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外谈诗》之第五十一:诗歌创新靠“草根”(之三)

诗歌创新靠“草根”

                  ---第三讲汉乐府:激烈直露,奇异绚丽(上) 

         


    第三,汉乐府民歌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情感,运用了奇异而绚丽的语言。 

  先秦时代的《诗经》代表了中原文化“温柔敦厚”的基本特色,战国时代的《楚辞》代表了荆楚文化“泼辣大胆”的基本特色。而两汉时的乐府民歌,由于受到《诗经》和《楚辞》的双重熏陶,所以兼有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基本特色。两汉乐府诗歌无论是表现战争,表现爱情,乃至表现乡愁等方面,都能表现出大胆释放情感、运用绚丽语言这一特点。其叙事诗是这样,抒情诗也是如此。

  汉乐府民歌对于叙写爱情和婚姻题材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无论是出自民间或出自下层文人之手,诗作在表达婚恋中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如此的大胆泼辣,毫不掩饰汉乐府《鼓吹曲辞.饶歌》《有所思》和《上邪》两首,闻一多、庄述祖两先生都认为《上邪》是《有所思》的下文,应合为一篇。余冠英先生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说“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释]

  01、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02、何用:何以,用什么。03、问遗(wèi):“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语。04、玳瑁:玳瑁是一种龟类动物,其甲壳光滑而多文采,可制装饰品。05、簪:古人用以连接发髻和冠的首饰,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下缀白珠。06、绍缭:犹“缭绕”,缠绕。07、拉杂:堆集。08、鸡鸣狗吠: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09、妃(bēi)呼豨(xū xī):妃,训为“悲”,呼豨,训为“歔欷”。10、肃肃:飕飕,风声。11、晨风飔(sī):“飔”,风凉。早晨的风凉爽。12、高:“皓”的假借字,意思是“白”。“东方须臾高知之”兼有二意,一是东方日出,天色大亮;二是有无他心,清清楚楚。


       


 

    [赏析]

  本诗采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开头五句叙写她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玳瑁簪”,这在当时可谓是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于是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使它更加美观。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之浓度和分量。这五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了言简意丰,情调缠绵悱恻。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滟敛的爱河顿生惊涛骇浪。“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出了这场风波及其严重后果: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这真如晴天霹雳!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她于是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后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最后又迎风扬掉其灰烬。诗中的“拉、摧、烧、扬”这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见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和彷徨的复杂心态。“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循此绪端,自然就会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鸡鸣狗吠”四字,叙写这位女子回忆往昔与情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兄嫂备悉隐情,今若二人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幽会时的柔情蜜意和缕缕情思,自然使她依依难舍!“妃呼豨”,正是她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所发出的一声长叹!诗中的“高”,其音、义皆同“皓”,意指东方发白,天将欲晓,只待须臾间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结构上,本诗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表现出女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本诗层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都是十分成功的。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本诗中的“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指天为誓。“相知”:相亲。“命”:令,使。

  这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本诗主人公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是比平铺更有情味的。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

  《上邪》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泼奔放。本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释]

  01、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叶子风干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02、姝:好。03、手爪:指纺织等技巧。04、阁:旁门,小门。05、缣(jiān)、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06、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 

   [赏析]

  《上山采蘼芜》是首弃妇之词,最早见于徐陵辑录《玉台新咏》卷一。本篇叙写这个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可以明显看出故夫和弃妇久别后再会的互倾衷肠中所流露出的内心痛苦。

  《上山采蘼芜》这首描写弃妇的哀怨的乐府诗,中国文学史教材中通常定性为一首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责难和进行控诉的诗。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上说:诗中女主人公的不幸“仅仅由于男子的喜新厌旧罢了。”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也说:故人“因无辜被弃,对喜新怨旧的‘故夫’提出了责难。”等等。

  但是,当我们悉心咀嚼、反复吟咏后,就对名家的这个结论产生了怀疑。我的怀疑主要有二:

    其一,夫妻早已离异,为何见面时妻子会“长跪问故夫”?

    其二,她的丈夫另娶新妇,为什么说“新人不如故”呢?

  《上山采蘼芜》这首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来表现思想内容的叙事短诗,诗中出现了故夫、故人(弃妇)和新人三个人物。新人虽然没有出场,但从故夫和故人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故夫和故人(弃妇)久别后再会时互倾衷肠,流露出一种难于言表的内心痛苦。

  教材认为:诗中的故夫是造成故人(弃妇)痛苦的主要根源。我以为:故人(弃妇)的被弃,主要责任不在于故夫,更不在于新人,而在于“当权者”的强制手段。诗中出现的三人,即故夫、故人(弃妇)和新人三个人都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未完待续]

    


    解码的关键:古人认为育龄妇女长期佩戴香草蘼芜,利于怀孕生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乐府诗
《乐府诗集》中的一首弃妇诗赏析
汉乐府诗歌中的弃妇,一个比一个刚
汉乐府诗集
上山采蘼芜翻译赏析
古诗沿革赏《上山采蘼芜》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