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尖上的兰州
一\谈记酿皮:会馆巷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天10时整,光顾兰州会馆巷的人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推着三轮车,穿着洁白的工作服,系着黑色的防水围裙,在巷子100米处电线杆上悬挂的“谈记酿皮”招牌下,支开一顶遮阳伞,打开三轮车车厢,动作娴熟地切酿皮,兑调料,然后称斤装袋,有条不紊地开始他一天的生意。从开始摆摊到收摊前,或骑车或步行前来摊点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竞相购买,在人来人往中构成了会馆巷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 酸儿辣女:“馋住”顾客的心

  昨日11时,记者走进了木塔巷中小有名气的酸辣粉店:“酸儿辣女”,听名字,让记者联系到一句民间俗语:对于孕妇,生男生女讲究酸儿辣女。这家“酸儿辣女”讲究的可不是这个,老板王建玲告诉记者,当初为酸辣粉起店名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是要符合兰州人的吃饭口味,其次,名字要叫得响亮,在多次斟酌下,决定起名为“酸儿辣女”。
  鸡丝酸辣粉、鱼块酸辣粉、酸辣王中王、全家福、一道道菜名吸引着顾客的目光。“老板,鸡丝酸辣粉”,一位年轻时尚的女性进门后没有看菜单就要了一碗鸡丝酸辣粉坐了下来,看来,这位一定是常客。老板王建玲忙着招呼店里的客人,记者与这位常客董女士聊了起来,董女士告诉记者,她是经朋友推荐来这里吃酸辣粉的,吃过第一次就上了瘾,那种酸、辣、麻的感觉在董女士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三种极端味道对味觉的冲击,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董女士告诉记者,她工作的地方不在西关,但只要到西关办事,就一定要吃“酸儿辣女”,每次吃完不仅味觉上得到了享受,而且还会觉得开胃,食欲大增。“夏天吃一碗酸辣粉,身上冒汗的感觉真的很舒服,感冒一下子就好了。”董女士对“酸儿辣女”的酸辣粉赞不绝口。
  在与董女士聊天的过程中,老板为董女士端上了她要的鸡丝酸辣粉,看起来只是一碗清汤的酸辣粉怎么会有董女士所描述的如此美妙的味道?这时,闲下来的老板王建玲说话了:“别看我们的酸辣粉没有红色的辣椒,颜色看起来清淡,但是味道绝对够正。”王建玲告诉记者,她们不用红辣椒但是汤中却有酸辣味,是因为她们采用了泡椒与酸菜的融合,但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者放在酸辣粉中。
  酸辣粉的汤是由店里的厨师大清早炒制成的,每一步都是有顺序的,先将泡椒与清油一起炒到入味,再放入酸菜炒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这就相当于咱们吃的臊子面中的臊子,等到中午加上水,一边加热一边盛给顾客。”王建玲说.

 

 

 

三\ 千余名食客每天“再回首”

  昨日中午12时,家住广场西口的黄丹又领着女儿来到了位于道升巷的再回首餐馆,小店一如既往地火爆,64个座位已被食客坐得满满当当,53岁的黄丹一进门就开始找寻座位,在顾客快要用完餐的地方站着等待,31岁的女儿忙碌着排队点餐,由于正值中午高峰期,再回首小店排队点餐的顾客已经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店外,排队的顾客有20多人。
  两份酿皮子,一份肉馅饼,一份甜醅子……在经过五六分钟的等待后,这是母女俩每次来小店必吃的美食,全部呈现在眼前,母亲迫不及待地用手拿起肉馅饼吃了起来,女儿也拿起勺子,品尝自己钟爱的甜醅子。
  从20年前再回首开业那天起,黄丹和女儿就成了这里的回头客,许多年过去了,女儿已从当年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位母亲,如今,黄丹的外孙女也加入到了光顾这家小店的行列,共同见证她们幸福而充满回忆的“再回首”情结。

 

 

  

 

 

 

四\马兰芳酸奶:有人一次喝了14碗

  “这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酸奶。”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怎样的酸奶让网友如此称赞,昨日,记者根据网友描述的位置找到了这家酸奶店,仅仅是一个不足1平方米的小摊,一张小桌子周围寥寥可数的几个凳子,意外的是坐满了人。不到1分钟,一位男士付过钱后起身离开,一位女士紧随其后坐了下来,要了一碗酸奶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记者海小燕文/图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酸奶小摊上基本没有空位,总是一位顾客刚起身,就有另一位顾客坐下,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不到5分钟的时间,共卖出了8碗酸奶,这个不起眼小摊的人气可见一斑。终于,记者见老板闲下来了,才上前询问,小摊老板名叫马兰芳,今年62岁,说要采访,老板有点顾虑,害怕把自己制作的酸奶与“皮鞋”酸奶挂钩,影响生意,记者说明来意后,这位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并不断地告诉记者:“我家的酸奶可不是电视上的那种酸奶,这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

