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博气诊疗法

如果西医听到只凭一双手就可以快速的诊断治疗疾病,而且是西医界难治的疾病时,他们会认为是“天方夜谈”里的故事。但是,民间的医术就是奇特。它是劳动人民在艰苦和贫穷的生活环境条件下,与疾病抗战的实践结晶。它是由生活在中国大西北的一个群体,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发明的人体生命医学。

什么是提博气?  

为什么博气是民间的叫法;提博气是回族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对人体生命和疾病的另一种全新认知的方式,它不同于西医学,但接近于中医学的推拿术。它是回族人独有的一种内病外治诊疗医术,是回族医学的遗迹。它的特点是诊断全凭手感触摸;治疗仅靠手掌捋揉拉提,操作简便,易于就地使施,救治病人。治病范围是医学界的难点,治疗效果特别明显,往往立杆见影。更是贫困患者的福音,但它却要失传了。

  对于医学界来说“博气”一词很是陌生,更不知其意为何物。其实它就是人的生命元气,位于神阙穴和命门穴的直线中心点,贯穿于冲脉,气功修练者称元神。甘肃河洲地区回族和保安族、东乡族,青海地区的回族和撒拉族,都称“博气”或“肚博气”,而宁夏的回族和新疆的回族都称“肚根”,维吾尔族人则称呼“开卫孜耶提”(“提”字维族人读“特”)。只要有人平躺在床上,你用手掌少用力按压在肚脐眼上,就可以感觉到向上不停的,均衡有力的跳动感—即博动。因百姓们感到它是一直不停而博动的元气,就取得“博气”之名;又因为博气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偏移原位所产生的各种疾病,均称“博气”倒了或“肚根倒了”,懂得“博气”归位术而治病的人,称为“提博气”的人。

  “博气”在医学的理论概念中又是怎样的呢?

  博气——是人体生命元气的表现,它总控奇经八脉十二维经脉,它的博动使真气在各个经脉中运行。中医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血行,上至泥宫(百会穴),下至会阴,上肢达指尖,下肢达趾端,运行往返于五脏六腑和筋骨肌肉及皮肤毛发之中。它的作用在身体中如同地球中心磁力点和放射散发的磁力线,百会和会阴穴如同北极点和南极点磁端,而冲脉如同地球中轴磁线,带脉如同地球赤道环磁线,八维经脉如同地球外弧返朴线。假如地球没有磁力中心点和散发环绕返朴磁力线,一切物质能固定吗?一切生命能生存吗?就象尘埃一样的消散在宇宙中了。

“博气”与人体的生命是怎样的呢?

“博气”是人体生命延续和生存的动力,它的本质是生命真元。《修真秘要》中古人云:“先天真气源自父母,后天之气源自谷物之精华;谷物精华来自于天地之灵气和日月星辰雨露之照射和滋润。往返不息,源源流运,此乃真气不枯,生命延续。然后天真气不补,则先天真气耗损失尽,生命亦消如烟云唉”。这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的气化精髓写照。先天真气育化了生命,后天真气养育延续着生命,先天真气的强与弱决定着生命体的生存力——即身体的强弱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侵害物的能力;后天真气延续不断的补充——即呼吸之气和饮食运化后真气,则维护供养着先天真气;使人体生命得依生存不息。


那么维护延续生命真元气的后天真气是怎样运化而来的呢?

从物质(空气、水、食物)到真气的运化过程是怎样的?对西医来说,如同天方夜谈,对中医来说,由如五行运化亦。即:物质纳入人体的肺和胃中,摄取精华,去其糟柏运化入血液之中,即为营养真气,运行全身,养护人体脏器和肌肉;再运化成维气和精气,藏于津液和血脉之中,用以润泽体表皮肤毛发和抵御外侵;精气则养护骨骼和髓,再由精气中运化成后天真气补益先天真气。它们的运行通道是经脉,运化细则过程由加工厂——络脉完成。

  因此,“博气”是由营气和精气保护和供养的,如果营气不足或精气不足,都会造成博气偏移或生命早失的危害,“博气”——脉络真气的中心总控点的偏位,将会造成一方经脉抵压,脉气滞凝不运行。逐渐雍塞,血脉不通,产生痛疼。


造成博气偏位的因素是什么呢?

博气偏位地主要因素是虚亏和阴寒。一般情况下,饥饿过度仍劳动者会产生急性偏移位;热人,泛人(疲劳)饮食冷水或凉食,热人入阴冷的房内受阴湿寒气侵害,或受邪风侵入伤害,或梦中遗精身体虚亏,造成慢性的博气偏移位。从而产生不同的病变。

博气偏移位造成的疾病主要有哪些呢?

