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5)

791、 贾母初见林黛玉表现为何如此夸张

   我承认,昨天是我糟糕的一天。居然把宁荣二府的角门的方位弄反了,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今天早上,又把车轮刮花了。唉。我真的好累,昆明的市政建设日理万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而且建设不分黑夜白昼,不管是我住的地方,还是工作的地方,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干快上,完全不顾及周围的居民是否承受得住那可怕的噪声。

   好了。言归正传吧。今天说一个,我才意识到的问题。我读《红楼梦》的日子也不浅了,可是,偏偏没有发现。

   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虽然她心里面是打鼓的,但是,受到的待遇却是空前绝后的。

   首先,林黛玉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尚未行礼,就被贾母一把抱住,心肝肉儿的嚎啕大哭。

   原文如下: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我们翻看现存八十回《红楼梦》,贾母对待何人如此过?有吗?没有。上至诸王妃下至各家亲戚,都不过是依礼数行事,贾母从来不会乱了方寸。唯独这次,贾母居然连起码的礼节也不顾及了。

   按理说,她并未见过林黛玉,人之常情的做法是先拜见过,细端详,再说事,再哭也不迟。因为,贾敏不是现时才死的,至林黛玉到贾府,贾敏已经死了数月了。

   贾母的做法,除了悲痛的理解外,对外孙女林黛玉的行为,是否有些夸张?

   我觉得是。

   其次,贾母的话,给了林黛玉一个天大的面子。

   贾母见到林黛玉是这样说的:

   “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 方略略止住.

   这话,比起之前的不顾礼节,未及端详,便盲目悲痛,爱意泛滥更加过分。

   1.你爱贾敏就爱吧,谁也没有权力不让你爱,可是,贾母却把贾敏和贾赦贾政以及贾府的另外三个女儿区别开来,所谓“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贾母说了,我疼爱的只有一个,就是贾敏,这话说得之绝对,之毫无理性,甚至可以说之夸张,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看贾母,疼贾赦吗?疼贾政吗?其实是疼的,小说里都有表现。她甚至疼贾琏、贾宝玉、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不疼,就不会都留在自己身边了。这说明,贾母并不仅仅是疼贾敏,其他子女孙辈也疼的。但是,她为什么要说得这么过呢?

   2.紧接着,贾母又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伤心,然后又再一次搂住林黛玉哭了。我们来看贾母初见林黛玉的言行。一是两次表达对林黛玉的毫不吝啬的爱意;二是两次大哭;三是两次抱住林黛玉。

   这是为什么?贾母为什么要如此极端和反常的表达自己对林黛玉的毫无保留的爱意呢?甚至不顾及是否伤及他的其他亲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

    就在此处,一句批语说得妙极:“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

   这条批语,把答案给我们了。贾母如此做,用意有三:

   其一,用自己对于林黛玉的超乎寻常的在意,堵住贾府上下的嘴,让林黛玉从此在贾府住下;

   其二,给予林黛玉享受其母贾敏在贾府的尊贵地位和待遇;

   其三,告诉贾府上下,林黛玉的后台就是她贾母,任何人不得轻动。

   却原来,贾母一反常态,如此煽情的表露自己对林黛玉的重视、关爱甚至是宠溺,无非就是要为林黛玉此后在贾府的生存定调,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这当然是贾母疼爱林黛玉的感情流露,但这样的感情流露,蕴含着这样深邃的谋划,我们又怎能不佩服老太太的超人智慧呢?

   难怪,从此“一双富贵眼”的贾府上下都把林黛玉当作贾府的正牌小姐供着,一点也不敢怠慢。就是王夫人也不敢说点什么。甚至贾宝玉、薛宝钗有事了,情急之下,都拿林黛玉当挡箭牌。贾母为林黛玉的生存和未来,可谓煞费苦心!

 
792、脂砚斋批语证明林黛玉早慧
 

   之前很多关于林黛玉的分析,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不太相信林黛玉会如此聪慧,特别是还只有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甚至,有人认为曹雪芹使用了乾坤大挪移,把至少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事情放在了林黛玉身上。还有一些人,包括前人,委实想不通林黛玉小小年纪为何如此懂事,觉得是曹雪芹的一个疏漏,所以在有的版本,特意在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寒暄问林黛玉几岁时,加了一句,林黛玉说十三岁。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多了。

   第一,小说里在第一、二回,多次说过林黛玉年方五岁,一年过后,贾敏病逝,这个应该不会是笔误;

   第二,这样一来就麻烦了,难不成,林黛玉从扬州到都中贾府,走了六七年,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欲圆谎者,谎难圆。

   我们不妨试问,古今天下,是否有六七岁便才华展露的少女?有啊,很简单,比喻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的诗句所引用的典故,那位把雪花比作柳絮的少女就是这样一位早慧的少女呀。曹雪芹如此比喻,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林妹妹也是这样一位玲珑剔透的早慧的少女啊。

   事实上,从第三回来看,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思所想所言,也多有批语提及林黛玉的聪慧,非常人可比。试引文及批语如下:

   1.“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此处批语“写黛玉自幼之心机。”

    这里的心机,不单单是言行反省,而且是维护林家体面,维护母亲贾敏体面的意思。好个小大人。

   2.“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 , 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

    此处有批语“黛玉之心机眼力。”

    林黛玉目光之敏锐,判断之犀利,由此可见一斑。

   3.“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此处有批语“得体。”

    要拒绝邢夫人虚假的热情,非如此不可。人情世故,黛玉亦懂的。

   4.“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 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此处批语“写黛玉心意。”

   家教礼数,黛玉精通,古代贵族教育,可窥一貌。

   5.“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此处批语“写黛玉心到眼到,伧夫但云为贾政叙坐位,岂不可笑?”

   我曾经撰文写过,此处表面是王夫人为表亲热,但其实是王夫人给林黛玉设的一个套,看林黛玉是否知晓礼数,一旦林黛玉坐了,就仿佛后面林黛玉如果吃了漱口的茶一样,将为贾府上下耻笑了。好在,林黛玉深得贾敏教诲,没有上当。可见林黛玉之聪慧过人。

   6.“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 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然后盓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此处批语“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观此则知黛玉平生之心思过人。”

   这一段,不仅写喝茶,其实是呼应王夫人之让座呀。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之前林黛玉告诫自己不可多行一步,不可多言一语,恐被人耻笑了去,绝非过度敏感,相反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林黛玉的脸面、林家的脸面、贾敏的脸面,就此一回,丢大了。

   林黛玉在贾府的风险,貌似风和日丽、默默温情,实则暗流汹涌,凶险无比。

   看到没有,第三回一段黛玉初进贾府之文,竟然有六处专门写林黛玉的聪慧和机敏过人,避过险滩,逢凶化吉的。

   这其实就是为第五回即将出现的比喻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做铺垫呀,等到其后林黛玉诗才学问一出,一个少年早慧,才华横溢,美丽无尘的少女的形象就活脱脱出来了。

   林黛玉,作者心目中,我们心目中的仙姝一般的林妹妹,不可以是一个堪比咏絮才女的人物吗?

   可以的。

793、林黛玉初进贾府简直步步惊心

   很多人把林黛玉当作了一个过度敏感、过分自尊的孩子。认为她那种谨慎,大可不必。小说第三回,是这样说的: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说实话,如果有人认为林黛玉这样的心理是没必要的,那他(她)就没有读懂《红楼梦》,也没有读懂林黛玉。这样说可能有点重。但真的是这样的。因为接下来,曹雪芹就详细描写了林黛玉到荣国府经历的一切事情,用事实告诉我们,贾敏对林黛玉的教诲,林黛玉的小心谨慎不仅不是没必要的,而且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贾府,家大业大,人大心大,实在是个“虎狼窝”。

   不妨,我们就顺着梳理一下。

    首先,林黛玉一进贾府,就变成了众人表达对贾敏逝世哀痛之情的道具。

    贾母的表现,可以认为是发乎感情的,但其实贾母也有自己的用心,这个从重孙媳妇熬到老祖宗的贾母,深知贾府的虎狼本性,因此,她要在此把自己对贾敏的感情和对林黛玉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把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确定,那就是和她的母亲贾敏在贾府时一样尊贵,把林黛玉的未来确定掉,那就是她一日也不能不见林黛玉,林黛玉哪儿也不能去,为此,贾母对林黛玉,两诉两哭两抱,用过激的表现,来弹压贾府上下,谁也不可轻动。这就是此处的批语所精妙点出的“为黛玉自此不能别往。”

   这句批语,我以为把一切都说清楚了,林黛玉自此哪儿也去不成了,只能守着贾母守着贾府了,一个姑娘家,迟早要嫁的,怎么一辈子留在贾府?这答案还不明白?所以,再说一遍,那些认为贾母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婚姻上会反水的,实在是一厢情愿。

   贾母的表现,说实在的,是为林黛玉好,是为林黛玉长此以往尊贵尊严的在贾府生存造声势打基础定调子。但对于林黛玉来说,此时的她未必就想永远留在贾府,和父亲临别时的心情就表现了这一点,而且和贾宝玉也尚未见面呢。

   但林黛玉的表现,正好就是没多说一句话,没多一个动作,配合贾母上演这场悲情戏。如果稍微不得体,贾母的戏就演砸了。

   然后,王熙凤的到来,林黛玉就彻底沦为了道具。王熙凤的表现,其实不是悲痛贾敏去世,而是欲得贾母之心,一会儿伤感贾敏去世,一会儿夸赞林黛玉漂亮。而且王熙凤说了一句最得贾母之心的话,那就是夸赞林黛玉“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贾母这场初见外孙女的戏,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个效果,那就是,贾府上下,必须像当年对待贾敏一样把林黛玉当作贾府的嫡亲孙女来对待,不可怠慢。

   在整个这场戏的演出过程中,七岁左右的林黛玉,顺势而为,无一句多话,无不得体之行为,很好的配合了贾母和王熙凤。如果不遵循之前的原则,如何做得到?如果做不到,贾母和王熙凤还有众人又会何想?

   其次,林黛玉拜见两位舅母,其实充满危机。

   拜见大舅母邢夫人,邢夫人偏要留住吃饭,意思是吃了饭再过去。林黛玉初来乍到,还不知道贾府规矩。可邢夫人是知道的呀。她知道林黛玉还要去拜见二舅母王夫人的呀,她知道林黛玉肯定是要在贾母那里吃饭的呀。她这个时候留林黛玉吃晚饭,可以理解为虚情假意,也可以理解为陷阱。一个七岁的孩子,或许就答应了呢?如果林黛玉留在邢夫人这吃饭,吃过饭再去拜见二舅母,似乎也可以,但这就把王夫人大大的得罪了,因为王夫人已经在家里等着林黛玉了。还有正在邢夫人这吃着呢,贾母派人来叫去吃饭,林黛玉就大大的尴尬了。而这一切,就看林黛玉会不会中招,其实还真不能怪邢夫人什么,因为邢夫人完全可以说疼爱外甥女,情不自禁,所以留吃饭,邢夫人是不到贾母哪儿伺候吃饭的,对于邢夫人,贾母王夫人反而不好说什么,但对于林黛玉,会是个什么看法?想想就不寒而栗了。

   幸亏林黛玉借力打力,很得体的回绝了: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好个邢夫人,什么这倒是了?这个道理,你邢夫人不懂?懂的。懂的还偏偏要“苦留吃过晚饭去”?注意,不是客套,而是苦留。这个留,真的好苦,好毒。尤其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刚刚来到陌生环境,懵懂无知,且刚刚遭遇丧母之疼的女孩来说,容易吗?这些繁缛礼节之中,其实暗藏杀机啊。

   所以,此处的批语无它,二字而已“得体。”能说什么?很多话真不能说。道可道非常道啊,重要的是那些不可言说的,不便言说的东西。

   好了,和二舅妈王夫人相比,大舅妈邢夫人就是小儿科了。

   王夫人给林黛玉设的套,就是让林黛玉上坐。先是把林黛玉引到正室,让老嬷嬷安排林黛玉: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 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这炕上的两个位子,明显是贾政和王夫人的,林黛玉如何能坐?可老嬷嬷们为什么又要让林黛玉坐?这不是圈套是什么?

   然后,又让林黛玉到东廊房相见,这个是明显的摆谱。你王夫人早在家里等着的了,为何还要绕这个圈子?没什么疑义吧?先引到正室干坐一会儿,让老嬷嬷接待,再引到另一处相见,不是摆谱是什么?

    终于见到二舅妈了,二舅妈不经意间,又设个套,让林黛玉坐她二舅贾政的位子: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一方面是摆谱,摆谱之后又是极度的谦卑,要让林黛玉坐贾政的位子,坐她的上座,这不是要害林黛玉不知礼数没有教养吗?

    王夫人这里,有三关。第一关摆谱,看林黛玉沉得住气否?第二关让老嬷嬷安排林黛玉坐上炕,看林黛玉坐不坐?坐了,老嬷嬷们就有饭后谈资笑料了;第三关亲请林黛玉坐贾政之位,如果林黛玉坐了,更成笑话了,堂堂贾府乘龙快婿前科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府第一千金贾敏之女,小屁孩一个,啥也不懂,极端没有家教。这以后,林黛玉在贾府怎么混?还混得下去吗?

   一次简单的拜见,就如此凶险。难怪,此处批语,写林黛玉面对老嬷嬷们的请她上炕,云“写黛玉心意。”写黛玉肯坐贾政之位时云“写黛玉心到眼到,伧夫但云为贾政叙坐位,岂不可笑?”

   第三,重回到贾母那吃饭,因为贾府吃饭的规矩和林家不一样,又差点犯错。原文如下: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 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然后盓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里的批语是这样说的“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

   这句话,把从林黛玉到贾府确定的心理准备和行为准则一直到吃完晚饭这期间如果犯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都点出来了,是画龙点睛之笔呀。一样的道理,如果林黛玉饭后不用茶漱口,或者喝了漱口茶,就要遭到贾府下人的耻笑,那么,如果林黛玉傻傻的在邢夫人哪儿吃饭呢?如果林黛玉坐了贾政之位呢?那就不仅仅是下人耻笑了,还得罪了王夫人和贾母了,贾母固然会原谅,但心里是不是有失望?王夫人就不好说了,大家知道的。邢夫人就偷着乐了。那么林黛玉到贾府第一天,就要出多少洋相?丢几次脸?被下人耻笑几回?

   大家说凶险不凶险?

