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心学小记(8)

季永平 2017年10月5日

 

中秋时节,西安已经有些凉意。国庆长假连续下了几天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我用了4天时间通读了马斯洛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一书。

在我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年里,马斯洛告别了这个世界。在马斯洛去世的前一年,他拟定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这本书的框架结构,遗憾的是,1970年6月8日,他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因此,这本书变成了马斯洛生前关于这个主题思考和写作的一个文集。

 

人性广谱:人性萎缩——人性完满

 

马斯洛在书中提出了人性发展状态的一个广泛性序列:人性萎缩——人性完满。

这个序列按照0-100赋值的话,人性退缩的终点是0,而人性发展的终点是100。当然,现实中,0和100几乎不存在。

马斯洛是一名心理治疗专家,对心理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理论认知。他认为,人性萎缩就是心理的不健康状态,人性完满则是心理的健康状态。

马斯洛明确提出,人性具有自发生长的机理,自我生长是人类本能,一旦这种自我生长的本能遇阻受挫,人就会得病——神经症就是人性成长失败综合征。

 

人类本能:第六个需求层次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对心理学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其经典著作《动机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前四个需求称为缺失性需求,把第五个需求即自我实现需求称为成长性需求。

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还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在马斯洛的晚年,他发现自我实现者还有一些差别,其中一部分人区别于另一部分人,他们身上存在一种超越性需求。

马斯洛说,自我超越者是“高峰人物”,是说“是”而不说“不是”的人,是“积极生活”积极生活而不是“消极生活”的人。

他认为,非自我超越者现实、务实,活在认知世界的当下,主要受缺失性需求驱动;而自我超越者则理想、务虚,为价值存在而活,主要受超越性需求驱动。

他还提出,自我超越者常常表现出一是超凡脱俗、令人敬畏的气质特征。他还认为自我超越者区别于非自我超越者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自我超越者会有高峰体验,而非自我超越者没有。(他谨慎地加了一句:“或者应该说是高峰体验和存在认知的多少和重要程度的差异。”)

马斯洛写道: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马斯洛这里说的高峰体验具有神秘的、欣喜若狂的、顿悟的、洞察的等特征,是一种高潮的存在认知。马斯洛认为阿斯拉尼说的高原体验是宁静和沉思的存在认知。

1967年,马斯洛发表《自我实现及其超越》和《超越性动机论:价值生活的生物学根基》两篇文章,他一方面在超越缺失性动机的意义上使用超越性动机这一概念,另一方面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重要补充。他将自我实现概念中的“自我”不仅仅局限于作为“小我”的个体存在,而是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的各个方面在内,并超越了自我与非我之分的“扩大了的自我”。超越性动机的根本内涵是受存在价值的激励。

因此,马斯洛又将缺失性需要与他所称的存在性需要相对照。存在性需要包括创造、美、率真(simplicity)、意义、服务、学识的长进和社会的进步。个人在生理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和自尊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就会追求存在性需要的满足。

但这时的马斯洛也承认,很难回答清楚什么是“超越自我实现”的问题。

1969年,《超越的种种含义》和《Z理论》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和第2期上,标志着马斯洛超越性动机理论的成熟。他指出,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

马斯洛在《Z理论》文章中把自我超越需求作为第六层次需求,扩展了他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供了一种超个人的发展模型和人格理论。作为一种发展模型,马斯洛的理论显示出每一个体的生命历程的发展都要经过从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的顺序,到最高层次就是超个人的或精神性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展到最高层次,很多人的发展都只能停留在归属与爱和自尊的层次上。

马斯洛一开始很赞赏麦格雷戈的XY管理理论,但随着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这种理论的不足,从而提出了Z理论。Z理论是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超越性需要。基于这种需要的管理就要考虑到超个人的价值、存在价值或宇宙价值的激励作用,假设人具有为比自我更大的目标而献身的需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马斯洛试图显示他的三重模型的需要理论如何能应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商业、治疗、政府管理、人际关系、宗教和哲学等。在工商组织中,X理论水平上的管理是权力取向的,雇员为工资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论水平上的管理则是相互尊重的,雇员有权尽可能充分地参与组织的管理,权威被假定存在于每个人的内部。Z理论层面上的管理假设所有雇员都热心于服务,业务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服务客户或消费者,权威被假定为对每一个体都是超然的和在伦理上显而易见的。

并且,马斯洛从心理健康维度提出,超越性需求的缺失或遇阻也会导致心理不健康——超越性病症——灵魂病。是的,灵魂病!这位心理学家在晚年开始进入心灵层面的思考了。

 

自我实现:目的还是手段

 

马斯洛建立了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人类的本能。确实,人活着不能缺失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的那些基本需求,特别是不能缺少他称为缺失性需求的前四类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

然而,这些需求是否只是在说明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呢?!

