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江楼的诗文与楹联艺术

  在南京北面的长江之滨,狮子山上,一座高达五十多米的崭新仿古楼宇耸立在世人面前,隐约于金陵的晨曦与暮色之中,这就是最近落成,而六百年前朱元璋想建最终未建的阅江楼。

  阅江楼建于海拔七十多米的狮子山顶,狮子山原名卢龙山,在南京下关兴中门内,地势险要,是江边的制高点,附近建有烽火台,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曾在此地设伏,以八万人击退陈友谅的四十万大军。明朝理学家与军事家王阳明(王守仁,号阳明,明朝人<1474-1528>,先后任刑、兵部主事,领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其理学曾一度风靡南北二京,从者翕然信从,有《传录集》、《王文成公全书》)。在咏狮子山的诗中写道:

  残暑须还一雨清,高峰极目快新睛。
  海门潮落江声急,吴苑秋深树脚明。
  烽火正防胡骑入,羽术愁见塑云横。
  百年未有涓埃报,白发今朝又几茎。

  诗中描写了雨后暑清天净、江潮伴秋深的景色,由山河的壮丽联想到烽火战事,诗的后一部分泛着浓郁的忧患意识与志士嗟日短的情怀。

  南京狮子山阅江楼的建成,使南京的大江风光带有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亮点,将绣球公园、古静海寺、古城墙、龙江宝船厂遗址等胜迹结成一体。阅江楼建成后,为江南的名楼再添新篇,使王阳明诗中想像的阅江楼成为现实。王阳明在《登阅江楼》(因当时无楼,故其“登”应为虚拟)诗中写道: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沧情!

  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登临卢龙山时,赐名为狮子山,他为了壮大京师形象,镇服四方,要在山上建一座“阅江楼”。亲自写了一篇《阅江楼记》,并要求手下文人各撰一篇,其中翰林学士宋濂写的一篇收入了《古文观止》中。后人记载朱元璋借造楼之名撰文,借此事发现人才。并对建楼一事无人谏阻感到不满,并写了一篇《辟阿奉文》来表白自己对阿谀奉承的厌恶态度。

  现在阅江楼正面的廊柱上,有一幅题为朱元璋御制的楹联: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楹联以叠字为特色,由景及人,可谓触景生情,反映了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后的闲适心情。楹联题为御制,不知是朱元璋自撰还是御用文人的代撰。

  当阅江楼还在筹建当中时。淮阴荀德麟先生即为阅江楼拟有194的长联,联文如下:

  千仞崇椒,阅六百春秋,托起名楼。喜槛外江山,难足画图锦绣;浩浩荡荡,挟九派清混,吐海户云烟,驰劈浪鲸舟,飞孤骛落霞。吴头楚尾,岂上龙虎灵威?岂止秦淮灯艳?岂止层台耸翠?岂止扬子垂虹?幻真难测。总而言之,是处日新月异,天堑何限南北?
  几番桑海,因一篇题记,汇归怀抱,想眼前旧国,俨然舞榭歌台;哄哄闹闹,倾六朝脂水,集花间词韵,筑球冠城堡,作金陵春梦。断隧庚烽,时而帝王气盛,时而玉树花残,时而逸主偏安,时而袅雄摄统。荣辱漫嗟。到头来也,终为舜壤尧封,英豪且尽折腰肢。

  阅江楼建成后,刘宗意先生在报刊上介绍阅江楼与狮子山的历史掌顾的同时,撰二楹联如下:

  逾六百年历史风云,楼阁方成,须唤醒孝陵天子重评功绩;
  似三千界神仙宫阙,江山尽览,定招来砥柱贤才再作文章。

  一万里长江雄浑直下,追峰峦足迹,汇川泽襟怀,后浪推前浪,浩浩汤汤奔大海。或而跃日浮天、霞衔雾岭,或而拂风飘雨、岸浸云潮。玉带横,翠龙舞,彩虹卧,琼楼出,四面春光佳丽地,晶莹缥缈交呈,幻化无穷气象。巍巍然,更兰宫桂殿宏开,真有如画境、诗境、梦境,尽可悦目赏心、迎祥启瑞。
  数千年历史磅礴涌来,抱民族期求,记先贤典范,今人继古人,轰轰烈烈变沧桑。曾也披荆斩棘、手绘丰饶,曾也定鼎鏖兵、胸填悲壮。将军起,公侯封,粉黛咽,志士呼,十朝都会帝王州,屈辱繁华相替,驰驱多少英才。赫赫矣!再铁板铜琶高唱,正充满深情、豪情、激情,便当匡时济世、荡浊扬清。

