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时享受年老后受苦,李清照的人生怎么这么惨?
前两天看《奇葩说》李诞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用在李清照身上特别恰当,他说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受点苦,老了以后再过好一点,但是如果倒过来就很凄惨了。
李清照恰好经历的是这样的人生。
李清照年轻时,衣食无忧,虽然亲生母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但是父亲后来取的另一位王氏母亲对李清照视如己出,李清照是十六岁左右,才到京城与父亲团聚,所以幼年时的李清照一直是这位出自书香门第的后母照看。
十六岁的少女到京城不久,就才华外露,是著名的词女,相信这一切与后母的精心培育分不开。
大图模式
李清照少女时代最为著名的词作是:
词中将一位花季少女,无忧无虑的游玩场景表表现得生动而画面感十足。词中表现的生活场景“泛舟”“喝酒”等再现了一位无拘无束、性格活泼的少女李清照的的模样。
在那样的时代,只有优越的生活、家中有宽厚、慈爱的长辈才能塑造出这样一位充满灵性豪放的少女李清照。
之后,李清照嫁给赵明诚,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是非常般配的一对人,夫妇两人婚后志趣相投很是美满。
但是,之后先是朝廷的内部纷争,李清照的父亲遭到贬官,公公赵挺之为了自保,也不出手相救,李清照只有选择与赵明诚分手,与父母一同离开京城。
短暂的分离后,父亲重新得到朝廷任用,两人又再次相聚,两人都倍加珍惜相聚的日子。之后,赵明诚到青州就职,两个人在青州度过了人生中最美的十年。十年间,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李清照在赵明诚的指导下,致力于帮助他完成《金石录》,对文物的喜爱是两人在青州时最幸福的精神追求。
大图模式
但是幸福的日子随金兵南下结束,38岁以后的李清照开始随着北宋跨越到南宋,国破家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特别是赵明诚过世后,李清照的日子过得更加的孤苦无依。
赵明诚临终时还嘱咐她,什么东西可以先丢,什么东西千万不能丢,只能“与身俱存亡”,赵明诚那里知道,在那样的乱世中,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护得了这样巨大的文物的周全?
在战乱中,这些文物尽数散去,丢的丢,被金兵投烧的烧,也有被邻居偷走的,李清照即使知道也无能为力。
她在《金石录》中回忆处理那些珍贵文物时的场景“十去七八”“十去五六”只言片语中,尽是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在很多李清照的介绍和传记中都提到李清照曾嫁给渣男张汝舟,当张汝舟发现李清照没有自己想像的那样富有时,对她拳脚相加,李清照最后奋起反抗,找到张汝舟骗官的证据,把他告上法庭,结束了这段婚姻,但自己也因此遭遇了三天的牢狱之灾。
但是近代学者胡适根据考证,发现李清照压根没有改嫁,不知后世的人为何要编撰出这样一个故事。
但总的来讲,李清照的一生,凄苦多于欢乐。
大图模式
一方面,家庭的不圆满,她与赵明诚的婚姻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美满,赵明诚像很多宋代的男子一样,也养歌姬、也纳妾,加上李清照终生未曾生育,这在古时候,也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
最为痛苦的是国破家亡的颠沛流离,生活的动荡,亲人的相继离世,让日渐年老的她孤苦无依。一个过惯了衣食无忧的贵族妇女,一个有着极高精神追求的知识女性,在国家衰亡之后,一切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梦,虚幻无边。
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磨难,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荒凉,这些折磨着已经年老的李清照,正像开头李诞说的那样,年轻时过得很好,年老了才来受苦,太惨了。
传说这首《武陵春》是李清照的最后一首词
这样的愁苦之重,只有悲苦到极点的人才有这样的深切体会。正如李后主在亡国之后喊出的悲壮之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愁苦,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宣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一生未育,丈夫移情别恋,丢下她出逃,世人眼里的美好婚姻竟然是这样
《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古代才女之十二——李清照:卷帘人比黄花瘦
一代才女李清照:如花绚烂,如花飘零
为何说李清照放荡不羁?从酒色财气来看
李清照:大宋最“风流”的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