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那么是否人生的意义就是自我实现呢?

我们先看看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的八个路径或特点:

1.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表达这种体验的关键词语是“忘我”:对某事物全神贯注,抛开自己的伪装、防卫和羞怯,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这件事。可以看到某些儿童天真的复苏,脸上又现出了一些单纯、可爱的表情。

2.  让我们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关头都有前进与倒退的冲突。这种成长性选择也就是走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3.  说到自我实现,那就意味着有一个自我需要实现出来。人们都有着一个自我,我常说“倾听内部冲动的声音”,其含义就是要让自我出来。按照自己的真实感知和直觉判断、独立思考反应,拒绝做顾及环境(场面)的言不由衷附和这样的蠢事,就是在自我实现的不断过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4.  在有疑虑拿不准时,要诚实而不要隐瞒。向内心索取答案意味着承担责任,这本身也就是向自我实现迈进了一大步。责任心在心理治疗中却几乎像触手可及的有形物,人们可以看见它、感觉到它,了解它的分量。每一次承担责任,就是自我的一次实现。

5.  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做出成长性的而不是萎缩性的选择,倾听冲动的声音,诚实,以及承担责任。所有这些都是迈向自我实现的步骤,它们确保着更好的生活选择。如果一个人在每个选择关头都一一做好了这些小事,他就会发现,这些小事合起来就是对生活更好的选择,选择在本质上对他合适的东西。只有一个人敢于在生活的每一关头倾听自己,倾听他本人的自我,并且镇定地说“不,我不喜欢如此这般”,他才能够明智地选择一种生活。表达诚实的意见,这意味着敢于与众不同,宁愿成为不受欢迎、不随和的人。也就是说,要有勇气,而不要瞻前顾后。

6.  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自我实现就是意味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我实现并不一定指做大事情,但它或许意味着经历一个艰苦、勤奋的准备过程,以便实现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就是指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应当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或要求自己竭尽所能。

7.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时刻。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高峰体验,但并非人人都了解这一点。不少人对这些细微的神秘体验置之不理。这种时刻是不可能买到、不可能保证,甚至是不可能有意寻求的。你只可能象C·S·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喜出望外”。不过,一个人可以创造条件,使高峰体验更可能发生,也可以固执地设置障碍,使它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破除一种错觉,摆脱一种虚假的观念、了解自己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没有哪种潜能,这样做也是在发现自己的一部分。

8.  发现自己是谁,是哪种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对自己有好处,什么对自己有坏处,自己要向何处去,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也就是向自己敞开自己,这一切意味着心理病理的暴露。这也意味着识别防卫心理,这种防卫被识别后,就要寻求勇气来抛弃它们。这样做是痛苦的,因为防卫体系是针对某些不愉快的事而建立的。然而,放弃防卫是值得的,至少我们已明白压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而是一个过程的问题,它是一点一滴微小进展的积累。那些符合自我实现标准的人是不断从这些小事做起的:他们倾听自己的声音,他们承担责任,他们真诚无欺,他们工作勤奋。他们不仅根据自己一生的使命,而且根据一些细节发现了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这一切就是真正自我的含义。他们发现了自己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本性、先天的本性,那都是不可改变或很难改变的。

马斯洛根据他秉持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追求最高境界的理念,列举近代史上38位最成功的名人,包括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马斯洛归纳出16点人格特征,并认为,此等人格特征可以是为视为使得这些名人自我实现的主观条件。

16点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即性格特征):

1.  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  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  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  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  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  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9.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爱人。

11.    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    有伦理观念,能区分手段与目的,绝不为目的而不择手段。

13.    带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    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    对世俗,和而不同。

16.    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与能力。

对那些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臻于自我实现境界的人,马斯洛提出了以下7点建议:

