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课堂22问
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带给人们众多启示,在新课改的行进路上,教师有迷茫,校长有困惑……为此,本报梳理了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22个问答,以期能够解决部分问题。
课改,是必要动作吗?
1.课改是不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教育均衡包括教育硬件的均衡和教育内涵的均衡。硬件均衡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内涵的均衡发展。硬件均衡是内涵均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实现内涵均衡的根本途径不是“教”的均衡,而是要解决学生“学”的均衡,要解决“学”的均衡,就必须构建一种在教师引导和服务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的均衡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课改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
有些人在谈到教育均衡时认为,只有平均分配包括教师、生源等教育资源的均衡才是真正的均衡,但其实,真正的教育均衡发展在课堂。只有改革真正进入到了课堂层面,教育改革才能进入深水区,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独学、对学、群学,自学、展示、反馈。高效课堂整个主张的建构始终围绕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重建教学关系,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变“师中心”为“生中心”。
2.我们学校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较好,不课改行不行?
答: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师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好,是难得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课改,将会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业水平会提高得更快。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更浓,把教师从简单重复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地备课和辅导中来,投入到新课程的研究中来,这同时会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课改能为优质学校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适合的环境。课改将给优质学校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带来新的机遇。
3. 学校准备进行课改,校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答:课改是一项逐步开拓、不断深入的大工程,校长在其中扮演着总工程师的重要角色,既要有进行课改的勇气和魄力,也要有深入实践的智慧和能力。在课改中,校长应该拥有“二度”、坚持“三力”。
“二度”指“认识有高度、推动有力度”:
认识有高度。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校长不但要顾及学生现实的升学需要,更要站在培养人才的高度,在思想上相信课改、重视课改。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改为工作格局的核心,重新构建课堂模式,让学生充满成就感、让教师充满幸福感、让校园充满生命感。
推动有力度。改革就意味着创新和扬弃,顶住压力进行课改,需要校长拥有坚定的信心、坚决的态度,还需要校长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与管理措施,努力在学校中营造出浓厚的课改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课改的推动力度。
“三力”指“领导力、执行力、反思力”:
课改领导力。领导力是能否顺利推进课改的关键,而校长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校长要成立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个个参与、人人有责的管理队伍;要主动参与到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活动之中;要规划学校课改的愿景与蓝图,带领教师打磨课堂技术、研究评价标准。
课改执行力。校长要通过机制,强化课改的执行力。首先,校长要深入课堂、坚持听课,只有在一线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在教师例会、反思会等活动中进行准确的点评与指导,激发师生参与课改的热情。此外,要建立同伴互助、同伴捆绑的提升机制;建立集智研备、研课磨课的共享机制;建立典型引路、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
课改反思力。校长是课改的反思者,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反思中发展,反思的内容包括学生成长、教师转变、评价效果、课堂模式、学校发展等。
4.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准备课改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学习与创新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在信息交汇、科技创新的今天,教师只有心态开放、善于交流,才不至于迂腐教条、故步自封;在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今天,教师只有独善其身、修身养性,才能宁静致远、与时俱进。尤其在课改学校,需要教师的教育视野更开阔,教育理论更坚实,教学功底更扎实,更富于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智慧。因而需要教师在心态、思想、业务等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
1.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破壳是生命。人亦如此,从外打破是毁灭,是压力,从内打破是动力,是成长。身为人师,在时代浪潮和教育洪流面前,更要具有重塑自我的勇气和魄力。
2. 课堂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它需要在“教育”的坐标系下重新审视和定位:传道、授业、解惑,启蒙、激励、唤醒。即便只站在“知识”的一维目标下,“教”才是更好的“学”,课堂是启发,不是灌输,是对话,不是独白。
3. 一切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作为人的发展,而非仅仅围绕完成学科知识的传递任务而存在。经济学中也提到资源整合就是要将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要完成资源层面、学科课程层面、教学活动层面的资源整合,需要教师在业务上学而不厌,日日精进。
5.课改虽然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的工作量要加大,教师哪来的积极性?
答:课改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只有科学才能符合人性,只要符合人性就会魅力无穷,心灵就会解放,行动就会自觉与主动。课改不但解放了学生,同时也解放了教师。这种解放并不能被理解为学生不学或者少学,更不能理解成教师特别清闲。解放的实质是心灵的解放,是行动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由“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课改是构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科学规律,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狂欢,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与幸福。
课改,遇到阻力怎么办?
6.当前社会和家长更关注升学率,如果课改后成绩下降怎么办?
答:当前社会、校长、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存在把课改与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许多地区要么干脆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顽固地拒绝课改,要么打着课改的旗号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成绩的概念。成绩就是分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还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课改并不否定提高成绩。课改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原来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事实证明,真正做课改的学校,学生的分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能力和素质。那些把课改同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课改向纵深发展。
7. 高效课堂改革初期,如果部分学科成绩下滑,出现反对课改的声音怎么办?
