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早期戴进二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这里介绍明朝早期戴进绘画作品。

  

 

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

戴进师承南宋李、刘、马、夏的传统,兼融两宋各家之长,技艺方面,著称于世,号称“院体第一手”。因为是浙江人,故被称为“浙派”,受其影响的有吴伟、张路等,一时追随者很多。“浙派”与戴进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画派与画家。

擅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宋元,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成为明代前期画坛主流。主要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归田祝寿图》、《葵石峡蝶图》、《月夜访友图》、《洞天问道图》、《关山行旅图》、《涉水返家图》、《溪边隐士图》、《雪景山水图》、《踏雪寻梅图》、《月下泊舟图》、《灵谷春云图》、《春游晚归图》、《春酣图》、《山水图》、《钟馗过桥图》、《渭滨垂钓》、《雪山行旅图》、《溪桥策蹇图》、《春耕图》、《仿燕文贵山水图》等传世。子戴泉、女戴氏、婿王世祥等皆善画,能传其法。

明代戴进《春山积翠图》赏析

  

 

明代戴进《春山积翠图》一幅纸本墨笔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春山积翠图》绘一山间小径,一老者策杖缓行,侍童携琴随后,山间深处屋宇隐约。近景冈丘作古松一组,欹斜盘曲,挺立坡侧,是画面上分量最重的部分,而松荫下山路间,便是画面的主要人物。 此图画面呈“s”形布局之特点,诸景交错,产生深远感和开阔感。画中春山染绿,翠色茫茫,展现了春光中的壮丽景色。在技法上,笔墨简劲粗放,山石以大片渲染为主,加几笔勾勒和斧劈皴。

此画从构图来看,可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三段式。近景作山脚,几株古松盘根屈曲,从画面右侧向左中部伸展,枝叶茂盛。苍劲有力的笔法,把山涧里的两株苍松豪爽挺拔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老者持杖缓行,一书童抱琴随后,一前一后走在山间小径上。前头不远处,山梁后面露出茅舍的屋顶,隐约可见。

款识“正统己巳上元日钱唐戴文进为文序至契写春山积翠图”,钤印“文进”、“静苞”。

明代时期戴进《风雨归舟图》赏析

  

 

《风雨归舟图》绢本,淡设色,纵143 厘米,横81.8 厘米,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明代画家戴进创作的一幅山水画。

《风雨归舟图》描绘的是风雨交加中的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归家的情景。款书“钱塘戴进写”。

此画在布局上,作者采用中轴线构图,高山置于画面右边。近景处,树木、山崖、归舟相互依照;中景处,芦苇、枯树、溪桥、村舍、竹林、远山错综而不杂乱;远景处,高山重叠,远山迷蒙,在雾气中若隐戴进《风雨归舟图》 戴进《风雨归舟图》若现。画中虽然表现的是雨景,但景物自近而远,层次清楚明晰,将雨中急归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近处的岩石和归舟,一静一动,对比鲜明,使构图统一中有了变化,更加突出风雨归舟的主题。横跨两岸的溪桥使得左轻右重的景物连成一个整体。溪桥上冒雨赶路的农夫,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个显示出匆忙急切的神态。中景处的芦苇更是突出了风势的狂猛劲厉。

明代时期戴进《三顾草庐图》赏析

 

  


《三顾草庐图》,又名《三顾茅庐图》,纵172.2厘米,横107厘米 ,是明代戴进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画中描绘的是家喻户晓的刘备三顾草庐的故事中的一个场面。

画面背景是万仞高山,山势峻峭。山上布满挺拔的树木,山下修竹丛中掩映着几间草庐。这里的幽静与险峻的山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草庐内诸葛亮端然静坐,神态悠闲,一派儒雅飘逸的风度。庐外柴扉开启,一名书童模样的少年正在与一长者相互揖手行礼。长者神情庄重而恭敬,他就是求贤若渴的刘备。他身后的二位壮士一是关羽,一是张飞。他们昂首而立,气宇轩昂,大有不屑一顾之势,由此很自然地衬托出刘备的礼贤下仕。距他们不远处一块山石嶙峋的小丘山,两株古松虬劲有力。该画作有款署:“静庵”,钤“静庵”。

