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液经法图解说揭秘经方之源头,认识经方组方之秘密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发图》是《辅行诀》中比较核心的内容,目前还不能断定《汤液经法图》是出自汤液经法还是陶弘景,《汤液经法图》所包含的思想肯定存在于《汤液经法》中的,这样说的依据是:“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既然这些名医都“咸师式此汤液经法”,他们所师式的必定有一个理论体系,《汤液经法》的理论思想集中地表现在《汤液经法图》中。《汤液经法图》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就是一个五行图,但所包含的思想就不那么简单了。​

《汤液经法图》含有三个基本思想,他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思想就不需要说了,三种基本理论思想是:一者五行互含的;二者五味变化;三者补泻的理论思想。这样的说法如果不加说明的话,容易被人认为是想当然的贴标签。

​1、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在《辅行诀》提到一次“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虽然《辅行诀》只提到一次,但是“五行互含”的思想是《辅行诀》或者《汤液经法》中制方立论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看一看《辅行诀》中对五味的分类,就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这就是五行互含,关于五行互含的理论及应用非常重要,目前只能从《辅行决》中见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有了经方,对比后世制方理论,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方的治方理论与后世的治方理论有很大差别,其一就表现在经方是应用五行互含的思想对药味进行分类认识和应用。

五行互含理论来源于五行理论,五行理论在中医中有三种应用。一者脏象理论,二者五运理论(见于《素问》七篇大论的五运六气中),三者五行互含理论,五行互含理论只见于《辅行决》,可以看作五行理论的一个推论,因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万物 皆秉承五行之气而化生”,万物都具备五行,构成某一事物的某一部分也是秉承五行之气而生的,五行之气也可如阴阳理论般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级别的事物之中,这是从纵向上看,如果从横向上看也是五行互含,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在人体,如人体秉五行之气而生,人体的某一脏腑(如肝)也是秉五行之气而生,肝中也有金木水火土,他脏亦同此。为什么经方理论以五行互含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呢?因为我们配置药方的目的在于调节调动人体各种生机和运化功能。从时空来看,是一种横向的,某一时点作用的过程,纵向过程是一种生成演化的过程,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生命过程的某一横断面,其发生作用也是在某一横断面上进行的。五行互含理论主要是在横向上揭示五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此点正是经方制方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比如想调节肝的功能状态,首先知道肝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他四藏有密切联系,必须从五脏来调理。在后世治方理论,如深入探寻,虚则补其母,如何补?实则泻其子,如何泻?后世在补泻的作用机制不够明了,《汤液经法图》所包含的补泻思想是有一定的定义的,“阳进为补,阴退为泻”。如果对脏腑的功能状态进行补泻,如何补,按照五行互含的归类,补就用本位之主,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补肝,以桂为主,用金中之木来泻肝,因为同气相求。

《辅行诀》的补泻和现在的补泻不通,此泻为阴退为泻,而非通腑的泻,经方的补泻必须依照五行互含理论,经方治方就是以五行互含为理论依据。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先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仲景这里提出的补肝法,其中一种思想与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就是从五行的总体上补肝,而不是单纯的只针对肝,仲景把五行相生相克都走到,最终肝虚可以恢复,克制肺金,使肺金不克肝,而实现肝虚的自愈,这样一种补肝的方法和《辅行诀》中补肝的方法有区别,《辅行诀》直接用肝味的主药直接补,而杂病例中是间接补,通过金气不行,使克制肝的力量减弱,而使肝气旺盛,先认同陶弘景所说,则对仲景杂病例中的治法,可认为是对《汤液经法》的一种发展,除了直接补肝的方法之外还有五行循环的补肝的方法,仲景对味的应用是入体的,辅行诀味从对用的应用而对五味划分归属。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认为是并行的。​

3、五行互含,五行之中复有五行,是否可以无限推衍下去,层层互含,以至无穷?阴阳可以,五行不一定。五行都具备的就是完整的事物形态,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具备了。


