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徒步十三陵
本帖最后由 岁月的博客 于 2011-12-22 09:34 编辑

徒步十三陵
2011.12
2011年12月11日周日,我们和徐老师一行10人,徒步走了十三陵的十三个陵。以前,除了思陵,其他的都曾去过,但十三个陵一次走下来,这却是第一次。

周日天气很好,风和日丽,一点也不冷。我们早上9:45从七孔桥872公交车站出发,历时近7个小时,于下午4点半到达小宫门车站,一共走了近23公里。因为出发晚了,一路走得很快,最后走下来,大家都觉得很累。

到康陵村时,原来想吃这里有名的“春饼宴”,一打听,原来这里的“宴”是按人头收费的,吃多吃少都是35元一位,不是我们想象的可以零点菜饭。此时我们刚吃过午饭不久,都觉得不饿,这种情况下包餐制当然不划算。于是大家商定,下周去爬大峪山的观陵亭,下山后再来此地“赴宴”。

在小宫门等了20多分钟的公交车,晚上7点钟到家。为了方便,下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此行。

1.此行的GPS航迹图,红色为航迹。



2.目前保存最好的神宫监——德陵监。神宫监是明朝管理皇陵的机构,每陵各设一监,其职责包括司香火、供洒扫、掌管陵园锁匙、维护陵园安全,以及管理各皇庄、果园等。人说十三陵有十三监,可思陵葬的是明朝末代皇上崇祯,其陵寝是由清朝顺治皇帝建造的,没设思陵监,附近有个悼陵监,管理陵园的太监们就借宿在悼陵监内。悼陵监,原来这里是嘉靖皇帝陈皇后的悼陵,因为触怒皇帝,死后丧礼降低规格葬于此,设有悼陵监。嘉靖帝死后,隆庆决定迁葬陈皇后合葬永陵,其后此陵改为嘉靖帝的皇妃墓。顾炎武《昌平山水记》称:“孝洁皇后陈氏,初谥悼灵,葬此。世宗崩,迁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卢三妃之葬,至今犹曰悼陵云。”



3.德陵监的大门。



4.德陵,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1605-1627)的陵墓,其年号天启,是一个喜欢干木匠活的皇帝,放任宦官魏忠贤专权,致使政治腐败,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



5.经过修复桥栏杆的德陵大桥。



6.永陵,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1507-1566)的陵墓。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其封地在现今的湖北省钟祥市,建有显陵。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朱厚熜当上了皇帝,年号嘉靖,时年14岁。初登基时确实有所作为,后常年痴于修道,日求长生,不问朝政,让首辅严嵩专国20年。海瑞因上《治安疏》,被世宗下了诏狱。



7.永陵的石碑。永陵建设用料考究,规制宏阔,与前七陵相较,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康六陵。清乾隆朝修葺十三陵时,因为木料难求,采取“拆大改小”的办法,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选用,这样修复后永陵的规制与其他陵相同了。这是民间传说刘墉状告乾隆“挖坟掘墓”故事的原本——此行我们路上,就听了一位退休的老师给我们讲述这段故事。



8.景陵,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1398-1435)的陵墓,其年号宣德。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宣宗和其父仁宗,并称“仁宣之治”。



9.景陵的石碑。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由英宗派人修建的。



10.长陵,是明朝第三帝(建文为第二帝)成祖文皇帝朱棣(1360-1424)的陵墓,年号永乐,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11.长陵的明楼和宝顶。长陵是十三陵中对外开放最早的(其他两个为定陵、昭陵),其规制也是最高的。



12.献陵,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1378-1425)的陵墓,其年号洪熙,和其子宣宗时期,并称“仁宣之治”。



13.修复后的献陵。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由宣宗遵照仁宗“山陵制度务从俭约”的遗诏营建的,确实比较俭朴,故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



14.庆陵,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泰昌帝死时年39岁,做皇帝仅一个月,因服用红丸毙命,史称“红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成为明宫一大疑案,故史称“一月天子”。



15.透过铁栅栏拍摄的庆陵内景。由于泰昌帝是个“一月天子”,其陵墓由熹宗所建。



16.裕陵,是明朝第六帝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陵墓,其年号正统、天顺。他宠信太监王振,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正统14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其后,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代宗,年号景泰。英宗回到北京后,代宗尊他为太上皇,将其软禁了7年。后来景泰帝病重时,大臣发动了“夺门之变”,迎太上皇复位,改元天顺,史称“英宗复辟”。裕陵是十三陵目前惟一尚未修复的,今年9月,开始了修复工作,现在修复中。



17.裕陵的围墙。



18.茂陵,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



19.茂陵,是宪宗去世后,由孝宗营建的。



20.泰陵,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1470-1487),年号弘治。孝宗在位期间,勤于理政,励精图治,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史称为“弘治中兴”。孝宗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这在明朝的皇帝中是惟一的。



21.泰陵的石碑。



22.泰陵监的大门,还存几分原来的气势。



23.康陵,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1491—1521)的陵墓,其年号为正德。武宗喜好声色,如著名的“豹房”,即出自于他;武宗无子嗣,溺水得病而亡后,由世宗即位。《明朝那些事儿》,称他为明朝276年来最能闹的一位皇帝。



24.康陵的石碑。图片中碑的左边,是一个大停车场,许多游客来此赴“春饼宴”。



25.离开康陵,在前往定陵的途中,看到的裕陵监村后的围墙。



26.定陵,是明朝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1563—1620)的陵墓,其年号万历。



27.定陵,是十三陵中目前惟一被发掘了的,目前对游客开放。



28.昭陵,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1537-1572)的陵墓,其年号隆庆。



29.昭陵,是十三陵目前对外开放的三个陵墓之一,需购票参观。



30.思陵,是明朝第十六即最后一帝朱由检(1610-1644)的陵墓,其年号为崇祯,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于煤山(景山)自缢身亡,为李自成所葬。清朝入主中原后,于顺治元年改葬崇祯帝后,称“思陵”。



31.透过墙头,拍摄到的思陵。



32.王承恩墓。王承恩(1617年—1644),明末宦官,李自成攻进北京时,崇祯帝召集官兵,前来的只有王承恩一人。在王承恩陪伴下,崇祯登上煤山,吊死在老槐树上,王承恩则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清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也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将其葬在思陵门外。王承恩墓前一共三通石碑,照片中前方的为第二通,碑文800字,为顺治帝亲自撰写;第三通碑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帝撰写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转转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陵墓,被发掘的定陵
顺治皇帝在十三陵立“恭纪盛典之碑”,为何明朝有一位皇帝不见了
帝王陵墓别乱开掘,看看他们的下场吧!
第一个被官方开启的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定陵开启现场老照片
明代皇家陵寝
地下机关 定陵地宫遍布的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