   第四,其实还不止这些,与王夫人见面时,王夫人对林黛玉远离贾宝玉的告诫,以及初见贾宝玉,贾宝玉因爱慕林黛玉心切,砸玉之祸,林黛玉虽然无辜,但却因她而起,那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了。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又远道而来,又应付这许多事之后的身心折磨,是可想而知的。贾母再疼林黛玉,还有一个人在林黛玉之上,那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哪能不清楚?一圈下来,她什么都清楚了。她的出现,对贾宝玉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显现,林黛玉在想,以后,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说,林黛玉初见贾府简直就是步步惊心,主观的或客观的,好意的或恶意的,各种陷阱,都等着林黛玉去跳。可怜的林黛玉,这个时候她才七岁啊,而且刚刚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而且刚刚死了娘心情正伤,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陷阱,怎么不是步步惊心呢?

   这就是一天之内的凶险,一月一年十多年呢?

   难怪,林黛玉长大后,会在葬花词里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这样血淋淋的话来,那不是敏感,不是多疑,不是做作,而是血泪之笔!

  爱她的也罢,恨她的也好,疼她的也罢,厌她的也好,有意无意之间,给她造成的压力和伤害(比如贾宝玉爱极林黛玉,摔玉吵架发疯,一是造成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恨,二是也在考验和折磨着孤苦伶仃的林黛玉的身心,这样的爱,有几人伤的起?),都是林黛玉所必须承受的。

 
794、邢夫人到底有没有想陷害林黛玉
 

   有人认为,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是善意的,至少是想巴结林黛玉进而讨好贾母。还有人认为,林黛玉即使在邢夫人那儿吃饭,也没什么,不会有什么后果。也有认为,林黛玉不在邢夫人那儿吃饭,是报复贾赦,你既然不见我,我也不吃饭,一报还一报。

   我先回答第三种看法,认为林黛玉是报复的。

   第一,看来你还是认为林黛玉小心眼儿呀。关于林黛玉是否小心眼,我有过论述,已经辩驳过多次,不再赘述。这里只说一点,如果曹雪芹、贾宝玉和我们心目中的林黛玉真是个小心眼的话,你也忒小看曹雪芹、贾宝玉和俺们的眼光了,林黛玉的一言一行,慢慢去体会,不体会,焉知黛玉之心?

   第二,报复之说,纯属臆测。其实脂砚斋的批语已经说过,曹雪芹在此不写贾赦贾政面见林黛玉,纯属用笔之需要,不使行文过于累赘,前面已经正写和一般贾府女人的过节,这里再正写两位舅舅和黛玉的见面,就变得事无巨细了,一正一侧,相得益彰,而且《红楼梦》重心历来在女人而不在男性,重女轻男,这样写是没什么问题的,根本不代表贾赦贾政两位舅舅对林黛玉有啥看法。批语是这样说的“若一见时,不独死板,且亦大失情理,亦不能有此等妙文矣。”还有其他批语,也是说这样写法,自己去看,不再赘述了。

   第三,贾政也好,贾赦也好,虽然未见黛玉,但带过来的话,情真意切,我看世上再慈爱的舅舅,也不过如此。尤其是贾赦,贾赦一般来说,要比贾政更狠,更无德。但我也曾经说过,贾赦也是人,和贾珍一样,也是有人性的,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贾宝玉王熙凤被马道婆暗算的时候,贾赦的表现比贾政还着急;比如除夕作诗之夜,贾赦对贾环的勉励;比如贾赦对未能得到贾母的疼爱含蓄的通过笑话表达的遗憾等等。也包括这一次留话给林黛玉,是这样说的:

   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 , 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 一一听了.

    这段其实我也曾经分析过,今天再啰嗦一下:

    1.贾赦这段话,情真意切,有感而发,并非客套虚言;

    2.贾赦能说出这话,说明贾敏在家时,和两位兄长贾赦贾政相处是很融洽的,深得两位兄长的疼爱;

    3.贾赦说出这话,就连脂砚斋也觉得可嘉。在“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处批语是这样说的“追魂摄魄。眉批:余久不作此语矣,见此语未免一醒。”在“亦可解些烦闷”处批语是这样说的“赦老亦能作此语,叹叹!”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根本不存在贾赦虚情假意,林黛玉实施报复这样的事情,这样就把《红楼梦》、林黛玉甚至是贾赦看低了。

    好了,说完这个话题,该说前两个了。这两个问题可以合起来说。

   我觉得要把握好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这件事情,必须先理清楚几层关系:

   第一,邢夫人和王夫人这妯娌俩面和心不合,是有矛盾的,尤其是邢夫人,早就见不得二房得势了;

   第二,邢夫人是深知贾府或者说贾母的行事规矩的,她甚至是知道关于林黛玉来后第一天的安排的,这第一顿饭,肯定是跟贾母吃的,不会跟别人,不论邢夫人还是王夫人;

   第三,林黛玉去拜见两位舅舅,先去的大舅家,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时候,贾母是有安排的,请看原文: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贾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 "邢夫人答应了一声"是"字,遂带了黛玉与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前.

    这里面有几个信息:

    1.既然是拜见两位舅舅,拜见的大舅舅,肯定要拜见二舅舅呀;

    2.邢夫人带林黛玉拜见贾赦时,贾母已经有话了,叫邢夫人去了就不必再回来了。什么意思?很简单呀,林黛玉拜见了大舅舅,再去拜见二舅舅,拜见完大舅舅,就没你邢夫人什么事儿了,余下的事,就交给拜见了二舅舅之后的二舅妈王夫人了;

    3.为了等待林黛玉的拜见,王夫人肯定也得早早回去准备,等着呀。

    第四,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不是客套,而是真留呀,原文是“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是苦留,注意,苦苦挽留。

    第五,贾母吃饭,邢夫人王夫人是不必陪着吃的,如果后来不送林黛玉去贾母处,王夫人也不会在贾母吃饭那时去。

    好了,理清了这些背景关系,我们不妨推演一下,假若林黛玉真留在邢夫人那儿吃饭,会怎么样?

    第一,王夫人就空等了一个下午了,而且要等至晚饭后才能见到林黛玉,王夫人作为二舅母就大大的没面子了,林黛玉就大大的失礼了,而且这个失礼客观上可以说是带有轻蔑性质了。王夫人会作何想?贾政知道会作何想?贾母知道会做何想?

   第二,林黛玉如果留在邢夫人那儿吃饭,实际上就等于是破坏了贾母的安排,违背了贾母的命令,贾母会作何想?

   第三,邢夫人虽然是“苦留”林黛玉吃饭,但她真的是要让林黛玉在这里吃饭吗?非也!因为邢夫人是知道的,林黛玉来贾府第一顿饭,肯定是跟贾母吃的。这样一来,邢夫人苦苦挽留林黛玉吃饭的结果就是,刚到吃饭时间,贾母派人来寻了,于是林黛玉也没有在邢夫人那儿吃成饭,结果只是违背了贾母的安排,让王夫人空等一个下午。王夫人即使内心恼怒,也无法,不可能擅自在贾母和林黛玉吃饭的时候去,去了更尴尬。贾母吃饭的时候知道林黛玉在大舅那里耗了一个下午,至今未见二舅,会作何想?

   第四,贾母派人接了林黛玉去,邢夫人不必陪去,也避免了尴尬,于是就在家里偷着乐了;

   第五,林黛玉这一系列不得体的行为,荣国府上下,尤其是下人们看在眼里,林黛玉的缺心眼,王夫人的尴尬,贾母的失望,不知道要怎样的私下里作践林黛玉?

   第六,王夫人会由此认定林黛玉跟自己过不去,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贾母会感到失望,这个孩子,这么傻,不及其母一半,往后怎生是好?

   试问,这样一来,林黛玉在贾府还呆的下去吗?还是那个聪明绝顶的林黛玉吗?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这就是林黛玉如果在邢夫人那儿吃饭带来的后果,饭肯定吃不成,真的还惹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我要问了,邢夫人,既然你知道林黛玉压根儿不可能在你这儿吃饭,你为什么还要苦苦挽留呢?你用心何在?这样的挽留,还不是陷阱?还是善意的?谁信?

   所以,可以肯定,邢夫人第三回彼时彼地是动了脑经想陷害林黛玉的。只是,林黛玉聪慧过人,巧妙的避开了而已。没有发生的,并不代表它没可能发生。这是两码事情。

 
795、贾敏生前一再向林黛玉灌输贾府知识的玄机
 

   近来几篇文章,引来几位挚友的争论,罪过。关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相关情况,包括邢夫人,我还会有进一步分析,很多《红楼梦》的问题,都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解决的,需要不断深入,不断感悟,不断分析,真相才会渐渐清晰。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几位朋友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就事论事、平心静气、理智冷静的层面上,虽然非非也曾发出要我调解一下的要求,但我的感觉,素质比我高,情绪控制比我强,我是动不动就会心烦的人,没有耐心,主观臆动,要向你们学习,如果我的回复也像你们这般冷静,也就不会惹那么多祸了,呵呵。所以,劝什么架呢,你们本没有吵架,多看看你们讨论,对我也是一种教育。谢谢,各位和我一样爱红楼的朋友,谢谢你们。

    至于,这个话题,即使要劝架,我也只会用文章来劝了。今天要说的这个问题,依然与此有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一言一行,一思一对,都没有脱离开她那个死去的娘亲、曾经的贾府第一小姐贾敏的影子。不信,我们来看看。

   1.刚进贾府的时候: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是第一次,一个“常听得”已经有些说明问题,就在“常听得”处有批语云“三字细”。“细”在何处?细在,这三个字,表明贾敏生前,对林黛玉的教育中,关于贾府知识的教育已经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抓,包括对贾府的总体认知和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怎么个不同?家大业大排场大,人心也大。所以,才会要求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曹雪芹的行文,在此有些含混,也可以说有些狡猾,没有表达清楚,这后面的对策是林黛玉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贾敏教的?我更愿意相信是贾敏教的,贾敏以一个在贾府生长了十多年的女孩的经验教给女儿的,在贾府生存,就要这样,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不然人多嘴杂人心险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不禁要问,贾敏生前,为何要这样教林黛玉?为何要把关于贾府的知识如此系统的教给林黛玉?这个问题先不回答,提出来,大家和我一起想。

   2.见王熙凤的时候: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看到没有?一个“常听得”之后,又来一个“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再加之之前林黛玉见贾母时的“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可以判断出,贾敏不仅仅教给林黛玉关于贾府生存的总体认识和思路,而且也详细介绍过贾府的主要实权人物。林黛玉没见过贾母,一见便知道是外祖母,搞不好连贾母的画像贾敏也给林黛玉看过,还有王熙凤的情况,不仅仅是王熙凤了,其实涉及的是她的两个至亲舅舅家的相互之间的关联的情况了。

   说到这儿,请大家继续想,贾敏为何要这样做?难道她还没死就知道女儿将来要在贾府生存?

   3.拜见王夫人提及贾宝玉时:

   一是“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 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二是“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 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这里两次提到贾敏对于林黛玉关于贾府关于王夫人和贾宝玉的介绍,注意,曹雪芹在这里强调了两次林黛玉听母亲贾敏说过王夫人生的贾宝玉的情况。这个介绍,可不是简单的介绍人物关系了,而是包括特征、性情和评价了。这样的介绍,实在太详细了。一般来说,最在意的,才会详细介绍,对不对?贾敏为何如此在意贾宝玉,要特别对女儿不厌其烦的介绍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和女儿毫无干系,甚至可能一生都难得见几次的一个顽劣的小孩呢?因为贾宝玉是贾府的命根儿,深得贾母溺爱?这和远在千里的林黛玉何干?大家要好好想想,贾敏为何如此?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贾敏教给林黛玉关于贾宝玉的评价,虽然有点批评的味道,但更多的是喜爱,甚至是肯定,比如“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 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这里虽然批评,却有点小小的疼爱;比如“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这个评价,表面还是有点批评,但其实是赞扬了,赞扬贾宝玉懂得体贴女孩子,尊重女孩子,贾敏作为一个母亲,为何要对女儿灌输这样一个形象的贾宝玉?为什么?而且,贾敏描述的这个贾宝玉和王夫人描述的贾宝玉是有区别的: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这是王夫人关于儿子贾宝玉的评价,把贾宝玉说得很可怕,这违反一个母亲的常理,那个母亲不希望说自己的孩子好?看看现实中李某某的母亲就知道了。王夫人偏说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王夫人告诫林黛玉,注意那个时候,贾林二人尚未见面呢,别理睬贾宝玉,别相信贾宝玉,有这样的母亲吗?你说,把自己的儿子说的这样不堪?为什么?为了先入为主,让林黛玉讨厌贾宝玉,远离贾宝玉,为什么?答案还要我说吗?

    好了,说过王夫人,该再来说说贾敏了。贾敏也和王夫人一样,在贾林二人尚未谋面,甚至她还没死之前,就悉数灌输贾府的知识给女儿林黛玉,虽然有些批评但更是疼爱淘气的给贾宝玉定位了一个和女孩子相处极好的形象,和王夫人的反着,为什么?

  此处有一条批语,非常有意思:“不写黛玉眼中之宝玉,却先写黛玉心中已早有一宝玉矣,幻妙之至!”

  看到没有,短短一回文字,林黛玉初进贾府,就有四次说到贾敏曾经事无巨细的传授林黛玉关于贾府的知识。而且其中玄妙多多。

   好了,问题提出来了:

   贾敏在生前,林黛玉根本没有可能被贾府接收的情况下就向那么小的女儿林黛玉灌输贾府的知识,贾府的亲戚,贾府的表兄贾宝玉(贾府那么多表兄,贾敏为何单单重点介绍贾宝玉一个?),为什么?
   在我看来,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避祸。可是,贾敏是神仙?知道自己要死?女儿要去贾府?所以传授隐秘知识以避祸。这样说不通的。第二种是贾敏要传授女儿将来在贾府那样大户人家的生存知识,培养生存能力,因为以林家的地位,林黛玉将来肯定也是嫁给大户人家做媳妇。但是,这样一来就有毛病了。什么毛病?

   如果只是培养女儿的生存能力,你贾敏何必把贾府的一些隐秘的险恶的东西告诉女儿,何必把贾府亲戚的关系如此反反复复的讲给女儿听,何必如此在意的描述一个如果和女儿一点关系没有的表兄呢?还是往好里说?

   作为旁证,王夫人为何又极力要往坏里说呢?

