活跃在电影制作领域。特别是许多电视广告和电视节目的前期会用16mm拍摄,但在电影院已经很少用16mm拷贝放映。

上页图中的那些胶片准确地说都叫“电影放映拷贝”。就是说,这些胶片是专门给放映机放映用的。最常见的35mm电影,每秒走24帧画面(1帧就是1张),每帧画面被投影2次或者3次。于是,在银幕上每秒就有48帧或者72帧画面。这样做是为了让画面不产生“闪烁”的感觉,看起来更流畅。

 

35mm胶片地球人都见过,我们用的135胶卷就是35mm胶片。只是电影用的35mm胶片上的感光材料跟135胶卷不同而已。电影前期拍摄用的35mm胶片跟“放映拷贝”也是一样的,区别也在感光材料上。

下图是一个35mm电影放映拷贝的帧画面,每帧的大小是20.9mmX17.5mm,基本上算方形,占大约4个齿孔的位置。旁边蓝色的是声轨的位置。这个尺寸是行业标准,全世界通用,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并一直没有改变过。不改变的原因很简单,电影院不但要放新电影也要能放老电影。如果电影胶片跟家用电器似的,今天录像带明天DVD后天又改蓝光,电影院老板非疯了不可。

 

 电影画面
   既然35mm电影胶片的帧画幅都一样,那是不是所有用35mm胶片放的电影都一样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图。

这是2007年的两部电影,想必大家都看过了。对比一下它们的电影胶片和放映画面,看出什么猫腻没有?上面那个的胶片画面跟放映画面是一样的;而下面这个,胶片上的画面比放映画面窄小,好像被“压扁”了。这就是当今两种主要的宽银幕电影,上面那种就是传说中的“遮幅宽银幕”(FlatWide screen),也有人称为“标准宽银幕”;下面那种就是传说中的“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Widescreen,或Scope Wide screen)。

观察一下这两种胶片,“遮幅宽银幕”的胶片画面跟放映画面一致,但帧画幅中有很多地方没能用上。“变形宽银幕”倒是把帧幅用得挺足,可就是画面是压扁的。这就是它们的基本特点,至于说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后面有故事要讲。

除了这两种电影,还有没有别的电影呢?有,老电影。看过《南征北战》《英雄儿女》没有?那些老电影都不是宽银幕,画面都是方的。看下页的图,就是我们所看到的3种电影,左边是电影画面在胶片上的样子,右边是在银幕上的样子,仔细对比一下它们的特点。


这3种电影在银幕上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宽度却不同。为了定义这种差异,一个重要概念被引入,那就是“宽高比”(AspectRatio,也称横纵比)。所谓宽高比,就是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假设高度是1,宽度是X,那么宽高比就等于:X:1,很简单哈。这样,这3种画面就分别是:1.37:1,1.85:1,2.35:1。我们可以简称它们为:1.37画面或者1.85电影,2.35电影。总之这些数字就代表这些电影在银幕上的画面。记住,定义电影画面宽高比是以它最终在银幕上的样子来定义,而不是以它在电影胶片上的样子。如果结合它们在胶片上的样子,我们就可是说:

1.37=方形银幕=老电影 1.85=遮幅宽银幕(标准宽银幕) 2.35=变形宽银幕
各行业都有黑话(数字或者绰号),电影也不例外,比如说1.85、2.35,你就知道是指不同的拷贝了。假如你之前还认为自己是菜鸟级影迷的话,现在知道了这3组数字,恭喜你,你已经是资深影迷了。

1.37的电影已经退出江湖多年,不再有人拍这种方形的画面。我们今天在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要么是2.35,要么就是1.85。而其中大约70%是2.35的电影。发行1.85还是2.35的拷贝,没有必然的规律,电影院也都能放。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一些比较文艺或者自认为文艺的电影喜欢发行1.85,比如去年的《色戒》、《理发师陶德(SweeneyTodd)》、《美国黑帮(AmericanGangster)》都只发行了1.85的拷贝。而好莱坞大部分电影都不认为自己是文艺片吧,所以都发行2.35。

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宽高比1.78,2.40,2.39……之类的数字。其实,1.85=1.78;2.35=2.39=2.40,这个“=”是因为它们是一样的东西,只是各家表述不同,而视觉效果是一样一样一样的。我们如今看到的电影画面就只有两个:1.85、2.35。世界没那么复杂。

