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课堂的节奏要跟着学生走

数学课上,一位教师教学“试商”的内容。教师问学生:“500除以63,商等于几?”有学生脱口而出:“商等于7。”看到这个平时一贯优秀的学生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教师显得有些懊恼。课后,教师谈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是试商,就应该体现出“试”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另一次数学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几排花,有红花、黄花、蓝花、粉花,然后问学生:“哪种颜色的花多?”
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说:“我知道!”教师随即示意该生坐下。
有的听课教师认为,这两位教师的教学太拘泥于教学设计,没有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及调整教学思路。课堂的节奏应该跟着学生的变化走。
以上课堂情景确实存在争议,但在这两个案例中,笔者更认同这两位教师的处理方法。
学习是需要过程的,任何学习都会有一个求索与思考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会因人们思维特性的不同而产生思维速度及深度上的差异。在数学学习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保证一定的思考时间,此时的课堂更有可能是沉默的甚至是沉闷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的时间绝不是浪费,而是学生锻炼思维的过程,在平静的背后是学生复杂的思维活动。
当然,实际的课堂情形是多变而复杂的。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及思维能力的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水平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思维相对敏捷,在课堂上就有可能打断教师的教学等待,如那位脱口而出“商7”的同学,及那位一下子就能分辨出“哪种颜色的花多”的同学。而相反,有的学生就有可能相对迟缓,思考过程要相对长一些。教师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
教学要关注第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是课程专家反复强调的。但当这样一种教育思想与教学情境产生差异时,却往往导致状况不断,有时会令教学流于表面。
在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现实状况下,要真正实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十分困难。我们的课堂需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判断底线。只关注少量的精英学生,或只照顾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都是不现实与不公平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般以思维水平处在中游或稍靠后的同学为基准。因为教师们知道,只要他们掌握了就说明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而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或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般都是依据这部分学生即班级平均水平设计的,这也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设计思想。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以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学会了某一教学内容为依据就随意改变教学进程,因而有时教师要有意“抑制”一下特别聪慧的学生发言,或给他们设置更难一些的问题。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思维较快就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时间及思维训练的机会。笔者曾读过一位留学人士写的文章,文章谈到西方有些中学不太欢迎中国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数学“水平太高”,上课老是抢先发言,因而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思考。相信许多人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求学时期很怕一些特别聪明的同学一下子把问题的答案讲出来,无形中给自己和其他同学带来了压力。
因此,“课堂节奏怎样才算跟着学生走”是教师需要作出的一个教学价值判断。教师要弄清哪些学生的学习能体现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特点,而遵循这样的学习节奏,才是教师所需要体现的课堂节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
1 新媒体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感悟
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略谈我的教学风格与原则
听特级教师朱乐平讲座后的心灵触动
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构建差异化或回应式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