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诵读 《论语》诵读10--17

国学诵读  《论语》10-17组 

 

 

十、见贤思齐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今天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为学的目的,要实事求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篇》)

【注释】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重复,一再。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学好学习,他遇事不迁怒于人,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没有听说过爱好学习的人了。”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篇》)

【注释】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篇》)

【注释】徙(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趋而从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十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思考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评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一句名言。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样是这个意思。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篇》)

【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干禄:干,求。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疑:怀疑。寡尤:寡,少。尤,过错。殆:危险。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谋求做官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而无把握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减少后悔,谋求做官的办法就在其中了。”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宪问篇》)

【注释】怍(zuò):惭愧。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么,要他去实践他说的话一定很困难。”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只有四字:缄默是金。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

【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佾(yì),行列。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可以容忍。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居然用了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篇》)

【注释】林放:鲁国人。易:治。指仪式隆重完备。戚:心中悲哀。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仪式,与其隆重周备,不如内心真诚悲哀地悼念死者。”

【评析】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篇》)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唤臣下,臣子侍奉君主,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子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臣子侍奉君主应当以忠诚相待。”

【评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十二、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篇》)

【注释】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篇》)

【注释】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奚(xī):什么。正名:即正名分。迂:迂腐。阙:同“缺”,存疑的意思。中(zhòng):得当。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

【注释】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让老百姓恐惧得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去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篇》)

【注释】《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不十分好。”

【评析】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篇》)

【注释】恶乎:怎么。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造次:紧迫的时候。颠沛:颠沛流离的时候。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升官,是人人都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仁德,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实行仁德。”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认为孔子只主张要实行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篇》)

【注释】足恭:过分恭敬。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匿怨:指把怨恨藏在心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讨好人的脸色,对人过分地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十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

【注释】质:质朴。文:文饰。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评析】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则指文化的累积。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是指质朴的品质,则是指文化的修养。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篇》)

【译文】孔子说:“求学老是像来不及一样(奋力前行),又害怕失掉(应该掌握的)东西。”

【评析】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篇》)

【注释】邑:此处指村庄。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村庄,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没有像我这样爱好学习的罢了。”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公冶长篇》)

【注释】愈:胜过,超过。与:赞同,同意。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的学问更好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比呢?颜回听闻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听闻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说法。”

【评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篇》)

【注释】喟(kuì):叹息的样子。弥:更加,越发。钻:钻研。瞻(zhān):视、看。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卓尔:高大,超群。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

【注释】识(zhì):记住。诲:教诲。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诲别人而不倦怠,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评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

【注释】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教他了。”

【评析】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十四、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有严厉的命令老百姓也不听从。”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有信任感。”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在余下的两项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如果老百姓对国家失去了信任,国家也就要垮掉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颜渊篇》)

【注释】君君:前一个“君”字为名词,后一个“君”字为动词,以下“臣臣,父父,子子”用法相同。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做君王的要像个君王,做臣下的要像个臣下,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君王不像君王,臣下不像臣下,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有粮食,我吃得上吗?”

【评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先进篇》)

【注释】莫:同“暮”。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浴乎沂:在沂河里洗澡。舞雩(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与:赞成。

【译文】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评析】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点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

【注释】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

【注释】商: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弟子。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子夏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学习。”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篇》)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罕篇》)

【注释】《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出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对他们那些缺点要注意改正。”

【评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

【注释】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对人尽心竭力。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篇》)

【注释】逝者:光阴。斯:代词,指流水。

【译文】孔子在江边感叹道:“逝去的光阴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评析】时光如流水,人的一生,正如水流,很快就离开人世,若不及时努力,将是一事无成。孔子在这里教人努力读书,特别是年轻人,俗语说:少壮不努力,到老来的积蓄的,只有伤悲。

十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篇》)

【注释】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的将帅是可以改变的,但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强迫他改变。”

【评析】“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季,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评析】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

【注释】饭:作动词,吃。肱(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篇》)

【注释】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闻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xǐng):检查,察看。多次检查反省自己的行为。忠:指为人办事应当尽心尽力。信:诚实。传:指老师的传授。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评析】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

【注释】谅:诚信。便辟(piánpì):谄媚。善柔:假装和善。便佞(nìng):花言巧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广闻博见的人交朋友,是有益处的;与谄媚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要乐而能有节。或曰“仰不愧于天,一乐也。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才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十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篇》)

【注释】愠(yùn):怒,怨恨。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时就会胡作非为。”

【评析】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评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评析】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篇》)

【注释】:里:住处,借作动词用。处:居住。知(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而篇第七
《国学经典》论语2
国学选读
论语 9
《荀子·子道》译注
《论语》导读训练(二)-屠龙客-搜狐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