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名校成功之路:4、东庐中学2

(2009-08-01 12:30:01)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9月22日,在教育局的组织下,全县中学校长和局部分科室成员组成考察团前往东庐中学进行了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中,通过一看学校环境,二听课堂教学,三听学校汇报,切身感受到了东庐学校细致的学校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深值我们学习借鉴。
一、学校管理网络脉络清晰,管理畅通,充满人文化。
全校只设教导处,总务处两大处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管理中多头重复,互相推诿的现状,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的政令畅通。
实行人文管理,倡导敬业精神,强调参与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发展,力求使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得到舒展,感受快乐。
二、校园文化因时制宜,张扬个性。
学校校园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每个教室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爱好特长将学生自己喜欢的名言格局或名人画像进行张贴,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以人为本,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避免了学校校园文化的教条主义和千篇一律。
三、鲜明的教学特色。
全校师生共用讲学稿。从集体备课入手,打破集体备课的空架子,实行教学合一。从教师角度来说有效避免了无教案上课、备教不一致的现状。从学生角度来说使学生预习从无形变有形,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家校联系看有效的促进了家校合作,使学生家长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家庭作业内容,以便更好的配合教师做好监督。更为注意的是在东庐中学讲学稿已成为教师检测的一种导向和手段,每月一次的月考,70%的内容来自讲学稿,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了自信,另外学生手中没有征订任何一种教辅资料,切实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和学习负担。
四、狠抓落实,强化监督。
办公室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与合作,严格落实“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原则,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报告之二

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目前我校在文化建设上,激励与约束机制上,对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下面根据考察学习情况结合学校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认识是基础,落实是根本。
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本次考察体会最深的一个问题就是落实问题。学校工作怎样去落实?检查、督促、制约就是落实。具体讲就是抓住没落实的事再落实;抓住没落实的人再落实;抓住没落实的题再落实。落实就要彻底,正如东庐中学赵主任所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抓落实就是要一个一个的事、一个一个的人、一个一个的题去逐一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教书育人工作上就是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能充分展示学校个性,“教育无小事”,整个校园环境的布置,要有鲜明的人文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以此熏陶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殊劳动。要建立有效的运行与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培养良好的教风、工作作风,进而建设优良的校风,不断把学校发展推向前进。
三、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加强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以充分挖潜为基础的,符合校情的良性机制,我们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内涵发展。加强学科建设,首先要抓住有特色的学科,大力扶植和加强建设,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上质量、上水平。要结合自身特色,通过重组、优化、调整、融合、创新,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构建合理的学科格局;要加大对学科建设投入力度,营造浓厚的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四、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指导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向有利于形成自主思维的方向去努力,让学生从好奇到探究、从自发到自觉,既兴趣盎然又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有自己的选择,说自己的话,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坚持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突破“教师为中心” 、“课本为中心” 、“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或氛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注重学生的自由活动。从而真正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
五、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师生团体工作的积极性。
东庐中学在评价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先整体后个人,注重合作,防止内部恶性竞争。所有评价均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尤其在年轻教师的管理与培养上,要求新教师一年成材。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考察,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使我们的管理思路进一步开阔,感受很多,感悟深刻。今后我们将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管理,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报告之

东庐中学“讲学稿”经验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减负增效靠的是“讲学稿”

