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粮食用劵探讨

中国古代粮食用劵探讨

粮食用券,广义的说,就是一种有关使用粮食的证明凭据。换句话说,所有有关粮食,吃饭的相关凭证物件,都属于我们粮票票证收藏的范围。带上这一笔,是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国古代粮食用券的起源和发展。

我的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定居农耕的民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现并人工倍育成功粮食作物“五谷”,“六谷”。在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了人工栽种的稻谷遗物,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了粮食还不等于有粮食用券。粮食用券只能在大量集中粮食,并由人为再分配出去,需要某种凭证时,才会产生。

在《史记,夏夲纪第二》中,有这么一段记录,大禹治水时,“命后稷于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由此,我们知道了,在大禹治水时,曾经大规模调拨过粮食。而这种调拨,必然需要某种实物凭据,这种实物凭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粮食用券的一种,集体粮票。大禹治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开天辟地建国之举。这也就是说,在建立中国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粮食用劵”。大禹在治水以后,建立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夏朝,是公元前22世纪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基夲上确定,我们中国在4000年前巳经使用粮食用券了。

那个年代,世界上还没有纸张,连文字的产生也是初级阶段,那时的“粮食用券”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只能根据史籍和考古资料,逻辑推理了。

《周易,系辞下》有一段文字记载“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是用绳子结成不同的绳扣,书契则是在特制的木片,竹片,石片上刻上各种不同的符号。大禹治水时使用的调粮凭证,推测就是这类绳扣或刻有符号的木片,竹片,石片。这些刻有符号的片片,古代统称为“符”。《说文》中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史记,孝文夲纪》中也有记载“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竹使符出入征发”。这段文字巳径很明确地说明了“竹使符”是粮草凭证,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粮草用券记载了。

夏朝以后,我们可以从史料记裁中,看到许多使用粮食用券的“影子”。

《史记,殷夲纪第三》中,记载了商纣时“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钜桥是个大粮倉,粮倉中的粮食调用进出,显然是有用粮凭证的。

《管子,国蓄》中记载了公元前十世纪,也就是3000多年左右,齐桓公时期,齐国政府“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这种播种时贷款给老百姓,秋收了,老百姓再用粮食还给政府的政策中,也有粮食凭证的影子。

《汉书》记裁:”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里说的是,在战场上杀一个敌人,或赐爵位一级,或享受年奉五十石粮食。这里,我们已径感觉到最早的军功粮证,年奉五十石粮证。

史料记载:汉文帝接受晁错建议,准许百姓纳粟赎罪,或给予爵位。有这个捐粮凭证,可以享受免税,免役的政策,这个“粮证”的作用就大了。

公元前54年,距今2000多年,汉宣帝采用耿寿胃的建议,设立“常平倉”。丰年时,平价收购老百姓的粮食,荒年时,再由官方按照平价把粮食卖给老百姓度荒年。这中间巳经有特种粮券,救济粮券的影子。

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为粮食用券的发行使用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汉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争不断。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兵调粮,大大发展了当时的军用粮食凭证。

南北朝时,佛教,道教盛行。庙宇成片,僧侣成群。有的大庙宇几乎就是独立王国。

大庙宇里的采购和内部吃饭,显然也需要某些特种粮食凭证。

隋唐时期,邮政事业发展起来了。驿使可以凭驿牌在沿途驿站吃饭,这种驿牌就具有邮路上特种粮食用券的作用。

公元745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因不愿与小人为伍,被唐玄宗“赐金还山”。赐的那个金牌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官府得到吃住。那个金牌毫旡疑义是当时的全国通用粮食用券了。

宋元时期,宋政府发给内陆军士口券,叫熟券,发给边戍军士口券叫生券,凭券领军饷和粮食。生券比熟券要多领一份。生劵和熟劵,这已经是很明确的表明,宋政府发行使用了军用粮票。

中国古代到宋元时期,纸币盛行,粮食用券制度也发展的较为完善,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粮食用劵制度。明清是把粮食用劵和土地税收制度融合在一起,比如清代的“摊丁入亩”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面临的是一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战火不断,满目创伤的一片焦土,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抢掠过的,最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剥皮抽筋挖空了的中国,而且还被帝国主义严密封锁,甚至逼迫我们不得不抗美援朝跟跟美帝国主义为首联合国军打了一仗。

一个连“洋火”,“洋钉”都不会造的国家,却有四亿人要吃饭,要生存,那种困难局面,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及时的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提取经验,实行票证政策。稳住了国内局面,团结了民心,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水深火热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过上了不愁温饱的小康生活。粮票票证制度的完善和推行,功莫大焉!中国的粮票票证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资匮”的记忆。

中国的粮票票证文化及发展史,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完善的票证文化史,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一份有重要意义的贡献。联合国对此都给与充分地肯定。毕竞,当今世界还有很多人处在中国当年那种缺吃少穿的困难处境下。

因此说,粮票虽小,它却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根。虽然只是薄纸片一张,却是和瓷器、青铜器一样,有一份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光辉历史的份量。这就是中国粮票票证文化收藏的意义!

                          2023年10月2日修改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7年桂林市粮票(主粮)
文革粮票 珍藏无价
粮票 再回首 那挥之不去的记忆(2组)
【历史】老票证,带我们重回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唤起你的记忆有木有?
【时光机】穿越近40年的“票证经济”年代,这张“纸票”侬用过伐?
忆苦思甜|“大管家”收藏粮票票样!您经历过粮票时代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