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枯木竹石图》心理分析
原文地址:苏轼《枯木竹石图》心理分析作者:yiqing
苏轼《枯木竹石图》心理分析
 
我在二十余年前,买了一本《中国历代绘画趣谈》,其中插图很多,我大都十分喜欢,只有苏轼的《枯木竹石图》看过之后,感觉怪怪的,不喜欢。
《枯木竹石图》描绘之物十分简单,整个画面只作一枯树,树下几根细草,一顽石如拳,石后一二稀疏小竹。那棵枯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主杆曲而歪斜,在主杆的三分之一处,有一粗枝折断,三分之二处主杆大方向扭曲缠绕(不合常理),树梢极力向上,极象鹿茸的造型。
对这幅画,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始终觉得看了不舒服,感觉有些压抑,特别是主杆的那处大扭曲。现在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知识的增加,这一次再看到这幅图画时,心理却有了另外的感受。
无论文学还是艺术作品,象苏轼这类堪称“大家”的人,绝不会作无病之呻吟。苏轼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有君子自道:“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之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按照苏轼的逻辑,逆着推回去,画也应是由“德”(思想意蕴)源发。
和苏轼同时代的米芾十分理解苏轼,他曾说:“子瞻(苏轼)作枯木,枝杆纠屈无端倪。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胸中蟠郁也。”这“胸中蟠郁”也就是苏轼自谓的“德”,是他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也是解读苏轼画作的“心理密码”。
从心理学的理论看,画作正如箱庭世界,画家选择的素材,是将自我的心理冲突或矛盾通过画作(箱庭制作)有意无意地进行释放和整理,使无意识意识化。个人外在的举止,都是心理意识的外化。
苏轼的心理有什么样的“蟠郁”(矛盾冲突)呢?
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子苏轼、苏辙赴京赶考,苏轼与苏辙同科中举,父子名动京师。亦或是“树大招风”,亦或是苏轼自云的:“高处不胜寒。”苏轼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颠峰到低谷。在宋代,欧阳修之后,苏轼主盟一代文坛,形成蔚为壮观的政治、文学集团“苏门”,他也曾下狱,命悬一线。苏轼一生都在压迫中突围,今人余秋雨有《苏东坡的突围》一文,作了翔实地记述。
 1079年,苏轼的政治对手,断章取义地引用苏轼的诗句来罗织政治罪名,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禁毁当代著名文人之作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一次,如果不是宋神宗祖上有“不杀文士”的遗训和他骨子里对苏轼才华的欣赏,苏轼难逃此劫。最后,苏轼被贬黄州。
 伟人的伟大,在于他的足迹,在于他与常人的不同,无论地处如何荒寒,自有伟大的精神不灭,苏轼也正如此。在黄州任上,他在向东的斜坡地上自种了一块菜地,自命“东坡”。打那时起,“东坡”就如雷贯耳,一直被国人叫到今天。“文章憎命达”,因为有在黄州的远谪,才有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号称“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横空出世。
为进一步求得《枯木竹石图》的真义,我隐去了作者和背景,将《枯木竹石图》描述给我的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请他用心理学知识帮我分析它的意义。朋友说:“作品过于悲观,作者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画作诸物是作者本人的写照,枯木、石头、丛竹和小草都是他自己的化身。石头峥嵘如拳、枯木纠曲,倔强向上,而又似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表明他对‘别人对他的评价’坚决地不认同。小草、丛竹,虽小但饱含生机,表明作者对生活、对未来还有强烈的期待。”
 朋友的心理学分析 “于我心有戚戚焉”。在一群精神不健康的人之中,健康的反而会被看成是不健康。这已经是生活于不健康环境的人们的一种常态。我每执笔临摹苏轼《黄州寒食帖》“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时,都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900多年前的一个伟大灵魂在冷遇中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我被贬时随手画的一根枯树枝,就值4个亿?哼哼
苏轼的赤壁
才高八斗,宦海浮沉,看身为唐宋八大家的他如何面对
【西江月】黄州赤壁忆苏轼
长相思慢·游黄州赤壁缅怀苏轼
苏轼:画作与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