1.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想个瓶颈。

2.  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以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从长远的利害做决定。

3.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

4.  设定积极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不会失败。

5.  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纵使违反众议,也应挺身而出,站在正义之一边,坚持到底。

6.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

7.  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通常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如下三个条件(1)完全健康,没有疾病;(2)基本需要已经充分满足;(3)能主动积极地运用自己能力的人;(4)为一些他们所为之奋斗,为之求索并奉献忠诚的价值所激励的人。拥有自我实现这种境遇既引起幸运的种种情感,又引起矛盾心理和卑微感。

其实,自我实现者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其固有的品格缺陷,如“无情”,近乎于一种“外科医生式的冷静”,坚强的性格,即“不太为舆论所左右”,过于仁慈而失措(如误婚)等等,他们只是比其他人更接近完善而已。

说到底,一句话,自我实现就是在人生旅途中做真实的自己,做有所作为的自己。问题是,真实有为的自己就值得活吗?活出真实的自己和虚伪地或者有什么区别呢?即使真实有为地活着能够享受人生的高峰体验,那我们就为了那些“短暂的”高峰体验活着吗?

 

存在价值:生命的意义

 

马斯洛于1969年(去世前一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成为了《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第22章)。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文中,他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由于在自我实现需要里面已经包含了超越的层面,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做吗?

其实,是关于人的超越性追求。关于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一书中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奥伊肯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他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他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

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

从行为的生物发生和社会发生的统一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自我实现的人的身上,由于他们的超越性的进一步扩大,又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些新的需要,但是,我们有必要用'超越性需要'来表示这些新的需要?这符合理论应该做到用语简洁的要求吗?

我们先看看马斯洛通过对不少行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观察、访谈,对超越者的人格特征进行的如下总结描述:

1.  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生活最宝贵的方面。

2.  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

3.  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还能随意地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

4.  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善、美、统一、超越二歧(二元)主义的对立等,是他们的主要或最重要的动机。

5.  超越者出于某种原因好像是彼此认识的,并在初次相遇时几乎能立即达到亲密相交和互相了解的程度。接下来,他们不仅能以语言形式交往,且能以非语言形式交往。

6.  超越者对美更敏感,或者说可能有一种美化一切事物的倾向。

7.  超越者更倾向于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世界,以通常的方式思考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费力的事。

8.  超越者增强了心理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内部的、国与国之间的协同。这种协同超越了自私与不自私之间的分歧,并在一个超越纵坐标的概念下包容了两者。

9.  超越者更大、更容易地超越了自我以及自我同一性。

10.    超越者不仅是可爱的,而且也更令人肃然起敬,更不向凡响。他们常在人心中引起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11.    超越者更容易成为创新者,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

12.    超越者不如非超越者那样“愉快”。虽然他们可能更入迷、更狂喜,体验到更高度的“愉快”,但比健康者更容易受到一种宇宙悲哀或存在悲哀的侵袭,更容易为人们的愚蠢、盲

13.    超越者比非超越者更容易解决有关“精英论”的深刻冲突。这是因为他们能很容易地同时生活在缺失领域和存在领域。他们一方面能在缺失世界中进行某种形式的现实检验、比较,另一方面又能在存在领域看到人人都有那种平等的、无法比较的神圣性。因此他们既能成为神一般的惩罚者,又能给予人以神一般的爱护。

14.    超越者在知识的增进和神秘感、敬畏感的增强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对他们来说,神秘与其说是令人生畏的,不如说是有魅力的,是一种挑战、一种奖赏。

15.    超越者由于对超越有更深的体验和重视,因而更不怕“怪人”和“刺儿头”,更可能也更容易鉴别和选拔有创造力的人才。

16.    超越者应该更能“谅解恶”。他们对恶有更深刻的了解,因而有了更强大的武器,能够深怀同情心而又更不含糊、更不退让地对恶进行战斗。

17.    超越者更容易认为自己富有才华。这并不是自大,而是一种自我的超脱,表明他们达到了“超个人”的忘我水平。

18.    超越者更容易具有深刻的“宗教的”或“重视精神生活”的意识。他们不一定是教徒,却可能有着比牧师对“宗教情感”或“精神体验”更为虔诚的态度。

19.    超越者一方面是自我实现的,但又是超越自我实现的,他们的关注超出了自我的范围。

20.    超越者由于更容易顿悟存在王国,因而会比非超越者有更多的目的体验(本来面目的体验),更多的入迷体验。他们能够像儿童那样看着一个水坑的光色发呆,或非常有兴趣地注视着雨滴沿着玻璃窗向下流动等等。

