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美的华人黑帮

北美的华人黑帮

由于一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和网络传说的盛行,北美华人黑帮被涂抹上不少神秘色彩,甚至赋予了一些诸如“劫富济贫”、“为国争光”之类或古老、或新鲜的光环。而现实中的北美华人黑帮远没有那么“神”。

北美华人黑帮大抵有老、中、青三代。

“老字号”的始于19世纪40-50年代,当时在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加拿大的新西敏、维多利亚等地开始形成华人社区,由于遭受主流社会歧视,这些华人社区纷纷组织堂口实施自我保护,并将中国秘密社会的一套带了过来。这类堂口式组织的特点是半地下半公开,“半黑半白”,一般都会合法注册,公开活动,但多少都带有秘密社团色彩,多数时候是互助组织,有时候也会从事一些诸如欺行霸市、争夺地盘,甚至走私、贩毒、包赌包娼等不法行为。这些“老字号”大多系“合字”即源自清初的三合会系统,一般叫“某某堂”或“某某公所”。这类“老字号”树大根深,在“老侨”中有相当地位,且由于其中许多堂口(如著名的致公堂、民治党等)在历次中国革命中都“站对了队”(檀香山致公堂支持辛亥革命,加拿大致公堂为此甚至变卖了自己的会所,北美致公堂、民治党在抗战期间积极支持中国抗日,部分堂口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支持了新政协),在新时代逐渐以“白道”为主,成为更具社团和互助组织特色的实体。这些“老字号”如今在北美华人社区仍然普遍存在,且黑帮色彩越来越淡,但他们如今在华人、尤其新华人中影响力正消退,这是因为新华人习惯于与其它族裔混居且语言、学历等普遍较好,不太需要“老字号”的帮助,也不愿株守唐人街等“老字号”的传统势力范围,甚至许多“老字号”堂口“老大”的子侄都不太愿意子承父业,因此不少“老字号”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

“中字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有“合字”与“台字”两大系。

“合字”系大多来自香港,或先由大陆到香港、再由香港转至北美,主要是说粤语、潮汕语或客家话的,和“老字号”一样,他们大多也属于三合会系统,但由于时过境迁,堂口色彩更淡,黑帮色彩更浓。这批“中生代”更年轻,语言和适应能力更好,加上“合字一大片”、“洪门是一家”等传统中式秘密社会概念依然有效,许多都通过和“老字号”堂口的相互渗透完成落地生根,也有些则自立门户(这部分“中字号”的黑帮色彩更浓厚)。和“老字号”一般在北美当地被归为“互助组织”,只有确证“涉黑”的堂口才被认定黑帮不同,“中字号”自崛起后很快被警方“挂号”,200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华人跨国犯罪集团报告》中列出的“合字”系“中字号”黑帮名目繁多,大多系“和字号”(名字带一个“和”),“联字号”(名字带一个“联”),此外还有新义安、14K等。

“合字”系中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系通过宗亲会、同乡会等组织起来,但带有黑帮色彩的,他们内部组织形式仍是洪门“山堂香口”的一套,因此尽管名目各异,但仍被归入“合字”一脉。

“台字”系大多系从大陆逃美、或从大陆逃台再逃美的国民党“官二代”,由于和“粤语系”华人华侨“风格迥异”,为争夺地盘而组织起来的黑帮团伙,一般以“帮”命名且黑帮色彩更加浓厚,著名的有以“江南命案”名噪一时的竹联帮,以及“电影明星”四海帮等。上世纪70年代前后,“台字”系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支持,在美国、加拿大一些华人聚居城市和亲大陆的部分“合字”系组织(不一定是黑帮)间常爆发火拼,有时甚至“闹出人命”,笔者结识的一位“合字”系侨领如今年逾九旬,提起当年在温哥华华埠街头和“台字”系“对砍”的场面,仍然十分激动。

“中字号”黑帮基本都涉“黄赌毒”和帮派仇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青字号”的崛起,他们逐渐没落,其边缘化程度较“老字号”有过之无不及。

“青字号”形成的时间跨度极大,上限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出名的有“ABC”和“大圈帮”。

