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古琴知识题解读:关于古琴的七个小知识

今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有关古琴知识的考题,分值占到9分,引起不少网友、琴友的关注。特此盘点七个与考题相关的古琴小知识,给大家作为参考:

古琴音乐: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代表

根据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杜亚雄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四大类。其中“文人音乐”又包括古琴音乐(琴曲、琴歌)。今天,古琴还有“学院派”、“文人派”之说。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有神农、伏羲造琴的说法。在甲骨文中,音乐的“乐”字就是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这说明在甲骨文产生之前,就已经使用了琴、瑟之类的弦乐器。而“乐”字产生后,又衍生出快乐的意思,想必先人们欣赏音乐一定非常愉悦。

古琴居“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之首、《礼记》说 “士无故不撤琴瑟”,似乎不会弹琴不能称为文人。历史上文人中杰出的琴人也的确是层出不穷,如孔子、司马相如、嵇康。还有热爱古琴艺术的大文人,像李白、王维、白居易、苏轼、欧阳修,都留下了不少写琴的名作。

不过,唐代时古琴已经和其他民间器乐的演奏产生了距离,特别是文人欣赏趣味的影响,使琴曲虽然在艺术表现方面有所提高,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普通人的欣赏习惯。

古琴曲:如果外星人听过地球音乐

听的最多的想必是《流水》

如前所说,古琴音乐包括琴曲和琴歌。而据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曾经做过的调查,从明朝起被保存下来的古琴曲谱,谱集达144种,略去重复共有3365个不同的传谱、658个不同的传曲。

最为人熟知的古琴曲有《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广陵散》全曲长达45段,被称为“曲之师长”。《平沙落雁》自明代问世以来,被五六十种谱集收录,传谱之多可称近300年来最为流行的曲目。

著名琴家李祥霆曾称古琴曲《流水》是中国古代第一名曲。而更广为人知的事例是,一代宗师管平湖演奏的《流水》,1977年被刻在喷金铜唱片上,由美国“旅行者”太空飞船发射到太空,寻找星外“知音”。那张唱片有全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乐曲27首,《流水》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全曲7分37秒一秒未删,成为唱片中最长的乐曲。如今飞船已距离地球200多亿公里,如果真有外星人听到这张唱片,也许占用他们时间最长的,就是这首《流水》吧。

自古传下来诸多优秀的琴曲,然而琴人常弹的不过百余首,还有大量的琴曲等待琴人从古谱中去“复活”。

▲“旅行者”号太空飞船搭载的喷金铜唱片

“救国要紧”,古琴一度濒临灭绝

19世纪末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知识体系冲击,西方音乐占据了主要地位。北大校长蔡元培1918年曾邀请著名古琴家王露等担任国乐教师,但随着不久后王露的离世,他所在的北大音乐研究会也转而以西乐为主。

后来一代琴学泰斗査阜西,曾向蔡元培提议振兴古琴艺术,被告知“试过了,中乐是不行的,西乐已被肯定了。”史量才也对査阜西表示“我救国要紧,音乐可以不搞了!”胡适则认为,“古琴(只有)它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査阜西由此感慨,“早已把古琴音乐送进博物馆中去了。”

时势如此,此后古琴艺术一度濒临灭绝。解放后的全国调查显示,能弹琴的不到100人。

重生,古琴被联合国列入非遗名录

文革后,沉寂被打破。特别是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门艺术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吴钊、李祥霆、龚一等80岁左右的老一辈琴家仍活跃在舞台、讲台上,也有不少后继者投入其中。有学者表示,仅在北京就有数百家琴馆。在明代“虞山派”的诞生地苏州,就有超过2万人会弹古琴。

但是,是否“金字塔”底越宽,塔就会建得更高?已故琴家成公亮对此曾表示忧虑。

“悦己”,不为“悦人”

有学者认为,古琴初创的基本依据,是欲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古琴悦己,某某乐器悦人”也是琴友们常提起的一句话。陶渊明甚至有沉醉于自弹无弦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事例。

即使是当众演奏,传统上也须是三五知音聚于山林或雅室,像明代《文会堂琴谱》所说,“对俗子不弹”、“遇知音、逢可人” 宜弹。

从典籍和流传故事来看,琴的确有“悦己”的特质,弹琴的目的不是博取最多的人来欣赏。古琴也是在解放后才开始响应国家号召,登上大众舞台。

▲陶渊明抚“无弦琴”的形象

音量小?古琴“改良”终作罢

古琴音色的要求,除了“透”以外,还有“静”、“润”等要求,琴音须清浊适中,通透又不能过于外向。其面板厚度是其他乐器的数倍,通体灰胎大漆抑制多余的振动,使琴音含蓄、音量小。既是为“悦己”,音量也自然无需过大。

这样看来,高考试题中说“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可以说是搞反了因果。

还应该说,音量偏小是古琴的特点,而不是缺点。

但古琴在登上大众舞台后,吴景略、管平湖、张子谦等老一辈琴家为适应舞台演奏需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古琴琴体结构进行了“改良”。文革后期“中央文化革命小组”还曾成立琴筝瑟改革小组。但改良琴失去古琴特有的音色,古琴改良昙花一现。

査阜西也曾询问意大利乐器制作名家,古琴音量是否有提高的余地。对方研究几天后称“要扩大音量呢,也可以,就不是古琴了。这个乐器我不敢动。”

除了改变琴体结构,琴人为增加古琴音量还研制出钢弦。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钢弦已基本取代传统的丝弦成为主流。但丝弦沉静古朴的音质,仍被视为最符合古琴特色的声音。

▲管平湖、吴景略等老一辈琴家曾为改良古琴付出努力

“琴者,禁也”与“琴者,心也”相矛盾吗?

“琴者,禁也”与“琴者,心也”的说法争论已久,常被当作对立的观点。

“琴者,禁也”来自汉《白虎通》中“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一语。大概可以理解为:琴是一种禁忌,禁止邪恶产生。这句话主要是讲琴的社会功能、教化作用。

“琴者,心也”则出自晚明李贽《焚书·琴赋》:“余谓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可以理解为:琴就是心,就是吟唱自己的心。这句话是讲琴的审美,反映的是李贽同心同吟、声如其人的思想。而李贽在他的文章中并未对“琴者,禁也”提出任何观点和阐述,甚至在引用《白虎通》原文时也有字句错误。

可见,“琴者,禁也”与“琴者,心也”本就是在不同层面论琴,不必造成对立。

笔者认为,如果把“心也”与“禁也”都另作它解,还可以同时当作习琴的口诀呢:真心似明镜,杂念如尘埃,禁杂念、真心显(当然你可以“本来无一物”,也可以“时时勤拂拭”)。若再有徐青山《溪山琴况》所说“指上之清”,自会“清音始出”。弹琴特别讲究心沉静、身端正,说它是修身养性的工具,也并无不可。

再说高考,莘莘学子也不必专门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琴,毕竟学习任何技艺,也须是有一颗真心——真正喜爱之心才行。

▲安徽高考试卷的古琴知识题(郑州方圆古琴社提供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出现古琴知识题 分值9分
侯桂东老师——古琴文化专业知识讲座
被誉为“通往古琴浩瀚星空的密钥”,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古琴文化历史与知识
论述百练:中国音乐有“大分野”吗?
学习古琴是一件必须慎重的事,要有所准备。 在此,给几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