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舍得点评七绝诗作(四)

声明:舍得之间的诗词资料经舍得老师同意后始发醉月诗苑,推广诗词知识也符合舍得老师的传播精神,谢谢!

27号
二  七绝.清明近
春和日丽蝶分香,烟柳萦怀丝更长。
云卧江南山色外,不知何处是家乡。

人常说诗可解,诗也不可解,其实,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可解的诗。可解的那只是说明诗意比较晴朗明白,所谓不可解的诗,其实只是比较含蓄、含糊、摸棱两可的语意罢了。这是个欣赏角度的问题了,这个角度看是一回事,换个角度看又是另一番诗意。诗一出手,其实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了,有时候,作者本人的解释反而不重要了。作者放飞了个精灵,那么这个精灵便具有了生命力和独立的面貌。领悟到一番诗境,那他眼里的诗就是他看到的这样。千人千解,即是观赏角度不同而已。其实,诗所具有的魅力也多在于此。

这首绝句的特点是重在一个意味。意味长就是可以多角度去品味。赏析时我们不妨多角度来看看这个绝句。

角度一:

用前三句描景,最后一句提炼诗意焦点。起句是流连忘返,彩蝶扑春;次句是触景生情,柳丝化思丝,渐生乡愁;三句是寄云远望,思归故里。最后结句,用一个“不知何处”,反衬出对家乡的思念,那种有家不能归的无忘无奈的情绪。诗意铺展的过程是个渐进的,递进的,深化的过程,到最后用一个“不知”否定句,来对比这种思绪的怅惘和弥漫。

角度二:

还是用前三句描景,最后一句提炼诗意焦点。但对景色的描写,是一种平铺蔓延的铺写。起句写春,蝶舞花香;次句还是春,柳丝缠绵,烟花迷乱;第三句写一种醉,有前两句的铺垫,这第三句只是写的更抽象一点,形容的还是醉春之态。最后一句是结,那就是对前面的总结和概括,流连忘返,乐不思署,形同“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那么哪一种解读更贴切呢?其实都差不多,都说的通。角度不同,我们读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从创作手法的艺术性来看,结合题目,我更倾向于第一种。重点是次句和结句的搭配的出的结论,“萦怀”的“萦”字有种牵挂的味道。如果按角度二来看,那就重点在第三句和结句的结合,一个“云卧”的“卧”字,意味着疏懒和闲散。

结构上属于比较特殊,以结带转兼代结,每句的描写是有一定层次的,可视为一种设计。无可厚非。炼字上,起句略显得不够精练。起句的“春和日丽”比较平淡也比较俗。精确点说,“春和”是个广貌,其实已经包含了“日丽”的意象在其中了。将“春和日丽”用做其他的如自由诗一类的体裁可以这么写,但是作为近体诗,则嫌累赘叠复而不可取了。说他平淡而俗,原因也在于此。本诗的结句也有些口语化了,虽然诗意扣的还是比较紧凑,但是语句还可以更精练一些。

28号
邀朋提酒赏春香,剪断轻鸢放眼量。
忽见飞灰疑是蝶,回头但见墓烟苍。

读了两遍,觉得本绝句还是有一定的构思考量的,但是读之再三,总觉得缺点什么。这里写一个过程的片段,诗的大意是聚友赏春,游玩时忽然看到了扫墓之景。就这么简单。到底缺点什么呢?看来看去,觉得这里缺的是意的完整性。近体诗创作首先要做的是立意,这里说“意”的缺残,主要体现在诗的最后没有收束。

前两联很好理解,“邀朋提酒赏春香,剪断轻鸢放眼量”,说的是赏春。起句写的嫌罗嗦了,原因是我提到多次的“多动症”(一句之内不要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动词)。动词多了意自然就杂了,意一旦杂,那么就必然使得诗感为之不畅。“邀朋提酒赏春香”,这句里,“提酒”二字完全可以省略,它对整篇的诗意没有多大的增彩作用。想表现一种醉意,一种醉春之意,不一定非要借酒的。况且,这个“酒”字,与同句中的“春香”也构成冲突的意象。酒,自然会有酒香,那么,两香同现,是赏什么香呢?自然很难赏到“春香”了。可以考虑把“提酒”二字换成地名或形容环境的词,那么,就可以把意简化而集中了。

