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易新闻
userphoto

2021.01.12

关注

如果有人问我读《三国志》是种什么感觉?我会告诉他:酣畅淋漓的感觉。因为从中我读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韵味。

如果有人问我读《三国志蜀书》是种什么感觉?我会告诉他:便秘的感觉。因为从中我看到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蜀汉政权,所以称不上英雄辈出,但也可谓人才济济。只可惜这些人才囿于政局变动、人事倾轧的困顿,空有一身才华,却便秘的拉不出来。

这些人很多,如涉及皇权斗争被除掉的刘封,如不懂官场心机被杀的彭漾,如妄议中央的廖立,我不一一展开,只讲其中最典型的三个:

1.被无辜利用的干才:李严

李严的事情,我在《李严的悲剧告诉我们,为什么枪杆子里不能出政权》里有过详细阐述,但更侧重于讲述李严和诸葛亮之间权力的更迭。其实从宏观来讲,李严的悲剧并不是诸葛亮造成的,而是刘备造成的。按李严的仕途轨迹,他在蜀汉建国时,不过是地方政权——犍为郡的一把手,并带有将军的军衔。如果不出意外,凭其才华在诸葛亮执政后,应该能成为其左膀右臂,就如同周瑜手下的鲁肃,吕蒙手下的陆逊一样,形成蜀汉“帅将皆英才”的局面。

可惜刘备偏偏想利用李严来制衡诸葛亮,将其提拔到与诸葛亮平等的地位。而李严空有其权却不具备制衡诸葛亮的能力和人脉。当刘备去世后,当制衡的棋子失去被制衡的价值时,悲剧就开始了。

而在官场上,一旦上去了就下不来,一旦站过去了,就站不回来,至少在这边的人看来是的。曹操一开始把荀彧设立为汉献帝的尚书令,而非其帐下的军事祭酒,所以后期荀彧只能朝着“汉臣”这条职业通道升迁,如司空等,无法像荀攸那样朝着“中军师”这个“魏臣”(即丞相府属)序列发展,否则就有降格的嫌疑。李严也一样,他既然已经是和诸葛亮平级的“中都护”,就不可能再跑到诸葛亮手下任长史、参军、前锋这样的低级别但有实权的小职位,况且诸葛亮对其历史问题也不放心(所以当李严在汉中辅佐诸葛亮时就出事了)。所以李严只能高高挂起,以堂堂军委主席的身份驻扎在没有战争的东部前线。

2.因领导变更而失势的将才:魏延

魏延很冤,但也不冤。他的悲剧是遇到了中国官场最普遍的问题:一朝天子一朝臣。对此推荐大家读读《追问》一书中的《曲终人散》篇,相信大家感触更深。

说他冤,是因为他是蜀汉仅次于关羽的将才,却偏偏没有关羽的气运,总是被新领导诸葛亮压着。说他不冤,是因为他有着最为官场政治所不容的缺点:看不起新领导。中国几千年血淋淋的历史,包括当代史,无情的告诉我们:看不起新领导,后果很严重。在官场,没几个领导会因为爱你的才华而允许你挑战其权威。诸葛亮虽是贤相,但也不例外,所以他动手了。

魏延时任镇北将军兼汉中太守,属于军政一肩挑,既管军队又管民政。但诸葛亮一到汉中后,就将民政权交给长史向朗主管,后来是杨仪。在军事上用马谡和吴懿架空魏延(此处论证占篇幅较多,下篇文章专门讨论)。

若不是街亭之败重新凸显了魏延的价值,他早就无所事事了。但即便这样,魏延的才华还是没有得到发挥,他本可以像刘邦麾下的韩信一样建功立业,没想到却混成了一个乱臣贼子。

3.因历史污点不受待见的文武全才:马忠

马忠,虽然姓马,但他很牛。有多牛呢?刘备将之比作黄权——黄权以一个降将的身份,在魏国做到了车骑将军(张飞曾经的职位,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在政治上,他一方面镇守南中,是庲降都督里功劳最大的,另一方面,担任过丞相长史的副手,有中央工作经验;在军事上,平过叛乱,跟随诸葛亮北伐过;在性格上,果断有度量,能得民心(蜀汉政权能让民众自发立庙祭祀的,只有他和诸葛亮),属于领导人才。

可以说,从能力而言,马忠足以成为继蒋琬、费祎之后的接班人,比姜维更能胜任。但可惜的是,他一直没能进入中央,在地方干了17年时间,直到去世(即便放在今天,在一个岗位上干17年也不正常)。而这一切的根源,又是可恶的官场政治。

马忠早年时候,担任过丞相参军,但当时诸葛亮管北伐,李严管后方。马忠由于负责后方粮草运输,归李严统管,这本来是正常的工作关系和岗位属性,但在一些人看来就成了派系的站队。后来建兴八年至九年,诸葛亮和李严斗争白热化时,马忠向诸葛亮提供李严谎报撤军的证据,最终导致李严被废。

按理说马忠并无过错,但不知是诸葛亮介怀他曾是李严的人,还是不屑于他变节的举动,总之,是在档案中留下了不良记录。马忠后来尽管功劳很大,尽管职务一直晋升,但一直未能进入中枢决策层,未能在更大平台上施展拳脚,后来更是以平尚书事的身份继续留任庲降都督。平尚书事拥有丞相部分职权,属于显赫加官,历来获得者只有蒋琬、诸葛瞻等少数几位中央重臣,以庲降都督获此任者,只有他一个人。就这样,马忠以丞相的身份一直驻守地方,正如同他的老上司李严以军委主席身份驻守地方一样,直到去世。

“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为政之道,人才何其重要。蜀汉以一隅之地抗衡中原大地,人才凋零,青黄不接,还处处讲究官场政治,禁锢人才,浪费人力,能一统华夏才怪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话蜀汉派系(下) | 本土人重返主场:益州派崛起,蜀汉灭亡
与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之臣——心怀叵测被废为平民,最后激愤而死
刘表手下的七大猛将,他们结局分别如何?
李严被诸葛亮废黜,可诸葛亮死后,李严为何会一病不起,激愤而亡
三大线索解密诸葛亮与张飞的爵位之谜,原来我们都被误解千年
三国蜀汉后期,李严、魏延、彭羕、廖立等人之死,看诸葛亮的气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