答: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习惯和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的调整。课改初期,如果部分学科成绩下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教师对新理念认识得不到位,对新方法掌握得不成熟;其二,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状态还没有形成。这样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得拘谨、做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会打折扣,成绩下滑属于正常现象。
面对成绩下滑,要做到“两手抓”:既要抓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层面,也要改变教师和学生课堂实务方面的不合理现象,以确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快进入流畅、自然的状态。
这种调整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过后教师会教得得心应手,学生会学得轻松快乐。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再坚持,以确保课改已经迈出的宝贵一步不倒退。所以,课改既是行为,更是思想,只有近乎固执地坚持,课改才能成功。
8.推进高效课堂应该树立怎样的观念,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
答:改革的实质是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教育立场的突破,由原来的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转变成为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观念的突破,由原来的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三是教育模式的突破,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
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
一是通过视觉冲击转变观念。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是改变教师观念的有效途径,有许多教师去了课改名校参观之后,都成为本地区本学校的课改中坚力量。
二是通过现状分析转变观念。如果认真分析教育现状,不难发现,现行教育的许多行为都违背了学生的天性,离开了教育的本真,让学生厌学,让教师失去了职业幸福感。
三是通过典型示范转变观念。选择那些思想上成熟的学校、班级,先进行科学有效的试点,让那些热心课改、观念转变快的人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的正确途径,然后带动大多数的教师去学习去体验。
四是通过评价引导转变观念。用评价做杠杆制约和牵动全局,评价体系变了,就会引导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变化,教师的观念就会逐渐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发生转变。
课改初期,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
9.如果教师放手,学生不会学、课堂没有活力怎么办?
答: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没有学生天生不会学习,只是暂时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谓教师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教师在课堂上仍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此时的教师角色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课堂教学的服务者、环境条件的提供者、学习团队的建设者。教师应该充分解放学生,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帮助学生彰显个性、释放潜能。教学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方式,让每个学生展现出自己的精彩。
具体来说,便是教师要用好导学案。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能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导学案有四个步骤:第一,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第二,围绕目标制定学法指导,教师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建议教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的奥妙在“分层”,在因材施教上,教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当然,导学案只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
课堂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还在培养学生“听话、顺从”等传统课堂中的习惯。自由、开放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控制”的教育观念,坚持相信学生、敢于解放学生、不断利用学生,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活力,达到展现每个学生个性的真正目的。
10. 如何解决课堂出现冷场、学生合作不主动的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合作的方法?
答: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为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小组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有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要理解集体协作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小组互动学习中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互动学习中乐意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这种合作意识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要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11. 教师把握不好教学进度,怎么办?
答:教师把握不好教学进度,经常会出现“指令性引语拖沓冗长”、“课堂被切割成数个独立‘单元间’”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考“心术”。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不应该仅限于技术层面,更要用心灵的力量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
磨“流程”。高效课堂的初期,必须认真“打磨”流程,切忌细节、环节不到位。
换“角色”。教师可以尝试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职责,可以引发师生共需的责任担当。
备“学生”。教师要根据学情、班情,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12.在“打磨”流程时,各个细节、环节做到位会耗费很多时间,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答:高效课堂改革初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3种,一是导学案的设计琐碎、复杂,二是学生培训不到位,三是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针对以上3个方面,对教师和学生予以指导和培训,强化教师对新课堂的驾驭能力、学生对新课堂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着手研究不同科目、不同内容对课堂流程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取舍,并固化成一般流程,在学校内推广、普及。
为了解决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校还应该开展专题研究,建构基于不同课堂形态的、符合学科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课堂会逐步跳出固定的形态,走向创新与自觉。
有些课堂教学改革不太成熟的学校,往往追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高效课堂的全部流程。这会导致有些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也会感觉到在一节课中总是在追赶着下一步流程的节奏,不能有效地保证每一个学习环节的真实与深入。这是课堂现状的普遍现象。
相反,在有些学校,自学、展示、反馈、达标,这些原本被认为应该在一个课时完成的步骤,有时会被设置成不同的课型来单独完成。这种做法能够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落实,也避免了上述的“课堂并发症”。如果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一项工作必须在课型改革前完成,即教材重整,打破教材上的教学顺序,重新组合、归类、分配。
课改中,如何处理好高效课堂中的几对关系?