次句的作用,写作时主要要考虑到,它主要是应该承接起句的,对起句进行接引、舒展、细化或者蔓延,同时,要为转句留下伏笔。本诗的次句“剪断轻鸢放眼量”,根据前面对次句应该起的作用来看,其实和起句有些脱了,它在这的作用没有承接的作用,反而看起来也象个起句了,形成了所谓的“双起”。前面说的是“邀朋”“提酒”及“赏春香”,下句,至少要扣合上这其中的一个意象,是群游,是赏芳,是对酒。那么“轻鸢”(风筝)与之就比较隔了,而且去剪断它干什么?还有“放眼量”中的“量”字,其实是有思量的意思,是一种独立思考状。“量”的是“轻鸢”被“剪断”时的情景,这与起句的群游情景有什么关联吗?一点合理的关联都没有。这里注意这个“剪”字,是个主动的动作,在只能里毫无理由的。

“忽见飞灰疑是蝶,回头但见墓烟苍”转结二句要结合着看,因为这两句描写的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与前面二句所描写的相隔太远,远了不怕,但是必须要有内在的联系,有吗?看不出来。转句虽然用了一个“忽见”,形成了一个“转”,关键是你要转到哪里去?一首诗会有一个内在的诗脉的,是连续而不可间断的诗意脉络。意象上可以做各种转换,修辞上可以随意夸张跳跃,这只是艺术手法问题,但是诗脉不可断。“飞灰”来的就比较突兀,“赏春香”肯定不会去墓地里去赏的对吗?那么这纸灰(祭奠烧纸)从何而来呢?“回头”的回字说明是走过的路,身后有人烧纸,跑到你眼前来了,需要你回头寻找它的来处?这些,和起句是否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作者用“回头但见墓烟苍”来收尾,实际上没有起到收的效果,反而给人一种忽然语断的感觉,让人感到很憋,不舒服,而不是那种“意犹未尽”的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全篇看来,诗脉凌乱,意象混乱,语句也不够精练,比较所以而未加精细梳理。可大修。

29
逍遥君子志轩昂,手种当年百草芳。
野岭凄迷谁伴尔,朱弦曲里忆忠良。

这里写的应该是首怀念诗。诗意还是不错的,个结构也还可以,只是别地方遣词造句有待雕琢。

起句“逍遥君子志轩昂”里不妥当的地方是这个“志”字,如果换成类如“仪”或使用副词来取代它,当好一些。原因是它对“逍遥”和“轩昂”二者间的联系作用非常大。“逍遥”是个散漫悠然的状态,“轩昂”是对某人仪表或精神状态的形容,二者不是同类的词,所以只可以进行递进描写,但不可以并列描写。况且,“逍遥”和“志轩昂”是矛盾的,所以,提出上面对“志”字的修改建议。

次句“手种当年百草芳”,不适应的地方是“手种”二字。这“手种”在接上句之后,上句就是个主语了,而“手种”这时则成了“谓语”,那么,就构成了“现在时”状态的描写--君子手种百草。那么,后面接的“当年”与之就发生了矛盾。因为就本句读来,“当年”只能修饰“百草”的。所以,在遣词造句上,要注意合理性,避免语法错误。不然非常容易产生歧义的理解,或者容易对诗意产生干扰和扭曲。其实,不考虑格律是情况下,把“手种”和“当年”调换一下,在意思上就通顺了。

转句“野岭凄迷谁伴尔”是一种叹,其实就是对起句之“逍遥君子”的叹,这里的“尔”就是“逍遥君子”的代称。从诗体的结构上看,转的有些还是可以的,但是,因此次句写的比较混乱,所以产生了一些“隔”的感觉,从这转句回看过去,毛病还是出现在次句的时态问题上,这里不多说了。

看结句“朱弦曲里忆忠良”,“朱弦”其实本身就含有“曲”的意思在其中了,因此二者是有重复描写的嫌疑了。“朱弦”实际上是有典的,可参见出典《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还有,结句中的“忠良”也是指逝者并对其进行的褒扬。但是这个“忠良:是比较重的形容,不是谁都可以被冠以“忠良”二字的,那么,这就需要在前两句进行针对这“忠良”二字进行有所目的的铺垫描写了。前面写了吗?“逍遥”和“志轩昂”不足以说明他可以达到“忠良”的程度,次句的“种百草”比较贴近,但是这句很关键的话,却被作者写的很混乱,所以失去了铺垫的效应。那么,后面这句“忠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总言之,起承二句须修,重点大修第二句。

