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凤江针灸美容讲义
天津河西太湖联合门诊针灸科主任,胡光入室弟子
序  页
前言……………………………………………………01              针法讲解……………………………………………………02
穴位讲解……………………………………………………03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04
脏腑之间的关系……………………………………………05
临床案例……………………………………………………06
 
前    言
    经典医案是吾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
    吾师胡光,字德润,祖籍山东庆去,1948年6月29日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少年丧父,12岁担负起家庭重担,先后拜李月楼、张鸿儒、王曾岳、韩汝训等名中医为师,学习中医方脉及针灸。先生博学多才,集百家之长,临证四十余年,运用十四经的特定穴、有效经验穴及部分各家独门奇穴,针灸治疗病人达80余万人次,中医方脉治疗内、外、妇、儿各科达10余万人次。自87年以来,每年以人大政协工作组名义向贫困下岗职工发放免费扶贫针灸卡16万元,以解贫困患者燃眉之急。由于取穴少,见效快,疗效神奇,因此患者源源不断,并吸引诸多国内外临床医生上门求学,并网上寻求治疗医术。先生临证数十载潜心研究中医方脉、针灸及活血化瘀之法,形成一套独特的针灸治疗体系,将中医针灸学发扬光大。为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先生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及疑难病会诊,并在国内各地高等学府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先生历任厂医务室主任,公司专职及局专职医务负责人等职,曾先后在中山医院、天福慈济医院,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大二部门诊出任专家门诊,现任河西医院针灸科主任。
一九九八年八月,本人经友人介绍,拜湖光先生为师,成为先生又一入室弟子,承蒙恩师厚爱,大师兄张林杰抬爱,;言传身教,将毕生所学悉心传授,结合个人临床实践,思考感悟,本人对先生的治学方略及医案的精髓有了较深的认识,真可谓“使能知地下有雷声,方悟得春光弥宇宙”。
二、针法特色
针法内容有四:1、倒马针法;2、动气针法;3、牵引针法;4、不定穴针法;另有左右、上下传针法(类似平衡针法),最为精妙处,为刺血疗法,泻络远针,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沉疴。总之,本针法极少在患侧取穴,但能最大限度、最快速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病、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一)倒马针法
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本讲义奇穴有很多本身既是组穴,需要倒马应用。如驷马上穴、中穴、下穴倒马针,正筋、正宗倒马针。十四经穴亦可运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倒马针法的应用乃是本针法的独创,临床疗效非凡。
(二)动气针法
在某个特定穴道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达到疏导与平衡作用于,……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好,即可出针;若病程较久,则宜留针。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病人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如果病在胸腹或在脏腑,或属气郁、神志病变,则可同时配合按摩胸腹,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未能,即动引其气之义。
(三)牵引针法
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于患处远端取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针,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再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奇效。
 
 
 
 
 
 
 
 
 
 
 
 
 
 
 
 
 
 
 

