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忆我的父亲
回忆我的父亲

     今年是父亲90岁诞辰,同时也是他离开我们15周年的日子。年过半百以后,近年感觉好像美好的未来正在逐渐在减少,而往事却越来越多地开始占据我剩下的生活时光,父亲的形象也随着这种往事回忆的增加而渐渐地清晰起来。

    父亲生于1924年江苏中部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爷爷奶奶共生育存活了2男4女6 个子女,父亲是长子,所以当时尽管家里不富裕,家里还是努力支撑让父亲读完了3年的师塾,上世纪30 年代初期的民国,虽然城市里已基本上实行了西式教育,但在一些农村师塾形式的旧时教育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需求的。得益于旧式教育对文字规范的苛求,所以父亲的汉字写得比较漂亮。弟弟在读书前,由父亲亲自督促在家练习写字,上学以后,字已经写的比我好了,此后父亲经常在弟弟面前说我写的字是“鬼啦差”,弄得我在弟弟面前脸上无光。应该说父亲在那些同时代的农村人来说,也算是一个能读书认字的文化人,因为在解放前,全国有70—80%的农村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战败投降后,21岁父亲从老家来的了上海,一下子就被五光十色、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远东第一大都市给吸引住了。由于年轻有力气,就到当时的拖踏车小公司去推、拉拖踏车搞运输,虽然做的是辛苦的苦力活,但比起农村家乡的生活状况还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这样父亲一直工作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解放军兵临城下,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火,暂且回到农村老家。

    解放后,1954年,父亲再次来到上海,并正式进入当时刚成立的上海汽车运输公司拖踏车管理处工作,成为一位全民企业的正式职工。1958年进入上海汽车运输公司汽车运输五场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刚开始驾驶的是三轮小三卡,记得学龄前小时候,曾经坐着父亲开的小三卡,去过离上海最近的江苏浏河,因为其时江苏乡下老家的棉布票有时用不完,寄到上海,上海市内不能使用,只能到江苏最靠近上海的浏河商店去购买,那次也是我小时候坐车离家最远的地方,当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以至于40余年过去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60年代的父亲,中立者,身后就是当时的三轮小卡

      70年代父亲开始驾驶四轮大卡车,单位也调到了离家较近的车队工作,而在以前上班都要到离家很远的,地处提蓝桥的车队,其时家里生活比较拮据,八口之家基本靠父亲的70余元的工资维持,他为了节约下几元钱的车钱,每天都要步行两个多小时上下班,甚为的辛苦。就是在这样比较清贫的条件下,1966年,父亲负债和周围3家邻居一起,把原来居住的简陋棚窝翻建成砖瓦楼房,使全家住上了宽敞明亮新住宅,总体的生活状态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时记得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跑到我家楼上来玩,因为我们家的二楼木地板漆了优质的桐油,地板相当光滑,小朋友爱在上面撕扯玩耍。

70年代父亲驾驶的四轮大卡车

    父亲不光能吃苦耐劳,而且还非常聪明,不管学什么东西,都能比较快的学会,年轻时在家乡喜欢看京剧演唱,尤其对给演唱者伴奏的京胡很感兴趣,自己就花钱买了一把,回家自己琢磨、自己体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在有时拉胡琴者有事不在的时候,父亲也能上场顶替一时,我们兄弟四人也都在父亲的熏陶和指导下,学会了拉京胡、二胡,并都有超过一般常人的音乐素养。70年代初期,社会上当时流行自己组装耳机式半导体收音机,从未学过任何半导体电子技术的父亲,自己从电器商店买来各种电子元器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木盒,学着别人样,动手尝试自己组装简易耳机式收音机,居然一次就获得成功,父亲的高兴劲可想而知,从此每天晚上睡觉前,总是要听一会儿耳机。父亲睡觉一般都要到9、10点以后才上床,我们当时课业负担不重,我一般7点多钟就躺在床上,和爸爸错开时间,带上耳机开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档节目,依稀记得先是红小兵节目、对农村广播、然后是解放军节目,最后是《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为什么说是最后呢?因为我基本上都是在收听《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就已进入梦乡的。

80年代刚退休时的照片

父亲在浙江普陀山

    个人印象父亲还不是一个十分严厉的人,很少发脾气,但性格比较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不会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畏难和痛苦的神情,一生中记得父亲唯有的两次流泪,一次是为我,还有一次是为弟弟。先说为我,大概在读小学6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发生纠纷,双方都动手打了架,过后,班主任老师叫同学到我家说是要家长把我领回家,不让我上学了,不知咋的,那天父亲正好调休在家,于是就到学校把我领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走一边哭,感到非常委屈,受到我的影响,父亲也在一边轻轻地流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在哭,父亲的眼泪使我第一次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心想以后再也不要让父亲在种事情上为难了。再有一次是在1984年,弟弟参加高考,考上了湖北武汉工学院,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临近开学时,父亲和我以及弟弟三人去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当户口簿上弟弟的一页敲了一个迁出章时,父亲一下子就泪流泉涌,从父亲的举动中,我和弟弟一下子就明白了户口的重要性,事后,父亲说当年为了把除我和弟弟外(上海出生)的其他5位家庭成员的户口从农村弄到上海,说尽好话跑断了腿,费尽周折千辛万苦才办理成功的。

90年代的父亲

    父亲的晚年一般来说还是过得比较幸福的,退休以后,发挥了几年余热,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独立生活,没有经济负担的父亲,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拾取年轻时的爱好,几乎每天都要去小公园和一群京剧爱好者拉琴、调嗓子,享受了一段夕阳红的美好生活,则是由于病魔过早的袭来,而使得父亲遗憾地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戏友在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年那事丨老家的煤火台
伯父离家60多年,爷爷去世也没有回家奔丧,至死也没有再回到老家
我的奶奶(根据真实经历撰写)
双城记:合肥 & 上海
在老家,惊奇地发现这种植物还在卖,农村出身的看了心跳加速!
弟弟来家里说:“哥,我想把老家的房子翻修改造一下,大概需要10万元,你想参一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