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纵论苏东坡的成才环境
    作为文化巨人,苏东坡的成才环境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环境育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创设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培养,环境(重点为家庭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如何,就具有了现实的积极意义。
    苏东坡的成才环境究竟怎么样?其家庭和人际环境如何产生作用,这不应该只是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了解它、研究它、宣传它将有利于启迪今人和后人,从而有意识地探索和创设最佳成才环境。
    《苏轼评传》开篇写道:“宋仁宗景礻右      三年(公元1036年)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在四川眉山县城内纱縠行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一代文豪苏东坡呱呱坠地了。”
    苏东坡究竟出生在眉山城内或是乡下,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和说法。眉山三苏乡的长期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纱縠行”之名,一见于东坡《志林》:“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又见《天石砚铭叙》:“某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由“僦宅”可知,“纱縠行”并非苏家的祖业,也并非程夫人娘家的房产。最初实实在在是租赁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交代:此房在苏家迁居后,由程夫人的侄子程之问继续租赁。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说:“庆历三年(1043年),轼始总角入乡校。”乡校,由《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得知,本是古代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其功能宋朝也许会有变化,但至少,地处州城内的学校,苏轼不会信口叫做“乡校”。又《志林》在介绍幼时同学陈太初时,苏轼道:“太初,眉山市井人子也”,揣度其视角与口吻,亦以乡下孩子为宜。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讲:“今夫轼朝生于草茅尘土之中,而夕与于州县之吏”,“朝生于草茅尘土之中”,绝非自谦自贱之辞,应该说是客观事实,即苏东坡出生在茅草繁茂、尘土富集的眉山边远乡村(今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民国《眉山县志》卷五:“拨股祠。刘鸿典记云:眉城纱縠行有三苏祠,旧相传为三苏故宅,而州西七十里有拨股祠,亦相传为三苏故宅。说者谓三苏父子皆生于拨股祠,既乃迁于纱縠行,理合然也。……吾师李西沤先生侨寓眉州,……周览拨股祠基址,而慨然叹曰:形如飞凤,秀气特钟,此真三苏故宅也。”笔者亦曾亲自到三苏乡考察,联系三苏诗文联想推敲,从而深信不疑。比如:一、苏家本世代务农,苏询承继的“山田一顷”,非买非赠,维持生计,自述要“力耕而节用”。无论亲自耕种或经营管理,那时必定离家不远。眉山城四周一马平川,何处有“山田”?而三苏乡“山田”、山地举目皆是。二、苏轼十分老练地牧放牛羊,绝不是游戏。相对封闭、孤陋寡闻的小东坡还在牛背上专心读书。当时,眉山城内郊外,牧放一两头牛犹可理解,至于“前有百尾羊”,“寻山跨坑谷”就根本无此环境条件了。而拨股祠一带则完全具备。
……如此等等,苏轼生于拨股祠,主要成长于纱縠行的传说就不是无稽之谈了。
    这段经历,一是使苏东坡对当时农村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疾苦、愿望有了切身感受,为他终身关注农民问题、不断探索解决办法,甚至为其利益奔走呼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农村生活的锻炼,赋予苏东坡一副强健的体魄,使他承受了刻苦攻读、呕心沥血笔耕不断,宦途失意的打击与磨折,难能可贵地活了六十六岁。三是锻炼了他的生存能力,当他被排挤出统治集团、流放困厄之时,到处都可以找到朋友、支持同情者,解决生活问题。
