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

 

 

 

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

长沙周国环

 

 

 

周国环、罗防岐夫妻合照

(摄于1981年)

当拙作长篇小说《长征记》和史料集《中国土地革命时代诗词集》问世后(两部作品都没有出版,而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全国有关单位和个人,并在国内外相关网站连载),本人虽已年过半百,得妻子的大力支持,毅然决然走进自考学堂,在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文凭后,又继续参加“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的自考学习,同时也开始自学天文知识,于是就有了这部天文学学习心得:《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

                                                   作者注 

 

 

五个主要心得体会

1、宇宙的演化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爆炸膨胀(热膨胀),第二阶段为稳恒态膨胀(冷膨胀)。

宇宙的膨胀或者即将进入或者正在进入或者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旋转膨胀,宇宙将在旋转中继续膨胀壮大自己。

2、一部分黑洞可能是宇宙中的气旋(即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

3、地球有可能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人类正生活在恒星演化过程的第三阶段——固体星球阶段。

太阳系的形成,可能是恒星演化的结果,即:太阳系先产生类木气体星球,然后类木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如现在的太阳可能是由以前的类木行星进化而成),恒星再又演化为类地固体星球(即现在的地球、火星、木卫一、海卫一等都有可能是由以前的太阳演化而成的)。

4、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是因为航天器围绕地球高速公转形成的。

5、光速不是最快的。光是由七种元素构成的一种混合体,作为单质的光子不存在。

 

与太阳有关的三次天文革命

与太阳有关的天文革命已经发生过两次,本人的天文学学习心得或许属于与太阳有关的第三次天文革命的范畴。

第一次革命:“日心说”战胜“地心说”。

第二次革命:“太阳中心论”终究宣告结束。

第三次革命:太阳系先产生气体星球,然后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恒星再又演变为固体星球。

表面上看,是太阳围着地球转,实际上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所以“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

表面上看,太阳似乎是在宇宙的中心(当“日心说”确立之后,大家都以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处在银河系的边缘。

所以“太阳中心论”最终宣告结束。

表面上看,太阳系似乎应该是先有恒星(太阳),后才有的行星(类木气体星球和类地固体星球),实际上是应该先有气体星球,然后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太阳),恒星(太阳)再又演化为固体星球(包括行星和卫星);一部分固体星球通过不同途径又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

所以地球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目  录

提示:三个主要心得体会;与太阳有关的三次天文革命                                        

 总则: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所有相关理论的正确之处,来认识、探索宇宙                    

 第一章、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爆炸膨胀(热膨胀)、稳恒态膨胀(冷膨胀)、旋转膨胀         

一、宇宙的旋转膨胀                                                                

二、宇宙之外有空间——天宇的存在                                                   

三、宇宙爆炸其实就是一次核爆炸                                                     

四、宇宙爆炸前的这个“点”有多大?                                                  

  五、对时间的思索                                                                    

第二章:宇宙流——气旋式黑洞(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的形成                            

  一、宇宙中的流体                                                                   

二、宇宙流形成的原因                                                                

  1、温差                                                                          

   2、宇宙力                                                                        

三、气旋式黑洞(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                                              

  第三章:地球有可能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一、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阳演变而成的                                                   

二、共生星                                                                         

三、类日恒星                                                                        

四、地球                                                                           

  1、地球内部为何有一团火?                                                        

   2、地球有可能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3、从地球赤道的凸出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4、从地球的年龄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5、从地球的质量、直径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6、从中子星及地球地貌的形成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7、从白矮星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8、从太阳丢失的物质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9、从黑矮星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10、从元素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11、从物态变化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12、地球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物质的来源                                          

     附1:地球上的水是小行星带来的吗?                                         

          2: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是从火星上搬运过来的                                    

     附3:在太空中造水                                                            

13、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的几个阶段                                                  

14、人类将住到太阳上——人类的迁移                                                

五、太阳(类日恒星)的一生                                                        

  1、太阳(类日恒星)的形成                                                         

2、地球将进化为新的气体星球——气体星球形成的四种状况                           

3、太阳(类日恒星)何时开始由气体星球演变为固体星球                           

4、太阳的归属——类日恒星的死亡之路                                               

六、木星将成为下一个“太阳”                                                        

  附:闪电可能是恒星燃烧的导火线                                                    

七、太阳不会成为红巨星——太阳与木星的伴星关系                                      

  1、与太阳系有关的学说                                                           

    2、木星与太阳的共生星阶段                                                       

3、共生星时代行星与卫星的运行状况                                               

4、太阳为什么不会成为红巨星                                                     

附:天狼星的伴星                                                                

八、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1、三个太阳系                                                                   

2、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附:人类有可能是从木卫二迁移到地球来的                                          

3、太阳系的新定义                                                               

4、小太阳到哪里去了——小行星带的形成                                           

5、太阳的伴星爆炸了                                                             

6、宇宙的年龄                                                                   

7、人类正生活在恒星演化过程的第三阶段——固体星球阶段                          

8、宇宙不会毁灭,人类永远不会消亡                                               

附:光速不是最快的——对光学的认识                                                 

  一、光子存在吗?                                                                

  二、暗物质——光海(光的海洋)                                                  

  三、全球光纤系统(阳光搬家计划)                                                

特别说明                                                                            

一个只做了一半的磁球实验                                                            

对引力和太阳系教学的一点思索                                                        

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对失重的思索                                    

地球的磁场                                                                          

太阳不会吞吃掉地球                                                                  

寄语研究生                                                                          

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

 

总  则

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所有天文理论的正确之处,努力认识、探索宇宙

 

人类对宇宙研究可追溯到许久以前。

从宇宙的形成,到太阳系的演化,无以数计的天文学家和热心人,为之付出了满腔热情和心血,提出了种种学说。

有些学说被人们接受(如“日心说”、“太阳处在银河系边缘”等),推动着天文学的研究。

有些领域的学说却还处于一种相对的认定之中。

如太阳系形成理论,至今还没有哪一种认识被天文学界普遍认可。

本人通过学习天文学,觉得每一种理论(包括已被人们认定为正确的、和已被历史淘汰的以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说法),都有它正确的一面。

要探索宇宙的奥妙似乎不能单靠某一种理论的作用,而是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学习和吸取所有理论的正确部分,综合考虑,或许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研究宇宙的演化,就有必要将“爆炸论”、“暴涨论”、“稳恒态理论”与“旋转论”结合起来。

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就有必要将“漩涡论”、“星云说”、“双星说”、“灾变说”、“俘获说”等理论的正确之处联系起来。

因此,本人一开始就本着这种原则,尽可能多地学习不同的天文学说,汇其精华,努力认识宇宙,探索天文奥妙,于是就有了这份天文学学习心得:《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

 

第一章

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爆炸膨胀(热膨胀)、稳恒态膨胀(冷膨胀)、旋转膨胀

 

关于宇宙的演化,现在有“爆炸论”、“暴涨论”、“稳恒态理论”和“旋转论”几种观点,大多数人赞同爆炸论和暴涨论。

本人认为,这几种观点都有它的正确性,因为它们都准确地、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宇宙演化的不同阶段。

爆炸论和暴涨论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一阶段,即爆炸膨胀(热膨胀)。

稳恒态理论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二阶段,即稳态均衡的膨胀(冷膨胀)。

旋转论描述的是宇宙演化的第三阶段,即旋转膨胀。

宇宙似乎已经度过了它的第一阶段——爆炸膨胀阶段(热膨胀阶段)。

宇宙也似乎已经度过或即将度过它的第二阶段——稳恒态膨胀阶段(冷膨胀阶段)。

宇宙或许即将进入或许正在进入或许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旋转膨胀阶段。

也就是说,宇宙的膨胀,既是爆炸膨胀,也是稳恒态膨胀,先是爆炸膨胀,后是稳恒态膨胀;既是热膨胀,也是冷膨胀,先是热膨胀,后是冷膨胀。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样。

宇宙一开始是爆炸膨胀,是热膨胀。

这一点,爆炸论和暴涨论已经为我们讲述得清清楚楚。

当宇宙的温度低下来后,宇宙进入了均衡的膨胀阶段,是冷膨胀。

这一点,稳恒态理论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描述。

然后宇宙的演化将进入第三阶段:旋转膨胀。

我赞同爆炸论关于宇宙是因爆炸形成的观点,也赞同暴涨论对宇宙热膨胀阶段的描述。

宇宙最初是一个大火球(就像一颗超新星),然后宇宙发生爆炸(就像超新星爆炸一样),接着宇宙呈现出一种烟云状态(就像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星云,如蟹状星云),随后在烟云的各个丝状体的上面形成星云团(如蟹状星云的那些游丝),星云团产生星球,接着就有了星团、星协、星系。

于是宇宙的演化就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开始了稳态膨胀阶段(即冷膨胀阶段)。

因此,我也赞同稳恒态宇宙学说的部分观点。

虽然现代天文学界大多不赞同稳恒态宇宙理论,但本人认为因为许许多多的超新星爆发,由此而形成的星云和星系,的确是在不断地创生出来,从而使宇宙的膨胀明显地呈现出冷热两个不同阶段的物理特性和膨胀状态。

众所周知,在非平衡状态中会出现一种稳恒态状态。

由于天体的核聚变或引力坍缩产生的辐射充斥着宇宙,宇宙的不断膨胀又降低了这些辐射的密度。

因此,我们看到的宇宙实际上是处于一种非平衡的稳恒态状态的。

因此,本人认为,稳恒态宇宙理论是有它的正确性的,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宇宙膨胀的第二阶段(即冷膨胀阶段)的实质的。

接下来宇宙就要进入演化的第三阶段,旋转膨胀阶段。

宇宙演化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爆炸论、暴涨论和稳恒态宇宙理论已经讲得很清楚,本人只就宇宙演化的第三阶段即旋转膨胀阶段谈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一、宇宙的旋转膨胀

 

关于宇宙的旋转,早在1949年就有逻辑学家哥德尔提出整个宇宙都是旋转的。

但因为哥德尔宇宙并不符合天文观测,所以没有被天文学界接受。

我赞同哥德尔的说法,并认为宇宙演化的第三阶段将进入旋转膨胀。

宇宙以前未旋转,不等于现在不旋转;宇宙现在不旋转,不等于将来不旋转。

大自然有个普遍的规律,就是旋转。

电子在转,原子核在转,天地也在转。

月亮自转,月亮又围着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又围着太阳公转。

太阳自转,太阳又围绕着银核公转。

银河系自转,银河系外围的十个大小不一的星系又围着银河系公转。

似乎天地间的一切物质物体统统都在转。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转,细细想来不能不由人怦然心动:一切都在转,难道宇宙本身就可以例外不转吗?

嘿嘿!其实宇宙本身也不例外,它也在转,或者它将要转。

早在1946年就有物理学家(有人说是伽莫夫)提出,宇宙也许在旋转,因为宇宙中的许许多多星系看来都在转动。

1973年也有物理学家(有人说是霍金)提出,估计自大爆炸以来宇宙大约转了一万亿分之一圈。

再就是,我们从“超新星爆发——膨胀的星云——产生星球——旋转的星系”这一模式来看,宇宙也可能走着这么一条演化途径:宇宙蛋爆炸——膨胀的宇宙原始烟云——产生星球——形成星系——星系旋转——宇宙旋转。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最初并不觉得地球在旋转,只知道是太阳围着地球转,所以出了个“地心说”。

后来知道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才知道地球不但公转,也自转,才知道其实人一天到晚都随着地球一起旋转。

岂止地球,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发现太阳系、银河系都在旋转(既自转也公转)。

宇宙是不是在旋转(既自转也公转),我想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吧。

以台风为例。

台风是一个旋转体。

形成台风的因素有很多,地球自转就是原因之一。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台风是旋转体,说明地球在自转。

星球、星系、星际云都在自转。

是什么给予它们以方向和旋转?

使得星球、星系、星际云自转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宇宙本身也在自转就是原因之一。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星球、星系、星际云是旋转体,说明宇宙在自转。

 

宇宙是否在旋转,我们还可以从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深处遥远星系照片看出一个端倪。

哈勃太空望远镜为我们拍下了宇宙深处遥远星系的照片。

天文学家们从这些照片中发现了“引力透镜效应”。

我也在欣赏这些宇宙深处遥远星系的照片。

我看到了“引力透镜效应”。

但我更看到了宇宙在旋转。

因为我发现照片上的星系是呈环状排列的。

这种环状排列有一种明显的立体圆锥形感觉。

我在想,星系的环状排列,是否就意味着宇宙已经进入了旋转状态呢?

这些宇宙深处遥远星系的照片,体现的是几百亿年前的宇宙实况。

是不是宇宙在几百亿年前就已经开始旋转了呢?

或许正是因为宇宙进入旋转后才开始产生的星球和星系。

或许这些照片,既是“引力透镜效应”的反映,也是宇宙旋转的真实写照。

 

还有就是爱因斯坦认为时空是弯曲的,这是否也在暗示人们:宇宙是一个旋转体呢。

 

如果宇宙进入旋转状态,不排除会出现像星系旋臂这样的宇宙旋臂。

现在天文学家所发现的:星系聚集成巨大的纤维状、超星系团分布成线状、许多星系都分布在一些细长的结构中、呈曲线形的“星系长城”和一些巨大的“星系栅栏”,以及许多星系和超星系团向着同一个方向流动的现象,会不会就是宇宙旋臂的真实体现呢?

是不是就意味着宇宙正在进入或者已经进入旋转状态呢?

我们在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彗星、小行星之后可以计算出它们的运行轨迹,确认它们是在围绕太阳公转。

我们也可以在发现许多星系朝一个方向流动后,计算出它们的运行轨迹。

因此,本人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些星系一定是在围绕某个中心旋转,它们的运行轨迹一定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因而也坚信:宇宙的确已经进入了旋转状态。

 

人们之所以认为宇宙只是在膨胀而不是旋转,主要是因为到今天为止,没有看到不同方向的星系流;所发现的星系几乎都是在退行,都是红移,都是离我们而去。

我在想,宇宙若旋转,也许会像星系一样拥有多条旋臂。没有发现不同方向的星系流,或许是因为宇宙太大了,我们又处在一条巨大无比的旋臂中,我们的目力所及(包括天文望远镜所能见到的范围),都还是局限在这条旋臂中,根本就看不到极其遥远的另一条旋臂。

我还在想,星系红移可能反映两种情况,一种是真实的在退行,告诉我们宇宙在膨胀。

但也不排除有些红移很可能是一种假象,即:表面上看,这些星系似乎是在退行,是在显示宇宙的膨胀,实际上它很有可能是在暗示我们宇宙旋臂的存在,一些呈现红移的星系其实是处在宇宙的一条旋臂上。

AB两条旋臂而言,B旋臂星系的运动方向,对处在A旋臂的观察者来说,会因为星系在旋臂上所处的前后位置不同,而同时呈现远离和靠近(即同时出现红移和蓝移)两种情况。

因为旋转,AB两条旋臂的星系既都在向前行进,也都在向对方的后方行进。

此刻对A旋臂的观察者而言,B旋臂前端的星系,正在靠近A旋臂,呈现的是蓝移。

而处在B旋臂后端的星系,它要先远离A旋臂,运行一段距离后才向A旋臂靠拢。

在它远离A旋臂时,呈现给A旋臂观察者的光谱,的确是红移而不是蓝移!

这就是说,有些发出红移光谱的星系,表面上看是远离我们地球,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一种旋转状态。

也就是说,宇宙很可能有好几条旋臂,我们的银河系处在一条旋臂上,我们现在所发现的一些呈现红移的星系,很可能是处在另一条旋臂上。

 

我们仍旧以星系的退行来判断宇宙是否在旋转。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

这至少说明两种情况:

一、星系可能处在一个圆盘上;

二、宇宙外面有宇宙。

我们先来看圆盘。

在一个圆盘上,从圆心到外径分别画上几个点。转动圆盘一周,每个点的前进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靠向外径的点速度越快。

反过来看,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说明星系是处在一个圆盘上,也说明宇宙在旋转。

再来看第二点:宇宙之外有宇宙。

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说明宇宙之外存在一个比宇宙要大的引力体。

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距这个引力体就越近,所以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

这个引力体也许就是另一个宇宙。

既然宇宙之外有宇宙,我们则个宇宙就是有形的。

或许我们这个宇宙是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圆锥体。

仅从星系的红移与退行来看,都表明宇宙在旋转,看来我们这个宇宙的确是在旋转。

 

宇宙是否在旋转,我们还可以从对动态宇宙的认识来识辨。

因为认识宇宙的旋转与认识动态宇宙很相似。

在世界古、近代史上,西方天文学一直主张天体是永恒的、不变的,就是说宇宙是静态的。

虽然在发现太阳系、银河系的证据面前,人们开始一步步地承认地球、恒星都在运动,但却仍旧抱着静态宇宙的观念不放。

这种观念,即使连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都受到了影响。

但最终人们不能不接受动态宇宙的事实:

因为星球、星系都在动,所以宇宙也在动。

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认为:

因为星球、太阳系和星系都在旋转,所以宇宙也在旋转。

这不是强词夺理,至少逻辑上是可以讲得通的。

当我们认定星球、太阳系和星系都在旋转,却仍旧一口咬定宇宙不旋转,这与已经发现星球、太阳系和星系都在动,却仍旧认为宇宙是静态的错误观念,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我坚信宇宙在旋转。

 

这里又有了一个问题。

如果宇宙是旋转的,就必然会有宇心。

但我们现在并没有看到哪里是宇宙的中心。

本人在想,没有发现宇心,并不等于宇宙就不存在中心,只能说宇宙太大了,我们人类的目光暂时还无法看到那么远。

或许宇宙的中心就是一个超级大黑洞,或许宇宙的中心就像水中漩涡中间的空洞、就像台风中心的空洞一样,也是一个大空洞。

 

事物都是变化的,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样。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宇宙,不能一成不变地去认识宇宙。

宇宙从生到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热到冷,从简单到复杂,决不会一成不变地从开始走到今天,它也有演化的不同阶段。

其实宇宙从产生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从热膨胀到冷膨胀两个不同的膨胀阶段。

不同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就要用不同的理论去认识它,去探讨它。

实质上,人类也已经意识到了宇宙演化的变化和不同的阶段,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这就是爆炸论、暴涨论、稳恒态理论和旋转论。

本人认为这四种理论都有正确的一面,因为它们都恰如其分地准确地描述了宇宙演化不同阶段的物理特征。

宇宙已经度过了第一阶段,爆炸膨胀阶段(热膨胀阶段)。

宇宙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稳恒态膨胀阶段(冷膨胀阶段)。

宇宙很可能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第三阶段,旋转膨胀阶段。

爆炸论、暴涨论与稳恒态理论恰如其分地准确地描述了宇宙演化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状况。

但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在坚持爆炸论和暴涨论的同时,却不大看好稳恒态理论,更是否定旋转论。

这也许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宇宙的演化,已经经历了由热膨胀到冷膨胀两个不同物理特性阶段的缘故吧。

我们知道,在客观世界中,许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稳定状态,当条件改变时,又会转变到新的稳定状态。

事物的发展也有从渐变到突变再到渐变的过程。

宇宙的演化也是一样。

在爆炸之前,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温度极高的大火球。

有一天,这个大火球突然发生了爆炸,宇宙开始了它的第一阶段,爆炸膨胀阶段(热膨胀阶段)。

这是一个突变。

然后宇宙渐渐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于是宇宙进入了稳恒态膨胀阶段(冷膨胀阶段)。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对于宇宙演化的第二阶段,即稳恒态膨胀阶段(冷膨胀阶段),伟大的英国科学家霍伊尔先生、邦迪先生和戈尔特先生提出的稳恒态宇宙理论对此所作的描述无疑是正确的。

当然,就如同其他真理一样,稳恒态宇宙理论也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因此,本人在此强烈呼吁伟大的英国人民和优秀的科学家们,高度重视贵国杰出公民霍伊尔先生、邦迪先生、戈尔特先生创立的稳恒态宇宙理论的伟大意义和正确的一面,大力宣传这个理论,让伟大的英国人民和优秀的科学家们继续为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作出杰出的贡献。

 

二、宇宙之外有空间——天宇的存在

 

既然宇宙在膨胀,则在宇宙之外就应该有一个宇宙物质还没有达到的空间。

没有这个空间宇宙又如何膨胀呢?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星系的退行来看宇宙之外有空间。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

这说明宇宙之外存在一个比宇宙要大的引力体。

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距这个引力体就越近,所以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

这个引力体也许就是另一个宇宙。

为了方便叙述,本人将宇宙之外的这个空间称之为天宇。

既然宇宙之外有空间,则宇宙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形的物质实体,则宇宙就应该有中心、边界、形状和体积。

天宇是个什么样,天宇里有什么,所有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道。

到今天为止,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和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遑论天宇。

为了叙述方便,本人也只能笼统地说:

天宇是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中有许多宇宙,我们地球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宇宙仅仅只是这个空间中的一分子。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进入这个世界,我们将会看到像太阳一样熊熊燃烧的原始宇宙大火球,会看到像超新星爆炸一样的正在爆炸的原始宇宙大火球,会看到像蟹状星云和其他星云一样的正在膨胀的宇宙原始烟云,会看到像旋转的星系一样的正在旋转的宇宙,会看到像我们地球人类居住的宇宙一样成熟的宇宙,还会看到像星系合并一样的宇宙合并现象。

说到宇宙之外有空间,使我想到了宇宙的结局。

本人在想,宇宙不会一成不变地膨胀下去,也不会停止膨胀而重新收缩,而是会逐步地转入旋转膨胀,然后与天宇中的其他宇宙相碰撞,从而实现多个宇宙的兼并和融合。

这就如同星系的演化一样。

其实,宇宙中正在演绎的超新星爆炸、星云的弥漫、星系的旋转和星系的合并,正好就是宇宙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演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反映。

 

三、宇宙爆炸其实就是一次核爆炸

 

既然宇宙是天宇中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形的物质实体,这个宇宙实体最初又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

既然宇宙最初是一个大火球,又是什么因素使得宇宙熊熊燃烧呢?

既然宇宙是在大爆炸中诞生,是什么因素使得宇宙发生爆炸呢?

宇宙的爆炸又是一次什么性质的爆炸呢?

目前天文学界界定: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原始宇宙大火球发生了爆炸。

也有人说,所谓宇宙爆炸,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像炸弹一样的爆炸,而是指宇宙的膨胀状态有些类似于爆炸机制。

本人觉得:宇宙爆炸,实际上就是一次与超新星爆炸同理的一次实实在在的爆炸。

就像类木行星是太阳系中的氢气球、恒星是宇宙中的氢气球一样,其实形成宇宙的最初物质是广泛存在于天宇中的氢和氦;宇宙其实就是天宇中的一个氢气球(有些科学家就认为幼年的宇宙基本上由氢和氦构成)。

就像恒星是宇宙中的大火球一样,其实宇宙最初就是天宇中的一个大火球。

就像宇宙中的超新星爆发一样,其实宇宙爆炸就是天宇中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就像恒星的燃烧是核燃烧一样,其实最初的宇宙大火球也是在核燃烧。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超新星爆发,其实就是核爆炸。

宇宙也是一样,所谓宇宙大爆炸,其实也是一次核爆炸。

如有的科学家就认为宇宙诞生是一场核衰变事件。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宇宙初期的温度和密度都非常高,足以促成核聚变反应。

可以说,宇宙爆炸的机制有些类似于超新星爆发。

我们无法往回追溯到宇宙最初爆炸的那一刻,但却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超新星爆发,来探索宇宙的爆炸。

也许当我们弄清楚了超新星爆发的机制,也就掌握了宇宙爆炸的真谛。

 

说到最初的宇宙是个氢气球,我们可以看一份资料。

有消息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宇宙刚刚诞生时曾产生过高达10万亿摄氏度以上的奇异浓汤。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种粘稠的流质(即所谓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状颇似高温液体。

科学家认为,宇宙最初的状况实际上就像是非常稠密的液体。

这则消息使我坚信宇宙最初其实就是一个氢气球。

现在的木星不就是处于液态氢状态吗?

木星的液态氢不就像是一锅“浓汤”吗?

我是赞同木星将向恒星进化的观点的。

恒星的演化几乎就是宇宙演化的再现。

恒星是由气态星球进化而成,然后恒星发热发光,然后恒星膨胀爆炸。

从某种意义上说,宇宙的演化轨迹与恒星的演化轨迹大同小异。

宇宙最先是一个以氢为主的气态球,然后宇宙发生爆炸。

要想弄清楚宇宙的来由,我们有必要紧紧盯住木星不放。

也许当有一天我们看到木星上的液态氢(浓汤)变为气态、等离子态,木星发热发光后,我们也就看到了宇宙最初演变的真相了。

既然宇宙最初是一个氢气球,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宇宙爆炸前的这个“点”有多大。

 

四、宇宙爆炸前的这个“点”有多大?

 

依爆炸论所言,宇宙是在150亿年前因爆炸而产生,然后不断膨胀,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

直到今天,宇宙仍在膨胀之中。

就因为宇宙是膨胀的,所以许多人就认为,如果我们反过来看,让膨胀的宇宙恢复到膨胀前的样子,宇宙只是一个质点。

这个质点不占有空间,密度无穷大,温度非常高,但体积却小得无法形容,比针尖还要小,甚至比原子核还要小很多。

本人在想,宇宙的确是由爆炸而生,但爆炸前的这个“点”似乎不会是一个很小的点,很可能是一个体积非常巨大的超级大火球。

也就是说,宇宙爆炸前很可能是天宇中一个像太阳一样正在熊熊燃烧的体积大得令人无法想象的超级大“恒星”。

如果用于数学计算和几何作图,任何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点。

如绘制太阳系的几何图,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星球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点,也都可以标注为一个点。

可是画在纸上的、黑板上的太阳、地球这些“点”,就真的只有针尖这么大吗?

