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注意了!初中生面临问题之自控力


初中生,一个令家长和老师极为烦恼的一个群体,正在处在“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的他们。由于身体发育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偏低,常常处在迷茫、不知所措、意志力表现相对的脆弱的阶段。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一、什么是自控力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能力,也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控制感。拥有良好的自控力,是一个人的人格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能成功的准绳,也是一个人能在社会立足发展得基础之一。

二、初中生自控力差的原因
初中生的年龄的一般在12、13岁至15、16岁,在这一阶段,是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青春期的萌动,是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除了在外在的身体与生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外,初中生的脑和神经系统也发生了变化:脑的重量和成人接近,脑的沟回增多,加深,神经元以完善和复杂化,大脑的机制也越发的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

但片面性和表面化难以掩饰,还欠成熟,这就使得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思想上的跳跃,但是,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还不是很成熟,兴奋过程占优势,因而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从而也诱发了自控能力脆弱的发生。而在我们人体的大脑内存在着一种叫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当人们积极想做某事时,脑中会非常活络的分泌出大量多巴胺荷尔蒙。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多巴胺是人体本身会影响自控力的因素。也正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正是身体机能的生长,出现了自控能力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习、与他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上,处于初中阶段的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童年的那种稚嫩,同时又增添了成人的几许成熟,面对学业上的竞争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他们在生活上不能要仅仅依靠玩乐来充实自己的人生,还要争取学好,这使得生活上就要学会约束,但当他们在学与娱乐之间不能很好的妥协,即表现出而来自我控制能力差,比如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陷入困境中,而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沉寂在虚拟的网络、小说和娱乐上,而当学习与这些娱乐发生聚焦时,处于习惯的思维中,而是得在课堂、在学习中脱轨了。

学习上,还表现为抵制不了诱惑,作业常常推脱现象。又如,一些自控能力差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不能控制好自己,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情。而对已在初中生之衣发展阶段的人际关系,则也表现得很明显。当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冲动,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若发生了争执,采取的还是暴力的手段,自控力差,行为不受大脑的支配,而引起了人际中的纷争。而在学者在一项有关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打架斗殴的选项中,选择自我约束能力的占了65.8%,这也可以看出自我约束能力,即自控能力的重要性。上述例子,是初中生缺少自控能力的表现。

“小时候的智商和自我控制力哪一个对将来生活幸福程度的预测力更大呢?不是智商,而是自我控制能力。”著名文学大师高尔基也曾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自我控制力是一个成熟的人进入理性社会最主要的素质。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非常强调的一个内容,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诠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自我控制力的重视甚至达到了极端化的程度,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个例证。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强调自律、自强。此外,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乃至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或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就有可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侵犯他人的权利,同时自己的权利也会受到威胁,缺少自我控制能力,也会常常与别人发生冲突,违反社会规则,失去耐心,因而也会失去获得成功的自我保障因素,连自我保障的权利都无法实现,智商在王法面前是没有用的。但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是教授他们知识,剩下的便是溺爱、纵容。而忽略了对孩子们自身自控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初中生在人生的第二了转折点,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非常重要。

但是,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的控制能力不仅仅要在自身中得到自律,而也应该学会在集体中培养自控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在整一个集体中学会自我控制,不做拖后腿。这一阶段是他们人格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刻,因此,培养自身控制力的基础上,也应该把个人的自控力的感染力带动整个整体。在初中阶段,接触的不仅仅是儿时那些好的玩伴,也有来自各地的同学,而组成了一个整体,就应该在整体中保持自控能力,不做有损集体的事情。比如,有些同学在初中阶段,对外界或他人还存在了排斥的心理,以至于在集体活动中脱离整体,常常唱反调,不配合集体的工作,不能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初中阶段是人生关键的青春期,然后而青春期这段时期,有众多的诱惑引诱着青少年们。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是人生的初熟期。在这段期间,如果自控力差,引发了不良的后果或错过了好好学习的时光,就会对后期的影响很大,所以,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学会培养自控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学习自控力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中学生安全地通过青春期这道“斑马线”。

