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古代儒家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30个回答)

感谢邀请。

在这个问题中,首先需要明白,儒家思想,儒教,最初的儒家,汉代以后的儒家,宋的儒学和明清的儒学,实际上已经不是一种东西了。

孔子创儒家,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休,战乱不止。民众的生存,苦不堪言。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这乱世中苦苦挣扎。昨日王侯,明日就断头灭族。世间乃是苦海,人人都陷于其中不得脱离。

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动荡,让那些大智者们,都在思考为何会导致如此局面,如何才能结束这纷争地狱般的世道。

老子的小国寡民,绝欲清心。法家的严刑酷法,上下一心。兵家的征战强大,以力破局。纵横家的合纵连横,彼此相依。墨家的兼爱非攻,仁心救世。都是在当时局面下,这些智者们,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孔子面临这个困局,他希望用礼,来规范秩序,上下有序,人各有位置,并满足位置,自然就不会有战乱争斗。所以儒学的根基,是复礼。

可在乱世之中,礼毫无意义。约束人心者,只在刀兵,而非道德礼仪。

所以用法家的秦,最终结束了大争之世。而汉以黄老治国,休养生息,一直到了武帝。

武帝时,因一直的对外战争,内部又有诸王之乱。原本的治国核心,黄老之道很不适合武帝的需求。他需要更能安稳国内,也更能让帝国提供更多的财力,来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新的治国思路方针。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已经将儒学原本的根基,复礼淡化,而是强化了其上下有序,天人感应这方面。强化了君权的天授,臣子的服从。对于当时的汉武帝而言,这是很适合的一个大方针。

而事实上,儒学确实对凝聚君权,稳定社会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在农业社会中,确实没有比他更适合大一统王朝统治需要的了。

而在之后,隋唐开始的科举。却将儒学儒家,由学问,理念,由治理的学问,变成了官员选拔的最主要途径。简单来说,在科举出现后,儒学垄断了社会阶层流动。自此后,读书就成了中国社会中,超越一切的最重要核心体系。而儒学,则是读书的内容主体。自此后,儒学就开始向儒教发展了。

到了宋代,经历唐末五代的动乱,武人被大力打压,科举进一步发达。朱熹开始将儒学的三纲五常,进一步强化,理学成为了儒学的基本核心。

在之后,明将科举限定成了八股取士。王阳明在理学基础上,融合了佛家思想,提出了心学。更是将其宗教化到了巅峰。

儒学是一个从开始,就以不存在的目标为核心的学问。孔子希望复原的周礼,圣王,从来是不存在的。但是最初的儒学,就以教育为自己的核心发展。而且是一个根据社会状况,提出解决方案的讲究实物的学问。而尊卑有别,天人感应,又确实适合农业大帝国的稳定需求。科举强化了儒学教育考试的优秀,儒学到了儒教之后,其核心就一个。如何成为官员,但是如何治理,儒学却逐渐抛弃了其务实的一面。孔子的君子六艺到后来没人理会,只剩下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定义。

同时儒学是一个很有内部战斗力的体系,在农业大社会基础下,垄断了内部话语权和人员阶层流动的儒学,对于任何竞争者,都会近乎斩尽杀绝。从舆论到实际操作,将任何威胁儒学体系的竞争者灭杀。唐初还是出将入相为人杰,到了中唐,科举的兴盛,就已经出现目不识丁的认知。而到了宋代,东华门外唱名,已经成为民众上进的唯一目标。至于明清的八股,简直可笑的荒唐。

所以儒学后世越兴盛,儒教被捧得地位越高,其对社会的稳定作用越大,其僵化程度,既得利益者的把控力也就越大,其对外来力量的抗拒就越弱。到了工业革命的近代,泱泱大国变得完全没抵抗力,儒学说是第一罪魁祸首也没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思想
梁兴扬:儒之失与道之末
孔子在世界上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儒教的精华
儒家文化圈的孔子崇拜之越南篇(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