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朝——皇太极

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11月28日(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1612年(万历四十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四贝勒皇太极为四大贝勒。

1618年(天命三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次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1625年(天命十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1626年(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农历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登基为帝

皇太极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1632年(天聪六年)农历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他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1636年(天聪十年)农历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1640年(崇德五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1642年(崇德七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为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故,年52岁。葬于沈阳昭陵,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称帝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册封一后四妃,其地位远高于其他妃子:

 中宫清宁宫正宫皇后,孝端文皇后(1600年四月十九日-1649年四月十七日),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崩,年五十一。丧葬仪礼按清太宗丧礼之制举行,从初丧至百日内,顺治皇帝每天率诸王大臣行奠献礼,以示“尽敬尽哀”。次年二月,皇太后遗体火化后,少年顺治皇帝遣官将宝宫送回盛京,盛京文武各官出郊外跪迎,并恭送至昭陵与太宗皇帝合葬。谥号全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东宫关雎宫宸妃,敏惠恭和元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侄女,名海兰珠,孝庄皇后姊也。妃有宠于太宗,崇德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贤妃来吊,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生一子,二岁而殇,未命名。

 西宫麟趾宫贵妃,懿靖大贵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那木钟,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原来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福晋,林丹汗投降之后嫁给皇太极。崇德四年,额齐格诺颜及其妻福晋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次日,上赐宴清宁宫,福晋入见,称上外姑。顺治九年,世祖加尊封。康熙十三年,薨,圣祖侍太后临奠。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1605?——1652?),康惠淑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马.藻,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女。原为蒙古林丹汗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也嫁了皇太极。她收养有一个女儿,嫁了多尔衮。顺治九年十月加尊封为康惠淑妃,前懿靖大贵妃薨。

  巴特玛在入宫前是察哈尔汗林丹的窦土门福晋,并生下一女,于1640年嫁给多尔衮。以女儿18岁结婚计算,则女儿生于1623年。又以巴特玛生女时18岁推之,则巴特玛出生于1605年左右。她比娜木钟早一年入宫,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为次东宫淑妃,居衍庆宫。

  皇太极继汗位前,“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清太祖实录》卷五十七)即汗位后,也只立中宫皇后及西宫妃。巴特玛没有生育子女。1652年(清顺治九年)追封为“皇考康惠淑妃”。据此,巴特玛约死于次年或之前,死时年约47岁。

    皇太极的养女在清史稿中纪录有二,一是岳托的女儿,也就是代善的长孙女;二,皇太极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所抚养的蒙古女。据《清皇室四谱》中描述,贵妃所抚养的蒙古女“淑济”于崇德八年(1643年)七月嫁给德参济王之子噶尔玛;淑妃所抚养的蒙古女于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嫁给睿亲王多尔衮。更有史载,崇德二年夏,皇太极有一次做梦,梦见代善对他说:“奇哉!麟趾宫贵妃养女淑济来告我曰:‘有火自天降人宫中,殊为美观。我等幼稚,初见惊讶,后亦无恐’……”这至少说明了两个人物的存在:1.贵妃娜木钟抚养的女儿淑济;2.淑妃巴特玛·璪抚养的女儿(无名)。众所周知,娜木钟和巴特玛·璪原来都是林丹汗的福晋,她们所谓“抚养”的女儿,其实就是她们与林丹汗的女儿。史书称之为皇太极的养女云云,其实就是指那改嫁过来的拖油瓶。“淑济”这个名字在史书中是有记载的,但是巴特玛·璪的女儿在史书中却只有姓氏没有名字。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顺治登基后加封为孝庄文皇后(1613年二月初八-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就是大玉儿,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女、海兰珠的妹妹,四妃中地位最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十年二月,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只有十二岁,由兄长专程护送,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侧室福晋。皇太极死后,庄妃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福临当上皇帝,拢络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后来民间一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并把它与"世祖出家"、"世宗夺嫡"并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世祖顺治帝亲政,上太后徽号,国有庆,必加上。至圣祖以云南平,奏捷,定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初奉安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生一子,世祖顺治帝。女三,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皇太极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算,娶异民族的一后四妃可以说空前绝后。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皇太极与宸妃海兰珠: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享年52岁,在位17年。皇太极雄才大略,能征惯战,文武兼备,治国有方;他智除袁崇焕,劝降洪承畴,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然而这样一个以武功著称的皇太极却有儿女情长,他与宸妃的婚恋,堪称佳话。


