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爱国忧民的古诗词名句总结

    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国文人从屈原开始,普遍就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在外族入侵之时,在国家遭受危难时,表现得更加强烈。有多少爱国志士,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地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爱国文人,满怀一腔报国热情,却始终没有机会上战杀敌而悲愤一生,失望一生;还有多少爱国烈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国家的兴盛繁荣,在敌人的百般折磨之下,仍面色不改,视死如归……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付诸诗篇,演绎了一幕幕振奋人心、泣人泪下的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爱国大剧,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爱国与忧民是两种不可分割的情感,热爱国家必定同情劳苦的人民,而一个忧民爱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热爱国家的人。爱国忧民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或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苦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诗歌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爱国诗(词)人,爱国忧民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先秦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的长诗《离骚》,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无比憎恨,以及对楚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屈原一生遭受两次流放,而接触到底层社会,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难,正如诗中这所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常常为百姓的遭遇而仰天长叹,为之流泪。《离骚》全诗的主题,即是通过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和对劳苦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作者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强大信念。

  在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秦楚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楚国几乎战战失利,据统计,楚国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屈原的《国殇》,是一首为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殇”在古代是指尚未成年而夭折的人,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在秦楚战争中,楚国多战败,因此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只能暴尸荒野,他们为国而死,故称为“国殇”。诗歌结尾两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美爱国将士身虽殒而灵魂不灭,即使成为鬼魂,亦是鬼魂中的英雄豪杰。这两句情调高昂,气氛激烈,赞颂之余,不免流露出对国家惨败的极大伤痛。

  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触犯到贵族自身的利益,屈原遭贵族排挤,先后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一举攻破楚都郢。他怀着亡国的悲痛,在汩罗江怀石自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两句,是《渔父》中的名句,交代了屈原自己被流放的原因: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世人都是迷醉的,唯独我清醒,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多人都在同流合污或随波逐流,那么多人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屈原就做不到?因为他的理想是至高至洁的,不允许沾有一丝的污浊思想;况且,他是一个纯粹之人,更不懂俗世庸人的“装糊涂”。然而,正是由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性格,他才遭人妒忌诽谤,以至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而屈原恰恰又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此,屈原没有听从渔夫的忠告,甘愿“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

 

  二、魏晋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现象,在这种相互混战的局面下,建安诗派的出现对诗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安诗歌抒发了诗人们渴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建安七子的爱国情怀以及抱负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征战四方,自谓“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试表》)。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对曹植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白马篇》便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诗写边塞游侠,以浓墨重彩之笔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少年游侠形象,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诗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后两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人说,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着不怕牺牲,为国效力的崇高的思想品德。这两句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礼赞。

    

  三、唐

 

  初、盛唐时期,由于国家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以及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诗人们高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边塞诗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杀敌报国的坚定斗志与信念。他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抒发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王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多少流露出对生命不保的哀伤,但更多的是一种报国豪情,是为了报国而置生死于度外的铮铮豪言。令狐楚扬言“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一方面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急切想要收复失地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国土丧失敌手的扼腕和痛惜,刻画出一个忠心耿耿的爱国武将的形象。戴叔伦说“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了诗人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来保卫国家安宁的坚定信念。

  安史之乱对唐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杜甫生活这个时期,他亲历过战争,亲眼目睹百姓的流离之苦,写出了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的爱国忧民诗歌。杜诗现存有一千四百余首,这些诗作,有的表达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赞美,有的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有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这些诗无不体现了杜甫深切的爱国之情,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妻儿时所作,杜甫在长安根据十载长安生活和这次途中的见闻,敏锐地感到国家的危机已迫在眉睫。杜甫曾“窃比稷与契”,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在天灾人祸面前,他想到的当然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两句便是作者爱民忧民之情的自然流露。当时,安禄山已经起兵,而玄宗却在华清宫里沉醉于歌舞。虽然战乱尚未爆发,但社会上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前一年“霖雨上稼”,百姓死伤无数,所以称“穷年”。杜甫说,遭遇这样的荒乱之年,我为众多在饥寒中受苦的百姓而忧虑,我忍不住叹息,心底一阵阵地发热。“叹息肠内热”,这真是杜甫,他用最朴实的字眼,表达了心底最质朴的情感。

