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天津到牛津

从天津到牛津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难成大器。

 

2010年2月,一本名叫《从天津到牛津》的书在全国热销。作者魏秀敏,用自己的爱心、决心和耐心,将女儿丁赛送进了世界顶级学府,最终成为牛津大学的老师。谈起对女儿的教育,魏秀敏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可以浓缩成两个字—“规矩”。

 

规矩关键词:秩序感

 

在女儿上五年级之前,魏秀敏一家三口住在天津一间不足13平方米的平房里。魏秀敏从幼儿心理学的书籍中了解到,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有序的环境,这种有序感不但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孩子清晰的思路,为她日后做事情讲条理打好基础。

 

那时候,女儿的小被褥都整齐地放在靠墙的床头,女儿困了,随时可以拉开睡觉,起来后,魏秀敏又将被褥叠好放回原处。而女儿的杯子、玩具、图画书,也都有固定的抽屉,保证女儿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想要的东西。魏秀敏给女儿买了玩具,拿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教给女儿如何打开包装,将玩具取出,又如何将玩具装回包装盒。魏秀敏允许女儿拆玩具,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拆完后,一定要装好。除此之外,女儿吃饭的时间、所坐的位置以及睡觉前的准备工作,都有一套秩序。在父母的引导下,丁赛养成了很好的秩序感,从上小学起,回到家,都是先洗手,然后喝点水,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做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督促。

 

寒假期间,魏秀敏在安排女儿学习时也很注重秩序感的训练。她给女儿布置的任务有:预习下学期课程、临摹两页钢笔字帖、练习手风琴曲子、跳绳,这些任务都按固定的顺序排列,每完成一项,中间都要休息10分钟。整个寒假,女儿都雷打不动地按照这样的顺序执行。

 

魏秀敏夫妇深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选择学习方法时,他们同样选择了“秩序感”很强的学习方法。比如针对女儿预习下学期英语的任务,魏秀敏夫妇做了这样的安排:第一天,要求她用录音机把一课书的单词读会;第二天把单词背下;第三天会读课文;第四天会背课文;第五天,开始第二课的学习。每学一单元,进行一次总结复习。丁赛按部就班地按照这样的秩序,在寒假里能将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外语提前自学一遍。而在平时的学习中,魏秀敏同样训练女儿有序的学习方法,要求做作业前先闭上眼睛,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老师讲过的内容,想不起来的,可以翻书;然后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完成后,再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有一次,老师建议大家启用“小小记事本”,很多同学新鲜了几天便都放弃了。魏秀敏认准了这是一个好习惯,便鼓励女儿坚持。起初,丁赛的记事本上主要是老师留的作业、要求带的东西,每天临睡前,对着记事本看一遍,才算放心;渐渐地,把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要干的事情列在上面,每完成一个画一个钩;再后来,任务的后面标上了完成的时间,有些甚至精确到了分钟。

 

有秩序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不但让丁赛知识学得扎实,还培养了她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以及面对艰难繁重任务冷静处理的能力。

 

丁赛记笔记的功夫堪称一绝,连老师都深感佩服。她的笔记,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是难点要点的简要记录;第二是补充事例的记录;第三,是自己归纳总结的图表;第四是记程序思路;第五是记疑点异点;第六是记心得顿悟。整本笔记字迹工整,清清爽爽。从中学到伯明翰读博士,她的笔记一直被同学们争相地传阅、复印。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记这样的笔记完全是天方夜谭。

 

现在的丁赛,常常会出席一些重要的研讨会。虽然在重要人物面前发言演讲对她已经是平常事,但是每一次,丁赛都会按照流程用心准备,绝不懈怠。她的出色表现自然获得很多权威人士的好评。

 

这些能力和素质,追根溯源,均来自于妈妈对女儿秩序感的培养。    

 

规矩关键词:坚持

 

丁赛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周围人常常夸赞她是神童,是天才,但魏秀敏认为女儿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之所以能出类拔萃与坚持是分不开的。

 

魏秀敏说,很多家长都可能会想到好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心血来潮地运用这些教育方法,但是,真正能坚持到生效,则是不容易的事情。

 

为了激发女儿对文字的表达兴趣,从上小学一年级,魏秀敏就配合老师,要求女儿每天写一句话记录一天最有感触的事情。虽然只是一句话,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却很少。魏秀敏却鼓励女儿不但要坚持,而且要写工整,不会写的字,标上拼音。在魏秀敏的鼓励下,女儿一直坚持着每天一句话的作业,放寒假时也不例外。“每日一句话”的练习,为丁赛打下了很好的文字基础。从二年级起,就有文章屡屡发表在《求知报》《中国少年报》《作文通讯》等刊物上。

 

丁赛的口才也很出色,而精准的表达力,同样与父母的坚持训练是分不开的。在女儿小时候,魏秀敏夫妇给女儿讲故事时,都坚持按照图下面的文字一字一句地读故事,而不是“偷懒”用大白话“说”故事。对故事中环境氛围的渲染、悬念的设置、过程的曲折,也从来不“偷工减料”,很认真很用心地讲给女儿。这很好地培养了女儿的形象思维和表达能力,避免了女儿“口头语”的出现。

 

和很多孩子一样,刚入学不久的丁赛也常犯粗心的毛病。开家长会时,老师将女儿这一问题反映给了魏秀敏。魏秀敏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责骂孩子,也没有以“孩子其实会,就是粗心了点”为借口来忽视这个问题,她决定通过努力来帮助女儿纠正粗心的毛病。

 

魏秀敏认为,小孩子容易出错,从生理角度看是因为眼睛的反应速度快,而大脑反应速度慢。所以眼睛扫了一眼题目,觉得看到了,但大脑反应出来却是错的。因此要想改变孩子的粗心,实际上是要训练她的大脑反应,不仅仅是会算就行了,还要强调速度和准确度。为此,她和丈夫亲自为女儿出试卷。那时候打印、复印还很不方便,丈夫就垫上印蓝纸工工整整地为女儿“写”试卷。每天100道100以内的算术题,掐着表让女儿完成,做完后,在试卷右上角记下完成的时间、得分,还有错题数,再把女儿的成绩记入家庭评分册。开始的时候,女儿出错较多,魏秀敏就教给女儿用左手手指放到题目上,做一道,往下移一道。一旦发现,女儿的高分是因为记住了题目顺序和得数,他们就会把题目的顺序打乱重新排列,同时加一些新的题目进去。就这样每天练习,坚持了几个月,丁赛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准,在数学竞赛中,屡屡获得第一名。而那些丁赛做过的试卷,魏秀敏都整整齐齐地装到了一个袋子中。看着那一大摞“战果”,女儿特别有成就感,与此同时,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更足了。高考时,她的数学成绩几乎满分。而在英国读硕士期间,《国际货币银行》《国别经济增长趋势》等课程也成绩突出。如今,丁赛在世界著名学府为学生们讲授《计量经济学》。这样的收获,与妈妈曾经每天让她坚持做100道数学题不无联系。

 

在魏秀敏看来,任何规矩都需要坚持,只有坚持下来,规矩才有意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缺少规矩的表现。而且,孩子的坚持,实际上是父母的坚持,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打不骂给孩子立规矩,国外育儿师教你使用“惩罚椅”!
教育,就是爱与等待
一堂舞蹈课,究竟教会了孩子什么?
一堂舞蹈课究竟教会了孩子哪些?
值班纪实
美国教育专家:帮助孩子成长的137个诀窍(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