21.    超越者多些道家思想,而非超越者则较重实用。超越者在存在认知中,很少有改造对象的冲动,因为对象的本来面目无需改造或打扰。

22.    超越者能“越过矛盾心理”。他们能全心全意和无冲突地爱、接受和表露情感。

23.    超越者可能会主动寻求那些更有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和存在认知的工作。他们更重视高级的东西,自发选择简朴生活而避免奢侈、特权、荣誉和财富。

马斯洛提出了作为高峰体验中所见世界的描述14点共同特征,马斯洛称为14点存在价值:

1.   真实,诚恳,现实(丰富;纯洁;干净;不掺假;重实质)

2.    善(正确;仁慈)

3.   美(形式;完整;独特)

4.   完善(不多不少;必要;合适;必然)

5.   完整(统一;整合;一元的倾向;结构;单纯;秩序)

6.   完成(终结;实现;结尾与终端)

7.   正义(公平;公正;秩序;合法;)

8.   活跃(不沉寂;自发;自律)

9.   丰富(差异;复杂)

10. 单纯(诚实;本质)

11. 轻松(不费力;不紧张;优雅)

12. 独特(个人风格;无可比拟性)

13. 乐观(欢笑;诙谐;有趣;生气勃勃)

14.  自我满足(独立;自主;超越环境;按自身规律生活)

1968年,马斯洛在他的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第二版前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为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或超人本心理学做准备,这种心理学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

马斯洛在去世的前一年(1969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 。' 沿着这一方向,马斯洛在他临终之前开启并走向了超个人心理学阶段。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正是针对主流心理学的以上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 

马斯洛站在崭新的超个人心理学视角,提出的14点存在价值和自我超越者的23点特征,为人性发展和完满提供了路径指南,也为认知自我超越者提高了观察线索。

马斯洛认为,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主要不是受到基本需要激励的,而受到超越性需要——存在性价值的超越性激励,他们的自我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的各个方面在内,因而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分已被超越了。

那么,什么叫存在性价值呢?马斯洛指出,存在性价值作为高峰经验中所见世界的描述,可以和人性丰满者的特征、高峰经验中人格的特征、理想艺术或数学或实验的特征、理想儿童的特征等相类比。它像需要一样在起作用,因而可以称之为超越性需要。这类需要和基本需要从性质上说都是类似本能的。可起到避免疾病和达到最充分的人性或成长的作用,如果被剥夺则会酿成某种类型的病状,也就是超越性病态——灵魂病。他曾列举了真、善、美等十五种存在性价值以及它们被剥夺后所可能导致的超越型病态。

马斯洛认为,超越性需要和基本需要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基本需要的各层次比超越性需要占优势,超越性需要不像基本需要那么强有力;其次,基本需要可以称为匮乏性需要,具有前述匮乏性需要的各种特征,而超越性需要则具有前述成长性需要的各种特征;第三,超越性需要在它们自身彼此之间是同样有力量的,不能像基本需要那样查出一般的具有层次等级。但在任何给定的个人中,它们可能并往往是按照个体特异才能和体质的不同而又高低层次的排列。

超越性需要似乎并不在基本需要满足以后自动到来。基本需要的满足可能是超越性需要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超越性需要的产生不仅需要自我实现者没有疾病、基本需要有充足的满足、能积极运用他的能力,而且还要受到某些为他所追求、探索并甘愿为之献出忠诚的价值观的激励。

在之后标志着马斯洛动机论的彻底形成的《Z理论》一文中,马斯洛对他上述超越型动机论又作了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他指出,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或生活在匮乏的王国、匮乏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则可以说更经常地意识到存在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准即目的水准、内在价值水准,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或多或少能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经验,有或曾经有高峰经验,并随着有启示或卓识或认识。在二者所属的动机层次上,马斯洛认为,“仅仅健康的自我实现者在总体上看能实现麦格雷戈理论的期待,但关于超越自我实现的人,我们必须说,我们不仅已经实现而且已经超越或超过Y理论。他们生活在一种我称之为Z理论的水准上。而且由于它和X、Y两种理论同处于一个连续的系统中,三者可以形成一种整合的层次。”