 东庐中学曾是江苏溧水县的一所乡村薄弱初中,却凭借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在短短几年内连获殊荣:被江苏省确认为示范初中;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  
    东庐中学在几年前只是一所普通乡中。学校没有轩昂的教学楼,连黑板都是老式的黑漆板,学校的电脑除了一部分是上级新给配置的,其余都是城市学校淘汰下来的……当初,东庐中学也曾跟在别的学校后面苦苦地追求过升学率。但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东庐中学必然地每每败下阵来。在教育布局调整时,东庐中学一度成为撤并对象。在困境中,东庐中学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整体层次不高,但毕竟有业务能力稍胜一筹的。东庐中学在摸索过程中,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准备教案,然后拿出来经过集体讨论后大家共享,以促进所在备课组乃至教研组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阶段性测试中,最早试行这一办法的数学、化学组的整体成绩有了明显上升。此时,又有教师及时提出,这种供教师使用的文稿,可以略加变动后也发给学生一份,既可当作课堂作业,也可当作家庭作业,还可充当复习资料;既可明确学习目标,又可让学生少做笔记。于是,“讲学稿”诞生了。
   从1999年起,东庐中学尝试进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 
  “讲学稿”来自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讲学稿”草稿拿出;组长初审后提前两天发给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充实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这一文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讲学稿”不是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从2000年起,东庐中学开齐开足课程,停止了初一、初二的双休日补课,初三的周日补课以及寒暑假补课;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抽批部分“讲学稿”以了解学习情况的同时,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课内损失课外补”没了时间和空间。教师“穿新鞋”不能走老路就得改变思路,就得研究如何在课内做文章;给学生松了绑,许多课外活动得以全面开展起来。
   要问东庐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吗?客观地说,没有了家庭作业,但学生头天晚上要依据“讲学稿”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上课时释疑、巩固;课后复习、提高,的确也很紧张。可是,自主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并且自觉地刻苦学习。校方说,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主要是学生“动”了起来,而不是所有教师突然提高了水平。因此,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就不会感觉到负担重。
   东庐中学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六无”:一是基本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00%进入学校;二无外流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学生外流到县里上学的状况;三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四无不开课程;五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违规补课;六无是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而在这“六无”状态下,东庐中学的教学质量几年来一直位居县、市前列。《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2日第1版
 溧水县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   实施“教学合一”教学改革的经验
东庐中学地处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原来十分薄弱,加之离县城较近,曾经是骨干教师进县城的跳板,优生流失的现象也很严重。直至去年,学校仅有一名高级教师。作为一所曾经相对封闭的农村初中,他们也曾经和大多数学校一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里挣扎多年,加班加点机械训练,辅导资料泛滥,作业陷入题海,老师痛苦不堪,学生怨声载道,学校教育教学处于无序低效、低水平绯徊的状态。  
   1999年,年青的陈康金校长,怀揣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学来的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的教改经验,从一个学科开始,继而推动所有学科,发动全校教师,尝试进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几年来,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教学质量稳定在溧水县和南京市初中前列,连续多年被溧水县评为教学质量一等奖,2 0 0 3年东庐中学的教改实践被授予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陈康金校长被评为南京市名校长。同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示范初中的验收。  
   一、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的基本做法  
  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教学改革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第二部分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第三部分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第一部分:改革备课模式,备课组集体编写“讲学稿” 
  1、“讲学稿”的编写流程:“讲学稿”的编写是一种新的备课模式,它的特点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备课具体过程为:
(1)寒暑假各人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开学初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
(3)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
(4)备课组长初审后至少提前两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5)主讲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
(6)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上,任课教师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讲学稿”,即进行课前备课。
(7)第二天上课时师生共用“讲学稿”,教师课后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即“课后备课”),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优秀的“讲学稿”来自认真的备课。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过程完备,环环相扣,虽然看起来过细甚至繁琐,但它是务实的有效的。这种流程是能操作、可达成、有实效的,它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2、“讲学稿”的编写要求:   
该校“讲学稿的编写遵循这几项基本原则: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以上原则,学校对各科的“讲学稿”设计的编写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首先是“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注意“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学习。  
   第二部分:改革教学模式,师生合作实施“讲学稿”。   
“讲学稿”的生命在于实施,而“讲学稿”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讲学稿”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向他们提出了如下的使用要求:  
   第一,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在使用“讲学稿”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作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管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于教师,他们也提出了使用“讲学稿”的要求:   
  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第二,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第三,用“讲学稿”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的错误;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第四,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
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学过程中必须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攻“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二要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三要提高教学中的“导演”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第三部分:改革辅导模式,分段落实“讲学稿”    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防止教师留恋于旧思维、老办法,把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彻底改变过来,东庐中学紧接着实施了配套改革措施:废除三种做法,确立一项新的课外辅导方式。 