 

 电影的声音
   我们已经知道了电影的画面,下面我们来看看电影的声音。
   电影胶片通过在放映机里走动,把一幅幅画面映在银幕上。胶片走动的同时,它旁边的声轨也在走,于是声轨就像一条正在走动的磁带,而放映机读取声轨的方式跟录音机读磁带也非常相似。

看下图,这是胶片上声轨部分的细节。当今的电影拷贝上不但有模拟声轨,而且也有数字声轨。电影放映很早就进入数字音响时代了,数字音响先在电影领域应用,之后才推广到家庭影院系统。注意看胶片上的声轨信息,都是光学数据码,就是说,是印出来的,可以看得见的。

我们从外往内看。最外面那条蓝色的线是SDDS声轨,上面布满麻点一样的数据码。SDDS全名叫Sony DynamicDigitalSound,就是“索尼动态数字音响”,由索尼开发的电影音响系统。它由8个声道组成,分别是中置、中间偏右、中间偏左、左、右、左环绕、右环绕、重低音。比普通的6声道多2个偏左偏右声道,这对于银幕很大的影院是非常受用的。

往里一个,在齿孔间的胶片部分,也是麻点一样的数据码。这是杜比数字音响声轨(DolbyDigital),杜比数字有另外一个名字叫AC-3,听说过吧。杜比数字有6声道,也就是常说的5.1声道(因为重低音声道的频响范围为10-2KHz,只占音频范围20KHz的10%,遂被认为只算10%个声道,也就是0.1个。这种提法比较可笑,有炒作概念的嫌疑)。6声道分别是左、右、左环绕、右环绕、重低音。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

再往里的波形状的就是模拟声道,2条就是左右声道的立体声。电影刚有声音的时候,只有1条声轨,单声道,后来有了立体声又加了1条声轨。再后来,数字音响出现了,又不能取消模拟声轨(不是每家电影院都能放数字音响嘛),只好利用边角料的位置印数据码。 

再往里看,是1条很细的虚线,有点像莫尔斯电报码,这条是DTS的时间码。DTS是90年代末才应用到电影中的新技术,那会电影胶片早没地儿了,不可能再往胶片上印数据。于是,只能利用剩下的一丁点小缝印一条“时间码”,然后随电影拷贝附带一张数据光盘。放映电影的时候,放映机读时间码,DTS机就播放光盘,时间码就是让画面和声音同步的。DTS也是6声道,跟杜比数字一样。

电影胶片上虽然印了4种音响,但放映的时候,电影院只会使用其中一种,不同的电影院使用的音响系统有可能不一样。能放映杜比声轨的电影院最多,其次是SDDS和DTS,当然,有些影院还是继续放模拟声轨。

当今的电影放映拷贝上面也就是这么点东西。下次你去看电影的时候,看看画面是2.35还是1.85的,你就能想象得出它们在胶片上的样子。然后再看看四周墙壁上的音箱,如果有环绕箱,那这个电影院是可以播放数字音响的(至于是哪种,光看音箱还不行),如果没有环绕箱,那这影院只能播放模拟声轨。另外,中置、偏左、偏右、重低音这些音箱都是放在银幕的后面,你可以趁工作人员不注意跑到后面去看看。

有同学说,现在不都号称“数码影院”,放映“数字电影”吗?是不是胶片马上要被淘汰了?胶片什么时候被淘汰,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说,当今的电影后期剪辑和制作已经没有胶片的事了,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就是全部在电脑上作业,跟你玩DV剪辑差不多一回事。但是,截止2008年,全世界范围内,95%以上的电影院仍使用电影胶片放映电影,98%的院线影片仍使用胶片进行拍摄。虽然现在满街都是数码这个数码那个,而且“数字电影”倍受媒体追捧,但胶片仍是电影拍摄和发行的主要载体。

我个人认为,电影市场与消费者主导的照相机摄像机市场不同。电影业界里数码取代胶片,并不简单地由“方便与否”或者“耗材成本”决定,它更多的涉及电影产业链里制片商、设备厂商、后期厂商、发行商、电影院等多方生意人的利益,形势发展并不由观众说了算。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到了2006年柯达仍投巨资在北京建设全新的电影胶片洗印厂;而Panavision(潘那维申)在2007年推出新款数字摄影机的同时,仍继续推出新款胶片摄影机。当然,数码会在电影业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只是不可能像相机市场那样爆发摧枯拉朽的革命风暴。我们在后面还会说说数字影院的事。