31号
十里山光接水光,春风拂柳嫩初黄。
可怜飞燕愁寒食,明月故人天一方。

“十里山光接水光”,看起句很有意思,一派山水都是“光”了,呵呵。这里的两个“光”其是不合理的重复,而且极易被曲解。“山光”之后就不要再“水光”了,二者可选其一,要么“山光”要么“水光”。我们都熟知这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知道“节物伤心还惙惙,山光经雨自涓涓”。可以看到,“光”和“色”的搭配才更出彩,有光无色,并不美。而且“山光接水光”这样的形容,也使得诗意浅薄了许多,缺少变化,流于俗白。

次句“春风拂柳嫩初黄”写的也不够精细。“嫩”和“初黄”其实是一个意思,这里还是重复描写。如果把“嫩”换成“叶”这样的名词则合理一些,不然,“嫩”和“初黄”都是形容词,连续不必要的叠加使用,是属于语法毛病的。这句写的过于随手了。还有,次句对起句也没有承接好,次句看来,也如一个“起”,在这里也够成了“双起”的局面,对诗之结构起的是个破坏的作用。前面写的是个貌,后面可以换景色,但是不能断诗脉。

转结二句一般联系都比较紧,所以结合来看,“可怜飞燕愁寒食,明月故人天一方”。前面二句山光水色的,而且春风拂柳,大好的一派春天景象啊,正适合“飞燕”自由穿梭,随意觅食。那么,何来的“可怜”何来的“愁”?“寒食”只是一个人为的节气节日,是人为定的,和燕子应该无什么联系,它愁什么呢?这句是个陈述句,那么就是在写实而不是假设,这种写实的句子也带不出什么联想之意。所以,如果要赋予其他的内涵想象,就必须改变句子的语气,比如用疑问句,或否定句。我在前时做七绝讲座时也强调了,七绝的转句,适合使用突兀精神些的语气句,所举的例子是推荐使用“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句”等等。本绝句的转句,作者如果用这类语气来写,那么,就可以避免上述那些矛盾的歧义了。看结句“明月故人天一方”实际上也有强说愁的意思。前面的“山光”“水光”的大肆铺染,肯定不是写月光,那么这里的“明月”来的是不是太突兀了?景色描写,是需要统一的基调的,意象的转换挪移,也要在合理的背景基调下进行,不然,就是一个字--隔。转句的“飞燕愁寒食”和结句的“明月故人”有什么关系?它们本该是一种续接递进,或者内涵扩展的联系,可是,这里并没有表现出来。还有,结尾用了“天一方”和前面的“十里”也发生了冲突,写上“十里”虽然不一定就非要限制在十里之内,但是,毕竟是一是数量词,他起的作用是起到一定范围约束的。结句“明月故人天一方”显然与这种范围约束发生了冲突,写后面的时候,全然不管前面写了什么,谋篇意识马虎了。


32号
泪雨痴随春雨扬,清明祭远叹沧桑。
情思万缕君知否,天上人间恨欲狂。

写了一个叹,写了一个伤,意思到了,但是写法上还需要做比较大的调整。

还是先一句句看吧。起句“泪雨痴随春雨扬”,两个“雨”字连用,是一种比较,也是一个比衬的手法。但是这里的“痴”字实属多余。“泪雨”其实已经是一种“痴”的状态了,而且有“春雨”配合做背景,实在没必要再强行加上那个“痴”字,写上“痴”,使诗意顿然失去了含蓄之美。我曾强调过,在近体诗写意时,想写什么意,就尽量不要写上这个意的直白描述。比如我们想写相思,那么,诗里就尽量不要出现“相思”二字,想写快乐的心情,就不要把“快乐”二字写出来。用其他意象比喻、比拟、反衬等,来描写出这个意思来,就是所谓的“艺术性”。近体诗之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是含蓄。为什么我们都把所谓的“老干体”看成很直白很不美的那种写法,所谓的老干体,缺失的就是这种含蓄美。这相当于我们做楹联的成联时,要求不犯题字。