    当然,象苏轼是否出生在拨股祠这样的问题,还可以讨论,如果有新材料发现或考古证明更加服人。
苏轼《监试呈诸试官》进一步表示:“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见《苏轼诗集》第二册)。《跋李伯时卜居图》说得更明白:“余本田家,少有志丘壑,虽为扌晋      绅,奉养犹农夫”(见《东坡题跋》卷五)又《题渊明诗二则》再讲:“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山中人”、“田家”、“世农”,苏东坡把自己的出身、出处表达得够明白的了。
    至于苏东坡青少年在眉山的生活状况,有几处值得特别注意:一、《书晁说之考牧图后》称:“我昔在田野,但知羊与牛”,真正而非“作秀”,当过放牛娃、牧羊人。二、“东坡年十余岁,在乡里,侍老苏侧,诵欧公《宣召赴学士院仍谢对衣并马表》,老苏令坡拟之,……”(见《侯鲭录》)。三、“东坡尝与刘贡父言:‘轼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何物?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见《曲洧旧闻》)。四、1078年,苏东坡在徐州太守任上写的著名《浣溪纱》词也说:“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身为太守之尊,公开宣布当初自己是农民子弟,何其坦诚之至!这些各个时期本人和他人的诗、词、文,充分说明苏东坡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同时,并且不是什么“神童才子”。他所取得一切成就,都是后天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并不断创新的结果。
    那么,苏氏一家又何时住进眉山城内纱縠行的呢?根据笔者的研究,比较合情合理的时间是苏东坡十二岁祖父苏序逝世后的当年,即1047年下半年。眉山一带蚕桑业相对发达。顾名思义,“纱縠行”可能是传统的丝织品及蚕桑生产工具的交易场所。《蜀中名胜记》卷十二谓苏氏故宅在纱纟泉街(见《苏轼年谱》)。苏辙的《蚕市》、苏东坡的《和子由蚕市》,两兄弟为官后一唱一和,十分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眉山蚕市的活动情景,充分表达了对家乡农民生计维艰的关心与同情。苏东坡的《和子由蚕市》甚至写到观察蚕市对两兄弟学习上的影响:“忆昔与子皆童  ( uàn),年年废书走市观”。苏氏兄弟每年都到眉山蚕市上玩耍、观察,说明苏家在纱縠行的时间长、印象深,成才环境特别。而且可见:兄弟二人的行为志趣,与市民子弟和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具有很大的差异。
    再说纱縠行当时苏家是否“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这样描述:“在纱縠行,有一座中等结构的住宅,自大门进入,迎面是一个漆有绿油的影壁,使路上行人不至于看见住宅的内部。影壁之后,出现一栋中型有庭院的房子。在房子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片菜畦。在这个小家庭花园之中,花和果树的种类繁多,墙外是千百竿翠竹构成的竹林。”林语堂先生的描述除了移花接木,还带有梦幻色彩,显然是把《东坡志林·梦南轩》中苏轼无礻右八年八月十一日的梦景也当成了现实。
这一点,还是苏辙、苏洵的诗文比较可信:
    《次韵张耒见寄》言:“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这与苏洵《与欧阳内翰第三书》所言“洵离家时,无壮子弟守舍,归来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之家”情景一致。实地踏勘,更与今天三苏祠的方位十分吻合。其《藏书室记》道:“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产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看来苏洵确实“有书数千卷”,但是存放在书匣里。其内容,处置办法都一清二楚。苏家的书房叫“南轩”,苏洵取名为“来风轩”。苏辙《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称:“念昔各年少,松筠   (bì)南轩。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文章风云起,胸荡渤氵解  宽。不知身安危,俯仰道所存。”南轩四周是松树、竹子,兄弟二人在此闭门攻读,讨论天下大事,豪情满怀地大写“放胆文章”,按君子之道行事。这才是可查可信的家庭环境与文化氛围。