如果绘制星系图,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所有星系都可以标注为一个点。

那些距离地球极其遥远的星系看上去真的只有针尖那么大,甚至还有许多星系远得让我们看不见。

可是画在纸上、黑板上的这些点,就真的只有针尖这么大吗?

例如蟹状星云。

蟹状星云正在膨胀,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蟹状星云爆炸膨胀前是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但体积却比针尖还要小的一个点呢。

肯定不会这么说。

因为大家都清楚,蟹状星云是超新星爆发的产物。

这个超新星的体积再小,也绝不会是一个小得无法形容的比针尖还要小的点,它的体积绝对比现在我们眼面前的太阳要大得多。

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宇宙在爆炸膨胀前就是一个小得无法形容的比针尖还要小的点呢?

本人认为,宇宙爆炸前一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超级大火球,宇宙这个大火球其实就是天宇中一个巨大的超级大“恒星”。

宇宙这个巨大的超级大“恒星”有多大呢?

在我们的意识中,地球是很大的,太阳也是很大的;太阳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但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最普通的恒星,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不胜枚举。

如猎户座α星的体积超过太阳4700万倍,心宿二的体积是太阳的2.2亿倍(有说2.6亿倍的),武仙座α星比太阳大5亿多倍,而柱一这颗星的体积竟比太阳大90多亿倍。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粒米的话,太阳就像一颗人头,而武仙座α星却有半个香港那么大。

还有更大的星。

武仙座α星的直径是太阳的20万倍,可剑鱼座S星的直径竟然比太阳要大1400万倍。

这还只是我们所发现的星星中的一部分。

宇宙之大,肯定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比武仙座α星、剑鱼座S星大了不知多少亿倍的恒星存在。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把这颗巨大的未知星称作Z星吧。

本人在想,爆炸前的宇宙这个大火球,至少也应该比Z星大上许多亿倍吧。

因此,即使宇宙在爆炸前是一个点,这个“点”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比宇宙中任何一个最大的恒星还要大上不知多少倍的超级大火球,而不会是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的、比原子核还要小的一个点。

当然,硬要说宇宙爆炸膨胀前是一个比针尖还要小的点,也不是讲不过去。

就好比一个人,从娘肚子里出来时肯定比针尖要大。

但在娘肚子里形成孩子的这个卵子和精子,的确比针尖还要小。

宇宙也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宇宙的第一个基本粒子,的的确确比针尖还要小。

 

五、对时间的思索

 

谈到宇宙,不能不谈到时间。

谈到时间,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

过去、现在与未来,可以同时体现在一个物体或一件事情上。

如一本书,就可以同时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状态。

看过它的人,书代表过去。

正在看它的人,书意味着现在。

还未看它的人,书又象征着未来。

还是同一本书,一个人在读它:

已经过目的代表着过去,正在过目的意味着现在,还没过目的象征着未来。

这样,过去、现在和未来竟然同时体现在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件事情上。

对宇宙而言,会不会也是如此呢?即:

过去、现在和未来,指的就是同一个时刻。

也就是说,宇宙的某一时刻,既能指过去,也能指现在,还指未来。

也就是说,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时刻。

由此想到,宇宙一定是旋转的。

宇宙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一种循环,是因为宇宙旋转而产生的循环。

 

第二章、宇宙流——气旋式黑洞(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的形成

 

一、宇宙中的流体

 

电流、水流、气流、洋流、人流、泥石流,无处不有流。

那么宇宙中呢,难道就不存在宇宙流?

电能流动,地球上的水、气体和泥块碎石能流动,那么宇宙中的细微物质(等离子体、气体、尘埃、冰状物、矿物、碳化物、氧化物、水分、元素、分子、粒子等)呢,它们就不流动吗?

我想它们也会流动。

它们不但会流动,还会形成流体。

这种流体,我们暂且称之为宇宙流吧。

多少年来,人类日夜仰望星空,星球与星系的旋转使得人们忽视了宇宙物质的另一种运动形式——宇宙中的流体运动。

其实宇宙就好比是一个大海洋,在它的怀抱中涌动着无数条大大小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流体——宇宙流,其中一部分黑洞很可能就是由细微物质形成的宇宙流演变而成的。

一些消息报道,天文学家已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大型的宇宙气体喷流。

如超新星爆发,就喷射出巨大的气体流。

超新星M82爆发时,喷出的气体流的质量相当于560个太阳质量。

NGC1275星系曾发生大规模爆发,喷射速度竟然达到每秒3000千米,喷射出的物质达几亿个太阳质量。

当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升空后,所发回的照片显示:一个遥远类星体喷射出的X射线流达20万光年之远,喷射出的能量可能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释放能量的总和。

二十世纪后期,有科学家在恒星形成区不断观测到冷分子气体的高速外向流。

我们在欣赏天文图片时,可以发现许多恒星其实是呈线条状排列的。

有些线条呈直线,有些线条呈曲线、弧线或S型排列。

这些线条明显地显示出恒星似乎是在有规律地向某一个方向流动。

它们当然是在流动,因为星系是旋转的。

岂止星球会形成流体,其实星系和星系团也能形成流体。

据有些研究者认为,星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有些天文学家在测量了上万个星系后,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一些细长的结构中,形成了狭长的“万里长城”似的“星系线”。

他们还发现许多星系形成了一个长约5亿光年、高2亿光年、宽0.15光年的相连结构。

他们把这一新发现的宇宙巨大结构称为宇宙长城。

继发现星系长城之后,天文学家又有了惊人的新发现。

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的纵深分布状态时,发现宇宙中星系密集的区域以大约4亿光年的间隔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这种分布状态像是牧场上规则排列的栅栏,天文学家因此把这个构造命名为“星系栅栏”。

星系栅栏延伸的范围广达70亿光年左右。

后来天文学家又观测到这道栅栏是由十余段“星系长城”构成的。

天文学家还发现,在最大的尺度上,可观测宇宙内的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分布成巨大的链状或片状。

此外,有的研究小组发现,因为某种巨大的吸引力,银河系和成千上万个近邻星系都在以每秒几百英里的速度,朝着半人马座中离我们大约1.5亿光年的某一个看不见的大引力体运动。

还有一些天文学家发现由室女超级星系团和它近旁的三个超级星系团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南向天体流,它正以700kms的高速向南方飞去。

综上所述,表明星系和星系团也能构成流体,并向着某一个方向流动。

由此可见,宇宙中的流体是普遍存在的。

当然,这些星系流体的存在,也使我更加坚信宇宙很可能已经进入了旋转阶段。

由细微物资组成的宇宙流有些类似于风,因而本人又将其称为宇宙风。

宇宙中的细微物质会因为流动而形成流体,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细微物质流动并形成流体呢,是温差和宇宙力。

 

二、宇宙流形成的原因

 

1、温差

众所周知,宇宙中充满着气体、分子、元素、尘埃等细微物质。

这些细微物质在温差、恒星风以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流动,并形成流体。

人们可能会说,我们承认炽热的恒星与冷寂的星际空间存在着温差,但在恒星产生之前呢?

我们说,在恒星产生之前宇宙中也是存在着温差的。

宇宙在爆炸后的冷却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温度是不同的,这中间肯定存在着温差。

可以说,正是宇宙爆炸后因为整体与局部的温差(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使得细微物质流动起来,并形成了星云,然后才产生的第一代星球。

没有温差很可能就没有星球的出现,没有星球也就无所谓星系。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太空是冷寂的,不存在温差。

其实在星际空间是存在着温差的。

何止温差,热气体还比比皆是呢。

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发射的紫外天文卫星,就发现有些星际低层密度云的温度高达1万至10万度。

X射线天文卫星发射升空后,发现许多星系团中遍布着炽热的星际气体;发现了对流的热气体,星系就沐浴在巨大星系团的气体中。

正是因为星际气体之间的温差,促使了星际气体的流动,并形成流体(有些还形成了对流的热气体),从而形成了星球和气旋式黑洞。

 

2、宇宙力。

本人在此所说的“宇宙力”,是一个总称。

所谓宇宙力,是指宇宙中的磁力、引力、重力、恒星风的冲击力、新星和超新星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星际尘埃云之间的碰撞,以及星系、星际间所产生的与力等物理性质有关的因素等。

在宇宙力的作用下,太空中的细微物质必然会要产生流动,并形成流体。

 

三、气旋式黑洞(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

 

黑洞的形成现在公认的有三种状况,一是星系的中心,二是恒星的演变,三是微型黑洞。

本人认为可能还有第四种状况——气旋式黑洞,即一部分黑洞很可能是宇宙中的气旋(由细微物质形成的旋涡。以下简称气旋)。

前三种黑洞天文书籍中谈了很多,本人只就第四种黑洞(气旋式黑洞)谈谈个人的认识。

因为宇宙力(如磁力、引力、恒星风等)和温差的作用,星球、星云和星际之间的细微物质会产生流动,并形成流体。

这些流体在运动中就像宇宙中刮动的一股风,因此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之为宇宙风。

宇宙风或流体在运动中,遇到由细微物质所构成的阻力墙或其他力(如引力等)的作用,便改变运动状态,由直线运动改为旋转运动,并演化为旋涡状(又可称为气旋)。

气旋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形成气团,演化为旋转的气体星球,并进化为恒星;一是形成旋涡,这就是气旋式黑洞。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黑洞很可能就是宇宙中的一股气旋,是宇宙中的“台风”或“龙卷风”。

例如在大麦哲伦星云和银河系之间,存在着一座气态物质桥。

这座气态物质桥就很可能形成若干个气旋式黑洞。

又例如,天文学家观察发现,宇宙爆炸产生的一个黑洞目前正在以比其周围的星球高出4倍的速度穿过银河系,大致方向是朝着地球飞来。

本人认为,如果这个黑洞真的存在,也许就是一个气旋式黑洞。

也许有一天它会扫过太阳系,结果只有两个:或是使地球陷入没顶之灾,或是吞吃掉太阳系的小行星和尘埃等太空垃圾后离开太阳系。

但愿这个黑洞进入太阳系时不会伤害到地球,从而让我们人类躲过一劫。

上帝保佑,阿门!

由此推想,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若干个气旋式黑洞。

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很可能就是这种气旋式黑洞的产物。

有些科学家指出:黑洞周围的气体受到强烈的吸引,于是会围绕着黑洞越转越快,旋转产生的摩擦使气体变热。

本人认为,这种情景的出现,正好说明了气旋的运动状况。

现在人们公认黑洞的特性之一,就是物质一旦进入黑洞,便别想再出来。

这不就是气旋的特性吗?

既然一部分黑洞是气旋,理所当然地也就只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却看不到它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实体了。

这也是人们之所以到现在还无法观测到黑洞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气旋式黑洞不会一成不变的永远固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上永久地存在下去,当它的旋转消失之后,也就自行消散。

这也许就是英国优秀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先生所认为的黑洞的“自发蒸发”现象吧。

 

在人们的心目中,黑洞是一个危险的天体。

本人却恰恰相反,认为宇宙不能没有黑洞,黑洞是人类的“救星”。

宇宙在它的运动中,会产生新的物质,也会有许多星球因衰老而死去,成为宇宙垃圾。

这些垃圾聚集多了,必然会要影响到宇宙的健康运行。

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如果衰老死亡的恒星多于新产生的恒星,宇宙就会慢慢地走向死亡。

因此我在想,宇宙必然有某种物质来充当宇宙清道夫的角色,用以自我清除宇宙垃圾,维持宇宙的正常运行。

这个光荣、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黑洞的身上,于是一部分气旋式黑洞便应运而生。

动物界有种食腐动物,所以大自然能保持整洁,自动维持生态平衡。

宇宙也是一样,新的星球在不断产生,老的星球在不断死去,然而死去的星球的躯体却仍然存在,于是宇宙就生出气旋式黑洞这个“怪物”来负责收拾已经死亡的星球。

气旋式黑洞既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又是新世界的生产者。

它既消灭宇宙垃圾,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宇宙新生物质。

它从一端无所顾忌地大量吞没宇宙垃圾,将这些垃圾进行“加工处理”,然后从另一端喷出。

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很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或许黑洞就是一个彗星和流星的制造厂。

这些经过气旋式黑洞处理后的物质则有可能又生成新的星球。

就这样,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维持着宇宙的健康运行,从而形成宇宙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如果没有黑洞,宇宙中的物质新生运动将大打折扣,到最后可能会因为新生物质的不足或枯竭,以及垃圾的堆积而使宇宙走向死亡。

因此我们说,别看宇宙是这么的复杂,但它也能自我调节,以维持平衡,黑洞就是宇宙自我调节功能的产物。

 

宇宙中何止存在气旋式黑洞,其实宇宙中还存在其他形式的黑洞。

可以说,就如同宇宙中普遍存在星球、星云、星系一样,黑洞也是宇宙物质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而且黑洞还不止一种类型。

有暗物质的存在,就会有“暗黑洞”的存在(由暗物质形成的黑洞)。

有反物质的存在,就会有“反黑洞”的存在(由反物质构成的黑洞)。

就是太阳光,也会形成旋涡式的黑洞。

在太阳辐射的范围内,阳光和其他细微物质,都会因为温差和宇宙力的作用,形成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黑洞。

即使是在地球大气层的范围内,不也存在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各种形式的黑洞吗?

小至地面上突然出现又瞬间消失的小旋风,大至台风、龙卷风,不就是看得见碰得着的黑洞吗?

还有那些不知道的形形色色的黑洞,也许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还存在不少呢。

 

前面本人提出了一部分流星雨和彗星出自于黑洞的说法,可现在人们通常认为流星雨是彗星解体后的产物,本人的认识对吗?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流星雨的情况。

流星是天体中一个普遍现象,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著名的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1421日左右出现,平均每3334年出现一次高峰期。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1314日左右出现。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17日到824日这段时间出现,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

猎户座流星雨有两种,一是发生在每年的1015日到1030日,极大日在1021日;一是在1120日左右出现。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25日至1125日左右出现,一般118日是其极大日。

天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610日左右出现,极大日是108日。

天琴座流星雨的出现期为每年的416日到23日,最盛期是421日。

这么固定的日期,这么有规律地重复出现,似乎不像是彗星解体的产物。

总不至于每年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彗星降临到这些天区来解体吧?

如果这些区域存在着黑洞,倒有可能出现这些情况。

同时天文学家发现,流星雨看起来像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

有的流星雨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

有的流星雨虽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

这一个辐射点会不会就是黑洞的出口呢?

或者说就是人们常说的白洞的出口呢?

我们平常不是说黑洞难以发现吗,如果我们以流星雨为契机,努力地去观察分析,说不定还真能发现在这些星座区域的确存在一个甚至数个黑洞呢。

当然,本人并不排除彗星的解体确实会形成流星雨,也并不固执地一成不变地认为流星雨就一定是黑洞的“排泄物”。

硬要说流星雨就一定是黑洞的“排泄物”,似乎也讲不通。

或许这两种因素都有:即一部分流星雨是彗星解体的产物,一部分流星雨是黑洞的“排泄物”。

如果说彗星是黑洞的产物,则在这些星座区很可能就存在着气旋式黑洞。

 

说到流星雨,我又想起了天王星与海王星。

现在人们认为天王星与海王星受到一种不明力量的扰动,认为在海王星之外可能存在一颗大行星或者黑洞。

本人在想,如果存在的是黑洞,不排除这个黑洞就是一个气旋式黑洞。

或许众多的流星雨和彗星就是从这个黑洞中排泄出来的。

或者柯伊伯带就是一个气旋式黑洞。

 

说到彗星,又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有些一去不复返的彗星,很可能是从黑洞里来的。在绕过太阳后又会回到黑洞里去,并穿过黑洞,飞向我们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

因此,人类完全可以利用彗星(如在彗星上安装空间站等),向我们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传递我们人类的信息。

 

至于说到气旋式黑洞是宇宙清道夫,因为人造天体越来越多,地球外围的这些人为垃圾也越来越多。

本人认为,为了确保人造天体的安全运行,人类很有必要在科学发达的某一天,人为地制造一些黑洞,用以消除地球外围的这些垃圾。

 

黑洞既然能生成,也就会有结束的一天,它不可能无限期地存在下去,到一定时候它也会走向衰亡而自行瓦解。

因此,黑洞并不可怕。

因为宇宙不能没有黑洞,因为黑洞既是消除宇宙垃圾的清道夫和维持宇宙健康运行的卫道士,又是宇宙部分新生物质的制造者和提供者。

如果没有黑洞,宇宙将走向死亡。

因此宇宙不能没有黑洞。

黑洞并不可怕!

黑洞功不可没!

  

第三章、地球有可能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本章提要

 

一、木星将进化为恒星,成为下一颗太阳;

二、木星将与太阳成为共生星;

三、太阳将演变为地球;

四、地球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

 

一、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阳演变而成的

 

说到天文,就一定会要谈到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学说有几十种,各有千秋,但还没有哪一种学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星云说”是将康德与拉普拉斯两人的提法捏合在一起的,但两人对太阳系演化的认识还是有所区别的。

康德认为太阳形成于行星之前,拉普拉斯认为太阳形成于行星之后。

“双星说”认为太阳系除太阳外,曾经有过第二颗恒星,行星都是由这颗恒星产生的。

“灾变说”中,利特尔顿认为太阳原是双星,霍伊尔认为太阳有伴星。

本人认为每一种学说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应该将它们的正确部分集中起来,全面地认识太阳系的演化。

如“俘获说”就有其正确的一面。

从某种意义说,或许几乎所有的卫星都有可能是俘获而来的。

也有很多人谈到过磁力的作用,我也觉得星球的公转是离不开磁力的作用的。

大多数星球都带有磁性,在整个太阳系的公转运动中,说一点也不受到磁力的影响似乎也讲不过去。

对于“星云说”,我觉得康德和拉普拉斯两人都说的对,太阳是既形成于行星(气体星球)之后,也形成于行星(固体星球)之前。

拉普拉斯说:是先有的行星后才有的恒星。

本人认为拉普拉斯先生说得对,因为我觉得太阳是由类木气体星球进化而成的,所以是先有类木行星后才有的太阳(类日恒星)。

康德说:是先有恒星后才有的行星。

本人认为康德先生也说得很对,因为我觉得固体星球是由以前的太阳(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所以是先有类日恒星后才有的地球和类地星球。

这就是说:太阳系是先有气体星球,然后气体星球进化为太阳(类日恒星),太阳(类日恒星)再又演化为固体星球。

也就是说,太阳是由类木气体星球进化而成的,所以太阳形成于气体行星之后;太阳然后演化为类地固体星球,所以太阳又形成于固体行星之前。

看来人们将康德与拉普拉斯的学说捏合在一起并没有错,因为他们两人的学说合在一起正好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情况。

“双星说”和“灾变说”也有正确的一面,太阳系的确原是双星系统,太阳曾经有伴星,伴星后来都演化成了固体星球。

本人还认为太阳系以前曾有过“共生星”的时期,而且将来也还会出现“共生星”的状态。

看来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也许是由以前的太阳直接演变而成的,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目前天文学界普遍认为,恒星最终的归宿有三种可能: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本人认为,太阳和类日恒星最终的归宿还有第四种可能,即演变为木卫一、地球、海卫一、月球这样一类固体星球。

 

二、共生星

 

在谈到太阳(类日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共生星。

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

它既是冷的,只有两三千度;同时它又是热的,达到好几万度。

冷热两种温度竟然同时存在于一个星体上。

天文学家将这种星体定名为“共生星”。

共生星自发现以来,不少天文学家想弄清楚它的真正含义,可谜底至今没有完全解开。

有人提出“单星说”,认为这种共生星中心是一个属于红巨星之类的冷星,周围有一层高温星云包裹。

红巨星属于晚期恒星,密度很小,体积很大,表面温度只有两三千度。

可是外围星云的高温又从何而来呢,人们却无法解释。

于是有人提出“双星说”,认为共生星是由一个冷的红巨星和一个热的矮星(密度大而体积相对较小的恒星)组成的双星。

但由于共生星与地球相距遥远,观测手段又受到技术的限制,人们还无法证实双星的实际存在。

本人认为共生星的确是存在的。

太阳(类日恒星)演变为类地固体星球的现象,就包含着共生星的状态。

 

三、类日恒星

 

1、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演变为固体星球,而是指太阳和类似于太阳这样的恒星。

2、为了叙述方便,本人将太阳和类似于太阳的恒星统一称之为类日恒星。

3、本文稿中所说的恒星,基本上都是指类日恒星。

 

四、地  

 

1、  地球内部为何有一团火?

 

地球内部有团火,有一团炽热的岩浆,这团岩浆具有极强的活动性,时不时地以火山爆发的形式喷发到地面。

地球内部为什么有团火,这团火是怎么来的?

是先天(即地壳硬化之前)就有的,还是后天(即地壳硬化之后)才有的呢?

我们想要弄清楚地球的起源以及地球是怎么形成和演化的,首先就应当弄清楚地球内部的这团火是怎么来的。

如果是后天才有的,无疑,地球会向恒星进化。

如果是先天就有的,难道说地球的前身不会是一颗恒星吗?

 

地球会向恒星发展吗?

恒星最起码的一个特征就是燃烧,就是发光发热,就是向外辐射热量。

如木星对外辐射热量,木星向外散发的热量比木星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还要多,因此目前就有人认为木星将有可能成为一颗恒星。

另外,现在公认恒星是气体星球,恒星是由气体星球进化而成的,所以有人认为木星这颗气体星球有可能进化为恒星。

地球有火山运动,内部有热量,地球向外辐射热量吗?

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热量多,还是向外辐射的热量多呢?

如果地球向外辐射热量,如果地球向外辐射的热量多于从太阳吸收的热量,无疑,地球将向恒星发展;则火山活动就一定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直至将地壳都烧成炽热的熔浆,并发热发光,使地球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恒星。

但是,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只知道所有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的星球,后来都熄灭了火山活动,这些星球都没有向恒星进化。

看来星球的火山活动都是先天留下来的,而不是后来才有的。

再就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关于地球向外辐射的热量多于从太阳吸收的热量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木星倒是有。

再就是地球是一颗石质固体星球,而不是气体星球。

因此,地球向恒星发展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那么,地球的前身会是一颗恒星吗?

地球会是恒星演变的吗?

地球会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吗?