“清明祭远叹沧桑”对起句承接的还是有所欠缺。欠在什么地方呢?欠在这个“叹”字。起句“泪雨”写的是个很悲痛之状,那么承句的“叹”不是哭状,哭完了?不是,在这里属于一个描写程度上的“隔”。如果把“叹”字改成“哭”字,是不是续接的更合理一些?读来也自然的多。还有,“沧桑”二字写的有点大了,还是前面有个“泪雨”的关系。谋篇,要落实到每个句子之间的互相照应。

转句“情思万缕君知否”,是个问,以问带转,是不错的。但是,这个转也要接上前面的诗脉的。起承二句,一是雨中悲痛(泪雨),二是清明感叹(叹沧桑),那么情丝之情,就没有被铺垫了。前两句的情感格调,不是情丝,情丝多是指恋人间的情感,情丝,也不是生者和死者间的感情联系,生者与死者,那是悼念,怀念。所以,虽然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在这里产生了一点隔。结句“天上人间恨欲狂”,明显是写的过了。这个狂“恨”,与前面几句明显不搭调。其实,有点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恨欲狂”就必然有非常之理由。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四句,细看之下,每一句的情调都是各不相同的,每一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性质、方向、程度等都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背景基调是不同而且混乱的。整体是低调的悲苍的,但格调就比较混杂,没有构成统一协调的旋律。这不仅仅是谋篇的不足,也是对情感描写的准确度的把握的不足。属于比较随手的凑句了,应该调整并精练。

33号
料峭春风冷土扬,机车载纸墓林旁。
禁餐奉上无花果,泪眼清明亦断肠。

起句“料峭春风冷土扬”,“冷土”二字是生凑的词了,“料峭”本就含有“冷”的意思了,“料峭”之风的吹拂下,土不冷也不可能,所以在字上就显得“意”重了。“春风”再怎么料峭,那也是春风,而春风所具有的意象,其实不仅仅是春天的风这么单纯,它更多的带来的是一种生机,一种清新之象。特别是用在诗的语言当中,春风更多的具备了清朗浪漫新鲜的色彩,那么,“冷土扬”是什么样的意象呢?冰冷,灰尘,纷扬。这样看,“料峭春风冷土扬”写的和谐吗?不和谐,至少作为诗的语言来说,是不可以这么写的。

次句“机车载纸墓林旁”,过于写实而缺少了诗意的美感。“机车载纸”这样的写法不是诗的语言,也是不必要的描写。诗言志,诗之主旨表现的是感受,情绪,思维活动。诗不是也不需要很具体的写实。“机车载纸”这么具体的每必要的细节的描写,那么,还需要不需要再写上怎么把纸装上车,怎么卸下来,……。其实,既然写到“墓林旁”,那么,怎么来的交通工具并不重要了。就好比看一幅中国画,我们要欣赏的画上的画意,一幅荷花出水图,看那花,看那叶,看那水,看这几样协调起来所构成的一种美。如果拿着放大镜去看那花茎上的泥点子,是不是不合适了?写诗就是要表现诗意,而诗意的表现,不应该被其他无关的景象物品或无关的事所干扰和破坏。

转结二句“禁餐奉上无花果,泪眼清明亦断肠”,其实转句和承句的表现是一样的。这种事件的过程的具体的描写,不是不能写,而是不需要如此具体细致的铺陈。取其一两样具有代表意义的,又有一定寓意的意象,就足够了。物象的陈述,其目的是为了情感的抒发,是为情感的抒发做铺垫,所以,罗嗦而不必要的具象描写,起到的不是铺垫渲染作用,而是对诗意破坏、淡化、干扰的作用。再看“泪眼清明亦断肠”这句,写的还是不够精练。“断肠”的意象就是伤心悲痛,“泪眼”写的其实也是伤心难过,那么二者放在一句中,是不是显得罗嗦而重复了?这句里,“清明”而字也属于可舍去的。起句的“料峭春风”其实已经交代了时间的大致时候,承转二句的景象描写,也看的出来是清明扫墓的情况,那么,“清明”二字其实已经包含在前面三句之中了,再写上,就属于多余了。近体诗这种体裁,精练,含蓄,紧凑,流畅,如果能作到很好,是需要下工夫的。

