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为什么懒得和父母说话 心理学

他为什么懒得和父母说话


 【真实案例】 

  雅丽的儿子小亮今年16岁,上高二,在学校寄宿。雅丽发现,小亮离家一年多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她现在几乎没有办法跟儿子交流,也不敢说儿子有任何不好,不然儿子就会二话不说离家而去。她实在不知道,儿子怎么会变得这么难以沟通。 

  虽说小亮是雅丽夫妻俩亲手从小带大的,但由于工作关系,在小亮8岁的时候开始,夫妻俩就经常在外面跑。当雅丽出差的时候,小亮就跟爸爸一起;当爸爸外出办事的时候,小亮就跟妈妈一起;有时,夫妻俩不得不一起外出时,小亮就被寄放在邻居家几天。当时雅丽夫妻俩也认为小亮可能很难接受妈妈或爸爸不在身边的现实,但是时间长了,心想儿子就会适应了。实际上,头几次雅丽和丈夫出门,小亮还会哭。过了两年,儿子就无所谓了,在电话里和妈妈、爸爸的通话时间越来越少,而且有时还会很不耐烦地挂上电话。 

  反正后来父母每次外出,小亮也没有什么依依不舍的心情,好像一切都很习惯。而雅丽夫妻俩成天忙着生意上的事,也根本没有时间与小亮很好地沟通。 

  也许小亮很早就有点孤僻心理了,他在住校之前,就很少和父母说话,甚至几天不说什么话,以前雅丽夫妻俩生意忙得团团转,也顾不上注意这些。上个月末,雅丽到学校开家长会,小亮的班主任老师告诉她,小亮非常孤僻,不与同学交往,也不怎么参加集体活动,希望家长配合做做小亮的工作。知道儿子这么个情况,雅丽着急了,她很想改善这种局面。可是由于太长时间没有好好沟通,小亮基本上不和父母谈论他的任何事情。 

  每个周末,小亮都会回家一次,因为当面沟通不畅,雅丽不得不偷偷看儿子的日记本,看他浏览一些什么网页。后来小亮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生气,雅丽叫他上网时间不要太长,要跟学习好的同学多交流、多请教,他就跟妈妈吵了起来,之后的日子里,母子间形成陌路。小亮跟爸爸的关系更紧张,因为爸爸就会呵斥他,每次父子俩总是以吼声收场,小亮一不爽就离家出走,搞得雅丽夫妻俩现在都不敢随便开口了,而小亮更是懒得和父母多说一句话。面对这样的局面,雅丽真的不懂自己的儿子到底怎么啦,更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他。

  【心灵导航】

  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身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小亮来说,长期生活环境使他内向、敏感,对现实生活缺乏安全感。长期一方家长的缺失,使他更加缺乏关爱,对家庭缺乏归属感,由此会对亲人产生心理距离。日积月累,小亮就会有一种被疏离的感觉,自认为他是这个家庭的多余人、局外人,从而产生疏离现象。当然这其中彼此缺乏有效的沟通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亮正值青少年叛逆期,对现实问题怎样解决考虑的能力有点欠缺,做事随意性、情绪化比较明显。但总体而言,他应该没有特别大的心理问题。只是在生活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对他健全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种青少年有可能发展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暴力和叛逆来排遣内心的积郁;而另一类是把自己的内心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对于这种现象,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多加关注,才能让他心理日益健康。

  心理处方

  心理距离是人们心与心之间的微妙距离,要掌握好其间的尺度也不是一件难事。 

  首先,作为母亲的雅丽要真正关心儿子,把儿子的成长成人成才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做生意凌驾在孩子的教育之上。先从关心儿子的身体、学习、生活开始,从细节着手,一声问候,一句叮咛,一个微笑,一次探望,都可以化做甘露滋润小亮的心田,当然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需要时间的。最终换回的,将是真诚、信赖与感恩。 

  其次,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亲子间,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领地。人们总认为母子或父子这样亲密的关系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要尊重隐私。尊重他人隐私与保护自己隐私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没有适当的空间距离,就无安全的心理距离效应可言。因此,雅丽要注意不随便打听、追问儿子的内心秘密,偷看日记这样的事是再也不能发生了。 

  第三,对孩子保持适度交往原则。雅丽这样做将有利于防止小亮对自己产生“近蔽”和“远蔽”。如果与孩子的距离过远,感情过疏,交往过少,容易使孩子不了解父母,就易形成偏见;反之,如果与孩子距离过于接近,感情过火,交往过密,尽管孩子对你会产生“爱”的晕轮效应,但有时也会导致“近蔽”现象:由于对父母的“好”过于熟悉而产生心理适应现象,不再觉得是什么“好”,而对父母的“恶”充分了解难以忘怀,有时还会产生以偏概全的作用,把亲人的“恶”扩大化了,觉得父母什么都不是。 

  最后,家长要学会拉开一定距离看孩子的行为习惯。在了解、观察人时,因为空间距离过近或过远,会产生心理距离的扭曲,从而导致认知偏差。这是因为有时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为了正确地认识、评价儿子,雅丽还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与小亮进行正常的交往和沟通,挖掘儿子的长处和优点,肯定他做得对做得好的地方,避免心理距离效应。

  章剑和(教育心理硕士,心理咨询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儿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心理学:如果有这种表现就要注意了
当孩子心理处于低迷状态时,家长可以这样对待孩子
心理学教授:孩子小时候由谁带,决定孩子的未来。看后恍然大悟
父母“全心”的成长 给孩子“全新”的爱
你的“非爱”伤害了谁?
逃不开与父母相处的痛?哪怕学了那么多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