  一是禁止征订教辅资料。过去教师长期依赖教辅资料,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降,同时也导致学生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过重。于是该校停止了教辅资料的征订,要求全体师生一律使用共同编写、学校印刷、经济实用的“讲学稿”。 
  二是停止加班加点补课。从2000年起,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杜绝初一初二双休日补课、初三按规定补课,那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思想没有了温床,迫使老师改变思路,探究如何在课内做文章;学生的手和脑被解放出来,许多课外活动得以开展。  
  三是取消学科竞赛辅导。他们不办竞赛辅导班,把竞赛辅导由课外转向课内,由集中转向分散,“讲学稿”中能力题的设计,它既体现了竞赛辅导的要求,又使得每个学生有一试身手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是目标达成“周周清。该校之所以提倡“教学周周清”,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个接触、理解、内化的过程,解疑破难需要时日,知识的整合需要一个缓冲地带,一个章节的梳理过程往往是几种手段方式的调试过程。一天一清,一堂一清,似乎过于急促,难以内化,教学的氛围也不够宽松,囫囵吞枣往往导致消化不良;而一月一清的教学节奏过于松散了,缺了适度的紧张便难有情绪的亢奋、学习的高效。而“一周一清”便于把握教学节奏的轻重缓急,也符合初中孩子的认知规律。   
  “周周清”是在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测评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无论哪一类学生都会有不“清”的时候)查漏补缺。要求教师增强课堂反馈及评价意识,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息。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维护学生的自尊和继续学习的热情。 
  “周周清”是在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增加课堂上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增强思维的力度,加大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   
  “周周清”采用面批、个别教学及补标测试的辅导形式。其特点是分散辅导为主,集中讲授为辅;教学方式以学生自我纠错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适用对象是当周学习内容不能过关的学生。“周周清”的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由教师对本周学习未达标的学生义务进行辅导。   
二、东庐中学实行“教学合一”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教师教学方式与行为的改变。“讲学稿”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鼓励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少了,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如很多教师设计问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现为显性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的教学融入了新课程理念,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使教师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地发展。
     2、促进了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教师专业成长。改革的实践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积极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读书学习、交流研讨,提高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该校教师在县里组织的“理论学习与备课”的考核中屡获“优胜单位”称号。    该校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们由原来的疏于动笔,怕动笔变成现在的勤于动笔、爱动笔。    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缩短了青年教师培养周期。东庐中学原有的师资力量弱,为了加速教师的成长,适应学校教改的需要,他们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参与改革实践,多听老教师课,学校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都安排专人负责,包括备课的检查审核,上课、评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给青年教师压担子,缩短他们的成熟期。该校的青年教师有的才上岗一年,其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就排在了全县前列。目前该校教师已有2人研究生班课程结业,7人获本科文凭,1 8人本科在读,参加省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99%以上,学有专长一专多能,成为该校教师的自觉追求。  
   3、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讲学稿”的实施,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 
  4、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    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了学法指导和教学策略研究。    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使“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得到实现。    运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整合、优化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体现为:提前预习、优化复习;减少考试、重在感悟;激发灵感、增强自信。  
  “讲学稿”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实现了“教学合一”。“讲学稿”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目标明确、话题集中,教师教学思路活、学生思维容量大,围绕问题重思考和讨论,节奏快、效益高。    “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感教学”等,在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     
  5、促进教学管理的优化。“教学合一教学改革催生了学校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该校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刻板,造成教师行为与精神的双重紧张,领导更多地成为行政事务的领导。现在,教职工逐渐感到无效劳动减轻了,有形约束减少了,但无形的约束和责任却增加了,每个人都在树立和维护自己在学校群体中的形象。学校领导也从检查考核的角色中走了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管理之中:学校教学管理前移,从花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前移到指导“讲学稿”的优化;管理重心下移,只注重教法研究转变为注重学法研究;管理的理念上移,把教师教学业务和技能的提高上升为一种事业,一种学术的研究,一种价值实现的过程。  
  6、教学改革达到了减负不减质量的教学效果。由于不补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研究教材,精选试题。教师的功夫花在课外,课内精讲精练,不说废话。学校追求遵循规律的常态教学,追求务实高效的教学研究,追求平等合作,共谋发展的教学情境,基本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轻负担、高效率”的效果。该校2 0 02年中考参考率、合格率1 0 0%,均分512分,居全县第二。2003年中考参考率、合格率仍为1 00%,文化考试均分445.4,全卷全科合格率65.4%,居全县第二,全市前列。    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校实现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小学科教学得到强化,各项课外活动蓬勃展开,校本课程得以开发,学生特长得到了发挥。   
  7、教学改革使学校真正实现了“六无”  
  ①基本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 00%进入该校,三年来,除1人因年龄大,经劝说无效外出务工外,全部毕业。
  ②无外流现象,近三年,学校改变了好学生外流到县中初中部上学的现象,全部留在本校直至毕业,去年开始,南京城区的学生开始流入东庐中学借读。近二年,骨干教师也没有一位外流,新来的教师以能到这所学校为荣。     
  ③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④无不开课程,学校所有学科开齐开足。 
  ⑤无加班加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赶进度,扎扎实实、按部就班,初一、初二不补课、初三按规定补课。
  ⑥不买教辅用书、练习册。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讲学稿”预习、上课、作业。每一段时间,将“讲学稿”汇总成册,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而教师的教辅用书,则是校长每年寒暑假带领教师到城区新华书店选购,凡是教师需要的业务用书,校长一律签单报销。教师广泛涉及教材以外的信息,为精编“讲学稿“讲学稿”,精选练习题提供了保证。   
  总之,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认真,教得自觉,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都感到了愉悦,学校形成了宽松、和谐,向上氛围,得到了上级、社会,同行的广泛赞誉。当然,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要不断完善,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

