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30期【背影专题】董水龙:追寻远去的父爱——我教《背影》及反思

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分享给朋友吧!


编者按:

朱自清的《背影》人们耳熟能详。可是,真正能读懂文中细腻而复杂情感的人,又有多少呢?即便我们语文老师自己能读懂,但要引导学生也能有深刻体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董水龙老师的课堂示范和思考给了我们完美的答案。

追寻远去的父爱

——我教《背影》及思考

浙江省绍兴县安昌中学  董水龙

[缘起] 

origin

《背影》的确是独具匠心的,但匠心运用在哪里,究竟独具什么匠心,向来不甚明了。表面上看,《背影》此文的确不难懂,但真正要读懂却也并非易事,语文阅读教学的难题不在于学生懂与不懂的问题,而在于如何消除他们不懂装懂。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要消除学生的不懂装懂,教师就需要运用智慧,用高超的智慧教会学生有智慧地阅读。带着这思路,我上了这两节课。

[过程]

第1课时 

师生互相问候。

师:今天我们学习《背影》(教师边说边板书课文题目、作者),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再请还没有为生字注音的同学注好音。(学生开始阅读,直到读完)

师:请哪一位同学来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可以是精彩之处,也可以针对疑难的地方提出问题。

生:给我感受最深的的是“父亲”买橘子去过铁道时爬上爬下的背影和动作。

师:为何让你感动?

生:父亲是个胖子,明知道在铁道上爬上爬下会很艰难,但还是坚持自己去买橘子,可见父亲很爱儿子。

师:除了这处以外,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父亲对儿子说话的几处地方,也让我感动。

师:理由。

生:父亲的话虽平淡无奇,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师:好一个深深的爱。还有同学要说吗?(学生看课文,很长时间没有人动作)

师:没有了?现在只好老师上场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问题: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谁找出来了?

生:课文最后一段是“现在”(生读课文),前面是回忆。

师:前面都是回忆吗?你读的是结束的地方,应该还有开始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呢?

生:第1段也是现在。“那年冬天……”这里开始回忆。

师:很好。搞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继续阅读分析课文。请大家把课文第1段朗读一遍,看我们会不会有所发现。(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读完)

师: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与我们平时说话写作时不同的地方。(学生看课文,思索)如果发现了请举手。(有学生小声说话)请下面小声说话的同学站起来说说。

生:(犹豫着站起来)“不相见”。

师:正确,你有很好的直感。那依照我们平时的习惯,应该怎么说呢?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如果你从安昌中学毕业2年后,在街上董老师又和你见面,你怎么说话,难道说“董老师我们两年不相见了”。

生:不是。要说:董老师,我们已经两年没有见面了。

师:对!那么朱自清却为什么说“不相见”而不说“没有见面”呢?

生:不知道。

师:这习惯不好,老师提出的问题,猜一猜也好么,而且,其实我们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到课文中去找。我们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学生读文章最后一段,读完)

师:有同学读错了一个字。

生(部分):是“颓唐”的“颓”。

师:请哪位同学来写这个字并为它注音。(一生上黑板写“颓”字并注音tuí)

师:有没有错。

生:(全体)没有。

师:下面继续刚才的讨论,谁有了问题的答案?(学生没有作声)

师:那就再读课文。(生读课文完)

师:有没有发现?如果没有发现,我们就再读。(学生读第3遍)

师:有没有人发现,如果没有,我们就再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哪。

生:(读课文)“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文章上就写着是“我”不好,因此父亲不想和儿子见面。

师:我们再仔细读一读,是儿子不好吗?

生:是儿子的不好,惹父亲生气:“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我和父亲都东奔西走,生活艰难,但我没有感恩父亲;前面不是也写了,面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儿子却没有接受,而且还说他说话不太漂亮的话。

师:请你把最后一段再读一遍,想一想“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句话。(生读课文毕)

师:怎么理解你刚读的话?

生:“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师:你怎么理解?

