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致明显心律失常的ARVC

未致明显心律失常的ARVC

作者:姚瑶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2-25

  病例简介

  病史 患者女性,15岁,主因“活动后胸闷10个月,加重不能平卧4个月”入院。10个月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逐渐加重;4个月前出现夜间憋醒,坐起可缓解,伴咳嗽、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心衰)表现。此后,症状间或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无黑、晕厥。外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给予利尿、强心等治疗后症状间断好转,病情常反复。

  因前一日饮水较多,患者病情明显加重,出现咳嗽、白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一度“测不到血压”,无明确意识丧失。患病过程中劳动耐力明显下降,易疲乏,上腹胀满,食欲欠佳。

  体格检查 血压110/70 mmHg,呼吸19次/分,体温36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音。心率100次/分,律齐,无心脏杂音,上腹触诊感不适,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提示舒张末期左房内径(LAdD)22 mm,左室内径(LVdD)61 mm,左室后壁厚度7 mm,室间隔7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10%,舒张末期右室内径(RVdD)31 mm,肺动脉压(PAP)45 mmHg,全心扩大,左心为著,心肌内有颗粒样改变,二尖瓣反流。

  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性早搏,余未见异常(图)。动态心电图(Holter)提示窦性心律,平均78 次/分,室性早搏909次/24 h,室上性早搏36次/24 h,频发室早有二联律,交界性逸搏,无长RR间期。

 图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检查结果 

 

      胸片提示肺部轻淤血,心影扩大,心胸比0.58。

  入院时白细胞12.15×109/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PT)1405 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2663 IU/L,血浆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5087.5 pg/ml,肌酐(Cr)110.4 μmol/L,病毒抗体均阴性。

  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双心室扩大(右室腔明显扩大,运动功能减弱),右室流出道显著增宽;造影剂延迟显像结果显示,室间隔和右室游离壁延迟强化。

  入院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急性肝功能不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ARVC/D)?

  治疗 给予控制感染、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但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药物疗效欠佳,给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4天后安全脱机,行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情况良好,能够正常生活。

  病理 心脏重量增加,左室壁厚度1.1 cm,右室壁0.2 cm,镜下提示心室前后壁大部分心肌组织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所代替,分隔成岛状。病理诊断:ARVD,累及左室。[4230501]

  (姚瑶 整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峻

  一线临床医生即便面对不典型或较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如能仔细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仍有可能作出基本正确的判断。

  临床上可循如下步骤进行分析:

  Step1 患者为少年,突出表现为心衰,NT-proBNP 5087 pg/ml,初为左心衰竭有气促,伴咳嗽、咳痰,夜间阵发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不能平卧。随后出现右心衰竭,有双下肢水肿,并有上腹胀满、食欲差及转氨酶升高等肝及胃肠道淤血表现。心衰发展演变颇具特征:从左心衰至右心衰仅半年左右,提示基础病为累及全心的弥漫性心脏病变如心肌病、心脏浸润性病变(如心脏淀粉样变),及全身胶原系统疾病侵及心脏等。据此可以排除常见主要累及左心的疾病,其从左心衰竭发展至右心衰竭时间要长得多,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Step2 患者病史短,早期心脏显著增大,无心包积液等,似可除外心脏淀粉样变等浸润性心肌病变;各种检查未发现免疫、生化等异常,无其他脏器病变的证据,尤其是肾脏功能正常,应可排除自身免疫或胶原系统疾病累及心脏。此外,心包疾病、限制性心肌病等亦不难排除。由此要考虑心肌炎、心肌病的可能性。

  Step3 要弄清楚何种类型心肌病最为可能。患者无明确感染史,病毒抗体阴性,不太可能为进展迅速的病毒性心肌炎。哪种类型心肌病可能性更大?首先想到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全心增大,左心为著,LVEF 10%,LVdD 61 mm。不过,也应考虑右室心肌病,因为水肿出现很早,入院时仍有双下肢水肿而肺部清晰无音,左心房增大不明显,提示右心室病变严重且发生早。此外,整个病程较短,尽管积极治疗仍很快进展至终末期心衰阶段。仅根据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很难鉴别上述两种心肌病,医生的判断也可能见仁见智。总体上讲,应更多考虑右z室心肌病,因为从病情指向来看,多指向右心,右心室病变重,出现很早。