穴位讲解

(一)镇逆组穴:
此组穴是由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镇静穴组成。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
         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
         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
(二)同步组穴:
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
         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皇、下三皇)
         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少泽放血)
         5.癫痫(临症加减)
(三)新老十针
     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   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
2.   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
3.   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
4.   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
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
             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
(四)华佗夹脊
     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1.   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
2.   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
3.   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
4.   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
5.   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
6.   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
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五)三间穴、液门穴
     治疗头痛、偏头痛(左右手交替取穴)
(六)正脊穴
     肩骨需穴与曲池穴连线四分法入   骨后缘贴骨刺
     治验应用:
1.   适用于一切类型颈椎病,肱穴为正脊、灵骨、大白、肾关(或下三皇)
2.   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肺癌
(七)大间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向大指外开三分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睾丸坠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向大指三分是穴
(八)小间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高二分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肠炎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上二分是穴
(九)浮间穴
    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二分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处是穴
(十)外间穴
    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是穴
(十一)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计有二穴点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正中央二分线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十二)还巢穴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十三)眼黄穴
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
主治:眼发黄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
(十四)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共二穴
(十五)二角明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二穴
(十六)心膝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中央点,共二穴
(十七)妇科穴
     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痛、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
(十八)制污穴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十九)五虎穴
     部位:在大指掌面上第一节之桡侧
     主治:全身骨痛
     取穴:当大指掌面上第一节之外侧,每二分一穴,共五穴
(二十)小节穴
     部位:手大指本节掌骨赤白肉际上
     主治:踝扭伤、踝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痛、通风、下肢痛
     取穴:当手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是穴
(二十一) 重子穴
     部位: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和食指掌骨之间
     主治:背痛、肺炎(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儿最有效)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和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一寸处是穴
(二十二)重仙穴
     部位:在大指骨和食指骨夹缝间,距虎口二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
     取穴:当大指骨和食指骨之间,距虎口二寸处是穴
(二十三)灵骨穴
     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见,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耳鸣、耳聋、偏头痛、痛经、肠痛、头昏脑胀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
(二十四)中白穴(又名鬼门穴)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五分
     主治:肾脏病之腰痛、腰酸、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
     取穴:拳手取穴,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五分是穴
(二十五)下白穴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一寸五分
     主治:牙齿酸、肝酸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
     取穴:拳手取穴,当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一寸五(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
(二十六)其门穴
     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二寸处
     主治: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
     取穴:当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二寸处是穴
(二十七)其角穴
   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四寸处
   主治:同其门穴
  取穴:其门后二寸处 
(二十八)其正穴
部位: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六寸处
主治:同其门穴
取穴:其角后二寸处
(二十九)心门穴
  部位: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去肘一寸五分陷中
  主治:心脏炎、心跳、胸闷、呕吐、干霍乱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肉侧陷处,距肘尖一寸五分是穴
(三十)肩中穴
  部位:当后臂  骨之内侧,去肩骨缝二寸五分
  主治:膝盖痛(特效)、皮肤病、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
鼻出血、肩痛
     取穴:手臂下垂,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是穴
(三十一)云白穴
     部位:在肩尖前约二寸,背面穴向胸方向斜下开二寸
     主治:阴道炎、阴道痒、阴道痛、赤白带下、小儿麻痹
     取穴:垂手取穴,当肩关节前方,肩骨缝去尖约二寸许处是穴,即背面穴
向胸方向下开二寸
(三十二)李白穴
     部位:在云白穴稍向外斜下二寸
     主治:狐臭、脚痛、小腿痛、小儿麻痹
     取穴:在臂外侧,在云白穴稍向外斜下二寸是穴
(三十三)门金穴
     部位:在第二   骨与第三 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
     主治:肠炎、胃炎、腹胀腹痛、盲肠炎
     取穴:当第二   骨与第三 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与火主穴并列
(三十四)水曲穴
     部位:在六完穴后一寸处
     主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子宫疾病
     取穴:当第四趾骨与第五趾骨之间,距六完穴后一寸处是穴
(三十五)正筋穴
     部位:在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脊椎痛、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取穴:当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是穴
(三十六)正宗穴
     部位:在正筋穴上二寸处
     主治:同正筋穴
     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筋穴二寸处是穴
(三十七)一重穴
部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取穴:当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处是穴
(三十八)二重穴
部位:在一重穴上二寸
主治:同一重穴
取穴:当一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三十九)三重穴
部位:在二重穴直上二寸
主治:同二重穴
取穴:当二重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三十八)天皇副穴(肾关)
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取穴: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
(三十九)地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七寸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肌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尖上三寸处是穴
(四十)人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
     主治: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出血、肾脏炎、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尖上三寸处是穴
(四十一)外三关穴
     部位: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主治:扁桃腺炎、喉炎、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
     取穴:当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连线之中点一穴,中点与该高骨之中点又一穴,中点与外踝之中点又一穴
(四十二)明黄穴
     部位: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
     主治:肝硬化、肝炎、骨骼胀大、脊椎骨膜炎、疲劳、腰酸、眼昏、眼痛、肝痛、消化不良、白血球症(特效)
     取穴:当大腿内侧之中央点是穴
(四十三)天黄穴
      部位:在明黄穴上三寸
      主治:同明黄穴
      取穴:当明黄穴直上三寸处是穴
(四十四)其黄穴
      部位:在明黄穴直下三寸
      主治:黄疸病及明黄穴主治各症
      取穴:当明黄穴直下三寸处是穴
(四十五)驷马中穴
   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
  主治: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乳房疼痛(特效)、半身不遂、牛皮癣、皮肤病、下肢扭伤
  取穴:直立,两手下垂,当中指尖所至之处向前横开三寸处是穴
(四十六)驷马上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主治:同驷马中穴
   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四十七)驷马下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
   主治:同驷马中穴
   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四十八)水通穴
   部位:在嘴角之下四分
  主治:风湿病、肾虚引起的疲劳、头昏、眼花、肾虚、肾亏腰痛、闪腰岔气
   取穴:当嘴角直下四分处是穴
(四十九)水金穴
   部位:在水通穴向里横开五分
  主治:风湿病、肾虚引起的疲劳、头昏、眼花、肾亏腰痛、闪腰岔气
   取穴:从水通穴向里横开五分处是穴
(五十)玉火穴
   部位:眼中央直下之颧骨下陷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四肢痛、膝盖痛、颧骨痛、腮骨痛
   取穴:当眼中央正下方之颧骨直下凹陷处是穴
(五十一)鼻翼穴
   部位:在鼻翼上端之沟陷中
      主治:眉棱骨痛、头昏眼花、肾亏之各种神经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
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紧、偏头痛、喉痛
   取穴:当鼻翼中央上端之沟陷处取穴
(五十二)鼻炎穴
   位置:此穴位与颧骨下缘的中点
   取穴:交叉取穴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酸麻胀为主
   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神经,抗过敏。
  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临床还可用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眼角下一
条线,迎香向外一条线,两线交叉点,下针向迎香方向刺
(五十三)痤疮穴
   位置:此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取穴: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局部肌肉血管末梢神经为主
  针刺方法:点刺放血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三
至五滴血用消毒棉球压迫即可
   针刺方法:
一/中心点刺法:即在相对的中心点进行快速针刺,或用拇指、食指将局部肌肉捏起再点刺放血;
二/一线三点点刺法:即在中心点左右两侧一厘米各点刺一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微痛为主
      功能:调和阴阳,清热解毒,消炎,抑菌,退热,增加机体代谢和机体
免疫功能。
      主治:痤疮穴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面部 肿,面部色素沉着,
毛囊炎,湿疹,寻麻疹,急性结膜炎,口腔炎,副鼻窦炎,扁桃
体炎,急性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
(五十六)颈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
凹陷中(液门)。
      取穴:交叉取穴
      功能:疏筋活血,清利咽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神经。
      主治:颈部软组织损伤,落枕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颈性头痛,
颈性眩晕。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
经痛,肩周炎,足底痛
      临床应用:用一手抓住病人的四个手指,这样刚好病人半握拳,然后用三寸针向阳谷方向一直刺进,然后提出,不出皮,再向旁两方向刺入提插,如再没针感再回第一个点进行捻针,它和肩痛穴配合用,先针肩痛穴,平衡针的规矩是从下向上。
(五十七)妇科一穴
      位置:在胸骨柄正中线二分之一处,相当于第四肋间隙。
      取穴: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神经间皮支的内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待针体进入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
不捻针
   针感:以局部酸麻胀为主并向腹部或下腹部放射。
  功能:止痛,退热,抑菌,消炎,温中散寒,活血化淤。
  主治: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临床还可用于治
疗盆腔炎,阴道炎,附件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泌尿系感染。
  临床运用:本穴在临床中应用较少,重要取穴不方便,可用胃痛穴代之。
(五十八)胃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有寸半处。
   取穴:男左女右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痛为主
  功能:健脾养胃,调节肠胃,平衡心理,活血化淤,疏肝理气,消炎止
痛,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
  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临
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
糖尿病,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疾病的辅助穴和保健穴,在进针位置
上针尖向对侧方向平刺,进针深度二寸左右,男患者由左向右进
针,女患者由右向左进针。
  临床运用:胃痛穴治肚脐以上所有疾病,晕车时针胃痛穴特好;痛经时
用胃痛穴配过敏穴,腹痛穴,肾病穴,这四个穴治痛经每次来时
针三天(次),针三个三次一共三个月九次就能根治。
(五十九)膝痛穴
  位置:手心向下,上臂伸直,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的中点(曲池向上一
点凹陷处)。
   取穴:交叉取穴。
   针感:以局限性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或想腕关节放射
  主治: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髌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还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急性寻麻疹,牛皮
癣,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网球肘。
(六十)胸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三分之
一处
  取穴:交叉取穴,右侧胸病取左侧穴位,左侧病边取右侧穴位。
  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要求即可出针,对重
症病人可实施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调节内脏,调节心律,调节血糖,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
  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胸膜炎,心
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不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甚病综合症,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带状疱疹,急性胃炎,带状疱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慢性胃炎,膈肌痉挛。
  临床运用:胸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
部疾患为主,特别用于胸部急症、痛症效果尤佳,亦可作为
临床急救穴位之一。采用三寸毫针,针尖向上呈四十五度斜
下直刺,进针深度为二寸左右;出现前后胸腰背疾患也可配
胸痛穴。
(六十一)牙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
   取穴:交叉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后,病人疼痛没有
缓解可上下提插三次即可出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痛为主。
   功能:通牙关,开窍祛风,止痛抑菌消炎。
  主治:有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等引起的
各种牙痛。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性失语,流蜒。
  临床运用:此穴是临床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不分上下牙,各种原应引
起的牙痛均可。取穴方法是以门牙为界,分为左右两侧,对过敏性牙痛在治疗该病的同时,还必须配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穴位从全身进行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此穴临床还称为失语穴,用于中枢性失语;牙痛穴也可治疗失眠症。我遇牙痛患者用同侧颈痛穴留针二十分钟效果特别好,就用一穴。
(六十二)咽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取穴:交叉取穴,慢性咽炎左右交替取穴,轻者男左女右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产生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针体刺入一定要求深度时即可将针体退出。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痛为主或向食指中指放射。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主治: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扁桃腺炎。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滞产,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上呼吸道感染,牙痛,面神经麻痹。
   临床运用:咽痛穴其实就是合谷穴向后溪方向刺。
 (六十三)腰痛穴
  位置: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将前额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交叉即为此
穴(印堂上一寸)。
   取穴:交叉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如病人
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一到二小时,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
出现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
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应的各种腰痛。特别对腰部软组
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运用:因炎症引发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合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
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为理想(平衡穴一般都在三秒钟见效)。
如左侧腰痛进针后针尖向右侧攒竹方向刺,不要提插。腰痛穴向
上星穴方向刺治腰椎以上(胸椎)的病变。
(六十四)痔疮穴
  位置:此穴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桡骨之间,前臂背侧腕光节至肘关节连线
的上三分之一处。
   取穴:男左女右取穴或左右交叉取穴。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针感要求后即可出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嗜睡,中风失语,
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胸部软组织损伤,暴震性耳聋。
  临床运用:腕关节到肘关节分三份两点,外关面上一寸为一点是胸痛穴,
另一是痔疮穴,在它们对面是降糖穴和肺病穴。
 