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原始地球形成的初期(45亿~41亿年前),地球的温度很高,表面处于熔融状态,覆盖着一层厚达400千米的沸腾的岩浆,火山活动十分频繁和非常剧烈,并认为这是由于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所产生的热量的缘故。

开尔文勋爵根据地球应该遵守的散热率,作了一个著名的估计。

他的假设之一是:地球一度曾处于熔态,然后慢慢冷却。

我认为开尔文勋爵的假设是对的。

原始地球表面处于熔融状态,或许就是当时的太阳由气体星球转化为石质固体星球的真实反应,沸腾的岩浆是由炽热的气体因为冷却转化而成的。

由此可见,地球更不会向恒星发展,也更加说明地球内部的熔浆是先天就有的。

联想到木卫一、海卫一、月球等星球的状况,本人感觉到似乎地球有可能是直接由当时的太阳演变过来的,也就是说地球实际上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但还没有完全死亡的类日恒星。

 

2、地球有可能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在太阳系中,有火山活动和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的星球并不止地球一个。

但从古至今对星球的研究,都是按恒星、行星、卫星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并没有将这些星球的火山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来探索星球演化的奥妙。

现在我们别出心裁,扩大视野,改变以往的思路,打破现有的研究格局,以有火山活动为标准,将有关的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放在一起来讨论,请朋友们看看地球像不像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太阳:火焰气体星球,每天不停地喷发光和热,也可以看作是火山爆发吧。有大气层。

木卫一:固态岩石星球,有强烈的火山活动(活火山),爆发程度比地球上的火山要猛烈得多。火山爆发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蓝色喷烟,气体冷却后,凝聚成雪。木卫一表面为炽热的胶质状岩浆。有稀薄的大气层和电离层。木卫一上还有冰川,并呈现出融化的痕迹。

地球:固态岩石星球,有火山活动(活火山),表面硬化,有液态水,有大气层和电离层。

金星:固态岩石星球,有浓密的大气。火山密布(活火山),是太阳系中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行星。不过,天文学家认为,有迹象表明,金星火山的喷发形式较为单一。金星上凝固的熔岩层显示,大部分火山喷发时,只是流出熔岩流,没有剧烈爆发和喷射火山灰的迹象。

其实金星火山的这种状况,在地球上也有显现,如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是一座终年都不停喷发的活火山,但它的喷发方式却异常宁静。它的喷火口呈椭圆形,是一个岩浆湖。湖中炽热的熔岩流就像一锅沸腾的钢水,上下翻滚,形成了一个长4千米、深130米的“火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当火山活动较为剧烈时,熔岩并不是像其他火山那样直冲云霄,而是漫上湖岸,向低处奔流,形成壮观的熔岩瀑布和熔岩河流。

木卫二:固态岩石星球。表面由水覆盖,而且是液态富氧水,上层为冻结的冰壳,是冰冻的软泥和相对薄的冰盖,下面是一个温暖的液态海洋,海面有浮冰,海水下面是火焰,仍有火山活动。科学家认为木卫二是早期地球的缩影。本人认为木卫二应该是地球晚期的真实写照。因为木卫二的火山活动状态,地球上比比皆是。像海洋深处的许多火山活动,喷发时岩浆并没有冲出海面,而是在海中就凝结成海底岩石了。

海卫一:固态岩石星球。海卫一是一个火山(冰火山)不断喷发、冒着滚滚黑烟(氮气)的星球,有稀薄的大气层。本人认为,海卫一的冰火山和喷出来的滚滚黑烟(氮气),是恒星在演变过程中经过了“地球”这个阶段后,其核燃烧临近熄灭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状态。

海卫一的火山活动的这两种状况,其实地球上也有显现:

像海底一些火山口喷出的就不是炽热的岩浆,而是滚滚黑烟。

哈萨克东部的缅布拉克山谷有个喷水的火山,它喷发出来的不是熔岩和蒸汽,而是冰冷的水。

土卫二:固态岩石星球。土卫二内部充满了炽热的熔岩,有液态水。

水星:固态岩石星球。科学家估计水星曾有过激烈的持续了几亿年的火山活动,内部的高温使水星内核处于熔化状态,大气非常稀薄(也有说水星没有大气)。

月球:固态岩石星球。大约在30亿至40亿年前,月球的外壳还是处在液体的熔融状态,月球曾是岩浆的海洋。月球有过持续了几亿年的火山喷发期。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地球中心温度为5000℃),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本人认为,月球很可能是恒星的核燃烧完全熄灭后的一种余温的物理状态。也就是说,恒星的核燃烧到月球这里就完全彻底地结束了。

冥王星:半岩石半冰块固态星球。有过火山活动,表面为冰冻状态,有大气层。但是人们发现,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气层都在逐渐缩小体积时,冥王星的大气层却显现出膨胀之势,冥王星上的大气压力已经增加了一倍。有科学家推测,冥王星表面的大气层可能会变得更暗,这样便会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由此导致冥王星的大气层释放更多的气体。有资料显示,冥王星大气层的高层含有氢。

火星:固态岩石星球,有过火山活动。火星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有透明的大气(现在的大气虽然很稀薄,但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的大气比现在要浓密得多),有昼夜的区别。两极有像地球南、北极情形的白色的极冠,极冠由二氧化碳干冰和水冰组成。天空中也可以看到像地球上一样漂浮的云彩,云彩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火星自转一周仅比地球昼夜时间长半个多小时,它的“黄赤交角”和地球十分接近,春、夏、秋、冬四季与地球四季十分相似。火星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23度,与地球南极洲的平均温度相差不多。火星上曾经有过液态水的存在,表面上有河流、池塘、湖泊,甚至海洋。火星内部的地质结构和地球差不多,由核、幔、壳组成。

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个类日恒星演化图,将上述星球按从太阳到火星即从有火焰到无火焰的状态来一个排列,请朋友们看看,这像不像是一颗类日恒星由热到冷即由生到死的走向图:

太阳(火焰星球,可以视为特殊的火山活动)——木卫一(有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表面为胶质的熔浆)——地球(有较强的火山喷发活动,表面硬化,有液态水)——金星(表面硬化,火山活动和缓,无喷发现象,只是流出熔岩流)——木卫二(有液态水和火山活动)——海卫一(有火山喷发,但喷出来的不是炽热的熔岩,而是黑烟,看来是火山活动即将停止的前奏)——土卫二(虽无火山活动,但有炽热的熔岩和液态水)——水星(曾有过激烈的火山活动和火山喷发期,表面完全硬化,但内核尚未凝固,处于熔化状态)——月球(内核为1000,尚有余温)——冥王星(早期有火山活动,现在表面为冰冻状态)——火星(有过火山活动,完全硬化的石质固态星球)。

从上可以看出,首先,类日恒星是一颗炽热的发着光和热的火焰气体球,然后核燃烧减弱,球体边失去光和热边缩小(既有物质的收缩,也有星球体积的缩小)。

当核燃烧临近熄灭时,类日恒星就进入了晚期,表面温度也降到很低,但球体内部却仍保持着燃烧状态。

于是类日恒星进入火山期。

先是喷发猛烈,星球表面流淌着炽热的熔岩(如木卫一)。

然后喷发强度有所减弱,喷出地面的熔岩只局限在小范围内(如地球)。

接着不再有喷发现象,也不喷出火山灰,火山爆发时仅仅只是流出熔岩流(如金星)。

随后核燃烧停止,但火山活动仍在进行,不过此刻喷发的不是炽热的岩浆,而是黑烟了(如海卫一)。

接下来火山活动也停止,但球体内核仍然处于熔化状态(如水星)。

最终,星球内核也凝固了,但星球内部仍有余温(如月球)。

最后连余温也没有了,成为冰冷的岩石星球(如火星)。

请朋友们看看这个演化图,这像不像是一颗类日恒星由盛而衰由热到冷由生到死的演化途径呢?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地球与木卫一都有火山爆发,但木卫一上的火山爆发的剧烈程度要大得多。

地球上的火山爆发最高速度也就是50米/秒,而木卫一上火山爆发的速度往往高达1 000米/秒。

本人承认这种差别。

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点,地球在由类日恒星转化为行星的过程中,地球以前的火山爆发肯定要比现在剧烈得多,地球早期火山爆发的速度肯定要比现在火山爆发的速度要高。

也就是说,木卫一很可能就是地球前身的物理表现。

也可以说,类日恒星在演化为地球时,是要先经过木卫一这个阶段的。

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弄清楚星球的火山活动最终是如何熄灭的。

也没有哪一部专著专门来叙述类日恒星从炽热的气体火焰球到冰冷的岩石球的全过程。

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一直坚定地认为太阳和恒星的死亡之路,就是膨胀成为红巨星、新星、超新星,然后爆炸,最终变为中子星、白矮星、黑矮星和黑洞,而不会走冷却、凝固、演变为岩石星球的死亡道路。

其实很早就有人通过对地球内部的热传导的研究,证明地球是从一种熔化状态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他们推测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炽热的火球。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个炽热的火球会不会就是一颗类日恒星呢?

现在我们就来设想一下类日恒星走冷却、凝固、演化为岩石星球的死亡之路的演化过程。

目前天文学界认为,尽管恒星有着不同的归宿,但它们的生命晚期都会有星核燃烧、星壳膨胀、发出强光、抛射物质、内核塌缩等剧烈的演化过程,光辉灿烂的恒星经历上百亿年的历史之后,将在非常壮观、美丽的场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本人赞同上述说法中的部分观点,即认为恒星在走向死亡时,的确会要发生星核燃烧、抛射物质,并在非常壮观、美丽的场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但太阳和类日恒星在走向死亡时,在经历了星核燃烧和抛射物质后,星壳虽然会发生膨胀,内核却会冷却。

如有些科学家就认为:红巨星的外层全部脱落后,星体便只剩下一个裸露的碳——氧核。

我在想:这个裸露的碳——氧核的表面,在星空的低温作用下,表面会冷却硬化,内部仍会继续核燃烧,其熔浆以火山喷发的形式冲到外表。

于是一颗固体星球便生成了。

 

太阳与类日恒星的内核表面之所以会冷却,是因为太阳和类日恒星在走向死亡时,会要经过双星和共生星这个阶段。

当它们处于双星和共生星阶段时,它们膨胀起来的外壳会被伴星吞吃掉,根本就膨胀不起来。

星核的确也会燃烧,并由气态演化为固态,就如同现在的地球一样。

现在地球的内部不是还在燃烧吗?

以月球为例,科学家认为,月球诞生之初,是一个铺满岩浆的火球,后来它们凝固了。

月球在完全彻底地停止了核燃烧之后,虽仍保留有最后的余温,但毕竟耗尽了它几乎所有的内热,表面不断地固化后,所有的地质活动也随之停止,终于变成了一个岩石星球。

按地质学的标准,通常认为月球已经处于死亡状态。

再来看看地球。

天文学界有人认为,早期的地球是个炙热的球体,表面一度完全为一种熔化的岩石“海洋”所覆盖。

天文学家们所认为的这种状态,表明早期的地球与现在的木卫一的状态差不多。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一颗恒星在由发光到不发光、发热到不发热的过程中,火焰气体逐渐冷却为胶质的半凝固状态时,整个星球不就是呈现出这么一种炙热的熔化的岩石“海洋”状态吗?

当类日恒星走到晚年时,核燃料越来越少,核燃烧越来越弱,直至最终熄灭,温度也会降得很低。

像月球、水星、火星等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的岩石星球,就是核燃烧完全熄灭的类日恒星。

像木卫一、地球这些仍有火山活动的星球,其核燃烧已将尽熄灭但核燃料还没有彻底燃烧尽,正是处在死亡边缘的类日恒星。

海卫一喷发黑烟的物理状况,则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核燃烧已经熄灭但尚有余烬,于是产生了喷发黑烟的火山活动。

可以说,宇宙中不论是行星还是卫星,凡是具有火山爆发和历史上曾有过火山活动的星球(如木卫一、地球、海卫一、月球等星球),都有可能是由当时的太阳演变而成的。

也就是说,太阳在最终耗尽自己的热能而冷却下来之前,是会要经过类似于木卫一、地球、海卫一和月球这样几种物理状况和地质特征阶段的。

不过,现在天文学界普遍认为,恒星处于晚年时,在它核心区的氢因核融合反应燃烧殆尽后,接着会燃烧氦核,于是又开始膨胀,并形成爆炸。

本人认为,有些恒星最后会爆炸,但有些恒星最后却不会爆炸。

如太阳和类日恒星很可能就不会爆炸,而会变成岩石星球。

因为太阳与最靠近它的气体星球会要进入共生星状态,膨胀的气体会被伴星大量吞吃掉。在自己的核燃烧逐渐衰落和冷寂的星际空间的双重作用下,内核也逐渐演变成了固体星球。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阳系就是一部专门描述太阳和类日恒星演化的书。

太阳系中的每一个天体就是这一部书的每一页。

而这每一页都是这么的丰富多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地球人类展示着太阳和类日恒星的演化过程。

可以说,太阳和类日恒星由生到死的每一个时代,太阳系中都有一颗星球与之相对应。

下面我们就来摆一摆,看看地球这颗“类日恒星”的演化是不是这样。

地球的前身是以前的太阳(类日恒星),与之相对应的是太阳。

地球脱离恒星状态,向固体星球演化,其间有一个半熔融半硬化过程,火山活动频繁。与之相对应的是木卫一。

地球表面完全硬化,但内部仍是一团炽热的熔浆,并不时以火山爆发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层形成,有了氧气、水和生命。与之相对应的是地球本身。

地球的火山活动接近尾声,火山不再喷发,流出的只是炽热的熔岩流。与之对应的是金星。

地球的火山活动进入最后阶段,地球仍保留有液态水,且在海水下面仍出现火焰。与之对应的是木卫二。

地球的火山活动即将停止,火山不再喷发出炽热的岩浆,而是喷出残余的浓烟(氮气)。与之对应的是海卫一。

地球的火山活动完全停止,但内核仍为熔化状态。与之对应的是土卫二和水星。

地球内核凝固,但内核仍有余温。与之对应的是月球。

地球完全冷却,与之对应的是火星。

在此过程中,地球的液态水、大气层、生命也不复存在。

地球成了一个冰凉的世界。

朋友们请看一看,这是否符合地球演化的实际情况呢?

当然,做这样的比较,并不是说它们之间的物理状态就百分之百的相似,只是作一个大致的比照。

因为各星球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受的影响也会不同,加上它们因为各自年龄、质量等种种因素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物理状态也会不同。

如果将它们互换位置,也许木卫二就成了地球,地球就成了木卫二。

 

3、从地球赤道的凸出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地球是由以前的太阳演化而成的,我们还可以从地球赤道的形成来说明。

资料表明,地球基本上是一个球体,但略微有些扁,地球赤道略鼓出来一些,实际上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地球赤道为何会凸出一些?

科学家们说这是地球长期绕轴自转造成的。

如牛顿就提出:每一行星由于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应使地球的形状在两极扁平,而在赤道上凸出。

笔者赞同此说,但认为在地表完全硬化之后再凸出的可能性不大,真正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恒星本身就具有这种特性或者是恒星在向地球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形成的初期由炽热的熔岩体向硬壳体的不断冷却和旋转中形成的。

行星和恒星都是星球,又都在旋转,它们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共性的。

比如赤道的凸出就应该是如此。

如果我们将牛顿说的话稍加改变,将“行星”改为“恒星”,将“地球”改为“太阳”,逻辑上似乎也是讲得通的。

即:每一恒星由于其自身的旋转运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应使太阳的形状在两极稍扁,而在赤道上凸出。

如果牛顿活到今天,我想他也会做这样的改变。

因为,在1966年夏天,科学家迪克以非常精巧的方法测定了太阳的球形,他宣布已发现太阳赤道有轻微的隆起。

看来太阳是个扁圆形。

看来地球赤道外凸,两极稍扁的形状,的确是从“娘肚子”里带来的,是先天就有的,地球与恒星的外形的确是一脉相承的。

 

4、从地球的年龄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现代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为40亿岁,但却又将地球年龄确定为45亿~46亿岁。

为什么地球的年龄比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还要大5亿~6亿岁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认为地球曾有过一个熔融阶段。

当类日恒星由炽热走向冷却时,不也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吗?

现在的木卫一,不就是处在由类日恒星到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熔融阶段”吗?

因此,地球的实际年龄的确比最古老的岩石要老。

 

5、从地球的质量、直径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根据星云理论,地球原星体大约比现在重500倍,直径大约是现在的2000倍。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以木星与地球相比,或许大家心里就清楚多了。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11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

如果木星是个中空的球体,内部大约可以放入1300个地球。

木星是巨大的。

但与原星体的地球相比,木星却又是一个小弟弟。

可见地球原星体是多么的巨大。

地球由大变小的原因有很多,或许因为冷却而使体积变小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

或许地球最开始就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恒星),因为冷却为石质固体星球(行星),所以地球的体积、质量和直径都变小了。

因为恒星的质量、直径本身就比行星、卫星大很多,在类日恒星向行星演变的过程中,质量会变轻,直径会变小。

以前的地球比现在重500倍,直径是现在的2000倍,这也是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必然反映。

 

6、从中子星及地球地貌的形成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从地貌的形成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包括三个方面:1、地貌的形成;2、地壳的形成;3、岩石的形成。

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化,会要经过三个阶段:一、火焰气体阶段(指恒星本身);二、半固体阶段(熔融阶段);三、固体阶段(即地球阶段)。

类日恒星演化到晚期,往往会与另一颗正在向恒星进化的气体星球形成共生星状态。

此时尽管类日恒星在猛烈膨胀,但它并不会成为红巨星。

因为此时类日恒星膨胀起来的炽热的气体,大部分都会被它的伴星(也包括这颗伴星所拥有的卫星)吞吃掉。

又因为类日恒星的核燃烧渐渐衰减,星体温度下降,其内核的炽热气体和残留物质逐渐凝固,成为岩石和各类金属矿床,还有一部分则变成了石油和可燃气体。

(本人认为石油有可能是在恒星向地球演变的过程中,与地貌一并形成的,但此观点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略去不谈)

现在我们来看地壳的形成。

在伴星大量吞吃恒星膨胀气体的同时,恒星内核的表面则因低温而冷却凝固,于是就形成了岩石星球坚硬的地壳。

但此刻岩石星球的中心仍处于高温状态,并没有凝固。

于是炽热的岩浆以火山的形式不时地喷发出来。

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化过程有些类似于金属的冶炼过程,最初的岩浆就如同炉中的钢水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于是就硬化变成了岩石,并形成了地壳。

为什么地貌又会形成不同的形态呢?

除了目前地质学界公认的观点外,我想也许与各种元素的凝固点和凝固时间不同有关。

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期(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这三大类正好说明了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下面以地球南北极为例,具体地来看看地球地貌的形成与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的关系。

我们这个地球很有意思,一边是山,另一边便是水。

如太平洋和珠穆朗玛峰、南极和北极。

地球为何一边是山,另一边便是水呢?

在我所接触到的许多天文学普及读物中,谈到卫星拍摄的地球形状的照片,都说是北极有点尖,南极有点凹进去(北凸南凹)。

这些作者们还说经过测量,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去2430米,并认定地球像个倒放着的大鸭梨(见图)。

    

这就有点使我奇怪了。

明明地球的北端是海洋(北冰洋),南端是大陆(南极洲),其形状应该是北凹南凸,怎么反成了南凹北凸呢?

我时常在想,是不是照片的提供者或者照片的第一个使用者在将地球的这张卫星照片公布于众时给弄颠倒了,以致于后来者照葫芦画瓢,人云亦云,将错就错,使得大家都以为地球的形状是南凹北凸。

众所周知,天文望远镜看月亮和其他物体都是颠倒的。

天文望远镜与民用望远镜最大的不同是,天文望远镜是单筒的,民用望远镜是双筒的。

双筒望远镜看物体(如鸟、飞机等)所产生的图像都是正的。

但单筒的天文望远镜,无论是折射望远镜还是反射望远镜,所看到的图像都是反的(颠倒的)。

就天文学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像反像都无所谓,因为星星无论怎么看都是一样的。

可是当你看月亮或某一行星时,情况就大不同了。

这时你在望远镜中看到的图像是南面在上,北面在下。

为方便起见,许多月亮图通常都是按这个样子绘制的。

以此而言,卫星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因为本人才疏学浅,对于卫星所使用是什么望远镜,本人并不清楚,但估计不会是双筒望远镜,而会是单筒望远镜。

所以卫星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也应该与月亮的情况差不多。

既然如此,在拍摄者与照片使用者之间会不会因为某些阴差阳错(如因长期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所引起的一时疏忽,忘记了普通大众对于地球图形“上北下南”的视图习惯),而出现了本人所疑虑的这种状况呢?

前面说了,一些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在文章中还特地说经过测量,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去2430米。

实际上,精确的大地测量表明,地球的南极是向外凸出约10米,北极向内凹进约30米。

如下图,地球北极凹下去,这应该是正确的地球形状。

看来,目前在一些书刊和文章中使用的卫星地球形状照片的确是弄颠倒了。

 

为了彻底弄清楚地球的真实形状,有必要制作去掉海水后的立体地球仪。

这样,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以及北冰洋与南极洲等实际地貌,也就一目了然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地球究竟是个什么形状,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也许专业的地理学科或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有这样的地球仪,只是没有对外公事罢了。

如果哪个单位有这样的立体地球仪,我建议他们在网上公开。

如果没有这样的立体地球仪,我建议相关单位制作一个,并公之于众,以有益于科学普及。

 

但愿今后国际天文学会或有关机构在有条件时再仔细核对一下,将地球形状的真实情况弄清楚,以有益于天文学的健康发展。

好了,这个暂且不论,我们还是来谈谈地球南北极的地形与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的关系吧。

地球很有意思,北极是海洋凹下去,则南极为大陆凸起来;太平洋凹陷,则喜马拉雅山凸起。

这是为何呢?

或许是地球自转的作用?

如太平洋的凹陷与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或许是构成地球岩体的物质中心下垂?

如南极的凸起与北极的凹陷。

关于两极地形,一凹一凸,似乎是星空中有一股力在挤压地球北极,并通过地球内部的传递而形成对南极的压迫,硬是活生生地将北极挤压下去,使得南极凸了出来。

于是北极就成了北冰洋,南极成了南极洲。

而两者的面积竟然大致相等,北冰洋约为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约为1,400万平方千米。

南极的马里伯德高地有海拔6,100米的最高峰,而在北冰洋的海底罗蒙诺索夫山脉以西的海盆之处则深达5,450米。

更为有趣地是,两极地表和凹凸不仅有着极为惊人的相反相成和参差对应之处,而且不少相对应部分的地形可以彼此拼凑,互相重叠。

这绝非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形成这种地形,不应该是在地表硬化之后,而应该是在地表硬化之前。

是地球自转也好,内部物质下垂也好,地球都必须是处在一种柔软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地球在历史上曾有个这么一个柔软状态的历史过程吗?

有!

类日恒星在向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就有这么一个柔软的阶段。

炽热的气体星球向冰冷的固体石质星球转化的演变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气体阶段;二、柔性阶段;三、硬化阶段。

气体阶段指恒星本身,硬化阶段指地球本身,柔性阶段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阶段。

柔性阶段,炽热的气体经冷却向固体转化,变为柔软的岩浆(就如同出炉的钢水),因为星球的自转,星球由北向南形成了一个漏斗状,于是地球就出现了北凹南凸的地貌。

当星球进一步冷却,表面的岩浆变成了固体的岩石后,地球南凸北凹的地势就定型了。

 

也许有人会说,恒星是气体星球,地球是固体星球,气体星球怎么会变成固体星球呢?

气体星球能演变为固体星球吗?

能!

中子星就是明证。

中子星虽然是恒星演化的结果,但它的结构却与普通的恒星完全不同,它的表面是一层固体状态的壳层,好像地球表面的地壳一样。

这层壳厚约1千米左右。

我们知道,事物发展是多样性的,事物演化的途径也是多样性的。

事物演化的不同途径,也必然带来不同的结果。

既然恒星可以演化为表面为固体硬壳的中子星,也就有可能演化为表面为固体硬壳的地球。

 

说到以地球地貌的形成来说明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其实水星地貌的形成也似乎反映了这一现象。

人们根据“水手10号”太空探测器拍摄的详尽照片发现,一个名为“卡路里盆地”的环形山是水星的一大地质奇观。

它的直径达到1300千米,大约是在36亿年前,由一颗直径将近100千米的小行星般大小的太空陨石撞击水星后形成的。

发生这次撞击时,水星还很年轻。

它的外壳和地幔还不够稳定,并且还处在冷却和压缩中。

撞击产生的冲击波穿过水星,使地面弯曲,形成高地和山脉。

这里说到了水星年轻时,外壳和地幔还不够稳定,并且还处在冷却和压缩中。

是什么情况使得水星还处在冷却和压缩中呢?

应该是在类日恒星向水星的演变过程中。

这说明水星也有可能是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

 

7、从白矮星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白矮星是恒星演变的结果,其质量近于太阳,温度也很高,但体积却大大缩小,与地球差不多。

科学家认为,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提供新能量,白矮星在发出辐射的同时,也以同样速率冷却。

同时科学家又认为,白矮星因为处在寒冷的星际空间,内部有一个厚度为几千米的薄层来保护,这个薄层是不透明的。

这说的不就是固体星球吗?

看来很有可能恒星是经过白矮星阶段后变为固体星球的。

看来地球和其他的固体星球,都有可能是由白矮星演变而成的。

世界是复杂的,事物的进化和演变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演化途径不可能是只有一种形式。

既然恒星可以演化为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却仍保持高温和大质量的白矮星,也就有可能演化为大小、质量和温度都与地球差不多的星球。

既然恒星在走向死亡时可以缩小体积,但仍保持较大的质量和较高的温度,也就可以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也减少其质量和降低其温度。

这不是强词夺理,它至少在逻辑上应该是讲得通的,至少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存在。

 

8、从太阳丢失的物质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也许有人会认为,白矮星虽然体积只有地球大小,但其质量和温度仍如恒星一般,因而恒星不可能向地球一类星球演化。

我在想,恒星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地丢失物质和质量,因而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也会减小其质量和降低其温度。

天文学家观察到,太阳成分中约四分之三是氢,它的中心部分温度高、密度大,使得氢核聚变成另一个化学元素——氦。

每秒钟,太阳上有7亿吨的氢转变成6.95亿吨的氦。

此时出现了质量亏损。

丢失的物质哪里去了?

原来这些丢失的物质变成了光和热,流失到了太空中。

正是这丢失的物质转成了能量,加热并使我们的太阳放射光芒。

既然太阳可以丢失(转化)一部分氢,也就有可能丢失其他的物质和能量。

恒星的核燃烧逐步衰减时,恒星的喷发与辐射并没有停止,这些喷发与辐射仍在带走恒星的质量。

当太阳转化为地球一类星球,在缩小体积的同时,也会跟着丢失一部分物质和能量。

当质量和能量失去一部分后,温度也跟着降低。

还有,随着向星际空间辐射热量而冷却,星体必然会逐渐地变小。

问题是,按照现有的理论,恒星缩小的结果或是变为白矮星,或是演化为黑洞。

看来黑洞是不可能演化为行星和卫星的。

那么白矮星呢?

白矮星再演化下去,质量和温度也会像体积一样,接近行星吗?

白矮星会随着本身热量和辐射的最终停止而冷却成为一颗行星吗?

