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成长路上的四个“朋友”


教师成长路上的四个“朋友”

●吕爱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愈来愈高。许多教师由于缺少专家、名师的引领,缺少系统完整的培训,容易囿于习惯思维,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教学过程中甚至出现难以胜任的现象。因此,教师亟需提升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与书本成为朋友

毋庸置疑,教师的阅读量越来越少,有人戏称,教师手中只剩下可怜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了。一个重要原因或借口是工作量大,没有闲暇时间阅读。这使得教师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导致其知识的贫乏。教师的工作也越来越浮躁,严重阻碍了自我成长。

时间从哪里来?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先把鹅卵石装进一个瓶子里,装满之后,再一把一把地把沙子放进瓶子里,直到装得满满的,结果还能一杯一杯地往瓶子里倒水。时间也是如此,不管你多么忙,只要见缝插针,每天总是可以抽出时间来阅读的。

时间从哪里来?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先把鹅卵石装进一个瓶子里,装满之后,再一把一把地把沙子放进瓶子里,直到装得满满的,结果还能一杯一杯地往瓶子里倒水。时间也是如此,不管你多么忙,只要见缝插针,每天总是可以抽出时间来阅读的。

一个教师成功的成长史就是他的读书史,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窦桂梅等大师,都无一例外。为了成长的需要,教师必须与书成为朋友,养成一种坐得下来、静得下心、思得进去的阅读习惯。关于思考,英国凯恩斯的《成功的潜质》中有一段话:“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地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教师的阅读要与思考“一起飞”,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阅读首先要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可以开阔教师的人文视野,还能丰富文化底蕴、润泽生命。其次要阅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做什么、思考什么,并作为自己实践、探索的“导航仪”;还要读一些少儿作品、教育专著,了解学生身心的特点,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与反思成为朋友

    日本有位一流的剑客官本五藏说过:“要当一流的剑客,就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教之道亦如剑之道。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像黄牛耕地、驴拉磨盘一样,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边实践、边反思,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成长。

走进校园,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每天都要处理教学问题。大凡教学行为,就要不断地追问个“为什么”。教学成功了,静心想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收获在哪里;失败了,冷静思考:为什么失误,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课堂之上,教师有时出现灵感,一言中的;有时一时语塞,不知所措,这都是不容错过的最佳反思时机。其次,教师要多观察、多留心,多思考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教育契机和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

一位哲人曾说,多想出智慧。教师的教学反思要常态化,做到时时有反思,天天有收获,哪怕只言片语,星星点点。与反思成为朋友,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一定会把感性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剖析,一定会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有所突破。正如叶澜教授说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

与同事成为朋友

教师个体教学的方式容易受思维、视角的局限以及模式化的影响,工作中难免会有无能为力之感,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交流。关于交流,萧伯纳有个经典的譬喻:“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个思想。”最好的交流对象当然是身边的同事。同事之间朝夕相处,又是非正式交流少了清规戒律,多了清新自由,自然能畅所欲言。交流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如班级管理的策略、班干部的培养、后进生的转化、课改学习的实践、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事之间交流切磋,有思考与表达,有争执与附和,有欢声与笑语。在交流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值得借鉴的教育资源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还能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增长智慧,实现自我的成长。正如学者布莱克曼所说:“教师的自主成长在本质上乃是同事间不断有意见交换、感受、分享、观念刺激、沟通讨论等来完成的。”

当然,教师身处其中,与同事成为朋友,不仅要主动参与交流,还要勤学好问,学习师德标兵的敬业爱岗,学习学科带头人的乐于探究,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带班经验,学习年轻教师的激情似火……

与学生成朋友

当今社会,有浩如烟海的报刊图书,有异常发达的广播影视、网络媒体,还有开放的社会环境等等。学生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通畅,信息量并不比教师少,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专有者、垄断者。其次,教师闻道于先,自然在许多方面较学生高出一筹,但教师终究是单脑,五六十个学生就形成了群脑,由于不同家庭所构成的人生背景差异,不同个体汇集的智慧在一些方面不一定比教师逊色。更为重要的是新课程要求“以生为本”,教师不能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灌输的位置,应让他们明白“吾爱否师,吾更爱真理”。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在自己的思路之外,还有另一思路。”学生就是学生,他们的问题有时出乎教师的意料,在教师的视野之外。如有一篇课文《皮球浮上来了》,就遭到一个学生的质疑:皮球被树根卡住了怎么办?树洞漏水怎么办?一位老师上《西门豹》一课时,一个学生竟然问:“女孩沉下去的时候,为什么不游泳逃跑呢?”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不要予以否定或一笔带过、不予深究,而应该循循善诱,积极引导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平等交流、一同探索,有了意见的交换、思维的碰撞,也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分享学生思考、情感、体验、智慧中,教师也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和四位好朋友一路同行,就一定能实现自我的成长,让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实验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颠覆思维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谈数学教学中课堂交流的有效策略-中国教育论坛网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自己
如何撰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