 宽银幕的故事
   我们前面已经了解了当今电影胶片的情况,知道了两种主要的宽银幕。下面我们来讲讲宽银幕的故事,翻一下它们家的旧账。开头可以这样:“话说电影刚刚发明的时候……”

 学院标准
   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Eastman柯达公司创始人)发明了照相胶片。在胶片发明之前,照相一直使用玻璃为成像材质。胶片以其轻便、不碎、可弯曲等特性,将照相业带入一个新的世纪。
   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大发明家,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和他的下属威廉.迪克森(WilliamDickson)发明了Kintoscope电影机(俗称西洋镜),他们利用柯达的照相胶片实现了连续画面的播放,并同时推出了35mm胶片,就是右图中这个样子。紧接着在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Lumiere)改进爱迪生的电影机,第一次把电影画面投放在银幕上供众人观看,电影正式诞生。尽管电影史上关于电影是谁发明有些争议。但35mm胶片,从1892年诞生至今的100多年来,它的样子就几乎没有变过。
当年爱迪生推出的35mm电影胶片的帧画幅是24.9mmX18.6mm,宽高比为1.33:1,基本上是个方形。如果用黑话说,就是1.33画面。

1926年,有声电影诞生,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FOX)利用部分胶片位置印上了光学声轨,从而使帧画面尺寸变成22mmX16mm,宽高比为1.37:1。福克斯的这个画面尺寸获得了各大制片公司的认可,于是大家纷纷使用这个标准。193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小金人的那个单位)把这个尺寸命名为“学院标准”(Academy)。

学院标准确立的二十年代也是好莱坞制片模式逐步完善的时期。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的流行,无形中将“学院标准”这种美国国内的电影标准变成了一个国际标准。下图是“学院标准”的制作流程,影片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给声轨留好了位置,然后在后期加上声轨,最后制成影院拷贝,在电影院里放映。整个过程中,帧画面的宽高比保持在1.37。


 宽银幕的出现
   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生产蓬勃发展,但这一时期,除了出现彩色胶片外,电影技术并没有什么进步。原因很简单,电影业已经是一台稳定工作的印钞机,当这印钞机还能不停印钱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想要去改进它的。
   然而,到了五十年代初,强劲对手电视粉墨登场,好莱坞电影那套路数变得不时髦不新鲜了,电影观众成批次撤离影院回家看电视。好莱坞的利润急剧下滑,各大电影公司好景不再甚至债台高筑,于是有的开始变卖家产(如华纳家族出售华纳影业),有的开始搞副业(如迪斯尼公园),有的干脆就收摊了(如出品过《公民凯恩》的RKO雷电华影业倒闭)。但如何把观众抢回来,仍始终是各电影公司的头等大事。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是搞些观众在家里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思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时期,电影业开始了诸多革新,如超大场面、彩色电影、立体电影、立体声、宽银幕电影等花招纷纷出笼。

其中堪称革命性的进步就是彩色电影和宽银幕。其中,宽银幕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视觉感受,直至今日,“宽屏”概念仍然不时在我们的试听生活中掀起波澜。

1953年,福克斯首先推出一种叫“CinemaScope”的宽银幕系统。这种宽银幕电影在拍摄的时候,用一种变形镜头(AnamorphicLens),把拍摄画面的宽度“挤压”一半在胶片上成像。如下图所示,电影在拍摄的时候,被摄场景经过变形镜头在胶片上的形成“被挤压”的画面。在后期处理中,“挤压画面”不发生变化,然后加上声轨,做成放映拷贝。在影院放映的时候,再用一台带“反变形镜头”的放映机,把压缩的画面“拉伸”成一个正常的画面。这就是“变形宽银幕”的原理。这个原理一直用的现在。

“变形镜头”技术最初是一战时法国人发明的,用在坦克潜望镜上,就是为了获得更宽的视野。后来福克斯把专利买了,开发出这种“变形宽银幕”。严格来说,这样的变形方式,对画面的质量是有损失的。用今天数码的观点来看的话,最终画面的宽度上的像素密度比高度上的像素要少一半。当然,这只是理论,在实际情况中,因为胶片的染料颗粒非常细,这样被“压扁”的画面,对最终在影院里的放映效果并不构成影响。