博气突然倒向上腹部,产生腹胀和绞痛,阵阵钻心绞痛,如果有会提博气的人,五分钟就可解决了。但是,到西医手中往往以肠梗阻或胆囊炎治疗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倒向下腹小肚部位,小肚胀酸难受,小便不利,有尿意,但尿几点又没了,几分钟又有,急性到的提博气2次就可解决。西医往往错误的以膀胱炎或前列腺炎治疗。倒向侧下位,造成坐骨神经痛,急性到的一次就可解决;若耽误治疗,最后压迫股骨头血络,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倒向后下位,造成腰疼不能伸直和弯曲,走路象鸭子一样,并且后急下坠,想大便但无大便,又不能转身或弯腰。急性倒的,会提博气的人一次约十分钟就好了。但到西医手中,就是不治之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倒向后上方,后背胀疼,酸困,后勃筋(颈肱肌肉)僵硬酸疼,转动难受,或后头疼。有会提博气的人,35次就好了,但在西医手中就成了胆囊炎或颈椎病。如果博气倒向冲脉头顶部,就会形成头疼、头晕、头胀疼。如脉波冲击疼,西医的定论是脑膜炎或高血压,时间长的形成凝血块,就是脑肿瘤。倒向左胸时抵压心脏,造成心脏病。倒向经脉时,造成腹肌强硬症,肢体肌肉僵硬并且发展成肌萎症。倒向任脉上腹部,造成食不下咽,返呕,胃贲门口处食道肿大,可延续向上肿大,食不知味,硬食不下,只食浠粥或奶子之类液态食物,日久凝血。逐渐成为食道癌或胃贲门癌。博气倒下后所造成的病,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有得实践累计。

一、博气偏移位的诊断

     博气偏移的诊断主要是凭触压时手下跳动的感觉所在的方位,但必须明确知道博气正确的位置和博动的感觉。 博气正准确的位置是,不偏不离的就在命门穴与神阙穴,和百会穴与会阴穴的直线交叉溶合点上,悬浮存在的元阳真气(元神)。


博气正常跳动的位置是:

你只要把手指并拢后用指尖轻轻按压在仰卧者的肚脐眼上,就可以感觉到向上有力的均衡的跳动感。

再试着按压周围的肚皮下感觉,没有任何跳动感。特别注意的是身体肥胖的人,必须用力才能感觉到。


博气偏移位的诊断配合问诊和脉诊,主诊以手触压确定方位为把握,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再决定治疗方法。


1.问诊:问明疼痛部位和疼痛反应,以及时间和其他医院诊治无效的情况结果。


2.脉诊:博气偏移位的脉像存在于寸脉和关脉,关脉和尺脉之间的间隙处,犹如弹跳的豆子感,并且存在着一种阴酸困的粘指感觉。


3.触诊:用手触压博气的原部位和移位的去向以及疼痛反应情况作出诊断。


4.疼痛反应:博气偏移位又称博气倒了,它有三种情况:

①急性的偏移位

②轻微的偏移位

③慢性的偏移远位或消散于经络中的重肌症。


二、博气偏移造成的疼痛

1、阵发性的攻绞痛并伴有膨胀感,多见于急性的偏移位,(如:西医称:胃痉挛性疼痛或急性胆囊炎或肠梗阻等病)


2、酸困性闷痛,按压是有跳动感或是游走感,多见于慢性偏移位,(如:右肋肝胆下痹块或膀胱炎或左肋下涨疼)


3、疼痛不是产生在偏移位的部位,而是在造成疾病的远端,(如:头疼,颈椎疼,小腿肌肉硬胀痛,坐骨神经抽痛等。)


4、渗透性冰冷的酸痛,多见与阴寒性疾病,(如:胃腕冷疼或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三、博气偏移方位引起的疾病

1.博气偏移在左上位,会产生脾胃消化不良,左勒下胀痛,食量减少。时间长了,会引起胃炎或胃萎缩,心脏受到上顶性的抵压而产生心肌供血不足;以及右腿产生冰凉酸困感觉的疾病。


2.博气偏移在右上方,会引起西医所谓的胆囊炎和后背胀,右手臂无力,有时无名指和小指发麻,左腿坐骨神经痛和小腿肌酸困无力,走路时间一长,显出坡脚走路一样。


3.博气偏移在正中表上方(即任脉)时间长了,会引起嗝噎,不思饮食,厌食,恶心干呕,胃脘胀痛,胃喷门肿大,向上延伸可造成食道壁增厚或食道狭窄处肿大,严重是形成肿瘤,进一步发展成癌

变。


4.博气偏移向冲脉(又称中脉),最易上头,引起头晕,头昏,脉动式的波击性胀痛,头重脚轻的难以走路。


5.博气偏移向后上位,引起后背胀痛酸困,可向上延伸造成脖子酸困和僵硬(西医名“颈椎病”);可上升到脑部产生后头痛;时间长了就会积血成瘤(因气滞血疑),造成脑肿瘤。


6.博气偏移向前下位,可以造成小肚酸胀困痛和尿潴留(西医名“急性前列腺炎”),女性可造成子宫下垂或子宫肌瘤。


7.博气偏移向后位时,造成后腰酸胀困痛和腰不能转动,也直不起来,后急想大便又没有,走路如鸭子一样挪移(西医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8.博气偏移向后下位,造成双腿麻木无力,失去活动能力,骶骨处隐隐酸困(西医名“脊髓障碍性下肢瘫痪症”)。