中医对美容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脏腑组织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他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面部仅是身体的一部分,而皮肤也仅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它的荣衰与各个脏腑、各条经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只有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青春常驻。如果任何一个脏腑或经脉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气血不足或失调,必然要反映到面部,引起面色晦暗、苍白或发黄,或皱纹满布,皮肤弹性减弱。试想,;一个脾胃虚弱得贫血患者,即使浓妆艳抹,也掩饰不了营养不良的病态。相反,一个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的人,必然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青春常驻。
由此看来,欲使青春常驻,容颜不衰,必先强身健体以固本,打好美容的身体基础。针灸之所以对美容有效,全在于其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使人体达到持久、稳定的阴阳平衡,通过改善人体的内在因素,从而美化容貌,常葆青春,这是一条科学的途径。
一、五脏与美容
   五脏,即心、肝、脾、肾、肺,他们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中医认为,面部皮肤是内脏的一面镜子,它能反映五脏气血的盛衰和功能的正常与否,也就是说,五脏气血的盛衰,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颜面的荣枯,而五脏与面容的关系主要通过经脉、络脉、阳气、阴血和津液等的联系体现出来。五脏通过经络,将阳气、阴血、津液运送和散布于面,滋补润养皮肤,抗御外邪的侵袭,从而使面部荣润,容貌不枯。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开始由盛转衰,所以腠理疏松,颜面渐枯,须发渐白。中医还将面部不同的部位和颜色分属五脏,即左颊属肝,右颊属肺,头额属心,下颌属肾,鼻属脾;心色赤,肺色白,肝色青,脾色黄,肾色黑等。下面具体谈谈五脏与美容的关系。
1、  心与美容
心主血脉,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心能推动血液运行,滋养面部肌肤,使面部红润光泽,所以,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反映面部色泽的变化。
由于面部的血脉分别较为丰富,所以,心脏的功能是否正常,与面部容颜的荣润关系极为密切。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皮肤因血液的滋养而红润,富有光泽。如果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部血供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则面色晄白,暗淡无华;气血瘀滞,血脉受阻,则面色青紫晦暗;若心血失之过多,则面白如纸。
2、  肺与美容
肺的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通调水道。肺与面部的关系在于肺的主气和宣发卫气功能,将津液输布全身(包括面部),以温润肌腠皮肤。津液由肺宣发布散于全身,具有滋润皮肤毛发、滑利关节、润养孔窍(眼、耳、鼻)等、充养骨髓和脑髓的作用。若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可宣发津液与皮肤,使皮肤柔润光泽;相反,若肺的宣发功能失调,不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皮毛,可使皮毛憔悴枯槁。
3、  脾与美容
脾的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降浊,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脾与美容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皮肤。中医认为脾的运化功能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运化水谷:脾能将水谷消化吸收,变化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滋养皮肤的必需物质—气血,只有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源源不断地化生为气血,生命才得以维持,肌肉皮毛才得以滋养,人才能精神抖擞,荣光焕发。反之,脾运障碍,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润于颜面,则出现精神萎糜,面色萎黄,或色如尘垢,枯暗不华,毛发稀疏,肌肤干燥,形体消瘦等病症。
(2)      运化水液:脾能运化水湿,即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将水液也输布到全身脏腑各组织器官。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水湿停于体内,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则可导致水肿、肥胖;水湿停聚,久则化热,湿热邪气冲于面,则可导致痤疮、酒渣鼻等面部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面部美容。另外,由于脾主运化,将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使肌肉发达丰满。所以,如果脾运化失常,肌肉缺乏水谷精微的营养,则会出现肌肉瘦削、萎缩,从而使面部松弛,过早出现皱纹,影响美容。
西医学认为,返患有消化系统病的人,因为肠胃功能不好,维生素和蛋白质吸收障碍,无法保持肌肤的润滑,故其面色晦暗,皮肤粗糙。
此外,口唇也为脾所主,若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唇的形态丰满,色泽红润。若脾气虚而不健运,日久则气虚血少,唇失充养,则形态瘦薄,其色亦淡。
4、  肝与美容
肝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主疏泄,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与美容的关系主要在于肝有疏泄藏血的功能。
中医认为,肝脏功能正常,则面部血液供养丰富而面色红润,如果肝藏血不足,则面部皮肤缺少血液的滋养而表现出面色不华。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血液淤滞于面,则出现面青黑或黄褐斑,从而影响美容。
5、  肾与美容
肾的功能表现在:主藏精,主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与美容的关系集中表现在肾主藏精化气而滋养面部肌肤上。人的发育与衰老关键在于肾气的盛衰。中医学认为,肾气不足,肾之本色上泛于面,会导致面生黄褐斑;若肾精早亏,肾气先损,必定要影响五脏化生气血的功能,出现面色黧黑、未老先衰的症状。
 二、针灸美容的特点
1、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针灸美容一般不需要更多的器械设备和美容设施,既适合于公共美容场所,如医院、美容院,也适合在家中自行操作,只要掌握要领,其方法并不难,随时可行,节约时间。
2、  疗效确切,作用持久
针灸美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注重整体调节,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整体美容是针灸美容方法的指导思想,也是针灸美容的一大特色。
3、  适应广泛,无副作用
针灸美容可使面部皮肤红润白嫩,又能减少皱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病防病,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体弱之人使用。而且,针灸美容只是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治疗,这些外用的物理方法对人体皮肤无害,更没有毒副作用,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效果稳定持久,用途广泛的特点。
  三、针灸美容的原则
1、  局部治疗,整体调节
2、  补虚泻实,平衡阴阳
3、  清热温寒,注重表里
标本兼治,分辨缓急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气为血之帅.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才能维持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进行.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发肃降,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的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化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症状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
           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行正常,肝有所藏.如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
           的运行必致失常。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所以临床上“心肝血虚”
           也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4)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以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立,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那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表现.临床常见于,失眠、心悸、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肺之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有助于脾之运化水液的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传输津液,散精于肺;为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以及肺维持其生理功能之营养;故而肺与脾在津液输布代谢方面互相为用。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主要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咳喘痰多。反之肺病日久,可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或水肿等现象。
  (6)肺与肝
             肺与肝在生理关系上主要体现肺主降肝主升二者相互调节,为全身气机调畅重要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灼肺伤津,出现胁痛易怒咳逆、咳血等症,称之为“肝火犯肺”,反之,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亦可影响及肝,肝生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隐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肺与肾
              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与肾的蒸腾气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若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失职,必影响肾,而致尿少,尿闭,甚至水肿,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二者相协助才能使气经肺之肃降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欠虚,久病伤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动则气喘等症。
              此外,肺肾之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液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  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肺肾阴虚会出现  红、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8)肝与脾
              肝藏血,主疏泄,脾流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形成肝脾不和,临床常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反之,脾痛也影响肝痛,如果脾气不足,消化呼吸功能不健,血无生化之流,或脾不流血,均要影响于肝,形成肝血不足,此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是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而见,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是互为影响的。
 (9)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说法.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精、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如肝阴不足,可致肾阴的亏虚,而至相火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
 (10)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它们的关系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脏的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的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的充盈和成熟.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症。
二、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理的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
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病理关系为:
心有实火下移小肠(病症: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
          小肠有热循经上炎心(病症: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2.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肺的肃降功能与大肠的传导功能相互协助。
病理关系:
大肠实热腹气不通肺失肃降(病症:胸满,喘咳等症)
                  肺失清肃津不下达大肠燥实(病症:大便困难等症)
          肺气虚 推动无力——大便艰涩
                  失于固摄——大便溏泻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3. 脾与胃
      脾与胃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
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降糟粕得以下
行,脾升精气才能上输,胃属燥为阳腑,喜润恶躁.脾属湿为阴脏,喜燥恶湿。
两脏腑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若脾为湿
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见食少、呕吐、恶心,
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要影响脾的升清
与运化,可见腹胀、泄泻等症。
4. 肝与胆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的关系,胆汁来源于肝气,胆汁排
泄与肝主疏泄有关,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
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的疏泄,因此,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
5.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取决于
肾气的盛衰,肾气足有助与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气不
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可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
尿频等症.
三、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知脏腑阴阳属性(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里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等.
1.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对立统一的关系来加以说明的。如功能属于阳,物质属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      阴阳偏胜
(a)"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偏亢,表现为实热证,阳胜必然导致伤阴,所以阳胜则阴病。
(b)“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指阴邪致病,是阴的绝对偏盛,表现为实寒证,阴偏胜必然导致伤阳,所以阴盛则阳病。
           (2) 阴阳偏衰
               (a)”阳虚则寒” 阳气虚衰不能制约阳,则阴相对偏盛;出现寒象,表现为虚寒证。
               (b)”阴虚则热”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盛,出现热象,表现为虚热证。
                (c)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均可导致阴阳互损(出现偏阳虚,或偏阴虚)
(3)      阴阳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同样一定条件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a.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由于人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所以五行的特性可以说
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例如:木有曲直,枝叶条达,有生法的特性,肝属木,则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 上心阳有温煦之功能,所以心属火。土性敦厚,具有承载,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属土。金具有清肃洁净,收敛的特性,肺具有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所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具有藏精以字样机体和主水液的功能,所以肾属水。
b.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
        b-1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用无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b-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用无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c)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脏有病可以传至它脏,它脏有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无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c-1相生的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木                     火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如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属于母病及子。这是由于先有肾精不足,然后累及肝脏,而致肝血不足,而形成肝肾精血不足,由于肾水不足,不能字样肝木,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症。
子病犯母,即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为子脏,心为母脏,脾病传及心,即是子病犯母。临床中先见到脾气虚损,运化不及,气血生化之源乏竭,则可导致心气、心血不足,形成心脾双亏之症。
c-2相克的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悔”(即“反悔”)两个方面
相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           
  
