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民间的顺口溜
民间流传着很多合辙押韵的歌谣(打游诗顺口溜)谜语等,这些纯民间文学原汁原味,草根色彩浓厚,且大多是在流行过程中经过多人的加工改编而成,不易找到原创作者。这些民间通俗文学作品虽然不规范,有的也难登大雅之堂,但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反映了当时某一阶段的社会变化或某时某地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真实看法。换个角度讲,它们也是当时当地社会变化的见证。搜集并回忆这些民歌谣流行时期的情况,也感到挺有味道。这里随手摘来一些,与读者共赏。
民国初年,东北军阀张作霖带兵进关,来到华北地区,到处抢掠民财,欺压百姓,人们给他们编成歌谣说:“张作霖的兵进了庄,抢骡子抢马要快枪。”

抗日战争时,在蓟县南部洼区流传着“大飞机扔炸弹,一扔扔到宝坻县,炸得鬼子都完蛋。”蓟县南边仅十几里处就是宝坻县城,由于距离驻有鬼子主力的宝坻县城较近,人们盼望能有飞机扔下炸弹把宝坻城里的鬼子炸完蛋。

解放初期,农民对新社会抱有信心,他们对新生活的盼望是农村城市化即:“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像市民一样地生活.

可是,在抓了几年经济建设后,左的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漫延,一步迈进共产主义的口号叫得震天响,大锅饭吃食堂一窝风在全国刮起来。在1958年吃食堂时,在农村流行着这么四句顺口溜:“一进食堂门儿,稀粥两大盆儿:远看起浪头儿,近看照进人儿。”

意是粥太稀,粮食太少。当时全国正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特殊年代,全村人要聚到一起吃食堂,可是当时粮食特别少。记得那时一大盆粥有三四十斤重,要吃二三十人,粥里边没有多少玉米面,只有些白薯面子,吃起来甜拉巴几,光解渴不解饿,喝了顿稀粥过一会儿一尿尿肚子就空了。一些鬼头人就与做饭的大师傅搞小动作,要大师傅给留着粥咯吱,因为粥咯吱糨,经饿,比喝稀粥强多了。
从1955年开始的合作化运动,特别是1958年以后的公社化运动,农民必须在生产队劳动,干活记工分,生产队凭各家的工分多少分配粮物,工分成了农民的命根儿,于是在农村流行着:“工分儿工分儿,社员的命根儿”。

当时谁不到生产队挣工分也活不了。这里既有吃大锅饭时人们对生产队的依赖,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对人的积极性卡得很死,人的创造性发挥不出来。我们所在的生产队更是典型的管得严,记得有一年天津铁路局在当地招收临时工人,我们这里村村去了不少人,可是在两年以后铁路局要把这些人转正,邻村的人都办了,我们这个村就一人也没办了。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也是民歌谣产生与流行的兴盛期,人们通过民歌谣来调侃、嘲讽社会,并从中取乐。由于社会上极左思潮疯狂泛滥,虽然党的政策“有成份但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但社会实际上正好相反,只要一人有“错”,不但连累全家而且亲属也要受到株连,本家及亲属的子女上学当兵全没你的事。当时流行着以下两段顺口溜: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这两句话里既有极左路线执行者对被打入另册的人们的“定性”,也有入另册的人们对现行政策的不满。

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也似走马灯一样,今天他在台上耀武扬威斥咤风云,明天就可能成为阶下囚,所以人们说:“今个儿好明个儿烂,好人坏人天天变。”

文革中流行很广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更是黑白不分,与随之而来的“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互为一体。

蓟县一老农写了一段打游诗说:“革命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马列若是现时生,也得变成臭老九。”反映了当时社会上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状况,也表现了老人----不仅仅是他一人对当时极左路线的不满和无奈。

在文革中公检法队伍全部被砸烂,如果有人犯了事,根本不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和处理。所以,不论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或是作风上的问题,究竟怎样处理,就看你“有没有关系”了。有关系就可能处理得轻一些或根本不处理,也就是“有关系(有人际关系)”也就“没关系(不追究责任了)”了;可是要是“没有关系(没有人际关系)”,那这事就大了,问题的性质可就“有关系(一定从严处理)”了。所以民间流传着说:“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这看似在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绕口令,其实里面大有学问。

与此相近似的一段顺口溜,表现在人才的使用上,说的是如果有人际关系,你没有工作能力也可能按有工作能力使用,如果没有人际关系,那么,你有工作能力也可能不使用你。于是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还有一句短而形象的听起来很令人深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由于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有好多本来很简单的事却变得复杂起来。所以有人说:“想超近是绕远,是绕远反超近”。意思不言即明。

当时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是《十等人》和《四字歌》为主的民谣。其中《十等人》的内容在不同的时间有所不同,各地也不尽一致。一般来说《十等人》的内容是:

头等人跑外交,吃喝□□□赌全报销;
二等人是村官儿,待客管人聊大天儿;
三等人赶大车,出门一天一块多;
四等人是会计,抱着算子瞎算计;
五等人当农医儿,背着兜子乱串门儿;
六等人是电工,接接火儿就记工;
七等人看稻池儿,看畦口捡干鱼儿;
八等人饲养员,猪驴骡马管得全;
九等人托大筐,车没铃铛响叮当;
十等人真没词儿,干着活挨着鼻儿,
细活说你磨洋工,粗活说你“打水皮”。
咋干也没你的好,只好自认“十等人”。

在《十等人》中,越排在后面的,政治经济条件越差。排在前面的被讽刺的多,中间部分则偏于中性,排在后面的多是被同情的。人们不难从《十等人》顺口溜的含义中,看出人们对当时社会的看法。由于那时特别贫困,人们把跑外交有外快的排在了头等人。早期的十等人全是农民,后来,人们把“二等人进党委,进去二年不后悔”加进去(有的把“进党委”放在一等人的位置),“四等人是乡丁,吃拿卡要说不清”,和“三等人大沿帽,吃了原告吃被告”,这些吃皇粮的也加入十等人的行列,令人震醒。而最倒霉的是十等人,整天干着活还挨着批评,俗称“挨鼻”,你咋干也不对,弄不出好来。是最值得人们同情的末等公民了。

《四字歌》也是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最为流行。这与当时人们文化生活单调、人们精神生活贫泛有关。与《十等人》的顺口溜不同的是,在所有的《四字歌》的顺口溜中,几乎都带有一个半浑不素与性相近的内容。其中有的带有讽刺的味道,但更多的纯粹是苦中取乐,故常成为当时人们聊天的说料。比如以下内容:

四红:庙的门接血的盆,骑马布子火烧云。
四肥:配种的马参观的猪,村干部大师夫。
四小,蚊子心臭虫胆,蠓虫屁股虱子眼。
四硬:蚂蚱X镰刀头,二和尚脑袋铁车轴。
四黑:呼延庆黑李逵,包文正猛张飞。
四白:生石灰、粉莲纸,大闺女脸蛋家雀屎。
四厚:地球皮牛皮癣,猪八戒的嘴唇养汉的脸。
四累:打炕脱坯,拔麦子XX。
四大浪:猫浪叫人浪笑,狗浪跑折腿,驴浪巴叽嘴。
四蔫:阴天的果子老牛车,老头XX抽窝瓜。
四舒坦:穿大鞋放响屁,坐牛车上丈家去。
还有四软、四险、四快、四大等。
《四字歌》往往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从社会某些现象中抽取出合辙押韵的四个内容,把风趣和幽默调侃加进去,就会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民间流传着一首由数字打头的歌谣,说的是:正月说媒二月娶,三月生个小儿郎;四月他就满街跑,五月读书进学堂;六月大学毕了业,七月考上状元郎;九月娶妻又得子,十月回家拜高堂;十一月进朝去当官,腊月胡子扫地长。说的是人生一世时光荏苒,要珍惜宝贵的生命珍惜时间才会有所作为。这段民谣似与《蹉跎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1974年以后,随着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全面抓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农村的生活也比先好了起来,农村青年结婚需要配置的商品也比过去有了档次,于是就有了“娶媳妇花钱不用算,三转一响四大件”一说。所谓“四大件”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农村党建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党的威信在群众中深深扎下了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容忽视,从以下民谣可看出一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
“选好党支书,建好党支部,带出好队伍,村民才能富。”
加强党在农村的基础建设,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但有些人遇到问题却是另一番看法,他们是:“紧睁眼,慢开口,遇到问题绕着走。”

还有对党的不正之风进行讽刺批评的:“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不认南和北,喝得老婆靠背睡。”“早晨围着报纸转,中午围着酒盅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夜里围着桌子转。”

上述这段也被人们排入四字歌中,说成是“四大转”。

在提到会风时人们说:“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领导作报告。”也有讽刺开会成员的,把第二句改成“签到画圈就溜号”的,总之是批评会风不正的。

有的语言精炼并有哲理性,如致富经典语言“要想富先修路”,或“少生孩子多栽树”,得到人们广泛公认。

浑破素猜的灯谜也在民歌谣中占很大部分,而且流传较广。民间有好多谜语,听起来多具有“浑”(性)味,其实与性无关,不知是编谜者自造迷宫,还是有意以此吸引听者,反正是以此带浑的灯谜给大家在劳动之余带来了笑料,调解了气氛,舒解了劳动时带来的劳累。比如有一灯谜说:“二人面对面,你干我也干;一干一股水,炕席湿一片。”从字面看这灯谜就太低俗了,可你千万别搞错了,谜底其实是两个人在用水斗打水浇菜园子。干这个活时必须要有一个水坑,在水坑的两边各有一个可以站人的地方,在水坑的上面要有一个接受打上来的水的宽垅沟。宽垅沟要在两个站人的地方的中垂线上,与两人相距七八尺远,比两个人所占的位置高约三四尺。两人身体同时一起一伏,双手也一收一扬,水斗随身一起一落,通过这一起一落把水坑中的水掏到了水渠内,顺渠流到菜畦中去。为使水渠的接水处不被水冲低凹,人们在里面放上了一块炕席以保护渠面。这炕席在人们掏水时自然要被冲湿。老百姓的智慧!  