  朴实的老人告诉记者,她在小西湖卖酸奶已经好几年了,起初,没有任何手艺的她,同样摆着小摊卖甜醅,因为赚不到钱,她放弃了,从朋友那里学习了做酸奶的方法,第一次由于没有掌握住温度和时间,酸奶发酵的时间太长导致酸奶过酸,后来在自己慢慢地摸索中,才一步步地做到了现在这种酸甜适中的程度。
  “一斤牛奶只能做这样的一碗半酸奶。”老人指着酸奶碗说。一碗酸奶需要六两牛奶,每斤牛奶的进价是2.8元,按照每斤只能做一碗半,每碗卖3.5元,加上其他的一些成本,每碗酸奶只能挣5-8毛钱。老人说,正是因为生意好,才会有钱赚。她告诉记者,所有的制作和销售都由她一人完成,前一天将牛奶制成酸奶,第二天去卖,卖得好的时候一天要回好几趟家取酸奶。
  “我每天要制作60斤牛奶,夏天天气热,可以常温发酵,几个小时就好了,我夜里基本上都是不睡觉的,忙乎下来前半夜就过了,到了冬天发酵酸奶的时候,就要靠电褥子的热量和泡沫箱的保温,才能让酸奶很好地发酵,时间也要比夏天长一点。”马兰芳告诉记者,她每天用自己家的酸奶做引子,不害怕有什么添加剂,保证纯天然

 

    

 六\黄家园肥肠面:一碗吃个肚儿圆

   肥肠面作为兰州独有的特色小吃,在兰州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就相当出名。在四十年代,怀忠黄家园肥肠面,金城无人不晓。从先前黄家园10平米小土房子里重新立牌营业,到如今箭道巷宽敞、明亮的新店铺,怀忠黄家园肥肠面已经走过了整整21个春秋。
  今年45岁的马怀忠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家住七里河区,从19岁开始,他就和肥肠面打上了交道。
  早在解放前,黄家园肥肠面馆就在七里河区存在着,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光顾。马怀忠的父亲以洗肥肠工的身份,在这家面馆打工,后来,由于诸多原因,黄家园肥肠面馆再未继续经营。
  “挣钱不挣钱,吃个肚儿圆。”1991年,在父亲的鼓动下,马怀忠父子俩重新挂牌经营黄家园肥肠面馆。
  “不足十平米的小土房,但生意还是蛮不错的。”马怀忠说,依靠父亲先前的洗肥肠经验,以及自己的不断摸索,小店从一开业就拥有火爆的生意,这些小小的意外收获,更加坚定了他将肥肠面做大做强的信心。
  1997年,马怀忠从国家商标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怀忠黄家园肥肠面”商标,9年后,因拆迁将整个店铺搬迁至箭道巷102号,店面规模扩展到200平米,楼上楼下可容纳90名客人同时用餐。

 

 七\辣子牛肉面:吃的就是冒汗的感觉

  天上下起毛毛细雨,这天气真是吃牛肉面的好日子,“牛肉面?那必须是辣子牛肉面啊。”家住文化宫的蓉蓉出门后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七里河职工市场向东的巷道,停在了辣子牛肉面门口,“人可真不少啊”买了票后走到取面窗口,朝着师傅招呼一声:“师傅,下个细的”“姑娘,几勺辣子?”“10勺,师傅”,一分钟后,蓉蓉从拉面师傅手里接过一碗漂满了红红辣子的牛肉面,看到一个座位,径直走过去坐了下来。
  蓉蓉津津有味地吃着,拿出一张纸擦去了额头渗出的汗,“辣子牛肉面,就是冒汗的感觉”,当记者问吃面的感受时,蓉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记者仔细观察牛肉面馆中吃面的顾客,有人碗里的辣子不多却也辣的“嘘嘘嘘”,一边喝水一边不停地吃;有人看似碗里“满江红”,吃起来却是“面不改色”。有一女孩向男朋友抱怨着:“我说放3勺,你让人家放10勺,是想辣死我啊?”男朋友看着女孩笑嘻嘻地说:“不要辣子,你吃什么辣子牛肉面啊。”女孩听完男朋友的话,看着红红的汤,饶有兴致地吃了起来,刚吃了两口,就忍不住跑出去买水了。