明代时期戴进《达摩至慧能六代像》赏析

 

  


《达摩至慧能六代像》长卷绢本设色纵33.8厘米横219.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设色画佛教禅宗六代祖师的形象,有初祖达摩、二祖神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六组人物之间以岩石、泉水、苍松、古柏相连,并装点佛教圣地。戴进的人物画有工笔和粗笔两种面貌。此画师法刘松年、李唐,工细严谨,人物神态生动,线条劲练,转折顿挫中有流畅洒脱之致,并师承南宋院体的典型风格,笔墨技法具有深厚功力,为其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

明代时期戴进《南屏雅集图》赏析

 

  


戴进《南屏雅集图》

此图所绘为元代故实,戴进未曾亲睹,故不少情节和形象出于想象,然又有诸多当时人题记、诗文作依据,环境又是家乡杭州,故也有一些具体描写的成份。画面展现的诸公聚会场景中,有二士展卷观赏,一女抚案挥毫,三人旁观助兴,另有敬酒、闲步者,其情节与元代诸家题记所述野炊咏觞、女红相伴甚相吻合,生动传达出风流文雅的情致;但人物面相刻画简略,难辨外貌特征,属写意、想象之作。雅集环境具一定写实性,庄内屋宇轩敞,杏花盛开,松树盘虬,巉岩如屏,紧紧抓住了“南屏山”、“杏花庄”特色;庄外湖水涟漪,轻舟荡漾,柳堤逶迤,远山如画,也汇集了西湖、灵竺最迷人的景色,然位置又不是如实再现,而作了高度的概括集中,以突出山庄幽雅之境和西湖秀丽之姿。这种写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细微与概括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也显示了敖进晚年的集大成特色,即专业画家与文人画家、行家与利家创作宗旨的兼容并蓄和融会贯通。

本幅自识:“昔元季间会稽杨廉夫先生尝率诸故老宴于西湖广莫子第,以诗文相娱乐,流传至今盖百年矣,其宗人季珍进士因辑录成卷,嘱余绘图于卷端,将以垂远也。后之览者,亦足以见一时之盛事云。天顺庚辰玆钱塘戴进识。”引首王叔安篆书“南屏清赏”四字,后段有元代杨维桢的书记文汴诗,莫昌等十九人唱和诗,以及孙适等七人题诗和记。

明代时期戴进《归田祝寿图》赏析

 

  


戴进《归田祝寿图》

作品描绘年高辞官、还乡赋闲的端木智,在家举办六十寿庆的情景。画面主人公及祝寿宾客,虽位于突出地位,但都以点景人物的形式出现,体貌仅简略勾勒出轮廓和动作,五官眉目及具体表情俱无,难以窥见个特征。戴进擠画逼真的肖像,此图如此描绘,表明戴进是受人之嘱,遵命而行,画家并未参加寿庆,也不识端木智,故只能写意为之。从后幅诸家题诗看,朝庭也是在南京遥祝其寿,并未亲往庆贺,如刘素诗序曰:“北风其凉,秋花晚香,将诣乎溧水之阳,而拜先生之寿康。得朝士之歌诗若千首,时微言以弁其端。”曾棨诗云:“此去乡山殊不远,好将消息到神京。”画面所展现的环境,也殊少端木智家乡江苏溧阳的地域特征,高山峻岭、苍松翠柏、仙鹤修竹、清石幽庭,带有更多的象征性,即寓意寿考之福和归田之志。可以说,这幅是戴进的想象之作,然能恰当表达出委托人的主旨,可见构思之巧密。

《归田祝寿图》卷作于戴进早年。本幅钤“钱塘戴氏”、“文进”二印;前幅有刘素草书“寿奉训大夫兵部员外郎端木孝思先生诗序”;后幅曾柒、许翰、欧阳环、李显、陈彝训、邓时俊、朱瑨、刘伯淳书“祝寿诗”;又有天启辛酉元年朱之蕃诗题。

朝时期戴进《葵石峡蝶图》赏析

 

  


