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徐吉志
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目前,不少学校纷纷加大了校本教研的活动力度,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
1、教师负担过重,制约校本教研的开展。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时间和精力。但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负担普遍很重,很多村级小学还采取“包班制”(即一名教师教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教师年龄普遍存在老化现象(因为多数是民转公教师且将近退休年龄),老师们既要备课、上课,又要管理班务,还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完成各种计划、记录、报表等,每天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去进行校本教研?再者,从当前社会上来看,人们仍然把升学率以及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办学优劣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的“饭碗”与学生的分数息息相关,哪个教师不是谨小慎微、亦步亦趋?谁敢去搞什么教学改革和研究?因为教师失败不起!
2、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目前不少学校为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为教师纷纷列出校本教研的“问题清单”,让教师结合“问题清单”上的内容进行准备,到了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就会拿出各自“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头头是道地“说”开来,什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等热门词语比比皆是。乍一听,很有些理论高度,,可细一想,却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校本教研内容若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那就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失效,甚至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同时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3、学校所受干扰太多,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如有的学校反映,在探索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气氛很浓,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评比、创优等工作,使学校常年处于备检和创优状态之中,牵涉干部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以分数论英雄的升学体制,制约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方向,人们往往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考个高分,而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却很少研究;各类知识性的竞赛活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作文竞赛、少儿科技创新大赛等,也把家长、教师引向到疲于应付的境地。
4、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校本教研的“瓶颈”。目前在不少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中常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还是萝卜。”教研部门很少到校进行现场指导,许多地方的教研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教研内容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的设计,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上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师的负担过重问题如何解决?校本教研是为了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什么教师却不“领情”,甚至把它视为额外的负担?如何解决专业引领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当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越来越高,无形之中也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老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形成了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但现实又与这种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使部分教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另外虽然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但应试教育却依然是扎扎实实,不少学校仍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次。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再加上各种形式的竞赛,学生和教师心力交瘁。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重压之下,谁还能保持愉悦、超然的心态呢?谁又能保证教师不会产生职业倦怠呢?
因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需要,而不是仅仅去给已经承受很大压力的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只有教师自身生活的快乐、幸福,他才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整日愁眉苦脸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工作是快乐的,他这个人才可能是快乐的。同时,他这个人是快乐的,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努力。一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是幸福的人。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去热爱、去追求,那么这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会给他的工作带来多少动力与热情!教师的工作就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必需。
(二)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现在人们往往比较关注的是如何给学生“减负”,殊不知,需要减负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教师每天都在忙个不停,是否他们所做的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呢?就拿学生作业来说吧。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一定时期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致使许多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师为了达到每月的作业次数,将一些学生已经熟悉的题目作为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自己的负担无形中加重。为什么要硬性规定作业的数量呢?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甚至为此耗费大量精力的规定究竟有何意义?当然,学校诸如此类的无效劳动还远远不止如此。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少一些无意义的检查,让教师多一些时间进行研究、教学;少一些形式的东西,让教师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创造、研究之路。只有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给教师以人文关怀,使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学校作为合作的学习型组织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让教师尝到教学研究的乐趣,“引领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
校本教研关键是培养教师的研究乐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没有任何强迫。因此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个体,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教师真正进入研究的状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生活,教学、研究、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教学的改进与提高离不开教研,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存在于教学研究中,没有好的教研,就没有好的教学和好的教师。离开了教学的研究和离开了研究的教学都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必要的,但它们决不是校本教研的全部。而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研究的态度来审视学生、审视课程,研究课堂,使教师尝到研究本身的乐趣,激发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
(四)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突破制约校本教研的“瓶颈”
校本教研的开展必须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其中,专业引领是关键。所谓专业引领,是指专家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里所说的专家,既包括专业研究人员,也包括中小学教师中的骨干教师。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采用结对子、研讨等形式给普通教师以帮助和指导,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因为这些教师的经历对普通教师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努力与他们取得合作,积极争取利用学校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专业教研人员也应转变观念,改变书斋式研究,关注实践,深入学校,切实给中小学提供有效指导,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最后学校还注意隐性的专业引领,倡议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实际上就是与一位大师对话。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也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重点中学“三位一体”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试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015年个人校本研修五年规划
聚焦课堂 提升质量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