生:他以前待我好,后来待我不好了。

师:那会是谁先错呢?

生:是父亲先错。是父亲先向儿子发怒。

师:为什么父亲要向儿子发怒。

生:“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估计是少年得志,但老了就不如意了,所以向老婆儿子发脾气。

师:理解得很好。知道为什么是“不相见”了吗?

生:父子有矛盾,你不想见我,我不想见你?

师:后来为什么又想要见面了?

生:“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想起儿子的好处来啦,所以又想见儿子了。

师:理解得正确。父亲用了什么方法让对父亲有意见的儿子终于愿意见见父亲了?

生:就是那封来信,“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如何理解“大去之期”。

生:就是“死”啊。

师:朱自清父亲为什么要在信中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样的话。

生:父亲快要死了,做儿子总要来见一面啰。

师:对!只有这样说,儿子才会原谅父亲的过错。同学们对第1段和最后一段,我们就分析阅读到这儿,还有问题吗?(下课铃声响了)

生(全体):没有了。

师:这可不好,应该有问题。但下课铃已经响起,这节课我们只能上到这儿。(师板书问题)课后还是请同学们思考黑板上的问题:作者为何以“背影”为题,为何父亲留给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偏偏是“背影”?


第2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阅读分析了课文第1段和最后一段,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和“为什么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而不是说‘没有见面’?”同学们回答分析得很好,下课时还留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去想过没有。

生(纷纷说):作者为何以“背影”为题,为何父亲留给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偏偏是“背影”?

师:对。看来同学们不但爱思考,还爱做笔记。从昨天上午一直思考到了今天下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收获了,谁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来交流一下。

生:因为“背影”是文章的线索,所以用背影为题了。

生:我认为是买橘子那个背影给了儿子太深的印象,太让儿子感动了,所以“背影”就最不能忘记了。

师:有自己的体会,回答得也有些道理,但我们能否想得更深些呢,现在我提供给大家一点资料,请大家阅读,读完以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资料卡片1:

朱自清于1920年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虽然已经寄给家里一半,但还是不能满足父亲和庶母的要求。妻子儿女生活在家中,受着折磨。从《背影》中可知,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为了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的教务主任。由于庶母的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的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得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作者给其好友俞平伯的信中就写道:“暑假在家中,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下去,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所谓刹那主义就是从生命每一刹那间中均获得意趣,使得每刹那均有价值)后来,朱自清的父亲因为考虑到孙子的教育问题,从朱自清处把两个孩子接回扬州。朱先生的生母,也随之一同回去。但是,父子关系,一直没有缓和。朱自清每月寄钱回家,往往得不到回信。在《背影》中提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也渐渐不如往日。”(根据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和其他一些资料整理),《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第1版)

资料卡片2

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时的1925年,他和父亲有过一段感情的摩擦,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到后来甚至形同路人。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这年冬天,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而在徐州任烟酒公卖局长的父亲,因娶妾引起家庭矛盾,又被人举报在任上有贪污受贿行为,这时又卸了职,一大家子断了经济来源。为了还任上的亏空,只能债台高筑,从此生计日艰。接到噩耗,朱自清连忙乘车南下,赶到徐州与父亲会齐。1920年,朱自清大学毕业,理所当然要负担起家庭来源的职责,但负担多少,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与父亲发生龃龉。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是不予理睬。这样,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根据马祥《〈背影〉备课资料》等资料整理,《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

(生读资料卡片上的资料)

师:这些资料说明,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从课文第2段的父亲卸职,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这段时间开始有了矛盾。原因是他父亲娶了小老婆(学生笑),肯定会引起朱自清妈妈的不满,他妈妈就和朱自清父亲及小妾发生激烈冲突。你们说这时候朱自清会帮谁呢?

生(全体):当然要帮妈妈的。

师:是啊,我也认为当然应该帮妈妈的。还有朱自清父亲的“贪污受贿”行为是不是好事情呢?

