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居,就是这么舒服!

中国民居,就是这么舒服!

默认分类 2010-09-03 16:00:30 阅读64 评论2   字号: 订阅

  兰坪县里石头多,石头砌墙墙不倒

所谓“大瓦房,空腔腔”,云南省的白族人自古以来农耕定居,因此他们节衣缩食、倾其所有也要建造结实舒适的住宅。而这里石头最多,就地取材,石头就成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从天空中俯瞰位于怒江州兰坪县的民居,这些整齐漂亮的院落,是不是有点北京四合院的味道?摄影/田捷砚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居高临下安全第一

明代,广东省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有一块“四不管”之地,这里土匪猖獗、台风频发、洪涝严重,当地民众被迫修建碉楼以求自保。后来,这里设县取名开平,开平碉楼也由此得名。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起了这些中西合璧的碉楼。其高楼、厚墙、铁栅、角堡则都是出于安全考虑:楼高,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墙厚,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小,并且都有铁栅和窗扇,让敌人难以射击:楼上四角建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设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看来要想在匪患里生存,没有点准备还是不行的。摄影/陈碧信

 

  丹巴民居与堡寨,每层功用各不同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有一些与古代碉堡相互依存的民居,它们交融穿插,构成一处处“寨子”,寨子的选址既要顾及防洪避灾,还要互相呼应,做到易守难攻,所以多建在视野开阔、向阳避风的山坡上(上图,摄影/周小林)。而细看其内部建构,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用: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为客堂、厨房和锅庄,三层为居室,顶层设经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屋顶(左页左下图,摄影/周小林),平时一家可以在上面活动,收获季节这里又是晒粮食的地方。而在室内(左页右下图,摄影/王彤),藏族居民连过道都不忘装扮上格桑花,在庸常的俗世里活得美丽、满足。

 

   院在地下七八米,冬暖夏凉有阳光

一个明媚的春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一户剪纸艺人家里,人们聚在一起,交流剪纸心得。这院子怎么比地面低下好多?其实这就是黄土塬地区的一种特有民居——地坑院。地坑院就是一个大坑,外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居民是怎样度过阴雨天气的。不用怕,对策早就想好了,他们会在院子一角挖一眼十多米深的“渗井”,井口低于四周地面,专作渗水之用,由于黄土吸水性强,当地的雨量一般也不会很大,水流进去很快就吸干了。摄影/王立力

 

  藤骨泥墙冲不倒,茅草屋顶料好找

高大的热带树木,遮蔽着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左页图),因为热带植被丰富,茅草、树枝、藤条都易得,海南省的黎族民居都以藤条搭房屋骨架,泥巴糊墙,茅草和树枝做顶。上图1为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船型屋,也属于黎族民居。远看小屋矮趴趴,其实它们的层高也有将近3米,更重要的是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状,便于空气对流,屋里非常凉爽。由于地处海南中部的山区,受台风影响不大,所以茅草屋最大的敌人不是台风,而是蛀虫。不过有人住的屋不用担心,因为人生火烧柴的烟可以驱虫,一般一间屋每两年修补一下,可以居住10年甚至更久,上图2中的年轻母亲是今年随爱人嫁到村里的汉族人,在为了爱情深入山村之前,她从来没有住过茅草屋,不过她对记者说,她在这里住了大半年,感觉很开心,很习惯。摄影/宋国强

 

 

   吊脚楼有多少种,那可说不清楚

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的吊脚楼都各有特色,图为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的吊脚楼民居,它们呈虎坐形,取水、采光、通风等各个因素都考虑到了,并且在建造时经过巧妙估算,在洪水期“易涨易退”的山溪水最多会围着楼下的“吊脚”转悠,怎么也淹不到住人的楼上房间。供图/李秋香

 

  住在宗族,住在团块

“七纵一横”、“五纵一横”,说的是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住宅团块的独特布局(摄影/黄清华)。明代中叶,村子统一规划,将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 

 

  雕梁画栋真富豪,小桥流水听蛙声

由唐朝名臣汪华的后裔聚族而居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武乡关麓村,由于村旁有一条上七里下八里的古驿道“官路”,其地汪氏“八大家”自清乾隆时期便来往江南进行贸易,生意上赚得盆满钵满,在装修住宅上便不会吝啬,至今可见当年的雕梁画栋、鎏金元宝梁,就连一间小小的户镜窗都雕饰精美,富贵气息扑面而来(上图,摄影/楼庆西)。而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楠溪江,自古就承载了中国文人枕河入眠的隐居梦,单看这一处松风水月住宅前的环境,就可以无愧于“中国山水画摇篮”的美誉(摄影/陶钧)。

 

 

  闲来斜靠走针线,涮菜起居一井间

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因为保留了大量传统民居,人称“闽北小江南”,穿村而过的当溪如今水位下降,已经没有了航运的功能,但沿溪而建的一排美人靠仍可以让人想见当年倚栏而坐,飞针走线的村姑魅影(上图,摄影/曲利明)。而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大户人家,其天井里有水池、有洗菜台,还有沙发和太师椅,一大家子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在谈笑聊天中轻松渡过(下图,摄影/任春才)。看来民居里的休闲生活也是各地不同,各有特色。

 

   方圆大小各千秋,怎奈都以土楼称

为了安全防御,又要体现儒家的家族团结,一千年来迁居东南沿海的客家人建起了这种“群起群居”的大型民居。对土楼的最简要的定义,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而细看起来,单说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就有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其中内部结构、单元布局都各有千秋,如果可以在土楼的分类下再细划分的话,有可以做出大文章来。摄影/曲利明

 

   远观很封闭,内里乾坤大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大丘田的花萼楼也是一个土楼,从外面看,它的入口只有一个,似乎很封闭,而进到内院,就会发现它对自己人是很敞开的,在一层没有设窗,每家的门都挨得很近,如果走上楼去的话,会发现其“一梯一户”的内部结构通过三楼的回廊则又户户相通。跟大多数土楼一样,花萼楼没有过多考虑采光和通风,而是重在对自我的保护,宽敞的内院,鸡犬相闻的家族共聚,也许住在这里的人们并不会觉得封闭。摄影/曲利明

 

   围龙上山坡,路斜瓦也高

广东省梅州市有两万多座围龙屋,它们不像土楼,只有一层楼,但是后面会包围好几圈。据当地人讲,祖先建好中间的“四角楼”后,先在外面建了一道围墙,由于围墙较矮,附近的居民经常翻过围墙偷东西,他们只好再筑一道比较高的围墙,便形成了今天的双围墙结构。而且由于临近山坡,围龙围着围着就斜着上了山。右页下图是侨乡村一处围龙屋的住宅基本形制。供图/李秋香

 

   就因先生一句话,山坡坡上飞凤凰

在清代中叶的时候,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有两户财主,他们想盖房子,就请来风水先生观看,先生发现这山坡是个宝地: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而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风翼。这一发现使得东财主决定在凤身上建房,西财主在凤的右翼上建,凤的左翼依然是旧村。当地煤矿丰富,对财主的财力而言,烧砖挖洞都不在话下,结果两家财主暗暗较劲,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建成了多达九层的窑洞建筑群。摄影/孙静文

   荒原上有石堆,山坳里盖石房

一个明朗的秋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新都桥附近的藏民正在翻盖碉楼。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荒原上的石堆成为藏民建筑房屋的主材。就像这样,他们用石块石片垒砌出三四层高的房子,这样生活过漫长的岁月。摄影/王文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民居,最是人间烟火味
中国民居,有多少种面孔? 05
大美中国|民居
传统民居:各有各的道理
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
中国最美的十个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