皇太极的后妃见于史籍者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夫妻间的全部感情。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切娜多姿,端庄秀美,就生了爱慕之心,再加她久负温良贤淑的盛名,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肌肤雪白柔润,丽质天成,决不亚于那些“二八佳人”,同时她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再加那贤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二人形影不离,情投意合。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她贤惠温柔的歌颂。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在过去,即使在中富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人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
爱妃产子,皇太极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甚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宸妃更是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喜上眉梢。
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是个男子汉,况且他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了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夭,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人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皇太极抢人
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那香消玉殒的遗体。皇太极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皇太极,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
皇太极与宸妃情深意笃,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对宸妃的魂牵梦索,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的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人膏盲,死在清宁宫,灵魂追寻宸妃而去了,享年52岁。
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以武功见著、驰骋疆场的皇帝,竟有如此真挚的儿女之情,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了皇帝是人,不是神。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太宗皇太极诸女:

敖汉公主(1621——1654):固伦公主。皇太极的长女。其母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纳喇氏,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聪七年(1633)13岁时,嫁给蒙古熬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号称敖汉公主。班第在崇德元年(1636)被封为熬汉郡王,顺治十三年(1656)卒。十一年(1654)公主去世,时年34岁。

二女马喀塔(1625—1663):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二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三女、八女同母。后金天聪九年(1635)许配给察哈尔部蒙古林丹汗之子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孔果洛额哲。清崇德元年(1636)出嫁,时年12岁。是年,额哲受封为察哈尔亲王。六年(1641)额哲去世。顺治二年(1645)复嫁给额哲的弟弟阿布鼐。顺治十四年(1657)受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封为永宁长公主。后来改封为固伦温庄长公主。阿布鼐在顺治五年袭其兄额哲遗爵受封为亲王,后因“负恩失礼”被削去爵位并被处死。公主于康熙二年(1663)去世,时年39岁。

三女(1628—1686):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三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待氏哲哲,与皇太极之二女马喀塔和八女同母。后金天聪二年(1628)七月初三日生。初封固伦公主。崇德三年(1638)十二月许配给科尔沁部蒙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哥哥之子即许配给她亲娘舅之子奇他特。四年12岁时出嫁。崇德八年(1643)奇他特受赐固伦额骆仪仗,顺治六年(1649)被封为科尔沁郡王,八年闰二月去世。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十四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晋封为固伦延庆长公主。后改为固伦端靖长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去世,时年59岁。

四女雅图(1629—1678):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五女阿图、七女同母。后金天聪三年(1629)正月初八日生。初号固伦公主。七年许配给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哥哥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第三子,也是她亲娘舅之子弼尔塔哈尔。后来吴克善有罪,皇太极十分生气,欲断此婚姻,由于吴克善入朝服罪,仍维持其婚配。祟德六年(1641)公主年13岁时出嫁。八年(1643)弼尔塔哈尔被赐封为固伦额驸,康熙五年(1666)袭其父爵受封为卓礼克图亲王,六年去世。顺治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翌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受封为固伦兴平长公主,后改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康熙十七年(1678)闰二月去世,时年50岁。

五女阿图(1632一1700):固伦长公主。皇太极之第五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及七女同母。后金天聪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祟德六年(1641)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八年12岁时出嫁。索尔哈在崇德元年(1636)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初年去世。顺治五年(1648)阿图复嫁给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称巴林公主。色布腾为元太祖21世孙,顺治五年晋封为辅国公。七年晋封为巴林郡王。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阿图自嫁色布腾后,顺治十四年(1657)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为固伦和顺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公主为孝庄文皇后所钟爱。色布腾去世后,康熙十二年(1673)孝庄文皇后有病,康熙皇帝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后又多次到北京。三十一年(1692)沼设护卫长史视贝勒例。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时年69岁。

六女(1633—1649):固伦公主。皇太极的第六女。其母为皇太极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持氏,与皇太极的九女同母。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五日生。祟德六年(I 641)许配给伊尔根觉罗氏都统阿山之子夸札。顺治元年(1644)12岁时出嫁。六年三月去世,时年17岁。夸札在顺治五年(1648)因罪被罚锾。六年(1649)在公主去世一个月后也去世。