明 戴进 《葵石峡蝶图》 轴,纸本,114.5cmx39.5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戴进极少见的工笔设色花卉作品,诗情浓郁,耐人寻味。图中一棵蜀葵亭亭玉立,茎干直挺,绿叶扶疏中绽开着一朵朵素净妍芳的花冠。两只翩翩飞舞的彩蝶,则打破了由于花枝凛然独立所造成的冷漠古板,为画面平添了活泼的气息和无穷的意味。”

朝时期戴进《月夜访友图》赏析

  

 

明 戴进 月夜访友图,设色,绢本,立轴,一四三八年作,横47.5厘米纵73.6厘米。

款识: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望后 一日钱塘戴文进笔。钤印:文进。藏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

朝时期戴进《洞天问道图》赏析

  

 

明 戴进 洞天问道图,绢本,设色,纵:210.5厘米,横:8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轩辕黄帝至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画面左侧峰峦突起,直入云霄,右侧古松茂蔚,老干虬枝。山谷险道上,身着衮服的皇帝孤身赴洞天问道。山石用斧劈皴,人物作琴弦描。设色淡雅。画风学南宋“画体”而又有元人秀劲的特色,为戴氏前期比较精微优美的佳构。画中署有“同郡戴文进为德宣卿友制”。后钤“钱塘戴氏文进”、“文进”。

朝时期戴进《关山行旅图》赏析

  

 

明 戴进 关山行旅图,立轴,绢本,纵61.8厘米,横29.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所取题材和布局,均源自北宋李、郭派系。图绘高远、深远的全景山水,主山居中,巍然屹立,高峻雄伟,左右诸景相附,呈金字塔形的稳定构图,气势宏阔。诸景系连紧密自然,高远、深远感主要依仗景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体现。如中景布置村落,有坡堤、土路与前景的垒石、松树、河面、板桥相连,丛林、山道又与远景的峻岭、城阙相接,由此可自近及远,从下至上,克服了中年时期借不自然的树石堆砌或人为的安插云烟来系连和区分高和远。如此构思、布景,显然已较好领悟了北宋山水的优长,即重视天然布势,力求真实山水中安插的生活场景也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近处板桥上三驴踯躅而行,两位行旅者挑担、背筐后随,显出长途跋涉后即将歇脚的放松情态;中景村落几间简陋茅屋,诸多人物活动其间,有卸担询问的行旅人,有招待客人的店家,有围坐嬉玩的稚童,有守立村头的小狗,这些情卞经有机组合,真实传达出僻远山村简朴、平和的生活气氛。远景山道上又有拉驴上山者,躬腰挑担下山者,另显一番艰辛情状。展现的环境可居可游,无疑也承继了北宋山水画的优良传统,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述:“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朝时期戴进《涉水返家图》赏析

  

 

明 戴进 涉水返家图,轴,绢本,水墨淡彩。167.7×82.5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朝时期戴进《溪边隐士图》赏析

  

 

明 戴进 溪边隐士图,轴,绢本,水墨淡彩。137.9×75.1厘米。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朝时期戴进《雪景山水图》赏析

 

  


明 戴进 雪景山水图,绢本,设色,纵144.2厘米,横78.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雪景山水,构图奇峭,山峰走势怪异。山峦白雪皑皑,丛树凋零,近景高大松树苍郁挺立;树石坚硬,房屋琼楼掩隐于山峰后面,与远处的云霞相接,很是俊朗动人;行旅人物顶风冒雪,一队正行走在溪桥上,一队已达城楼前;仔细看庭院的屋中,有几人正在下棋或玩耍,院中一人正在扫雪,路上一主一仆正向庭院走来,整个画面体现了一个“闲”字。画山石笔墨放纵,线条外形多变,侧中锋兼用,所画树木则用硬笔刚线。画法融马、夏之笔意,又自具苍劲雄浑之貌。先以淡墨勾石骨,由淡而浓,多次皴擦,层次加深,似先用湿笔,然后用干笔皴擦,作解索皴、牛毛皴等。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

朝时期戴进《踏雪寻梅图》赏析

 

  