  《春望》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见所写。他感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情抑郁时,看到花开而潸然落泪;内心惆怅时,思家念亲,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感时”、“恨别”都浓聚着诗人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国家破败,内乱不止,征伐不断,作者不可能不感伤时事;正是由于国家战乱不止,家人离居两地,所以作者才会有恨别之心。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哀江头》是诗人从长安逃脱后,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所写。他先是吐声而哭,再忍不住问道:“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江头宫殿锁千门”,宫殿的千门万户都被紧锁,哪里还有翠幕与翻飞的舞袖呢?真是人事全非啊。既然这里已经如此荒凉,没有游人来欣赏了,如果草木有情,得知国家沦陷,应该也不会绿了吧。可是草木无知,它们还是绿了,作者忍不住责问:“细柳新蒲为谁绿?”那嫩绿的柳条,新生的蒲苇,你们长得如此美丽,没有人前来欣赏,你们为何还要这么翠绿?既然国家都已经破亡了,人世不幸,自然界也应该不幸,可是那些草木却视而不见,当真是无情之至啊。

  《春宿左省》写于长安被收复之后,作者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他一夜未眠,心中焦虑不已。“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两句,交代作者一夜未眠的原因:第二天早朝“我”要给皇帝上一道“封事”,所以心绪不宁,好几次讯问宵夜到了什么时辰。“夜如何”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就是说现在夜有多深了,是不是快亮了?作者不肯睡觉,一心盼着天亮,好去上这个“封事”。“数问”二字,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从宿省生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君爱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登岳阳楼》是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的岳阳楼所作。诗人对洞庭湖是很向往的,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诗人却没有高兴愉悦,因为这时国家衰落,人民受尽了苦难,他高兴不起来。在如此苍茫壮阔的洞庭湖旁,他想到了自己的孤独处境,以及国家的动乱。他于是“凭轩涕泗流”。当时吐蕃入侵,战争不息,诗人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对于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诗人来说,那悲惨的情景如在眼前,所以他流泪,一为国家人民的担忧,一为自身不能奔赴沙场报国的无奈。这两句勾勒出两幅画面,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泪流满面的老人。一个是诗人心中的想象,一个是诗人现实实景,作者打破了空间的距离,将之融入到同一幅画面中,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他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然而,奔波一生,他最终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他说“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一问一叹,表达报国无门的苦闷。面对“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的局面,杜甫胸中涌起了报国激情,他说,国家危难时,我拯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际,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我只会奋不顾身,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只可惜,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无报国机会,只得感叹“寂寞壮心惊”!他还写了一首著名的《蜀相》。在诗的最后,他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而病死军中的深深哀悼之情。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心急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来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才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寄托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期盼与憧憬。唐代永贞革新首领王叔文以及宋代抗金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说明了这两句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共同感慨,这也是它成为绝唱,经久不衰的原因。

  李贺是一介书生,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却因为“避父讳”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因此失去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他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上战场杀敌报国,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关塞河山呢?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意气风发的战斗热情。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作者认为作为书生,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可是如若想投笔从戎,又苦于没有入仕机会。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就是这期间的一首代表作。秦淮,即秦淮河,六朝至唐代,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秦淮河的夜景是朦胧清幽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极其淡雅。夜色优美,酒香四溢,歌女清唱,本是令人欢娱之事,作者却体会到了一种危亡之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世亡国之音的代表,而秦淮歌女却饶有兴致地轻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沉迷声色中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委婉深沉。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没落的担忧,以及对达官显贵的批判,是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四、两宋

 

  我国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深化是在宋朝时期。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爱国主义在宋词作品中有十分深刻的体现。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较早的豪放词作品,苏轼对此作颇为自得,认为“亦自是一家”。它一反宋词偎红倚翠之态,拓宽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为词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词以“狂”字领起全篇,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句,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他说如果朝廷重用“我”,“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天狼”,又称犬星,词中用以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作品以出猎开始,以“射天狼”收尾,巧借出猎一展自己的政治夙愿,气势雄浑,感情奔放。

  著名爱国词人文天祥,给人民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诗作,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我”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尾联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国儿女的爱国热情。他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以指南针比喻自己对大宋的一片忠忱,表达甘愿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还感叹“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表达矢志不渝的爱国信念。虽说岁不饶人,自己已垂垂老矣,但作者一心在意的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国家的恢复、山河的完整,因此他随即一转说“只有丹心难灭”。“丹心”即赤红炽热的心,忠诚之心,这是文天祥始终都坚持不变的一种爱国之心。