我了解到,学校为老师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教学资料,但是,学生手里只有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案(附练习),就语文学科而言,另外还有作文、默写、摘抄等作业。比较有特色的是,他们还定期印发美文给学生。这项工作组内老师轮流做,所以负担不是很重。这样学生就有统一的资料可以阅读,也便于老师作适当的指导。至于是否批改,那是灵活处理的。但老师一般要检查。对不做的同学,也要盯一下的。事实上,学案上的许多题目,尽管老师上课已经讲了,但学生未必都做全。老师一但发现偷懒的同学,还是要找他补上作业的。但是老师不全批。强调一定要批的作业是试卷和默写。他们早上要上早读,晚上初三上晚自习,共四节课。第一节晚自习老师可以上课辅导二十分钟,到时打铃。第二节看电视新闻,有时老师也会让他们看会儿其他节目。第三、四节课还是自习,分到不同的学科,由相应学科的老师到班辅导

初中业务校长、教研员考察学习报告之四

(一)精细管理,打造教育奇迹的保障

1、精细有效的教学管理。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东庐中学在实行“讲学稿”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采用“堂堂练、周周清、月月考”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载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是以教师为主导,建立扎实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东庐中学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做实、做细每一个教学管理环节。三是以精神为支撑,建立发挥集体智慧的考核机制。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采用捆绑式的考核方式,提出学生发展的整体目标来激发群体的热情,有利于教师用集体智慧进行教学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教师与学生的群体跟进。

2、责任明确的学校管理。学校制度健全,既有对校内各层次管理人员的,也有对教学和其他方方面面人员的,且针对性、操作性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制度建设到过程落实,事事有人做,时时有监管,学校工作井然有序,各方面运转衔接良好。学校领导率先垂范,除校长外,所有教学管理人员都兼任班主任,都承担着学科教学及相关学科 “讲学稿”的把关任务。

3、突显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如教学楼的墙体中为每个学生设置了一个带有密码锁的小存放橱,方便学生存放书籍等,减轻了学生课桌上的负担;教室后墙的宣传栏中允许学生张贴自己喜欢的明星、卡通人物画像;每个教室中都安装了空调和用于收看新闻等重要节目的电视机;每天早读后学生集体高唱一首喜爱的歌曲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实用和效果,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温馨。如食堂、卫生间、宿舍和教室内外的警示用语、图画标示等,让人感觉到校园处处讲文明。走进这样的环境,你怎会忍心去说不文明的话、做不文明的事呢?