34号
清明草绽柳丝黄,细雨无边碧野伤。
梦里依稀鸿雁信,哀思远客寄家乡。

看起句里的“草绽柳丝黄”写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态,一种在一定的季节里才体现出来的草木生态。试想,如果是深秋或冬季,那么就该“是草枯柳枝光”了。所以,这几字所表现的其实就包含了一个背景,那就是时间。而起句“清明”交代是,同样是这内容。所以,如果想精练含蓄点写,就要把这两点错开来,而不要叠在一起重复描写。这句,初看来好象没什么毛病,但是总觉的有些平淡,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上面所说的那点---意象重叠,所导致的。

次句“细雨无边碧野伤”,与起句气氛格调不一致,也就是说没有起到“承”的作用。“草绽柳丝黄”清新赏目,“无边碧野伤”黯然灰色。这是上下句啊,这二句中间用的是个逗号“,”是一句话,而不是各说各的事,各唱各的调,那么,为什么要写出两种格调来呢?这,还是个谋篇不到的问题。诗法云,次句为承。承接不到,必然使结构塌软,诗脉离散。上下句不一致也不是不可以这样写,比如采用并列的或者对比的关系。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诗脉还是连续不断的。这里,没做到。

“梦里依稀鸿雁信”是转句。我们在诗里写上“梦里”的时候,是需要有条件的,前面要么做时间上无关的描写,要么,在前面做相应的适合做梦的时间或环境铺垫,比如夜晚,比如午后,比如酒醉……等等。在本诗前面二句如此这样的背景下,“梦里”则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也就是说,这里虽然是个“转”,但是转的比较“脱”。所有的“转”都是需要前面有脉络有铺垫的,不然就无从转起。再回看起承二句,不管写的是否混乱,但是毕竟是一种写实,而结句,写的一种“哀思”,这种哀思是什么呢?是乡愁?是悼念?要把什么“寄”回家乡呢?远客,寄回去的必然是乡愁。因为有了“鸿雁”和“家乡”的意象存在。乡愁,用“哀思”来形容是不确切的,哀思,是一种绝望态,是对死者的缅怀和悼念,这个思乡完全是两回事。

本绝句,虽然每句单看还比较流畅,但结构不稳,意象选取比较乱,可再修。

35号
(三)

春光明媚百花香,我躲家中蜜果尝。
宁与仙师学手艺,不同游客共赏阳。

这首诗,看来看去,总觉的象个打油诗。过于随意而薄了。“春光明媚百花香”,起的平常平淡,原因还是句中意象叠复的比较多的缘故。“春光”当然是明媚的了,不明媚的那就秋风冷雨而不是春光,也就是说,“春光”本身具有明媚的蕴意在其中,你还要说上“明媚”二字,那自然就平淡无味了。写自由诗,写散文,写一些对字数不限制,随意漫笔的文章,你可以这么写。但是写字数少,而且要求极其精练的体裁近体诗来说,这样写就是浪费笔墨,读来自然平淡的很。“百花香”三字,道理是一样的,花自然是香的,百花,那更是香上加香,写上百花,香自在其中,你还要再加一个香字,不说你意象重复,但也总使人读来平淡无味吧。

“我躲家中蜜果尝”是次句,这是典型的儿歌或流行小调的写法,所以谓之为打油句。近体诗,忌用俚语忌讳俗白之语。诗语可流畅,不意味着要用口语化。近体诗要用的语言是文言,是精练含蓄的经过艺术处理的文言而不是口语直说。第三句“宁与仙师学手艺”不仅口语化,是立意上也显得轻薄了。结句还存在则挤韵的问题,“赏阳”二字挤了,且凑痕明显。

艺术应该贴近生活,应该写一些我们身边所见。但是艺术表现是要有艺术性的,是需要雕琢的,需要艺术加工的,不是生活中的原样照搬。文学艺术,同样如此。生活中的口语化的流行小调,比如那莲花落,虽然有时也是合辙压韵,但那不是近体诗。我们都知道那个词是“诗庄词婉”,诗要庄,而不要油。俚语化是不可以的。