   因此,第三种可能出现了。那就是,其实,不管贾敏死不死,很可能,贾母和贾敏都已经有这个意思了,将来,就让贾敏的女儿林黛玉,嫁给贾政的儿子贾宝玉了,这个意思,因为古人有指腹为婚的习俗,可以认为在贾宝玉出生一年后,林黛玉出生的时候,贾母和贾敏已经有这个意思了。这个意思,虽未挑明,王夫人是知道了或者说是猜到了,看出来了。

   但是,王夫人肯定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儿子,做娘的也有自己的打算,很明显,王夫人不赞同这样,嘴上不敢说,心里却这样想。

   所以呀,可以这么说,不管林如海、贾敏早逝与否,即使林黛玉父母双全,她这个贾府媳妇的命呀,是早已经注定了的。其实林黛玉如果父母健在,这个婚姻会更好成。贾府收养林黛玉之后,反而有很多礼节上的麻烦,比如不能明确贾林婚事,一旦定亲,林黛玉就不能住在贾府,必须搬出去另住,贾母焉能放心?

   所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觉的关于贾林婚姻的真相越来越清晰了。贾林的婚姻,其实是贾母和贾敏很早就有意的了。而王夫人心里是不赞同的,她有自己的算盘。

   这就是贾敏一死,贾母就立即接林黛玉来住的真正原因,也是她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异常亲近而不加阻拦的原因,也是她哭骂贾林是一对聚首的冤家的原因;也是贾敏早在林黛玉四、五岁,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就把关于贾府的知识当作一种生存能力教授给女儿的真正原因,因为在她看来,女儿迟早要嫁入贾府做媳妇,而且嫁的就是那个体贴女孩子的贾宝玉;更是王夫人一见林黛玉就要摆谱、要设套,要告诫林黛玉远离贾宝玉,抹黑贾宝玉的原因,因为王夫人嘴上不说,但由婆婆和小姑子来控制儿子贾宝玉的婚姻,王夫人心有不甘呐。

   这就是贾敏生前异乎寻常的热情的向只有四五岁的女儿林黛玉灌输贾府生存思路、生存知识、生存礼仪的真正的原因所在,一个迟早是贾府媳妇的女儿,还是早做功课的好。

   那样的话,正如我分析过的贾母内心隐秘的女儿情结,贾敏,这个贾府第一千金,将把女儿再次送入贾府成为第一媳妇,而贾母,也将迎来最疼爱最在意的女儿的女儿的回归,实现她那浓得化不开的带有浓重的血亲色彩的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其实,王夫人的反对也源于此,她也有她的亲人,她也想她的儿子和她的亲人结合,这个人虽然当时暂时不是薛宝钗,薛宝钗专心选秀呢,但,即便还没选定薛宝钗,王夫人也是反对的了。

796、邢夫人为啥要陷害林黛玉
 

   有人说我“过度解读”,好嘛,我就接着“过度解读”,一直把邢夫人很立体的给大家提溜出来,供各位瞻仰。

   今天接着前面的话题,既然我认定邢夫人在才刚吃过午饭,喝过午茶,就苦留林黛玉吃晚饭是有预谋的,那么,我得像有人咄咄问我一样,搞明白邢夫人为何要陷害林黛玉呀?是呀,一个七岁的小屁孩,和她毫无利益瓜葛,到底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有助于我们认识整个关于林黛玉的生存环境以及邢夫人这个人的。所以,今天说说。

   要理解邢夫人为何想陷害林黛玉,得先把很多背景性东西弄清楚。不妨,我们删繁就简,把贾母和邢夫人和王夫人之婆媳之间的一些事情捋清楚。

   首先,邢夫人虽然是荣国府长房长媳,但压根儿没法跟二房媳妇王夫人比。

   1.王夫人是贾政原配,邢夫人是贾赦续弦,就是原配夫人死了后娶的;

   2.王夫人育有二子一女,邢夫人和贾赦就没有生育,贾琏、贾迎春、贾琮,都不是邢夫人的骨肉;

   3.邢夫人的娘家和王夫人的娘家比差太远了。王夫人娘家是四大家族的王家,兄长是王子腾,妹妹薛姨妈又是薛家的主母,而邢夫人家呢,不过是殷实之家而已;

   4.母以子贵,王夫人其实是贾府的实权派,为甚?其长女,贾元春,现是宫中正得宠的女史,那时虽尚未册封妃子,但已经是光宗耀祖的地位了;其子贾宝玉,深得贾母溺爱;在这方面,邢夫人啥可比性都没有;

   其次,邢夫人为人太差,不得贾母欢心。

   在两个儿媳之间,贾母显然更喜欢王夫人,这除了王夫人本身的实力之外,还有很重要一点,王夫人明显比邢夫人会为人处世,不管是装的也好,真的也好。邢夫人号称尴尬人,做事不知进退,贪婪冷酷,名声口碑就不好,再加上居然会做帮丈夫贾赦讨小老婆的事情,深为贾母所鄙视。所以,邢夫人不但本身没法跟王夫人比,就是在贾母那儿,也不得宠。

   第三,最尴尬的就是,贾赦一房的长子,荣国府的长房长孙,贾琏同志,和儿媳王夫人,是主要跟着贾政王夫人混的,这在贾赦可能不以为意,但在邢夫人看来是奇耻大辱,这种感情,在小说七十回后是有表现的。

   第四,最重要一点,贾母虽然更亲近王夫人,但邢夫人是清楚的,贾母和王夫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儿,尤其是在关于荣国府命根子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贾母和王夫人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贾母想做主,王夫人也不甘心放手,甚至贾母和贾敏的意思(参见拙文《贾敏生前向黛玉灌输贾府知识玄机》),邢夫人也是知道的,王夫人的想法,邢夫人也是了解的。

   所以,可以肯定,贾母也好,王夫人也好,邢夫人都是深恨的,这两个人,谁过得不快活,她邢夫人就快活,目的就达到了。

   这样一来,邢夫人为什么要陷害林黛玉还不清楚吗?

   林黛玉一个小屁孩,当然对于邢夫人来说没有利害冲突,但邢夫人深知,林黛玉就是挑起贾母和王夫人更加不和谐的一根导火索呀。只要林黛玉无意之中惹恼了王夫人,只会导致贾母和王夫人的关系更加紧张,在贾宝玉的婚事上更加对立。

   在林黛玉的问题上,贾母是站在林黛玉一边的,如果因为林黛玉中计留在邢夫人这儿吃饭,让王夫人空等一个下午,王夫人有所反应,势必会引起贾母的反应。贾母和王夫人的矛盾就会因此而更深,贾母和王夫人关系紧张,对于邢夫人来说,是大有好处的。所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贾母弹压王夫人,说不定就会改善和邢夫人的关系,王夫人要对抗贾母,说不定也会来拉拢邢夫人,不管咋样,她邢夫人反正只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一点亏不会吃,只有好处呀。再者,这样的话,让贾母和王夫人尴尬不快甚至恼怒,不是也报了一回仇了吗?哼哼,女人心似海底针,此话不假矣。

   这样把荣国府贾母和王夫人的关系搅乱,自己从中渔利的事情。邢夫人何乐而不为呢?

   再有,说邢夫人不知进退,做事尴尬,并不意味着邢夫人就是个二百五一根筋儿,智商很低,其实能续弦给贾赦做正妻的邢夫人,你只要看看出嫁了的她是怎样摆布娘家财产和兄弟姐妹的就知道了,邢夫人,可不要小看了她,邢夫人其实是做了很多大事的。至于做了什么,我以后会说的。我只是要强调一点,苦留初进贾府的林黛玉吃饭,邢夫人用意有二,一是看看有没有可能挑起贾母和王夫人的矛盾加剧,二是试探一下林黛玉这小屁孩,看看是不是如贾母疼爱般的聪慧,和她娘贾敏有没有一拼?试探的结果,这七岁小屁孩不得了,难怪贾母如此看重,比她娘贾敏还厉害,既然这样,面对这样七岁就滴水不漏的姑娘,明显讨不着什么便宜,就放手,就避之,所以,此后,邢夫人确实没有再对林黛玉的事情做过什么。而也因此,大家觉得苦留吃饭一节,我分析过了,冤枉邢夫人了。但是,随后我就会告诉大家,邢夫人是厉害的,一般不出手,出手必是重拳,她放过了林黛玉,不等于就放过了别人,一般不整人,一整就往死里整。不信,咱们走着瞧?
 
797、贾母弹压贾敏教诲只为林黛玉生存
 

   长假归来,难免有些懈怠。加之电脑出了点毛病,现在才更新。

   今天先说个讨巧的问题,找找状态。

   之前,我曾经撰文《贾母初见黛玉表现为何如此夸张》,阐述贾母初见林黛玉时的种种违反常理的表现,现在想想称为过激更好一点。贾母的表现确实过激,在疼爱林黛玉的同时,无形之中得罪了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孙子孙女。以贾母在贾府从重孙媳妇熬到太婆婆的经历,不是有大企图,不会这样做。我以为,贾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一开始便把声势摆足,让素来“一颗富贵心”和“两只富贵眼”的贾府承认林黛玉在贾府的长久存在。

   这个是有佐证的。大概七十回以后,贾府宗亲在一起过年,几个贾氏的姑娘生得好,贾母喜欢,留下来住几日,贾母特意交代,不可怠慢了,必须像对待家里的小姐一样,那个时候她就说贾府的人是“一双富贵眼”的。还有邢岫烟在贾府客居的艰难,贾迎春的奶妈一家借此说事,向贾迎春施压便是证据,刁奴欺主,这事在薛宝钗那里尽有分析。

   这都说明,贾母在初见林黛玉时过度过分过激乃至夸张的表现,所为,都是林黛玉的生存问题。先摆足气势,镇住贾府,为林黛玉未来的日子摆平贾府上下。

   而贾敏的教诲呢。见拙文《贾敏生前向黛玉灌输贾府知识玄机》。目的也是一个,也是为了林黛玉的生存,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短短一节,就四次提到贾敏曾经对于林黛玉的关于贾府知识的教诲,一个慈母的拳拳之心表露无遗。这都在某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其实早在贾敏活着的时候,贾母和贾敏就已经有了让林黛玉将来再回到贾府的意思,所以,贾敏那些关于贾府的知识的灌输,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说说,而是系统的全面的教育,让林黛玉还未到贾府,就对于贾府的人际关系、主要势力、基本礼节以及生存原则有了很全面的了解。所以,每到关键时刻,当林黛玉面对危机时,总有母亲的教诲回响在心头,这也是林黛玉能够一一化解邢夫人、王夫人的设计,妥帖应对贾宝玉的摔玉,贾母的夸张表现,王熙凤的买乖非常重要的一点(参见拙文《林黛玉初进贾府简直步步惊心》)。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初进贾府的林黛玉,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有她的母亲的魂灵在和她一起战斗,在庇护着她的。

   而不管是贾母的弹压也好,贾敏的教诲也好,都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贾府的生存环境,绝非表面看到的燕歌燕舞一团和气,而是林黛玉在贾府生活多年后发出了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感概。

   可怜的黛玉,尽管她有贾母的庇护,有母亲的教诲,有贾宝玉的爱,但是,她最终还是死于贾府那风霜刀剑的日子里了。

   至于邢夫人的为人以及心计,我明天就展开。

 
798、《红楼梦》查抄大观园是谁挑起的
 

   如果大家以为查抄大观园是王夫人和王熙凤挑起的,那就大大的错了。王夫人确实是查抄大观园的决策者,这没错,王熙凤也是查抄大观园的执行者,也没错,但挑起头查抄大观园的,不是别人,正是邢夫人。

   不信,我们来看,第七十三回:

   邢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 也就往园内散散心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贾母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傻大姐的笑嘻嘻走来,手内拿着个花红柳绿的东西,低头一壁瞧着,一壁只管走,不防迎头撞见邢夫人,邢夫人因说:"这痴丫头,又得了个什么狗不识儿这么欢喜?拿来我瞧瞧."原来这傻大姐年方十四五岁,是新挑上来的与贾母这边提水桶扫院子专作粗活的一个丫头.只因他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作粗活简捷爽利 ,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贾母因喜欢他爽利便捷,又喜他出言可以发笑, 便起名为"呆大姐",常闷来便引他取笑一回,毫无避忌,因此又叫他作" 痴丫头".他纵有失礼之处,见贾母喜欢他,众人也就不去苛责.这丫头也得了这个力, 若贾母不唤他时, 便入园内来顽耍.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 一面是几个字.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便心下盘算:"敢是两个妖精打架? 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左右猜解不来,正要拿去与贾母看,是以笑嘻嘻的一壁看, 一壁走,忽见了邢夫人如此说,便笑道:"太太真个说的巧,真个是狗不识呢.太太请瞧一瞧. "说着,便送过去.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 "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邢夫人道:"快休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以后再别提起了."这傻大姐听了,反吓的黄了脸,说:"再不敢了."磕了个头,呆呆而去.邢夫人回头看时,都是些女孩儿,不便递与, 自己便塞在袖内,心内十分罕异,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声色,且来至迎春室中 .

   第七十四回:

   一语未了, 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 只见王夫人气色更变,只带一个贴己的小丫头走来,一语不发,走至里间坐下.凤姐忙奉茶,因陪笑问道:"太太今日高兴,到这里逛逛."王夫人喝命:"平儿出去!"平儿见了这般, 着慌不知怎么样了,忙应了一声,带着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住, 越性将房门掩了, 自己坐在台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 见是十锦春意香袋, 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拿你当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个空儿 .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的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 不亏你婆婆遇见, 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遗在那里来?" 凤姐听得, 也更了颜色,忙问:"太太怎知是我的?"王夫人又哭又叹说道:"你反问我! 你想,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小妻,余者老婆子们,要这个何用?再女孩子们是从那里得来?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作一件顽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幸而园内上下人还不解事,尚未拣得.倘或丫头们拣着,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 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这两段长长的引文,希望大家细看。我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傻大姐偶然捡到绣春囊,并不知为何物,其时并没有别人知道;

    第二,邢夫人看见,及时阻止,原也不错;

    第三,如果邢夫人按下这件事情,也就不会扩大化了;

    第四,可是,邢夫人不是这样的,她并没有就此罢休,她不是怕贾母知道,而是以贾母知道后的严重后果为筹码,将这个皮球抛给王夫人,且看王夫人如何处置?

    至此,如果认同我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

    1.邢夫人阻止此事并不是怕贾母知道,而是要好好的利用此事;

    2.怎么利用呢?将绣春囊交与王夫人,把矛盾交给王夫人,把烫手的山芋交与王夫人,让王夫人去处置。

    此招,在我看来,实在是高明万分,这就见出了邢夫人的智商和心机了。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邢夫人制止傻大姐的行为属实,说开了,也是很识大体的,说到那里都站得住脚;

    其次,贾赦一房,是和荣国府,具体来说和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等人分开过的,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所见,贾赦居所从荣国府东门进入,里面从花园隔断开的;

    再次,荣国府管事的,是王夫人,是王熙凤;

    所以,邢夫人将在大观园,注意,是大观园,不是贾赦居所捡到的绣春囊交与王夫人也是对的,没有任何错。但是,这样一来,事情表面上是瞒住了贾母,但却真的闹大了,这就是邢夫人心机之深处。如何说?