七女淑哲公主(1633—1648):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七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持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五女阿图同母。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六日生。初号淑哲公主。崇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顺治二年(1645)13岁时出嫁。五年去世,时年16岁。赐谥固伦端献长公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清实录》记载:祟德六年(1641)将公主许配给俄齐尔桑之子铿吉尔格。顺治二年(1645)却记公主嫁给俄齐尔桑之子喇麻思。《玉煤》只记公主嫁给铿吉尔格。而《清史稿》俄齐尔桑传却记顺治二年(1645)正月“其子喇麻喇尚主授固伦公主。”“公主表”认为这一矛盾的现:“当是铿吉尔格改名喇麻思译文作喇麻喇”。唐邦治先生又提出第二种可能,即“铿吉尔格为喇麻思之兄,公主先嫁其兄,兄死又嫁其弟”。我们认为这第二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文献记载公主嫁铿吉尔格与嫁喇麻喇的时间均为顺治二年(1645)。

八女(1634—1692):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八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待氏哲哲,与皇太极的二女、三女同母。后金天聪八年(1634)闰八月十六日生。初固伦公主。祟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顺治二年(1645)12岁时出嫁。十四年(1657)二月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被封为固伦昌乐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永安长公主。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巴雅斯护朗袭其父爵为土谢图亲王,是年八月去世。二十一年(1692)正月公主去世,时年59岁。赐谥端贞长公主。

九女(1635一l 652):皇太极的第九女。其母为皇太极侧妃扎鲁侍博尔济吉持氏。与皇太极的六女同母。后金天聪九年(1635)九月二十六日生。顺治五年(1648)14岁时嫁给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哈尚。八年哈尚去世。九年公主亦去世,年仅18岁,未受封。

十女(1635—1561):皇太极的第十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纳咧氏,与皇太极六子高塞、十三女同母。受封为县君。顺治八年(1651)八月17岁时嫁给瓜尔佳氏一等公辉塞。但是婚后不到3个月,辉塞就去世,公主一直没有再嫁,十八年(1661)公主去世,时年27岁。

十一女(1636——1650):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十女。其母为皇太极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与皇太极的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同母。崇德元年(1636)三月二十五日生。初号固伦公主。顺治四年(1647)12岁时,嫁给蒙古阿巴亥部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七年去世,时年15岁。十三年(1656)六月赐谥固伦端顺长公主。噶尔玛索诺木与公主结婚后,授与一等精奇尼哈番(子)。公主去世后,皇太极之兄礼亲王代善之女复嫁给他,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三年(1664)卒。

十二女(1637—1678):皇太极之第十二女。其母为皇太极之庶妃(不知姓氏)。祟德二年(1637)三月十五日生,初封乡君品级。顺治八年(1651),15岁时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头等侍卫班第。康熙十七年(1678)去世,时年42岁。班第在康熙十年(1671)任理藩院侍郎,三十年(1691)任理藩院尚书。三十九年(1700)去世。

十三女(1638一1657):皇太极之第十三女。其母为皇太极的庶妃纳喇氏,与皇太极的六子高塞、十女同母。祟德三年(1638)七月初七日生。顺治九年(1652)15岁时嫁给副都统瓜尔佳氏拉哈。十四年(1657)四月去世,时年20岁。

十四女(1641一1703):和硕长公主。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佳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因其父吴三佳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养女一(1615—1637):和硕公主。皇大极的从兄克勤郡王岳托之第一女,皇太极抚为己女。其母为哈达纳喇氏。号和硕公主。天聪二年(1628)14岁时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曼珠习礼。祟德二年(1637)册封为和硕公主,是年七月十九日去世,时年23岁。曼珠习礼与公主婚后,赐号达尔汉巴图鲁,祟德元年(1636)封郡王,顺治十六年(1659)晋封为和硕达尔汉亲王,康熙四年(1665)去世。

养女二(生卒年不详):皇太极康惠淑纪博尔济吉持氏巴特玛·璪所抚养的蒙古女,皇太极命其十四弟多尔衮娶之。而多尔衮的10个妻妾中有6人是蒙古族。

太宗皇太极诸子: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皇太极
皇太极皇后妃子表
历史趣谈:16个媳妇儿24个子女,一张表搞清努尔哈赤复杂家庭关系
清朝公主列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