在浑破素猜的灯谜中,有的是猜事物的,比如“三物本来是一性,一个软来两个硬;软的夹在硬中间,两个硬的一块碰。”说的是过去用火镰、火石和火绒这一软两硬三件物什相碰取火的事。浑破素猜事物最简单的还有“一个软一个硬,软的倒把硬的弄”,说的是用线认针。还有浑破素猜是猜字的,也挺有意思。比如,“一个大驴XX叮上一个大瞎蠓”,谜底为罗卜的卜字。这个字谜流传的范围极广。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蓟县不少农民拿起笔来写歌谣歌颂党和政府,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喜阅之情,并在当地广为流传。蓟县老农曹长春写了好多打游诗歌颂改革开放,如其中一段“喜怒哀乐人皆有,苦辣酸甜无人无。口味人生几时美,改革开放苦已无”。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蓟县南部的太和洼和青甸洼大兴土地平整工程,在过去只长草不长庄家的荒地发展水稻生产,并获得很大成功。当地流传着两段描写水稻插秧景象的民歌,一是:“青巾包头田野装,赤脚卷腿水中乡。点头好似鸡啄米,手学蜻蜓点水忙。汗流满面欢歌唱,心喜争春情若狂。”另一首是:“插秧时节人稠烟,低头倒映水中天。防锐剌脚蚂蟥咬,人人退后是争先。”这两首民歌极具美感,特别形象生动,唱出了农民在建设家园创造新生活时的积极性与喜乐心情。

近年来一些女青年穿的少露得多,涂鲜红的唇膏、把黑发染黄,其实这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是审美观念发生变化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现象,本来无可非议。当然被另一些人一时看不过也属正常。于是就有了以下两句顺口溜的谜语:“摸鱼的胳膊淌河的腿,羊尾巴脑袋吃人的嘴。”听了这段谜语,我真为咱们蓟县老百姓的文化底蕴之深厚之丰富感到佩服和自豪。

上述这些民歌谣,大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民间风俗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其产生和流行几乎是同步的。而在笔者所知的民歌谣中最令我难忘也最感到有意思的是,1960年以后的几年内在蓟、宝两县民间流传着一首儿歌,这首儿歌说的是国际上的大形势,当时听起来简直就是笑话,从来没有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可是在不几年后竟然变成了现实。这首儿歌说:“手心手背,狼心狗肺。美国投降,中国万岁。”

这首儿歌以小快板的形式表演,先由念儿歌的两个人对面而站,两人分别用左右手对着对方,一人念一句,用手心手背的反正面来表示输赢,并且与跳房子联系起来,输的在跳房子时要多跳一节,赢的则可以在跳房子时少跳。

儿歌的前两句是影射苏联的(这当然是后来才理解的)。按说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被看作是铁板一块,我国对苏联也没少支持,虽然暗中在进行着谁是正统马列的大辩论,但表面上还维系着团结,民间是不可能觉查到中苏裂痕的;而当时我们与美国的关系也很紧张。普通老百姓谁也料不到会有后来与苏联的分裂和与美国的缓和。可是没过几年,苏联与中国真的分裂了,中美也在世界政治大格局之下关系大大的缓和。这两句话似乎成了大预言一般。(2006.5.7.)

儿歌
是民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只记载了几小段。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小板凳,四长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嗞溜嗞溜叫奶奶。奶奶不理,生大肚痞,肚痞大,,,,,,
剁剁剁王刚,王刚的媳妇会耍枪;枪对枪,杆对杆,不多不少十六个点儿。
看手相和头顶的:一顶兴两顶凝,三顶打架不要命。
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档铺。麻面无须不可交,歹斗斗不过水蛇腰,水蛇腰斗不过一只眼,
一只眼斗不过秃脑勺。
议论人的:扁担短扁担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哗啦啦,哗啦啦,娶了媳妇不要妈。要妈就打架,打架就分家。
满街跑的不是风流女,不出家门的是养汉的精。
千年的大道走成河,半辈子媳妇熬成婆,
说人没有正式标准:耠地他嫌地头短,浇水又嫌地头长。
在我们村曾流行过这样两句话,说的是合理密植种行庄家的:十穗项一穗,多落九根秸。说的是如果合理密植,即使长不好,十个穗也能顶得上一个穗,并且还多落了九根秫秸。多指种高粱而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果歌谣顺口溜儿歌教案
0-6岁100首儿歌顺口溜
【六一儿歌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儿歌!
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儿歌!
节气民间歌谣
传统文化----谜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