    其一,绣春囊事件一出,一旦是邢夫人交给王夫人,那王夫人必须得有所交代,方不负荣国府内当家之名;

    其二,还有贾母知道此事的后果,王夫人压力巨大,必须把此事做得圆满,方可给邢夫人一个交代,并以备贾母事后过问;

    其三,最关键的,荣国府除贾赦一房外,甚至包括贾琏和王熙凤,都是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的人,其余贾宝玉、赵姨娘、周姨娘、贾环、三春,都不是贾赦一房的人,即便有个贾迎春,也不是邢夫人的亲生,而且一直跟贾母过的,所以,这件事,无论扯到谁的头上,伤的都是贾母、王夫人的羽翼,丢的都是贾母王夫人的脸,丑化的都是贾母和王夫人一派。

   所以,邢夫人此举,不但握有以贾母知道的后果向王夫人施压的筹码,而且,大可以隔山观火冷眼旁观,甚至拿准了,此事一旦闹大,不管查出是谁,或者查不出,伤及的,只会是贾母王夫人一派,这样的事情,邢夫人岂会善罢甘休?

   邢夫人对于此事的处理,其智慧,深得孙子兵法之妙,简直不在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之下,所以,要说邢夫人是个没头脑没心机的,那就是没有读懂邢夫人了。

   当然,我今天只是说是邢夫人挑起了查抄大观园时间,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玄妙可以体味,这是后话。我想说的是,当邢夫人发现傻大姐的绣春囊并加以制止的时候,这事其实是可以小事化了的。但是,邢夫人的反应是“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声色”,而揣摩的结果,就是借贾母知道的后果向王夫人施压,将此事交与王夫人处理,将小事做大,打击对手,这样高妙做法,谁还信邢夫人只是个贪婪冷酷的草包呢?

   而拿到绣春囊的王夫人,别无选择,只有做出反应,好有所交代。事情到了王夫人这里,邢夫人的态度已经明了,王夫人不可能再小事化了了,只能认真查处了。难怪王夫人接手后会如此恼羞成怒,马不停蹄的向王熙凤兴师问罪,她内心那种窝火、羞愧、无奈和愤怒是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因为王夫人知道,这事,不管怎么做,她一点好处不会有了,搞不好,还要自折手臂。

   所以,我们说,查抄大观园这件事的决定权,其实是在邢夫人手上,她可以导致查抄大观园事件的发生,也可以导致此事的不发生,当她决定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此事不可能再化小了,只可能做大,而做大的结果,就是查抄大观园。从这点上来说,邢夫人隔山打牛,不着痕迹,恶莫大焉。

   今天就说到这吧。至于王夫人的应对,王熙凤的应对,以及邢夫人所为何来,还有邢夫人还做了些什么很坏但超级有智慧的事情,以后慢慢再说。

 799、《红楼梦》邢夫人是冲谁挑起事端的
 
    关于邢夫人,有一点必须要说明,邢夫人此番行为,客观上确实是直接导致了查抄大观园。但要说邢夫人老谋深算到就是如此目的明确,也不尽然。以后我会说到,查抄大观园是一系列行为的结果,但挑头的绝对是邢夫人不假。我们说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必要有一个主要针对的目标。那么,我们不妨想想,邢夫人从傻大姐那里拿到绣春囊,经过深思熟虑,又径直交给王夫人,她私下里,小算盘,要算计的是谁?就比如我在前面说到过的,邢夫人小小的一个苦留林黛玉吃晚饭,就暗藏杀机,而且这杀机玄乎得很,表面上看,怎么说都说得过去,但如果真那么做了,后果很严重。这就是最高明的计谋和智慧,杀人于无形,杀人了你还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这其实也是很多网友至今认为邢夫人不过是出于礼节挽留的原因,是的,真正高明的计谋,就是目的达到或者达不到,都把事后的风险引向另外一边,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这样的计谋,才真正的可怕。

   那么,邢夫人此番借绣春囊挑事,所为者谁呢?

   关于第七十三回和七十四回邢夫人拿到绣春囊,到交给王夫人的叙述,有几点蹊跷之处需要注意:

   1.曹雪芹并没有直接写邢夫人是怎么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的,这一段省略了。曹雪芹行文之狡猾,就在于此。邢夫人拿到绣春囊后,是怎么交给王夫人的,说了些什么?都没写,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可以肯定的是,邢夫人不可能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一言不发,啥也不说,那么,她说了些什么?说了绣春囊得来的经过?说了她对于此事的看法及判断?我觉得,这都是可能的。虽然王夫人口中是邢夫人派人把绣春囊封了送过来的,只说了是从傻大姐那里得来的。但是也忒语焉不详了些。王夫人有没有为此再去找过邢夫人,探她的意思?或者派人送过来后,邢夫人有没有亲自到王夫人那里来过?都没写,很蹊跷。

   2.再来看拿到绣春囊的王夫人的反应,十分反常,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即到王熙凤那里兴师问罪,先入为主的认定是贾琏王熙凤小夫妻两干的荒唐事。奇不奇怪?王夫人凭什么就主观认定就是王熙凤干的呢?大家想过没有?后面我会说到,这是王夫人最不愿意看到的。这样的判断对王夫人一点好处也没有。

   3.一旦听了王熙凤的辩白,确实有道理,王熙凤可以摆脱嫌疑之后,王夫人立马就松了口气。这样的表现,值不值得研究?在主观认定绣春囊就是王熙凤所为的时候王夫人可真的是气坏了,为了还原曹雪芹行文的急促,我再吊个书呆子,长文引下:

   一语未了, 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 只见王夫人气色更变,只带一个贴己的小丫头走来,一语不发,走至里间坐下.凤姐忙奉茶,因陪笑问道:"太太今日高兴,到这里逛逛."王夫人喝命:"平儿出去!"平儿见了这般, 着慌不知怎么样了,忙应了一声,带着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住, 越性将房门掩了, 自己坐在台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 见是十锦春意香袋, 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拿你当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个空儿 .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的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 不亏你婆婆遇见, 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遗在那里来?" 凤姐听得, 也更了颜色,忙问:"太太怎知是我的?"王夫人又哭又叹说道:"你反问我! 你想,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小妻,余者老婆子们,要这个何用?再女孩子们是从那里得来?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作一件顽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幸而园内上下人还不解事,尚未拣得.倘或丫头们拣着,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 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看到没有,一个亲自过来,一个是发怒,连平儿也喷,一个是气哭了,一个责问王熙凤。但是,当王熙凤分辨过后,王夫人相信不是王熙凤干的之后,王夫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王夫人听了这一席话大近情理,因叹道:"你起来.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不过我气急了,拿了话激你.但如今却怎么处?你婆婆才打发人封了这个给我瞧,说是前日从傻大姐手里得的, 把我气了个死."

   这样的表现,明显是当认定不会是王熙凤干的之后,王夫人立马就松了口气,虽然还是生气,但已经平和很多了。为什么?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

   很显然,王夫人先前如此着急上火,如此雷霆震怒,以至于痛哭流涕,乱了方寸,只为她以为这件事牵涉到了王熙凤。王熙凤是谁?和王夫人一样也是王家人,贾府的媳妇,而且是王夫人牵线做成的嫁给贾琏的婚姻,老婆的侄女嫁给老公的侄儿,王夫人和王熙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涉及到王熙凤甚至王夫人、王家的脸面名声,王夫人焉能不急?所以才说出“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的重话来。

   好了,这事情已经有个眉目了。只要把另一个情况摆上就更明显了。

   4.就在邢夫人拿到绣春囊,“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声色”,准备挑起事端的时候,在贾迎春那里,有一段表示对王熙凤素来不满的描写:

    迎春正因他乳母获罪,自觉无趣,心中不自在,忽报母亲来了,遂接入内室.奉茶毕, 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如今别人都好好的, 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 什么意思."迎春低着头弄衣带,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 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分来.他敢不从,你就回我去才是. 如今直等外人共知,是什么意思.再者,只他去放头儿,还恐怕他巧言花语的和你借贷些簪环衣履作本钱,你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接他些.若被他骗去,我是一个钱没有的 ,看你明日怎么过节."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 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但凡是我身上掉下来的,又有一话说,-----只好凭他们罢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你虽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我想天下的事也难较定,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 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旁边伺侯的媳妇们便趁机道: "我们的姑娘老实仁德,那里象他们三姑娘伶牙俐齿,会要姊妹们的强. 他们明知姐姐这样,他竟不顾恤一点儿."邢夫人道:"连他哥哥嫂子还如是,别人又作什么呢. "一言未了,人回:"琏二奶奶来了."邢夫人听了,冷笑两声,命人出去说:"请他自去养病, 我这里不用他伺候."

   这样的不满,其实还有,那是兴儿给尤二姐介绍贾府人物的时候说的邢夫人对王熙凤的不满,其实贾府上下早已经尽人皆知,不是什么秘密了,和上面的这段如出一辙。

   我想问的是,狡猾的曹雪芹为什么要在这里写邢夫人发泄对王熙凤的不满?而和王熙凤同气连枝荣辱与共的王夫人为什么又先入为主的认定绣春囊是王熙凤的呢?

    还需要我说明白吗?不需要了吧?很显然,邢夫人借绣春囊挑起事端,她主要要针对的,就是没有伺候在她跟前,而是伺候在王夫人跟前的儿媳妇王熙凤,邢夫人肯定在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之后暗示过什么,矛头直指王熙凤,而王夫人又气又怕又心疼,才会方寸大乱,兴师问罪,流泪不已的。因为如果真是王熙凤的,王家、王夫人的脸面就丢大了,传到贾母那里就更加不堪了,邢夫人就大获全胜了。好在,不是王熙凤的,于是,整个由邢夫人挑起的绣春囊事件继续向另外的方向发展了。这个我后面再说。

   当然,如果说到这里,还有人不相信,邢夫人挑起事端就是要收拾王熙凤,进而打击王夫人的,那么,再来看:

   5.上述邢夫人发泄对王熙凤不满的话里,已经把她跟王夫人、王熙凤的矛盾表露得明明白白了,什么叫“如今别人都好好的, 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 什么意思”?别人指谁?咱们又指谁?就是贾政的二房和贾赦的大房呀。这里面的矛盾,看来,早已经根深蒂固了。

   6.还有一点,邢夫人表面是隐瞒了绣春囊的进一步扩散,但是,其所作所为呢?派人封了绣春囊送过来,说是傻大姐在大观园捡到的。请问这是保密吗?封绣春囊和送绣春囊并带话的丫鬟知不知道个一二三呢?知道个点滴,捕风捉影的谣言会不会由此产生呢?这是保那门子的秘密呀?

   至此,我今日的分析就是这样了,结论就是,邢夫人第三回与林黛玉小试牛刀,占不到便宜,此后林黛玉也与邢夫人没冲突,邢夫人就放弃了。但是,邢夫人的真正敌人,是王熙凤,一旦有机会,邢夫人绝对不会留情,绣春囊事件,邢夫人本意是冲着王熙凤去的,就是想搞臭王熙凤!

   这样的邢夫人,你说可怕不可怕?你说高深不高深?

800、王熙凤如何应对邢夫人的陷害 
 
    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邢夫人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对林黛玉也好,对王熙凤也好,甚至导致整个查抄大观园也好,是合情合理的,是没有责任的,我真的有些无语了。这到底是曹雪芹的行文过于高明还是邢夫人的计谋过于巧妙?抑或是这些朋友天真烂漫?不得而知了。

   关于此,我再补充三点:

   第一,邢夫人是怎么把绣春囊送给王夫人的,是从王夫人口中说的,王夫人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取舍,这一招,王夫人用过多次,比如关于金钏,只说对于自己有利的;

   第二,其时,王熙凤的辩驳之后,王夫人已经相信此事与王熙凤无关之后才说出绣春囊的由来的,所谓:

   “你起来.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不过我气急了,拿了话激你.但如今却怎么处?你婆婆才打发人封了这个给我瞧,说是前日从傻大姐手里得的, 把我气了个死."

   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已经是在为之前的错怪王熙凤打圆场,打圆场说的话,自然是要说对于自己(王夫人)有利的了。所以才说什么她也不相信,不过是拿话试探一下等等,这话你信吗?王夫人是拿话刺激一下王熙凤吗?不是,之前王夫人是认定王熙凤的。所以,接下来的话,当然只能说一部分,即邢夫人怎样送绣春囊过来的,至于王夫人怎样就认定这事是王熙凤做的,王夫人有没有和邢夫人进一步交流,这个,王夫人此时要撇清自己,安抚王熙凤,当然就不能说了,照实说了,王熙凤岂不心寒?

   而且,王夫人特别强调是邢夫人让人封了绣春囊,让丫鬟带话送过来的,正如我之前分析的,这样是欲盖弥彰,不是保密,是妆模作样,王夫人这个时候告诉王熙凤邢夫人送绣春囊的方式有问题,难道不是在向王熙凤暗示吗?暗示什么?暗示王熙凤,我之所以这么认为,是你那婆婆误导的。这样的话,王夫人只是不能明说而已。王熙凤岂能不懂?

   第三,邢夫人派人送过绣春囊来,只简单地带话说是从傻大姐处得的。作为王夫人,要彻底了解此事,需不需要和邢夫人进一步沟通?换作你,需不需要?还是不需要?然后闭门造车,得出一个自己的侄女王熙凤是罪魁祸首的结论来,自扇耳光,自讨没趣,自己把屎盆子往头上扣。王夫人是这样的二百五吗?换君,君会如此否?

   所以,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邢夫人就是要借绣春囊事件整王熙凤。我多次强调,曹雪芹行文狡诈,多有隐瞒,那是为尊者讳的原因,我们读红楼,如果也是死读书,不会联想,不会分析,那就白读了。

   好了,言归正传。说王熙凤的应对吧。

   王夫人猝不及防,拍马杀到,严加指责,王熙凤不检点,话语之重,身家性命和脸面都摊上了,前所未有。换做一般人,早就慌乱不堪,手足无措了。可是,我们来看王熙凤的应对。

   首先,是撇清自己,还自己一个清白。那段庸长的大话,小说里有,大家自己去看,慌乱之下,王熙凤的思维依然清晰,思路不乱,论辩有理有据,可谓将才,令人佩服。

   其次,通过王夫人的口中,两次证实,这个绣春囊是邢夫人交过来的,王熙凤立马就明白了,不是自己的姑妈王夫人要整自己,而是自己的婆婆邢夫人,怎么办呢?王熙凤可以反击吗?绝对是不可以的。在那个时候,伦理纲常是有的,婆婆和媳妇的等级是森严的,即便如邢夫人王夫人,受了贾母的气,也只有忍着。这也是邢夫人的高明之处,她知道自己整王熙凤,绝无风险,自己尽可以出击,王熙凤只有招架的份儿,绝不敢反击。这一点,王熙凤当然明白,所以,她要做的,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避祸。怎么避祸?