变形镜头因为要把景物压缩,所以它的光学设计跟传统的球面镜头(SphericalLens)不一样。我们平常玩的照相机和摄像机都是球面镜头(一些镜头有非球面镜片,两回事啊)。上图是一个变形镜头,注意看它的光圈,不是圆形而是椭圆的。变形镜头的光学和机械都比球面镜头要复杂。

1953年,福克斯出品了《The Robe(圣袍千秋)》和我们熟悉的梦露电影《How to Marry AMillionaire(爱嫁金龟婿)》两部变形宽银幕电影。一经推出,市场反应那是相当的好。其他制片公司看着那叫眼热啊,福克斯也不闲着,开始向同行们兜售专利使用许可。期间,哥伦比亚、环球、米高梅、迪斯尼都曾掏钱买过许可。其中,迪斯尼还拍了非常经典的《海底两万里(1954版)》。可是,也有人不买福克斯的账,派拉蒙就是一位。

不服气归不服气,有本事你也搞宽银幕啊。派拉蒙的确没有宽银幕技术,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于是派拉蒙硬是憋出一个“遮幅宽银幕”(FlatWidescreen)。就是下图中这种,把1.37的画面上下各挡掉一块,画面就“宽”了。哇靠,这不是大家玩DV剪辑的把戏吗?的确是。现在看这种方法挺拙劣的,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当时就不同了,起码不用花钱啊。(估计派拉蒙也没好意思申请专利)其他制片商一看,哎哟,太有才了,于是纷纷效仿。甚至连福克斯也忍不住跟着一起玩这种把戏。但各家对于遮去多少画面的做法并不统一。派拉蒙遮成1.66,米高梅遮成1.75,环球和哥伦比亚遮成1.85。最后大家和记,把遮幅画面宽高比统一为1.85:1,当时还起了个名称叫“全景宽银幕”(Panoramic)来炒作市场。从此,宽高比1.85的宽银幕成为电影画面的标准之一。

福克斯的CinemaScope宽银幕系统虽然是革命性进步,但它的镜头成像系统并不完善,尤其在拍摄特写的时候会出现图像扭曲的情况(哈,真的变形了)。而电影系统最核心的品质就是它的成像质量。福克斯CinemaScope系统的镜头由Bausch& Lomb公司制造(Bausch &Lomb就是博士伦,他们曾经也是镜头厂牌,只是现在给人做镜头了),但在CinemaScope推出的早期,博士伦并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那些早期的CinemaScope电影会刻意避免近距离的人物特写。因为这个缺陷的存在,给了一个生产放映机镜头的小厂牌一次大展宏图的契机。这个厂牌就是Panavision(潘那维申,简称Pana)。

Panavision成立于1953年。它的创始人罗伯特.高兹查克(RobertGottschalk)是相机店老板,其朋友圈里不乏光学专家和电影业内人士。当福克斯推出CinemaScope宽银幕的时候,许多影院面临添置新电影放映机的问题,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罗看到这一商机,于是纠集了威廉.曼恩(WilliamMann)等一众光学专家,开发了一款可以兼顾1.37画面和2.35画面的放映机镜头,也就是Pana的第一个产品:SuperPanatar。从此Pana开始吃变形宽银幕的饭。

随着Panavision在光学设计和制造能力上的增强,终于在1958年,Pana针对Cinemascope的缺陷,推出了AutoPanastar变形宽银幕摄影机。该款摄影机解决了变形宽银幕一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很快在业内获得认可。这一革新当年还拿了个小金人奖。
相比Panavision在变形宽银幕技术上的不断跃进,福克斯的Cinemascope已经变得陈旧落伍无人问津,其他制片商陆续转投Pana的怀抱。1967年,福克斯拍了最后一部Cinemascope电影《InLike Flint(碟报飞龙续集)》。盛极一时的Cinemascope宽银幕从此隐退江湖。

在Cinemascope称霸江湖的那段日子里,除了Panavision在开发变形宽银幕技术外,各大制片公司也在研发自己的宽银幕技术。一些新面孔曾一度在电影市场崭露头角,诸如华纳的WarnarScope,米高梅的Cinerama,派拉蒙的Magnascope,RKO的SuperScope,香港邵氏的Shawscope……等等。它们有的是基于35mm胶片,有的基于70mm胶片,但因为技术和市场等原因,这些新军都在短暂的试验期结束后销声匿迹。