  陆游的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当回忆壮年从军的生活时,他自豪地说道:“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这两句写得颇有气势,豪迈有力,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词人对自己那段军旅生活深深怀念之情。他说“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道出了广大爱国志士共同的心声。当然,这不是说爱国志士为了功名而上战杀敌,而是说他们甘愿为恢复祖国的抗金大业而战死沙场,一则可以名垂青史,二则也可以激励更多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抗敌的大军中去,他们所想的不过是一心报国保国而已。他还曾许下诺言,要实现“封侯在万里”的壮志,可是他的报国之路是无比坎坷的。如今只能感慨“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了。“有谁知”三字,悲中蕴藏愤恨,表现了作者对朝廷一味妥协退让、排斥抗争派行径的谴责,同时还含有报国无门、理想落空的悲伤之情。他没有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为国献身的人,却被罢官回乡,去做一个无名隐士!“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种“心”与“身”的矛盾,伴随了陆游几近一生,在作者的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反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但他却时常暗示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说自己虽然地位卑微,没有机会奔赴前线为国杀敌,但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为国分忧的责任。直到临终之际,诗人还不忘初衷,期待着旧业的光复。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他嘱托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白自己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希望他们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自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陆游爱国、报国的热情。 

  岳飞少年时,家乡就被金兵占领。他从军后,指挥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他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他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可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害死。他曾写下一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辛弃疾的一生亦是不得志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以说是辛弃疾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他屡受挫折却坚持不懈的精神动力。他这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的大业奔走,只可惜,功业未就便生白发,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始终盘桓在他的词中。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心中充满无限悲愤。他看着腰间佩戴的宝刀,它已许久没有出过鞘了,作为“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这是何等的悲哀。他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聊以发泄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之气。只是,拍遍了栏杆,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这几句直抒胸臆,以典型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但他的报国理想却不曾破碎过,他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明了自己老而弥坚的心志和决心。他表明自己愿意像廉颇那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国家需要自己,必定当仁不让,奋勇争先,愿意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他坚信抗金事业一定会取得胜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借眼前景物,暗喻抗金的正义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表达了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是李纲咏牛的名句,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病牛劳苦功高,为人类竭尽一生,却不受人怜惜,这些在病牛看来,并没什么,它甘愿为了人类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这两句诗歌颂了牛的牺牲精神,同时也是作者自喻。李纲为官清正,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希望能为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作出贡献。然而,他屡遭人排挤,心身俱疲,却仍不忘抗金报国的理想。因此,作者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自身形象的化身。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作者的晚年,表现作者为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以上都是英雄豪杰、文人士大夫的爱国忧民之心,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的惨象时,李清照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气冲天的呼声,说,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家人民而死,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作者此二句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力地讽刺南宋朝廷只顾逃亡不顾百姓生死的行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诗中所表现出的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有感天地、泣鬼神之魄力,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借用项羽吴江自刎的典故,进一步讽刺。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转弱,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一河之遥,生死之界,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而整个南宋面对敌兵入侵时,不是直面战争,而是一味逃脱,更不思恢复,苟且偷安。相比之下,国家的懦弱、丈夫的胆怯让作者无比激愤。

 

  五、元明清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后来虽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但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他们多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惟有张养浩的《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他从秦汉的兴亡中得到的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遭殃受苦的总是老百姓。一个朝代兴起时,必定劳师动众,大兴土木,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时,要经历惨烈的战争,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百姓。“兴,百姓苦”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这几句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仅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句,则作者所表现不过是佛家的“一切皆空”思想,和作者其他的怀古散曲,如“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功,也不长;名,也不长”没有多大区别。而有了这几句,就有了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既有怀古诗的历史沧桑感和时代感,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夏完淳是明代著名爱国诗人,他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十四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句,表达了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之情。无限美好的河山已经失陷,举国上下,面目疮痍,谁还敢说天高地阔?作者希冀明朝东山再起,并为之抛洒热血,谁知壮志未酬,却身陷囹圄,重整山河的宏愿彻底落空,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倾覆,却无能为力,这种仇与恨使他禁不住悲恸落泪。最终,他表明心迹,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昭示出诗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句是作者爱国忠心的流露,写自己虽然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可自己并没有灰心失望,希望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朝廷能够明了。作者登上望阙台,突然发现,千峰万壑,尽是一片火红色,原来是秋霜把枫叶都打红了的缘故。这一片火红之色,如此热烈,使人胸怀激荡。他驰骋想象,好像那繁霜是自己的心头血,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这两句诗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向朝廷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作者轻视个人的名利得失,对国家、民族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不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这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