   很简单,既然已经澄清了自己,那就顺着这条思路继续走,转移视线,把这场无妄之灾,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去,于是,王熙凤这样对王夫人说的:

   "太太快别生气.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 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这叫作`胳膊折在袖内'.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的人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事来,反悔之不及.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烦恼,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太太想我这话如何?"

   这段话,已经把目标转移到大观园的丫鬟和下人们身上了。

   这就是王熙凤的应对,明明知道整自己的是谁了,却不能说,也不敢说,只能避祸以保全自己,而要避祸,就必须转移视线以证自己的清白,于是,这条由绣春囊为导火线的潘多拉之线,已经悄悄的指向大观园那些无辜的丫鬟了。

   当然,这只是王熙凤的应对。王夫人也不是傻瓜,在她察觉自己差点上当,错怪了王熙凤,几乎自折手臂之后,她也在思索,怎么回击邢夫人。王熙凤不能反击,可她王夫人是可以的。至于怎么反击的,随后会说。

 
801、《红楼梦》里王夫人如何反击邢夫人
 

   我理解,《红楼梦》这部大书奇书,是隐藏有很多东西的。那些东西,你看得到,就看到了,看不到就看不到。这貌似废话,其实不是。很多东西,我也是慢慢琢磨才看到的。但是,我看到了,不说出来,就是我的罪过。你没看到,或者你看到别的,不说出来,也是你的罪过。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呢?你不能否定我所看到的,当然,我也不会去否定你所看到的。好吗?

   再说一句,我绝没有跑题,从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跑马到邢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也不算跑题,你们不是不同意我对邢夫人留林黛玉吃饭的算计吗?认为邢夫人远没有那么狡猾。所以,我才回过头来让大家看看邢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弄清楚邢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对她苦留林黛玉吃饭就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了。跑在那儿?不能把什么便宜话都说尽吧?

   今天,继续沿着我的思路,看看王夫人又是怎么反击的?

   首先,第七十四回,当王夫人和王熙凤消除误会,取得共识之后,面对王熙凤的献计,她又开始恢复平静,准备予以还击了,所以,她并没有全盘接受王熙凤的计策,只是这样说: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 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 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象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虽然艰难,难不至此. 我虽没受过大荣华富贵,比你们是强的.如今我宁可省些,别委屈了他们.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的.如今且叫人传了周瑞家的等人进来,就吩咐他们快快暗地访拿这事要紧."凤姐听了,即唤平儿进来吩咐出去.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

   1.事情稳住了,可以歇口气,趁机表现一下自己一贯以来以念佛吃斋做派表现出来的深得人心的“仁慈”,对贾府的小姐们深表爱怜,这会进一步消除刚才怀疑王熙凤的不良影响,给王熙凤打鸡血,鼓舞王熙凤的斗志;

   2.借此否定王熙凤裁撤小姐丫鬟的主意;

   3.但赞同王熙凤的另一个主意,那就是让亲信们暗中察访,不将事情闹大。

   其实这个时候,王夫人虽然同意暗中察访,但还没有真的拿定主意该怎么办?

   其次,而偏偏这个时候,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的来了。原文:

   “王夫人正嫌人少不能勘察,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 方才正是他送香囊来的.”

   这句话很要紧。为什么?

   1.原来,送绣春囊的就是王善保家的,传话的也是她。好,就算前面如几位朋友分析的,邢夫人没有亲来,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以王善保家的为人,就比邢夫人更甚了:

   一来,王善保家的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心腹;

   二来,王善保家的更是个到处张扬是非的小人;

   三来,这样绣春囊事件还是个什么鸟的秘密,传到贾母那里只是时间问题,难怪王夫人如此着急;

   四来,以王善保家的性格逮不着机会说话还要猛说的,有这个送绣春囊传话的机会,还不说?会只说个是从傻大姐那儿得来?呵呵,你信?恐怕废话加瞎话加借机打击报复加陷害早就如雨而下了,后面有印证的;

   五来,如此看,邢夫人派王善保家的来做这事就更加的居心叵测了,我更加肯定邢夫人绝非善类,智商惊人;

   六来,王善保家的也深恨王熙凤,一有主子授意,二有自己的恨,以推测的方式暗示王熙凤绝非没有可能;

   七来,大家想想,这个时候,送了绣春囊的王善保家的又来了,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回来看看王夫人怎么处理这事呀。还是邢夫人派来的。邢夫人真高啊,整个乱事的而且和自己关系既可以很亲密也可以一脚踢开的王善保家的的来搅合,怎么也扯不到她身上去,至少,现在王夫人王熙凤是扯进去了,邢夫人厉害呀!

   第三,但是,邢夫人派王善保家的打探来了,王夫人的机会也就来了,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谓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你不是要我难堪吗?好,机会来了,王夫人的主意也就有了。且看王夫人的安排:

   王夫人向来看视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无二意,今见他来打听此事,十分关切,便向他说:"你去回了太太,也进园内照管照管,不比别人又强些."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正撞在心坎上 , 说:"这个容易.不是奴才多话,论理这事该早严紧的.太太也不大往园里去,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诰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闹下天来,谁敢哼一声儿. 不然, 就调唆姑娘的丫头们,说欺负了姑娘们了,谁还耽得起."

   这段话,我们分两部分分析:

   第一部分“王夫人向来看视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无二意,今见他来打听此事,十分关切,便向他说”,请问,大家觉得这句话是真的吗?可信吗?以王夫人和邢夫人的隔阂,王夫人有可能视邢夫人的心腹为自己的心腹吗?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告诉大家,这句话是反话。曹雪芹经常夹杂这样的反话,这样的反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王夫人此时对邢夫人及其王善保家的戒备的不得了甚至恨之入骨!

   第二部分,好嘛,你王善保家的拿过来的烫手山芋,既然你来了,就一起玩玩?王善保家的,肯定没有邢夫人的头脑,她不知道这是一趟浑水趟不得,平时又深恨大观园那些丫鬟,自然乐意。这也许也是邢夫人预料到的,怕什么呢,反正又不是她邢夫人亲自出马,区区一个陪房而已,取舍全看情形和时机,邢夫人毫无损失。

   第四,加之王善保家的也厉害,进一步加害于晴雯(这个我后面会说,先一笔带过),勾起王夫人的心事,查抄大观园这事就算是成了,但是王夫人的安排也是非常有意味的。先看原文:

   凤姐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调唆着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词,此刻也不敢说,只低头答应着. 王善保家的道:"太太请养息身体要紧,这些小事只交与奴才.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 自然这个也是他的."王夫人道:"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因问凤姐如何.凤姐只得答应说:"太太说的是,就行罢了."王夫人道:"这主意很是,不然一年也查不出来."于是大家商议已定.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 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

   其一,曹雪芹再一次点了王善保家的和邢夫人关系以及王熙凤的顾忌和提防,我以为就是暗示和呼应刚才的陷害;

   其二,王夫人是派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为主出马,周瑞家的反倒成了陪衬,为什么?此举王夫人目的有四:

   1.让王熙凤领头搜,就是告诉邢夫人,王熙凤没问题,我还是相信她;

   2.既然要把绣春囊事件整出个青白来,好,你躲了,你的走狗躲不了,必须也去搜,看看能搜出什么来。搜不出来,你无话可说,搜出来了,也是你邢夫人的陪房搜的,与我何干?

    3.更可怕的是,王善保家的陷害晴雯是得逞了,王夫人听进去了,但是王夫人虽然装着不很认识晴雯,但晴雯其实一直是她相中了袭人之后的一个眼中钉肉中刺,这个我以前多篇文章说过了,不再赘述。但是,王夫人深知晴雯是贾母相中的人,不可轻动,也不可自己动手。这里王夫人敏锐的发现了王善保家的对晴雯的不满,正好借他人之手除之;

   4.这里,我希望大家想想,晴为黛影,我历来以为整晴雯就是整林黛玉的暗示,这个多有论述。现在,王夫人借邢夫人的陪房之手收拾林黛玉之影晴雯,是不是呼应了第三回邢夫人对林黛玉的下手苦留吃饭而未能得逞?

   好了,王夫人回击就说到这儿吧。后面的事情我还会再说。至此想总结的是:

   第一,王夫人通过行动肯定和排除了王熙凤的嫌疑,做给邢夫人看,也让王熙凤领头查抄大观园进一步撇清;

   第二,把邢夫人的亲信王善保家的拉进来,让邢夫人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果不其然,王善保家的后来脸丢大了,晴雯没查出什么,把自己外孙女司棋查出来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三,不仅如此,她还要借王善保家的之手,为自己消除心腹大患晴雯,至于消除晴雯,因为晴雯的清白,产生的一波三折,那又是后话了,本不是王夫人的初衷。

   纵观王夫人的反击,也很成功。保住了王熙凤,打击了王善保家的,还借机灭了晴雯,自己这边非但没一点损失,还让邢夫人跌了分(因为查有私情的是司棋),还达成了消除晴雯的目的。

   邢夫人已经很高了,但是,王夫人,其实更高!

 
802、《红楼梦》查抄大观园其实是一个嫁祸的过程
 

   可能要让很多人失望了,继续“跑题”。如果你觉得《红楼梦》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孤立的,不能跑题,那我只能表示遗憾。我以为任何一个《红楼梦》的问题,都是整部小说体系中环环相扣的一个点,所以,我的研究方法就是,不断的“跑题”。

  还有,你们所有的发言,只要是言之有物的,那怕是和我政见不合的,即使被博客系统自动删除的,我都一律恢复。而且,为了最大限度的和大家保持理智,不发生言语冲突,我几乎不回任何评论,生怕自己一下小心口出狂言,就尴尬了。但是,我的文章里,你总不能还要求我不能有所表达吧,这毕竟是我的博客,你有发表言论的权利,我也充分尊重,我的发表言论的权利,也请尊重。好了。

   现在,既然说到了邢夫人的所作所为,说到查抄大观园,也是一个触类旁通的结果,在研究邢夫人的为人和所作不地道事情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所谓查抄大观园,其实是一个不断嫁祸的过程及其结果。不信,我们来看:

   第一,查抄大观园挑头的,无疑就是邢夫人。她从傻大姐那里拿到绣春囊,如果她要息事,完全可以,按下不表,既不报告贾母,也不交给王夫人,小事化了,把绣春囊处理掉。然后,择日,建议贾母和王夫人加强大观园的管理,整顿人事纪律,不以绣春囊为由头。因为那个时候,绣春囊这种东西,落在谁身上,都是个没脸面坏名声甚至置于死地的问题。邢夫人一个不消停,二个拿绣春囊说事,本身就非善举,不是希望事态化小,发生在可控状态,而是希望事情以她的方式闹大,不是以贾母的方式,因为以贾母的方式,她的目的达不到。

   第二,邢夫人把绣春囊以一个很特殊的方式交给王夫人,借小人王善保家的之口,企图陷害和羞辱王熙凤,王夫人差点上当,立马兴师问罪,好在王熙凤将才,化险为夷,撇清自己。但是,王熙凤也知道,既然这事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是邢夫人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的,那么,无论如何,好也好,坏也罢,王夫人和王熙凤必须得对这事有个说法,有个交代。关于这里,有些朋友居然说王熙凤既然撇清了自己何必再害别人,说什么好呢,不能说你幼稚,只能说你连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懂了。

  第三,其实这个时候,王夫人也在想,既然王熙凤没事,该怎么办?

  第四,于是,王熙凤趁机进言,提出整顿大观园,并暗中察访。撇清了自己,还得为姑妈分忧啊,再说,这事,即便王熙凤得了清白,也是她管理的分内之事,她逃不掉的,这也是邢夫人的高明之处,即便王熙凤逃得过绣春囊的干系,但也必须处理这摊子烂事,必须去得罪人。

   第五,这个时候的邢夫人,也没闲着,她要知道这事是怎么处理的。于是,王善保家的来了。一见到王善保家的,一听到王善保家的对大观园的那些丫鬟的不满,王夫人终于拿定主意了。那就是,把自己陪房周瑞家的挪后,让王善保家的打前锋,王熙凤挂帅,处理此事。尤其是当王善保家的提到晴雯的时候,王夫人就更加坚定决心,好了,此次查抄大观园,核心就是打掉晴雯了,而且,王夫人当时想的,就是让王善保家的去打。你邢夫人越不想得罪人,越躲,我偏要让你得罪人,躲不掉。

  第六,有必要说一下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的来打探消息,看见是王夫人和王熙凤在商量,就知道殃及王熙凤的计谋并未得逞,她脑子也有灵光的一面。于是,她立马当着王熙凤的面发泄对于大观园丫鬟的不满,转移视线,混淆是非,企图瞒天过海,让王熙凤不要怀疑到邢夫人和自己。这也是一个嫁祸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妨梳理一下:

   1.邢夫人企图借绣春囊事件嫁祸王熙凤;

   2.王熙凤嫁祸给大观园的丫鬟和下人;

   3.王善保家的见陷害王熙凤不成,顺势嫁祸大观园的丫鬟,尤其是晴雯;

   4.这正中王夫人的下怀,可以借王善保家的之手,除掉晴雯。

   必须要说的是,关于除掉晴雯,王熙凤是持保留意见的,但是她刚刚被邢夫人和王善保家的咬了一口,不敢再说什么。原文:

   晴雯只得出来,这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便拿手帕子握着脸, 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门内去.这里王夫人向凤姐等自怨道:"这几年我越发精神短了,照顾不到.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竟没看见. 只怕这样的还有,明日倒得查查."凤姐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调唆着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词,此刻也不敢说,只低头答应着.