13.新课改强调生成性教学,这与过度重视“预设”的传统课堂有所不同,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的生成性,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深化。在预设与生成这一对关系中,不能把任何一项绝对化。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忠实执行教案的过程,在课堂评价时也总是考虑这节课是否完成了教案中的预设过程,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在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的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课程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程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并不是“知道”。不同的学生必须通过各自主体的活动、对已有经验的筛选、对新经验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经验不断更新,使新经验生成。因而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方法,各种方法展现后怎样促进学生与课程各因素(文本、不同学生、教师等)的交互作用,帮助学生生成新经验,即我们要把单线型备课变成多线型备课。这也就要求我们多一份对教学路径的预设、多一份对教学的动态生成。
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高有低,当把学生的教学起点作为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时,这些资源如何生成?这就需要我们一定的教学机智了。因此预设时也应该是空间型的,即预设应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甚至每一句话)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的生成点,才会使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可能。
14.如何处理好课堂开放自主与教师专业素养脱节的问题?
答:随着课堂的开放自主,以“学”为中心的第二代课堂必将前进至以“无限放大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第三代课堂。课堂知识在生成与拓展中的灵活性与随机性增大了,这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应答能力就更加重要。为了让二者相辅相成,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建构复合型教师团队。如果学生提出“出格”的问题,一名教师解决不了,可以依靠团队解决。教师要频繁地跨班、跨科,根据不同科目的不同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建构复合型学生团队。学生跨班、跨组、跨课、跨年级组合的做法,可以根据课型、科目的不同,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帮扶。这时,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相结合,会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15.在编制导学案时,教师如何在“吃透课标”、“理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让课本知识“活”起来?
答:教师在编导学案时,一定要灵活处理。导学案是对教材的“二度创作”,教师一定要熟悉新课程标准,归纳总结、理出主线,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对难度较大的部分,要通过“搭梯子”、“铺垫子”、“架桥梁”等方式,让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教师对教材的编排顺序,要敢于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调整,当然,调整的前提是“吃透课标”、“理清教材”。此外,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一番科学的、艺术的处理,明确“哪些问题需要学生探究”、“哪些问题学生会产生疑问”等。
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一定要求“实”。导学案上的每块知识、每个问题,学生都要实实在在地处理好。属于识记的部分,一定要在预习时完成;需要交流探究的内容,一定要标注哪些不懂、哪些有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学习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只有导学案的“活”与“实”做好了,课堂的“活”与“实”才真正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进行到一定阶段,还需要固定的模式吗?
16.高效课堂能不能适用于任何一所学校?
答:首先,高效课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是由“教中心”变为“学中心”的教学价值观念的革命。选择高效课堂不仅意味着选择新的教学方式,更是选择一种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即选择“学中心”还是“教中心”。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存在适用与不适用的问题,而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
其次,高效课堂提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除了培养适应环境的人,更要完成人的自主发展与成长。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效课堂不是能不能适合学校的问题,而是一所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是培养听话的工具,还是勇于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这应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再其次,高效课堂更加注重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应试的结果。这就要求学校转变教育功能,教师转变教育角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所以,高效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幸福方式,更是教师成长的幸福之路,是解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出路。
17.所谓“教无定法”,在一定的模式下,教师如何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
答:这句话没错,但属于断章取义,不完整,这句话的应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有法”到“无法”再到“有法”,是符合了教师的学习、认识和成长规律的,这就像练武术、习书法一样,离开教学的“法度”而放大“无定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违反常识的。即便是教师已经“破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艺术,但这个艺术仍然要求有“法度”,就像张旭草书,他仍然有基本的“常识”和“元素”。我们鼓励教师要敢于创新,但必须是基于新课改的基本框架,新课改理念是必须守住的寸土不让的阵地。
18.课改进行到一定阶段,还需要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吗?
答:教学模式就像手杖。年轻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从不会教学到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教学;老教师有了这样的手杖,课堂教学会日臻精彩完美。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往往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和最好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的组合方式。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涉及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有所区别的。
19.为何有的学校不再使用导学案?
答:目前,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等一批学校,正在逐渐淘汰纸质的导学案,这引起了一些刚刚接触高效课堂的学校的困惑:作为高效课堂四大技术支撑之一的导学案,到底还需不需要?他们为何不再使用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正在向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前行。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其要点是强化对教学的教育意义的关注。如果第一代、第二代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教学的“效率”做文章,第三代课堂教学改革则更强调发掘教学的教育意义,让教学回归手段地位,让教育回归目的本位。
多年来,一些学校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差,教学成了教育的目的,这让我们的教育方向也出现了偏差。当我们让教学目的回归于教育时,就会发现,一切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都会整体或部分地违背教学的教育意义。如何彻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学的教育意义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掘的关键。
导学案是出自教师之手的。无论教师如何了解学情,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全体或者部分学生的“限制”。因此,杜郎口中学率先打破了这个限制,不再使用由教师主导编制的纸质导学案。但是,导学案的功能作用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导学案的编写“前置”了,编写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承载方式也不再是统一的纸质型,而是以学生自我方便的方式存在。这种隐性的、开放的导学案,能够给予每个学习主体更大的自由空间,其限制性也将大大减少。
需要说明的是,高效课堂的建设和发展是有渐进性规律的,不可“急功近利”。刚刚进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就像一个刚学武术的人一样,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五步三查”是基本套路,“四大技术”是基本工具。等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抛开这些,进入高效课堂理念指导下的“自由王国”了。
新课改需要怎样的
新文化?