  二楹联慨叹了阅江楼从动议到建成逾六百年的历史,建成后阅江楼的宏伟壮观,以及对现代文士再作佳文的信心与期待,特别是第二副长联,比昆明大观楼孙髯翁所撰的楹联更长,堪与其媲美。

  狮子山公园山门入口处的六言联是常国武先生撰,启功先生书的“已见河清海晏,犹闻狮吼龙吟”六言联。

  沿狮子山南侧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石枋,横额是尉天池所书的“江南第一楼”,两侧是一幅楹联:

  千古江声流夕照;
  九天楼影俯朝飞。

  进到阅江楼的门厅,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壁立在人们眼前,楼记金书,金光闪闪。两边立着二联由南京钟振振所撰,岭南陈永正式所书的金底乌字楹联:

  统万马,麾千军,功成百战人言信;
  一九州,宁四海,国瑞双悬日月明。

  联首的所嵌“统一”二字可谓道出了热爱中华民族,盼望华夏一统的炎黄子孙的心声,联尾的合字对,令人叫绝。

  台湾的陈立夫在九十九岁时为阅江楼欣然题撰一联:

  蛟龙东去欲探海;
  崇楼北望可阅江。

  楹联为陈立夫自书,书法厚实雄浑,和其内容一样气势磅礴,反映了作者开阔的胸襟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韵,联想到其对台湾回归祖国的赞同态度与对大陆山川与人文的关切,不难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爱国情怀。

  在阅江楼二楼厅内北面双柱上,有集魏原名句,原国家开放办主任胡平书写的对联:

  开眼向洋看世界;
  放怀作海纳乾坤。

  此联可令人联想到毛泽东诗词中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二句,上下联首恰好为“开放”二字,使人联想到阅江楼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目前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联想到入世、申奥成功与中国走向世界,近代名人的名句此时书于阅江楼上,赋予了新的含义。

  新楼落成之时,云集了海内外书家挥毫书写的楹联,给阅江楼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在阅江楼前门楼的前柱上,南京师范大学的书法家陈仲明书联:

  狮梦醒来顶天立;
  龙吟远去博海飞。

  后柱上,书法家常志成所书的朱元璋自题联:

  起兵濠上,先存捧日之心。
  定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在阅江楼的侧亭立柱上,书法家万宗耀的书联:

  东迎紫峰千年瑞气;
  北望金龙万里雄风。

  在楼侧立柱上,李三宝书联:

  吴楚名楼今则四;
  水天明月古来双。

  …………

  笔者登楼,遥望胜景,有感而发,不吝抛砖,撰二联如下,是为引玉,求教于方家:

  狮岭阅江,揽钟山紫气,驱狄虏,败友谅,治隆唐宋;
  卢龙沉史,聚天地英才,谋佳略,秉先哲,复兴华夏。

  鼎食珍宝,建邺犹忆,昔时见宝船航宝岛;
  钟鸣静海,金瓯尚缺,何日归海舟自海台。

  阅江楼的建成,一时吸引了众多中外名人争相游览,贺敬之、吴奔星等诗人及书画家在阅江楼也纷纷留下墨迹与作品。

  南面左侧的双柱上,89岁高龄的来自纽约的潘力生先生撰书的楹联:

  六代旧江山,楼阁千寻尊虎踞;
  九州新岁月,风涛万里壮鸿图。

  在阅江楼一楼的东侧,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书联:

  天地沉浮迎日出;
  古今代谢阅江流。

  在阅江楼二楼的北侧,有荣作楷先生书联:

  登楼畅览江奔海;
  望月微闻桂逸香。

  在侧亭的双柱上,万宗耀先生题有:

  东迎紫峰,千年瑞气;
  北望金龙,万里雄风。

  经过阅江楼主楼右拐,在狮子山的右岭,有一座玩咸亭,亭柱上有湘阴钟振振所撰,金陵常国武所书的楹联:

  山泽灵明星淬火;
  江风浩荡月流金。

  亭中有碑一座,碑额是雕刻精美二龙戏珠,碑正面是《重建玩咸亭记》,记述了玩咸亭名称的由来和重建之事,碑背面是明代方克所撰、现代书法家庄希祖所书的《玩咸亭记略》,其文如下:

  “金陵之静海寺,其东乃狮子山,其山既夷,有陵突起,维石岩,岩其上有泽中虚而明,克每爱其泉石之雅。嘉靖丙申,监督抽分爰与分司张子中除其泽之东,倚山面泽,重构小亭,与泽西旧亭相伍。亭成,僧以名请予,曰:山上有泽,其卦为咸,兹亭欲称其实,其玩咸矣乎,若乎泉之甘足以悦口,石之奇足以悦目,修竹茂林之足以尔休尔游,钟山如龙之蟠,其东澄江如练之绕,其西皆斯亭之可玩者,抑未矣。”

  碑两侧分别是两副楹联,其一为题咏金陵旧联:

  王者三百年,湖山俱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

  其二是题咏仪凤门的狮子山旧联:

  千仞丽谯辉日月;
  四周屏障合江山。

  经玩咸亭沿曲径蜿蜒而下,绕过朱元璋牵马雄立江边的塑像,经醒狮桥,至卢龙湖畔的挽波榭,挽波榭前二柱上是俞律撰,黄淳书的楹联:

  经天灵境长临照;
  匝地逝波能转来。

  榭背二柱上是单人耘撰,曹宝麟书的楹联:

  临碧波浣明月;
  倚青岫招白云。

  由挽波榭前行,经过一条修竹围成的小径,有一处用大石块制成石棋桌(围棋、象棋)、凳组成的景观,旁边一块巨石上刻有苏东坡的观棋诗节录。此处景观妙趣天成,环境优雅。

  再向前行,是一座造型古朴的揽秀亭,一丛紫竹倚立在亭傍的美石边,亭四周有狮、龙、马、龟象形石,维妙维肖。

  揽秀亭正面两柱上是单人耘、俞律集宋之问、黄庭坚诗句,王道云书的楹联:

  楼观沧海日;
  鸟度建康城。

  沿接亭的长廊前行,在廊出口的双柱上,是俞律撰楹联:

  激荡风雷,众人皆醒;
  苍茫云水,万物同滋。

  李瑞环同志在视察阅江楼时,指出:“修建阅江楼是很好的事,后人会给予很高评价的,可以找名人再写一篇好的阅江楼记,朱元璋那篇阅江楼记写过去多,写后来少。这类文章应该往前看,进行鼓舞后人,激励后人的发挥。但是也可借用其中精彩部分,江苏才子多,可找些人来写好这篇文章,说明为什么600百年来有记无楼,今天却有楼了,但是不要光讲一时一事,不光讲南京,要讲中国人,讲中华民族,讲中华大地的凝聚力,讲一代比一代强,总之,要借题借景,发挥好。”

  现在下关区区委宣传部、下关区旅游管理局正在向全国征集新阅江楼记和诗词楹联。相信不久即会有众多的佳作汇集阅江楼。

  (本文承南京下关区区委俞明书记、下关区旅游局费中发局长和下关旅游开发总公司张骏副总经理、阅江楼风景区文艺部负责人陶维钧,南京师范大学李立文教授、陆林教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作者撰联与注释

  阅江狮岭,揽钟山紫气,驱狄虏,败友谅,治隆唐宋;
  沉史卢龙,聚天地英才,谋佳略,秉先哲,复兴华夏。

  鼎食珍宝,建邺犹忆,昔时见宝船航宝岛。
  钟鸣静海,金瓯尚缺,何日归海舟自海台?

  注释:

  郑和在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南麓建宝船厂,建造创当时世界造船业极至的宝船数十艘,辅以大小艘只共300余艘,载员27800人,经台湾岛,七下西洋。

  第一副楹联的上联写狮岭江楼的景与有关朱元璋的历史事件。下联写狮子山麓静海寺与中国近代史的关联,写现代中国尊重知识与人才、科教兴国的战略与振兴中华的伟业。该楹联的各句均以动词始,以名词终。

  第二副楹联的上联“建邺”既为南京的别称,又喻明朝钟鸣鼎食强盛基业的建立与郑和下西洋的业绩,三个“宝”字,是喻郑和的号为三保(又称三宝),下联三个“海”字,喻四海一家。

  静海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航海家郑和等人下西洋凯旋归来而敕建,并赐额“静海”,意为四海平静,郑和晚年曾经住在静海寺。屈辱的南京条约胁约于此,静海寺旧址现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铸有巨钟警世。

 

附:李时珍赠刘世儒诗(字继相,号雪湖,以画梅著称)

  雪湖点缀自神通,题品吟坛动巨公。
  欲写花笺寄姚制,画梅诗句冠江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楹联游江苏】之五|南京阅江楼:吴楚名楼今则四;水天明月古来双
南京狮子山
阅江楼的书法与绘画艺术 陈育如
王民生|归故里
南京行:狮子山上阅江楼
我找回狮子山的六朝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