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餐桌:感知幸福第一站

餐桌:感知幸福第一站


 

策划人小语

 

每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大概不超过1小时。在这短短的1小时里,你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也许,你最头疼的,是如何让孩子吃下有营养的食物,如何用好吃的饭菜把孩子喂得饱饱的;也许,你最过瘾的,是趁着吃饭时间,不断追问孩子的分数和他在学校的表现,数落并纠正他平时犯的错误;也许,你最解气的,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丈夫不做家务,抱怨生活不如人意;??

 

很多家长都在餐桌上做着这些事。直到孩子慢慢长大后,家长忽然发现,他成了不受欢迎的胖子,他变得自私无理,她喜欢在人前搬弄是非,她不懂如何爱别人??

 

如果告诉你,这一切都源自当初的“餐桌故事”,你还会这么做吗?你是否知道,家长在餐桌上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
从现在开始,请你用心关注家里的餐桌,因为,这里是孩子感知幸福的第一站。

 

和餐桌有关的回忆

 

在中国,餐桌是许多家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其实,吃饭无小事,家长在餐桌上温和、科学的言行,会让孩子的人生因此不同;而家长在餐桌上的教育或营造的氛围不恰当,也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一系列问题。不信,请看下面的故事。

 

拿起筷子就播报“负面新闻”

 

倾诉人/陈琴

 

每次吃饭,我就变成了“垃圾桶”。刚一落座,我妈就开始抱怨单位里的那些事,什么女同事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男同事生活作风不端正、自己奖金拿得太少、一定有人在整她??

 

我爸听到这些时,劝我妈:“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少说别人的闲话,少打听别人的隐私,没有人会无缘无故‘陷害’你。”

 

一听这话,我妈就不乐意了。她指责我爸不站在她那边、不替她出气,然后开始叨叨我爸对家里关心不够,家务活儿也不做,天天就知道下棋??
每次我妈“控诉”到痛处,就会询问我的意见。我虽然感觉很烦,但怕她不高兴,也就随口附和几句。

 

我妈还是条“变色龙”。家里来客人了,她在餐桌上十分热情,可客人一走她就立马变脸,喜欢说人家的不是。她有点嫌贫爱富,会对着我爸喊:“以后这么穷的亲戚别总往家请,我估计她下次再来,就得管咱们家借钱了,我是不会借的,做人不能那么傻??”

 

说实话,我很讨厌我妈爱抱怨、搬弄是非的毛病。可结婚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也喜欢在餐桌上对着老公发牢骚。那一刻,我觉得我像极了妈妈。

 

专家点评

 

父母在饭桌上爱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营造不好的就餐氛围。再好的饭菜也要佐以好心情,才能制造出幸福的滋味,像陈琴妈妈这样做,不仅让家人吃饭时难以下咽,而且直接影响了女儿的性格。由此可见,吃饭无小事,家庭习惯的影响多么深远!

 

“心血来潮”的餐桌

 

倾诉人/苏眉

 

我妈是河北人,喜欢做面食,不喜欢炒菜。每次问她:“妈,今天晚上吃什么?”我其实是想问她做什么菜,她的回答却是“我已经蒸上馒头了”,或者“吃馅饼”。我妈只要做了一样主食,一般就不炒菜了。所以,我的饮食习惯特别不好,吃饭好像就为了吃主食,主食吃完了,菜也就不吃了。

 

有的时候,她会心血来潮,主动问你想吃点什么。因为她没什么拿手菜,我们经常绞尽脑汁才能想出几个爱吃的。但就算你点了这几个菜,也不见得能在餐桌上看到。我妈经常是把菜都切出来了,最后又会临时改主意,“算了,菜太多了,那个牛肉不炒了吧!”弄得我们特别扫兴。时间长了,我发现我不太敢相信别人的承诺,尤其是一些好事儿,潜意识里总觉得“到时候会变吧”。我还很看重别人是不是说话算数,谁要总是临时动议,说定了的事又变,我就会特别愤怒。