木     土                   木      土      水  
(过于强盛) (正常水平)
相悔(反悔)
金       木                     金           
(正常水平)  (过于强盛)          (十分虚弱)   (正常水平)
相乘和相悔的区别
   金       木        
        (过于强盛)
   火       金        
        (过于虚弱)    
相乘如以木和土为相克的关系而言,“木乘土”或“土虚木乘”这类相克太过的原因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均可导致一方太过和一方不及,临床可见,肝气横逆犯胃,犯脾等症。
相悔(反悔)以金和木为相克关系而言,肺属金,肝属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所有金克木,如在肺金不足或肝的气火上逆情况下,临床可见肝气   ;肝火犯肺的反克病理变化。
 
                   临 床 治 疗
一、养颜驻颜
人体的衰老是由自然的因素和非自然的因素两方面造成的,自然因素即自然衰老,一般从40岁开始,就从面容上能表现出来衰老,但衰老的早晚及程度因人而异。非自然因素包括有以下几种,如心情不畅、过度紧张、营养失调或缺乏,及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可以引起衰老的过早或加速。
中医认为,人体的衰老与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关系,如果人体气血不足,经络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过早出现衰老的征象。皮肤为一身之表,内合于肺,肺主皮毛,司呼吸,皮肤的生理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纳气,肾精充沛,则肺得失养,皮肤润泽;饮食五味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于气血,并通过肺宣通百脉的作用,输布全身,使皮毛得养,保持皮肤的营养来源;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肺主一身之气血,是皮肤生理活动的基础;五官与五脏相通,任何一脏的亏损,都可直接从其相应的官窍上反映出来。因此,脏腑亏损可引起面部皮肤五官的衰老。同时,人体的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如果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情志过激,也可使脏腑功能紊乱,影响到颜面皮肤五官的功能活动,导致衰老之象呈现于面部。如果能配合按摩、锻炼等辅助方法,效果会更好。
 