    查《苏轼诗集》《答任师中、家汉公》,在这首徐州太守任上酬答两位眉山老乡的五言诗中,作者深情地回顾了三苏父子与当地名士史经臣、任夫子等人的交往,以及自己现在对官场沉浮的感受,其文字十分浅显:“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礻右   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皇礻右年间(1049-1053),苏洵闭门家居眉山纱縠行时,卓落不群。出了家门,竟没有地方走动,只有家住“郊墟”即眉山城郊的老儒史经臣热情欢迎和款待苏氏父子及任师中兄弟这样的朋友。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无论从情理上以及从诗的叙述主体分析,都是四十二岁的苏东坡(“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自证)对“老史”家庭环境回忆的亲切描述。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亦曰:“少时所居书堂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与苏辙所言的情景大致一样,而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在场景、氛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对德隆望尊的眉山老儒、“豪伟人”史经臣,身分与环境却完全契合。
    苏轼《史经臣兄弟》说得非常清楚:“先友史经臣,字彦辅,眉山人。与先君同举制策,有名蜀中,世所共知。沆子凝者,其弟也。”史氏两兄弟道德差异很大。史经臣“笃于节义,博辩能属文,其《思子台赋》最善。”他终生没有做官,活了六十岁,没有儿子。按1057年苏洵《祭史彦辅文》推算,他比苏洵年长约十二岁,是名正言顺的老大哥。苏洵为他办了丧事,立了同宗族人为后人,并特派苏轼(刚中进士,奔母丧在家)前往史家吊祭。高情厚谊,可见一斑。只是史家从此衰落,后人“今为农夫,无闻于人。沆亦无子。”
    经常受到史经臣热情款待的还有“任夫子”,这“任夫子”亦是眉山杰出人士。苏轼《送任亻及  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一诗道:“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壮盛日千里。”据《宋史·任孜传》:任孜字遵圣,两兄弟均有名,弟弟叫任亻及       ,即任师中,尝通判黄州,当时人称大任、小任。任孜为官比三苏早,以学问气节雄乡闾,名声与苏洵相上下,仕至光禄寺丞。后来苏轼《任师中挽词》称:“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1059年,三苏父子料理完程夫人丧事由水路进京时,苏轼有诗《泊南井口期任遵圣长官,至晚不及见,复来》,苏辙也为这次与同乡“大任”的会见写诗纪念。中华书局《苏轼年谱》载:“或亦别任亻及 ”,由此可见,苏东坡与任氏兄弟关系深厚,时时可吐真言。苏轼另有《答任师中次音员  》、《京师哭任遵圣》等诗传世,情谊可谓生死不变。照实说,当时任氏兄弟无论学问、官职、名声都不算小,子孙亦发达昌盛,在《答任师中、家汉公》这首诗中,苏轼总是以钦佩甚至羡慕的口吻述说:“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身为徐州太守的苏轼特地恭贺任师中升官泸州:“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
还是回头来说史经臣、苏洵、任氏兄弟三者的关系吧!
    在苏轼的心目中:“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按庞德公,本是汉末名士,居襄阳岘山,从不进城市。诸葛亮、司马徽、徐庶等常从之游。在襄阳一带名士中,庞德公年高有德,最受尊重。这首诗中,苏轼无疑是用他来暗喻史经臣的。这三家的亲密交往,苏轼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想在心里,对苏轼的成长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说得多么明白,苏轼接受教育开导的态度何其端庄!只可惜大批的苏学研究者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林语堂先生开始,不少人对“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两句诗比喻的人物关系,没有从诗中具体人物各自的年龄、性格进行认真细致的体会分析,反主为客,把史经臣一家上下盛情款待苏氏父子、任氏兄弟,理解成闭门读书的苏家大办招待,因而史经臣这位眉山老儒优雅的家庭环境,如“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加上“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就一古脑儿转移给了苏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才的重要基地,在交通信息不够发达的农耕时代对人的影响尤为巨大。其自然环境的潜移默化,文化氛围的薰陶,重要关系人物对人生目的的确立和制约影响,都是值得重视的。
