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常识:古代科举制度

    一、历史沿革。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于清1905年废止,历时1300余年。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关于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史学界向来有异议。许多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位于今南京夫子庙)。

二、考试等级及相关内容:

院试也叫“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

考试地点:县、府、州。主考官:地方学政。通过考试后身份:秀才,也叫生员、茂才。第一名:案首。考试时间:三年二次。

乡试考试地点:各省或京城。主考官:中央特派官员。通过考试后身份:举人。第一名:解元。考试时间:三年一次(子、卯、午、酉年8月。又称:秋闱。榜名:桂榜。

会试考试地点:礼部。主考官:钦差大臣。通过考试后身份:贡士。第一名:会元。考试时间:乡试次年三月。又称:春闱。榜名:杏榜。

殿试考试地点:皇宫保和殿。主考官:皇帝或委命大臣。通过考试后身份:进士。分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状元(鼎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三甲第一名:传胪。榜名:金榜(金甲)。

三、归纳与拓展

    1、分科举士。所谓科举,就是分科举士,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主要特征就是士子可以 “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其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这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2、考试科目。就其肇始而言,科举就是分“科”考核选拨人才,其内容、形式,乃至作为考试科目不断变化,各朝有很大不同。科举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考时务策,也叫试策。

    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设十科。唐朝科目众多,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主要科目。明代只设进士一科。清朝沿袭明制,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3、考试内容和方式。 

    重点说下明经、进士两科,其他略。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科考试内容变化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帖经的考法: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的考法: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相比帖经与墨义而言,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得第很难,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非常重要,或者说是十分关键人物。

      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作为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并没有形成永制。直到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武则天长安二年,还产生了武举。公元702年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郭子仪就是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5、宋朝的科举。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但“重文轻武”。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宋代的科举扩大了和应试录取范围,名额成倍增加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其次,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的做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誊录,就是在考官评阅试卷之前,派人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使考生的字迹在考官评卷时无从辨认。

    第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6、明朝的科举

        明朝科举制鼎盛时期。明代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员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院,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增生、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另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科考成绩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7、八股文。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四、“名词”解释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当代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如今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院均设教授,主管学院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院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京围】可以理解为,让子女进入高中了,父母想尽办法让小孩到北京上海等地读书。

      【进士】隋炀帝杨广设立

      【贡生】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相当于保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举考试名衔和等级名称
古代文化常识之五:科举制度 ◆中国编辑联盟网
科举制度知识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古(清)之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