20.新课改要匹配什么样的新文化?
答:新课改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支持体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支持新课堂的学校文化主要有以下6种:
一是校长文化。校长文化,也叫管理文化。一个学校离开了管理,将成为一盘散沙;同样,如果没有校长力推,新课改就如一个交响乐团没有指挥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教师文化。教师个体的文化素养与团队的文化精神,一同构成了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有很多,主要是教学文化、教研文化和科研文化。教师文化主导着课堂文化。
三是课程文化。一般情况下的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这一理念的提出,促进了教育者对学生资源、学习主人的重新认识。此外,很多学校强调“特色化办学”,实际上,特色化学校往往是由特色化课程决定的。可以说,课程文化是学校最显著的特色文化。
四是课堂文化。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是学生的学习场、生活场与精神场。高效课堂通过“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四部曲,重建课堂的新生态,也创生了别具特色的新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课堂关系文化、导学案文化、小组建设文化、课堂流程文化、多元评价文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文化等。
五是学生文化。学校教育是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将发生在学生身上。因此,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成果”。
六是环境文化。环境之于育人,它是一个教育场;环境之于课程,它又是一个课程场。这正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校园环境文化。
综上所述,什么是学校新文化?一个公式或许能更清楚地表述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场文化+人文化=(校园环境文化+人际环境文化+内心环境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学生文化)=人育文化+文化育人=人文。
21.怎样创新学习型课堂文化?
答:学习型课堂文化是一个文化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不断创新、创生与创造的过程。
分组形式的创新。除常规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形式之外,根据不同学情、不同课型和不同学习需要,还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主题分组、动态分组、网络分组等形式。分组形式不是目的,有利于合作学习才是目的。
学习流程的细化。课堂环节可以细化为一个个教学活动,比如,对学可分为对议、对抗、对问、对查4种形式,以及分享、求教、讨论、结论4个步骤。又如,群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c类学生求教b类学生,b类学生求教a类学生;组长主讲,组员倾听,不会者质疑;有疑问者质疑,组长指定人选答辩,最后组长点评;潜能生讲,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
规则规范的建立。为保障学习小组的高效运转,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些规则与规范。比如,不断强化“会倾听、不打扰、请归位、请等待”等规则意识,形成学生内在的秩序感;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行为、发言行为、求助行为、帮助行为、管理行为等,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什么、怎样学”是新课堂关注的焦点,高效学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通识学法、个性学法与思维方法。遇到学生可能学不会的知识,教师要提供背景知识、已学知识、相关知识,为学生“铺路搭桥”。只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把握学情的起点,这是一切学习发生的前提条件。
评价体系的建构。本着“让评产生价”的原则,课堂中应该拉长评价链条,让新课堂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接起来,让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评价和谐互动,课改初期放大评价,课改中期灵活评价,课改后期淡化评价。
22.可否提供一个学校文化的理想建构模型?
答:学校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理想的建构模型永远在创造之中。不过,根据一些学校打造学校文化的经验,可以提出一个“盖房式”的学校文化建构模型,供大家参考。
第一,心中要有一座“房子”。校长要打造什么样的学校文化,一定要胸有成竹,深思熟虑,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学校文化的轮廓与愿景。这是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关键,是要选择并确定一个适合自己校情且能表现学校核心办学思想的文化主题。当下许多学校的文化没有主题,或主题不鲜明,而优秀的学校文化,犹如一篇文章,必须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判断一个文化主题是否有价值,有3条标准:有说头——独创性;有做头——操作性;有看头——成果性。
第二,为“房顶”找到几根“支柱”。如果把“房顶”比作校长文化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支撑校长文化呢?一般说来,有5根“支柱”: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学生文化。这5根“支柱”,其实就是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可以整体推进,也可以逐项打造,甚至可以先做亮一个“点”,再做好一个“面”,最后做成一个“体”。
第三,为每根“支柱”造几块“基石”。要让环境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学生文化这5根“支柱”坚挺有力,必须为每根“支柱”下面放进几块“基石”:创新的做法、典型的案例、感人的故事、文化的特点、显性的成果。有了这5块“基石”,不仅可以让学校文化的“大厦”安稳如山,还能让学校文化显得厚重而丰实。
总之,学校文化建构“盖房”说,是一个通俗的比喻。学校文化如果按照以上三部曲去打造,学校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就基本建构起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就随之创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课堂(6):为人师表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培训有感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追求卓越 止于至善
外国语学校主体文化(“和合”文化)解读
“高效课堂”到底是目标还是工具——在全国新时代高效课堂发展趋势研讨会上的发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