  这时,老板马安军正在忙着给顾客切牛肉,他告诉记者,他每天切肉切到手软,人多的时候,每天能卖一头牛,“我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你也看到了,顾客络绎不绝,我要忙着给顾客称肉,从早上六时开门到下午四时关门,我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老板告诉记者,辣子牛肉面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比这些吃面年轻人的岁数都大”老板笑着说。其实,辣子牛肉面最早并不叫这个名字,是以老板马安军的名字命名的,因为牛肉面的辣子有特色,被顾客称为“辣子牛肉面”,时间一长,人们都忽略了辣子牛肉面的本名,虽然牛肉面馆的门头上依然挂着“马安军牛肉面”的字样,显然这个名字没有“辣子牛肉面”叫得响亮。
  马安军告诉记者,牛肉面馆每天卖出10袋面,折合成碗就是1600碗,就是说每天光顾辣子牛肉面的顾客有1600位,牛肉面所用的辣子每天需要辣面子18至20斤,清油120斤,加上辣子中用来增味的调料5、6斤,可见辣子牛肉面的生意有多红火。“我们用的是最好的辣面子,让顾客吃着辣,心里却很舒服,这是我们的目的。”马安军笑着说,“其实我们的牛肉也深受顾客的喜爱,有位顾客说了:"到了辣子牛肉面不要肉,就等于没吃辣子牛肉面啊。"”

 

    

 八 \周记:500粽子1小时售罄

没有全国知名的品牌、没有富丽堂皇的包装,有的只是一个个亲手包出的美味粽子。找到“上海周记老作坊”的周老板说明采访来意后,他欣然接受,边卖粽子边和记者聊了起来。但采访却十分不顺畅,因为不时会有买粽子的顾客打断我们之间的交流,仅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四五百个不同口味的粽子便销售一空,让记者不禁感叹生意真好!
  “绿色”粽子散发着香味
  端午节临近,榆中街早市里“上海周记老作坊”的民间手工粽子受到“小饕”们的热捧。除了老顾客外,很多刚得知的新顾客们也纷纷一尝周记的手艺。吃着“周记”的粽子,能感觉到包粽子的老人手里那一份朴素的暖意,粽叶的清香和糯米蒸出的粘甜味儿,让整个粽子的口感都那样正宗和地道。“我们所有的粽子都没有添加剂,也没有色素,纯绿色食品,十多年了,我们一如既往,从裹粽子到煮粽子,全部都可以在顾客的眼皮底下进行。”周老板说道


  

 

九\白老七:篷灰和面吃出正宗兰州味

   “蹲着吃牛大,才叫有感觉”有网友这样评论吃牛肉面的姿势,“是不是蹲着吃牛肉面味道香一点?”其实,蹲着吃牛肉面味道一定不会变好,但蹲着吃的气氛会让你觉得味道都变香了,这是一种牛肉面文化。早在几年前,牛肉面都以小店为主,由于经营面积有限,吃面的顾客太多,座位坐不下,于是随处可见端着碗蹲着吃面的场景,看着那些端着吃牛肉面的人,不禁发出疑问:蹲着吃牛肉面,吃出的才是正宗味?
  现在,蹲着吃牛肉面已经不常见了,即使是一些很有名的牛肉面馆,他们已经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座位,这种蹲着吃面的牛肉面文化也渐渐消失了,但在一些牛肉面馆,仍有顾客端着吃牛肉面的情况。昨日,记者来到兰州市金城路327号(金城关小学向西20米),见识到了那家时不时还有人蹲着吃面的牛肉面馆:白老七篷灰牛肉面

 

   

     

 

十\临洮凉面:吃过都说“满福”
 “师傅,带走还是吃?辣子多还是少?加肉不?要蒜不?”“师傅,这儿有免费餐巾纸,那边有面汤,你尽管喝!”……
   5月27日中午,在西城巷西苑小区的临洮凉面馆里,店内的20个座位已爆满,十几名顾客排起了长队,系着蓝色围裙,扎着马尾的店老板李爱萍一边忙着抓面调汤,一边忙着招呼顾客,每迎来一位顾客,她都不忘重复着这样温暖的话语。
  李爱萍今年47岁,原是临洮中铺镇人,20年前嫁到兰州。在和丈夫开起临洮凉面馆前,她曾是一名兰州金和集团的服装售货员。2000年,夫妻双双下岗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给这个普通工人家庭重重的一击。
  为了生存,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关键时期,夫妻俩并没有向命运低头。面对人生的低谷,李爱萍和丈夫销售过服装,开过加工纸的工厂,也在永昌路夜市摆过地摊卖过袜子手套,但因为“都是小本生意,挣不来几个钱”,夫妻俩的生活困难重重。
  “你是临洮人,那儿的凉面小有名气,为何不开家临洮凉面馆呢?”正在李爱萍不知要干什么的时候,朋友一句无意间的提醒,打开了她的创业之门。2007年5月,承载着李爱萍创业梦想的凉面馆终于在西城巷西苑小区开张了,虽然深处居民区,面馆只有七八平米,煮面在家中进行,熬汤、配料的制作间在门外扩展开了的狭小空间内进行,但从开张的那天起,前来小店“吃凉面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生意最好时,能卖出去400碗面

