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伯虎眼中的人世,不过是一段漂流
userphoto

2022.11.24 江苏

关注


本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梦仙草堂图》 明 · 唐寅

唐伯虎有多么狂傲,可以从桃花诗中读出:“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还是在他潦倒之后。在此之前,他更加狂傲。

少年时,他首次参加考试,就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当年即在南宋赵伯驹的名迹上题跋;

府学之中,别人都在读书写字,他与好友张灵脱光了衣服,跳入门前的池中以手激水,戏称为“水战”;

次年,他画下《贞寿堂图》手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存世最早的唐寅画作,幅中笔法已然成熟老辣,风骨直追宋人;

十八岁时,唐寅跟随沈周、王鏊这些大人物出游和诗,他作了一首《怅怅词》,语句清雅惆怅,至今为人称道;

二十二岁时,他与祝允明掀起复古思潮,同年结识徐祯卿;四年后声震吴越,名满天下——位列“江南四大才子”。

《贞寿堂图》 明 · 唐寅

可以说,唐寅的前半生像一只春天的纸鸢,借着才华的东风扶摇直上,二十六岁便足以与雄鹰比肩。他沐浴着弘治中兴带来的明朝最好时光,对世上的一切只有俯瞰;他说“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自比李太白的诗才;又说“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自喻孔门颜渊的人格;比之晚慧的文徵明、早熟的徐祯卿、老练的祝允明,唐寅浑身充盈着才气,诗文、经义、书画,吴中才子们无一是他的对手。

《江深草阁图》 明 · 唐寅

这一幅是唐寅所画的《江深草阁图》。幅中描绘了怪石堆磊的江岸,一座亭阁掩映松林之中。虬结的枝干从结实的石崖上生出,挣扎着向上空攒动;山径上,仆童挑着水桶,小心翼翼地走下逼仄的石阶欲去打水;而他的主人,此刻正独坐在水阁之中,怅然地向远处眺望。

顺着他的视线,能看见一道飞泉从幽谷中倾泻而出,上段乱泉纷综,下段长虹直落。涧旁的石壁向后延伸,一直伸出画外,示意江水长流无尽,斯人斯物,不过是其中细微一角而已。


《江深草阁图》中的侵天飞泉

据幅中沈周与吕秉之勉励后辈的题跋,我们大约知道,这幅画作于唐寅少年时期。从山石的结构、林木的笔法来看,他学习宋代画家李唐的痕迹明显,用笔沉着劲挺、色调古雅浑厚,技法与他的十七岁时所作的《贞寿堂图》、二十三岁所作的《款鹤图》相近。较之成熟期的作品,充满年少轻狂的意气。

《款鹤图》 明 · 唐寅

这位独坐草阁的文士,可能是唐寅心中自己的形象。或许因为高处不胜寒的才情,未及而立的唐寅,已然生出独对幽泉的心境。他不刻意描绘泉瀑的动势,水流仿佛是凝固的;有意无意地勾勒岸际波纹,似乎也无意使人感到风的吹拂;崖石上,犹如李唐《万壑松风图》般茂密的松枝,呈现出迥然于前辈的姿态,虬结聚拢,每根枝干好像即将舒展而又被按耐住,隐含忍而不发的动势。

《万壑松风图》 南宋 · 李唐

如果说:唐寅的人生是一幕剧,那么此时应当是高潮的前奏。大约在这幅画作完成后不久,他便遭遇一生中最为巨大的变故。在那之后,虽然他在画中依旧才情洋溢、狂傲不羁,但那个独坐水阁的身影,内心恐怕已是另一般滋味。

弘治十一年,唐寅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四海无人不知“南京解元唐寅”。迅速成名带来的自我膨胀使他愈发嚣张,再不收敛自己的狂傲,变本加厉地流连欢场;他的才情也愈发高涨,在宴席上即兴写下:“一笑倾城兮再倾国,胡然而帝也胡然天。”一举成为千古名句。

苏州的金迷纸醉中,唐寅春风得意、放浪形骸。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纷纷规劝,但他依旧我行我素。妓家的夜船上,红烛烧尽、觥筹狼藉,帘幕外残月照着水中的影子,铜镜里映出佳人的笑靥。杨柳岸上,人人传诵唐寅一试解元的传奇;胭脂帐里,他又迅速燃尽了自己的谦逊。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一月入京参加会试,二月因涉嫌舞弊被累入狱。原因是他不知收敛地猜中了科举的考题,不仅彻底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更惹来杀身之祸。但同样是名气拯救了他。以文为重的大明王朝不杀解元,唐寅罢黜而归,侥幸捡回性命。

但从此他的命运不同了、心境也不同了。他心灰意冷,人生如同断线的纸鸢,飘摇卷进苍茫的天幕。

《骑驴归思图》 明 · 唐寅

《骑驴归思图》是唐寅这一时期的代表画作,“归思”可能是他失意后远游匡庐、天台、武夷、彭泽等地后产生的归意。他在画轴上的落款里写道:

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

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

唐寅此时的画风已与从前大不相同。安静的氛围一扫而空,代之以翻卷奔洒、仿佛发泄苦闷般的汹涌动势。幅中的山峰仿佛随时将要倾倒,原先沉着细密的笔触转向夸张率性,完全释放了内心澎湃的感情。