今天,变形宽银幕的标准已经统一,名称也统一为AnamorphicScope,简称Scope。Panavision作为变形宽银幕标准的领导者,已不再涉足放映机市场,而是专注于摄影机及镜头的开发制造。如今,Pana垄断着变形宽银幕前期拍摄的市场,如果你前期要拍摄2.35的变形画面,除了Pana的摄影机没有太多的选择。好莱坞的发行商和院线都偏好2.35宽银幕,因此好莱坞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电影在前期直接拍摄2.35的变形画面。90年代之后,一些影片在前期不用变形摄影机拍摄,却照样可以发行2.35的拷贝。这得益于一种新的画幅格式:超35mm(Super35mm)。

 

 超35mm
   也许你偶尔会在网上或杂志上看到。这名词看着就很牛逼很高科技的样子,会不会跟Superman有什么关系?放心,除了超女(Superwoman)没人敢跟Superman发生关系*_* 。
   Super这个词看着很威猛,其实就是“宽一丁点”的意思。何解?请看下图。当初制定胶片画幅尺寸的时候,胶片上都给声轨留了位置。但后来用着用着,觉着留出来的位置在前期也用不上(录音大都录在独立的录音机上),干放着挺可惜,特别是16mm,画幅那么小,如果能再“宽一丁点”,画幅面积就会增加不少。于是,16mm率先把声轨的位置霸占了,变成了“超16mm”(Super16mm)。虽然高度不变,宽度只多了2mm,但画幅面积一下多了20%。的确有“差一点就差很远”的感觉。
 

“超什么什么”,不是指一种新产品,而是一种新的画面尺寸。当然,画面尺寸变了,一些相应的设备也会发现变化,但使用的胶片本身并没有区别。

标准35mm画幅由于本身面积就挺大,加之有变形宽银幕技术,一直没想着要抢占声轨的位置。进入90年代,数码技术在电影后期中逐渐运用,底片扫描(Telecine)成为后期制作的必须环节。更大的底片面积,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扫描精度下,能获得更精细的画面(跟玩底扫的理论一样哈)。于是,“宽一丁点”的需求自然产生。那个谁说:“要有超35!”,咣当,就有了超35。

超35mm比标准35mm宽了2.9mm,高度增加2.6mm(帧之间的间隔变小),画幅面积足足多了32%,可谓效果显著。

最有意思的是,爱迪生老师发明的电影胶片原来就没有音轨的位置,比较一下,赫然发现,一百年前的电影胶片画面基本上就是超35mm。嗨,折腾了半天又绕回去了。

随着胶片颗粒更细、扫描精度更高,超35成为一种十分方便的格式。它的方便在于后期可以“再构图”(Re-Frame)。看上页那图,超35拍出来是一个1.33的画面,后期剪辑时,我可以裁成1.85的画面,也可以裁成2.35的画面,还可以裁成4:3或16:9的电视画面。这样,一下子变出几个不同版本的电影。这样,就能同时兼顾电影市场、有线电视、DVD市场。特别是DVD,可以发行“全屏版”、“剧场版”、“宽银幕版”,一部电影来回捣腾着卖,超35可谓“浑身是宝”啊。现在知道为什么数字摄影机的成像器件都是超35了吧。

超35出现后,电影的前期拍摄就基本上不是超35就是变形35了。之前的标准35mm逐步被超35mm取代。

电影胶片这点事讲得差不多了。一句话,拍摄有“变形35”和“超35”,发行有1.85和2.35。怎么样,超简单吧!

 

 当电影遇上电视
  电视的历史就不啰嗦了。反正电视就两种:一种4:3,另一种16:9。当初电视搞成4:3的一个原因就是要跟电影画面的尺寸匹配。为什么要匹配呢?因为40年代电视机发明时,还木有摄像机咧。电视的节目源得先用胶片摄影机拍摄,然后再转成电视信号,因此跟电影画面一样宽高比再自然不过了,而那时的电影画面都是1.37的学院标准(前面说哦),电视画面也就跟电影画面一样了。所以说,电影是电视他爹,最起码也是干爹。

  通常来讲,对于电视画面的宽高比我们说4:3,16:9,而电影画面我们说137、185、235。这仅是为了区别对待而已。它们内在的关系简单粗暴地表述就是:

  4:3=1.37=1.33 16:9=1.85=1.78 2.35=2.39=2.40
  有木搞错?小学算术没学好吧这怎么能相等呢,很多文章里不是这样说的咧。人家怎么解释我不管,我告诉你,电视跟电影是一家的,他们家的画面就3种,一种方形的,一种长方形的,第三种再宽点长方形的。说得科学一点,由于电视跟电影在显像方式上的不同,计算宽高比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显示相同画面有可能计算出不同的宽高比(头大,木听懂什么意思*_*)。打个比方,NTSC制式的4:3电视画面的像素是720×480,PAL制式的4:3电视画面的像素是720×576,你可以算一下它们的宽高比:它们宽高比不同却能显示出一样的4:3画面。总之,不要给数字忽悠晕了,就3种画面,无论在家里看还是在电影院看。还记得Panavision商标里的三个框吗,那就是我们看到的全部。

  80年代末,高清电视的标准开始制定。标准的制定就意味着众多利益集团的多头角力,除了电影业,电视业,电器业的企业要参战,政府也不能闲着,过程就不细说了,反正激烈程度不亚于刚落幕的高清DVD格式大战。最后,HDTV的画面宽高比定在16:9。

  这里主要说说电视如何播放电影的。早期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电视画面跟电影画面一样是方的。后来60年代,电影出了宽银幕,而电视还是方的,此时电视播放电影的问题才出现。最终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电影画面缩小,上下加上黑边,变成一个方形的,这种方法叫信箱模式(LetterBox),可能是画面像一封信塞在个方形信箱里吧:另一种是把画面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裁剪成方形的,这种方式叫截选模式(Pan&Scan)。就是右图中这两种。信箱模式可以看全电影画面,但画面比较小,电视屏幕也浪费了不少:截选可以用完电视屏幕,但看不全电影画面。两者各有利弊。

  当电影发行录像带或DVD的时候,如果用"截选"的方式,那么这种版本的碟就叫"全屏版"(FullScreen),意思就是整个电视屏幕都有图像,名字起得挺好听,其实画面被咔嚓掉了一块。电影频道放的片子大多是这种版本,反正不花钱,凑合看吧。如果用"信箱"方式出碟,这种版本就叫"宽银幕版"(WideScreen),意思就是上下有两条黑边。

  所有电影发行的DVD,都会有"宽银幕版"(不管怎么样,好歹给人看全吧),有的电影两种版本都有。(我们平时买的D版几乎全是"宽银幕版",估计也没谁愿意去D画面不全的全屏版。)"截选"和"信箱"是宽银幕电影和电视机屏幕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6:9电视机出现才有所改观。而这种冲突也衍生出一些异化的视觉体验,比如把电视画面上下一遮似乎就有了"电影感",没有黑边的画面看着都不像电影了。

  现在有16:9电视机了,有投影仪了,有蓝光了,那么"家庭影院"如何放映电影画面呢?这方面的文字网上数不胜数,我也不码字了,画个图汇总一下:

 

   上页图就是常见的节目源在不同放映设备上放映的效果。
   DVD无非就两种,一种标清,一种高清。标清DVD无论D5还是D9都是标清,画面大小都是720X576(PAL制),4:3的画面。高清DVD现在有HDDVD和蓝光HD(Blu-Ray)两种,不过HDDVD快收工了,将来高清DVD基本都会是蓝光。高清HD是1080P、16:9的画面(1920X1080)。注意看图中DVD碟上的画面,那是DVD中存储的画面(有些画面是变形的,有些画面原本就有黑边),而电视机上看到的是经过DVD播放机处理(比如把变形画面进行拉伸)之后形成的画面。不论画面内容如何,只要是标清DVD,那么碟里数据存储的画面尺寸都是一样的。D5跟D9的区别在清晰度上,画面尺寸相同。高清HD也是同样的状况。(图中省掉了720P高清碟,情况跟1080P差不多)

   通常,DVD的包装上都会标明该片的宽高比,看右图。由于各个DVD发行商的习惯不同,对于画面的表述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直接找1.85、2.35、2.40这些数字,就能确定该碟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没有数字,一般标明Widescreen的都是2.35;前面说过,现在大部分电影是2.35的。

   1.85的DVD在16:9电视机上能显示满屏画面;2.35的DVD,无论用什么电视机看,上下都有黑边(也就是“信箱”的模样),只有用2.35变形投影仪才能打出没有黑边的画面。HDTV播放2.35电影有黑边只能说是一种无奈,2.35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实在太宽了,如果让电视去迁就电影也搞成2.35的画面,那新闻联播得有三个播音员看着才比较舒服。

