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诗词全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痴在何处?纠结在何处?

和尚有话说

      《红楼梦》是和尚最喜欢的书之一,前前后后看了很多遍。和尚以为红楼梦是一本“悟道”书,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即一部大书的主旨。和尚非“红学专家”也无意研究红学,只是喜欢而已。本系列文章主要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木心先生有言“《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此语深得我心。盖曹雪芹先生乃是以小说家的笔法和创作者的天才去为书中人物量身定制诗词作品,故而很难评判曹雪芹先生的诗才高低。因此读文中诗词,势必要带上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讨论,和尚对此将稍作点评,把眼光集中在诗词本身来看。

      和尚计划用这个系列文章,解读《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其笔法和优劣。而书中之“回前诗”、“回末诗”以及一些谶语和谶诗将不涉及。

      是为序。(六不和尚:midouwei)

红楼梦诗词全鉴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和尚品《红楼梦》

      石头在幻形入世经过一番悲欢离合之后,将所经历之事写在石头上,其开篇第一诗即为此。曹雪芹《红楼梦》开篇笔法狡猾之甚,作者在书中非第三人称客观叙述,也不是第一人称之自述,而是模糊道之。故而石头可能是曹雪芹自己,也可能是书中之贾宝玉。作者自身的感悟和经历和书中贾宝玉之经历和感悟有某种契合也有不同。这是作者笔法高妙之处,也是后人茫然不可索解之处。看诗:

      石头是女娲炼石补天所剩的一块,因为他“不堪入选”故而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补苍天”是实现自我和振兴家业,但是这石头资质有亏故而被弃之不用。但是他经过锻炼,灵性已通。这可窥见石头(甚至是曹雪芹)的矛盾之处,首先他有被选用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也有振兴家业的责任,但是它却不堪选用。为何不堪?其一,女娲补天需要石头三万六千五百块,偏偏他多了出来,因巧合而被遗弃;其二,或许他资质难堪大任,故而女娲主动放弃了它;其三,它或许不想承担本该是自己的责任,或许他也没有承担振兴家族和实习自我的能力,故而被舍弃。这三点可能都是“石头”没有得补苍天的原因。

      但是它经过锻炼,灵性已通,遂又不甘寂寞和被埋没。故而又苦苦哀求想要去人间经历一番。但是“石头”经过一番悲欢离合,反而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故而说“枉入”。这是“石头”经过一番悲欢离合之后的感悟,因为无益,故而说“枉入”,这是对它幻形入世的忏悔和否定之意。从前两句诗,能看出“石头”内心之矛盾,也可理解成作者自身的矛盾和纠结之处。因此对于人世,看透和绝望都是一种无奈,而不是心平气和地看淡,这是《红楼梦》的悲剧之处,也是作者内心悲凉之处。

      虽然无材补苍天,红尘经历也只是枉然,但是“石头”仍然想把所经历之事告诉读者。这也是作者内心之矛盾。既然看破何必说出?既然无力何必挽留?但是“石头”仍然把这段故事详细记录下来,既是对过去深深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深深的忏悔,同时也是一种绝望和孤独。因此,读红楼,要能领会到曹雪芹何以在穷困凄凉之时认真写一段由繁华到幻灭的故事,也要看到作者内心之矛盾,有忏悔,有绝望,有缅怀,有不舍,也有一种看破的悲凉。如此,方可谈红楼。

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和尚品读《红楼梦》

      《红楼梦》开篇,作者笔法狡猾,所谓“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云云,就是故意把写书之意旨模糊化,并且所记述故事既无朝代纪年也无军国善政,故而是“荒唐言”。作者何以写得烟云模糊,可能是不想袒露心底隐秘,也可能不方便说破,更可能是因为政治上的压力,作者假托虚构,虽“荒唐”却真实,虽无稽却有迹。这可见作者之苦心经营,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也可看出作者内心之纠结矛盾。书虽荒唐,但是却贯注了作者太多的情感,故而“一把辛酸泪”。因真实而心酸,因忏悔而心酸,更因绝望和无力而心酸。其“心酸”也可指作者半生潦倒之穷困悲凉的心酸。