 

我妈经常强调“饭要趁热吃”,像面条饺子这种一锅煮不出来的饭,她就会要求我爸吃第一锅,然后我们吃第二锅。我爸吃饭快,经常是我妈还在厨房里忙乎,我爸已经吃完去看《新闻联播》了。那是他雷打不动的日程,所以很难一家人坐在一起既从容又温馨地边吃饭边聊天。以前我没感觉,后来跟我老公回他们家,发现他们一大家子经常坐在一起一吃饭就是两三个小时,一边吃一边聊聊各自的生活,家长里短,感觉特别好。

 

有人说,吃饭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时刻,当嘴巴打开的时候,心门才比较容易打开。我觉得这话挺有道理。我老公家里的气氛特别融洽,大家都比较开朗;而我们兄妹两个性格都挺内向,不太擅长人际关系方面的事情。我想这也许跟家庭饮食习惯有点关系。

 

专家点评

 

家长常常关注孩子吃什么,却没有关心怎么吃。实际上,怎么吃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大。苏眉的妈妈,经常不能兑现对饭菜的承诺,让苏眉对此很愤怒,并将这种关系泛化,养成不太信任别人的习惯以及愤怒的情绪反应模式。另外,妈妈对吃饭顺序的安排,让她没有体验过一家人一起倾心交谈的温馨,这让她觉得很遗憾。不能说完全是这个原因导致他们兄妹性格内向,但至少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看,饭桌上这么小的一个细节,也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万恶的菠菜

 

倾诉人/刘琳

 

你要问我最喜欢吃什么,我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你要问我最讨厌吃什么,我可以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你:菠菜!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妈第一次做了菠菜。菠菜有一股很重的味道,而且那长长的红根看着就让人难受。我妈说菠菜营养高,让我吃一点。我实在受不了那味道,一棵没吃完就扔剩菜盘里了。菜刚放下,我爸忽然喝道:“扔什么扔?捡起来吃掉!”

 

我十分怕我爸,他是我们家的“皇帝”。在餐桌上,只要他不说话,我们谁也不敢说话。所以,看着他这么厉害的样子,我哪里敢说“不”,只能把菠菜从盘子里捡起来吃掉。我爸看我吃完,哼了一声,说:“有什么不好吃?还不是吃掉了!”

 

那顿饭,我吃得十分屈辱。

 

从那以后我就发誓,等我可以自主决定吃什么时,再也不要见到菠菜这种东西。有段时间我贫血,同事劝我多吃菠菜,说可以补铁补血。但我坚决不吃,因为它会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段恶心屈辱的往事。

 

更让我无语的是,我爸居然对他的做法洋洋得意。家里的一个小外甥挑食,我爸得意地对亲戚说:“你就逼着他吃。你看刘琳,说不吃菠菜,最后我还不是让她吃下去了。”

 

我听了这话都想吐,真想冲他说:“就是因为你,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吃菠菜了。”

 

其实这么说有些太绝对,菠菜未必就真的很难吃。但,怎么说呢,菠菜真的是我第一讨厌吃的东西!

 

专家点评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是每个家长头疼的问题,但用粗暴的方式逼着孩子吃,绝对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不仅无法让孩子真正爱上食物,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给亲子关系蒙上阴影。比如刘琳的爸爸,他让孩子对于菠菜的厌恶如此强烈,相信他们的亲子关系也十分糟糕。而深究刘琳爸爸背后的动机,不难发现,他为了孩子好恐怕只占到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感”吧。如果真是为了纠正孩子偏食,家长可以用心做出不同口味的菠菜,让它不那么难吃。再说了,就算真的不吃菠菜又如何呢?只要孩子会吃其他的蔬菜,少吃一两种也没关系。

 

吃饭爱争第一的胖子

 

倾诉人/改改

 

美食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有着强烈的诱惑。同时,我对它又有着隐隐的恨,因为我那193斤的体重和虚弱的脾胃完全“得益于”美食的功劳。