9.博气偏移向左下或右下位,初期阶段可以造成坐骨神经痛,或腿腕肌筋僵硬;严重是胯骨关节疼痛,腿子不能活动,最后压迫血络产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四、博气偏移位的治疗方法

    博气偏移位有三种不同的复位方式和六种不同的操作方法,还有一些辅助治疗的物品和药物。


第一种操作方式,也是最常用的,要求患者呈仰卧式,操作者采用腹部复位手法(适用于急性倒的和配合其他方式治疗)


第二种操作方式,并不常用,要求患者呈坐式,操作者站于背侧采用从头部操作的手法和配合仰卧式治疗,选用适当的手法(如头痛症或颈椎病等)(点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天柱,大椎,肩井,沿脊柱两侧下推到命门,一般十分钟)


第三种操作方式也是不常用的,但它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重肌症,或肌萎症或坐骨神经痛,及股骨头坏死前期等病的最佳方法,患者呈爬卧式从足趾端进行治疗的操作手法,并配合仰卧式治疗和手法。


提博气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法为主,捋,揉,拉,提,推,吸,按压,拿捏和采踏法,按照不同的病情选用。

 五、提博气常用手法

现将这些手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捋法

2、揉法

3、拉法

4、提法

5、推法

6、吸法

7、按压法

8、拿捏法

9、采踏法

10、简易自疗手法

1)捧力回拉法:

2)双指下推法

3)双手拉聚法



 六、博气偏移位治疗的辅助方法

    提博气疗法除了介绍的这几种操作方法和手法外,还有辅助治疗的方法和用品,它们一般使用于慢性的或陈旧性的博气偏移位,即一年以上的博气偏移位。共有三种辅助治疗方法,现在介绍如下:


1、麝香辅助法:

每次提博气后把麝香0。2克放在肚脐眼里,用棉花压住,用胶布固定,每天用热水瓶在上面加热半小时,七天时再提一次,再用麝香。如此五次治疗可使一年至三年的博气归位。


2、艾灸辅助法:

每次提博气前先用艾叶柱,粗大拇指样,高3厘米左右,艾柱下填使用颗粒盐在肚脐上。点燃艾柱要燃到底,感觉发烫时再换艾柱,如此艾灸,隔日一次,每次灸完后提博气并拔火罐3次。艾灸第一次是5桩,之后每次加2桩,共7次可康复。


3、中药辅助方法:

红参,肉桂,天麻各等份研细,每天5克用温开水拌湿,贴肚脐眼,胶布固定,24小时换一次,每次换药时提博气,并拔火罐一次,再贴药,如此10次,可康复。


七、提博气诊疗法调理范围

提博气治病疗疾几乎无所不包,小到头痛、咽炎,大到各种肿瘤。

主治疾病主要有:头痛、头晕、失眠、颈椎病、咽炎、咽喉癌、甲亢、食道炎、食道癌、肺炎、肺癌、肺气肿、乳腺增生、乳腺肿瘤、心脏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脾脏肿大、糖尿病、慢性胆囊疾患、肝胆疾患、慢性腹泻、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尿道及膀胱、前列腺疾患、月经不调、闭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炎宫颈糜烂、宫寒不孕不育、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静脉曲张等。 


纯手法、绿色自然、无痛

操作者专注、同在、陪伴

更有效,更安全、更放心,更有品质

精益求精、打造细节品质


栖凤堂---您的健康储蓄银行!

深圳福田景田北一街宏浩花园首层

尊享热线:0755-83536601


回族医学梦~我是新疆伊犁回族人”—马源泽:

  2014年11月28日在斯里兰卡举办第52届世界传统医学交流大学,世界153个国家认可的“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为主办方,邀请除西医主流医学外的传统医学专家和教授,以及各国传统的民族医师参加此届“世界传统医学交流大会”,来自斯里兰卡本国和德国、英国、瑞典、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中国等13个国家的医学界精英齐聚一堂。
  我非常荣幸的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演讲:“尊敬的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主席和专家教授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我来自中国的新疆·伊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给大家介绍的是家族传承的回族医学内病外治《提博气诊疗法》!题目是 “民族疗法提博气” 论文!”

  “提博气是民族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对人体生命和疾病的另一种全新认知的方式,它不同于西医学,但接近于中医学的推拿术。它是回族人独有的一种内病外治诊疗医术。它的特点是诊断全凭手感触摸;治疗仅靠手掌捋揉拉提,操作简便,易于就地使施,救治病人。治病范围是医学界的难点,治疗效果特别明显,往往立杆见影。更是贫困患者的福音,但它已经在社会上失传了。为了保护传承此医技,进行整理和编著”






颁发传统医学博士学位


国际交流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世界传统医学博士学位(国际交流医科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博气”是怎么回事?
提博气
回族民族疗法“提博气[转]
提博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十六、内气解穴之法
“提博气诊疗法”学习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