(一)   辨证
心气不足型:面色  白,口唇色淡,皮肤干燥,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精神不振
     肺气虚弱型:面色淡白,皮肤粗糙,少气不足以息,声音低怯,动则气喘,畏风自汗,鼻窍不灵。
     脾失健运型:面色萎黄,面部或眼睑浮肿,口唇色淡,消瘦或虚肿肥胖,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纳少腹胀,大便溏薄。
     肝郁气滞型:面色晦暗,色斑满布,粗皱纹渐增,视物昏花,抑郁易怒,口苦胁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黯有瘀斑。
     肾精亏损型:面色黯黑,皮肤粗糙,失去光泽,皱纹满布,发脱齿摇,耳鸣耳聋,须发早白,健忘恍惚,动作迟缓,精神呆钝。
(二)   治疗方法:
1.      体针
       a.心气不足型: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百会穴、太冲穴、新老十针
       b.肺气虚弱型:驷马穴、下三皇、水金穴、水通穴、膻中穴、新老十针、百会穴、鼻翼穴
       c.脾失健运型:新老十针,下三皇,太冲穴
       d.肝郁气滞型:新老十针,上三黄、木穴、肾关穴、太冲穴、背俞夹脊
       e.肾精亏损型: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背俞夹脊、胃段以下及两腿膀胱经
       2.  艾灸
       治疗:神阙,足三里
       配穴:a型心俞    b型肺俞   c型脾俞   d型肝俞    e型肾俞
 
二、除皱
中医认为皱纹的产生主要与气血亏损有关,若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能生化气血以濡养面部皮肤,而出现皱纹;若饮食摄入不足或五味偏嗜,可致气血生化乏源,面部肌肤失养而出现皱纹;若劳逸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使肌肤缺乏气血濡养或影响肌肤的营养吸收,而使皱纹早现;若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淤滞,脉络淤阻于上,使面部肌肤失于濡养而出现皱纹;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 情纵欲,使肾精亏损,人体衰老过程提前,当然也会导致皱纹早现。
  
(一)   辨证
肾精不足型:粗细皱纹密布,面色憔悴,须发早白,弯腰驼背,腰膝酸软,性欲降低,月经稀少。
气血亏损型:以细皱纹为主,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胖有齿痕。
.肝郁气滞型:皱纹早现,面色晦暗无泽,或有色斑,皮肤干燥粗糙,抑郁烦躁,口苦心烦,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舌黯淡、有瘀斑、苔薄白。
(二)   治疗
1.      肾精不足型: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阿是穴、百会穴
2.      气血亏损型:新老十针,驷马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太冲穴、阿是穴、百会穴
3.      肝郁气滞型:新老十针,木穴、上三皇、肾关穴、太冲穴
注:以上三种类型均可加背俞夹脊
(三)   配合按摩手法
开天门,抹双抑,揉太阳,推夹车等
 
三、黑眼圈
   中医认为黑眼圈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湿聚成痰,上犯眼睑;或劳倦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体虚,使肾经亏损,眶周失养,黑气上犯;或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经脉不畅,眶周瘀血而成黑色。黑眼圈是身体整体状况在目周的反应,针灸能够调理内脏功能,改善整体的失调,又能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局部气血的运行,因此是比较理想的保健方法。
       
(一)   辨证
脾气虚弱型:眼周深褐晦暗,眼睑浮肿,面色萎黄,头身困重,疲乏无力,口黏无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胖、有齿痕。
肾精亏损型:眼周暗黑,视物昏花,面部皮肤松弛,皱纹较多,齿落发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降低,舌淡、苔白。
气滞血瘀型:眼周青黑,眼睑肿胀,唇甲紫黯,面部皮肤干燥粗糙,急躁易怒,口苦胁痛,痛经或闭经,舌黯有瘀斑、苔薄。
(二)   治疗
   1.脾气虚弱型:百会穴、新老十针、下三皇、足三里、太冲穴、解溪穴、伸脉穴
2.肾经亏损型:百会穴、新老十针、中白穴、下白穴、下三皇、太冲穴
3.气滞血淤型:百会穴、新老十针、木穴、驷马穴、上三皇、肾关穴、太冲穴
             如痛经或闭经,加妇科穴
(三)   灸法
第一次用神阙穴、足三里穴
第二次按照辨证加减
1型—中脘穴、足三里、脾俞    2型—关元穴、足三里、肾俞或命门穴
3型—肝俞穴、太冲穴
 
四、眼袋
眼袋是指眼睑皮肤松弛,或眼轮匝肌过于肥厚,以及框膈内脂肪球堆积,致使眼睑下垂,局部隆起如袋状。常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少数人是由于先天性的家族因素而存在,与遗传有关。中医认为眼睑为“肉轮”,为眼睛的最外部分,眼睑在脏属脾,因此眼睑松弛,肿胀下垂,多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上犯眼睑;或由于人体衰老,肾气渐亏,各脏器功能下降,眼睑失养。
(一)辨证
脾气虚弱型:眼睑浮肿,眼袋下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
肾气虚衰型:眼睑黯黑,下睑肿胀下垂,皮肤粗糙,皱纹满布,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尿频,或淋漓不尽。
 
(二)治疗
1.      脾气虚弱型:阿是穴、新老十针、下三皇、足三里、太冲穴
2.      肾气虚弱型:阿是穴、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穴、百会穴
注:以上均可加背俞夹脊
(三)灸法
    神阙穴、足三里
    1型—脾俞,胃俞       2型—肾俞,俞门
 
