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详细解释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没有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

  启发式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愤不启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文文言文解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句解释为什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