      首句“荒唐”是书之表象,“心酸”是内心之真实,这看似矛盾其实因“荒唐”而更心酸,因“心酸”而不得不用“荒唐”之言。这句诗,笔力遒劲,压抑悲凉,纠结中情思喷涌而出。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中之“痴”字最耐人寻味。何为痴?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谓“痴”;费尽千辛万苦而一无所得可谓“痴”,执拗懵懂至死不悟可谓“痴”,保留天真纯良,内心之真诚和炽热不随遭际改变更可谓“痴”;当然,痴迷人世悲欢而不能了悟放开,更可谓“痴”。作者为何痴?放不下,看不开,悟不到,都让作者“痴”。而作者说“都云”,可见他写《红楼梦》在别人眼中也是“不合时宜,于事无补”吧?但是作者仍然执拗地写下去了,为何?因为作者需要别人了解和知道。“倩谁记去作奇传”“谁解其中味?”两句同一机杼,都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倩谁记去作奇传”,这句作者有传书之意,但是“谁解其中味?”则更多的是无奈和绝望之叹。“都云”作者痴,但是谁真正了解作者内心的况味呢?

      在此需要再拨寻一下作者的内心。作者对创作《红楼梦》内心是矛盾的,首先作者一事无成而有愧于家族事业,其二作者自比无用,也有否定自我的意思,但是作者仍然去写《红楼梦》,就仍有表达自我之意。但是作者似乎心有惴惴,故而可能且写且疑,且写且惧。其内心之压抑和孤独可想而知。

      这首诗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叹,矛盾但是直接,袒露但是曲折,这可算是“哭成此书”的最好注解。

自题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和尚品读《红楼梦》

     “红楼梦”之“梦”即空幻之意。和尚之所以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悟道”之书就在于作者通过书中的描绘排遣内心的苦闷,借往日的辉煌和光辉来温暖现实的凄凉。而作者对书中记述之事又抱有深深的忏悔和反思之意。反思的结果就是“古今一梦尽荒唐”,即是对现实的不确定和人生的难以把握之意。因此,作者的内心是悲凉的,更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似乎只有“一动不动”才最合适。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首句单刀直入,说浮生短暂,不必苦苦奔忙,因为再奔忙也不过是恍然一梦。在作者眼中,人生就是一场盛宴,盛宴之后终究要各自分散,永不再会。因此作者对人生之看破是悲观绝望的看破,更是经过悲欢离合之后无奈的叹息。因此其无力感和无望感,贯穿这首诗也贯穿整部书。

      作者二联将这种无力感和无望感推进一层。“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所谓俗世悲喜,不过是镜花水月,虽然在心中留下涟漪,但是终究会平静散去。而古今之征伐辉煌不过是荒唐一梦而已。作者经过人生之后得出的结论即是:空。而“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变化。尘世本是空无一物,但是因空,故而觅色,有色而生情,但是爱情之含蓄和情欲之袒露都是“色”,而经过繁华跌宕之后才发觉“空”才是唯一结果。

      虽然作者看破一切都是“空”但是内心还有遗憾。此即“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漫言”即是空言,作者自比“情痴”因痴而抱恨,因痴而放不下“红袖”。这句是红楼梦后文内容之概括。在这空幻一梦之中,有红袖眼泪,也有情痴抱恨,这是作者内心纠结之处。虽然作者知道繁华盛宴终散场,但是其中之纠葛和磨难却难以淡然看之。,这是作者写《红楼梦》之因由。

      故而他最后感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句诗是作者对写此书最直接的表述。因用情极深,故而字字如血,因用心太重,故而倾付十年之功。

      这首诗,有些版本未载。但是确实作者在书中极少直抒胸臆之作,也能代表作者内心之痛苦和纠结之意,不可草草看过。

和尚说:和尚写这个系列文章,重点在分析其中诗词的笔法和命意。但开篇之文还是要谈一谈作者之内心,基调奠定之后,以后的文章才好写。《红楼梦》一书包罗万有,思想复杂,非和尚寥寥数语所能概括。和尚之观点,也只是从一个角度切入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嘉莹:《红楼梦》中的诗词究竟怎样?(四)
索隐红楼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何意?
土默热红楼十讲--9.历史辨证
红楼梦荒唐在何处?秦可卿和香菱有啥风流冤案?真相是什么
曹雪芹声明:我就是《红楼梦》的披阅增删者
《红楼梦》乃“曹先生頫”演荒唐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