(二)学生、教师、校长,打造教育奇迹的主人

1、学生:朽木可以雕也

东庐中学没有“一流”的生源,却取得了绝对“一流”的办学成绩。有一些“三流”的学生,几乎都是些在别人眼中“教不好”和“难教”的一些“朽木”,但学校没有拒绝。三年的东庐生活,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但走出了不及格的行列,还迈进了优秀生的行列。在这里,“朽木”也可雕了。

在生源方面,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生源质量的好差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这是否会给长期埋怨生源差的学校一些启示呢?与其埋怨生源不好,不如面对现实拼命干。请你相信:朽木可以雕也。

2、教师:苦并快乐着

东庐中学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薄弱初中。之所以薄弱,表现在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没有高耸的教学大楼,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说是所不够示范的“示范初中”。但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示范初中”。因为这里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有过硬的教育教学业绩、有全校师生上下齐心的精神面貌。

这里的老师有一种吃苦精神。编制材料——繁,闲暇时间——少,额外工作——杂,加班费用——无。可老师们还是乐此不疲,不计报酬,不论劳累,以苦为乐,以教为荣。把吃苦当作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创造教育奇迹的竟然是一群整体素质不高的教师群体。东庐中学是一支标准的“杂牌军”,他们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要想在教学上超过他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背后需要吃多少苦、流多少汗?常人往往无法体会。这种心甘情愿的吃苦精神在当今又是何等的难得!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里工作的老师是辛苦的,但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每一个学生。不管孩子的父母是当官的,还是务农的;不管孩子的智力是聪慧的,还是一般的;也不管孩子的家庭是富足的,还是贫穷的,在老师们的眼里,人人平等。老师们既是生活指导老师,也是心理指导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品德的引导者。有这样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是幸福的,家长是满意的。爱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爱能端正学生的品行,爱能播洒学生自信的种子。爱,是老师们共同的语言。

学校就是一个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何愁学校人气指数不高、事业之树不兴!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合作似乎难以操作,尤其是平行班同学科的老师要想同心,似乎很难。但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教师之间不回避竞争,也不拒绝合作。他们知道,竞争需要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

从东庐中学教师队伍方面,我们是否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师的先天素质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后天的努力完全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3、校长:人生智慧的经营者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校长是一校之魂。”如果说一个好校长未必能办好一所学校,那么办好一所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在薄弱初中当校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金缺口大,人员关系杂,师资力量弱,生存压力大,发展步伐慢。校长作为学校的责任人,肩负着摆脱困境的重任。陈康金校长为学校筹集发展资金,不得不去当“三陪校长”(陪吃、陪喝、陪笑脸),面对这样的当家人,教师们怎能不感动呢?

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面前,他们信守“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在利益面前,他们信守“教师利益第一,校长利益第二。”试想一下,有了一个热爱学校的校长,我们的老师怎能不爱校?有了一个忘我工作的校长,我们的老师怎能不拼命工作?校长都知道:对教师的管理,从实质上来讲,是在经营人心,即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是要体现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赏识教师、激励教师、成就教师。使教师工作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校长成功地运用了情感管理铸就了教师的成功,即让教师有了满意感、归属感、成就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老师们又怎能不感到幸福!又有哪只“孔雀”愿意“东南飞”?