生(大部分):当然也不是好事。

师:那么朱自清虽然在文章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父亲的两件丑事,因为中国人有“家丑不可外扬”和“为父母亲隐瞒丑事的风俗习惯”,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文章中发现蛛丝马迹的,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最有智慧,最先找到。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部分学生下面窃窃私语)

生(急速站起):错。应该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中的“还了亏空”。

师:对。朱自清父亲又不是做生意的,这以前是在徐州“担任烟酒公卖局长”,怎么会因此“亏空”,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亏空”了公家的帐,也就是贪污和受贿了,如果不还,就要去坐牢。还有资料显示,朱自清父亲之所以要贪污受贿,是因为他在徐州又娶妾组建了另一个家庭,费用开支大了,不得不这样做。这样,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当然要大打折扣,正面形象肯定不好了,所以只能说“背影”了。这是“背影”的表层意思。还有深层的。我们从课文结构和时间上来考虑。我们第1节课上已经明确,课文有一条明确的时间分界线,分开了回忆和“现在”两部分。父亲现在对我怎么样,过去又怎样对我?

生:过去对我好,爱我;现在对我不好,不爱我了。

师:分析得很好。过去对我好,爱我;现在对我不好,不再爱我。如果从距离上来考虑的话,会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沉默,叫了几个学生都摇头)

师: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呢:过去的父亲对我好,爱我,爱我们家人,但现在(后来到写文章时)对我不好,不再爱我,待家人也不好了。这是不是相当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爱离我或我们家人而去,渐行渐远,只剩下了一个父爱的背影。父爱离作者远去,当然只能见到一个背影了,但作者想唤醒父亲,把父爱找回来,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而那次父亲买橘子则是最后一次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背影,也是给作者印象最深的父爱。(学生点头)这就是董老师和大家共同讨论“最不能忘记的为什么偏偏是背影”的结论,依照刚才我们的讨论,背影包含着两层内涵,即事实的背影(买橘子的那次)和心理的背影(离我远去的父爱留下的印象)。

板书:

背影的双重内涵:事实的背影(买橘的背影)

心理的背影(离去的父爱)

师:这是到现在为止,对《背影》最有深度和智慧的解读,同学们做到了。关于《背影》这篇文章,我们还有什么不懂之处需要同学老师一起来讨论吗?

生:没有了。

师:这可不好,我已经给大家说过好多次了。既然你们没有问题,那又只能由老师来提问了。在文中,共写了“我”四次流泪,后三次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流泪了却又怕被父亲看见?(学生浏览课文)

生:第1次是伤心,后三次是感动。

板书:

第1次流泪:伤心

后3次流泪:感动

师:除了上面这位同学说的外,你还能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叫了几个学生,学生都只读课文)我们再读课文第1次和第2次流泪的课文。(生读课文毕)想好了没有。

生:第1次是当着父亲的面流的伤心的泪,第2次是怕父亲看见,大概是被父亲看见了难为情。

师:说得很好。也就是说第1次是当着父亲的面流泪,第2次则是背着父亲流泪,不想让父亲看到。为什么伤心的泪要当着父亲流,而感动的泪却要背着父亲偷偷流呢?(学生不做声,埋头读课文)这是一种偷偷地被感动,不让父亲知道的秘密感动。

师:请同学们注意阅读体会这几句话:“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和“我那时真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学生阅读思考)

师:发现了没有。我们自己身上和爸爸妈妈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过,相爱又不沟通,爱得越深,矛盾就越激烈。如果有过我们可以联想一下。

生:朱自清父亲还把二十岁的儿子当作小孩子看。把长大的人当还当小孩子,做儿子的当然不满了,让他很丢面子。

师:理解得很好,父亲把已成人的儿子当“小毛毛(婴儿)”看(学生笑),做儿子的怎会没有意见?那为何又两次说“我那时真是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生:他不是说“我现在想想”,是现在才想到当时错了。

师:错在哪里?