4、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小泻肝汤用于治疗肝实,精气不正,肝实要泻,以酸泻之,酸属金,金克木,泻肝用的是克制之法,脏实就是精气不正,邪气盛,而克就是管理,是欺侮,肝实就用酸来泻,泻就是使脏气回收,阴退为泻,用金中之木来实现对肝的管理,“味酸皆属金,..枳实为木,..芍药为土。。。。味辛皆属木...姜为土,”用芍药,酸中之土,这个管理是持续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稳定的管理的连续性,用能够守的土使管理工作能稳定,生姜从五味的互含中,姜为木之土,木接受了金的管理后,也要保持稳定。这就是经方治方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其他的方剂没有小泻肝汤这么显明,其中所包含的仍然是这样的思想,正如陶弘景说言“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5、五味的定义在《尚书洪范》中箕子对五味有个定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通常理解的五味是味觉口感的味,他们有密切关系,但是二者不是一回事。从五味定义可以看出五味所表达的是一种气化的状态或者说秉气的状态,咸秉润下之气,苦秉炎上之气,对这一点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以后谈五味时候都是在这种基础上谈。 对药物的咸味,尝起来不一定咸,而是具有润下的性质,苦味不一定苦,而是具有炎上的性质,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对五味的定义中不涉及体用,从体用的角度看,五味应该属于体。箕子的五行理论来源于洛书,和来源于河图的生成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体用的提出来源于生成,生数和成数来源于河图的,河图和洛书来源于两套系统,一个讲体系,一个讲运动,也就是运动中的平衡,为什么箕子从洛书而不是从河图来讲五行,因为洛书是讲用的,河图是讲体系的,一个是侧重先天,一个侧重后天。 五味体用的提出和应用在《辅行诀》中表现的很充分,这个理论也见于《素问》,《素问》的《脏气法时篇》,谈到了味的体和用,只是没有进行说明。​6、汤液经法图对五味的划分 该图为正五边形,为三层,从这个图中可看出,木的用味是辛,体味是酸;火的用味是苦,体味是咸,土的用味是甘,体味是辛,金的用味是酸,体味是咸,水的用味是苦,体味是甘。这个划分和我们熟悉的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有明显的差别:土味的体是辛,金味的体是咸,水味的体是甘,对此我们很难理解,现在先存疑。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五味五行的分配是有严格的规律的,木之用对应土之体,金火体对体,水火用对用,有的是体用对应,有的是体体对应,有的是用用对应,这种五味的五行分配的依据是: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补的就是用,泻的就是体。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图是正确的,我们的认识就很容易出现偏差,相克的两行之间是对应的,有的是体用对应,有的是体体对应,有的是用用对应,就导致五行关系难于融洽,《汤液经法图》虽然很规范,但也存在难于完全协和的状况。本来土居中,金木水火居于四象,在此图中土不居中,五味的体用在五行之间的分配对应的不那么工整。为什么把土从中间拿出来,与四象放在同等地位上,这是理解《汤液经法图》的关键。《汤液经法图》于我们通常对五味五行的认识和应用有差别,根本点在于把土拿了出来,这个问题非常特殊,也是认识《汤液经法图》所必须要做出解释的问题。

《辅行诀》: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这两者基本上没有区别。

《辅行诀》: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内经》: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基本一致。

《辅行诀》: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基本一致。

《辅行诀》: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内经》: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炎上作苦,苦能不能泻气上逆呢,《内经》条文存在传抄之误,《辅行诀》比较合理通顺。

《辅行诀》: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内经》: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此处也存在传抄之误。

1、《辅行诀》的经云,是有所本的,就是《内经》;2、《辅行诀》关于肺肾味的分配和通常认识不一样,但是行文有道理,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之所以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别,是《汤液经法图》把土从中间拿出来有关。顺着左旋的方向,就是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汤液经法图》强调的不是五方东南西北中,而是生克,以生的关系构成了五行图,相间者就是相克的关系。如果把五行图按照四方和中央来做的话,说明了一种体系。用相生关系构成的五行循环图揭示了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通过这个相生关系形成的五行图的目的是要把握生克制化的思想,在既定的体上五行如何运化,符合客观规律。就像从《河图》当中提炼出《洛书》一样,一个强调用,一个强调体。在《内经》上五脏五味五行基本上是体的划分,对用的体系的划分谈的比较少。