  右室心肌病大多有室性心律失常,但本例中室性心律失常不突出,仅有室性早搏,属于例外。正因缺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由此所致的黑、晕厥等症状,初期并未考虑此病诊断,可以理解。

  关于治疗,ARVD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伴发症状,易致猝死,需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或)胺碘酮,无效者应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后须继续用药。有心衰者宜采用积极抗心衰治疗,一旦出现顽固难治性心衰(同本例),提示已进入终末期,应考虑心脏移植。

  上海长征医院 吴宗贵

  首先阐明何谓“误诊误治”。目前强调临床诊断要与病理学诊断统一,这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不符(所谓的“误诊”)在各级医院中都存在,且比例并不小(约达30%),急诊“误诊”率可能更高。然而,以病理检查结果来判断临床医生的临床诊断是否为“误诊”显然有失偏颇。临床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病史及当时的病情,以医生临床诊治思路是否正确、合理为准。可以病理检查结果来进一步明确、补充、修正医生的临床诊断,而不能用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判断医生误诊误治的标准。

  患者资料均指向右心室病变所致心功能不全,各类型右室先天性发育不全为首要考虑,但具体是哪种类型需要依靠特殊检查(如心肌活检)来明确,但可暂诊断为右室心肌病。右室心肌病终末期的患者心脏壁非常薄,尤其是游离壁,不建议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患者本次入院由于合并肺部感染、急性肝功能不全,病情比较严重,但病史较短,且对药物治疗还是有反应的,故其心脏移植的指征有待商榷。

  患者本次因饮水多而诱发心功能急剧恶化,纵观临床中的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反复的诱因多为生活中的“小事”:自行停药、受凉感冒、饮水过多、紧张焦虑等,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心衰患者,除积极治疗外,加强院外生活及用药指导和监控是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一环,望各位医生重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东杰 曹克将

  虽然患者的病史中无室性心律失常而使诊断难度加大,但仍可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有价值的拟诊依据:①患者年龄较轻,早于常见的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年龄;②心电图V1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虽Epsilon波不明显,但右胸导联R波降低;③MRI以右室腔明显扩大、运动功能减弱为主,右室流出道显著增宽,延迟显像提示室间隔和右室游离壁延迟强化。应考虑继发性心肌病或ARVC/D的可能性,如有明确家族史更有诊断价值。

  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对ARVC/D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对各项检查指标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在关于室壁组织学特征中,经形态测定分析,残留心肌<60%,或<50%伴有至少一处游离壁心肌纤维浸润,合并或不合并脂肪浸润为主要标准之一。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MRI能准确描述心脏的各种形态及功能异常,可发现心脏的舒张期膨隆及左右心室游离壁心肌脂质浸润,新的技术甚至可区分出脂肪和心肌组织,但由于右室壁常较薄,限制了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心脏科医生应更加重视与放射科、病理科的合作,提高我们早期识别复杂病例的能力。

  ■ 互动区

  福建省人民医院郭云庚:本栏目上期(1月27日C3)所提供的病例中提到“右冠脉近端闭塞”,结合心电图(Ⅱ、Ⅲ和aVF导联都有Q波),加上右胸导联(V1、V2)ST段抬高,表明可能还存在下壁心梗,提示右冠脉可能与梗死相关,而不是“非罪责血管”,故本科室医生经讨论后支持早期开通右冠脉,患者获益可能更大。

  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杨士伟回应:该患者的诊断在前壁心梗基础上还应包括高侧壁,下壁、右室梗死不除外(可能为陈旧性)。原因如下:①未见右胸导联(V3R、V4R和V5R)心电图资料,无从判断;②右室梗死时V3R、V4R和V5R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2小时,可能并未捕捉到;③V1、V2导联ST段抬高可用前壁心梗解释,且V2导联抬高幅度超过V1导联,更支持急性前壁心梗,可能合并下壁陈旧性心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肌病专题2」其他类型心肌病的诊断鉴别
【心电问答】心律失常概论
詹贤章:如何识别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的心律失常?
【病例讨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一例
JCE:碎裂QRS波可预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内科学】心肌病:致心率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