五、黄褐斑
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表现为对称性色素沉着,呈蝶翼状,故又名“蝴蝶斑”(妊娠斑、肝斑)。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夏季光照后加重,冬季减轻。情志不遂、暴怒伤肝造成肝郁气滞,气血淤阻于面部生斑;病久体弱、水湿久留、思虑伤脾导致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面部肌肤失养而生斑;房劳过度、惊恐伤肾使肾气亏虚,水邪上泛于面则生斑。可见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而气血淤阻、气血不足、水湿上泛为主要病机。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黄褐斑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病变局部黑素细胞的功能活跃,但真正改变黑素细胞功能的原因尚不清楚。本病多见于夏季及南方,提示日光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使用遮光剂可使病情减轻。另一常见原因是内分泌异常,临床约20%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可发生黄褐斑;妊娠中,体内过多的雌激素及黄体酮可刺激黑素细胞的生成而在面部出现黄褐色斑,亦称妊娠斑,分娩后该色素斑可逐渐消失。另外,慢性肝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肿瘤等患者亦可出现黄褐斑。黄褐斑也有遗传背景。另外女性多见该病也与化装品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一)辨证
气滞血淤型:面部黄褐斑分布广泛,呈紫褐色,或伴有两胁胀满,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或临经腹痛,经行不畅,经血中有黑褐色血块,石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白。
气血不足型:面部色斑呈浅褐色,皮肤萎黄无华,伴有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心慌气短,腹胀纳呆,经行量少色淡,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
肾虚水泛型:面部色斑呈黑褐色,面色黧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浮肢肿,性欲冷漠,女性月经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
(二)治疗
    1. 气滞血淤型:曲池穴、血海穴、下三皇、明黄穴、太冲穴、驷马穴
    2. 气血不足型:下三皇、明黄穴、驷马穴、百会穴
    3. 肾虚水泛型:下三皇、明黄穴、驷马穴、太冲穴
注:多梦—中白穴、下白穴、心门穴
   腹胀纳呆—水金穴、水通穴
   月经不调—妇科一穴或妇科
六、雀斑
        雀斑是常见于脸部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为常染色体显形遗传,尤以夏季为重,病变的发展与日晒有关。雀斑多见于女性,儿童期就出现,往往6—7岁以后开始出现,到青春期最为明显。到夏季的时候,日晒皮损加重,冬季减轻。皮损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主要集中在面部,尤其是双眼到两颧凸出的部位。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素虚,肾水不足,肾水不能荣华于面,面部火郁于孙络而为斑;或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邪外搏,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邪蕴于面部皮肤而生斑。
     二、特点:
1.      针尖至米粒大的褐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      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      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      一般幼年时旧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它症状。
     三、参考资料:雀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皮肤损害,是影响面部美观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是后天发生的,也有一部分是先天发生的。但是不论先天或后天,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患雀斑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在外界一定因素作用下(如日晒、皮肤干燥等)便会发病。
(一)辨证
               肾水不足型:多有家族史,自幼发病,斑点黯黑,压之不褪色,互不融合,对称分布于鼻两侧,面色白皙或晦暗,皮肤粗糙。
               风邪为蕴型:斑点较小,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压之褪色,广泛分布于颜面、颈项、肩背、手背等暴露部位,日晒明显加重。
       (二)治疗
            1.肾水不足型:驷马穴、下三皇、明黄、百会穴、曲池穴、血海穴
            2.风邪外蕴型: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明黄穴、风池穴
                                                 
 七、红血丝
由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而导致的面部发红是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疾病。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分暂时性扩张和持续性扩张两种。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发病原因及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暂时性毛细血管扩张可因情绪激动、辛辣之类刺激性食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温度的变化、外环境不良因素的反复刺激,内分泌影响或血管活性物质直接作用于真皮血管等多种因素引起。持续性毛细血管扩张可由暂时性毛细血管扩张反复发作,毛细血管经常反复充血扩张不能收缩至正常状态而成。长期接触日光而引起的慢性日光性皮炎,或长期接触风沙、高温、高寒的刺激,都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面部长期大剂量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膏、霜,引起激素性皮炎是当前比较多见的原因。此外,妇女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升高,某些慢性病如肝硬化、甲亢、心脏病、动脉硬化以及卵巢、脑垂体疾病、梅毒、铅中毒等也可引起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身体血热,外感风吹日晒、毒药侵入,邪臃于肌肤,化火上攻,伤及颜面浮络;或由于身体阳虚,阴寒内盛,血脉运行不畅,外感风寒侵袭,瘀血阻于浮络。
   (一)辨证
       热邪伤络型:面部皮肤潮红常因内外界刺激而发,或毛细血管扩张呈鲜红色,偶有灼热感,口干喜饮,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
       瘀血阻络型:病程较长,面部皮肤黯淡,毛细血管扩张呈紫红色,女性月经不调,舌紫暗或有瘀斑。
   (二)治疗
        1.热邪伤络型: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中白穴、下白穴、心门穴、下三皇
        2.淤血阻络型:下三皇、驷马穴、妇科穴、明黄穴、太冲穴、三重穴
         注:以上均可配新老十针
 
 八、痤疮
痤疮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寻常痤疮,即青春痘。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常伴有皮脂溢出,多发生与青春期男女。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热和淤,由于邪气来源不同其病机也不尽相同,主要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食物,脾胃蕴积湿热,湿热上蒸,外犯肌肤;素体阳盛,复感热毒之邪,热毒内盛,
    外发肌肤;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郁于肌肤。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重要为热和瘀,由于邪气来源不同其病机也不尽相同,主要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食物,脾胃蕴积湿热,湿热上蒸,外犯肌肤;素体阳盛,复感热毒之邪,热毒内盛,外发肌肤,肝郁气滞,气血运行畅,郁于肌肤。
      二、发病机理:
1.      内分泌失调:青春期时胸性激素及代谢产物如睾酮分泌增加,其可刺激皮脂           腺分泌。孕酮也参与此作用。
注意:皮脂分泌量并非是影响痤疮轻重的唯一因素。
2.      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痤疮患者皮脂中亚油酸含量低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腺导管角化过度可造成栓塞,使皮脂排泄障碍。
3.      微生物作用引起炎症: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枇狍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及组织破坏。
4.      免疫反应参与了发病:痤疮棒状杆菌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了局部的炎症反应。
5.      遗传因素也影响了临床类型、病程长短。
6.      其它:高脂饮食、化学因素(碘、溴、锂)可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多为青年男女,男多于女。
2.      好发部位:颜面,尤其是前额、双颊和 部,也见于上胸部、肩胛间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呈对称分布,但在鼻部及眼眶周围通常无损害。
3.      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最早损害为粉刺,有白头和黑头。白头粉刺:针尖至针头大圆锥形丘疹,呈皮色或灰白色,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扩大的毛囊口中呈点状黑色,可挤出脂栓。在发展过程中,粉刺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蜂窝织炎,炎症深者愈后遗留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临床上才常以一两种损害为显著,可根据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疮和囊肿性痤疮。
4.      自觉症状:一般不明显。炎症显著时可有疼痛和触痛。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酒渣鼻、痤疮型药疹、职业性痤疮很可能是缺锌的结果。
      
      五、参考资料:青春期痤疮俗称青春蕾或粉刺,也有人称青春疙瘩,是青春期常见的生理现象,并不影响健康,但因影响面容美观,往往使青少年十分苦恼,一般不需要治疗,大约25岁后症状慢慢减轻或自然痊愈,但要注意护理,以免留下瘢痕。
(一)辨证
  肺热风热型:颜面肤色潮红,以丘疹为主,皮疹红热、可有脓疱,舌尖红、苔薄黄
  脾胃湿热型:颜面皮肤油腻不适,皮疹色红,有丘疱疹或脓疱、结节、囊肿聚集,常伴有宿食不消,腕腹胀痛,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热毒内蕴型:颜面潮红,皮疹以丘疹、脓疱为主,周围红赤,自觉局部疼痛,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常伴有口渴喜冷饮,烦热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气滞血淤型:皮损以结节为主,皮疹色紫黯,结节坚硬,自觉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病情长久不愈,心烦急躁,女性往往在月经前后加重,或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舌黯或有瘀斑、苔薄黄。
    