生:没有体会到父亲对他好,没有感受到父爱,虽然父亲把他当小孩子看,但那是因为父亲爱他,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小孩子。

师:那就是说,朱自清二十岁时没有感受到父爱,后来就是写文章时的“现在”才感受到父爱了。

生:是的。

师:好。还有问题吗?(停顿一会儿)没有,就只好又是我来提问了。课文中两次写到紫毛大衣,也两次写到父亲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为何要这样写?

生:通过对比,写出父爱。

师:看来老师这问题提得多余了。能不能再深入一点思考,从时间上来对比一下,过去怎么样,现在又变得怎么样了。

生:过去宁愿自己穿差的,一定要让儿子穿好的。

师:对呀!你父母亲是不是这样的。

生:也是这样的。

师:看来你感悟得比朱自清还早哪,那可要早点好好孝敬父母啦。(有学生频频点头)下面我们就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两句话,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心意的。(生读课文)

师:这两句话能让你想到什么。是不是作者想通过书写背影来呼唤父爱的回归。“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是不是相当于说“唉!父爱何时能回归!”老师分析得有没有道理啊?

生:分析很有道理,很对。

师:我提供一点资料,看看作者最后有没有找回父爱。(生读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2: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人民政协报》1998.10.25) 

师:读了这则资料,我们看作者有没有找回他想要的父爱呢?

生:我想应该找回来了。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资料上说“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说明父亲也被感动了。

师:对。但有没有忏悔的心情包含在内呢?为自己娶妾导致家庭矛盾而忏悔。

生;我想应该是有的吧。儿子写《背影》给父亲看,做父亲的应该能理解《背影》的,儿子说了他许多好处,虽也讲了他的不好,但说得很隐约,但作者的父亲应该会读懂的。

师:讲得很好。事实上,朱自清父亲应该理解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因为他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当然应该比我们理解得更透彻。因为矛盾的起因总是双方的,要结束矛盾也需要双方的配合与和解,作者父子俩通过《背影》这篇文章达成了由激烈冲突到相互谅解的过程。

《背影》我们学完了,铃也响过了,下课。

[反思]

寻找语文教学的“课格”尊严


“教育之所以有必要,因为他具有让孩子在历史积累的最高水平上前进的功能;教师之所以有必要,因为上述积累光通过课本的系统告知还不易消化,教师的任务,就是以创造性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体悟。”但我们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却做不到这一点,不但不能起正面作用,甚至还有负面影响,如人教社九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背影》研讨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完成下列问题。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这实在是太幼稚的阅读了,“把四次背影的文字找出来”,不知教科书编辑诸公平时自己的阅读是这样的读么!那么请你把《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共会了几次面,林黛玉哭了几次找出来。这是从平面到平面的滑行,是无效劳动,是无效阅读。其实课文这题“研讨与练习”还是有一些“语文性”的,“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要学生细细体味“探”、“爬”、“攀”、“缩”、“微倾”等动词所表现的动作,从而感悟父爱;也有语文知识涉及,“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课文引进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特写镜头”三个语文知识,以便学习这里以后发生知识迁移,学会自己阅读;还有就是编者们认为的深层思考,“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编者们研制的答案是“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所以写得最详细”。

在语文教科书中,这样的阅读设计还算是比较好的设计,但这样的阅读之所以幼稚,是因为,这是从平面到平面的滑行,是一种简单的复述,是用编者或阅读者的“较坏的语言来代替文学家较好的语言”罢了,没有真正深入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的分析理解,日积月久,智力会停滞不前,如果是错误的设计,甚至还有可能习非成是,祸害终生。其实,要对文学作品做真正的阅读分析理解,只要我们稍稍动点脑筋,作点更细致的而不是更宏大的追问,我们就能够更进一步深入到文本,从而进入作者的文本世界,乃至作者隐含在文本中的内心世界。比如《背影》作者的父亲,在他一生中一定还有许多留给作者的背影或者正面形象,但为何作者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是“最不能忘记”呢?很简单,因为那是父亲留给儿子最后的父爱的背影,从此以后,做儿子的再也没有得到,所以印象就最深刻。当然在父亲留下“背影”的当时,作者没有意识到,体味到,后来,由于时间洗刷和与父亲发生激烈龃龉的双重作用,沉睡在记忆中的美好,终于在作者的回味中醒悟过来,觉得父亲过去原来也有对我很好的一面。