从现有的资料和理论看,似乎白矮星不会成为一颗行星或卫星。

因为现有的理论认为:当白矮星、中子星内部的热能消耗完后,星体温度不断下降,光度愈来愈低,愈来愈暗,变成了不发光的“黑矮星”。

 

9、从黑矮星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黑矮星,是白矮星继续演变的产物,表面温度下降,停止发光发热。

目前天文学界认为:

或迟或早,白矮星会成为一堆灰烬,只发出微弱的红外线。

最后它会隐匿不见,变成一颗黑矮星。

黑矮星是寒冷的、死气沉沉的。

黑矮星已不再是恒星,而是恒星的残骸。

恒星的一生,到黑矮星就算结束了。

但黑矮星作为一个天体还将进一步演化:或是互相碰撞而粉碎,转化为弥漫物质,以后弥漫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重新聚集为发光的恒星;或是由于碰撞而结合成为较大的天体,重新活动起来。

天文学家并认为:

由于一颗恒星由形成至演变为黑矮星的生命周期比宇宙的年龄还要长,因此现时的宇宙并没有任何黑矮星。

假如现时的宇宙有黑矮星存在的话,侦测它们的难度也极高。

因为它们已停止放出辐射,纵使有也是极微量,且多被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遮盖,因此侦测的方法只有使用重力侦测,但此方法对于质量较小的黑矮星效用仍不大。

不过,天文学家也认为还有一种情况说明黑矮星的来源。

天文学家认为,如果星体的质量小于0.08M,内部的温度和密度将不足以开动氢氧聚变反应,星体只能靠引力收缩而发光,到了不能再收缩时就不再发光了。

这里天文学家们设想了黑矮星的好几种尚待事实检验的归宿,并且还认为因为黑矮星太弱,目前还探测不到。

本人认为,太阳系的固体星球(如地球)极有可能就是黑矮星。

如果我们将木卫一放到别的恒星系统,你能探测到它吗?

同样探测不到。

但是,我们探测不到黑矮星,并不能说明黑矮星不存在,只能说目前人类的探测手段还无法探测到它们,以后科学发达了还是能够探测到的;或者我们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和转换,也许有一天我们发现眼前的固体星球就是黑矮星。

 

10、从元素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在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恒星与地球是不同的。

后来发现构成地球的化学元素,竟然与太阳及其他行星是相同的。

天文学家们在太阳和其他天体上找到的几十种元素,地球上都存在。

于是人们慨然长叹道:啊!原来太阳与地球是一家呀!

天体物理学家告诉人们,当一颗恒星由氢聚变反应转化为氦后,还会继续聚变成铁元素和比铁更为复杂的原子、放射性元素等。

天文学家认为,恒星爆炸后的碎屑与星际气体混合会组成新的恒星,新的恒星内就会有许多铁元素。

天文学家还认为,红巨星是一个“铁心”的天体,将来太阳就属于这样的恒星,因此太阳系的重元素中铁元素的含量就比较多。

恰好地球就是这样。

科学家基本确认地球核心是由铁镍元素构成的。

这使我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固态星球会不会是从类日恒星直接演变而成的呢?

本人在想,当以前的太阳演化为地球时,这些元素不就正好留在了地球上吗。

地球在由气态的恒星转化为固体星球的过程中,气态物质与固态物质之间会有一个液态和半液态的转化过程。

在这个液态和半液态的状态下,因为重力的作用,重元素下沉到地心,轻元素上浮到地表,当地球冷却下来后,较重的铁元素就在地核中固定了下来。

于是就形成了由铁镍元素构成地核的地质状况。

 

众所周知,恒星是个氢气球。

无独有偶,地球也在不断地向外排放氢气。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气体中就有许多氢气。

在一些人工深井里也观察到氢气的涌出。

如在冰岛、日本等地,人们就经常发现氢气从地下逸出的情况。

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氢。

石油中的元素以碳和氢所占比例最高,约95%~99%。

事实说明地球内部是存在着大量的氢的。

估计这些氢不会是后天才有的,而是先天就有的,是当时的太阳在演变为地球时一并留存下来的。

 

还有就是氦的存在。

恒星的燃烧最先是氢燃烧,氢燃烧过后就是氦燃烧阶段。

人们发现地球上的许多油气田中含有大量的氦。

这些氦是类日恒星向固体星球演变时直接留下来的吗?

或许是因为氦元素的特性,它不能像其他元素一样以固体形式留存于地球,而是以液态形式在地壳中保存下来。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提到俄国科学家索科洛夫的“石油宇宙成因假说”。

19世纪末期,索科洛夫认为石油生成于地球形成之前。

他猜想,地球形成之前,构成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就已经在宇宙中合成了。

他说,当地球还呈熔融状态时,这些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包裹地球的大气层里。随着地球的冷却和凝固,这些物质便被冷凝的岩浆所吸收,聚集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索科洛夫的观点有他的正确性,我也认为很可能石油是先天就有的,是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时直接留下来的。

同时我也看到有资料说有些星球上有沥青湖。

我想,这些星球都是恒星在经过地球这个阶段后的躯体。

氦元素在月球上大量存在,可见月球也有可能是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

 

11、从物态变化看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变

 

物有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这四态也会不断转换变化。

太阳系的星球存在状态,正好呈现出物质的这四种状态:月球、火星等为固态,地球为液态(是指拥有液态水而言),木星、土星等为气态,太阳为等离子态。

恒星是一个等离子体星球。

当恒星的核燃烧逐步衰减时,恒星的温度也会跟着降低。

随着温度的降低,等离子体会转化为气体,气体会转化为液体,液体会转化为固体。

当气体转化为固体时,体积是会缩小的。

 

双星说认为太阳系其实有两个太阳,现在的行星是由另一颗太阳变的。

我认为双星说有它的正确性。

虽然现在我们的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但在以前确实是有两个太阳。

而且今后天上还会有出现两个太阳的奇观。

另一颗太阳是怎样变为行星的呢?

当现在我们头上的太阳由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后,与原先的太阳结成了双星关系。

(为了叙述方便,我将原来的太阳称为伴星)

天上原有的太阳(太阳的伴星)因为生命已到晚期开始膨胀,现在的太阳会大量吞吃掉伴星膨胀起来的高温外壳。

此时伴星的核燃烧正走向衰落,不再像以前那样发热。

温度极低的太空则不断地吸收伴星的热量。

伴星不断放热,却无法补充热量。

于是表面开始凝固,逐渐由等离子态演变为气态、液态、半液态(胶质状),直至固态。

于是伴星就变成了一颗固体星球。

这颗固体星球,表面虽已固化,但恒星的等离子态并不会一下子就消失殆尽,而会在固体星球内部保持一段时间。

所以有些固体星球的内核仍在燃烧。

燃烧的内核以火山的形式不断地向外喷发。

这就是固体星球的火山爆发。

木卫一和地球,都是这样形成的。

如地球内部,目前就仍处于等离子态。

以前的太阳走的是这样一条生命轨迹。

今天的太阳和将来的太阳也会沿着这条生命轨迹走下去。

因此太阳系有时是单星,有时是双星,有时是共生星。

由此看出,地球一类固体星球,的确有可能是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成。

 

12、地球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物质的来源

 

说到地球,就不能不谈到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物质的来源。

地球上的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这些物质,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呢?

现在普遍认为是后天才有的,是地球成型若干年后才逐渐由地球本身慢慢产生的。

但也有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物质来自于地球外部。

本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

地球的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等物质,既是出自于地球本身,更是来自于太空和恒星本体,是伴随着以前的太阳(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化的过程中一并产生的,只不过是出现的时间有早晚而已。

其实宇宙中是普遍存在水、氧和生命物质的。

因为温差和闪电的作用,宇宙中一直存在着水、氧和生命的化学活动。

温差不用说,炽热的恒星与冷寂的星际空间所形成的温差,使得这些化学活动一直在进行。

星系中发生的闪电现象,更加促进了这些化学活动的展开。

太空中存在闪电吗?

存在。

1992年天文学家就发现银河系中有长达150光年,宽23光年,且已持续了几百万年的巨型蛇状闪电。

正是因为温差和闪电,为地球播下了水、氧气和生命的种子。

又因为地球的环境适合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使得地球有了今天。

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看氧的情况。

许多人认为地球的氧来源于地球本身,事实上氧在太空中是很多的。

在宇宙中,氢原子是最多的,而仅次于氢原子可以和其他原子结合的最普遍的就是氧原子。

宇宙中的冰是很多的,彗星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冰团子。

宇宙中的冰主要是由氧、氮、碳等元素与氢化合作用的产物。

即使是宇宙中的岩石,也主要是来自于硫与氧、镁及其他元素的化合作用。

如礁湖星云,呈现出红、绿、蓝三种颜色,分别是氢、氧、硫发出的光。

可见宇宙中的氧是极其丰富的。

现在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先是燃烧氢,氢燃烧后变氦。

氦还可以燃烧,燃烧后变为碳。

碳还可以燃烧变为氧。

科学家认为恒星核心区域迟早要累计足够的氧。

如太阳,科学家们就认为,大约再过50亿年,太阳的氢就要都聚变为氦,然后氦再聚变为碳和氧以至更重的元素。

又如红巨星,就有科学家认为,红巨星的外层全部脱落后,星体便只剩下一个裸露的碳——氧核。

我在想,当这个碳——氧核表面冷却硬化后,氧也就保留了下来,于是这个固体星球上就有了氧。

既然恒星演化的末期会产生氧,而宇宙中每天都有无以数计的恒星在走向末期,每天都有许多新星和超新星爆发,则它们所含有的氧也就留存于太空中,漂浮于星际间,当然也就不排除这些氧会降临并凝聚于像地球这样的星球上。

既然恒星本身就存在氧,当以前的太阳演化为地球一类星球时,所含有的氧不就一并留存下来了吗?

当然,地球有氧,既有先天的因素,也不排除后天的作用,即地球本身的造氧功能。

如火山喷发、植物生长、水的分解以及打雷等。

所以说,氧是内外两种因素的产物。

 

现在我们来看看水的情况。

我赞同地球水来自于太空的说法。

在谈到太阳的诞生时,大多数人赞同太阳和太阳系是起源于一团旋转的星云。

星云中是含有大量水分的。

在类日恒星演变为固态星球的过程中,这些水分也会一同降临到固态星球上。

再就是彗星,也是地球水分的来源之一。

彗星几乎是一个大冰团子。

既然彗星能全身带上冰盔甲,可见太空中的水分是很多的。

冷寂的星际空间存在水还好理解,炽热的恒星上存在水吗?

存在!

太阳上就存在水。

嘻!太阳是一个大火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强烈的核燃烧,表面温度高达6000,能有水存在吗?

有!

因为天文学家经过观测,证实太阳上的的确确存在水。

不过,存在于太阳上的水是汽态的而不是液态的。

2002711日,美国航天局的一个科学小组声称,在遥远太空中的一颗恒星周围发现有水的迹象。

另外,科学家还在恒星的另一种形态——红巨星的大气中发现了热的水分子。

从某种意义说,恒星实际上是一个天然造水厂。

恒星是个氢气球,加之到晚年又含有大量的氧,当恒星向地球演化,温度降到一定时候,于是氢氧结合而成水,于是地球上就有了水。

地球上的氢虽然不多,但在宇宙中,氢却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它广泛地存在于星体和星际的气体中。

在太阳周围的气体中,按原子数的比值计算,氢就占了80%多。

恒星本体以及外围的氢氧元素,在恒星的燃烧过程中,会大量地生成水分。

可以说,水分在星际空间是大量存在的,恒星周围是存在着大量水分的。

 

既然存在水,氧气和生命的存在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生命是存在于这些水分中的。

可以说,形成生命的化学活动并不仅仅在地球上的液态水中进行,在太空的水分中同样有着生命因素繁衍生息的化学活动。

在温度(如太阳能等)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存在于太空水分中的生命化学的演化活动一直在进行。

当得到合适的条件(如降落到地球的液体水中),生命物质就会演化为生命体。

现在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陆地生命是由海洋生命转化来的。

本人认为生命并不是完全起源于海洋,而是在江河湖海中同时形成,即同时在淡水与咸水中形成。

因为地球形成之时,江河湖海这些水系应该是同时出现的。

原始生命既可以在海中安家落户,同样也会在江河湖泊中立足,并进化为高级生命。

 

现在再来看看地球大气层的形成。

关于固体星球大气层的形成,本人认为有四种可能性。

 

一、由行星状星云的喷发物质直接形成。行星状星云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星云中间的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时,外围的气体物质是有可能由向外扩散转变为向固体星球靠拢,进而成为固体星球的大气层。

行星状星云的环中含有丰富的氧和氮。当它们被中心的那颗固体星球吸引而收缩,并成为该星球的大气层时,这些氧和氮就成了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之一。

或许地球、金星的大气层就是这么来的。

以此看来,地球的大气层是先天就有的。地球的前身很可能就是一个行星状星云。

以此推论,目前的行星状星云将来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固体星球。

 

二、直接由恒星演变而成。

恒星是从星云中诞生的,也就是说,恒星从它一出生,就被气体所包裹。

随着恒星球体的冷却、收缩,恒星外围的大气层也相应地冷却,并演化成地球这样的富含水分的大气层。

这就是说,大气和水分等物质从一开始就紧紧地围绕在恒星的周围,并伴随着恒星的一生。

当恒星开始燃烧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作用,更加促进了水分的生成与大气层的形成。

当恒星由小到大不断膨胀时,大气层也会相应地与星球的本体拉开距离。

当恒星走向死亡,向地球演化时,因为体积变小,它外围的大气层也会相应地跟着靠近星球本体。

于是,原本是恒星的大气层,也就相应地成为了地球的大气层。

大气层中所含有的水分、氧气和生命等物质,也自然而然地降落到地球上。

于是,地球上就有了江河湖海,就有了氧气,就有了生命。

 

三、恒星风的作用。

恒星不断喷发(如太阳风),使得固体星球不断聚集气体而形成大气层。

如水星的大气层,就有可能是这么形成的。

 

四、共生星作用的结果。

以太阳、木星为例。

当太阳膨胀时,木星大量吸收太阳喷发的物质。在木星体积不断增大的同时,木卫一、木卫二等星球也相应地得到太阳喷发的物质,于是木卫一、木卫二的大气层也就逐渐形成。

上述四个因素都有可能形成地球的大气层。

 

地球以前是一颗恒星,是当时的太阳。后来这颗恒星演变成了今天的地球,也造就了地球的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

地球初步成型后,在大气层、水、氧气和生命的形成过程中,火山有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反过来,大气层和水的形成又加速了火山的收敛和地球表面的冷却,并最终促成了地球的形成。

这种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至今还在继续。

可以认为,一旦地球的火山不再爆发,也就意味着地球这颗“恒星”寿终正寝、彻底死亡了,地球的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也会逐步地消失,于是地球也会变成像海卫一、冥王星、金星、火星、水星、月球一样的星球了。

果真如此吗?

试以火星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现在公认火星曾有过火山活动,火星也曾有过丰富的液态水和温暖潮湿、河水流淌的时期。

但现在火星表面找不到一滴液态水,这些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有人认为,在火星形成初期,频繁的火山活动排出大量的氨和甲烷等火山气体,在火星上空形成了浓厚的原始大气,这层大气给火星表面造成了很强的温室效应,使火星表面变得温暖起来,液态水可以在火星表面自由地流动。

后来火山活动减少,原始大气中的火山气体逐渐分解,火星大气变得稀薄、干燥和寒冷,火星表面的温度也变得很低,大部分液态水成为地下冰保存下来,还有一部分水被禁锢在永久的极冠中,使火星表面变成了现在这样荒凉的不毛之地。

可见火山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1:地球上的水是小行星带来的吗?

 

说到地球水的来源,使我想到了小行星谷神星。

说到谷神星,使我想到了地球液态水的来源和太平洋的形成。

研究人员认为,谷神星的淡水含量非常惊人,竟然超过了地球所有淡水的总和。

联想到有人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小行星砸出来的说法,我想,当初砸向地球的这颗小行星,很可能就是类似于谷神星的一颗小行星。

由于这颗小行星含有大量的水,水中同时包含着生命物质,当它砸到地球上的时候,砸出了一个太平洋,它所拥有的水同时就留在了地球上,并注满了太平洋。

于是地球就有了液态水、大气层、氧气和生命。

 

2: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是从火星上搬运过来的

 

我们现在发现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液态水,可是却不知道这些水怎么不见了。

人们都在问:火星上的河水流到哪里去了呢?

关于火星液态水消失的原因,科学家做了许多有益的猜想。

我在想,火星上的液态水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专家提出的看法都有可能是对的。

但本人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火星上的水有可能被火星人搬运到了地球上。

由于太阳的变化或者火星火山活动的停止,火星不适宜人类居住了,于是火星人就搬来地球上生活。

在搬迁的过程中,火星人将火星上的河水冻结成冰团,随着人类的迁移一起来到地球。

或许地球大气层的形成也有这些冰团的功劳。

因为这些冰团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会有不少在地球高空中溶解,于是也进一步加速了地球大气层的成熟。

试想有一天,我们地球人类向火星或其他星球转移时,会不会也将地球水带往火星或其他星球呢?

我想很有可能会这么做的。

现在我们探索其他星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水,以便将来人类转移。

实际上人类完全可以自带水去。

而要将水带着随人类一起搬迁,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水冻成冰团。

先将水冻成冰块,不断地送往空间站,结成冰山,然后随同空间站一起飞往要去的星球。

当抵达目的地时,这些冰山随飞船一起降落在新的星球上。

当然,还可以将水和冰块覆盖在飞行器上,既可在飞行器离开地球时调节温度,也可随同飞行器一起到达新的星球,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人类的星际迁移,绝对不会是孤孤单单的一艘飞船或一座空间站,肯定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联合舰队。

舰队中,除了少量为人居住的空间站外,绝大多数是满载着食物、药品、日常用品和冰块的补给飞船。

这就如同一只沙漠探险队,必须带上充足的饮用水才能上路一样。

其实现在宇宙飞船升天时,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覆盖在飞船上。

飞船升空时,既可以降温,又可以将剩余的冰块带到空间站,供航天员使用。

这比现在使用的隔热瓦可要省钱多了,也实惠多了。

 

3:在太空中造水

 

谈到地球水的来源,我想到了一个也许是既荒谬又有趣的问题:在太空中造水。

水是生命之源,在太空中如何获得水,是人类向宇宙深处探索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宇宙星际间是充满着细微物质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氢氧元素和水分子。

既然彗星是一个由冰聚成的星体,就连最接近太阳的水星上面都有固体冰存在,说明太空中并不缺水,缺的只是由液体构成的江河湖海。

在此,本人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些有冰存在的星球(如月球、火星、土卫六、冥王星等),它们所拥有的冰,并不是它们本身存在水,可能是因为温度低,太空中的水分落到这些星球上凝聚成冰的。

若此,我们只要将太阳能与冷冻技术相结合,将太空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和冰粒,然后回收溶解成液体水,则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就可以解决,太空成本也可大大降低,航天器内部的使用空间也将大为改观。

由此联想到严重缺水的阿拉伯世界。

本人在想,如果将太阳能和沙漠热能与冷冻技术相结合,设计生产出造水机,或许能为缓解阿拉伯世界的缺水作出一些贡献。

当然,除了造水机,若能将沙漠挖成湖泊,挖出的沙土推成终年积雪的高山,并栽上树木花草,让它常年流水,或许也是缓解阿拉伯世界缺水的好办法。

就是在我们中国,将所有的沙漠和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挖成湖泊,挖出来的沙土或运往南海和东海筑堤,将南海、黄海、渤海和东海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基地;或运往马尔代夫、基里巴斯等世界上所有将要被海水淹没的岛国,填高他们的岛屿,拯救那里的岛民,又何尝不可以呢。

 

13、类日恒星向地球演变的几个阶段

 

类日恒星向地球的演化,有一个由气体火焰球到地表无火焰、硬化为固体石质球的演化过程。

它可以分为恒星期、熔浆期、地壳形成期、地球期和死亡期。

恒星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阳。

熔浆期,星球已不再发光,体积也大幅缩小,星球表面满布着炽热的熔浆。

如木卫一。

地壳形成期,炽热的熔浆逐渐冷却形成地表。

如地球。

地球期,因为空中的水分不断降落到球体表面,加速了球体表面的冷却和硬化,球体表面发生造山运动,形成山脉和凹凸不平的地表。

然后液态水在低洼处囤积,球体表面出现溪涧江河、湖泊和海洋。

然后就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出现。

目前地球就处在类日恒星的“地球期”。

死亡期,球体内部逐渐凝固,不再有火山爆发,大气层渐渐消失。

如果距离恒星近,地球液态水会慢慢地蒸发殆尽。

如果距恒星远,地球的液态水会保持一段时间,球体表面处于冰冻状态。

生命也逐渐消失。

于是地球这颗类日恒星从此离开地球期,变成一颗死气沉沉的完全固化的石质星球,就如同今天的海卫一、月球、火星、水星一样。

当地球表面变硬时,地球这颗“恒星”并没有完全死亡,并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它的内部仍旧保留着炽热的岩浆(仍在进行核燃烧)。

当地球这颗“恒星”的核燃烧完全停止,地球内部完全冷却并凝固时,地球也就不会再有火山爆发了,于是地球的大气层、氧气、水和生命也都跟着消失,于是地球这颗类日恒星也就彻底死亡了。

 

小 结

天文学界普遍认为:行星在很久以前曾经是炽热的。

这个观点,用在地球以及类地行星是再恰当不过了。

综上所述,地球似乎是由类日恒星演化而来,地球似乎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类日恒星。

因此本人认为:

地球的前身是当时的太阳,是一颗类日恒星。

这个太阳(类日恒星)在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却呈现出辉煌灿烂的一页。

当这个太阳(类日恒星)急剧膨胀演化为红巨星时,因为共生星的缘故,恒星膨胀起来的外围气体被伴星大量吞吃,恒星不会发生爆炸,其内核收缩并表面变冷。

但是它的内部却依然保持着恒星的状态,并不时以火山的形式向外喷发火焰。

于是这个太阳(类日恒星)表面形成了固体状,外围则形成了大气层。

于是氧气和水分开始充满这个星球。

生命物质也接踵而至。

于是这颗星球上就有了生命。

这就是地球。

 

地球是美好的。

可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地球这颗“恒星”终究会要完成最后的使命而走向死亡。

地球终究会要毁灭,人类不能不迁徙。

我们人类将要迁移到哪里去呢?

嗨嗨!迁到今天我们头顶上的这个太阳上去。

啊?!

 

14、人类将住在太阳上——人类的迁移

 

按现有的理论,太阳和地球迟早会要毁灭,人类也会要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也要在没有重力和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若干万年),从太阳系迁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去继续繁衍生息。

恒星间的距离是以光年来计算的。

两个恒星系统之间的距离是这么的大,地球人类能从太阳系迁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去吗?

这样,地球人类的星际迁移就有着两种结果,一是能够作星际迁移,一是不能够作星际迁移。

从古至今的理论都肯定人类能够作远距离的星际转移,许多人并为之奋斗终身。

在他们看来,不能作远距离星际转移,摆在人类面前的就只有死亡,所以人类必须离开太阳系。

但是本人认为:

人类或许没有必要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也在没有重力和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若干万年),从一个恒星系统迁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

人类的迁移完全可以在本恒星系统内解决。

因为太阳系这朵星云会不断生出新的太阳和地球供人类繁衍生息。

 

上帝既然产生了人这个种类,就必然会要为人的生存创造出一切适合的条件。

当一颗太阳陨落时,上帝又会安排一颗新的太阳升起。

当一个地球走向死亡时,太空中又会有新的地球出现,等待着人类去居住。

这就是说,太阳系将出现太阳与地球的接力赛。

当以前的“太阳”和“地球”走向毁灭时,天老爷贡献了今天的太阳和地球,供人类生存。

当今天的太阳和地球走向死亡时,星空中又会相应地出现新的“太阳”和“地球”来接替它们的位置,让人类在新的“太阳系”中继续繁衍生息。

当以前的“太阳”走向死亡,演变为今天的木卫一时,大自然为我们人类安排了今天这颗太阳。

当今天的这颗太阳将要走向毁灭时,大自然必然会要为人类安排一颗新的“太阳”,这就是今天的木星。

岂止木星,须知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些气态星球还排着队等在后面时刻准备着充当“太阳”的角色呢。

天文学界认定:在宇宙中,一般情况下恒星的孕育就像母鸡孵蛋似地,往往一孵就是一窝。

照此推理,这一窝“蛋”在正式演化为恒星前,必定也是一窝气体星球。

像太阳系的这四颗气体星球,也许就属于这一窝“蛋”吧。

当前一个“地球”——木卫二走向死亡时,太阳系中出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这颗地球。

当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球走向死亡时,木卫一这颗人类的“救星”会相应地逐渐冷却并硬化其表面。

当太阳开始膨胀,与木星成为共生星时,木卫一也会大量吞吃太阳的能量,促进大气层、氧和液态水的形成,成熟为地球这样的星球,成为人类新的家园。

说到人类的迁徙,现在许多人都把目光盯在火星上,认为火星是人类的下一个乐园。

本人认为,火星是已经死亡了的“地球”,而木卫一则是正在向地球演化的星球,是将来的“地球”。

这就好比树上的三个苹果,一个正在成熟,一个已经成熟,一个熟过了头,开始腐烂。

这个已经成熟的苹果就好比地球,正在成熟的苹果好比木卫一,开始腐烂的苹果好比是火星。

很显然,我们正在品尝已经成熟的苹果,因为我们住在地球上。

但火星是开始腐烂的苹果,我们是不会去吃的,也不应该去吃。

我们的目光必须也必然也应该盯住那只正在走向成熟的苹果——木卫一。

火星不是未来移民的理想居住地,它顶多只能是充当一个中转站的角色。

海卫一、木卫二、土卫六等星球均如此。

人类未来的理想居住地,只能是木卫一这样一类可以进化为地球的星球。

木卫一之后呢,就是太阳。

太阳之后呢,就是木星。

木星之后呢,就是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为这些气体星球在演化为恒星并度过恒星期后,都会演化为类似于地球这样的星球供人类居住。

现在地球绝大部分火山已经死亡。

剩下的活火山,其中一部分处于休眠状态。

在这些处于休眠的活火山中,有些可能会复活,有些可能从此长眠不醒。

还有一部分活火山尽管会不时地爆发,但两次爆发的时间间隔也在不断延长。

同时,地球不但存在类似于金星火山活动的状态,如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也存在类似于海卫一火山活动的状态,如海底火山喷发的不是岩浆而是黑烟(即所谓的黑烟囱)。

另外,地球还存在着温泉和地热,很多地方不停地由地下向地表冒出烫手的白雾。

这些活动都属于火山活动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种种迹象表明,地球的火山活动正在走向衰落。

种种迹象表明,地球这颗“恒星”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

尽管这个尽头是以“亿年”来计算的,留给人类的时间不算太短,但与宇宙演化的长河相比,它也不是太长。

因此,我们人类应当将相当一部分目光伸向木卫一,全力关注它的一举一动,随时做好“搬家”的准备。

与地球一样,木卫一也拥有电离层。

其他卫星似乎还没有发现电离层。

这说明,木卫一正在逐渐地向地球这样的星球演化。

也许有人会说,木卫一的体积太小,没有地球这么大,不适宜人类居住。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如果地球处于木卫一的位置,因为失去了阳光与液态水,地球的体积也会大大缩小的。

而木星一旦进化为恒星,木卫一处于像地球这样的位置,再加上有了液态水,则木卫一的体积便会扩大,其体积恐怕与地球差不多。

也许有人会说,木卫一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层、氧气和液态水。

可是我们要知道,当太阳走向生命的尽头,发生膨胀时,除了木星会大量吸收太阳的能量外,木卫一和木星的其他卫星也会大量吸收太阳的能量。

在木卫一大量吸收太阳能量的过程中,以氢、氧为主的太阳炽热气体,会促进木卫一的大气层、液态水和氧气的形成。

当然,现在木星那些处于冰封雪冻状态的卫星,也会在炽热的太阳风的吹拂下,逐渐冰消雪化,最终露出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由此看来,人类根本不需要作远距离迁徙,即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也要在没有重力、没有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若干万年),从一个恒星系统转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人类的转移就在本太阳系内滚动即可。

人作为个体存在时,会有死亡的一天。

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时,除了特别不可抗拒的因素,人类这个整体是不会轻易地消亡的,它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这其中就包括星际迁徙。

但是人类能作以光年为标准的远距离迁徙,从一个恒星系统转向另一个恒星系统吗?