  杨继盛是明代爱国将领,他坚决主张抗击北方鞑靼的入侵,反对妥协误国,后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造毒刑被害。作者临刑前写了一首《就义诗》。后两句“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感慨自己生前还来得及报效国家,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末两句壮中含悲,作者空有报国之心,但生前已没有机会为国尽忠了,只有把希望寄托于未卜的身后。杨继盛生前的一系列充满正义的行动,赢得百姓的景仰,他死后,京城百姓流着泪交相传诵他的弹劾严嵩疏和就义。他的朋友王世贞、王遴冒死备下棺材装殓了他。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罢官;后十年,严嵩削籍为民,抄没家产,严世藩伏诛;后十一年,明穆宗即位,为杨继盛平反,谥忠愍,所以杨继盛又被称为“杨忠愍”。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是于谦世所赞赏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清正廉洁的操守。“粉身碎骨”写出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情景,用以表明自己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全不怕”是诗人赋予石灰石的胆识,刻画出了诗人一身浩然正气,无所畏惧的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则直抒胸臆,将咏物与述志完美融合,既赞美石灰洁白之本色,又表达自己立志要做纯洁清白之人的决心。他在另一首咏煤炭的诗中写到:“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歌咏它甘愿为了天下百姓的保暖,不辞辛苦地从深山老林出来,进入百姓的生活中间的可贵品质。这两句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要以天下苍生为念,甘愿为人民利益而不辞辛劳的自我牺牲精神,有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龚自珍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化作春泥更护花”句,反用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他说,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它落在大地,化为春天的泥土,滋养着来年的花朵。诗人借落花明志,意在说明自己虽辞官还乡,远离朝廷,但他对国家的关心是不会改变的,依旧会为了国家的利益尽心尽力。展示了诗人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离开人世,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怀。“苟利”句,化自《左传·昭公四年》中郑国大夫子产所说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意为只有是对国家社稷有利的事,哪怕是失去生命也值得去做。“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反问增强语势,是说岂能因为是祸而躲避,是福而趋就它呢?这两句是作者一生奉行的原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格言。此外,在写作技巧上,这两句对仗工稳而灵活,以“国家”对“祸福”,以“生死”对“避趋”,都是正对;“生死以”的“以”字是动词;而“之”字是虚词。作者既用“以”字的实词义表达思想内容,又借它的虚词义来与“之”字构成对仗,显示了驾驭文字的深厚动力。更多有关爱国忧民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绝笔诗中的两句。这两句诗,有多种解释,尤其是“去留”二字,争议颇多。一般认为“去”是指逃亡离去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留”是指谭嗣同自己。另一种说法是说,“去”是指侠客大刀王五;“留”则是指谭嗣同自己。更有一种说法认为“去留”是偏正词,即留,肝和胆分别对应“两昆仑”,只有一层意思。前两种说法的意思是,逃亡保存实力也好,留下为了牺牲也好,我们都是好样的,我们的事迹都会像昆仑大山那样,永垂不朽。如果是第三种说法,这两句的意思就变得更加简单,即使大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又有何惧,那就去留下我如昆仑大山一样的浩然之气吧!更加能表现出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和无畏。不管是哪种解释,这两句诗早已经深入人们内心,成为了人们追求真理而甘愿献身的励志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现代文学家鲁迅《自题小像》中的两句。“寄意寒星”出自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宋玉把流星比作贤人;“寄意寒星”,是说作者当时虽然远在国外,但仍然满怀爱国热情,并希望能够让远在万里的祖国人民知道。“荃不察”出自屈原的《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是一种香草,作者这里用来比喻中国人民,算是一种美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人民热忱的爱,同时作者又为人民大众的麻木不理解自己而感到深深的担忧。作者强烈希望祖国人民能尽快觉醒,以便担当起拯救祖国的任务。作者下定决心为祖国的崛起、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身,尽管大众现在暂时还未觉醒,还处于迷茫之中,但只要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相信人民必将醒来。这句诗声调激越,情感强烈,把内心爱国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而尽致,倾注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心和热情,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气概。

  当下,我们的国家和平安定,这并不代表爱国忧民的思想就过时了,相反,它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个心中。因为它“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诗歌中品味古人的爱国情怀
高考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训练(人教版)
(1)[转载]2016年高考备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文积累复习题汇编
中国文学(1)
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人会背,但知道全诗的人寥寥无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