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象的概念进阶

我们的逻辑起点,是一连串的概念。对概念最准确的描述,是下定义。

但我们都知道,越简单的概念,越难下定义。因为复杂,可以由其相对简单的组成部分来描述。但已经被分到最后的简单部分,还有什么更简单的东西来描述?难道还要用复杂来描述简单吗?越简单,越难下定义。

比如说,什么叫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柏拉图的学生第欧根尼就把一只褪了毛的公鸡带到课堂上,说“那就是人”。这笑话说明了给简单的概念下定义有多么的难。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什么叫美?什么是一?什么是价值?这些概念虽简单,却不易下定义。

既然概念的定义这么难,那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

回忆一下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不然发现,概念产生于具体的印象中。

比如,我们不好对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此,我们有“人”这个概念,绝不是有了人的定义之后。相反,我们是先接触到活生生的人,先有了人的具体形象,有了感性印象之后,为了区别于其他形象,才给与其命名为人。我们只要一看到人的具体形象,我们就立刻与他的命名“人”联系上,才有了人的概念。有了形象,我们不用定义,自然能明白概念。定义的抽象文字描述,比不上具体的形象展示。由此可知,最简单的概念,来源于具体的形象。可以用形象来定义,且只能用形象来定义。就像教小孩一样,与其让他背一堆定义来识别,不如附上一张图片让它靠形象来识别。就像“人”,我们识别人靠的是人的外形。有人的外形,我们就认得他是人。拔了毛的鸡其外形与人不一样,我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出它不是人。具体形象比抽象文字定义更能准确描述概念。

在具体形象之间的种种关系,不方便再用具体形象来描述,这时使用文字来抽象定义,就比较方便了。它可以将具体形象概念加以组合,用来描述。比如家庭,就可以用“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孩子就组成了一个家庭”来定义。这时的概念依然可以用形象来表示,但表达力已经不如文字描述了。

我们可以继续抽象,用文字将概念组合起来下定义。这定义越来越抽象,以至于难以理解。在数学上尤其明显。现代数学的发展,内容也越来越高深,以至于它的定义,一般人都无法明白。比如上同调、同构群、自守层、内模型,需要用一大堆符号定义,难以为大多数人理解。

我们的概念什么的,都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文字描述的定义,传递的信息,远不如具体的形象概念丰富,但文字定义胜在精准。具体是抽象的基础。抽象的文字描述,到最后总有无法用文字传达的东西。如独特的情绪、体验之类。怎么说,都说不准那所有的感受。如此,所有可说的说完后,都是不可说的。想传达出不可说之物的信息,又该如何?既然说不出来,那就不说,直接把当时的情景传递给你,由此产生的情绪感受也一并传达。这情景又是具体的形象,能弥补出抽象的文字定义无法传达的信息。

所以,概念的进阶,便是由具体往抽象,再由抽象返具体,如此螺旋前进。

抽象文字是个好工具,但不是最好的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萨特 | 存在先于本质
文献、信息、知识、情报及关系
凌宗伟:审视定义与下定义是一种“学问”
[转载]怎样给概念下定义
陈洪奎:盆景的定义
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看他脑中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