从某种意义来说,宇宙是有限的,天体间的距离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却是无限的。

人的创造力和生存能力可以让一部分人做远距离迁徙,即从一个恒星系统走到另一个恒星系统,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然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宇宙又是无限的,恒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又是无限的,星体的变化也是无限的,人的创造能力与生存能力却是有限的。

事物都有一个限度。

人类是重力和阳光的产物,也就必然受到重力和阳光的制约。

人类很难在没有重力没有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若干万年,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从一个恒星系统转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类的迁徙只能是在本恒星系统内消化解决。

或许有人会说,人类可以制造包括有人造恒星、人造黑洞(航天器在黑洞中飞行的速度有可能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和人造重力的航天系统,保证人类能够在这样的航天系统内一代接一代地繁衍生息,使人类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从太阳系转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

我说:既然人类能够制造这样一个航天系统,供人类千秋万代地生存下去,还有必要去找什么新地球吗?

就在这个航天系统内长久地生存下去不就得了?

或许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本身就是外星人制造的一个能供他们千秋万代繁衍生息的航天器,或许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外星人的后代。

本人认为人类很难从太阳系长途跋涉若干光年转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或者没有必要),但现有的太阳和地球终究会要毁灭,人类必须拥有新的太阳和地球。

新的太阳从哪里来?

就从木星这样的气体星球进化而来。

新的地球从哪里来?

就从太阳这样的恒星演化而来。

可是现有的天文理论认为太阳会要成为红巨星,怎么会演化成为一颗能让人类居住的地球呢?

 

五、太阳(类日恒星)的一生

 

1、太阳(类日恒星)的形成

 

气体星球、恒星、固体星球三种不同类型的星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三种不同的机制,通过不同途径,分别形成的。

可是,这其实是一种假象。

实际上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它们分别代表着一颗恒星演化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

即:一颗星球形成后,先是气体星球阶段,然后是恒星阶段,再后是固体星球阶段,最后走向死亡。

也就是说,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星球,其实是一颗恒星发光前、发光、不再发光的演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真实反映。

据此,本人认为,今天的太阳很可能是由以前的类木气体星球直接进化而成的。

或者说,类日恒星都有可能是由类木气体星球进化而成。

 

2、地球将进化为新的气体星球——气体星球形成的四种状况

 

说到气体星球将会依次进化为恒星,可现在类木气体星球还只有四颗,当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依次进化为恒星后,海王星之后的气体星球又从哪里来呢?

嗨嗨!不要急,月球、地球、金星、冥王星、木卫三等都会要进化为气体星球。

这就要说到地球的另外2个“月亮”了。

众所周知,地球只有一个月亮,可是天文学家却发现人类实际上还有另外2个“月亮”。

它们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两个气体团,与地球、月球构成了两个正三角形,一个在月球前60度,一个在后60度。

可惜这2个“气体月球”的密度十分稀薄,平时一般看不见,只有在一些高山之巅,大气比较透明时,才有机会见到这两块朦胧、暗淡的光斑。

本人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两颗“月亮”的观测与研究。

在研究恒星的生成时,我们不需要舍近求远,不必老把眼光深得远远的,老盯着那远方的星云去猜想。

我们就紧紧抓住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眼面前的这两大气体团不放,密切关注,时常记录。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它们正是诞生出一颗或两颗新的气体星球并进化为恒星的“精子”和“卵子”呢。

当木星进化为恒星并取代太阳的位置时,“太阳系”变成了“木星系”。

因为太阳、木星和土星的相互作用,太阳很可能会成为“土星系”的一颗行星。

地球则带着月球和这两个大气体团来到海王星的附近,随后这两个大气体团分别以地球和月球为核心,将它们重重围裹起来,形成两颗新的气体星球。

然后这两颗气体星球又依次进化为恒星。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循环:气体团围裹一颗死亡的恒星(类地固体星球)——进化为类木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演化为类地固体星球——被气体团所围裹——形成类木气体星球。

木星、土星和海王星虽然都是气体星球,但它们都有一个由铁和岩石组成的固体核心。

或许它们的这个固体核心就是包裹着一个类似于月球这样的星体。

天王星表面被汪洋大海所覆盖,也许天王星包裹的就是类似于地球这样的一颗星球。

 

说到气体星球的形成,我们还可以看一下金星。

金星的表面笼罩着一层厚达2030千米的由浓硫酸雾组成的浓云。

我们知道,硫酸中包含有氢原子。

在一定的条件下,硫酸是可以转化为氢的。

也就是说,现在包裹金星的这层硫酸云,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变成氢气层,金星也就相应地成为了一颗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并列的气体星球。

 

这里我还要说到冥王星和木卫三。

冥王星本属于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后来被请出了大行星系列,原因就是说它太小。

但是人们发现,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气层都在逐渐缩小体积时,冥王星的大气层却显现出膨胀之势,冥王星上的大气压力已经增加了一倍。

有科学家推测说,冥王星表面的大气层可能会变得更暗,这样便会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由此导致冥王星的大气层释放更多的气体。

另外还有资料显示,冥王星大气层的高层含有氢。

因此,本人在想,或许有一天冥王星也会进化成为一颗气体星球。

关于木卫三,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天文学家们发现从木卫三冰封的表面逸出大量氢气。

我在想,随着木卫三表面的氢气越来越多,或许若干年后木卫三也会进化为一颗气体星球。

这里还要说到地球。

前面说了,地球内部含有大量的氢,并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地向外排放氢气。

或许这些氢气的排放会加快地球向气体星球的转化速度。

 

这样一来,关于气体星球的形成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看法。

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气体星球是星云物质凝聚的结果。

其实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开一点,就是:气体星球既是星云物质凝聚的产物,也有可能是化学演化和气体团围裹固体星球的结果。

这样,气体星球的形成就有了四种状况:

一是直接形成,即由星云物质直接凝聚而成。

二是转换形式。像金星这样具有浓硫酸气体的星球,有可能转换成氢的气体星球。

三是包裹形式,即由类似于地球所拥有的两个大气团包裹石质固体星球所形成的气体星球。

四是进化形式,这种形式包括冥王星、木卫三这种类型。

第三种形式又以所包裹的星球不同而分为两类:

一类是包裹着类似于月球这样的星球,所形成的气体星球就有些类似于木星、土星和海王星这样具有固体内核的气体星球;

一是包裹着类似于地球这样的星球,所形成的气体星球就有些类似于天王星这样具有海洋内核的气体星球。

如果有朝一日地球和月球因为气体团的围裹而成为两颗新的气体星球,本人提议,以“神州星”和“轩辕星”来称呼它们。

 

3、太阳(类日恒星)何时开始由气体星球演变为固体星球

   

按现有的恒星理论,恒星的燃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氢燃烧,第二阶段是氦燃烧,第三阶段是碳燃烧。

从太阳(类日恒星)到类地石质固体星球的演变过程,正好经历了这三个燃烧阶段。

当太阳(类日恒星)处于氢燃烧阶段时,恒星属于等离子状态。

氢燃烧过后就是氦燃烧阶段。

此时太阳(类日恒星)开始膨胀,向红巨星演变。

但此刻太阳(类日恒星)处于共生星的状态,在伴星的作用下,恒星膨胀起来的外壳气体被伴星大量吸收。

太阳(类日恒星)失去高温的外壳,剩下一个还在进行氦燃烧的内核。

由于失去了高温的外壳,在氦燃烧的晚期,太阳(类日恒星)内核表面开始变冷并固化。

但内部并没有冷却,仍在进行恒星核燃烧的第三阶段——碳燃烧,并时不时地以火山爆发的形式将炽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木卫一、金星、海卫一和地球的火山活动,同时也看到了水星、火星和月球曾经发生过火山活动。

在太阳(类日恒星)内核表面冷却硬化的过程中,太阳(类日恒星)所含有的元素,因其各自的特性以不同的形态在地壳中凝固下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床。

氦元素因自己的特性不能完全硬化,只能以液体的形式冷却下来,于是地球内部就出现了石油这一物质。

也就是说,石油就是氦元素变的(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恒星的氦元素以石油的形式在地球上留存下来,所以石油里含有大量的氦。

反过来,许多油气田中含有大量的氦,又进一步说明地球是直接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

可以说,太阳(类日恒星)由气体星球演变为石质固体星球,是在恒星燃烧的第二阶段(氦燃烧阶段)的晚期开始的。

 

4、太阳的归属——类日恒星的死亡之路

 

在太阳(类日恒星)由气体星球演变为石质固体星球后,虽然星体表面冷却了,但中心的核燃烧并没有停止。

此刻太阳(类日恒星)的核燃烧进到了第三阶段——碳燃烧阶段。

所以当地球火山爆发时,喷出来的物质大多为碳合物。

木卫一、地球、海卫一的火山活动,正好体现了太阳(类日恒星)碳燃烧早、中、晚期的三种状态。

木卫一反映了太阳(类日恒星)氦燃烧晚期和碳燃烧早期的物理特征,所以木卫一火山活动喷出的全是炽热的岩浆。

地球反映了太阳(类日恒星)碳燃烧中、晚期的物理特征,所以地球火山活动喷出物,既有炽热的岩浆,也有滚滚浓烟,还有地热。

海卫一反映了太阳(类日恒星)碳燃烧晚期的物理特征,所以海卫一火山活动喷出的不是炽热的岩浆,而是滚滚黑烟和一部分冰状物。

如前所述,地球(包括类地星球)的起源,其实就是太阳(类日恒星)的归宿。

但是按照现有的理论,几十亿年后太阳将急剧膨胀为红巨星,并在最终走向死亡时演化为一颗不发光的、冷冰冰的黑矮星,最后消失;太阳在走向死亡时会要吞吃掉包括地球在内的一些行星和卫星。

太阳的结局的确是会要变成一颗黑矮星。

我们现在来看看黑矮星的结果。

天文学家们认为黑矮星的结局有两种。

一种可能是粉身碎骨,成为星际物质,弥漫在星际空间,成为形成下一代恒星的原料。

另一种可能是它重新吸积周围的星际物质,重新燃烧起来,死而复生。

黑矮星的两种结局其实就是类日恒星的两种结局。

其实太阳系的类地星球正好体现了黑矮星的这两种结局。

火星和水星一类星球的将来体现的是黑矮星结局的第一种可能性,月球、地球、金星、冥王星和木卫三的将来则体现了黑矮星结局的第二种可能性。

本人前面说了,现在地球所拥有的两个大气团(两个隐形卫星),将来会分别以地球和月球为核心,将它们围裹起来,形成两颗新的气体星球。

然后这两颗气体星球又进化为恒星。

大家请看,这象不象是黑矮星的第二种结局呢?

这样看来,太阳(类日恒星)的一生就一目了然了:星云中的气体物质形成气体星球(类木行星),气体星球(类木行星)进化为太阳(类日恒星),太阳(类日恒星)演化为石质固体星球(类地行星和卫星),石质固体星球通过不同途径,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类木行星)。

其实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循环。

这就是太阳(类日恒星)的一生。

这就是说,太阳在走向死亡时不但不会吞吃掉我们的地球,反而会演化为一颗新的“地球”供人类居住。

现代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是恒星的最终归宿。

并认为当恒星演化到最后阶段,待能量耗尽以后,就会要成为一个不发光的天体残骸。

本人认为,这个不发光的残骸其实就是我们眼面前的石质固体行星和卫星(如木卫一和脚底下的地球),它们还没走到生命的尽头,还将继续展示无穷美妙的一段历史。

不过,这类星球的确不发光,它们只能反射恒星的光芒。

理所当然,我们地球人类就很难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空中正在走向末路的类似于木卫一、地球一类星球的恒星了。

不同质量的恒星有着不同的归属。

有些恒星的死亡是迅猛而剧烈地爆炸身亡,有些恒星的死亡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有的恒星演变为红巨星、新星、超新星。

有的恒星演变为白矮星、黑矮星。

有的恒星演变为中子星和黑洞。

有的恒星则很可能演变为行星甚至卫星一类石质固体星球。

有的恒星膨胀爆炸,灰飞烟灭。

有的恒星则在临终阶段还要演绎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展现最后的生机勃勃,然后才最终走向死亡。

有些恒星在走向死亡后因其遗体又通过不同途径成为气体星球死而复生。

这死而复生的恒星将是我们的地球、金星、月球等。

木卫一、地球、海卫一、月球、木卫二、火星、水星,直至小行星,都是恒星演化的结果。

水星、火星等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的星球很可能就是核燃料已经消耗殆尽并完全冷却的恒星。

木卫一、地球等则是核燃料还没有消耗殆尽的恒星。

因为这些“恒星”还在进行核燃烧,这就是这两颗星球仍在进行的火山活动。

海卫一也是一颗正在走向死亡的恒星,虽然它的火山喷出的不是岩浆,而是黑烟。

至于月球,也是一颗还没有走到生命尽头的恒星,因为它还有余温,它的内核还有1000

这就是每一代太阳、每一颗类日恒星漫长的渐变演化的过程。

 

说固体星球是由太阳(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似乎与现有的行星形成理论有些不合。

一般认为,行星是围绕新生的恒星转动的气体和尘埃凝结而形成的。

但是,天体新发现却对此理论构成挑战。

2004年,天文学家在猎户座观测到了18颗新的行星。

令人不惑的是,这18颗行星居然没有围绕在恒星周围,而是在太空中自由飘荡。

看来,行星的形成的确具有多种途径。

既然如此,本人所说固体星球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成,也不是讲不过去。

从上所述,木星将来会要成为新的太阳。

可是,木星这颗体积介于太阳与地球(介于恒星与石质固体星球)之间的一颗气体星球,真的能进化为恒星,成为将来的太阳吗?

 

六、木星将成为下一个“太阳”

 

既然上帝造出了生物,也就必然会为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一切必需的条件。

当老的太阳将要死去时,必然会有一颗新的太阳升起来。

那么新的太阳又从哪里来呢?

就从木星演变而来。

但木星是行星,太阳却是恒星,木星能成为太阳吗?行星能成为恒星吗?

我们现在就来认识比较一下木星与太阳,看看它们的相同之处,看看木星是否能转化为恒星。

首先,太阳是一颗没有坚硬外壳的气体星球,木星也是一颗没有坚硬外壳的气体星球。

恒星是由气体星球进化而成的。

木星目前就是一颗气体星球,或许它现在就是恒星的前身。

第二,太阳体积巨大,可以容得下130万个地球。

木星体积也不小,在太阳系里所有的行星卫星中,木星的体积是最大的,能容得下1316个地球。

随着岁月的延续,木星的体积将会更大。

当有一天木星与太阳成为共生星后,木星将会大量吞吃太阳的能量,木星的体积也会急剧膨胀,与太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太阳发热发光,木星也发热发光。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行星和卫星都是靠太阳辐射光和热获得热量。

它们不发光,只反射太阳的光。

可木星却是个例外,木星本身也能释放能量,是一颗发光的行星。

木星散发出来的能量竟然比木星从太阳那里得到的还要多约2倍。

科学家们发现,木星本身是有能源的。

一些科学家认为,木星具有热核反应,这种有增无减的热核反应就来自于它的内部,这一点和太阳极为相似。

因此有人提出木星也算是一颗恒星,它和太阳构成一个双星系统,木星是太阳的一颗暗伴星。

第四、太阳是氢气球,木星也是氢气球。

与地球、火星等岩石星球不同,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一个气体星球,气体的组成与太阳的气体组成极为相似,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木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也是氢。

第五、木星像恒星一样,也有射电现象。

第六、木星不断增长的引力吸入太阳星云中气体的方式与正在成长中的太阳一样。

第七、太阳的自转,在赤道附近要比其余部分(两极区)转动得快。

木星的自转也是如此,在赤道附近要比其余部分转动得快。

第八、木星的亮度在不断增加。

中国天文学家刘金沂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的亮度在几千年来越来越弱,唯独木星的亮度却在增加。

对此,刘金沂教授认为这是木星内部发热的程度正在进一步增加的表现。

第九,太阳拥有数十颗行星和卫星,木星也有大大小小十多颗闪耀的卫星,俨然一个小太阳系。

第十,在太阳系里,太阳占99.87的质量;在木星系里,木星占99.8的质量。

第十一,木星系和太阳系围绕中心天体运转的小天体的轨道,都近似地位于同一平面上。

两个天体系统的各个小天体轨道之间的间距都满足一定的分布规则,作轨道运动的各天体的密度都随它们到中心天体的距离而依次减小。

看来木星与太阳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目前,有的科学家就认为,木星不仅仅是个行星,而且也将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恒星。

他们说:30亿年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而代之。

不过,因为现在公认的恒星形成条件是,当一颗星球达到一定质量时它才能成为恒星,达不到这个质量时它就只能成为行星。

因此也有一些人认为,木星内部的压力、温度和密度,还达不到形成核聚变反应的程度,木星不可能成为一颗恒星。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事物都是发展的。

太阳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现在这么大,也不是一开始就发热发光,它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发热到发热、由不发光到发光的发展过程。

木星也一样,它不会一开始就有现在这么大,它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例如木星的发光,据观测发现,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1368年的近1500年里,木星的亮度增加了0.024倍。

星际中的各类物质,在木星这一生中也会不断地充实到木星之中。

前些年所发生的彗木大撞击决不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木星从最初的形成到今天,历史上决不会仅仅只有我们所看到的这一次彗木大撞击。

在此之前的几十亿年中,木星或许已经有过无数次的彗木大撞击。

往后的几十上百亿年中,也还会有这样的天文大奇观出现。

再加上木星因旋转发热所产生的膨胀,其体积会越来越大。

早在1982年,就有科学家提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高达摄氏28K,正在进行热核反应。

木星一方面自己在进行热核反应,一方面又从太阳那里获得能量。

因此,木星的体积会越来越大,温度也会越来越高。

我们有理由相信,木星既然能从小到大进化到今天,只要它具备转化为恒星的条件,它也就一定能从今天的气体球进化到明天的恒星。

据一些科学杂志报道,木星的岩石内核正在逐渐溶解。

这不正是木星向恒星进化的先兆吗?

这不正是一颗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吗?

这不正是恒星发光发热前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吗?

可以肯定地说,恒星在由不发光到发光的过程中,一定会要经过目前木星状态这样的一个阶段。

再说天文学家认为恒星是由冰冷的气体星球进化而成,而木星目前正好处于冰冷的状况(尽管木星正在不断向外辐射热量,但它现在毕竟还处在-148的低温状态)。

因此,虽然木星目前还是一颗行星,但它很可能正处在恒星的孕育期和成长期,是一颗“恒星小宝宝”。

木星一直在膨胀扩大自己,而且还会继续膨胀扩大下去,不断向恒星的“青年”、“中年”、“壮年”进化,并成为下一个“太阳”。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木星和太阳都是氢气球,但太阳是气态氢,木星是液态氢,木星不会成为恒星。

我说,恒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气态氢,液态氢很可能是恒星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人们在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总是爱找到能真实反映和表现每一个阶段状况的模特和标本。

木星正好体现了恒星由不发光到发光的过渡时期的状况。

如有些科学家就认为早期的恒星有点像木星。

总之,木星将向恒星发展,与太阳成为双星和共生星。

然后太阳走向死亡,向木卫一这类星球演化,并最终成为一颗新的“地球”。

木星则进一步向恒星进化,并最终取代现在这个太阳而成为一颗新的“太阳”。

木星在演化过程中,随着它的温度不断增高,体积会不断增大,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当有一天木星成为恒星后,所拥有的卫星也会相应地改变地位,有的将升级为行星,有的则继续保持卫星的地位不变,星体的距离也会随着木星体积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太阳系”。

当木星进化为恒星并形成新的“太阳系(木星系)”后,木星的环带将可能成为类似于现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

 

附、闪电是恒星燃烧的导火线

 

恒星由气态星球进化到熊熊燃烧的星球,温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真正点燃恒星的导火线却是气态星球的闪电,是闪电点燃了已经处于极高温度的气态氢,从而使气态星球越过冷热交界线,使恒星进入炽热的燃烧时代,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恒星从此便诞生了。

也就是说,恒星的核燃烧是闪电点燃的。

我们知道,木星不但是一个氢气球,而且它的大气中有着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

何止木星有闪电,其他的气态星球也有闪电。

如土星就有强烈的闪电,而且闪电规模十分宏伟。

如果按闪电的威力计算,土星上的闪电是地球上闪电的几千倍。

当有一天木星温度达到核燃烧的着火点时,任何一次闪电都有可能引起木星的氢爆炸,于是整个木星便开始了核能的熊熊燃烧,而木星的体积也会急剧膨胀,并向外发出强烈的光和热。

于是,我们的天上又多了一颗“太阳”。

 

七、太阳不会成为红巨星——太阳与木星的伴星关系

 

1、与太阳系有关的学说

 

人类对太阳系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迄今已经提出了40多种学说,但尚未有一种学说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本人在想,每一种理论都有它正确的一面。

要探索太阳系的奥妙似乎不能单靠某一种理论的作用,而是要取长补短,汇集所有理论的正确部分于一体,全方位的研究,或许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星云说”,它对太阳系演化正确的描述部分,就已被许多人接受。

又如“双星说”,尽管目前它并不被人看好,但本人通过接触该学说,似乎觉得它对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其中的一些理论确有独到之处,值得人们去认真的思索。

太阳系曾经的确是处于双星状态,而且将来还会出现双星状态。

太阳系的双星状态很可能就是天文观测中所发现的“共生星”现象。

 

2、木星与太阳的共生星阶段

 

对于共生星的出现,有人提出“双星说”,认为共生星是由一个冷的红巨星和一个热的矮星(密度大而体积相对较小的恒星)组成的双星。

但由于共生星与地球相距遥远,观测手段又受到技术的限制,人们还无法证实双星的实际存在。

其实在我们的太阳系,或许就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共生星的过程,而且在若干年后还将经历无数次共生星的过程。

本人认为太阳(类日恒星)是由类木气体星球进化而成的,类木气体星球与当时的太阳很有可能就是处于一种共生星状态。

本人还认为类地固体星球是由太阳(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

天上的两颗太阳很可能就是处于一种共生星状态。

将来,木星在向恒星进化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有一个与太阳共生的时期。

这个时期又可能会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太阳热木星冷,第二阶段是太阳与木星达到同样的温度(以双星状态存在于银河系),第三阶段是木星热太阳冷。

如果在遥远的星体上有外星人来观测这对共生星,首先他们将会发现太阳热木星冷的一对共生星,然后会发现木星与太阳温度相差不大的一组双星,再往后又会发现一对太阳冷木星热的共生星。

当然这三个阶段两颗星球温度的换位,不会是突然的,而是慢慢交替的。

木星与太阳首先将成为一对伴星,也成为一对共生星。

然后太阳开始膨胀,木星则大量吞吃太阳膨胀的外壳。

此时木星将会有一个急剧膨胀的阶段,产生质的飞跃,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恒星,并取代太阳,成为人类的新主宰。