马斯洛坚持认为,存在性价值是超越人类的、超越个体的,它们的存在超越了个人的生活,可以被认为是某种完美,能够满足人类对确定性的渴望。

马斯洛指出,就某种意义上说,存在价值也是人类本身,要求受到崇拜、尊敬、庆贺和祭祀。它们值得人们为之而生,为之而死。思考它们或与它们融为一体可以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快乐。因为存在价值是不朽的,人类可以因此而不朽。

这也许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捍卫(自我和人类)存在价值——捍卫人类乃至宇宙的繁衍不息!

马斯洛提出,价值生活即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是生物的普遍需要。但是,这种高级的、精神层次的类本能既胆小又微弱,非常容易丧失,并且很容易被更强大的文化力量击碎,只有在支持人性发展,并积极促进其充分成长的文化中,价值生活才能广泛实现。

为了让自我超越成为更大的可能,马斯洛列举了几条关键性原则,它们包括:

1.    所有的人,包括孩子们,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

2.    在大文化背景中,价值体系的缺乏会产生某些形式的心理障碍。

3.    每个人将渴望并且追求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    人们希望有某种价值体系,即使这种价值体系不那么令人满意,也比完全没有要好一些。如果根本没有,就意味着彻底的混乱。

5.    如果没有成年人的价值体系,儿童或青少年将会接受和信奉同辈人的价值体系。

 

存在方式:人生活法


一个人能找到对自己是正确的东西,办法是仔细地、像道家那样地倾听自己内部的呼声,为了让自己被铸造,被引导,被指引而倾听。” 

假如事实已被充分了解,它们就会引导我们、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但这里还蕴含有这样的意思:事实是不会高声说话的,理解事实是困难的。要能听到事实的声音必须保持安静,非常受纳地谛听,以道家的方式谛听。那就是说,假如我希望让事实告诉我们它们的应该性,我们必须学会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洗耳恭听,这种方式可以称为道家的(让人好奇的是马斯洛晚年非常推崇道家思想)——静默的,不做声的,安宁的,充分地听,不干预的,受纳的,耐心的,尊重眼前的问题,谦恭对待眼前的问题。”

马斯洛在《优心态管理》中写道:“从理想的意义上看,一个坚强的领导是一个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它们包括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获得声望以及被尊重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程度越高,他就越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领导人或者上司。”

同样也可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领导,是“能够放权给他人,给他人自由,而且能够从他人的自由与自我实现中由衷地体验到快乐”。但是,如果在一个工作环境中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具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也会使马斯洛产生不安。他担心,企业界和政界的某些领导人容易以超人的智慧和意志力来掌控其下属甚至整个组织,结果会对组织成员造成伤害。他问道:“这种情况是否符合民主制度?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些人?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想清楚。但是我相信需要把它们想清楚,它们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个思考也激发了马斯洛对企业精神的兴趣,他产生了一种在当时可以说是新颖的想法: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也许就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于世界上那些具有自主性行为的人,创建新企业的过程就是他们发挥自己的能量、技术、创造性以及充分满足高级需要的过程。在晚年,马斯洛也经常提到,在美国,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往往羞于承认,他们最深层的动机实际上是追求社会正义、真理和美,而不是个人财富。

马斯洛因此也开始意识到,创造性的企业家非常重要。他在《优心态管理》中写道:“在我们的社会中,创业的功能表现很不充分,企业家的价值也被严重低估。企业家,包括那些经理、组织者、整合各种资源的人以及计划者自己也低估这种价值。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旧式的剥削者,没有做真正的工作、真正的贡献。他们因此对自己得到的回报也感到内疚。但是,我还要说,创业的计划和远景、对没有达到充分满足但又可以充分满足,企业能够从中获得利润,又能够为大家带来利益的需要的认可,最好称它为创造性的活动。”

马斯洛于1970年6月8日死于心力衰竭,时年62岁。也许最令人感动的追悼评价出自这样一个人,他与马斯洛素不相识,但却道出了马斯洛在他热情的一生中接触过的很多人的心声。他说:“正是由于有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都被误导了: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六层,不是五层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其实是六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概念及理论介绍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亮光
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都不正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