《汤液经法图》从用的角度来谈五行五味,这点正式他的理论价值所在,没有这个图很可能不知道很不容易得出这样的体系。打个比方,没有《洛书》只有《河图》,对世界的理解会感觉有重大的欠缺。《汤液经法图》这样来认识是不是合理,也需要大家来共同探讨体验。《汤液经法图》是自成体系的,对五行立足于用的,立足于平衡的,《汤液经法图》对五行的把握相当于洛书的位置,讲平衡的讲动态的,动态之中的平衡,平衡之中的动态,这才有五行的合化,才有五行的生生不息,才有我们所关注的五味的变化,才有经方依据此变化所实现的配方的配制。体系图和运动图所揭示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五边形的图更强调五行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7、五味变化五行图第二圈标示了木火土金水,每行都各有体用。最外圈有两个内容,一是五味所化,另一是主治功用。先看化,化就是变化,古人用变化时是两个概念: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化就是产生新的东西,变就是转变为另外的东西,一个是新事物的产生,一个是既有事物的完成,一个是始,一个是终。这里谈的是化,按照《汤液经法图》所示:辛酸化甘,苦咸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通常所说的酸甘化阴,只有这一个说法,但没有苦咸、咸辛等化,在《辅行决》之前,我们很难见到这方面的知识,五味所化是中医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汤液经法图》中所说的五味所化,依据目前还不详,先把《汤液经法图》中五味所化的结论记住,原因有待以后慢慢探讨研究。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是对五味阴阳的划分。我们要重视这个化,这是《汤液经法图》里面很重要的思想,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生克关系,也不仅是乘侮的关系,他们之间还在产生变化,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才有了经方的配制理论。对五味的认识不是口感不是味觉上的认识,中医对五味的定义,来自《尚书洪范》,润下做咸,炎上做苦,从革做辛,曲直做酸,稼穑做甘,中医的五味就是是五行禀气。从五味是五行秉气的角度来理解,辛酸化甘就能够能够理解:发散之气和收敛之气相互作用会形成平缓之气,那就是甘,所以辛酸化甘。苦咸化酸,炎上作苦,润下作咸,苦坚咸润,这两种禀气相互作用合化成收敛之气化酸。甘辛化苦,甘是和缓之气,辛是发散之气,和缓和发散这两种禀气进行合化,就化为苦。对于苦味有苦以躁湿,苦以坚之。苦味能够破结,这个结的范围比较小,但是作用力度比辛散要强,对于那些坚硬的凝结,需要苦味才能突破,辛味的力量可能就达不到,苦味能作用于硬度更高的气机,辛味作用于硬度比较低的气机,苦的这种秉气不是快速的而是缓缓作用的,而甘辛就能合化这种性质的秉气。酸咸化辛,收敛和润下怎么合化出发散性质的辛呢?阴阳相互作用时是相反相乘,没有相反就没有相乘,比如肝靠酸来生的,体秉收气,用就是发散。收敛和润下化出来的不可能更加收敛的,而是发散的辛。苦甘化咸,炎上做苦,稼穑做甘,苦味可以开降,有辛散的影子,甘缓和苦味的坚就之气,使其转化为润下的禀气。刚才所讲的五味所化,这是理解之一,还有一种理解,辛酸化甘,这个甘就是土,苦咸化酸,这个酸就是木,以此类推,这种变化也是存在的,五味所化即可以化出味来,也可以化出气来。两种理解都成立,也很可能同时存在。如进食了辛味和酸味的饮食(禀气而非口感),辛酸是相互作用的,辛酸即有可能化出脾所需要的精微物质,也可能化出脾需要的运化的气也就是脾气。

​8、五除除烦,除痞,除滞,除燥,??除烦是水木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是苦酸或苦甘,辛酸相互作用的结果?倾向于苦酸相互作用的结果。烦表明心气不宁,不管原因是什么,表现为烦,必然最终要落到心气上去,只有心气不宁才会烦,心气不安宁是通过水木之气来实现使心气不宁得以恢复平静的,苦这里是水之用,在火里,也被作为火之用,从《辅行决》自身来看,五味的分配也是有些问题的,味苦皆属水,五味所属的五行是属于用的,苦味为水之用,那就不应该是火之用,味咸皆属火,在五行图中火的体用位置该颠倒一下,这样结构关系更紧密更协调更合理。关于五除,目前认识有限,标识的五种证,表明的是什么内容似乎缺少规律性,如果按五行来分,这五个证应该归属于五行,如果烦是火,痞是土,滞是木,燥是金,水是什么?慢慢研究。一部分是五行互含一部分是五味变化还有一个补泻。

​9、补泻阳进为补,阴退为泻,补泻思想是《经法图》中的第三个思想,关于补泻《汤液经法》即给了定义,也给了说明。

说明有两点,

第一:其数七,火数也,阳进为补,怎么进呢?13579天数,阳数,奇数,阳进为补:由小到大,1到3到5到7到9,最大是9,为啥是其数7?物极必反,阳数达到最大时,实际上已经是要走向阴数了,走到最大时,阳气不纯,阳数禀气最纯的就是火,火数7。阴退为泻,阴数是偶数,地数,2 4 6 8 10,如果阴退为泻,最小的阴数为2,为何不说2呢?因为2是火数,火属阳,2藏于7中,阴数中禀阴气最纯的是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的成数是6,故以6代表阴。

第二:《汤液经法图》还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图下面那两个符号,阳进为补为左旋,阴退为泻为右旋,水数火数是阴阳的属性标示,左旋右旋是对阴阳运动的把握,阳进必然是左旋,阴退必然是右旋,必然是左升右降,实际上左升右降是古人很基本的认识,这个认识来源很简单,就是面南而立,阳气左升,阴气右降,是天地阴阳的必然规律,人与天地相参,就像水往低处流,这就是自然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液经法图浅析
黄帝内经第六十九讲《素问?藏气法时论》+《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五味探源+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卷之一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1)
六五颠倒的医学史
五脏用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