同时太阳系也转化为木星系。

太阳失去膨胀的外壳,没能成为红巨星。

于是内核开始冷却,体积变小,并在木星与土星的双重作用下,转到土星的范围,成为土星的一颗行星。

此刻太阳仍在继续冷却,表面硬化,许多元素以矿床的形式留存在地壳中。

氦元素则以石油的形式留存下来。

氢氧元素,一部分变成了水,一部分仍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但此刻太阳的中心仍在进行核燃烧(太阳这颗恒星进入核燃烧的第三阶段——碳燃烧阶段),因而太阳这颗表面已经硬化了的星球不时地发生着火山运动。

随后太阳开始有了大气层、水、氧气、生命。

于是,一颗新的可供人类居住的新地球便诞生了。

看来共生星很可能是宇宙演化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类日恒星演化过程中一个必然会要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类木气体星球进化为类日恒星的真实反映。

当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共生星只是它许多年以前的情况。

也许其中的一些共生星已经脱离了“共生星”的时期,而进入了类太阳系的时代,也就是单星的时代。

那我们就更应该盯住它们不放了。

 

3、共生星时代行星与卫星的运行状况

 

当木星与太阳处于共生星状态时,现有的行星和卫星的运行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动。

大致有以下几种状况:

一、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将处于“环双星行星”的状况。

“环双星行星”是指环绕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这是双星系统中的一种已知的现象。

其实,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现在就是在围绕木星和太阳两颗星球公转,只不过木星现在还不是恒星罢了。

二、水星与金星将继续围绕太阳公转。

当太阳演变为行星时,水星与金星将成为太阳的卫星。

金星仍有可能维持与众不同的逆行公转,就如同现在的海卫一一样。

说不定金星和海卫一的逆行就是上一次太阳系演化的产物。

三、地球与火星则有可能走着一条“8”字形的公转轨道。即:既继续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围绕木星公转。

当太阳脱离共生星状态,成为木星的行星或土星的卫星时,不排除地球的公转轨道,将出现现在冥王星这样的公转轨道。

或许冥王星现在所运行的公转轨道,就是上一次太阳系演化的结果之一。

四、许多原来围绕太阳公转的彗星、小行星等,也许将改为围绕木星公转。

 

4、太阳为什么不会成为红巨星

 

太阳为什么不会成为红巨星,是因为木星将向恒星进化,并与太阳成为一对双星和共生星。

当太阳度过中年走向晚年时,木星却正在向恒星进化。

当木星成为一颗恒星后,太阳则正在走向死亡。

此刻的木星正在走上坡路,太阳却走着下坡路。

两者的地位就在这一上一下中实现交替。

现在木星是太阳的行星,将来会与太阳互为伴星,并处于共生星状态。

也就是说,那时人类将看到天上有两颗太阳。

然后木星继续升温、膨胀,向恒星的中年进化。

太阳则向木卫一这类星球演化,并在木星和土星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土星系(继木星之后土星将进化为恒星,成为一颗新的“太阳”)的一颗行星。

然后太阳经过类似于“木卫一”这样一个阶段,又演化为类似于“地球”这样一颗星球,成为人类新的乐园。

然后太阳又一一走完类似于海卫一、月球、土卫六、火星、水星这样一类物理地质特征星球的演化过程。

但太阳最后的结局却有两种可能性,或是在陨石的长期打砸下,最终四分五裂,成为新的“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中的成员;或是重新进化为气体星球,再一次成为恒星。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依赖的太阳的最终归宿。

太阳为什么会缩小成为一颗行星,是因为太阳不能膨胀为红巨星。

太阳为什么不能膨胀为红巨星,是因为木星不允许太阳膨胀。

木星为什么不允许太阳膨胀,是因为木星大量吸积太阳的能量和质量。

其实木星现在就一直在吸积太阳的能量和质量。

近来有天文学家发现太阳正在缩小,或许就是木星在吸积太阳能量的缘故。

天文学家们在谈到双星系统时说一颗恒星将吸积另一颗恒星的能量。

现在木星所呈现的不正是这样一种状况吗。

本人之所以认为太阳不会膨胀、爆发,而会成为一颗固体星球,是基于内外两个因素:

外部因素:一是因为木星大量吸积太阳的能量和质量,二是因为温差。

内部因素:太阳核燃烧的衰减。

当木星进化为恒星的初期,温度比太阳低。

因为温差,太阳的能量和质量主动地转向温度低的木星。

随着这一部分的损失,以及太阳自己的核燃烧的不断衰减,木星越来越强大,于是木星大量吸收太阳喷发出来的能量和质量,太阳则不断地损失自己的能量和质量,根本就膨胀不起来。

从此,木星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最终进化为一颗恒星。

太阳则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直至变为一颗石质固体星球(类地行星)。

这也许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道理吧。

不是太阳不会膨胀,而是因为木星的吸积,使得太阳无法膨胀起来。

可以说,你太阳膨胀多少,我木星就吸积多少(实际上不可能全部吸积),太阳根本就膨胀不起来。

如果没有木星(包括其他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确会按照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走下去,即到晚年膨胀为红巨星,吞吃掉包括地球在内的一些行星和卫星,然后爆发,成为一朵新的“蟹状星云”,内核则演变为白矮星。

但木星终究会要进化为恒星,与太阳成为共生星,并取代太阳的位置。

因此,我们对太阳的认识就不应该再局限于以前的单星概念,而应该从双星的概念出发去研究太阳的演化和未来。

事物的发展是多样性的,恒星的死亡也会有好几条途径。

可能太阳这颗恒星(也包括类日恒星)确有它的特殊性。

也许正是因为太阳(也包括以前的好几代太阳)的死亡,走的是与其他恒星绝然不同的道路,所以才在太阳系中产生了地球、生物和人类。

由此想到,那些红巨星、新星和超新星之所以会膨胀爆炸,很可能它们都是一些孤星,没有类木行星去影响和干扰它们的膨胀,因而最终爆炸身亡。

那些双星,估计爆炸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双星很可能都会要进入共生星状态或已经脱离了共生星状态。

双星中的一颗星可能是向恒星进化或已经进化为恒星的类木行星,或许是正向固体星球演化的恒星。

综上所述,我们地球人类所处的这个太阳系在历史的星空中就不止一个,而是经历过许多次太阳系,最起码也在三个以上,即:以前的太阳系、现在的太阳系和将来的太阳系。

 

附:天狼星的伴星

 

说到太阳将成为木星的伴星,我想到了天狼星。

天狼星有一颗伴星,这是一颗白矮星。

本人认为,天狼星是另一个“太阳系”,天狼星的伴星在若干年后将演化成为一颗行星。

同时本人也认为,估计天狼星会同我们的太阳一样拥有一大群行星和卫星,其中或许就有类似于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和人类,我们应该集中相当的精力去全力关注它。

如一些天文学家就认为,在双星系统中那颗向脉冲星提供物质的伴星,就有可能演化成一组行星系统。

好在天狼星离我们地球不太远,易于观测。

 

八、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太阳系或许已经出现过好几代甚至十几代(一颗固体星球或许就代表着一代太阳系),也会要继续一代又一代地演化下去。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既不谈几代以前的太阳系,也不谈几代以后的太阳系,仅仅就上一个、这一次和下一个的太阳系来谈一下太阳系的演化。

 

1、三个太阳系

 

三个太阳系,我们可以这样来看:

现在的木卫一其实是上一个太阳系的“太阳”,并将成为下一个太阳系的“地球”。

今天的太阳,其实是上一个太阳系中的“木星”,并将演化为下一个太阳系的“木卫一”。

现在的木卫二是上一个太阳系的“地球”。

现在的地球是上一个太阳系的“木卫一”,并将演变为下一个太阳系的“木卫二”。

今天的木星是上一个太阳系的“土星”,并将成为下一个太阳系的“太阳”。

上述星球的比喻,不是以它们现有位置作标准,而仅仅只是借用它们的物理特征。

但这些特征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它们与太阳所处的距离不同,物理特征会有改变。

如冥王星若处于水星的位置,其物理特征肯定是不一样的。

 

2、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对于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天文学界先后提出过几十种学说。

我在学习天文学时,因为资料的缺乏,并没有全部接触到所有这些学说。

仅就看过的资料而言,发现每一种学说都有它正确的一面。

综合起来看,本人认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或许是这样的:

太阳系的起源,是恒星生成与死亡的结果。

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是恒星从无到有、由生到死的过程。

即:先是星云中生成气体星球,然后气体星球(类木行星)进化为恒星,恒星再又演化为固体星球(包括类地行星和相关卫星)。

固体星球又一分为二地走着不同的演化道路:一部分固体星球最终演化为小行星和星际尘埃;一部分固体星球通过不同途径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然后又进化为恒星。

所以太阳系中就出现了三类性质不同的星球:气体星球、恒星和固体星球。

我们可以认为:气体星球(类木行星)是类日恒星(太阳)的前生,固体星球(类地行星和相关卫星)是类日恒星的后世。

对于恒星的生成、演化与最终的结局,千百年来,无以数计的天文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问题好似弄懂了,又好似还不是很清楚。

其实太阳系就是我们最好的天文学课堂和教研室。

太阳系就是类日恒星演化过程的一个陈列柜。

太阳系不同类型的星球,正好映照了一颗类日恒星从生到死的整个演化过程。

研究恒星的演化过程,我们既要把眼光伸向宇宙深处,盯着那光年之外的天体不放;也要把目光紧紧盯着我们眼面前的这个太阳系,一一看去,对于类日恒星的一生就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类日恒星的孕育期(所有的气体星球,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类日恒星的成长期和稳定期(如太阳),类日恒星的衰亡期(所有具有火山活动的星球,如木卫一、地球、海卫一等),类日恒星的死亡(曾经有过火山活动的星球,如月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等),类日恒星的残骸(小行星等)。

这个情况有些类似于地质学家通过对岩石、岩层的认识来分析地质的变化。

在天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现有的星球分类法,将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等所有天体,以火山活动为基准,重新排列,将这些天体串成一条线,将有关天体视为线上的一个点,一颗类日恒星生死盛衰的演化过程就一目了然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了。

如将木星(气体星球)、太阳(本身就是恒星)、木卫一(正在进行猛烈的火山活动)、地球(表面硬化,有火山活动)、海卫一(有冰火山,喷发的不是炽热的岩浆,而是浓烟)、月球(虽然不再有火山活动,但内核尚有余温)、火星(不再有火山活动,成了完全石质化的岩石星球)连成一条线,不就在向人类演示类日恒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吗。

这样,太阳系就为我们展示了类日恒星演化的全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一颗类日恒星的过去(部分状态犹如今天的木星)、现在(即今天的太阳)、将来(可能演变为像今天的木卫一、地球、海卫一、木卫二、土卫二、月球)和终极(如火星、水星、小行星、尘埃等)。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四颗气体星球那么大,拥有的卫星那么多;四颗固体星球这么小,又是孤零零的单颗星,这中间的差异难道就真的一点暗示也没有吗?

如果我们将太阳放在中间,将类木行星放一边,类地行星放另一边,难道我们就一点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和奥妙吗?

一边是大球,另一边是小球;一边是气体星球,另一边是固体星球;一边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太阳系”,另一边却是孤零零的小单位,难道这中间就真的一点必然的联系和规律也没有吗?

如果我们这样认识:四颗大气体星球将一一进化为恒星(太阳),而恒星(太阳)又一代接一代地演化为小固体星球,难道这种演化的可能性就真的一点也没有吗?

我们将相关的星球(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以太阳为中点,气体星球和固体星球各放一边,成一直线排列,来具体看一下它们的联系和规律,或许能获得一些启迪:

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我们先来看气体星球。

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到木星,逐一增大,温度(内热)逐步增高,这是不是在暗示我们,这几大气体星球将依次进化为恒星呢?它们是不是在进行着将要顶替“太阳”的接力赛呢?

再来看它们的几个斑。

海王星有黑斑,土星有白斑,木星有红斑(天王星暂时没有发现斑,或许以后会发现)。这几个斑的颜色不同,是不是在暗示我们这几大气体星球正在依次增热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太阳和气体星球的构成机制是一脉相承的。

也就是说,气体星球很可能就是恒星的前身;现有的木星系、土星系、天王星系和海王星系,将来都有可能一一进化为“太阳系”。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恒星是如何生成的,首先必须了解气体星球是怎么生成的。

一旦了解了气体星球生成的原因,一旦看到了一颗新的正在诞生的气体星球,也许我们就知道了恒星是如何生成的了。

 

下面我们又来看看固体星球的情况。

我们将太阳和行星及有关卫星排成一条直线来具体分析:

太阳、木卫一、地球、金星、木卫二、海卫一、土卫二、水星、月球、冥王星、火星

其中:

太阳,正在燃烧。

木卫一,有非常强烈的火山活动,表面为胶质的熔浆。

地球,有火山活动,表面硬化,有液态水。

金星,有密布的喷出熔浆的活火山。

木卫二,表面硬化,有液态水,仍有不向地表喷出熔浆的火山活动。

海卫一,表面硬化,有冒黑烟的火山活动。

土卫二,表面硬化,有液态水,火山活动已停止,但有炽热的熔岩。

水星,火山活动已停止,完全硬化,没有液态水,但内部还有熔浆。

月球,表面硬化,没有液态水,火山活动已停止,但内核尚有余温。

冥王星,火山活动已停止,表面硬化,没有液态水。

火星,火山活动已停止,完全硬化,没有液态水。

从上可以看到,它们从热到冷,从有火焰到连余温都没有,不正好说明一颗恒星由热到冷的变化情况吗?

我们再用上面的星球排列来做一个实验,看类日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从逻辑上是否讲得通:

一、我们将土卫二从海卫一与水星之间提出来,放到其他任何一个位置,再来看它的火山活动的轨迹,似乎都不合适,只有放在海卫一与水星之间,火山活动的轨迹才恰如其分。

二、今后如果又发现某一颗星球具有火山活动的症状和痕迹,完全可以在本人设置的这个星球排列中找到适合的位置。

三、从上面的星球排列可以看出,在太阳与木卫一之间其实还应该存在一颗星球。

这颗星球的体积介于太阳和木卫一两者之间,仍旧发着微弱的光,颜色有些像早晨刚升起的太阳。

我把这颗星称之为“小太阳”。

可是这颗星现在却不存在了。

它到哪里去了?

它爆炸了(详情请见后文)!

综上所述,太阳系的形成,的的确确是类日恒星演变的结果。

是一颗又一颗气体星球进化为类日恒星,然后又一颗接一颗类日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的类日恒星生与死的演示过程。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固体行星和卫星都是由类日恒星演变而来,似乎都经历过“太阳”和“地球”这样的演化过程(木卫一还没有到达“地球”阶段)。

 

恒星变行星(或卫星),行星变恒星,这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无稽之谈。

但事物的进化有时就是这么的令人不可思议。

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太阳系将发生剧烈的分化和重组运动,大小行星或发生碰撞甚至爆炸,恒星、行星、卫星的位置乃至这个恒星系统中的所有物质所处的位置,都会有一个大的变动和重新组合。像金星、天王星、冥王星、土卫九、海卫一等这些不规则运动的行星、卫星和大量的小行星等天体现象,很可能就是上一个太阳演变为固体星球时的产物。

今天的太阳系,金星、海卫一是逆行的,冥王星、海卫二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扁长的椭圆。

试想有一天海王星进化为恒星,成为一颗新的“太阳”后,在海王星这个新的“太阳系”中,海卫一所运行的轨道是不是有些类似于现在的金星呢?海卫二的运行轨道是不是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冥王星呢。

 

就这样,太阳与地球不停地生成、消亡与转化。

人类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很多光年(并在没有重力没有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很多万年),从一个恒星系统转移到另一个恒星系统,就在本恒星系统内不断地迁徙即可。

一切都是这样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整个世界也就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走过一圈又一圈。

当然,历史上太阳系并不止这三代。

根据水星、火星、金星、月球、地球、木卫一、海卫一、土卫六等星球的情况来看,太阳系可能已经演化了很多代,太阳和地球也不断更新交替了许多次。

人类也许不止我们地球人这一代,而是随着太阳系的重组出现过无数代。

或许人类自诞生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太阳系,只是在太阳与地球的更新交替中搬迁了一次又一次。

上一个人类的居住地可能是木卫二,下一个人类的居住地也许就是现在的木卫一了。

 

附:人类有可能是从木卫二迁移到地球来的

 

现在许多人认为人类很可能是从火星或金星迁移到地球来的。

本人认为,人类很可能是由木卫二迁移来的。

木卫二是一颗固态岩石星球。

它的表面由水覆盖,而且是液态富氧水,上层为冻结的冰壳,是冰冻的软泥和相对薄的冰盖,下面是一个温暖的液态海洋,海水下面是火焰,仍有火山活动。

科学家认为木卫二是早期地球的缩影。

本人认为木卫二应该是地球晚期的真实写照。

因为木卫二的火山活动状态,地球上比比皆是。

像海洋深处的许多火山活动,喷发时岩浆并没有冲出海面,而是在海中就凝结成海底岩石了。

如果人类的确是从木卫二迁移而来,则木卫二上应该会留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甚至还有一部分生命极其顽强的生物存活在木卫二上。

若真如此,则地球人类就应该集中相当的精力全力关注木卫二。

或许有一天人造探测器降落在木卫二的表面,进行实地考察,还真的会欣喜地发现:

啊!伟大的木卫二,您还真是我们人类星际迁徙的发源地呀!您原来还真是我们地球人类真正的“娘家”呀!

3、太阳系的新定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类日恒星可增添如下定义:

一、类日恒星都可能拥有行星和卫星。

二、类日恒星都是由该恒星系统的气体星球(类木行星)进化而成,又演变为固体星球(类地行星或卫星)。

一部分固体星球通过不同的途径,又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和恒星,形成星球演化的良性循环。

三、只有类日恒星所构成的恒星体系才能产生生命和人类。

从某种意义说,生命之所以能在太阳系中产生,或许正是得益于“气体星球进化为太阳,太阳演变为地球”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我们要搜寻外星人,也许只有去搜寻类日恒星系统(双星系统)才能成功。

 

太阳系也可增添如下定义:

太阳系的形成不是先有太阳后有行星,而是先有气体星球后才有的太阳,然后再有的固体星球。

也就是说,类木行星和类地行星(如木星和地球)不是同时形成的,两者之间相差了很多亿年,且中间还隔了一个恒星时代。

或许今后对于太阳的演化和太阳系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分为详细与简略两种描述):

详细地描述是:

在银河系边缘的一条旋臂上,有一朵星云。

该星云先是依次产生气体星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

然后气体星球依次进化为恒星(太阳)。

随后太阳系进入双星、伴星、共生星阶段。

接着恒星(太阳)演变为固体星球。

固体星球又演化成两类:一类固体星球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一类固体星球因为碰撞打砸分裂为小行星、小卫星、彗星等,并最终演变为陨石和尘埃。

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的固体星球有三种情况:

一是地球的两朵气体云,分别包裹地球和月球,进化为新的气体星球。

二是金星因为化学作用,大气层的浓硫酸转化为氢而进化为新的气体星球。

三是冥王星、木卫三因为大气层中氢的增多,而进化为新的气体星球。

 

简略地描述是:

银河系边缘的一条旋臂上有一朵星云,星云中先是产生出气体星球,然后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接着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

固体星球一分为二,一部分固体星球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一部分固体星球因为碰撞打砸变为小行星、小卫星,并最终演变为陨石和尘埃。

 

这使我想到了与太阳有关的两次天文革命。

第一次,是“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

表面上看,是太阳围着地球转,实际上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所以“日心说”最终还是战胜了“地心说”。

第二次,“太阳中心论”宣告终结。

表面上看,太阳似乎是在宇宙的中心(当日心说确立之后,人们都这样认为),实际上太阳是处在银河系的边缘。

本人的天文学学习心得,也许是属于与太阳有关的第三次天文革命的范畴:

表面上看,太阳系似乎应该是先有恒星(太阳)后才有的行星(类木气体星球和类地固体星球),实际上太阳系是先有气体星球后才有恒星(类木气体星球进化为太阳),然后恒星(太阳)演变为固体星球(类地行星和相关的卫星)。

 

前面说过,按照本人所提出的星球排列情况来看,在木卫一与太阳之间本应存在一个小太阳。

可是这个小太阳现在却不见了。

小太阳到哪里去了?

小太阳已经爆炸,变成了小行星带。

真的是这样吗?

 

4、小太阳到哪里去了——小行星带的形成

 

按照本人对星球的排列,在太阳与木卫一之间应该存在一颗星球。

这颗星球比木卫一大,但比太阳小,表面没有冷却凝固,还像太阳一样发热发光,颜色红红的,亮度介于月球与太阳之间,也就是在今天这个太阳之前的那一个太阳。

为了叙述方便,我将这颗星称之为小太阳。

可以说,我们的太阳系曾经应该有一大一小两个太阳。

可是现在这颗小太阳看不到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它哪里也没有去,因为它已经爆炸,变成了小行星带。

无独有偶,偏偏我们的太阳系在木星与火星之间也失去了一颗行星。

按照提丢斯——波得定则,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应该存在一颗星球(也就是2.8上丢失的那颗行星)。

可是这个星球现在看不见了,在这个位置出现的却是一个小行星带。

人们经常在问,2.8上丢失的行星到哪里去了?小行星带是怎么来的?

有人就认为这颗星爆炸了,并形成了小行星带。

也许本人所提到的小太阳就是2.8上的这颗星。

也许正是因为小太阳爆炸了,所以本应出现在2.8上的行星不见了;所以在2.8的位置上出现了小行星带。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行星带因爆炸而形成的学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小太阳的爆炸,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是火星。

或许正是因为这次小太阳的爆炸而使得本来水波涟涟、春意盎然的火星遭受灭顶之灾,由生机勃勃的绿洲变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

或许构成木星、土星、天王星的环带物质,也是因为这次小太阳爆炸后才形成的。

同时,也正是因为小太阳爆炸了,爆炸后的碎片有不少冲向了地球,因而使得恐龙灭绝,也使得地球进入了冰冻期。

对于恐龙的灭绝和地球的冰冻期,有天文学家推测是因为有一颗小行星砸向地球造成的。

看来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上有两个太阳,对人类也许并不是好事。

所以上帝就让这颗小太阳发生爆炸,变成碎块,变成小行星带。

同时大大小小的碎块变为陨石,砸向地球,让地球上的恐龙灭绝,也让地球进入冰冻期,从而为人类的诞生和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

至于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太阳发生爆炸,我不知道,也许某一天会有天文学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所述,提丢斯-波得定则关于在2.8处丢失了一颗星球的说法是对的。

一项结论的正确与否,仅靠孤证是不行的,必须有旁证才行。

不同的途径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有可能是正确的。

提丢斯-波得定则通过计算星球间的距离,认为太阳系丢失了一颗星球。

本人通过对固体星球火山活动的轨迹排列,也同样发现太阳系丢失了一颗星球。

看来,提丢斯-波得定则是正确的。

太阳系的的确确丢失了一颗星球,这颗星球爆炸了,爆炸后的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小行星带。

由此推论,更使本人坚信自己的天文观点或许是正确的。

看来类地固体星球极有可能是由太阳(类日恒星)演变而成的。

 

5、太阳的伴星爆炸了

 

我们的太阳是颗单星。

可是在宇宙中,却是双星占多数,甚至三联星和四联星都很多。

在很近的距离内同时存在好几颗恒星的情况,在宇宙中比比皆是。

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一大堆,我们的太阳却是一个“单身汉”,似乎有些讲不过去。

于是天文学家们提出太阳应该有颗伴星。

可是这颗伴星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见解,并进行了广泛的星空探索,以期找到太阳的这颗伴星,可是收效甚微。

本人赞同太阳有伴星的说法,这颗伴星就是本人所说的小太阳,也是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上失去的那颗星。

这颗星已经爆炸了,它的碎片成为了今天的小行星带。

 

6、宇宙的年龄

 

关于宇宙的年龄,现在的资料都表明大爆炸发生在150亿年以前,宇宙年龄是150亿岁。

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的年龄或是100亿年,或是125年,或是200亿年,或是340亿年。

我们以最长的年龄为准,就定为340亿年吧。

但本人在学习天文学时,发现一些天体的年龄似乎与人们预想的不一样:要不就是太阳以及类日恒星的寿命也许并没有现在人们认为的这么长,要不就是宇宙的年龄可能不止340亿年。

如天狼星的伴星,演变速度就不是很长。

根据天文观测,仅仅在2000年左右的时间,天狼星的伴星就从红巨星变成了白矮星。

由此看来,太阳由气态的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估计时间也不会要很久。

比如太阳的年龄,目前公认太阳的年龄已有45亿~50亿年,再过50亿年太阳才会死去。

这是按天文界的常规理论推算的。

但也有人提出太阳的实际寿命没有这么长,他们认为按照目前观察值推算,太阳只要28万年左右就会收缩变成很小。

这种结论同天文常规理论好像有些不同,但从太阳热核反应角度看,似乎也很有道理。

如从恐龙灭绝的时间来看,如果恐龙果真是6千万年前灭绝于小行星的灾难,则小太阳的爆炸(也就是提丢斯——波得定则中2.8上丢失的那颗星)和小行星带的形成离现在不会太远,也就六千多万年。

可以说,几乎每一颗固体星球都曾经代表着一个“太阳”时代,太阳系已经经历了许多次恒星的生成与消亡。

如果宇宙的年龄确如现在公认的所言是340亿年之内,则太阳和类日恒星的演变时间就不会要很久。

如果太阳或类日恒星的寿命真有现在公认的这么长,则宇宙的年龄或许就会要大大延长,绝不是现在定性的340亿年,很可能是千亿年以上。

 