 

我得承认,儿时的餐桌曾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作为家中独子,母亲每次都将最好吃的留给我,而我为了回报母亲,总是尽可能地多吃些,而且从不剩菜。

 

上幼儿园时,老师说吃饭第一名的小朋友可以得小红花。为了得到那朵小红花,我总是抓起碗就拼命吃,囫囵一口吞下去,完全没感觉到饭菜的味道。我拿着那朵小红花,妈妈看着很高兴,又奖励我一桌好吃的饭菜。渐渐的,我吃得越来越多,吃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妈妈“超级营养餐”的喂养下,读中学后的我体重猛增。等高中毕业后,我的体重蹿升到170多斤。因为太胖,每次上体育课我只能在一边看着,根本不能参加运动。与此同时,因为我吃饭吃得太快,胃长期胀得难受,还落下了很难治愈的胃病。

 

如今,面对自己将近200斤的体重,我觉得很自卑。我不喜欢逛商场买衣服,也不敢去追求女朋友,怕人家嫌我太胖了。这都是我妈害的!可直到现在,一有好吃的,她还是会塞给我,而我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减肥计划一直没成功。

 

专家点评

 

如同电视广告所说,妈妈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但是,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很多身体疾病就是吃出来的。有经验的医生在面对与吃有关的身体疾病时,都会询问他的家庭关系,包括喂养这部分。这是因为,吃—喂养—身体这三者,通常能反映出家庭成员的依恋关系。

 

改改妈就是通过喂养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但她的爱显然泛滥成灾,失去了节制。而小孩子是不懂的,只会通过吃来讨好、回报妈妈。在他们的母子关系里,吃等同于爱,而且这种模式被改改延续到和老师的关系中,将来,它也会被延续到改改的同事关系、恋人关系中。不难理解,他的身体为什么瘦不下去。

 

餐桌上的“咆哮妈”

 

倾诉人/小宗

 

我的额角有一道醒目的伤疤,说起来也许没人相信,这都是拜我妈所赐。

 

小时候,我妈总是逮着吃饭的机会教训我,不是问我的学习成绩,就是问班里的情况,烦得我根本没心情吃饭。

 

记得上小学六年级时,周末我和同学去游泳,直到吃晚饭时才赶回家。看到一桌子饭菜,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眼冒金星的我刚准备大开“吃戒”,就被我妈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番:“就知道玩!疯了一天,作业写了吗?最近为什么成绩下降了?”

 

我当时饿得要命,根本就没听她在说什么,一边胡乱点头一边低头吃饭。这可把我妈激怒了,她一把抢下我手中的饭碗吼道:“吃什么吃!说,和谁疯去了?作业到底写没写?以后别跟那些坏孩子玩,他们就知道拖你后腿。你看看隔壁小武,人家天天在家学习??”

 

我当时那个着急啊!眼看着一桌子菜没法吃,只能愤然起身,准备回屋睡觉。可刚一站起来,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一下子磕在了电视柜上,留下了头上这道难看的疤。

 

从那以后,我妈很心疼我,尽量不在吃饭时候教训我了。看到别的家长在餐桌上训斥孩子,她还劝人家别这么做。唉,这可都是血的代价啊!

 

专家点评

 

父母在餐桌上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一边吃饭一边批评孩子。有心理学家说,胃是人类的情绪脑,在我们烦恼忧伤或着急上火时,就会觉得没胃口,茶饭不思。如果胃出毛病了,人会觉得没精神,时间一长,情绪和状态也会跟着变得萎靡。所以,家长在餐桌上不要批评孩子,而要“专心吃饭、大口笑、活在当下就有禅”。

 

一口一口吃掉寂寞

 

倾诉人/小五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我妈本来就不爱做饭,加上她工作繁忙,我们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

 