笔法犹如波涛奔涌一般的山石

悬崖犹如海啸引起的波峰一般陡绝,溪流在山间肆意涌动、纵横流淌。挑着柴捆的樵夫颤巍巍走过窄桥,横斜交错的山径上,行者骑着毛驴匆匆走向人家。

画面喷发出失意的愤恨,但饱满的情绪却又被画家按压在山水的秩序之中,形成内在强大的张力,仿佛随时都会挣脱束缚,支解画面。

·《骑驴归思图》中挑柴的樵夫与匆匆行客

此时,唐寅大约三十四岁,他已经无意仕途,变为以书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开始渐渐摆脱李唐的影响,同时努力吸收老师周臣以及南宋马远、夏圭的画风,无形之中为未来开创自己的山水风貌立定根基。但他的生活日益艰难,由于风流挥霍的个性,祖业变卖殆尽;又因为内心孤傲清高,不愿低声下气乞求施舍,困顿日渐笼罩上他的中年。

弘治的光辉没有持续太久,1506年,明武宗即位,改国号为正德。这位沉溺于豢养虎豹猛兽的帝王,最终挥霍了孝宗苦心经营的大明中兴,大明从此走向衰微。

这一年,唐寅在苏州建成桃花庵别业,写下著名的《桃花诗》,自号六如居士。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十七岁时,唐寅刚刚误入宁王朱宸濠的幕府,以为自己能够重展仕途、东山再起,但他很快看出宁王的谋反之意,装疯数月才被放还苏州。流言蜚语扑面而来,唐寅躲进桃花庵中,以期逃避外面的风雨。

从这一年开始,唐寅很少再出门。陪着他放荡遨游的张灵已经死了,五年前,徐祯卿也死了;他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与挚友文徵明也很少再见面。每日坐在临街的小楼前,遇到前来求画的人,便让他们带着酒来,口中吟着:“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也是这一年,唐寅完成了他晚年的力作《山路松声图》。

《山路松声图》 明 · 唐寅

仅仅远观,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他的画面再度回归垂直的态势;如果近看,却又不免一叹:他依旧是那个狂傲的灵魂。

山石用有力的线条勾勒,皴法率性不减更添老辣;松枝错综盘桓宛若游龙,斜挂纠缠的藤蔓。像波浪般涌起的峡谷中,飞流的瀑水似乎比从前更肆意,从容不迫地坠下高山,一连三叠落入湖中。

笔触被明显拉长了,起落时的衔接被保留夸张,作画过程仿佛一场漫长而急促的书写,像一个内心寂寞但举止放达的人奋笔疾书。如同交响乐般纵横洋溢的线条和墨块,构成激昂但有序的画面。而在它之后,更远的地方,青山安静地肃立,留下几座沉默的影子。

唐寅《山路松声图》与李唐《万壑松风图》

这一幅画,更不免令人想起他早年极力效仿的李唐。《万壑松风图》中,上段同样矗立的山峰,中段同样茂密的松林,下段同样奔涌的溪水。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唐寅的松下多了两个行人。像是童仆的那一位抱琴探望,似乎被什么所吸引;像是主人的那一位则昂首凝视,久久面对参天的松石。

唐寅在《山路松声图》中描绘的主仆二人

回首少年时,亭中的文士满眼踯躅;中年时,骑驴的行者神色匆匆;晚年时,主仆二人驻足山下,聆听不绝的松涛。

人生三个阶段,唐寅画下不同的三个人物,他们的心境一定也千差万别。

在这时,他也许会想起二十年前高中解元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四周回荡着喝彩与喧嚣。此刻他的人生还剩下七年光阴,但人世于他不过是一段漂流,死亡又有何特殊呢?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寅《临终诗》

在唐寅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出这样一种矛盾。

首先,他的画作师法南宋工整细致的画风,描绘崇山峻岭也好、仕女宫苑也好,所用的图式与技法总是呈现“院体”风貌,所以我们看他的作品,不难从中体会出宋画的精致典雅;但如果观察他的笔墨,又充满了文人的率性洒脱、狂放不羁,这是他的个性与内在使然。

《步溪图》 明 · 唐寅

所以,唐寅一直以来地位特殊,他的画作看似具备院体的格调,实则蕴含文人的旨趣,但我们能够以此认为,他违背了“画如其人”的标准吗?恐怕又不能。他的作品自始至终令我们觉得“见画如见人”,糅合了工整与风流、融汇了典雅与出格。

那么,我们唯一可以推断的是:唐寅本身即一种矛盾,他画作中展现的矛盾,正如他人生中的矛盾,他人生中经历的矛盾,正如他身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天才的宿命。以及他那句透彻骨髓的: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END

作者 | 宰其弘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伯虎: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
唐伯虎的100幅山水画,大饱眼福不愧为世人心目中的“传奇”艺人|唐伯虎|唐寅|山水画|李唐|题诗|高士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骑驴归思图》欣赏
明代唐伯虎的画作看了令人心胸开阔神思悠远
唐寅诗词
唐寅历代评价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