 

 

十一\臊子拌面让人“流哈喇子”
  “臊子拌面、菜拌面”,还没有走进安宁区桃海小吃一条街,记者就听到了姐妹面庄的老板娘拉客户的声音,真是既响亮又熟悉。
  据了解,姐妹面庄是由姓周的两姐妹一起合开的,加上姐妹俩的老公,一共是四个人,他们每天6点起床,开始洗菜、切菜、熬当天的卤汤,面是要提前轧好,一般准备工作做好,都快到中午了,基本上是下午才开始。正常营业,而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学生占很大一部分。
  店面很小,基本容纳不下什么人,于是老板在店面的对面,摆着不到十张桌子,一张桌子能坐四个人,每张桌子上都配着一瓶醋和一罐油泼辣子,桌子旁边的板凳是铁皮做的,有的上面的支架板已经脱落,还需要顾客“手动”,保持住铁板鱼支架的平衡后才能“入座”,有的板凳因为使用时间太长,凳子腿呈高低不平,在座位的旁边,有几个铁棒,支撑着塑料质地的棚子,用来为顾客“挡风遮雨”,而这简陋的小“场地”,并没有影响到顾客的心情,看着座位上的顾客,有的坐在板凳津津有味的吃面;有的在和朋友嘻嘻哈哈的等面,还有的甚至没有座位,只好在旁边等待,但是看着他们平静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没有一点而不情愿,就连打包带走的顾客,也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意思。等面都不焦急,看来这味道真的不错!
  绿色的碗,比“牛大碗”的量还足,吃开了,用兰州话说,“满福的很”,白色的面条有牛肉面的“二细”那么粗,面里放着些姜黄色的酱,臊子是用洋芋和肉切成小丁爆炒成的,上面再撒些新鲜的蒜苗和香菜末,吃的时候再倒些辣椒油和醋,那香味就会慢慢散开,馋得让人都“流哈喇子”了

 

   

  藏在兰州拐角里的美食

1.通渭路洋芋片,豆腐皮,甜年糕! 

 

 

 

 2 .南关西北书城后面的小巷里铁板炒米饭.孜然口味!

 

   

 

3.西关的富贵鱿鱼和大连大胡子鱿鱼!

 

   

4.夜市口最不能少的是?关东煮.一种让人流泪的食物!

 

   

 

 5.杜维成灰豆王.大众巷内100米处

 

6 .大沙坪的马国礼烫油糕甜食不错.其实回民的甜食都很不错的.

 

   

 7.隍庙口的烤羊肉.吃的人很多

 

    

 

8沙锅.西关木塔巷啊老顾家砂锅.兰州商学院段家滩的常师傅沙锅特好吃!

 

   

9.广场右边的巷子里的酿皮子和甜醅不错.小贾擀面皮很不错!

 10.皇庙肥肠面.永昌路“锐”旁边的臊子面.金海悦宾馆下面晚上有家老马家烤肉.还有搬到正宁路市场的老字号,马爷凉面.农民巷的李记炒面! 11.西关天元旁边有家鱼丸,浇辣酱汁和花生碎!

12.烤肉要数大漠和嘉峪关烤肉比较好.大众巷里的酒泉茹记烤肉味道也是相当的不错,酸酸甜甜的特色杏皮水是一定要尝尝的!

 13.一个重要的甜食店忘了.就是张掖路甜食店.

 14.木踏巷里圆圆砂锅也很不错。

15.南关石油大厦下面战略对面有个小吃铺子,打卤饭.

 16.隍庙外面靠近步行街的地方有家卖素凉面的.还有农民巷西段栗子张的素凉面也很好吃.

 17.还有西站夜市的孜然羊肉炒米饭和鸡蛋牛奶醪糟.....

18.西固的好再来,尕四烤肉。

19.皋兰路向西的旧大路里面有个荤浆水面片超级好吃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元一大碗,兰州牛肉面大宽,面足足有3公分宽,连浇3勺辣子油,吃的满嘴流油,真过瘾
西北夏日25℃,兰州待三天,肚皮吃大了两圈
兰州最好吃的牛肉面攻略
今天才知道兰州牛肉面馆是这样炒虎皮辣子,难怪那么好吃,收藏了
小伙去兰州学做牛肉面,一碗面只加5片牛肉却卖28元,顾客都说好
兰州人的清晨一碗“牛大”就是最好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