   咱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王熙凤虽然嫁祸大观园的下人,但她所为,不是要针对晴雯,她知道晴雯的清白。 

   于是,一场关于绣春囊的不伦的事情,就这样,在不断的加害与避祸与嫁祸的过程中,莫名其妙的就先入为主的落在其实纯洁如冰雪的晴雯的头上。这才是典型意义上的“跑题”,跑了十万八千里,这一系列的决策者,各怀心事,各保平安,把灾祸不断的转嫁到他人身上的过程,最可笑的是,一场关系整顿伦理的行为,最后查处的居然是最纯洁的晴雯,这就是查抄大观园的可笑可悲和可叹之处!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人们关心的哪里是怎样查处绣春囊的幕后主人,而是借此打击报复,消除异己,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因此,查抄大观园注定要成为《红楼梦》的一大冤案!如此勾心斗角的贾府,令人可憎!

  贾府不灭,天理难容!

  在这里,我还想指出的是,王夫人的筹划,到此为止,至于其后的,查出司棋的奸情,贾探春掌扇王善保家的,搜查晴雯一无所得,证明了晴雯的清白(请大家注意,拿住司棋时候王熙凤的笑以及她在搜查晴雯时的不作为,都可以看出,王熙凤根本不想整晴雯,甚至希望保护晴雯,但她不能料到王夫人如此恨晴雯,居然最后亲自出马亲自动手)都可以算作是王善保家的自作自受,不是王夫人能预料到的,最后,她才不得不露出真相,不分青红皂白,处理了晴雯。

  但是,不管后来的事态怎么发生,王夫人如此设计,她几乎就算赢了。即使查不出司棋,她也是决计要处理掉晴雯的,至于有人说处理贾宝玉房里的人会损害王夫人和贾宝玉的脸面,那就是大大的笑话了。和贾宝玉的名声王夫人的名声比,他们房里的一两个丫鬟,涉及到主人什么脸面呀?金钏就是前例,一个晴雯算什么?这是根本说不通的。

  其实,很多问题,我的文章是说清楚了的。但是,我不得不说,有些人,根本没好好看我的文章,甚至都没看完,或者说是选择性的看,然后就找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来问我。这很不应该。

    因此,可以这样说,整个由绣春囊引发的查抄大观园的结果来看,邢夫人和王夫人以及王熙凤之间的较量,谁也没有占到便宜,而从司棋被查出来看,邢夫人反而还输了一着,而王夫人借机干掉了晴雯,撵走了四儿、芳官,遣散了一般小戏子,倒是大大的赢了。不是吗?这样的分析有没有什么问题?任何一方的胜利,除了要看算计外,也要看算计带来的客观效果,有逻辑问题吗?我觉得没有。

 803、王熙凤是怎样和邢夫人结怨的
 
  有人说我把《红楼梦》解读成了宫斗戏,对于这种轻率的结论我只能报以一笑。我又不是只写了这几篇文章,把我的文章全部看过再下结论好不好。但这也涉及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妨说说。《红楼梦》为什么是中国亘古至今空前绝后的一部小说,我以为是中国第一小说,为什么?就是因为《红楼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在小说领域都是第一,唯美、文笔、结构、人情世故、爱情、喜剧、悲剧、神话、现实、玄幻、穿越、魔幻、美食、服饰、医药、建筑、珍宝、诗词等等等等,甚至阴谋、心机。所以,不管你从哪个方面看,它都蔚为大观,当你看哪个方面的时候,它就是那样的。这就是我解读阴谋的时候,它就是一部关于人心险恶的小说的原因,也是解读唯美的时候,它是中国第一美丽的小说一样,当我解读爱情的时候,它的爱情也让所有的爱情小说黯然失色的原因。当然,总体来说,《红楼梦》其实是有关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人情世故的一部巅峰之作。所谓人情,以爱情和亲情为主,夹杂兄妹、父(母)子(女)、朋友、祖孙、夫妻(妾)之情;所谓世故,就以阴谋和算计为主,这个,以后还会不可避免的说到,希望关注我的朋友要做好思想准备。我早就说过,一部《红楼梦》,可以说是在及其唯美欢快的文笔下,其实暗流汹涌,阴谋诡计不断,这也是其最终成为千古悲剧的原因,没有阴谋和算计,何来悲剧之说?请问。所以,说句不好听的话,外行看热闹,他们看到的只是《红楼梦》的一团和气,美丽舒展,却没有看到这美丽幻象下面的阴谋、算计和牺牲,而这,正应该是内行看到的门道。这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泪尽而亡的真正原因。一边是那样的美好,一边是可怕的阴谋,这两样东西,折磨了曹雪芹一生,才成就这样一部极其伟大的极其唯美的悲剧。

   好了,不说了。回到正题。

   我想,论述至此,可以说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王熙凤是怎么和邢夫人结怨的?邢夫人为什么那么恨王熙凤?

   原因如下:

   第一,荣国府是二房得势,大房失势。

   小说里很早就说了,贾代善贾母二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贾政深得父母喜爱,贾赦因为操守德行有问题,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赏识,虽然袭了官爵,但是,父母寄托希望的,其实是贾政。所以临终苦心经营,遗本奏上,为贾政谋得一条仕途之路。这个我之前说过的。而贾代善死后,贾母更是和二房一起生活,把大房干晾在一旁,让二房当家。这就是大房和二房,具体就是邢夫人和王夫人之间产生矛盾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王熙凤的婚姻是姑妈王夫人促成的,来到贾府,她必须有所选择。

   是跟着姑妈还是跟着婆婆?这相当难整啊。而王熙凤别无选择,只能跟着王夫人,不可能跟着邢夫人,因为王夫人上面,还有个贾母,当家的是王夫人。邢夫人再是傻子,时间长了也看得清的。第六十五回,借兴儿之口,曹雪芹道出了邢夫人对于王熙凤的不满:

     “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皆因他一时看的人都不及他,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没人敢拦他.又恨不得把银子钱省下来堆成山,好叫老太太,太太说他会过日子, 殊不知苦了下人, 他讨好儿.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 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 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 .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当然,这些都是大势所趋,由不得王熙凤选择,因为,王夫人这样做,把自己的侄女拿来当丈夫侄儿也就是荣国府长房长孙的媳妇,并且让他们跟着自己过,不跟着公公婆婆过,这本身就是对于大房势力的极度削弱。王夫人的计谋,是很厉害的。

   但是,这也还只是一方面,这可能只是大房二房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婆娘之间的争斗,贾赦和贾政大男人亲兄弟,不以为意的。但是,有一件事,很可能,王熙凤使得她的公公贾赦都也跟着邢夫人一起恨她了,这就了不得了,邢夫人更可以肆无忌惮了。那件事呢?

   第三,就是邢夫人帮着贾赦张罗娶鸳鸯为妾的事情。

   第四十六回:

   如今且说凤姐儿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 "叫你来不为别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 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 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 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 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 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 "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我劝了也未必依. 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 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作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也有叫你要去的理 ?自然是我说去.你倒说我不劝,你还不知道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

   贾赦讨小老婆的事情,王熙凤借贾母之口,其实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是轻蔑。但是,这已经招致了邢夫人的不满和训斥。所以,王熙凤不得不假意奉承,实际上呢,就是任由邢夫人自己去乱,自己并没有出力,而是躲避以自保。这事的结果,大家知道,不光是邢夫人,还有贾赦也算是羞愧难当,颜面扫地了。王熙凤的不出力,贾琏的抱怨,所谓:

   只见邢夫人也出来,贾琏道:"都是老爷闹的,如今都搬在我和太太身上."邢夫人道:"我把你没孝心雷打的下流种子!人家还替老子死呢,白说了几句,你就抱怨了.你还不好好的呢,这几日生气,仔细他捶你."

    都让贾赦和邢夫人夫妇事后琢磨这事时,把怨恨撒向贾琏王熙凤,尤其是王熙凤身上,贾琏毕竟是儿子呀,但是,王熙凤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没有在公公婆婆跟前孝敬、却帮着叔叔婶子干事,又是婶婶的侄女的媳妇,所以,贾赦邢夫人怨恨,没办法,只有撒到王熙凤身上了。

   所以,不管从荣国府的内部矛盾来看,还是从王熙凤特殊的身份来看,抑或是从王熙凤的站队来看,甚至是王熙凤对大房的鄙视等等,都使得邢夫人只可能把满腔怨恨发泄在王熙凤身上,而在鸳鸯事件之后,连贾赦也对王熙凤不满起来,这样邢夫人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恶整王熙凤了。

   至于,他们怎么整王熙凤的?不要以为绣春囊事件没得逞就罢休了。这个,我以后再说。

    这里,顺带说下第三回邢夫人为何要跟初进贾府才七岁的林黛玉过不去呀?虽然之前说过的,现在补充一下罢了。因为大房或者说邢夫人的这一切,其实是拜贾母所赐,贾母是有决定权的,如果贾母决定大房管事,邢夫人当家,王夫人也无话可说,这样贾琏王熙凤也不会跟着二房屁颠屁颠的了。所以,邢夫人敢怒不敢言,但对于贾母的不满是肯定有的。其时,贾母爱女贾敏刚刚去世,贾母悲痛啊,邢夫人暗中高兴啊,这死老婆子,也有你伤心的时候?好嘛,你宝贝外孙女来了,如果再出回丑,老太太岂不是更添堵?更伤心了?好呀,邢夫人要看到的,就是贾母不开心,难堪呀。所以,邢夫人顺势而为,不动声色的给林黛玉一小套儿,看看能不能再给贾母心头栽跟刺儿,成功与否,邢夫人都毫无损失,何乐而不为呢?林黛玉要不是进门就下决心提防,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没有这个警惕心或者智商,恐怕早就中招了。而且中招得无话可说,只能自吞苦果,怨不得任何人,大舅妈也就是留你吃了一顿饭呀,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邢夫人的可怕,正在于此!


804、邢夫人是怎样羞辱王熙凤的
 
  有朋友建议取消那些文章前面的感叹。也罢。我还是说我自己的吧。

   今天继续我的“跑题”思路,把整个前八十回甚至八十回以后邢夫人对于王熙凤的攻击都说清楚。

   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写王熙凤知道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先是用计谋赚得尤二姐进入荣国府,又设计让张华状告贾琏孝中偷娶,借机大闹宁国府,把个贾珍吓得躲了起来,把个尤氏贾蓉折磨得一塌糊涂。然后又首先征得贾母同意,带尤二姐拜见邢夫人和王夫人。

   我们说,这件事情,也就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情,至此,已经是尽人皆知了。

   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是这样的:

   那贾琏一日事毕回来, 先到了新房中,已竟悄悄的封锁,只有一个看房子的老头儿. 贾琏问他原故,老头子细说原委,贾琏只在镫中跌足.少不得来见贾赦与邢夫人, 将所完之事回明.贾赦十分欢喜,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 赏他为妾.贾琏叩头领去,喜之不尽.见了贾母和家中人,回来见凤姐,未免脸上有些愧色.谁知凤姐儿他反不似往日容颜,同尤二姐一同出迎,叙了寒温. 贾琏将秋桐之事说了,未免脸上有些得意之色,骄矜之容.凤姐听了,忙命两个媳妇坐车在那边接了来.心中一刺未除,又平空添了一刺,说不得且吞声忍气,将好颜面换出来遮掩. 一面又命摆酒接风,一面带了秋桐来见贾母与王夫人等.贾琏心中也暗暗的纳罕.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关口上,贾赦赏赐给贾琏一个妾,是不是有火上浇油,要王熙凤好看的意思?

   我觉得有。如果公公婆婆是支持媳妇的,断不会如此。

   其实关于这件事情,在很早以前,我就写过文章分析,以为,贾赦此举,就是在尤二姐的事情发生之后,趁火打劫,给王熙凤的一次重重的打击和羞辱。

   王熙凤把宁国府整个闹翻过来的事情,贾赦邢夫人会不知道?呵呵,贾府内部,各房眼线纵横交错,焉能不知?这足可以见出,贾赦这个老公公,不是希望贾琏王熙凤夫妻好好过日子,而是巴望着他们出事呀。

   当然,我知道,有人要说了,这是贾赦的罪孽,和邢夫人何干?

   呵呵呵。我就来说说和邢夫人何干吧。

   不错,赏赐贾琏妾的事情,是贾赦干的。但是,这个事情,当然只能是贾赦赏赐,因为秋桐这个丫鬟,其实早就被贾赦上过了,是贾赦的女人,邢夫人怎么敢赏赐呢?要赏赐只能是贾赦。此其一。

   其二,对于邢夫人来说,把秋桐这个狠货赏赐给贾琏,是有利的。一来少了个和自己添堵的人,二来给王熙凤多了个添堵的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事,是贾赦一人所为,还是邢夫人的进言造成?

   我们来看一个细节。秋桐到了贾琏房里后,和尤二姐闹,被贾琏稍微说了几句,秋桐立马就向邢夫人告状:

   可巧邢夫人过来请安, 秋桐便哭告邢夫人说:"二爷奶奶要撵我回去,我没了安身之处,太太好歹开恩." 邢夫人听说,慌的数落凤姐儿一阵,又骂贾琏:"不知好歹的种子,凭他怎不好,是你父亲给的.为个外头来的撵他,连老子都没了.你要撵他,你不如还你父亲去倒好."说着 , 赌气去了.秋桐更又得意,越性走到他窗户根底下大哭大骂起来.尤二姐听了,不免更添烦恼.

   这里面有需要注意的是:

   1.邢夫人来了,秋桐就敢于告状,而且是告贾琏和王熙凤的状。说明什么?说明秋桐很清楚邢夫人对于贾琏和王熙凤的态度,说明秋桐和邢夫人很铁呀,人家的儿子和正牌儿媳妇,一个做妾的,都敢告,不得了呀,说明秋桐真的和邢夫人是一伙的了,或者说,秋桐早被邢夫人收买了,成为邢夫人的人了,所以,才会如此气焰嚣张,告这种无理取闹的状。为什么?因为邢夫人本来应该和秋桐是不对劲的才正常。秋桐是给贾赦睡过的女人,邢夫人应该恨才是,结果不是,两个人很好,这就很反常了,很能说明问题了。

   2.邢夫人一听秋桐的告状,不但不训斥秋桐,反而骂贾琏数落王熙凤,并且把贾赦拉出来威胁贾琏和王熙凤,足见秋桐和邢夫人关系之铁,而且,在这一点上,很显然邢夫人和贾赦和秋桐,是同盟。

   他们要组建这个罕见的同盟干什么呢?

   就是要在绣春囊事件搞臭王熙凤不成之后,继续羞辱王熙凤。

   对于贾赦来说,秋桐不过是一个他玩厌了、不想玩了的丫鬟,赏给贾琏毫无损失,但是,这对于王熙凤就不一样了;对于邢夫人来说,秋桐不过是一个蛮横不长脑子的丫鬟,少一个在贾赦面前,她也清净些,但给了王熙凤就意义重大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怎么作为公公和婆婆的贾赦和邢夫人就如此处心积虑的要搞垮贾琏的家庭呢?