我家有两个饭盒。每天吃饭的时候,我妈会说:“饭买回来了,你自己端饭盒吃。”打开饭盒,里面就是一荤一素,一小块食堂切刀划出来的正方形米饭。我妈也不会和我闲聊,通常安静地吃完,洗好自己的饭盒就去上班了。

 

那时,我妈根本不知道我有多羡慕邻居家的阿姨。她每天都在厨房里忙活着自己的拿手菜,然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那场景常让我咽口水。再看看自己的饭盒,每天几乎一样的毫无味道的饭菜。很多时候,我会偷偷把饭菜倒掉,然后吃很多零食。

 

长大后我变得特别爱做饭。老公如果加班回来晚了,我会一直饿着等他。一起吃饭对于我,仿佛就像一个仪式。我会买很多漂亮又昂贵的餐具,经常有人对我说:“你真懂得生活!”但我知道,这只是我的执念。老公出差,家里只剩我一人时,我仍会像小时候那样,一口正经饭菜不吃,疯狂地吃零食,以此来填补我内心那个寂寞的空洞。

 

从小到大,亲朋好友和老师对我的评价基本都有“任性”二字,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总紧抓住一个东西,非要得到。其实我明白,这是因为我的身体和心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在“吃”这件人生大事上,我从没有过被关心、被爱的感觉。

 

专家点评

吃饭,不仅仅是喂饱肚子、摄取营养的事,更重要的是家庭关系和情感的写照。小五的父母离婚,她失去了爸爸那份爱,妈妈没心情做饭且不说,就连和她聊天说话、表达关心的时候也很少。与其说小五觉得食堂的饭菜冷冰冰,不如说是觉得妈妈冷冰冰,只是小孩子不敢这样想。她后来表现出的“必须一起吃饭”,其实代表着她的情感“未被满足”。而童年的“未被满足”往往有惊人的力量,经常会让人在成年后加倍甚至无止境地补偿。

小贴士
远离6种不良的饮食习惯

 

孤食:一个人很寂寞地吃叫做“孤食”。由于孩子自身感到寂寞,性格上很容易出现任性的倾向。

 

个食:虽然与家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但是彼此的饭菜不尽相同,这叫“个食”。如果任其发展,其结果与“孤食”一样,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不合群。
固食/小食  每天总是食用同样饭菜的“固食”以及每天量都很少的“小食”等,都可能使孩子不能均衡摄入各种营养,导致孩子隐形饥饿,使身体的健康发育受到影响。

 

粉食:“粉食”是指主食只吃面包、面条等面粉类的东西。相对米饭来说,面食的咀嚼次数要少很多,过于频繁地只吃面食,容易弱化孩子的咀嚼能力。

 

浓食:“浓食”是指随着在外面吃饭次数的增加,食用放置过多调料的饭菜。过多摄取调味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口味过重的话,也会患上“味觉障碍症”,同时容易导致肥胖和生活习惯病。

 

好妈妈的10条食育之道

 

1不追着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主进餐

 

许多妈妈喜欢追着孩子吃饭,而且把自认为好吃的和有营养的食物逼孩子吃掉。这样做,孩子得胃病的几率很高,而不愉快的进餐也会让孩子烦闷。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1周岁至1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这是孩子想自己进食的体现,标志着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家长完全应该给予积极鼓励。

 

2  让孩子帮忙做事

 

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3 不当着孩子的面说是非

 

有些父母喜欢在餐桌上讨论是非,互相攻击,你指责我对家里不够关心,我指责你没有尽到责任,结果孩子吃饭的时候心里堵得慌,不仅享受不到家庭和睦,还学会了凡事怪罪到别人头上。

 

4 追问孩子的分数,不如关心孩子的大便

 

孩子回家心情不好,也许是在学校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这样很容易便秘。此时,你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清爽通气的食物,他的身体舒服了,情绪自然也就没那么烦躁。食物是调节孩子情绪的“药品”,孩子焦虑烦躁的时候,你给他添加一点儿含淀粉多的食物,比如土豆泥,或者烤红薯,这比给他讲大道理起到的安抚作用要大得多。