    如果从苏轼《京师哭任遵圣》一诗所介绍的情况分析,“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文章得少誉,诗语尤清壮。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其才干、性格、气节、为官态度、个人命运与苏轼本人何其相似乃尔!我以为,在苏轼(包括苏辙)成才的人际环境中,任氏兄弟对苏轼的影响不容低估。
    苏东坡一生酷好读书,后来也写过“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之类的诗句。因此,似乎苏家“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也说得过去。其实不然,张和尚的帽子毕竟不能随便就戴在李和尚头上。这关系到究竟坚持一种什么学风、文风的大问题。
    在苏东坡的青少年时期,眉山苏氏属于显而未达的人家。苏轼《眉州远景楼记》介绍:“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当时眉山人重视学习经术,门第观念非常浓厚,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程度很高。而苏氏一族,既无强有力的政治背景,又无稳定厚实的经济基础,比起眉山的孙氏、程氏、任氏、石氏、史氏、陈氏、家氏等,其社会地位、声誉都不见得高。1024年,苏涣(东坡亲叔父)登科做官的轰动效应,无形之中,喜剧般地改变了苏氏在眉山的社会形象。年仅十五、六岁的苏洵才有了“从士君子游”的条件和机遇。可以说,苏洵是沾了亲兄苏涣的光由此挤进眉山“士大夫”交游圈的。苏东坡成才时,眉山可谓人才济济,群星闪耀。从苏轼《答范舍人书》得知,与东坡同科推举礼部参加考试的达四五十人,中进士者就有十三人之多,“诗书城”已见端倪。
正是当时眉山这种比较稳定的“士大夫”交游圈的形成,逐步扩大了日后三苏父子的视野,灵通了有关文坛、官场的信息,始终激发着三苏父子的上进心。
    在苏氏眉山的交游圈中,母舅程氏无疑对三苏的影响、刺激最大。苏轼《书外曾祖程公逸事》说:“已而外祖父寿九十。舅氏始贵显,寿八十五。曾孙皆仕有声,同时为监司者三人。玄孙宦学益盛。”显然程氏是当地典型的世代官宦人家。1024年,苏轼亲伯父苏涣登科为官的轰动效应,使眉山人对苏氏刮目相看。苏轼外祖父程文应,官大理寺丞;舅父程浚与苏涣同科进士及第。1027年,苏洵娶妻程氏。程夫人极有教养,勉夫教子,名扬天下。由苏轼兄弟提供素材,请托司马光写的《程夫人墓讠志铭》称:“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生活的落差她不仅适应了,从而赢得苏氏老少的称道;而且她明大义,卖掉程家所有陪嫁品,亲自料理家庭生计,使苏氏“不数年遂为富家。”其最明显的标志是苏家有了终身褓母任采莲、杨金蝉及“二婢子”(使女)等,这样为三苏父子刻苦攻读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如果从1027年苏洵、程夫人结为夫妻算起,苏程两家交好达二十多年。1050年苏轼的三姊“适其母之兄程浚之子之才”,表兄表妹亲上加亲。苏程两家关系,热乎到了顶点。只是两年后,三姊因受程家歧视虐待早死一事才导致苏程两家“双料铁杆亲戚”公开断交。
不言而喻,苏、程两家交好之时,作为世代官宦的程氏一家会对苏洵发愤读书,轼辙两兄弟参加科考产生积极的影响;两家的断交,为洗雪门第悬殊而形成的屈辱,必然更加激发三苏父子振兴苏门、赶上和超越程氏的强烈愿望。
    经过四年的精心准备,在结识雅州太守雷简夫、益州张方平等权要名人并得到鼓励支持、推荐的情势下,三苏父子终于雄心勃勃,意气昂扬地踏上了京城求试求官之路。
    在眉山这块沃土上孕育成长的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从此登上封建社会相对繁荣承平的北宋时期历史大舞台,交上千古令人咏叹的精彩答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史钩沉▌苏东坡是农民吗?| 作者:刘永
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
眉山三苏祠,苏东坡一家的川居岁月,诗酒趁年华
苏洵、苏轼和苏辙成功背后的女人是谁?
欧阳修说苏轼考试时用的典故好,出处在哪里?苏轼:“我编的!”
*****文豪苏东坡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