美需要距离,其实情感何尚又不需要距离呢。时间洗却了不欢的记忆,当儿子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归时,龃龉已经成为往事,当父亲变得既老又颓唐时,儿子的怜悯同情之心由衷而生,毕竟几十年或十几年建立起的父亲养育子女的感情,难以从记忆的深处洗去,终于浮上感情记忆的层面。既没有无缘无果的爱,也不会出现无缘无果的恨,恨是爱到极点的显现。所以,爱其实更需要理由,父亲的专制威严可以让父子关系疏远,但当父亲不再是我们的威胁时,父子之间的感情距离拉近了,这时,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一点子女的爱心呢?我们却常常在解读《背影》时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爱存在的基础,常常忘记了后辈的痛苦。这就是亲情也需要相互体谅,没有互相体谅和宽容,爱的极点只是恨,但恨到极点更思爱,感情总是这样相反相成。

既然心灵是立体的,感情也不会是平面的,所以我们的阅读就不能是单线条了,在《背影》里光让学生感悟父爱是不够了。爱也会有风风和雨雨,来了又溜走,需要我们去追寻,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背影》就是这样想精心呵护维系家庭情感的一丝红线,美丽而又十分脆弱。但当今语文教科书阅读法却常常为语文阅读教学做了减法,为此。我们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当然,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忽略还不在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追问上,而是在对本文形式的无视,由于对语文形式的有意取缔或无视,语文实际上还是没有独立的“课格”,也就没有学科的尊严。像《背影》一文,结构上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作者作文时)这样两部分,虽然教科书从学生阅读难点的角度加以了适当关注,但由于没有从语文或者文本形式的高度加以重视,所以《背影》一文中最重要的信息被忽略了,而且在八十年的阅读史里一直被忽略着。因为成人们霸占着阅读领域的一切,所以他们只关注写“背影”用来展示父爱的回忆部分文本,而有意无意抛弃了谴责父亲和追寻父爱的现在部分,实际上语文教学还是在被迫延续着“文以载道”式的“道德教化”和“义理阐释”教学模式。都是儿子的错,是儿子没有感悟父爱,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朱自清对父爱的感悟,不至于使我们的人生产生遗憾。

但《背影》其实远不止教科书解读的那些,而是通过过去父亲爱我,现在父亲和我冲突,甚至到形同陌路的程度,在这样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结构中,隐含着我想与父亲和好,但父亲却不肯和我和好,从而我写此文以追寻远去的父爱。因为一样东西远离而去,当然看到的只是背影了,这就是文本以“背影”为题和结构上分为过去和现在截然分明的两部分的深层原因。语文形式和文本结构本来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角,但事实上却常常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所遗忘,这是语文的不幸。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要像《背影》的作者追寻父爱那样,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形式和文本结构找回来,而不再只是让他们做文本内容的影子。我们可以从对《背影》一文的文本结构分析可见,语文形式和文本结构对语文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考虑文本结构,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发现《背影》文本中所隐寓的情感和文化信息密码,这种隐寓的信息密码,从文本内容的角度,即从表层和显性的层面上永远不可能发现,只有通过对文本结构的解码,我们才能发现文本的隐喻。

①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页。

②孙绍振《“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第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2.7《背影》教学设计
【湿地课堂】张家美:沉重的生离死别 ——从《背影》《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中读懂父爱和母爱
朱自清《背影》创意教学探索//江苏 徐德湖
父爱如山:朱自清的《背影》被删掉的历史真相
听王君聊课(18):又到《背影》季(上)
从朱自清《背影》中想到作文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