明 戴进 踏雪寻梅图,立轴,(美)私人藏。

此图绘高士踏雪访梅之雅事。整幅构图师郭熙景式,枯树画法也仿郭熙的蟹爪,而山石皴法则用小斧劈,峦头灌木双学于范宽。

朝时期戴进《月下泊舟图》赏析

 

  


明 戴进 月下泊舟图,轴,绢本,水墨淡彩。59.5×42.5厘米。明德堂,美国。

朝时期戴进《灵谷春云图》赏析

 

  


明 戴进 灵谷春云图,长卷,绢本,设色,纵31.6厘米,横124.2厘米。(德)柏林东亚美术馆藏。

全卷绘画层峦叠嶂,千岩竞秀,苍松屹立,山间白云,清泉飞瀑,草庐柴扉。画家运用青绿法,勾线填色,略施皴擦点染,更为落落大方,潇洒自如。用色浓妍而又沉稳,特别是山间白云以淡彩晕染,点线交织的树木在云中隐约可见,更显葱郁华滋,山色空漾,为明代早期极成功的青绿山水画作品。

明代时期戴进《春游晚归图》赏析

  

 

春游晚归图 明代 戴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这传说即可看出戴进卓异的绘画才能,远非一般的文人画家所能比肩。故《图绘宝鉴》续编云其“山水得诸家之妙,神像人物走兽花果翎毛极其精致”,“临仿旧人而无款者。法眼观之莫辨真伪。此能品也”。《明画录》亦云其“山水源出郭熙、李唐、马远,夏圭,而妙处多自发之,俗所谓行家兼利家者也,神像人物杂画无不佳。他的作品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有历史人物故事、宗教佛像和四时风景。还有反映文人仕宦交游酬唱等题材,当时杭州很多寺庙的壁画都出自他的手笔。

明朝时期戴进《春酣图》赏析

  

 

春酣图 明代 戴进

落魄终生,戴进尝感慨自叹云:“余胸中颇有许多事业,怎奈世无识者,不能发扬予论。”于画才气横溢而又不得志,负气的个性使戴进作画“不耐拘束”不囿成法而时出新意。作为位落魄的职业画家,戴进不像文人画家那样的清高脱俗,据史载他亦常“循循愉愉,人乐与友,凡亲友不给者。每作数纸与之,人争货焉”。才华横溢,作画负气随意。所作题材广且杂。乐与为人而多产,这些个人的特点,在其画作中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明代时期戴进《山水图》赏析

 

  


山水图 明代 戴进

戴进的山水与李唐《万壑松风图》和范宽《溪山行旅图》那样多画主峰的全貌,使观者与画中主峰间产生巨大的空间距离。与北宋山水以雄健质实来表现山体有所不同,戴进擅以拖泥带水的大片淡水墨的皴染来表现主峰。其所作令人不禁想起倪瓒为吴镇山水之题诗:岚醉云气淡无痕。这倪瓒所题“岚霏云气淡无痕”与董其昌为戴进所题“淡荡清空。……更为奇绝”。可谓是异曲而同工,吴镇与戴进两人皆受马。夏的影响亦皆擅用淡湿墨,但山水格局各有所不同。戴进尤擅以大片的淡湿墨来表现云山淡荡清空、淡而有骨的效果。显示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自如的表现能力。只是在笔墨的深层韵致气息上,戴进还是要比吴镇来得浅露一些。

明朝时期戴进《钟馗过桥图》赏析

 

  


钟馗过桥图 明代 戴进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

戴进作画纵逸简劲,才气迸发。他画得多也画得快。至晚年笔力益健。使笔墨的跃动化为抽象的力感效果。其画技精绝处,连董其昌也感叹国朝画史以带进为大家。当时受其影响的画家颇多,最突出的有吴伟、张路、蒋嵩等,因戴进为浙人而被称为浙派。作为技法派画家,戴进画得多且题材广而杂。使他的笔墨时有逞才使气,遂为明清文人画家所诟病。近代日本学者铃木敬指出:“大斧劈皴具有强烈的笔势动感和墨色效果是一种整体的意向表现。而在戴进山水中,由于繁复的笔画太显眼了,斧劈皴就支离破碎,结果使画面失去了静谧感。” 戴进那种笔墨的躁动感在浙派的后继者手中,更被予以变本加厉的张扬。因而浙派笔墨之不耐深入雅玩,也是不无道理。