36号
无心又是清明节,忽梦村头更断肠。
已做飘萍八年了,唯余愁绪入行囊。

无心又是清明节---“又是”,是一种感叹。“无心”乃是指不经意间。起句是个自然的态,不经意间,又到了清明之日,写的还是比较自然的。

忽梦村头更断肠---这里可取的二字是“断肠”,这两字扣合上了起句的“清明节”。“忽梦”来的有些突然,这个词放在承句,按理是应该和起句的领字配合起来的,但这里没配合好。起句里有个“又是”,这是一个转折语气,那么接下来的这句就不该做转折语气了。这句如果用“忽梦”,那么前面一句就该平铺直写。也就是说,上下句配合而言,转折的语气不适宜过多,转折过多,容易使句意变的复杂或者艰涩难懂。还有,这句“忽梦”本身就是个转折的口气,那么在本句中又有一个“更”字,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家杂乱了。“更”是个递进或比较的语气,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递进也是一种“转折”,也就是一种变化。那么,我们看前两句,“……又是……,忽……更……”这样的关联词并没有协调起来,对诗意的影响是负面的,是破坏性的。从语法上看是语法错误,从诗脉的角度上看,是一种零碎断裂的。其实,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是不严谨的口语化带来的习惯,在写诗时很容易带出来。使之协调的最好办法,就是简单化,不要那么多曲折,意,越简单越好,不论是对全篇,还是对某一具体的句。

已做飘萍八年了---这个转句,问题还是出现在领字上。这句,其实是很口语化的,是写近体诗不提倡的。“已做”是多余的,可以省去。“已做飘萍”其实和“飘萍”没有什么区别,“飘萍”就是一种生存状态的形容,加上“已做”反而画蛇添足。这句简而化之就是“飘萍八年”,其余的字都可以省略了。“了”字做句子的结尾应该是个轻音,虽然在格律上没错,但是没有实际意义。这里的“了”不是“了断”的“了”只是个语气余音,完全没必要占地方的。

唯余愁绪入行囊---其实单独看,这句的诗感还是蛮好的,作为结句,诗意的收束和发散,味道都不错。但问题还是出现在关联词上。一般的讲,结句是跟着转句走的,三四句是配合表现的,那么,“已做”和“唯余”就构成了这两句联系作用的关联词。转句“已做”之后,尾句适合平铺直叙,用陈述句的语气更好。如果结句用“唯余”,那么转句就可以用陈述句,或者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句,都可以配合上。结句的“入”字也稍重了些。

37号
暮春烟雨敛红妆,碧岭鸦声欲断肠。
凭吊先人寒食祭,几杯清酒几支香。

暮春烟雨敛红妆---起句读来比较自然,“烟雨敛红妆”,写的挺美。但是这个“暮春”值得商榷一下,“暮春”多指晚春阶段,是否扣住“清明”时间,细究起来的话,个人感觉略有牵强。但如果广义上看,其实不是不可以。古来题写暮春之诗很多,于谦的《暮春客舍即景》即是“雨中红绽桃千树,风外青摇柳万条。借问春光谁管领,一双蝴蝶过溪桥”,还有一首《暮春》是“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杜甫的诗中也曾有一句“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借用古诗来读,其实更多的是想借鉴一下关于暮春时分春色的描写手法。取其诗意的角度,,暮春时多为春正浓艳之时。这里对起句的“暮春”说了这么多,盖因起句的景色氛围的描写,基本上为诗意就定了基调的,结合前人诗句赏析更有比较和趣味。“暮春烟雨敛红妆”,起的不错。

碧岭鸦声欲断肠---承句接合的略欠了些。烟雨中是否可以听到“鸦声”不得而知,但从个人感觉上看,烟雨凄迷时,这时“鸦”是不会叫的。即使叫了,也不至于达到“欲断肠”的程度。结合起句的景致,忽然听鸦声起时,可恼、可躁、可凄迷,但“欲断肠”则显得突兀了些。“断肠”之形容,当是悲痛到了极点,是很重的形容。前两句景色之铺垫,尚不足以达到这种程度。所以,判之为为了押韵而强凑之词,凑韵也。

凭吊先人寒食祭,几杯清酒几支香---这句里,“祭”字可商榷。“凭吊先人”本身就是“祭”所以不必再言之“祭”,但是这个“祭”字还少不了,因为后面的“酒”和“香”都是祭奠之品。所以只能琢磨这个“凭吊先人”几个字了,这几个字使得诗意平淡叠复而口语化,其没有起到一个转的提升作用,建议作者修改它。用转折性语气更强些的来取代它。结句“几”字重出,虽然起到宾列的作用,但结合转句,诗意略显平淡,句子用的也比较平常,没有什么余味可散发。这种结构语式,可以考虑再变化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点评七绝诗作(二)【舍得】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下)
【近体诗】七绝。诗友情
天空老师诗词讲座
诗学漫谈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