    (二)治疗
         肺经风热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
         脾胃湿热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其门、其角、其正穴
热毒内蕴型  双池穴、双海穴、双驷马穴、下三皇、外三关、其门、其角、其正穴、制污穴
         气滞血淤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木穴、妇科穴、明黄穴
                 注:特大青春痘加外三关
    (三)刺络拔罐
          大椎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胃俞穴
                 
九、酒渣鼻
酒渣鼻是鼻部皮脂腺分泌障碍所产生的一种皮肤病,病程缓慢,鼻部皮损明显而顽固,是一种严重影响容颜的疾病。
本病多起始于中年时期,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但病情严重的常是男性患者,皮损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两颊、眉间、下颏部多见,呈对称分布。发病初期皮损表现为暂时性红斑,遇热、进食辛辣食物、感情冲动、月经期明显。持久不退可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如细丝状呈树枝状分布,常以鼻尖及两侧鼻翼处最为明显,并常伴面部皮脂溢出、毛孔扩大或为皮脂所阻塞。病情继续发展,面部成批出现自针头至绿豆大小的痤疮样丘疹、脓疱甚至结节,常此起彼伏,病程缓慢。久治不愈可致鼻端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色结节状或肿瘤状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形成鼻赘。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血热内蒸肺经,风邪外束;或因嗜酒、喜食肥甘厚味,助升胃火;或由肝气抑郁,气滞血淤,阻滞经络;内热熏蒸,淤血阻滞,热淤化毒,上熏于肺胃之孔窍,病发于鼻。
  (一)辨证
      血热蕴肺型:皮损以鼻部为主,面部广泛红斑丘疹,脓疱,自觉瘙痒,或伴有胸闷,痰黄,咽痛,尿黄,舌红,苔黄
     胃经积热型:皮损处发红、油腻发亮,以口鼻周围为主,红斑上有丘疹,或伴有少数脓疱,口干喜冷饮,纳呆或消谷善饥,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
      气血淤滞型:病程较长,鼻尖部有固定的紫红色斑片,毛囊口扩大,或有囊肿、丘疹、脓疱,或皮损处肥厚,隆起硬结,攒集成块,凹凸不平,或伴有口苦咽干,胁痛,舌黯红或有瘀点瘀斑。
 
(二)治疗
             血热蕴肺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丰隆穴、制污穴、鼻炎穴、下三皇
             胃经积热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鼻炎穴、制污穴、足三里、太冲穴、新老十针
             气血淤滞型 曲池穴、血海穴、驷马穴、下三皇、鼻炎穴、制污穴、太冲穴、 
                         明黄穴
         (三)刺络拔罐
              大椎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胃俞穴
 
 十、丰胸、美乳
      中医认为乳房的部位和生理功能与胃、脾、肝、肾及冲、任等脏腑经络密切相关。
 乳房为足阳明胃经、足阙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所过之处,位属足阴阳之分野并与手足阙阴、少阳交会于天池穴、功能上与肾精、天癸、冲任的盛衰密切相关。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天癸难成;或后天脾胃失调,久病气血虚弱;或多孕早孕,月经失调,肝肾不足,冲任受损都可导致乳房发育不良、下垂等形态缺陷。针灸治疗乳房形态不良,主要是通过刺激乳房周围自律神经(即提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调整体内分泌状态,维持肾精、天癸、卵巢轴的阴阳平衡;可改善肝、肾、脾、胃的功能,提高乳房组织对自身激素的敏感性,激发腺泡和导管的生长发育,增加乳腺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积累。从经络学角度看,刺激有关腧穴,强化肝肾功能,疏通经络,改善乳房的气血运行状况,能够促进乳房的发育生长;调节脏腑功能,培元固本,调理冲任,能够治疗乳房松弛、下垂等。针灸治疗不仅能美化乳房的外形,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地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等疾病,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美乳的方法。
      (一)辨证
        肾气不足型:形体瘦小,发育迟缓,青春期后乳房小于正常或没有发育,月经稀少或未来潮,女性特征不明显,身体虚弱,疲乏无力,舌淡、苔白或少苔脾胃虚弱型:形体消瘦,乳房干瘪或下垂,面色苍白或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月经量少或淋漓不尽,白带清稀淋漓不绝,舌体胖大边齿痕、舌质淡、苔白或苔腻。
      气血两亏型:乳房瘦小或松弛下垂,面色苍白,唇爪无华,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月经后延,量少色淡,舌淡、苔白
            冲任不调型:乳房缩小渐失弹性、松弛下垂,月经不调或闭经,婚后久不孕育,下腹坠胀,腰膝酸痛,虚烦乏力,精神不振,舌红或淡红、苔少。
     (二)治疗
            肾气不足型
            脾胃虚弱型   新老十针、驷马穴、百会穴、阿足穴、背俞夹背、下三皇
            气血两亏型
            冲任不调型
     (三)按摩疗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头前。双手掌稍加压力,缓慢而有节奏的在两胸之间上端向下,并沿胸外围呈圆形推擦,10次左右。用双手掌面在双侧乳房上部,即锁骨下方着力,均匀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在沿原路线返回,返回时用手指握住乳房,并向回带,20~50次。用手掌托住一侧乳房下部,双手交替沿乳房外侧向上提拉20次左右,换另一乳房同法操作。再用手掌托住一侧乳房下部,双手交替沿乳房内侧向上提拉20次左右,换另一乳房同法操作。点按膻中、膺窗、天池、神封、乳根、少泽、足三里、行间穴各1分钟。双手掌在胸两侧轻轻拍打,再用手指轻轻叩打乳房,最后双手掌托住一侧乳房下方,轻柔缓慢地向上提拉,两侧交替,每侧20次左右,有乳头内陷者,最后用双手五指向上提拉乳头20次左右,本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10天。
十一、便秘
本病属于中医学“大便难”“阴结”“阳结”“脾约”等范畴。多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香燥,导致肠胃燥热,津液耗伤,大便干燥而腹气不通;或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致肠腑传导不利;或由劳倦内伤,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或因病后,产后气血未复等,气需转运无力,血需肠失润下,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或因下焦阳气虚惫,温煦无权,阴寒凝结,不能气化布津,而排便艰难。
(一)辨证
    热盛肠燥型:大便干结不通,腹部胀满疼痛,按之有块,面红耳赤,身热心烦,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气机郁滞型:排便困难,欲便不能,大便不甚干结,暖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口苦、目眩、舌黯红、苔薄白,脉弦。
    气血不足型:虽有便意而努则乏力,难于排出,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失眠健忘,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阳虚寒凝型:大便艰涩不易排出,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中冷痛,腰冷酸软,小便清白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
    (二)治疗
        热盛肠燥型   新老十针、其门、其角、其正穴、痔疮穴、驷马穴、足三里、木穴
        气机郁滞型   新老十针、其门、其角、其正穴、痔疮穴、太冲穴
        气血不足型   新老十针、其门、其角、其正穴、痔疮穴、太冲穴、百会穴、中白穴、下白穴、心门穴、肾关穴
阳虚寒凝型   新老十针、其门、其角、其正穴、痔疮穴、太冲穴、百会穴、下三皇、太冲穴
 注:以上均可加背俞夹背及整背按摩
十二、手足裂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气血不荣,外因既有触冒风冷寒邪,郁于皮毛,又有外力的摩擦、压力、浸渍,是肌腠抗病力下降,以致血脉阻滞,肤失濡养,燥盛枯槁而成。本病的治疗主要以外用药为主,针灸治疗的作用在于加速愈合,防止复发,因此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本病的治疗不必辨证分型。
 治疗:木穴加尺泽放血,委巾放血
 自配外用药:两个开塞露加白醋各一口杯,睡前擦抹于手足。
 