   我告诉大家吧。因为贾琏的婚姻,并不是贾赦和邢夫人做主的,而是王夫人牵线,贾母赞成了以后做成的,等于公公婆婆被晾在一边。

   这样也就算了,问题是贾琏娶了王熙凤之后,这个媳妇也根本没把公公婆婆放在眼里,也没在公公婆婆跟前孝顺,而是跟着叔叔婶婶跑腿,这样的公公婆婆也忒没脸面了。

   再加上,王熙凤平时只是一味的巴结,并且在贾赦想娶鸳鸯为妾的事情上,一开始就反对,后来也没出力,你以为,王熙凤借贾母之口说贾赦那些话,所谓“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 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 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 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 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 ”重也不重?邢夫人会不会回去讲给贾赦听?会的。

   所以,可以这么说,贾琏和王熙凤的婚姻,其实是在羞辱和打贾赦和邢夫人的脸,贾赦和邢夫人压根儿是不赞成不同意的,他们巴不得贾琏和王熙凤过不成,散了好,方出心中一口恶气!

   所以,依据前面的种种表现,贾赦对王熙凤的不满,邢夫人收买秋桐,秋桐也暗中喜欢贾琏并和贾琏勾搭,邢夫人对王熙凤的恨,等等等等,只有一种可能,是在邢夫人的揣掇下,贾赦把秋桐赏赐给贾琏的。

805、八十回后是谁挑唆支持贾琏休王熙凤的
 

   行文至此,我想,关于《红楼梦》的另一个悬念也渐渐的清晰起来了。那就是,八十回以后,贾琏欲休掉王熙凤,除了王熙凤害死尤二姐以及暗中唆使状告贾琏国孝(老太妃之死)家孝(贾敬之死)之中停妻再娶、甚至逼死鲍二家的、欲杀张华灭口、受贿弄权干扰守备之子和张金哥婚姻致出人命等东窗事发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新仇旧恨,邢夫人都算在王熙凤这个败家媳妇的身上,极力挑唆贾琏休妻,而当贾琏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在王夫人极力反对的时候,又是邢夫人站出来,支持贾琏,给贾琏壮胆的。其时,贾母已死,只有王夫人一个,虽然也恨铁不成钢,但为了王家的面子,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反对贾琏休妻的。

   当然,由于小说八十回后部分的散失,我们无从知晓具体的情形,但大致的过程,我以为是可以推演出来的。

   第一,八十回后,陆续的薛宝琴完婚,贾探春远嫁,贾迎春死,贾元春难产而死,贾母猝死,一系列大事接踵而至;

   第二,贾母一死,贾府顶梁柱尽失。其时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年岁已大,不宜再留,薛姨妈焦虑不已。王夫人再无顾虑阻拦,和贾政商议,贾府重孝,贾宝玉三年守制是无可厚非的,林家姑娘如此优秀,况体弱如斯,万万不可耽误,需要择个婆家,及早完婚方好。一来三年之后,林黛玉年龄耽搁不得,二来宝玉根本配不上黛玉,别糟蹋了姑妈家的孩子(这当然是王夫人托词)。从贾政那里,虽然也知道贾母曾经的意思,但是贾母猝死,一切皆无交代。而更重要的,是贾政也以为,以宝玉之才,难堪外甥女之佳婿,根本配不上林黛玉,于是同意了王夫人的意见;

   第三,正如当初兴儿告知尤二姐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阖府上下,谁人不知,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如今,王夫人调子一变,已无人敢为林黛玉做主了。一旦王夫人试探性的告诉林黛玉后,林黛玉在经受了贾母之死的剧痛之后,知道万事已经难以挽回,她和宝玉从此缘尽,于是,在又一个祭奠花神芒种之夜,林黛玉自缢于她曾经和宝玉共读西厢,共葬百花的桃花树下花塚之旁了;

   第四,林黛玉一死,都中轰动,贾宝玉悲痛欲绝,几欲寻死。而各种关于贾府的不利流言,早在贾元春死、贾母死后就广泛流传,而至此则蔚为大观。早已暗中搜集证据的忠顺亲王在得到贾雨村的反水以及搜集到种种不利于贾府的证据和证人之后,忠顺亲王趁机奏本弹劾贾府。皇帝震怒,但还不敢相信贾府如此胆大妄为,敢做下种种不伦不齿之事,命令暗中调查;

   第五,林黛玉死,贾府上下惊恐,为一扫这几年来贾府的晦气,王夫人提议贾宝玉和薛宝钗完婚,是那种冲喜的同房不圆房的婚姻,同时,薛蝌也与邢岫烟完婚;

   第六,贾宝玉和薛宝钗完婚不到一年,皇帝下令彻查的贾府事宜逐步真相渐出,非但忠顺亲王所言不虚,而且又增加看许多,比如王熙凤的事情,贾赦的事情以及贾琏的事情。于是,皇帝震怒,下令查抄贾府;

  第七,还是在贾府众人,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贾宝玉以及王熙凤下狱被铺的过程中,贾琏才知道了自己的妻子王熙凤做作的一切,包括向官府告自己重孝之中停妻再娶的罪名,贾琏忍无可忍,当场爆发,誓言休妻。于是,就在这家丑外扬,贾琏欲休妻的闹剧中,这些人被纷纷下狱;

  第八,眼看着丈夫下狱、儿子下狱的邢夫人,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她把所有一切的罪责,都归咎于王熙凤头上,在探望贾赦贾琏的过程中,挑唆和支持贾琏休妻,得到了贾赦和贾琏的同意。于是贾琏狱中写下休书,并托人带出给邢夫人和王夫人,要求休妻;

  第九,狱中的贾政和家中的王夫人坚决反对贾琏休妻,但邢夫人此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与王夫人翻脸,赞成贾琏休妻。就在邢夫人、王夫人为贾琏休妻一事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狱中的王熙凤也知道了此事,她悲苦绝望,知道此事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央人找到亲兄王仁和一直受自己恩惠的贾芹,要求他们把自己唯一放心不下的巧姐带回金陵王家,然后自己等待贾林的休书了;

  第十,大痛之下,王熙凤万念俱灰,贾琏休妻之事尚未议定,她却早已经在狱中受尽凌辱,血崩之症迸发,流血而死了。

   这就是八十回后,贾琏休妻的大致情形。唯一不能肯定的是,王熙凤事情东窗事发,是在抄家之前还是就在其中,或者,就在王熙凤东窗事发,邢夫人挑唆支持贾琏休妻,为此贾政王夫人和贾赦邢夫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贾府被抄的。绝望的王熙凤在狱中错误的委托王仁和贾芹安排好巧姐的后事,静静在狱中等到贾琏的休书,休书未到,血崩之症迸发,流血而死。

   这就是邢夫人给予王熙凤的最后一击,不错,她确实搞垮了儿子的家庭,但其实也搞垮了贾府。贾琏和王熙凤反目的过程,不禁令人唏嘘,夫妻一场,何至于斯?

 
806、贾宝玉林黛玉婚姻原想套用贾琏王熙凤模式的
 

   最近很忙,不知道还能不能按时更新。但我保证,只要有时间,一定更新。刚看了朋友们的回应,赞同的也好,不同声音也好,大家的讨论和回复,都体现了真正的红迷水准,优雅而不失风趣,还有一丝小小的叹息,呵呵。好啊,如果我的文章,能引起大家对《红楼梦》的兴趣,进而感觉到为他人着想的必要,那么,我也值了。谢谢大家。我会进一步改进我的文风,变得更雍容和大度。

   今天说的问题,就是这几天争论中写邢夫人对于林黛玉、王熙凤的一系列不易觉察的陷害中感悟到的,我可以告诉朋友们一个心得,《红楼梦》的问题,环环相扣,端的是欲说还休呀。

   我们先来检讨贾琏和王熙凤的婚事。

   事情的缘起得益于王熙凤在尤二姐面前的作秀。王熙凤为把尤二姐诓进荣国府,表面上让荣国府认可尤二姐,是这样做的:

   1.先带尤二姐去拜见贾母,取得贾母的同意;

   2.再请贾母派两个人带尤二姐去见邢夫人和王夫人,说是贾母已经同意;

   3.这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我们要注意一点,尤二姐和一般的妾还不同,她是贾琏在外面娶的。这一点和娇杏一样。

   好了,这个模式,让我进一步想到了,贾琏和王熙凤的婚姻,是如何成的?

   第一,贾琏既然娶的是王家的女儿,王夫人的长兄的女儿,那么,这姻缘,一定是王夫人牵的线了;

   第二,贾琏是跟着他叔叔贾政混的,没在父亲贾赦面前,很明显,娶个媳妇,也只能跟着叔叔婶婶混,这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贾赦可能不会在意,但我不相信一点反感没有。贾迎春的婚事,他尚且忙着操心,何况贾琏的?而邢夫人是很在意的,她和王夫人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嘴上不说,内心一定不太赞成;

   第三,因此,贾琏和王熙凤的婚事,其实是王夫人提出来,贾政赞成,贾母做的决定,贾赦邢夫人夫妇也只好同意了,是这么办成的。

   其实,关于这件事,有一个佐证,就是贾迎春的婚事,第七十九回:

   原来贾赦已将迎春许与孙家了. 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现袭指挥之职,此人名唤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弓马娴熟,应酬权变,年纪未满三十,且又家资饶富 , 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因未有室,贾赦见是世交之孙,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亦曾回明贾母.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 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 贾政又深恶孙家, 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 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

   这里面,贾母的态度以及贾赦的坚决,都大有文章。

   1.这个儿女婚事,贾母以及父母都有发言权的,所以贾赦必须禀告贾母;

    2.但这里面也大有玄妙,看谁先同意,如果贾母先同意的,贾赦作为儿子必不好反对,反之,作为儿子的贾赦先同意的,贾母也不好反驳,这涉及到母子的面子问题;

   3.正因为贾琏和王熙凤婚事,是王夫人牵线,贾母做主成的,所以,贾母后来感觉到了贾赦和邢夫人的不爽,所以,在贾迎春的问题,贾母觉得也该给儿子个面子,让他做回主,加之对贾迎春也不是太在意,所以没有加以阻拦;

   4.贾赦对兄弟贾政的态度更值得怀疑了。贾政为侄女的未来着想,几次劝阻大哥,可是大哥主意已定,根本听不进去,这个听不进去里面,是有点这回我女儿的事儿,你贾政夫妻两就别掺和了,我自会做主的意思,有点之前对于贾琏王熙凤婚事的不满,这次要自己说了算的意气用事的意思。

   这些疑点,林林总总,综合起来,当可以还原当年贾琏和王熙凤婚姻玉成的原貌。加之,其后,王熙凤为人,过于疏远贾赦和邢夫人公公婆婆了,更加加剧了贾赦和邢夫人的不满,所以,这也才客观上导致了贾赦邢夫人在贾迎春婚事上的一意孤行,即使贾母也觉得不好再加以阻拦,从而导致贾迎春羊入狼口。唉,大家族的微妙之处,退与进,进与退,其实是可以杀人的呀。

   这样一来,又牵扯出了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只要贾母在,是可以玉成的。为什么?

   第一,只要贾母拿定主意,贾政王夫人不可能不同意;

   第二,如果林黛玉父母健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是很好办的,只要林家提出,以贾政和林如海的关系,彼此仰慕而且很铁,会反对?贾母和贾敏的关系,更是极亲密的一对母女,会反对?更不会了。可惜,林黛玉父母双亡,这也就是,贾母早就在薛宝琴来了以后就进一步拉拢薛姨妈的意思,她拿摆平薛宝琴婚姻甚至薛蝌邢岫烟婚姻作为交换,就是要薛姨妈认林黛玉做干女儿,帮忙提一下,然后她拿个主意,贾政王夫人就无话可说了,这个我之前就分析过的。

   贾琏和王熙凤的婚姻,是姑妈牵线,贾母同意玉成的。在贾母的盘算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是姨妈牵线,贾母同意也就成了的。贾母原来,是要套用贾琏和王熙凤婚姻的模式来成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

   至于,贾母为何迟迟不定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这个之前我说过很多,现在梳理一下:

   1.贾宝玉年纪尚小,又有贾珠早婚短命的先例,贾母王夫人都不敢冒险了,一定要贾宝玉大些再议婚事;

   2.林黛玉年纪也小,而且体弱,贾母为林黛玉计,也觉得不可幼小成婚,加之,按照礼仪,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旦定亲,林黛玉就不能住在贾府了,就必须去父系亲戚家住,林家家族寥落五服之外距离遥远,难度太大,贾母也不放心;

   3.四十五回后,贾敬之死,老太妃之死,国孝家孝,不宜提及婚事;

   4.还有一点,贾母虽然决心玉成贾宝玉和林黛玉,但怎奈前车之鉴,为了贾琏和王熙凤婚事,已经闹得贾母和贾赦邢夫人母子婆媳之间有嫌隙了,贾母不希望操之过急,而希望慢慢图谋,贾政没问题,让王夫人慢慢接受,贾母是知道王夫人中意薛宝钗的,这样不至于把二儿媳也给得罪了。她的那些图谋,如何粉碎金玉良缘,如何让薛宝钗心甘情愿退出,如何让薛姨妈知难而退,如何让王夫人说不出反对的话来,我都分析过的,大家自己去看。

   只可惜,贾母人算不如天算,她算不到贾元春的难产而死,也没算到自己的身体,会禁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其实贾母年老体衰的证据,已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刘姥姥来,多玩了玩就着风了,贾敬之死,暮年之人,哀痛过度,一病不起,这些都是预兆,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她亲自带大的贾府的靠山贾元春呢?贾母就这样匆匆的去了,没来得及料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从而造成了千古悲剧。

 807、《红楼梦》里邢夫人为啥没能掌管荣国府

    随着关于邢夫人的研究不断深入,一个事实也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邢夫人作为长房长媳为啥没能掌管荣国府?