7、人类正生活在恒星演化过程的第三阶段——固体星球阶段

 

恒星的演化过程分为气体星球、恒星和固体星球三个阶段。

现在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恒星演化过程的第三阶段——固体星球阶段。

固体星球的形成有三种来源,一是气体星球向恒星进化时的半成品,二是恒星死亡时直接演变而成,三是恒星爆炸以及星球碰撞时形成的碎块。

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只看到太阳系中有行星(气体星球和固体星球),太阳系以外只看到恒星以及恒星的爆发、中子星、白矮星等,于是便认定:太阳系或许是宇宙中的一个个案,是一种特殊现象;恒星经过爆发走向死亡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本人则认为:

我们很可能被宇宙的假象所迷惑了;

很可能恒星的爆发以及中子星、白矮星的出现是特殊现象,恒星系统中拥有数量众多的气体星球和固体星球反倒是一种普遍现象;

太阳系不是个案,而是宇宙演化的普遍现象;

可以说,由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恒星再又演变为固体星球的太阳系现象,在宇宙中比比皆是。

可以说,宇宙中固体星球应该大大多于恒星、气体星球和其他的星体。

现在人们都在探寻暗物质和暗能量,并认为宇宙中95%的物质属于暗物质。

我赞同上述说法。

因为仅就太阳系而言,固体星球无论是数量还是所占据的空间,都要超过太阳。

绝大多数恒星都可能拥有数量众多的固体星球。

固体星球是不发光的,它们就是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因为恒星发光,固体星球不发光,所以在太阳系以外,我们只能看到恒星以及恒星的爆发,却看不到数量更多、占空域更广的行星。

所以人们就很自然地把恒星爆发看作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而把太阳系中出现众多的固体星球(尤其是地球和人类的产生),看作是特殊现象了。

但是本人强烈地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假象。

要弄清宇宙的真相,也许我们要反过来看。

我们必须改变思路,转变观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我们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我们不能因为太阳东升西落,就以为是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确立之前,人们都以为是太阳围着地球转)。

我们不能因为“日心说”的确立,就以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确立之后,的确有人是这么认为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在太阳系以外只能看到恒星的爆发,就把特殊当普遍。

我们也不能因为看不到太阳系以外的固体星球,就把普遍当特殊。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气体星球进化为恒星,恒星再又演变为固体星球,是绝大多数恒星必然要经历的演化过程;恒星演变为固体星球,是绝大多数恒星走向死亡的必然归宿。

这是宇宙演化的一种普遍现象。

太阳系如此,其他恒星系统均如此。

恒星通过爆发走向死亡,并最终演变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只是少数恒星的死亡之路,是宇宙演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好在现在人们已经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些类似于木星和地球这样的星球。

 

8、宇宙不会毁灭,人类永远不会消亡

 

现在一些人一谈起宇宙和人类的前途就十分悲观,他们认为宇宙最终会要毁灭,人类最终也会要消亡,以致许多人都生活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之中,一些人甚至对前途丧失信心而走上自杀之路。

本人认为:宇宙不会毁灭,人类也不会消亡。

一、太阳和地球作为单个的星球存在时会毁灭,但作为一种状态却会永远存在。

当以前的太阳与地球走向死亡时,上帝为我们提供了今天的太阳和地球;当今天的太阳和地球走向死亡时,太阳系中又会出现新的太阳和地球供人类生存。

这样,太阳系中就出现了太阳与地球的接力赛,人类也就不断地拥有新的太阳和地球,于是人类也就能够不断地繁衍生息。

二、银河系不会毁灭,因为它会与其他星系合并。

其实银河系最初并没有现在这么大,或许它已经经过了好几次的星系合并才走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将来银河系还会要继续与其他星系合并,成为更大的星系。

当然,我们人类和太阳系(或者以后的木星系、土星系等)也会跟着一起并入到新的更大的银河系中。

三、既然宇宙外面有空间,这个空间也就不会仅仅只有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应该会有无数个宇宙。

既然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宇宙,而宇宙又将像星系一样不但自转,还会与其他的宇宙一起围绕某一个中心公转,也就不排除宇宙会像星系合并一样实行多个宇宙的合并。

当我们这个宇宙与其他宇宙合并时,我们人类也会跟着进入新的宇宙继续繁衍生息。

或许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宇宙本来没有这么大,是经过了多次小宇宙合并之后所形成的大宇宙。

将来可能还会要与别的宇宙合并,成为更大的宇宙。

但是,人类不会消亡,并不等于人类不能灭亡。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生态,毫无节制地发展核武器、太空武器、地震武器和气象武器,甚至想利用某颗小行星去消灭对手,人类自己要毁灭自己,即使上帝想伸出援助之手也是莫可奈何呀!

因此,本人坚信:只要人类自己自尊自爱,不自我毁灭,人类永远也不会消亡。

 

小  结

恒星的演化一直是天文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许多天文学家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他们也取得了极为可观的成就,已经能够描述恒星的一生。

但是,有两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天文学家们,甚至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这就是发光前的恒星(即恒星的幼年期)和不再发光的恒星(即走向死亡的恒星)的具体实体究竟是个什么样,仍然有许多不明白之处。

虽然理论上似乎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虽然实践中也似乎找到了相应的物质实体,但真正的实物却一直没有一目了然地看明白过。

实际上,这样的实物就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眼面前。

如果我们将太阳系中的气体星球(类木行星)、恒星(太阳)、固体星球(类地行星及一部分卫星)连起来看,这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

气体星球(类木行星)不就是还处在婴儿期的恒星吗?

固体星球中的地球、木卫一、海卫一等不就是核燃烧即将熄灭的恒星吗?

月球、火星等不就是核燃烧完全熄灭了的恒星吗?

总而言之,太阳系不是现在公认的先有太阳(恒星)后才有的行星,而是先有气体行星后才有的太阳(恒星)。

固体星球(类地行星与相关的卫星)是恒星演变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太阳,它的前身是一颗类木气体星球。

现在的气体星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未来都将一一进化为恒星,并依次替代太阳,依次形成新的“太阳系”。

然后这些“太阳”又一一演变为固体星球,演变为类似于地球、月球、金星、火星、海卫一、木卫一这样的行星与卫星。

类地星球(包括行星和卫星)的前身都是太阳(类日恒星)。

一部分固体星球又将通过不同的途径再次进化为气体星球。

我们人类不必长途跋涉若干光年(也在没有重力和阳光的漫漫长夜中熬过若干万年),从一个恒星系统转向另一个恒星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在本恒星系统内部作短距离的迁徙即可。

 

自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与太阳有关的两次天文革命。

科学发展到今天,日新月异的天文新发现让我们对天文有了与以往绝然不同的认识,我们将迎来与太阳有关的第三次天文革命。

这第三次天文革命,将使我们的视野和认识发生崭新的变革。

 

学习天文,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光学。

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在光学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附:光速不是最快的——对光学的认识

 

一、光子存在吗?

 

光是什么?

有人说光是一种电磁波;有人说光是由光子构成的,光子是一种基本粒子。

光是电磁波吗?

的确,电可以转化为光,光也可以转化为电。

空中的电子,经过激发和碰撞,也可以转换成雷声和闪光。

但我认为,光不是电磁波,至少阳光不是电磁波。

阳光是由七种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种透明体。

众所周知,牛顿的光学实验说明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这七种色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我在想:光是由光子构成的,是由几种光子构成的呢?光有七种颜色,是否意味着光子也有七种呢?光子是单色的,还是每一个光子同时具有七种颜色呢?如果光子不具备颜色,光中的七种颜色又从何而来呢?

我在想:这七种色光也许代表着七种元素,光应该是由七种元素化合而成的一种混合透明体,作为基本粒子的光子,就像被人们否定的“以太”一样,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阳光中的七种颜色也许代表着七种元素,这是一些什么元素呢?

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气体元素,还是未知的元素呢?

由气体元素构成的混合体会是透明的吗?

会。

宇宙中含有大量的氢,所以宇宙是透明的。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氮,所以空气是透明的。

水纯粹是由氢氧元素构成的,所以水是透明的。

看来构成阳光的七种元素的确是气体元素。

可是这又是一些什么元素呢?

也许光中所含有的七种元素或某一种元素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元素。

如“氦”和“鍀”两种元素,就是先在星星上然后才在地球上发现的(氦是在太阳上发现的,鍀是在某些冷星上发现的)。

 

说阳光是由七种元素组成的混合透明体,说作为单质的光子不存在,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但过细一想,其实很好理解。

太阳光中的这七种元素,因为高温和化合作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透明的光线。

牛顿先生又通过三棱镜,无意中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

于是人们都知道阳光可以分为七种颜色。

可是包括牛顿先生在内,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七种颜色其实代表着七种元素。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其实是在暗示人们:阳光是由七种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种透明体,作为单质的光子是不存在的。

彻底弄清光的属性,弄清光、光子、颜色、元素之间的关系,意义非凡。

既然光是由七种元素构成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七种元素制造出“光”的材料。

若此,则光速飞船的制造、以光速进行远距离的太空飞行和宇宙深处的探索等,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说这七种颜色并不代表七种元素,那它又代表什么呢?

既然物质的组成都来自于元素,则色也有可能或直接是从元素而来,或是几种元素的化合,或是元素受到某种影响所呈现的一种反映,纯粹的色素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像分子一样的由元素组合而成的一种细微物质团。

为什么光合作用能促进植物生长?

为什么照射阳光能促进人的生长?

难道真是光子的作用吗?

不是!

阳光之所以是万物生长之源,关键就是因为阳光中的这七种元素的化学作用。

如果没有这七种元素的化学作用,单靠光子,是不可能产生生物的。

为什么自然界有明光、暗光、冷光、热光之分,不就是因为元素化合与不化合的缘故吗?

如暗光,就是因为单种元素在起作用。

一旦多种元素化合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可见光。如阳光。

而冷光则纯粹是元素化合的产物。

玻璃具有透光性,构成光的七种元素能够全部穿过玻璃,仍然构成光,所以能照亮玻璃后面的物体。

墙壁不具透光性,光线照射在墙壁上,构成光的七种元素中的一部分元素(或全部元素),被墙壁吸收(或被阻挡),穿过墙壁的剩余元素无法再构成光,因而也就不能照亮墙壁后面的物体了。

 

光究竟从何而来?

为什么会产生光?

世界上真的存在单质的、独立的光子这种小东西吗?

电灯泡里有光子吗?

如果电灯泡里有光子,即使不通电,灯泡也应发光。

可是,灯泡在通电之前不发光,通电之后才发光。

可见灯泡发光与光子无关,而是与电子有关。

冶炼炉里有光子吗?

如果冶炼炉里有光子,即使炉里的原料是冰冷的固体物,炉里也应该是火光熊熊。

可是冶炼炉非得要等到有一定的温度后才会发光,可见冶炼炉的发光与光子无关,却与高温有关。

木材存在光子吗?

如果木材存在光子,即使木材不点燃也应发光,可是木材非得要点燃后才发光,可见木材的发光与光子无关,却与高温有关。

如恒星温度高,所以恒星就发光;行星和卫星温度不高,所以行星和卫星就不发光。

如地球,地球温度不高,本身不发光,但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就发光,难道说是岩浆中含有光子吗,不是的,还是因为温度的缘故。

又如阳光。

阳光可以分解为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是意味着存在七种颜色的光子,还是每一颗光子具有七种颜色呢?

也许这七种颜色就是七种元素的真实反映。

看来所谓的光子,其实就如同早已被人们所否定的“以太”、“燃素”一样,的确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这样,我们该给“光”下一个定义了。

起先人们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

后来人们又接受了“光”是一种电磁波的说法。

再后来人们又认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现在,我们可以给“光”下一个这样的定义:

光是什么?

一、光是元素的特性之一:

暗光是单种元素的表现形式。

可见光分两种,或是单种元素的表现形式,或是多种元素化合构成的混合透明体。

由多种元素化合构成的光又可分为冷光和热光两种。

二、光是电子受激(或碰撞)的产物。

三、光是高温的结果。

因此,作为独立的、单质的光子是不存在的。

如果存在光子,则任何物体都会随时随地发光,它们不发光,并不是说它们身上没有光子,而是因为缺乏上述三项条件中的一项。

一个物体只要具备上述三项条件中的一项,不论它是否拥有光子,它都会发光。

 

既然光是一种混合透明体,其质量就有可能超过某一种单质物质(如中微子),速度也就有可能慢于这种物质,中微子的速度超过光速是可以理解的。

看来光速并不是最快的。

既然阳光不是电磁波,其速度就可能没有电子快。

看来光速并不是最快的。

即使中微子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光速也不是最快的,因为电速与光速一样快。

再加上麦克斯韦说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电速是最快的,或者说电速与光速是最快的。

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因为本人的这部《宇宙演化的三个阶段——我的天文观》不是论文,而是自己的学习心得。

既然是学习心得,也就是本人读书时的感受或感慨,理所当然地就会追求一种自以为是最准确、最真实、最全面、最完美的说法和认识。

如果连自己的读书心得都可以模棱两可,都可以不讲出心中真实的感受(即使是错误的认识和体会),又何以为人立世,忠于职守,与人真诚交往呢?

因此,我认为:你既然承认光是电磁波,而电不是光波,则光就是属于电的范畴,电不属于光的范畴,则最准确的说法就应以电为主,即:电速是最快的。

当然,为了照顾长期以来人们养成的习惯,仍旧说光速是最快的,也不是不可以,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约定俗成吧。

哈……

 

说到光子不存在,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奥伯斯佯谬”:宇宙为什么是黑的?

自从这个悖论提出来后,人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有益的看法。

我的认识是,宇宙为什么是黑的,是因为光子不存在。

如果光子存在,则光子就应该无处不有,就应该随时随地都发光,无论白天黑夜,宇宙都应该是通明透亮的。

正因为光子不存在,所以一到夜晚天空就是黑的。

 

二、暗物质——光海(细微物质的海洋)

 

既然航天器能够通过喷射,利用反推力来调节自己的飞行状态,说明太空中存在能产生推力和阻力的细微物质。

没有这种细微物质,又如何能对航天器产生反推力呢?

这种细微物质既然能产生反推力,帮助航天器调节运动状态,也就会对航天器产生阻力,影响航天器的正常飞行。

看来,太空中实实在在地存在这种物质。

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是暗物质吗?

从目前人们对暗物质的定性来看,似乎不像。

可这些细微物质又的的确确是看不见的呀,不是暗物质又是什么呢?

也许暗物质有许多种类,其中就包括各种元素、粒子和现在人们所公认存在的光子,或者干脆就是所有这些细微物质的混合体。

从太阳辐射的角度看,这种物质应该是包含粒子、元素等各种细微物质在内的混合体。

因为太阳不停地向外发光,无数条光线便在太阳辐射范围内,构成了光的“海洋”(以下简称光海)。

不管光跑得多快,即使是一去不复返,只要太阳一天不停止发光,光海就一定存在。

如果太阳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如果两个光子之间间隔的间隙比较长,也许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但几十亿年中,太阳的发光从未间断。

从太阳中发出的光线,也是连续不断地、以密集的形态飞向四面八方。

因此,只要太阳一天不停止发光,光海就一定存在。

关于“海洋”的概念,现在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一、水的海洋。

如太平洋、大西洋等。

海生动植物就生活在水的海洋中,潜水艇就遨游在海水中。

二、气体的海洋——空间。

可以说,从海面、地面,一直到大气层,全是气体海洋的范围。

我们把这个范围叫做空间,人和许多动植物就生活在这个空间中,飞机也遨游在这个空间中。

三、光子的海洋。

因为太阳不停地向外发光,于是在太阳辐射的范围内,就构成了光海。

光海里还没有发现具体的生物,只有航天器载着生物在光海中遨游。

这样,从外太空到大气层,到地面,到海底,就构成了“海洋”的三个层次:光海、空间和海洋。

就如同空间和海洋具有各自的物理、化学和运动方面的特性一样,光海同样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学和运动方面的特性。

但三者之间又都具有共性。

如:空间有风,光海中也有太阳风。其实光本身也能形成风。

如:海洋中有水流,空间有气流,光海中也一定有物质的流动。太阳风其实就是一种光流。

如:海洋中有水压,空间有气压,光海中也应该具有光压。

如:海水既是动力也是阻力,气体既是动力也是阻力,光海中的细微物质同样也应该既是动力也是阻力;三者的阻力与动力只是大小强弱不同罢了。

如:密度。海水有密度,气体有密度,光海中的细微物质同样有密度。

如:浮力。水有浮力,空气有浮力,太空中的细微物质何尝又没有浮力呢?

潜水艇在水中游,利用的是浮力。

船只在水面上行驶,利用的是浮力。

飞机在空中飞,利用的还是浮力。

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难道就真的一点也没有利用细微物质的浮力吗?

潜水艇要利用海洋的特性,才能正常地遨游在海水中。

飞机要利用气体的特性,才能正常地遨游在空间。

航天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可是三种“海洋”又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这些共性与特性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可以说还是相当大的。

如寒流与暖流的形成,都有可能与光海的存在有关。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

新旧矛盾层出不穷。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开始了。

从第一个地球人造卫星发射所开创的太空时代开始,人类的视野和活动也从大气层内伸展到大气层之外,太空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一些新的自然灾害。

光海所囊括的一切就是如此。

将来当太空成为我们人类完完全全的生活中一部分的时候,光海所形成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

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太空,确保航天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弄明白光海的特性。

认识和掌握了光海的特性,也就可以造出更理想的航天器和空间站。

但目前我们对光海的认识并不是很尽人意。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光海的特性,研制出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安放在空间站或航天器中,努力地认识、研究和发掘光海的特性。

 

说到光海,也许有人会把它与已经废弃的“以太”相提并论。

但是我说,太空中的细微物质不是以太。

以太是人们根据当时对科学的认识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但太空中的细微物质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

就如同水能构成海洋,气体能构成空间,电存在电场,磁具有磁场一样,太空中的细微物质同样也能构成它们的世界——光海。

每一个星体,无论它距地球多么遥远,当它发出的光线射到地球时,它所发出的光线一定是连成一条没有间断的线。

无数条这样的光线在该星体到我们眼面前这片广大的空域中,就构成了光的海洋。

因此,每一个发光的星体(恒星、星系、星团等),都能在它的辐射范围内构成光海。

从某种意义说,太空就是光海,光海就是太空。

所有的星体都在光海中遨游,即使人造航天器也是如此。

甚至可以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光海,所有发光天体发出的光充满了整个宇宙。

同时这些天体又都像一艘艘潜水艇,在宇宙这个光海中遨游。

既然宇宙是一个光海,为何又是黑的呢?

这与光的特性有关:光线前进途中,遇到透光物质,对外不显光性,一直向前走;只有遇上不透光物质时才显示光性,并照亮周围的物体。

即使是宇宙之外的空间——天宇,又何尝不是一个光的“海洋”呢。

无数个宇宙又何尝不像是一艘艘遨游于天宇光海中的“潜水艇”呢。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伟大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和他的“漩涡论”。

我在想:水能生成漩涡,形成流体;气体能生成漩涡,形成流体,光海中密集的细微物质,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火箭升空之所以需要一定的角度,航天器在太空运行之所以需要高速飞行,都可能与光海的存在有关。

渡船横渡时,不能直接从此岸驶向彼岸,必须根据流速选择适合的角度和方向。

火箭升空也一样。

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因为太阳风的吹拂,地球外围光海中的一部分细微物质,会相应的流动,并形成一条光的“河流”。

所以火箭升空时,也必须选择相应的角度和方向,才能顺利地进入太空。

又因为光的“河流”的流动,所以航天器必须高速飞行,方能确保航天器不被旋回到地面。

现在人们爱谈论天文照片中的透镜效应。

我在想:有些照片所反映的透镜效应,的确是透镜效应,但有些照片所反映的透镜效应,恐怕就是光海中的“漩涡”和“河流”的真实反映。

甚至有些黑洞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它的引力太强大,也许是因为该星体周围的光海太密太厚,将整个星体遮蔽得严严实实,再加上光的河流流速极快,让该星体发出的光线随着光流又回到了该星球上,以致该星体发出的光无法穿过光海,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黑洞”。

笛卡尔是人类的骄傲。

“漩涡论”有它正确的一面。

可是笛卡尔的“漩涡论”却被全盘否定了。

这不公平!

也不合理!

我强烈呼吁伟大的法国人民和优秀的科学家们,你们勤劳聪慧,勇于探索,法国科学发展史也让世界人民敬佩不已。我希望你们立即拿起笛卡尔先生创立的“漩涡论”,重新学习,重新认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让笛卡尔的论点再放异彩,则法国幸甚,世界幸甚,全人类幸甚。

 

同时我也对伟大的爱因斯坦更加增添了一份敬意。

相对论是正确的。

光海的存在,必然对外来光线产生影响,使外来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则时空必然是弯曲的。

不要说外来星体的光线,即使是太阳发出的光线,因为光海的存在,也不能直接从太阳射到地球上。

有些光线因为折射、反射,到不了地球。

这不是因为引力的作用,而实实在在是因为光海中光的“河流”流动所造成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问,若存在光海,我们为何看不见它呢?

我说:气体充满空间,你不同样看不到它吗?

但是我们却能感觉到气体的存在,也能认识气体的特性,并一直在利用气体为我们服务。

光海也一样。

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它,并也一直在利用它。

遗憾地是,我们虽然一直在利用光海,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

有一个伟大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认识到了光海,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却被人们否定了。

唉,悲哀!

 

三、全球光纤系统(阳光搬家计划)

 

阳光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能源之母。

但因为有日夜之分,人类对阳光的利用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能建立全球光纤系统(包括光电转换、通讯、电视、网络传输等),让阳光搬家,不但可充分利用光能,还可大大缓解供电压力,同时也会极大地减少触电事故。

全球光纤系统建立后,当东半球处于白天,西半球处于夜晚时,东半球的阳光就可通过光纤系统输送到西半球的千家万户,以光灯代替电灯(包括家电、路灯、地铁、隧道、矿山的照明和取暖等均可获益)。

反之,当西半球处于白天,东半球处于夜晚时,西半球的阳光又可通过光纤系统,输送到东半球的千家万户。

全球光纤系统可以先在中国、俄罗斯建立起来,然后再连接世界各国,形成全球阳光资源日夜共享。

以中国为例。

中国最东端的地区是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的乌苏镇,每天凌晨四点就可见到曦光;而最西端新疆喀什的斯姆哈纳,通常要到晚上12时左右太阳才落山。

这样从东到西这中间的日照长达近20个小时。

我们便可从黑龙江最东端到新疆最西端,铺设光缆,建设相关设施。

然后沿俄罗斯境内延伸到俄罗斯最东端。

然后沿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最西端相连。

然后与世界各国相连。

同时也通过海底光缆,连接各岛国和南北两极。

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南北两极的极昼光能,又可为南北两极的极夜提供光电能源。

同时还可为海底城市和科考站提供光电能源。

这样,人类对电力需求的压力,就可大大缓解了。

 

特别说明

 

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人的天文学学习心得既没有经过任何科学实验的检验,也没有进行任何数学计算来验证其真伪,纯粹是一种主观猜测和逻辑推理,不一定正确,敬请各位老师、学者、朋友批评指教。

不论批评者的态度、措辞如何,只要是批评意见,本人一概欢迎。

如果事实证明本人的天文观点是正确的,无论人们目前如何认识和对待它,我都将坚持到底。

如果事实证明这些观点是不对的,我将彻底地抛弃它。

生前死后均如此。

 

本人的天文学学习心得,或许是胡言乱语,或许是门外之言。

因此本人一开始并没有追求出版,而是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凡能找到邮箱的有关单位、机构和学者(邮箱不准者无法发送),同时也刊登在相关网站上,供朋友们茶余饭后一笑。自20111030日开始发送,到2012121日结束,共计发送单位和个人千余家,也收到一些图书馆、网站、教授和研究生的热情回复。为接受朋友们的友好建议,我决定对文稿作些整理,一边继续通过邮箱发送有关单位和个人,一边学着向学报和出版部门投稿(2011128日注)。

 

本人对天文的认识如果是正确的,完全得益于科学家的刻苦研究,得益于天文观测者的艰辛付出,得益于科普工作者(包括译作者)的无私奉献。

科普工作者和译作者与科学家同样是伟大的。

没有他们的付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和探索将大打折扣。

 

科学是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正确的理论也是相对的。

当一个正确的理论在成功地解决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认识问题后,该理论的不足部分或片面性便显露了出来。

因此,后人在坚持该理论的正确原则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固执地执著于它,而应该根据新的发现,用新的理论去认识和探索新的事物。

既然是新的理论,就很可能会不合时宜,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甚至是“荒谬的”。

当然,真正荒谬的说理无论怎么天花乱坠,终究不能成为真理。

错误的理论终究有一天会被历史淘汰。

但真理在被认定之前,基本上都是不合时宜的,都是不合时代潮流的,都是与时代公认的说法背道而驰的,是被当世人视为荒谬的异端邪说的。

所以说,有时候还真得反向思维和异向思维,与时代流行的理论背道而驰,提出不合时宜的看法,才能发现真理,认识真理。

当然,这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一个只做了一半的磁球实验

 

在学习天文学的过程中,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开普勒,曾假设“自转太阳的磁力不断驱动行星作轨道运动”。

可是现在人们都说行星公转是引力的作用,开普勒为何会这么说呢?