十三 痔疮、肛裂、肛门囊肿、脱肛
 
 治疗:其门、其角、其正、支沟、老十针、百会、委中放血,承山(双针倒马),内庭、门金(治脱肛)
                   
十四 痛经
  治疗:经痛穴、妇科、灵骨、外老十针、下三黄、经闭加承浆
 
十五 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过少
治疗:经痛穴、妇科、血海、三阴交、太冲、上三黄、下三皇
 
十六   阴道炎、阴痒、阴肿
治疗:云白穴、李白穴、肩中穴、海豹穴、还巢穴、下三皇、明黄
 
十七   更年期综合症(绝经前后诸症)
治疗:中白、下白、肾关、心门、下三皇、明黄,烦躁者加木穴,失眠者加百会、印堂、攒竹,精神障碍者加怪三针、镇逆组穴
 
十八   乳腺增生
治疗:驷马、三重、下三皇、明黄、乳瘤穴
 
十九   子宫肌瘤
治疗:妇科、还巢、外老十针、上三黄、肾关、太冲
 
二十  前列腺炎、睾丸坠痛、附睾炎、精索炎
治疗:秩边、关元、遗精穴、中极、气海、小间、大间、浮间、外间、百会、下三皇、明黄
二十一 减肥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也就是平常说的遗传因素;饮食失节,即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其有余部分化为膏脂,蓄积过多;脾虚肾亏,即因脾气不足,不能正常化生精血充氧周身,而将摄入之水谷化为膏脂痰湿,蓄于肌肤,发为肥胖,或因禀赋不足,或年老,或早衰而致肾气不足,不能正常化气行水,而湿浊内停,溢于肌肤,加重肥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胖;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志变化过度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肾、肝、胆,也可以发生肥胖,七情内伤可致脾肾气虚,湿浊内生,也可使肝胆疏泄失调而不能净浊化脂;久卧、久坐,活动过少,气虚气郁,必使运化无力,传输失调,膏脂内聚,使人肥胖。总之,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以气虚为主,可兼见阴虚阳虚,病位以脾为主,次为肾、肝、胆。标实以痰浊为主,也可兼血瘀气滞。中医治疗肥胖症与治疗其他病一样,遵循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推断其病因、病位及病变机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针灸方法刺激俞穴通过经络的调整作用,加强脾肾的功能,这就是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于体内的邪气,这就是祛邪。针灸减肥正是通过扶正祛邪来达到目的。
 
辨 证 分 型
脾虚湿阻型:患者多年龄偏大,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但超重不明显,浮肿,疲乏无力,肢体沉重,尿少,食欲不振,腹胀满,大便不爽,脉沉细,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腻、舌质淡红或白。
胃热湿阻型:多有肥胖家族史,或由脾虚湿阻,久郁化热所致,表现为肥胖程度较重,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怠惰,怕热,汗出较多,口渴喜饮,口臭,便秘溲赤,脉滑略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肝郁气滞型:多见于青、中年或更年期女性,肥胖多与月经量少或闭经有因果关系,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乳房胀痛,失眠,多梦,脉细弦,舌苔白或薄腻、舌质黯红。
脾肾两虚型:多见于中、老年人或反复恶性减肥并反复反弹者,表现为虚肿肥胖,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嗜睡,畏寒,自汗,腰腿冷痛,性欲减低,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红。
阴虚内热型:肥胖程度不重,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腿软,无心烦热,失眠,低热,脉细数微弦,舌体偏瘦、舌苔薄、舌质红。
  
治    疗
脐中周0.5寸各8针,外括斜刺16针,如过大肥胖需再外括。
一、开穴
   1、脾虚气滞型:下肢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上肢尺泽、内关、后溪。
2、胃热湿阻型:上肢曲池、支沟、合谷;下肢丰隆、三阴交。
3、肝郁气滞型:上肢曲池、内关、后溪;下肢阳陵泉、三阴交、太冲。
4、阴虚内热型:上肢曲池、内关、后溪;下肢阳陵泉、阴陵泉、丰隆、三阴交。
5、脾肾两虚型:上肢曲池、内关、后溪、合谷;下肢阳陵泉、阴陵泉、丰隆、三阴交。
6、食欲亢进型:上肢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针灸八卦减肥法
一、      开穴: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丰隆、临泣、合谷、内关、后溪,均是双侧取穴。如果不取这些穴,单用腹针效果不是很好。
二、      腹针:脐周0.5寸,按八卦位置进行直刺,用2寸毫针针刺,共八针。再在脐周2寸按八卦位置用3寸毫针以15-30度角向中心斜刺。如果病人很胖,仍可以脐周4寸、6寸向中心进行斜刺。根据情况共扎8、16、32、48针,
三、       减肥治疗隔日一次,如果病人出现乏力,可以间隔时间长些。
四、      10-1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45分钟,行针时可用扇形手法,按15、30、45度角在脂肪层内行针,分离脂肪层。如果行针时间长,局部皮肤体温升高,甚至有烫手的感觉。

行针后脐周八针轻往里拍,致使针感以脐为中心形成漩涡,有内揪陷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知识(转载)_不怕 不悔
针灸能美容 针灸能解决4个皮肤问题
针灸美容之养颜驻颜除皱祛斑针方
女人要记住——美颜从调理五脏开始!!!
美容颜 养五脏 青春不衰
十四条经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