二、怎样培养自控能力
(1)明确目标,时刻提醒自己不可懈怠
目标,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追求的,缺少了奋斗的目标,生活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哪怕那个目标不是明智的选着,但是,只要目标的存在,就会使人不得不朝着目标奋进。同样,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明确下自己努力的奋斗比表,比如考上理想中的高中、在期考中取得好的成绩等等。或许,这目标只是在心里的规划,但是只要自己心中实现目标的愿望强烈,那么就可以再行为上对自己进行约束。当自己感觉到累时,想去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若脑海中想起了自己的目标,想着不可以掉以轻心,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不远了。
(2)自我暗示、全局思考能力
通常当我们想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寻求快乐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我们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比如郁闷没心情学习、工作得有点累了、身体不太舒服、这场足球赛千载难逢、演唱会不看就没了、学了一天了也该放松一下了等,这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制止自己的借口。这些借口大部分都是过分强调即时性,“我现在累了,现在学习的话没效率”,“演唱会只有一次”,“电视剧只放一次”,而这些处理完了我还会回来学习的,学习什么时候都行,那些事情却只能现在做……实际上我们是有意识的过分夸大了这些看似紧急但毫无意义的事情。还是这一种借口,然而我们从全局来考虑:我们是不是追求远大的目标,长久的快乐?我们的人生目标难道是看更多的精彩节目?这些即时的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实质帮助?相比学习,如果去贪图眼前的小快乐,自己将会损失那个远处的大快乐,值不值?有一种处理事务的方法是把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不重要而紧急的,不重要不紧急的。因此,在初中生培养自控力中,要学会做自我暗示,使用意念让自己鞭挞自己不要想,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做通盘的考虑、明智的抉择。
三、改掉坏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开始的前奏。而学会自我控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假如我们经常做一些需要自制力的事情,我们的自制力会自然的随之提高。这表现像是行为的一种惯性,成为了一种,那么将这个原理用到自制力的培养上,久而久之,在为人处事上就习惯的自我控制。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

培养好习惯只需要21天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贵在坚持! 因而,学会自控能力,是初中生要培养的良好习惯。
四、树立好榜样,正确引导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不知不觉孩子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很多时候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要教会孩子自控,首先要向孩子展示自控,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自控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学会帮助孩子学习处理周围事物,帮助孩子解决冲突,让孩子学会自控与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鼓励表扬孩子,让孩子更加积极。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

同时,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学习一些娱乐益智类兴趣爱好。比如:下棋、画画等,让孩子经过学习这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延迟满足,学会等待。要让孩子在培养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当孩子的有些欲望不能立即满足,而过一段时间得到后,就能形成等待的习惯。父母要相信每个阶段孩子的能力,在保证孩子身心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体会做每件事的乐趣。孩子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就要培养起来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是非常的重要的,首先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或者包办代替过多,这样会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弱、任性、不听话等现象,然后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原则,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该不该做,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可以示范正确的行为给孩子,反复的让孩子加深印象,这样孩子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后,综合素质就会增强了。

我们要时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并适时引导,让孩子独立自由的成长,真正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在现实中对待孩子学会以理服人,巧用激励。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

另外,父母在激励孩子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如孩子被选为班长后,父母可以在夸奖孩子“真棒”的同时告诉孩子,今后该用班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会对孩子产生更强的激励作用。
五、给孩子灌输轻重缓急的思想。
人每天要做很多事,再多的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啥事都干不好,啥事都没干成。面对一堆事情,要分轻重缓急。父母可以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灌输这些思想。让孩子知道,每天的24小时是不变的,但24小时内要做好多事情,有哪些事是必须做的,有哪些事是可做可不做的,有哪些事是可不做的。必须做的事要先做,其次该做什么,最后该做什么,今天重要必做的事,不能拖到明天做。孩子轻重缓急思想,在孩子上学后会产生很大的益处。上学后知道作业是急是重的孩子,父母相对比较轻松。

孩子的自制力相对就增强了。孩子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个体,自制力只是孩子综合能力之一的表现。自制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它与孩子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轻重缓急思想,具有独立处事能力,具有选择决定能力,具有与人分享共担能力等等,自制力也自然形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自控力差,再聪明也没用” 如何能培养呢?
【亲子】提升孩子自控力有哪些诀窍?
孩子自制力差,问题可能在家长,90%的家庭已中招!
逼孩子努力,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影响孩子一生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家长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家长做到这13点,孩子就完美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