    首先,我以为,贾赦的媳妇其实是掌管过荣国府的,但,那个媳妇,不是邢夫人,而是贾琏的亲生母亲;

    其次,贾赦的妻子也就是贾琏的母亲过世了,一来贾赦不可能妻子一死立马娶媳妇,二来,其时王夫人已经嫁入荣国府,作为二房的媳妇,在贾赦妻子死后,顺理成章的掌管了荣国府,这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几年后,至少是一两年后,贾赦续弦,娶了邢夫人作为新一任正室妻子。但是其时,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1.邢夫人是续弦,地位和贾赦的结发糟糠之妻还是有区别的;

    2.其时王夫人已经掌管了荣国府一段时间了,也管得很好,没有理由让位;

    3.王夫人的娘家势大,不仅仅是四大家族之一,而且其兄王子腾官运亨通,节节高升,不可小觑。而邢夫人的娘家呢,双亲已经亡故,不过小康之家,和王家没法比,没人会为邢夫人去得罪王夫人;

    4.邢夫人不仅仅是续弦,而且没有子嗣,而王夫人呢,不仅育有二子一女一孙,而且其长女贾元春还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专管皇后礼仪,十分得宠,其后更被册封为皇妃;其子贾宝玉,衔美玉而生,深得贾母宠爱,视为命根,母以子贵,王夫人势大啊;

    5.和邢夫人相比,王夫人的为人处世要更为公允一些,也更会施舍恩惠笼络人心,更得贾母欢心和贾府上下的认可。

    这样一来,既有时间上的阴差阳错,更有个人实力的差距,再加上子女实力和娘家实力的悬殊,没有人会为邢夫人出头的,包括贾母,邢夫人当然不可能掌管荣国府了。

    但是,心思缜密的王夫人不是没看到这一点,于是,把长房长孙贾琏拉过来,让他协助管理荣国府,堵了长房的嘴,更把侄女许配给贾琏,长房长孙及其长孙媳都在管理荣国府,既拉拢了贾琏,又辖制住了贾琏,也进一步瓦解了长房,还让长房无话可说,让王夫人对于荣国府的实际控制变得越发的天衣无缝和牢不可破。

    王夫人,其实是弄权的高手!

 808、《红楼梦》里贾府里那些曾经的女性管理者
 

   顺带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吧。因为说到邢夫人的掌权问题,借机说说,小说里露面的,曾经的贾府的女性管理者吧。

   先说宁国府,宁国府很简单,因为贾敬的老婆早早的就死了,贾敬也没续弦,做道士去了。儿子贾珍当家,贾珍是独子,只有一个胞妹贾惜春,所以,没什么悬念,贾珍的老婆当家。但最开初当家的并不是尤氏,和邢夫人一样,尤氏也是续弦,贾珍原配夫人生的贾蓉,所以宁国府原本当家的是贾珍的原配,贾蓉的亲生母亲。贾蓉母亲死后,贾珍续弦的尤氏,也好,虽然是续弦,没人跟她争,所以,尤氏稳稳的当了宁国府的内当家的。协助尤氏管家的,是贾蓉的美丽的妻子秦可卿,秦可卿死后,是贾蓉续弦的妻子。

   顺带说一句,尤氏的情况,也会刺激邢夫人不忿,因为同样是续弦,她还是荣国府的长房,差距也忒大了点儿。

   最复杂的,重点要说的,是荣国府的情况。

   很显然,贾母是荣国府第二代的当家媳妇。当婆婆后,当家媳妇的位置让给贾赦的原配妻子也就是贾琏的生母。贾琏的生母去世后,王夫人开始当家,当时一度帮助王夫人管家的,是李纨,贾珠的媳妇。后来贾珠死了,李纨只能退守,专心教养贾兰了。贾赦续弦邢夫人,以及贾琏娶王熙凤,李纨退守,应该就在前后脚一两年发生,贾赦续弦妻子邢夫人虎视眈眈,这是王夫人促成贾琏和王熙凤结合的重要原因,一是巩固自己的掌权地位,二是让王熙凤取代李纨协助自己管理荣国府,可以有个得力的帮手,三是让邢夫人无话可说。

   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贾珠没说,但王夫人的长女贾元春和次子贾宝玉,都是贾母一手带大的,这很有点像现在咱们的父母帮着带孩子,这在古代是很特殊的。这里,贾元春和贾宝玉可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没有贾母全心支持王夫人管理好荣国府,不分心的意思?我觉得有。

   至于未来的当家人,贾母相中的就是王熙凤,她是不会让林黛玉去干这份苦差事的。而王夫人相中的,则是薛宝钗。从兴儿给尤二姐介绍的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平息大房邢夫人的不满,一旦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合,慢慢的,薛宝钗是要取代王熙凤的,王熙凤还得回去孝敬她的公公婆婆。

    所以啊,我们可以看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其实也包括王熙凤对贾母和对王夫人的)。既有难得的婆媳知心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知心的一面是,在两个儿子媳妇之间,贾母更倾心于王夫人。但是贾母也不愿意看到王夫人一股独大,如果贾宝玉的媳妇,再是薛宝钗,再是所谓的王家人或者说薛家人,那整个荣国府,就基本被王家出来的女人架空了。贾母也有自己的骨血,也有自己的算盘,她的宝贝女儿贾敏呢?贾敏的女儿在贾府是什么位置?在贾母看来,她的女儿的女儿的地位,肯定是要高于王家的女儿的地位的。而王夫人并不这么看,她觉得这个家终究是她的,儿子的婚事她肯定要说了算,这是贾母和王夫人的最大的矛盾。为此,这婆媳俩,明争暗斗了一辈子,直到死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来。

   正所谓,女人心海底针。贾母其实可以硬来,但她偏不硬来,因为她觉得硬来,自己的面子,女儿的面子,女儿的女儿的面子何在?她就是要千方百计让王夫人臣服,让其他人放弃,心悦诚服的接受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现实。本来她是成功的,她的一系列为此设计的计谋,我都分析过。可惜,天命难测,变故来得太突然了,贾母功败垂成。当然,其实王夫人,输得更惨。


809、《红楼梦》里邢夫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我忽然发现,如果我陷入争论,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纠缠,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答不应不理。

   好了,说正题吧。检讨邢夫人至此,我觉得可以系统的来说说这个人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我第一篇写邢夫人的文章,重点讨论了邢夫人的“尴尬人”角色,也许还不全面,所以误导了很多人,加之小说里有些描写,是曹雪芹一贯的方法,障眼法。比如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有几句说邢夫人的话,就很能迷惑人:

   “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 , 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 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就大有文章。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会不一样。

   首先,我想问,邢夫人很愚蠢吗?

   很显然,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她认为邢夫人是很愚蠢的。这不错。但是,站在邢夫人角度呢?邢夫人愚蠢吗?大家可以想想,一个续弦妻子,没有子女,得不到贾母的欢心,又遭受王夫人和王熙凤的排挤,她要在贾府立足,唯一的救命稻草是谁?是她老公贾赦呀,是荣国府的长子呀,再怎么说,贾赦的这个地位是不会变的。因此,邢夫人认定,任你们任何人不喜欢我排挤我,但是,有一条,只要贾赦喜欢我重视我,我邢夫人就可以在贾府立足,其奈我何?站在邢夫人的角度想想,这样的决策愚蠢吗?

  不愚蠢。相反,还很有智慧。

   其次,我想问,邢夫人所谓“尴尬人”的含义,是站在那个角度得出的?

   很显然,这个尴尬人的说法,是站在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的角度得出的。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果呢?很简单,因为贾赦的所作所为,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是看不惯的,而邢夫人是贾赦的坚定追随者,当然不入贾母她们的法眼了,所以,邢夫人得了个尴尬人的绰号。其它说邢夫人克扣刻薄呀,是次要的,这才是关键原因。

   第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实邢夫人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智商很低的人。相反,她是一个能够抓住主要矛盾的人。包括冒险为贾赦讨要鸳鸯为贾赦妾的事情,邢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成功了,在贾母贾赦和众人眼里都有面子,失败了,即便不讨贾母欢心,又何妨呢?本来贾母就不喜欢她,再厌恶一点也无妨,但是,老公贾赦那里,就会更加的倚重和相信我了。我相信,这就是邢夫人的盘算。这样的盘算,其实很高的。事实也证明,这件事后,贾赦虽然失败了,受到了羞辱,但对于邢夫人是更为相信了,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了。邢夫人的目的达到了,她的地位更加稳固了。这也是她后来能够得到贾赦的支持迫害王熙凤的主要原因呀。这样的女人蠢吗?

   第四,加之,她之前对于林黛玉耍的苦留吃饭的一个小心眼,以及,她对王熙凤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和羞辱,到最后支持和怂恿贾琏休妻,都展示了她的步步为营的计谋能力。这样的女人,可不是愚蠢的。

  第五,还有,邢夫人对财货的贪婪。为什么?因为她无儿无女,贾府对她又不是很待见,将来靠什么过活?不存留点家底,怎么办?贾府有这样心思又不止邢夫人一个,王熙凤、李纨,那个没这样做?不过是邢夫人做得更直白一点罢了。

   我这样说邢夫人,并不是我认同邢夫人。而是说我们看待一个人,分析一个人,要站在各方面的角度,综合考量,才能全面的还原一个人,不能被曹雪芹的障眼法给迷惑住了。说白了,邢夫人还是一个在贾府苦苦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的女人,本质上和王夫人、王熙凤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呀。

   从我的角度,我当然不认同邢夫人为人和做法,因为她追随贾赦的所作所为,害了贾府。但我以为,并不能就此认定邢夫人就是个傻瓜呀,这也太概念化了。

   邢夫人者,刑夫人也。这代表着一种冷酷和杀伐的毁灭力量。关于这个,我明天再说,因为关于贾府那些女人的姓名,是很有意思的,很值得探讨一番,不过,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今天,只要说明白了,邢夫人并不愚蠢相反智商很高就大功告成了。
 
 810、《红楼梦》里那些王的女人
 

   这个可不是标题党。记得我以前一篇文章就曾经说过,王夫人命令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查抄大观园,其实隐喻了查抄贾府,是皇帝命令北海静王和忠顺亲王去办的。论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说到了曹雪芹为啥会让贾政的妻子姓王,四大家族中有一个王家,这个是含义很深的。

   所谓王夫人,简单的拆字法,就是王的夫人,代表了一种权力和地位。对照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其实是很贴切的。

   当然,属于王的女人,在《红楼梦》里可不止一位。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的,也是一位王的女人。她的丈夫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是荣国府的当家人,贾母的地位,对于荣国府来说,当然是王的女人。但是,一个老太君的称谓,其实告诉我们,贾母已经退居二线了,成了太上皇了。

   真正的王的女人,是王夫人。而王夫人,又派生出来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王的女人。

   首先,第一个,贾元春,她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皇妃,这个人的权势和地位,支撑着末世的贾府再一次达到俗世的辉煌;

   第二个,薛姨妈,大家想到没有,其实薛姨妈也是王夫人,名符其实的另一个王夫人,只是为了和王夫人区别,才叫的薛姨妈,她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的掌权者,也是王家的女儿;

    第三个,王熙凤,这是另一个血脉之源来自王家的王的女人,被王夫人选中,成为权势仅次于王夫人的荣国府的当权者,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王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和王熙凤,其实都是王夫人;

   第四个,薛宝钗,很显然,在两个王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关于薛宝钗未来的规划中,她是未来的王夫人,她虽然不姓王了,但她的母亲是真正的王家人。

   这样一来,我们就要注意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其实为王家控制的就有三家,贾家、王家和薛家,王家势大,不愧是王之家呀,加之已经成为皇妃的贾元春和王家的亲缘关系,以及兵权在握的王子腾的步步高升,王家的如日中天,有没有一种王(皇)权的势力步步紧逼、逐渐蔓延的过程和感觉?

   事实就是,不仅仅四大家族几乎为王家所控制,而且王家的权势逐步向贾府集中(贾府王家女人不断增多,薛家向贾府的靠拢,以及贾府和王家的亲密),甚至导致了贾母的娘家史家的淡出(我们看到小说中史家其实和贾府很淡的,都是贾母主动去接史湘云的)。

   这既是整部小说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势力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示,也是整部小说中蔓延的一种王权压迫贾府的隐喻!

   这样一来,最早的王的女人,贾母,史太君,不就被实实在在的架空了吗?

   其实,我早就说过,这就是贾母下定决心,贾宝玉的媳妇,不能再是王家女的主要原因。这个原因,使得贾母一度中意史湘云,后来由于女儿贾敏的情况,又让贾母最终相中了林黛玉,很显然,在贾母和荣国府的设计中,荣国府未来地位最高的男性,应该是贾宝玉,所以,贾宝玉的妻子,不能再是王家人,而必须是贾母那一派血脉的人了,那是隔代的新的王的女人,但是不再姓王,姓林。

   这些观念,在我们现在看来,也许很可笑。但是,在那个时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宗亲社会,可不是小事,是大事,上至皇帝贵胄,下至富豪官僚,以及百姓,皆不能例外也。

   而由此,王熙凤对贾母对王夫人对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微妙态度也就出来了。如果王熙凤的地位,终将被薛宝钗取代的话,以王熙凤要强好胜的性格,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她虽然是王家人,是王夫人的人,但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她是顺着王夫人的不敢反驳贾母的势头去真心的支持贾母帮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这是必然的,这符合王熙凤这个王的女人的长远利益。因为如果贾宝玉的妻子是薛宝钗,王熙凤就得让位,这对于荣国府的长房长孙媳妇来说,这简直就是侮辱。而如果贾宝玉的妻子是林黛玉的话,林黛玉也许是未来荣国府地位最高的媳妇,但就像贾母之于王夫人一样,那个地位是空的,没有实权,实权还是为王熙凤把持,杀伐决断还是她王熙凤的,这才是王熙凤要要的。

   这就是关于贾府的王的女人们的小心思小算计和大交锋!

   当然,小说里还有很多王的女人,如老太妃、南安太妃、北海静王妃等等,但那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王的女人了。贾探春应该是另一类王妃,她是贾政的庶女,并非王夫人亲生,也算是个名义上的女儿,因为沾了皇妃姐姐贾元春的光,先差点被贾母和南安太妃相中成为南安郡王妃,后被皇帝选中去番邦和亲,这样的王妃,有被王(皇权对应于王权)流放贬责的意思。这和贾探春先是仗义为贾母错怪王夫人申辩、后在查抄大观园掌击王善保家的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二王(贾母和王夫人)相争,作为平衡,贾探春被以荣耀的方式流放的结果合情合理。这个,我已经说过了。大家自己去看。

   荣国府长房媳妇邢夫人,顾名思义,刑夫人,这是一种冷酷无情和杀厉之气的力量的代表。邢夫人也是王的女人呀,比王夫人还要名正言顺,可是,这是一个被罢黜的王的女人,因此她有的只是不满、怨恨和报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母送给林黛玉一道菜,食材普通却意义非凡,可惜黛玉短命不能改
《红楼梦》中“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好戏,最后无果而终
贾母给王熙凤过生日,寥寥数语,写出谁才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人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后,邢夫人是什么表现?
林黛玉靠什么能在贾府安身立足?绝不仅仅是因为贾母疼爱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37:第三回精读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