ABC”是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于纽约唐人街的华裔黑帮组织,其特点是骨干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不少人基本不会说中文,“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这批“ABC”因出道后在北美东部一些大城市(纽约、波士顿、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意大利黑手党系北美黑帮(甘必诺等家族)火拼而成名,号称“最早被警方归档的华人黑帮”,更有好事者将他们誉为“解放唐人街的英雄好汉”。事实上“ABC”并非脱胎于传统的中国华南秘密社会体系,连形式上的所谓“江湖道义”都很少理会(因为根本不懂),是“赤裸裸的黑吃黑”,在唐人街的口碑较其它华人黑帮更差,所谓“英雄好汉”,不过时过境迁后某些“黑吃黑”的幸存者回顾往昔,为自己和同伙脸上贴金的饰词罢了。

“大圈帮”的骨干成员几乎都来自中国大陆,一些“江湖传说”往往说他们是“越战老兵”,其实这同样是“贴金之作”,他们最初的骨干,是“文革”时逃港、再从港移居北美的大陆青年(许多曾是红卫兵),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移居香港后迁北美的是少数,同一时代或稍后直接通过各种渠道前往北美的则更少,他们中当然也有个别“越战老兵”,但数量是极为有限的。

“大圈帮”由于“初来乍到”,难以和“老字号”、“中字号”比肩,因此不得不另辟蹊径,一方面他们格外好勇斗狠,在唐人街以“敢玩命”著称(因为他们既不是“合字”又没有“祖传”的“家业”,不狠就没饭吃),另一方面他们敢于走出唐人街,和“主流黑帮”厮混。“江湖传说”同样将他们渲染为“讲义气的江湖好汉”,甚至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流行,一些人把他们形容为在北美“黑道”包打各国“码头”,为华裔“争光添彩”的“大侠”,这实在是太“离题万里”了。

实际上“大圈帮”相较于“堂口”、“合字”甚至中生代各“帮”,其黑社会属性都要更加浓厚,且因为生存土壤更贫瘠,其下手也更狠、更不讲道义,熟悉北美华人传统社会的老人称,“大圈帮”兴起时最大的特点,是许多人是“光杆”,不像其他“黑道”那样拖家带口,因此更敢拼命,却也更缺乏华人“堂口”的互助色彩,在抢地盘、做“偏门”上更“执着”。所谓“大圈帮大战越南帮”之类的“江湖传说”,很多是网络时代的牵强附会,“老人”大多称“大圈帮”更热衷于在华人圈“窝里横”,且“勾结外人欺负华人”——事实上“大圈帮”从兴起之初就依傍起源于洛杉矶的北美本土黑帮“地狱天使”(Hells Angels,成立于1948年,是北美资格最老的黑社会团体之一),“地狱天使”的特点是“国际化”(在美加墨许多城市都有分支)和“毒品化”(靠贩毒和为夜场提供毒品维持生计),“大圈帮”紧抱“地狱天使”的“大腿”亦步亦趋地在北美扩展,靠什么“吃饭”,不问可知。

这些年大温哥华一些大陆背景华人“笔杆子”也热衷于撰写所谓“黑帮文学”,并对“大圈帮”情有独钟,在他们笔下,“大圈帮”在大温“江湖圈”呼风唤雨且“盗亦有道”,是否“盗亦有道”前文已述及,“呼风唤雨”则更大不见得——如今大温乃至整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黑帮,主要集中于所谓“四大家族”——“红蝎帮”(Red Scorpions) “联合国帮”(UN)、“地狱天使”(Hells Angels)和“独立战士”(the Independent Soldiers),且尤以本土化、“现代化”的前两家最为势大,唯一的“外来户”——“地狱天使”已成明日黄花,一直以“地狱天使”的“小弟”面目生存的“大圈帮”日子过得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大陆移民语言、学历和经济状况和“老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会选择更“OPEN”的社区,而很少落户华埠,新、老华裔“黑帮”所依傍的生存土壤——华埠华人圈正在萎缩和老化,因此它们也正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衰落过程中。

最后援引一位曾参与温哥华华埠黑帮械斗、如今早已“上岸”老者的忠告:“江湖无道义,黑帮就靠‘黑吃黑’才能活下去,‘大侠’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奋起抗争到横行天下,北美华裔黑帮发展简史
搞笑
加拿大华人黑帮的传奇故事
华人流落国外被一黑帮欺负,中国一帮派来到此地后,他们纷纷求饶
一日一联趣话(142---144)
我眼中的加拿大-66 多伦多掠影-4 中国城市的感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