   另外,再来说说DVD画面质量的事情。由于不是所有电影我们都在电影院看,那么评价“电影画面质量”很多时候就是基于DVD的画面质量,尤其是所谓西片。常常会看到有人报怨,国产电影画面质量太差,跟好莱坞没法比,甚至不如韩国片云云。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看了国产DVD之后的感慨。但如果你到电影院看国产片,画面质量跟进口大片没什么不同嘛。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前面提到了电影制作的流程,其中后期制作部分都是在电脑中完成的,跟我们剪辑DV类似,只不过电影画面的数据量比较大。这些数据就是数字中间片(DigitalIntermediate,简称DI)。为什么叫“中间片”?因为完成的叫“最终片”,还没完成的当然就“中间”了,不深奥吧。“中间片”在电脑上剪辑,剪好了,印到胶片上,就成了“最终片”——电影拷贝,然后拿到电影院放。如果你的DV最后也要印成拷贝,那你电脑里的DV文件也可以叫数字中间片哈。

   “数字中间片”是电影画面质量最高的形式,因为要处理它,还要用它印胶片,如果中间片质量不高,出来的电影拷贝就没法看了。

   好莱坞片商出版DVD,一般都是从DI直接转制,这样不但能保证画面质量,而且各种数字音效如DTS、AC3都可以一并做进DVD中。这样做出的DVD,质量当然有保证。而我们的国产DVD,大多不是用“中间片”做出来的,而是用“最终片”扫描而成。我猜想,原因可能是发行DVD的跟发行电影的不是一拨人吧。你卖碟挣钱又不会分给我,凭什么要拿D给你出DVD。哈哈,猜想啊,没有根据啊。

   不论原因如何,我们国产DVD大多是从放映拷贝扫描而成。放映拷贝是高反差片,用影院放映机的1万瓦灯泡打出来效果是非常好的,而扫描成数字影像,那就没法看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清晰度差,宽容度低,亮部一片白,暗部一团黑;经常还能看到胶片划痕。而且扫描放映拷贝根本谈不上音效,有立体声就不错啦。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产正版《大腕》和三星哥伦比亚发行的《大腕》,同样的电影,不同的发行商能做出天壤之别的DVD。有关部门一天到晚叫大家支持正版,你正版得挣气才行啊。

 

补充其它资料——

 2000年DVD不完全手册整理

1. 为什么真正的电影爱好者几乎没有人喜欢Pan & Scan方式的全屏影片?因为几乎有43%的画面是在Pan&scan的取景框外,它随意改变了导演的拍摄意念和美学观,更糟糕的是忽略掉了许多重要的画面信息。那样导演刻意营造的画面在全屏版中就完全丧失了意境;或者电影中错落有致的安排人物,在全屏版只剩一半,原先的戏剧张力完全消失;原本把两方相对立的人物包括在内的纵深镜头只够容下一方,范本镜头就这样被破坏。所以影迷们宁可牺牲一些垂直分辨率也要Letterbox的黑边!

 

2.  粗暴比方的辨析DVD分辨率

720×480(N)、720×576(P)都只是Original(原始)像点比而非实际显示比

720×480×29.97帧≈720×576×25帧≈10M像素点/秒。而实际显示比如下:
      4:3                16:9 
N: 640×480        853×480 (409440)
P: 768×576      1024×576 (589824)

从上可发现当 16:9 时 P 制高出 N 制44% 再现分辨率,此乃当年D9 DVD 热销的真正缘由

不得不遗憾说高清业有些固件商的工程师们还不明白这些道理(不点名了否则高烧会胸闷)
例:竟以原始水平像点720 及头部显示比例信息16:9,实际显示为720×405。额的娘诶
即使著名工具也会出错(看高亮处)

还得进行头部ID修正

即便这样,有些固件还是会抓取4:3信息来解码,再以960、16:9,显示为960×540,我也无语了(高清变标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VD常识问答
超宽幅不是梦,ISCO电影变形镜头开箱及改装!(2楼有更新)
​加黑边 = 电影感?电影画面变宽的背后,竟与电视有关|图文
『搬砖帝』 超宽幅不是梦,ISCO电影变形镜头开箱及改装
一文看懂电影宽高比发展史
基础知识——电影画幅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