明朝时期戴进《渭滨垂钓》赏析

 

  


渭滨垂钓 明代 戴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462年,戴进过世杭州,享年75岁。戴进的作品不仅在技巧上,而且在表现力上都优于他同时代的画家,甚至被认为足以与元代的绘画大师并驾,而戴进的影响力也超越绘画的流派,即使是“吴派”的创始者沉周也曾经学习他的画风。无论戴进生前或死后,都享有比任何一位浙派画家更高的名声,明代艺术史家给予他“画圣”和“国朝第一”的荣衔,可以说是推崇备至!

明朝时期戴进《雪山行旅图》赏析

 

  


本幅自识“钱塘戴文进写”,钤印二,文不辨。

戴进也多有雪景和行旅之作,画法亦渊源于北宋三大家,反映出他宗法北宋山水的师承传统。但由于他主要从南宋“院体”脱胎时出,因此在这类题材中仍掺入了若干马、夏的画法,呈现出南、北宋融合的趋向;并在不同时期又融入曾汲取过的其他传统技艺,从而显现出阶段特色。此幅作品未署年款,从画风分析,与中年时期创作的《冬景山水》轴、《夏景山水》轴、《溪桥策蹇图》轴以及有乾隆戊戍御题的《山水》轴等具较多共性特征,可大致定为中年时期作品。

画面正中主山由层层叠荇峰峦组成,直插天际,其突兀时起之势及居中布局近似范宽。山石体貌起伏凹凸,险峻奇异,又脱胎于郭熙“鬼面石”;多弧形圆曲的勾皴亦仿佛郭熙的“卷云皴”;松树纷披的枝杈也从郭熙“蟹爪枝”变出,可见此图画法以北宋传统为主。然而,也掺入不少南宋马夏之法,构图上主山分割成左右两景,左实右虚,下实上虚,无疑融入了“夏半边”和“马一角”的布局法;山石轮廓线圆转中时见锐角,皴笔正侧锋并用,点折拖刷结合,用笔纵逸随意,这些画法多取自马、夏。故此图整体画风在奇险雄阔中兼具简率放逸,画法在揉合南、北宋时带拼凑痕迹,属于戴进中年时期较典型的面貌。

明朝时期戴进《溪桥策蹇图》赏析

  

 

明朝时期戴进《溪桥策蹇图》轴 137.5x63.1公分、全幅 90.2公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画半壁悬崖,草木郁郁,乱流奔湍;行人赶路,形色惶急。右半边江面辽阔宁静,远山帆影,渔人神态甚为悠闲。对角线的构图方式,源自南宋院体,近景坡石用斧劈皴法,辅以墨染,营造出石之质感与立体感。

整体而言,笔墨活泼,斧劈皴法或长或短,变化多端。此图的笔墨形式,既反映了戴进的艺术渊源,也透露出其独特的追求,是戴进由典雅空灵转型至简劲纵逸风格的代表杰作。

明朝时期戴进《春耕图》赏析

 

  


戴进《春耕图》浙江博物馆藏

这幅气度恢宏的作品取法两宋郭熙、李唐诸辈,笔法苍润,风格遒劲。形则春耕,实为寄寓淡淡哀愁与希望。画中一旁孤独思忖的老者,面对湍湍逝去的溪水,显出无奈寂寞的神情,俨然作者自身的写照。

明朝时期戴进《仿燕文贵山水图》赏析

  

 

《仿燕文贵山水图》明 戴进 立轴 纸本水墨 纵98.1厘米 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戴氏这幅作品,景致很简略,清幽迷蒙,迥异燕氏。笔墨形式更无共同点,除屋宇和点景人物用线条约略勾勒外,山石林木,几乎纯以水墨晕染而成,从取景、布局到笔墨、意趣,都取自二米、高克恭,属于典型的仿米云山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品中国字画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前所未有的高峰 | 画院小圆桌
[图集]中国明代绘画名作精选(上)
中国山水画系列之二 五代四大家及其山水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