有句话说得好:中国缺少的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在陈校长身上,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在农村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不太遥远。

二、中篇:体会    创生奇迹,路在脚下

一群普通的学生、一支敬业的队伍、一位智慧的校长,创造了一个教育的神话!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精神在跳动,它的名字叫“感动”;有一种力量在流动,它的名字叫“机制”;有一种文化在涌动,它的名字叫“人文”。感动之余,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高扬的校长旗帜——有位校长才会有好学校 。不论是东庐中学还是苏州工业园区一中,都有一位富有远见的“领头雁”,一位作风正派、一尘不染的“掌舵人”,是他们带领学校摆脱困境,走向成功。

2、先进的办学思想——先想才能做到。成功的名校,共同之处是有一个好校长,好校长的共同之处是有先进的办学思想,虽然办学思想各个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思想,造就了各色不同的名校。东庐中学“教学合一”思想指导下的“讲学稿”,实现了脑力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找到了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苏州工业园区一中“人仁合和” 教育,为了学生的一辈子、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持续发展、未来生活幸福等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一座宝库在于它是原创的,又能符合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符合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的思想。

名校的成功首先在于教育思想的成功。东庐中学和苏州工业园区一中教育思想先进性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提出了一个别人想提不敢提,别人想做不敢做的口号。而是在于他们首先想到了,而且扎扎实实地做到了。他们没有停留在口号和理论的层面,而是用他们经年累月的实践,实践着并证实了他们的思想。

3、可贵的进取精神——有思路才有出路 。东庐中学是从薄弱学校发展起来的。如果不是因为有了陈康金,说不定这所学校早已不存在了。这也印证了“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的思想。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使东庐中学真正实现了“六无”(基本无辍学,无外流现象,无快慢班,无不开课程,无加班加点,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

三、下篇:发展  它山之石可攻玉

  (一)工作打算

考察结束后,我们将结合我市初中学校实际,借鉴一些名校特别是东庐中学的经验,着力在提高我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1、倡导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推广东庐经验。我市北辛街道的滕北中学、尚贤中学已于一年前率先实施“讲学稿”,效果显著。龙泉街道的滕东中学也于今年在初三年级先实施“讲学稿”,由并计划在全校推开。考察中,不少校长表示,近期将组织教师赴东庐实地学习。

2、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市教研室将组织召开“学习东庐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现场会。

3、教研室将成立由专人负责的东庐经验研究小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条件成熟后,将在全市推开。

(二)在使用“讲学稿”的过程中要注意

1、学校要相应修订管理制度和考评方案;要检查教师对“讲学稿”的批阅情况;要经常随机抽查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备教一致。

2、教师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批阅一部分“讲学稿”,根据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3、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

4、教师在教学中对“讲学稿”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5、要求学生要根据“讲学稿”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讲学稿”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三)使用“讲学稿”时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1、怎样保证“讲学稿”的质量?

建议学校安排专人拿出充足的时间、精力修订和完善“讲学稿”,以保证“讲学稿”的质量。

2、课堂中是否真正落实“讲学稿”的要求?

建议学校由专门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听课、调查学生等形式督促、检查“讲学稿”的落实情况。

3、“讲学稿”的印刷经费问题。

建议:一是压缩作业本定量,节约资金用于“讲学稿”的印刷;二是减少教辅资料的征订。

短暂的学习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东庐中学创造的教育奇迹;从陈康金和与他一起执教的这些乡村教师身上我们感受到东庐创生奇迹的那份朴素,那份执着,那份忘我。奇迹从哪里来?奇迹就在自己脚下,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更深深的期待着,像东庐这样朴素的教育奇迹,能在滕州教育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之特色    

 1、该校是一所农村普通初中,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全国的关注,被教育界人士称为“东庐”现象。东庐中学最受人瞩目的是“讲学稿”,即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教师实行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   形成共案。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

  2、该校教学考核的最大特点是捆绑式。即在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某科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该校共有25个班但不进行分流教学。该校没有设政教处,全校只有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教育教学工作都由教导处负责,德育在教学中渗透,教导处有1正5副6个主任,分管各年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分工不分科室。

 东庐中学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六无”:一是基本无辍学,学校学区内学生100%进入学校;二无外流现象,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学生外流到县里上学的状况;三无快慢班,学校严格执行平行分班;四无不开课程;五无加班加点,不赶进度,不违规补课;六无是不买教辅书,不用练习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
杜郎口学习体会与思考
杜郎口中學探索改革创新的历程与教益
高效课堂需要深思反省----教改探讨(103)
李炳亭:崔其升究竟超越了什么
特级教师 特别校长 特色课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