 

5 把好吃的菜都给孩子,就是在无意中培养他的自私

 

有些家长为了表现自己爱孩子,总是把最好吃的菜给孩子吃;有些孩子不等大家吃自己就开吃了,而且会把最喜欢吃的拿到自己碗里,显得有些自私。餐桌上的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有好吃的,让他主动夹给别人吃。还可以在家里摆一双“爱的小筷子”,谁最辛苦,最爱谁,就用这双筷子给谁夹菜。懂得在吃饭时关心身边人的孩子,长大后情商高,容易比别的孩子更早成功。

 

6 吃早餐的孩子总是底气十足

 

要注重早餐的营养搭配,合理的早餐应该有粗粮、豆浆或牛奶、蔬菜,并随时根据孩子的口味变化菜式。虽然那会牺牲你早上的一些时间,但一个早上吃了健康食物的孩子,总是底气十足的 。

 

7  别轻易打断孩子做事

 

别因为开饭时间到了,就轻易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孩子吃饭的时间与大人不一样,即使他只是在玩玩具或者在看动画片,如果他当时很投入,最好等他做完再吃饭。让孩子从小就专注做事,长大后面对学习和工作也会专注。

 

8 给蔬菜换造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妈妈就要发挥创意来吸引孩子的胃口,比如把蔬菜沙拉放在红酒酒杯里吃。孩子不会轻易挑食,前提是妈妈要把菜做得很好吃、很有创意,让他有兴趣吃。

 

9 不在餐桌上数落孩子

 

有些妈妈喜欢在餐桌上数落孩子,弄得孩子很郁闷,很怕妈妈,长大后也会没有安全感。在餐桌上应该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进餐。

 

10 让孩子学会用餐礼仪

 

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学会进餐礼仪。有了日常的积累,孩子就不会在参加宴席时畏首畏尾,而是自信有加。

 

轻松解决那些让父母烦恼的吃饭问题

 

Q:孩子总是不吃饭,该怎么办?

 

A:回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吃饭最香?当然是饿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食,吃饭前让孩子有一定的饥饿感;也不要追着孩子喂饭,不让他一次吃太饱。

 

Q:如何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

 

A:苦练美食技巧,争取色、香、味全面超过垃圾食品,增加家庭餐桌的吸引力;以游戏和玩乐的形式带孩子参与做饭,孩子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当然也会觉得特别美味;时不时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吃饭,其实孩子在意的是和朋友一起分享争食的感觉。

 

Q:孩子吃饭时总拖拖拉拉怎么办?

 

A:如果孩子小的话,可以提前10分钟让他进入吃饭的准备状态,关掉电视、收起玩具、带孩子洗手、摆摆餐具等。孩子刚开始有一些哭闹、抗拒很正常,温和地容忍、忽略就可以了。若孩子已经较大,仍没有时间观念,可适当采取惩罚策略。家长可事先约法三章,规定如果超时不来,就会将饭菜收起。家长坚持原则很重要,一旦妥协,不仅失去权威,还会让孩子对按时吃饭不以为然。

 

Q:如何让孩子不剩饭?

 

A:你可以试着每天都给他少盛一口,只要他剩下就少盛,越盛越少,看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他不够吃了,自然不会剩下。而父母更是要当好榜样,在餐桌上把饭吃干净。

 

本刊观点

 

餐桌上看似都是小事,其实,它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餐桌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幸福不幸福,看看一家人吃饭的情形就知道了。餐桌也是传递爱和教育理念的场所,食物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养成或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你爱生活、爱孩子,不妨从做饭开始,让餐桌成为孩子感知幸福的第一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爱的孩子
第322篇:我喜欢的温暖
爸妈在我家做了8年免费保姆,老公想尽办法赶走他们,报应来了
吃饭这件事,暴露做父母的一个致命缺陷
培养孩子主动吃饭,家长要先学会如何说话
我们和鸡,总有一些说不清楚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