也许开普勒认为宇宙中的天体普遍具有磁性。

如太阳和地球,根本就是两个“大磁铁”。

所以开普勒认为行星的公转是磁力的作用。

为了论证开普勒的这句话,我决定进行磁球实验。

可是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磁球实验只做了一半。

大家都知道,太阳和行星的大小是相当悬殊的,做实验必须找三个大小不一的磁球。

但因条件所限,我只能找到儿童玩耍的三个一样大小的磁球来检验开普勒的这句话。

我先用两个磁球做实验:

将两球分开,旋转甲球,发现乙球自转并围绕甲球公转。

但因两球一样大,无法让乙球悬空公转。

我又用三个一样大的磁球做实验:

将甲、丙两球在一条直线上分开一段距离,在两球之间放入乙球。

当向一个方向同时移动甲丙两球时,乙球也跟着一起移动。

同样还是因为三个磁球一样大,无法让乙球悬空移动。

联系到太阳、地球与木星的大小悬殊,本人在想:若按一定比例制作三个大小不一的磁球,当大一点的甲球和丙球旋转时,估计能使小些的乙球悬空围绕甲球旋转。

这样,不就可以证明星球的公转是磁力的作用了吗?

这使我想到了伽利略的比萨斜塔的铁球试验。

在伽利略之前,世界上公认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不会同时落地的论点是正确的。

直到伽利略拿着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登上比萨斜塔,用事实说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那么一回事。

现在关于星球公转的原因,多数人赞同牛顿的引力学说,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是这样的。

如开普勒就认为星球公转很可能是磁力的作用。

到底谁是谁非,只要用两个大小不一的磁球一转不就看出来了吗?

我不知道以前是否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也没有看到过任何书籍作过这样的记载。

我不知道是自己少见寡识,还是确实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因为主客观的因素,本人的实验只做了一半。

但就是这一半也使自己亲眼所见,甲磁球的旋转不但能使乙磁球自转,也的确能使乙磁球围绕甲磁球公转。

如果本人能用一个大的磁球作甲球,或许真的能看到乙磁球在空中围绕甲磁球公转。

遗憾地是本人没有这个条件,也只能望星空而慨叹了。

尽管如此,这个只做了一半的实验,仍然使我坚信开普勒的观点是正确的。

 

通过磁球实验,或许我们还可以弄清楚金星逆行的真相。

金星现在没有磁场,并不等于金星以前也没有磁场。

金星没有磁场,很可能与它的逆行有关。

因为金星逆行,将剩磁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以致连磁场都没有了。

在磁的世界里,有一种剩余磁感应强度(简称剩磁)。

这是因为当外磁场消失时,磁性材料中的磁畴方向未能全部恢复到原来的杂乱无章的状态,仍保留有一定的磁化磁场的缘故。

为了去掉剩磁,必须加一个反方向的磁场。

当金星逆行时,对金星来说,太阳就好比是一个反方向的磁场。

这样,就将金星的磁场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也许是这样吧。

由此推论,那些有磁场却又逆行的一些卫星,很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失去它们的磁场。

 

通过磁球实验,我们还能弄清楚行星公转的轨道为何会是椭圆的。

关于椭圆形的公转轨道,本人认为可能与太阳围绕银心公转有关。

当太阳围绕银心公转向前运动时,行星走到了太阳的前面,两球的距离便缩短了。

当行星绕过了太阳的前进方向向太阳后面前进时,此时太阳仍旧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向前行进,两球背道而驰,两球的距离就拉长了。

这一长一短的距离不就构成了一个椭圆吗?

到底是不是这个理,只要让乙球悬空围绕甲球公转,然后让甲球也向前走,情况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通过磁球试验,我们还可以弄清楚行星在环绕轨道的过程中为什么都会产生微小的摇晃。

有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发现行星在环绕轨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微小的摇晃。

本人认为,这种摇晃其实就是磁力的真实反映。

当两球转到“异性相吸”时,两球靠近。

两球转到“同性相斥”时,两球分开。

因此,行星在公转时走的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左右摇摆着向前进。

是不是这个理,我们只要将两个或三个磁球放在适当的空间内一转,事物的真相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还有,为什么行星和卫星的轨道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为什么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的轨道平面几乎吻合,或许就是因为磁力的作用。在本人作磁球实验时,这种感觉非常明显。

 

我不排除引力是行星围绕恒星公转的原因。

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似乎也是形成公转的因素之一。

太阳与地球都是磁球,又都在旋转。

当转到同性时,两球分开。

当转到异性时,两球靠拢。

这一分一合、一斥一吸,不就形成了公转吗?

其实商店里出售的磁悬浮地球仪就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实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也从某一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或许“引力”与“磁力”就是一码事:“引力”就是“磁力”,“磁力”就是“引力”。

 

众所周知,力是运动的产物。

没有引力子的运动,何来引力?

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引力来源于何处?

即使是引力的认同者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引力是天生就有的,凡物体就有引力。

实际上物体的确有吸引力。

但这个吸引力不是现在所认为的万有引力,而是磁力。

凡事要有依据。

我说星球的公转是磁力的作用,是因为我知道磁力是从哪里来的。

磁力从哪里来?

磁力从原子里来!

原子里有电子,有电就有磁,有磁就有吸引力。

因为原子、电子都在运动,所以它们产生出磁力。

所以我说磁力从原子里来。

有原子的地方就有磁。

有磁的地方就有吸引力。

苹果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苹果有吸引力,所以苹果这个小磁体就能够被地球这个大磁体所吸引,所以苹果就从树上掉到了地上。

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这不是引力的作用,而是磁力的作用。

说星球的公转是引力的作用,依据是什么?

引力从哪里来?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我在包括原子在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引力”的发源之处。

也许有人会说引力来自于“引力子”。

我说:这“引力子”在哪里呢?

现在科学界认为世界上存在有四种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和万有引力。

传递这四种力的基本粒子分别叫做光子(电磁力)、引力子(万有引力)、胶子(强力)和弱玻色子(弱力)。

可是说到今天打止,人们只找到了光子、胶子和弱玻色子,唯独没有找到“引力子”。

问题是,或许“引力子”就如同以前的“以太”、“燃素”一样,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你又到哪里去找到它呢?

或许有人会说,引力来自于分子,如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

我承认分子可以发出引力,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除了有相互吸引力以外,还存在相互排斥力。

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都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斥力和引力各有其作用范围,斥力的作用范围比引力的小。

当分子间距离极小时,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则引力其主要作用。

这样看来,又让我再一次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不就是磁性的表现吗?

可能“引力”和“磁力”其实指的是同一样东西,所谓“引力”其实就是磁力。

或许是本人知识浅陋,或许是自己在科学上根本就是个门外汉,本人所做的磁球实验也许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甚至是荒谬的。

本人今后会继续读书和查找资料,以其对事情的真相有一个清晰地了解。

一旦条件成熟,又没有人做这样的实验,我会继续做磁球实验的。

当然,若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认为这个实验值得一试,并实实在在地进行这个实验,得出结论,肯定是皆大欢喜的事。

 

1:对引力和太阳系教学的一点思索

 

说到“磁力”与“引力”的关系,使我产生了对引力和太阳系教学的一点思索。

我在学习物理学和天文学有关课程时,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上物理课(小学是自然课或科技课)时,讲到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旋转等知识,老师(包括教授)总爱用一根绳子拴着一个小铁球来做实验,借此说明相关问题。

我在想:用绳子拴着小铁球做实验,说明离心力是可以的。但用于演示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旋转等,却极不适合。

可以说,用绳子拴着小铁球,而不是用大磁球带动小磁球做实验,来演示太阳系的引力及旋转等问题,完全是用错误的方法,做错误的实验,得出错误的结论。

它其实是在误导学生。

明明太阳与行星、卫星大都是磁性的球体,相互都具有吸力与磁力。上课时(包括相关教材的编写),不是选择一大一小两个磁球,却偏偏要采用毫无吸力与磁力的绳子和小铁球来做实验,实在有些滑稽可笑。

用绳子拴着小铁球,与用大磁球带动小磁球,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验所产生的结果、效果与结论,完全是不同的。

前者是演示离心力的好方法,后者才是真实反映太阳与行星引力、旋转的正确做法。

表面上看,绳子拴着小铁球,似乎很能说明太阳与行星的引力、运转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假象,是一种误解。不但老师(也包括教授)自己欺骗自己,同时也在误导学生。

这种骗己和误导学生的教材与教学,从几百年前流传至今。若不纠正,还将继续流传下去,不知要荒谬到什么时候,真是可悲可叹。

如果我们不再使用绳子拴着小铁球,而是采用大磁球带动小磁球的方法,来讲述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旋转关系,老师们(也包括教授们)一定会惊叹:原来我们被骗(也被误导)了好几百年啦。

 

2:航天器中的失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对失重的思索

 

说到“引力与磁力很可能是指同一样东西”,我想到了空间站的失重问题。

人是阳光和重力的产物。

人在飞船和空间站中,并不缺阳光,缺的只是重力,所以人和物体在航天器中总是处于漂移状态。

人类要在飞船、空间站中长期生存和工作,不能不解决失重问题。

人类要想进行远距离星际探索和迁移,也不能不解决失重问题。

对于人和物体在飞船、空间站中处于漂移状态,人们都认为这是因为失去了地球重力的缘故。

但我在想,这似乎是一种假象。

人和物体在飞船、空间站中的失重状态,很可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

人和物体在航天器中处于漂移状态,表面上看,好像是失重,实际上很可能是是因为飞船、空间站围绕地球高速公转所致。

如人造卫星和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便绕地球一周,速度约27400千米/小时(7.6千米/妙),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一个围绕地球高速公转的航天器,不出现失重现象才怪呢!

我在想,飞船和空间站在太空中,不论以多快的速度飞行,只要不转弯,既不自转也不围绕地球或其他星球公转,而是一直向前飞,估计人和物体都不会出现漂移现象。

即使是转弯,只要速度不快,人也不会漂浮。

可是当飞船沿着弧线高速飞行时,情况就不同了。

此刻飞船改变了角度,但人还是保持着直线行动的惯性,于是一双脚就会离开地板。

飞船老是沿弧线高速飞行,人的一双脚老是离开地板,整个人一直是浮在空中的,能不漂浮吗?

这就如同坐汽车一样。

尽管有重力的作用,一旦汽车急速转弯,人和物体都会要向一边倾斜。

但只要是向前行驶,不管速度有多快,人和物体都是稳稳当当地。

看来所谓失重,很可能还是离心力与惯性在作怪。

这从美国几位教授在飞机上所作的失重体验的视频中,完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假设飞船和空间站在地面上,也像在太空一样围绕地球高速公转,人和物体是漂移还是稳定呢?

我想,恐怕人和物体同样会因为“失重”而漂移。

人们在地面上所作的失重体验,依靠的不就是速度和抛物线吗(即所谓的自由落体运动)?

宇航员在地面的“失重训练”,利用的不就是高速旋转吗?

宇航员在地面所承受的“失重”,是因为训练器的高速旋转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经受的失重,不也是因为航天器围绕地球高速旋转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吗?

假设飞船和空间站在太空中,以地面车辆的一般速度绕地球公转(我们暂且不考虑坠落的因素),人和物体还会漂移吗?

朋友们请先别忙着笑,或许事物的真谛还真是如此。

可以说,人和物体在飞船(空间站)中出现失重现象,本身就是“矛盾”的产物。

飞船飞得慢,就会被地球拉回地面。

这说明地球对飞船以及飞船里的人和物体仍然具有吸引力。

飞船要想维持自己的飞行状态,不被地球拉回地面,就必须克服地球的引力。

要克服地球的引力,飞船就只有也必须维持高速飞行,结果就出现了“失重”现象。

所谓“失重”,其实就是对地球引力的一种克服。

一方面说飞船要克服地球的引力,保证飞船不被拉回地面,一方面又说飞船失去了地球的重力,以致人和物体在飞船中因失重而漂移,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这种矛盾其实就是为了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而人为地制造出来的。

 

本人对失重的认识,与目前世界通行公认的理论绝然不同,是不是这个理,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以检验航天器中“失重”的真实状况。

我们知道氢气球是能够飞上天的,且速度也不快,我们干脆就在氢气球中放一能活动的物体,且安装相应装置,监视这一活动物体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发送回地面。

因为氢气球要飞出大气层,现有的橡胶作材料肯定不行,可考虑玻璃钢、航天服或直接用轻金属均可。

氢气球做好后,任它自由上升,隋它飞到哪个高度。

它会飞到什么高度才不会继续上升呢?

它会飞到什么高度才会被地球引力吸住呢?

如果地球吸不住氢气球,它会飞到哪里去呢?

当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被地球吸住,但氢气球又被空气托住不至于落回地面,这个地球引力与空气浮力的交汇点会在什么高度呢?

当氢气球停在地球引力与空气浮力的交汇点后,氢气球是固定不动,还是围绕地球公转呢?

如果氢气球固定不动,球内的活动物体会因为“失重”而漂移,还是留在原处不动呢?

如果氢气球围绕地球公转,它是高速公转,还是慢速公转呢?

如果是慢速公转,球内的活动物体是因为“失重”而漂浮,还是停在原处不动呢?

我是一位下岗工人,无法做这个实验。

但愿有一天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做一做这个实验,因为它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科学理论的提出有两条,一是先于实践,一是后于实践。

我们要学习伽利略,敢于手持两个铁球,登上比萨斜塔,向世人论证先哲理论的对错。

如果不是哥白尼,也许我们今天仍会将托勒密供奉在庙堂之上。

一部世界科学史,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二、为建造人工天梯打下良好基础,减少航天器和空间站的成本,为人类探索太空找出一条廉价之路。

 

为了人类的生存,人类必须探索宇宙。

为了探索宇宙,必须有人生活在太空中。

人类生活在太空中,不能不解决人的失重问题。

人类能够消除太空中的失重吗?

应该能。

因为上帝完全清楚这个问题,为人类预先设想好了一条非常美好的通道——同步卫星轨道。

近地人造卫星和空间站是每90分钟围绕地球一圈,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相比之下,运行速度是比较慢的。

若发射地球同步空间站,人处其中,或许不会出现失重现象。

我不知道以前是否有国家在同步卫星中做过相关实验没有。

如果没有,我认为很值得一试。

因为很多时候,有些理论与实际是脱节的。

有时看似正确的理论,往往与现实相背离,然后科学家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的理论。

这样的情况,科学史上并不鲜见。

 

除了同步卫星轨道,解决失重问题,可能还有四条途径。

一是以空间换时间,尽可能地直线飞行;二是利用磁性人造重力,三是利用地月引力的交汇点,四是走“8”字路。

 

一、以空间换时间是:让飞船和空间站尽可能多的直线飞行,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来回直线飞行。

飞船在飞向远方星体时,因为有相当一段路程是直线飞行(指不绕某个星体作高速公转),即使速度再快,估计人和物体在飞船中也不会出现失重现象。

但是绕地球公转的飞行器,因为要防止坠落,又不能不保持高速飞行。

既要防止坠落,又要相应地飞得慢一点,以空间换时间,让飞船和空间站尽可能多的直线飞行,以消除或缓解人和物体的失重状态,可能是一个好方法。

以空间换时间的直线飞行,有两种飞行轨道。

一是尽可能扁长一些的椭圆形公转轨道,二是像织布机的梭子一样,来回直线飞行。

直线飞行是否能消除或缓解人在空间站中的失重现象,在飞往火星等其他星球的航天器上一试就清楚了。用摄像仪将航天器内实验装置的稳定情况的图像传回地球,一看便知。

 

二、利用磁性人造重力,就是利用磁的异性相吸的特性,解决人和物体在空间站中不能稳定的问题。

我不知道宇航员是否做过人造重力的实验。

我也没有看到有哪一本书或文章做过这样的记载。

如果以前没有人这样做,我建议宇航员在飞船或空间站做一做这样的实验,或许失重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还有月球上的失重问题,利用磁的特性或许也能顺利得到解决。

我们将地球上的废磁料全部搬到月球上去埋入地下,一者消除了地球上的污染,二者又增加了月球的吸引力,生活在月球上的人穿上带磁性的鞋子,使用带磁性的用具,或许失重问题就能解决了。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有时在这里是废物,到了另一个地方就贵如金了。

当然,利用太阳能在月球上进行光、电、磁的转换,也可能是解决月球失重的一个好方法。

增加月球的磁性,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促进月球大气层的形成。

其实在空间站设立磁性装置,或者整个空间站就全部用磁性材料制作,说不定还可解决诸如水、氧气、失重等必须解决的问题。

更有甚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磁料(或者使用光、电、磁的能量转换技术)人造星球(想做多大就可做多大),利用太空的磁力作为人造星球的动力,进行太空研究和人类的远距离迁徙。

人类可以人造星球吗?

我想是可以的。

物理学告诉我们,磁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但我在学习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的过程中,还发现同类物质有自动聚集的特性。

如果同类物质没有自动聚集的特性,为什么那么多的物质都是同一类物质聚集在一起呢?

早在1500年左右,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认为物质有聚集为球体的倾向。

因此,我想,将废旧磁料运往太空,或利用光、电、磁技术,人造一个星球,应该是可以的。

 

三、当然,我们还可以在地月引力的交汇点安置一颗实验卫星做相关实验。

或许两球引力的结合处,既可以维持空间站的慢速飞行以消除失重现象,又不至于让空间站坠落。

 

四、走“8”字形路线,就是将地球——月球——火星三球连成一体,飞船或空间站走“8”字形飞行路线,实行三球联动。将来条件许可时,还可开辟整个太阳系的联动飞行路线。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消除空间飞行器的失重现象;二、消除宇航员因担心永远落户火星或别的星球,回不了地球“娘家”的恐惧感;三、易于解决宇航员在太空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当然,除了上述四种方法,还会有许多别的方法能够解决人在太空中的失重问题。

既然空间站的失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要消除也是不难的。

既然“失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也就可以人为地消除失重。

人类要想在太空中长期生存,也不能不主动消除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失重。

因此,大家都来想办法,献计献策,为人类的整体利益而尽一份力。

 

除了失重问题,我也想到了星体旋转的第一推力。

从原子核到星系,一切物体都在旋转,不但自转也公转。

它们为什么会旋转呢?

促使它们旋转的最初动力(也就是第一推力)来自于哪里呢?

我想,万物旋转的最初动力,很可能就是来自于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本人的磁球实验虽只做了一半,但也可以看到:

一、转动甲球,本来不动的乙球开始自转;

二、当甲球旋转时,乙球不但自转,也围绕甲球公转。

看来,引起物体旋转的第一动力,的确是来自于磁力。

即使是电子和原子核内每个核子的自转与公转,其最初动力都是来自于磁的特性。

看来磁力是万物旋转的最初动力,也是星体自转和公转的最初动力。

 

以此看来,彻底弄清楚“引力与磁力”,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引力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里程碑。

但我们不能将现有的引力理论视为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我们不能嘲笑、讥笑、耻笑越来越多的引力怀疑者和探究者。

我们必须突破现有引力理论的藩篱,将人类的视野引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3:地球的磁场

 

说到磁力,我想提一下地球的磁场。

有些资料说地球磁场形成于9亿年前,有些资料说地球的磁场形成于34.5亿年前。

本人在想,地球磁场恐怕一开始就是有的。

木星、太阳、地球都是有磁场的,它们的磁场是不是一脉相承的呢?

当木星进化为太阳,太阳演化为地球,于是磁场就从木星移到太阳,然后又移到地球上。

看来地球的磁场确实是与生俱来的。

也就是说,地球从它形成的那一天起,它就拥有了磁场。

也就是说,地球的年龄有多长,地球磁场的年龄也就有多长。

 

太阳不会吞吃掉地球

 

现有的理论几乎都认为太阳在50亿或60亿年里会急剧膨胀,变成一个红巨星。

这时,水星将化为蒸汽,金星的大气将被吹光,地球上的海洋都将沸腾。

随着太阳的继续膨胀,水星、金星和地球都会被太阳吞吃掉。

本人认为太阳不会吞吃掉这些星球,即使太阳膨胀得巨大无比,也不会吞吃掉这些星球。

因为磁力的作用,太阳膨胀时,太阳与地球(也包括其他星球)相互的磁力作用,会使地球以同样的比例脱离现有的轨道,与太阳仍旧维持在一个正常的公转轨道上。

也就是说,太阳在膨胀的同时,也会将地球推开;膨胀多少,就推开多远。

估计这种情况,在行星状星云处会有很好的体现。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观测手段或仪器,达到了能够看清行星状星云外围星体的阶段时,我们一定会看到行星状星云的外面,有许多固体星球在围绕该星云公转,这些固体星球就是被这颗恒星膨胀时推开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木星。

当太阳膨胀时,木星在吸取太阳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也会将太阳的行星夺为自己的行星。

因此地球会改变轨道,由太阳的行星而变为成为恒星的木星的行星或土星的卫星。

可以说,整个太阳系的存在和运转(乃至其他的恒星系统),并不是依赖引力来维持,完全是依靠磁力的特性在维持。

这也就是行星能独善其身地生存到今天的关键之所在。

也是土星拥有土卫六和海王星拥有海卫一这些大卫星的关键之所在。

所有这一切,都是上一颗太阳演变为固体星球的演化结果。

因此,我认为太阳不会吞吃掉地球。

 

六、

寄语研究生

 

伟人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中国的未来属于你们。世界的未来属于你们。

伟人的话同样适用于科学真理的发现。

无数科学真理的发现、认识和提出,都是由年轻一代和后起之秀做出来的。

时代赋予优秀学子以重任、责任和使命。

谈天说地,我是外行;提出自己的天文观点,更是班门弄斧。

我敬重天文学界的前辈,尊重天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权威。

我也向天文学界的研究生们致敬。你们永远是我的老师。我祝你们继承导师的渊博学识,祝你们发扬导师的优良品德,祝你们勇敢地闯出自己的世界。

这样,社会才会发展,历史才会前进,人类才会幸福。

 

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也快活到老,是本人一贯做人之宗旨。

本人下一阶段的任务是:

一、继续修改长篇小说《长征记》,继续搜集有关作品充实《中国土地革命时代诗词集》。

二、继续学习、探索科学,相机写出《引力与磁力》和《光、色、元素关系之探析》两部文稿。

关于《引力与磁力》一稿:

本人始终认为:星体的公转是磁力的作用,而不是引力的作用。

如果硬要说星体的公转是引力的作用,这个引力也是磁力的一种。

在本人看来,世界万物皆有磁性,也都会产生磁力。

有人说:引力的一个好处是物质可以将其随身携带,有物质就有了引力。

其实这句话用于磁力是再好不过了。

既然磁力来自于原子,也就可以认定,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有磁性,也就都会产生磁力,只不过磁力有大小强弱罢了。

本人认为:磁有两极,磁力也有两性。

磁有两极,是南极和北极。

磁力有两性,是显性磁力和隐性磁力。

显性磁力具体指磁铁、电磁铁等有明显磁力反映的物体。

隐性磁力的含义很广,可以说所有由原子构成的物体都具有磁力。但这种磁力的表现不如磁铁那么明显,所以本人称它们为隐性磁力。

如人体、水、植物等,它们所产生的磁力就属于隐性磁力。

如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就是隐性磁力在起作用。

或许人们津津乐道的“引力”,实质上就是本人所说的隐性磁力。

为了区别显性磁力,以及照顾人们长久以来的习惯,将隐性磁力仍旧称为“引力”也未尝不可。

但我们必须明白,它不是“引力”,而是隐性磁力。

磁力有两种,则磁场也有两种:显性磁场和隐性磁场。

显性磁场是在物理学中早已确定了的磁场,即现在教科书中规定的磁场。

隐形磁场暂时属于我个人的认识,很可能就是由爱因斯坦确立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引力场”吧。

 

关于《光、色、元素关系之探析》一稿:

我坚信既然光可分解为七种颜色,很可能这七种颜色代表着七种元素,光很可能是由七种元素构成的混合体,作为单质的光子是不存在的;因而光速不是最快的。

我将努力地去探索光、色、元素之间的关系,以便弄清楚光的真正含义。

 

事物是是非非,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假象比真相还诱人。

或许引力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如“地心说”、“热素说”、“燃素说”、“以太”等,历史上曾广为流传,并在一定时间内被人们视为经典,普遍接受。

它们的确曾解决了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些问题,对当时的科学研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许多教授、学生心甘情愿地认定为真理。

但是它们最终还是被人们所抛弃。

因为它们毕竟是不符合科学真理的东西。

引力这个概念会不会也是如此呢?

它能让人们很好地认识世界,也能帮助人们很好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可是,人们却一直找不到引力子。

强、弱、电磁、引力四种力,人们已经解决了强、弱、电磁力的统一,唯独引力无法统一。

如果引力子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又如何能找得到它呢?

如果引力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又如何去统一它呢?

而一旦将引力与隐性磁力等同起来,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引力,很可能就是电磁力的一种(即隐性磁力)。

就如同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仅仅只是电弱力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样,其实“引力(隐性磁力)”也是“电引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我在这里仿照“电弱力”的说法,将电磁力与引力(隐性磁力)合称为“电引力”。

这样一来,四种力就完全统一起来了。

 

欢迎批评指教。

来信请寄:aa0664@163.com

                                               长沙周国环

一九七二年萌念

二〇〇六年动笔写作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向全国公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谜团:太阳系为何如此“古怪”?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被发现,其大小相当于2亿亿个地球
宇宙之谜
十大让地球汗颜的外星天气
宇宙中的星球为何都是圆的?是什么力量导致的?
马斯克的任务:聊聊星际移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